首頁 > 招商政策 > 正文

2020年山西省太原市招商引資政策匯總

發布日期:2020-09-17
分享:

中商情報網訊:太原市是山西省省會、太原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太原市市下轄6個區、3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總面積6909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438平方千米。近幾年,太原市為招商引資,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政策。

一、土地政策(5)

1.對符合《山西省優先發展產業目錄》且用地集約或屬于以農林牧漁業產品初加工為主的中小型工業項目,其土地出讓底價可按不低于所在土地等別相對應國家工業用地出讓最低標準的70%執行。

2.土地使用者可在規定期限內,按照土地出讓合同約定,分期繳納土地出讓價款,降低工業用地成本。在合同簽訂后1個月內繳納出讓價款50%的首付款,余款按照合同約定方式繳納,最遲付款時間不得超過一年。

政策依據:《太原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太原市優化工業用地配置促進轉型升級試行辦法>的通知》(并政辦發〔2018〕58號)

3.對批準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廢棄土地,從使用之月起10年內免征土地使用稅。

4.支持外商投資項目用地。外商投資企業與內資企業同等適用相關用地政策。對集約用地的鼓勵類外商投資工業項目優先供應土地,在確定土地出讓底價時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別相對應全國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的70%執行。

政策依據:《太原市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措施的實施意見》(并政發〔2017〕67號)

5.對開發區內集約用地的鼓勵類外商投資項目優先供應土地,在確定土地出讓底價時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別相對應全國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的70%執行。

政策依據:《太原市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措施的實施意見》(并政發〔2017〕67號)

二、工業方面(5)

1.我市設立工業轉型升級資金(以下簡稱轉型資金)。專項資金支持范圍:在本市區域內注冊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工業和信息化企業或其他法人單位實施的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技術創新、軍民融合、消費品、制造業服務等市委、市政府鼓勵發展的重點方向和領域的項目。專項資金支持采用補助和獎勵等形式。單個項目補助額度原則上不超過2000萬元。

2.對企業(單位)的建設項目,按照固定資產投資額度,比照申報年度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給予補助。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智能制造項目支持比例為基準利率1.5倍。

3.對技術創新等研發類,兩化融合、企業上云、軟件等信息化類及其他輕資產項目和企業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新材料首批次、軟件首版次項目,給予獎勵支持。獎勵額度參照省技術改造專項資金相應標準的不高于50%予以支持。

4.對當年產值1億元以下的企業,產值增速100%以上,獎勵50萬元;當年產值1—10億元的企業,產值增速50%以上,獎勵100萬元;當年產值10—50億元的企業,產值增速25%以上,獎勵150萬元;當年產值50—100億元的企業,產值增速15%以上,獎勵200萬元;當年產值100億元以上的企業,產值增速10%以上,獎勵300萬元。

5.對于我市轉型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的標桿項目,可“一事一議”,經市政府批準后重點支持。

政策依據:《太原市工業轉型升級發展資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2019年8月12日

三、現代服務業(5)

1.對辦公使用面積分別超過5000平方米、3000平方米、1000平方米,入駐電商企業不少于50戶、30戶、20戶,且入駐率超過80%,正常運營1年以上的國家級、省級、市級電子商務示范園區(基地),給予組織管理機構一次性100萬元、50萬元、20萬元獎勵,其中用于運營管理機構的獎勵不低于50%。

2.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市級電子商務示范企業一次性分別獎勵30萬元、20萬元、10萬元。

3.對電商企業在我市運營的獨立交易平臺給予獎勵。上年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獎勵100萬元;電商服務商上年實現服務性收入200萬元以上的企業,獎勵80萬元;服務電商實現出港500萬件以上的快遞物流企業,獎勵50萬元;開設網店,上年實現網絡零售額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或個人,獎勵20萬元。在此基礎上,電商交易額、服務性收入、出港快件數或網絡零售額每增加10%,增加獎勵5%,獎勵合計最高不超過300萬元。

4.商貿物流配送中心、分揀分撥中心、倉配一體運營中心、公共倉儲中心新增投資額2000萬元以上(不含土地價款),或快遞企業物流基礎設施建筑面積占總用地面積的60%以上、運營1年以上且未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的,按新增投資額5%的標準給予最高100萬元補助。

5.對新引進的企業總部,經行業主管部門認定后,實繳注冊資本在10億元及以上的補貼500萬元;實繳注冊資本5—10億元的補貼300萬元;實繳注冊資本1—5億元的補貼100萬元。

政策依據:《太原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太原市加快現代服務行業發展的政策意見》(并政辦發〔2019〕12號)

四、科技創新(7)

1.對年銷售收入達到300萬元(含)以上且年度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4%(含)以上的企業,按其研究開發費用的10%給予補助,最高200萬元。對研發試制填補國內空白重大新產品的企業,按該產品近3年研究開發費用的10%(屬軍民融合按20%)給予補助,最高300萬元。

2.引進的科技成果、專利技術屬國內首創并在太原市區域內成功轉化應用的,按企業對該項目支付的技術合同交易額的30%補助,最高100萬元,對引進先進科技成果并在三年內形成產品,年新增銷售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一次性給予100萬元獎勵。

3.在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等領域,經過申報、專家評審論證等程序,擇優確定一批由企業、中試基地、新型研發機構實施的中試熟化項目,按其投資額及投資額到位進度、項目進度給予不超過30%、最高2000萬元的引導支持。

4.鼓勵由企業牽頭,在高端裝備制造、大數據、新材料、不銹鋼深加工、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領域建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分別給予100萬元、20萬元補助,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分別給予500萬元、300萬元補助。對軍民融合新建的上述創新平臺,補助上浮20%。

5.對首次納入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信息庫的民營企業,給予3萬元補助;連續3年通過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再給予3萬元補助。對首次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民營企業,給予10萬元補助;連續兩次認定的,給予20萬元補助;連續三次認定的,給予30萬元補助。

6.對民營企業牽頭建設并被認定的國家級、省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分別給予200萬元、30萬元補助;對民營企業牽頭建設并被認定的國家級、省級重點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分別給予500萬元、300萬元補助。

政策依據:《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關于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并發〔2018〕24號)

7.經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投資我市內的創新創業企業達到1000萬元以上且投資期限已滿1年的,可按不超過投資額2%的比例給予獎勵,獎勵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政策依據:《太原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太原市加快現代服務行業發展的政策意見》(并政辦發〔2019〕12號)

五、減稅降費(4)

1.創業投資企業采取股權投資方式,投資于未上市的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2年以上的,按照其對企業投資額的70%,在股權持有滿2年的當年抵扣該創業投資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當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抵扣。

政策依據:《太原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太原市加快現代服務行業發展的政策意見》(并政辦發〔2019〕12號)

2.對境外投資者從境內居民企業分配的利潤在我省直接投資于鼓勵類投資項目,凡符合規定條件的,直接實行遞延納稅政策,暫不征收預提所得稅。

3.對經認定的技術先進型外資服務企業,直接執行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政策依據:《太原市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做好全市促進利用外資增長的通知》(并招辦發〔2018〕3號)

4.對股份制改造過程中因盈余公積金、未分配利潤轉增股本而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依法給予等額補貼。對在山西證監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輔導備案的擬上市企業,給予50萬元獎勵。

政策依據:《太原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深化民營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的實施意見》(并政發〔2019〕5號)2019年4月16號

六、財政金融(3)

1.太原市設立產業投資基金,基金規模100億元。其中:市政府引導資金15億元,太行產業基金(有限合伙)15億元。市政府引導資金首期出資8億元,分兩個年度實繳到位,第一年出資3億元,太行產業基金(有限合伙)同步實繳出資1.99億元,山西黃河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出資100萬元;第二年出資5億元,太行產業基金(有限合伙)根據實際需求靈活確定出資額,以投貸聯動、聯合投資等形式帶動社會資本,共同對我市項目進行投資。市政府授權市財政出資,市財政局委托太原市財政資產管理中心對母基金出資并代行出資人職責。投資范圍: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產業創新轉型發展方向,打造信息技術產業集群,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集群,新材料產業集群,新能源產業集群等。

政策依據:《太原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財政局關于太原產業投資基金設立方案的通知》(并政辦發[2018]73號)

2.對在“晉興板”掛牌的企業,獎勵10萬元;對在“新三板”掛牌成功的企業,獎勵165萬元;對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科創板上市企業,獎勵500萬元,將所融資金70%投資于我市的企業,獎勵金額提高到1000萬元。

政策依據:《太原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深化民營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的實施意見》(并政發〔2019〕5號)2019年4月16號

3.對在山西證監局報備的改制企業給予50萬元獎勵。對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及新推出的科創板上市成功,并將所融資金70%投資于我市的企業,獎勵1000萬元。

政策依據:《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關于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并發〔2018〕24號)

六、招才引智(6)

1.對新引進和新入選且在我市全職工作的“兩院”院士,給予1200萬元科研經費、240萬元安家費和每年100萬元津貼;對柔性引進的院士等高層次人才,根據在并實際工作月數,每月分別給予2.5萬元、1.2萬元和1.2萬元的津貼。

政策依據:《中共太原市委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推進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并發〔2018〕2號)

2.每年遴選1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創業團隊,給予最高1000萬元的獎勵;遴選50名產業轉型領軍人才,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對來我市創辦或領辦企業的高端人才,其主導產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水平達到國內領先或先進,能夠填補國內空白或引領相關產業發展,具有較大市場潛力和預期經濟效益的,經評審,根據項目投資規模和進度,市財政給予200—2000萬元創業啟動資金。對產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創業人才(團隊)實行“一人一議”“一企一議”,給予特別綜合支持。

政策依據:《中共太原市委辦公廳關于搭建人才事業平臺推動轉型發展的若干措施》(并辦發〔2018〕46號)

3.對2018年1月1日后新入職太原各類企業和市縣所屬行政、事業單位,在我市落戶且與用人單位簽訂不少于3年勞動或聘用合同,并正常繳納職工養老保險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畢業生和取得技師及以上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實行補貼。對畢業三年內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世界排名前200名大學(ARWU、THE、QS、USNEWS四個機構最新排名)、教育部公布的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雙一流”建設學科的碩士研究生、本科生,由市財政每月分別給予5000元、3000元、1500元的生活補助,補貼時間為5年;在我市購買首套住房的,五年服務期滿,分別給予20萬、10萬、5萬元的購房補貼;從事項目研發、技術革新的,市財政一次性給予5-20萬元的科研項目經費。

政策依據:《中共太原市委辦公廳太原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放寬人才戶口遷入政策的通知》(并辦發〔2018〕30號)

4.按照“人才為本、便捷高效、公開公正、示范引領”的原則以年度為周期每年在全市范圍遴選1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創業團隊、50名產業轉型領軍人才進行分等級評定獎勵。

第三方評估機構組織專家評審,根據產業人才及團隊學識背景、專業領域技術成果、產業項目建設方案、項目投資經濟效益等四個領域細化指標綜合分析,分四個等級進行賦分評定,并依據評審結果,對備選產業領軍人才、創新創業團隊分別按最高1000萬及1000萬金額的20%、50%、80%、100%四個對應等次列入人才獎勵計劃。

政策依據:《中共太原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太原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人才及創新創業團隊遴選實施辦法>的通知》(并人才〔2018〕4號)

5.對成功引進的駐并工作外國院士等高層次領軍人才,分別給子1000萬元和500萬元科研經費資助。對符合條件的外國人,一次性辦理5年有效的工作類居留證件,優先辦理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享受預約辦證、加急辦證、代辦證件等“綠色通道”服務。

政策依據:《太原市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做好全市促進利用外資增長的通知》(并招辦發〔2018〕3號)

6.凡在國內外知名互聯網企業或機構有3年以上工作經歷且擔任中高級以上職務、帶項目來我市創業的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管理人員或核心技術人員(團隊),按企業發展規模和創新水平,給予不低于50萬元的創業資金支持。

政策依據:《太原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太原市加快現代服務行業發展的政策意見》(并政辦發〔2019〕12號)

七、優化投資環境(5)

1.將辦理企業設立登記的時間壓縮至3天以內。新辦企業首次辦理申領發票的時間壓縮至1天以內。

政策依據:《太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關于壓縮企業開辦時間的實施意見》(并政辦發〔2018〕41號)

2.投資項目事項辦理實行“統一清單告知、統一平臺辦理、統一流程再造、統一多圖聯審、統一收費管理”。全面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通過“減、并、轉、調、諾”等措施,力促項目審批全面提速。工程建設項目從立項到竣工驗收的審批時限壓縮至100個工作日內。

3.新開辦企業5個工作日內完成營業執照辦理、涉稅辦理、公章刻制等事項的基礎上,力爭年底前壓縮到3個工作日;不動產登記查封、抵押、注銷登記3個類別壓縮到5個工作日,力爭全部類別實現這一目標;一般性工業項目從立項到竣工驗收的審批時限壓縮至45個工作日內。

4.重點領域和高頻事項基本實現“一網、一門、一次”,建成覆蓋市縣鄉村四級的“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市縣兩級審批服務事項80%以上可網上辦理,企業和群眾到政府辦事提供的材料減少60%以上。

政策依據:《關于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加快營造“六最”營商環境的實施方案》(并辦字〔2018〕39號)

5.在政務大廳等場所與工商部門共同設立聯合登記窗口,大力推行“一窗受理,并行辦理”,將企業信息確認、實名信息采集等事項前移到企業注冊登記環節,涉企審批事項實現“一窗受理、后臺流轉,一次申報、全程辦結”。

政策依據:《國家稅務總局太原市稅務局關于優化新辦企業申領發票程序壓縮申領發票時間的實施意見》(并稅發〔2018〕21號)

【招商情報庫】專注于資本時代招商引資,力求打造更便捷更高效的招商引資平臺,為廣大的招商人員、企業和投資人提供服務及最新最實用的招商引資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