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招商政策 > 正文

《上海市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印發 創建一批國家級質量示范街鎮(附政策)

發布日期:2020-09-02
分享:

中商情報網訊:9月2日,上海市質量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上海市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計劃》提出主要目標,到2023年,本市產品、服務、工程、人居質量水平進一步提升,質量對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和促進經濟發展的貢獻進一步增強,形成一批國家級質量工作真抓實干成效突出地方、創建一批國家級質量示范街鎮,持續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質量高地。

上海市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市委市政府關于建設質量強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提升本市總體質量水平、推動本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質量提升行動開展,強化質量安全監管,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加快推進上海質量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持續提升上海總體質量水平,奮力把上海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質量高地,為推進“三大任務、一大平臺”國家戰略、建成“五個中心”和邁向全球卓越城市做出積極貢獻。

(二)工作原則

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把增進民生福祉、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作為提高供給質量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促進質量發展成果全民共享,增強人民群眾質量獲得感。

二是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秉承“質量是上海的生命”,突出企業質量主體,堅持“好”字優先、優質發展,全面提升各行業質量水平,使優勢更優、特色更特、強項更強。

三是堅持質量共治。圍繞解決質量提升的瓶頸問題,抓住關鍵環節,凝聚各方力量,不斷完善質量治理體系,取得質量提升的新進展新突破。

四是堅持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主動發揮上海的引領作用,堅持先行先試,帶動長三角區域整體質量競爭力提升,推動“一帶一路”向高質量發展,創造質量提升新經驗。

(三)主要目標

到2023年,本市產品、服務、工程、人居質量水平進一步提升,質量對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和促進經濟發展的貢獻進一步增強,形成一批國家級質量工作真抓實干成效突出地方、創建一批國家級質量示范街鎮,持續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質量高地。

一是質量發展環境不斷優化。質量發展政策體系不斷完善。質量人才隊伍不斷加強,培養10000名掌握先進質量管理方法的企業一線管理人員、1000名企業首席質量官、100名質量高端人才。廣泛開展質量宣傳,全社會質量意識不斷增強。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合、企業主責、社會參與”的質量工作格局更加完善。

二是質量主體作用不斷凸顯。先進制造業企業參與全球質量競爭的廣度和深度進一步增強,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質量效益特征進一步明顯,現代服務業企業進一步專業化、精細化;形成一批質量競爭力強、創新能力強的“科技小巨人企業”和“隱形冠軍企業”,形成1500個優秀重點產品質量攻關項目以及1000家各級政府質量獎標桿。

三是質量基礎支撐能力不斷增強。參與國際計量基標準和標準物質比對與能力驗證10項以上。牽頭制修訂一批具有影響力的關鍵性國際標準,重點領域國際標準化專業技術組織技術機構秘書處在滬數量位于全國前列,支撐本市經濟發展的有效地方標準達800項。推動建設10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本市重點優勢產業領域國家或市級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和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各類計量測試、標準、檢驗檢測服務平臺和功能進一步完善。

四是質量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穩定在90以上,公共服務質量用戶滿意度達到85以上,繼續保持全國前列;中高端產品、高附加值和優質服務供給比例進一步提升;工程建設質量和運行管理質量不斷提高,人居質量持續改善,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和市場影響力的上海品牌,人民群眾的質量獲得感不斷提高。

二、主要任務

(一)實施重點領域質量提升工程

1.新材料技術先導質量創新工程。加強技術、標準、知識產權一體化研究,鼓勵相關企業積極參加各級標準制修訂工作。在規模以上企業推廣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發揮新材料細分領域檢驗檢測中心作用,促進新材料產業的應用開發和成果轉化,不斷提高技術創新、技術集成能力,加速新材料產業市場增長率。依托上海化工區、寶山基地兩大基地、三個特色園區和多個工業園區及經濟技術開發區的‘2+3+N’新材料產業布局,進一步提高新材料智能制造水平,支持新材料在高端制造業中的應用示范和驗證,促進產業整體質量提升。(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科委、市市場監管局、市知識產權局)

2.高端裝備制造質量強基工程。重視高端裝備制造試驗驗證、檢測認可、計量測試等功能性平臺建設,形成與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匹配的質量基礎設施網絡,支撐智能制造應用“十百千”工程。在民用航天航空、航空發動機與燃氣輪機、海洋工程、核電風電、微電子光電子、高檔數控機床、高端醫療機械等領域,進一步提高自主知識產權擁有量,加強相關技術標準體系建設,以首臺(套)突破改變國際壟斷格局,提高大型、成套裝備制造水平與國際質量競爭力。(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科委、市國資委、市市場監管局、市知識產權局)

3.生物醫藥質量提升工程。鼓勵為抗體藥物、疫苗、抗腫瘤藥等研制提供質量技術基礎支撐,加快免疫細胞治療、單抗藥物、基因治療等新技術研究。實施藥品全鏈條安全質量管理,探索建立標準化管理體系和質量監管體系。發揮上海醫療資源豐富的優勢,支持研究型醫院、上海轉化醫學研究中心和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建設,縮短新藥投產與上市周期,提高生物醫藥規模產能。鼓勵藥品醫療器械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加強新產品研發和已上市產品的繼續研究,加快推進本市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促進企業仿制藥質量提高。(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科委、市藥品監管局)

4.食品農產品質量放心工程。推動食品生產企業建立健全供應商檢查評價、產品出廠檢驗、食品召回等管理制度。開展食品安全“百千萬”示范創建工程建設,持續推進“明廚亮灶”工程。推進實施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提升行動、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清理整治行動。深入實施質量興農戰略,推進綠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建設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和上海農場兩大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大力推進農業綠色生產,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提高種植養殖業產品質量和水平。實施“優質糧食工程”行動,提高綠色優質安全糧油產品供給比重,全面提高糧食儲備和安全水平。(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農業農村委、市商務委、市糧食儲備局、各區人民政府)

5.消費供給質量滿意工程。鼓勵發展高水平的消費品團體標準,推進消費品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建立優質服務承諾標識和管理制度。構建具有上海特色、符合市場發展和消費者需求的消費品質量認證體系。提升日用消費品質量安全檢測能力,鼓勵社會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參與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風險監測工作。聚焦兒童用品、老年用品等消費品,加強缺陷召回工作。推進監管制度創新,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著力形成社會共治和獎優逐劣的消費市場環境。(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委、市發展改革委)

6.數字經濟質量惠民工程。加快推進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推動質量變革。加強對商品營銷信息、促銷活動信息的質量源頭控制,增強信息準確性和透明度,提高數字經濟的質量保證和市場信息管理水平。重視直播平臺快速發展趨勢,開展直播電商基地運營生態建設與應用標準化試點,探索體驗式服務規范及標準,提高直播電商購物質量,優化網上銷售誠信環境;完善售后服務投訴處理體系,規范申訴渠道和賠付流程,提升消費糾紛處理效率。創新數字經濟監管方式,對投訴舉報的案件進行甄別、評估和分類,加強聯動處理,融聚社會各方合力,提高數字經濟質量安全監管的有效性。(責任單位:市商務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市場監管局、市通信管理局)

7.智慧住宅質量標準工程。加強新一代信息技術在住宅建造上的應用,構建智慧住宅設計、建造及運維標準體系,推廣符合未來發展趨勢的高品質綠色住宅。實現住宅設計和建設、全生命周期運維、長期評估管理數字化,發展“綠色住區—百年建筑—健康居住—智慧生活”,在結構安全性、防火安全性、耐久性能、日常維護管理、保溫隔熱性能、空氣環境性能、采光/照明性能、隔音性能、高齡者適應性能等方面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

8.交通運輸質量便捷工程。著力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干、公共汽(電)車為基礎、輪渡與輔助公交為補充,換乘便捷高效的多模式、多層次公共交通系統。打造世界一流的軌道交通運營保障體系。打造高品質的地面公交,實施公交專用道建設、智慧綠色賦能、服務標準提升等措施,打造快速、可靠、準點的骨干公交服務。重點推動定制班線發展、拓展輪渡的沿江交通與旅游功能等,提供形式更加豐富的輔助公交。加強區域綜合交通網絡協調運營管理、城市綜合交通協同管控,提升路網整體效率。優化路權分配,提升道路集約交通通行能力。多措并舉挖掘設施潛力,緩解道路交通擁堵。(責任單位:市交通委)

9.生命健康質量保障工程。進一步制定完善養老服務標準體系,全面落實《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范》,持續推進養老機構服務質量等級評定和日常監測工作,逐步向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覆蓋,逐步建立養老服務機構信用分級制度。完善首診負責制和醫療費用告知規范,健全各類醫療服務標準、護理服務標準、體檢服務標準,擴寬服務訴求渠道,不斷優化醫療質量氛圍,不斷提高公眾對醫療服務的滿意度。治理盈利性機構“名醫”虛假廣告,以及醫藥領域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優化醫療服務市場環境。(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知識產權局)

10.文化旅游質量效益工程。建立更加協同高效的文旅綜合監管機制,加大文旅市場執法和整治力度。加強文旅市場信用監管,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強化對文化娛樂和旅游設施的質量安全監管,著力營造優質的文旅市場環境。切實把“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資源轉化為品牌建設源動力,著力推動文化創意重點領域加快發展,引導資源要素向文化創意產業集聚。進一步對接國際旅游市場規則和通行標準,提升旅游景點、旅行社服務水平,規范和優化旅游住宿、在線旅游經營服務,提升質量效益,促進上海旅游高品質發展,加快建成世界著名旅游城市。(責任單位:市文化旅游局、市委宣傳部、市發展改革委)

11.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工程。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實施能源和煤炭總量雙控,推進各項大氣污染物的協同控制和減排。持續改善水環境質量,保障水生態安全,維護水生態系統功能。持續加強土壤環境監測,提高土壤污染防治監管能力。大力推進生態廊道、郊野公園、城市公園、立體綠化和林蔭道、綠道建設。完善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加快推進垃圾收運體系和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兩網融合”,進一步提升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置水平;落實高標準保障,提升市容環境質量管理水平。(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務局、市綠化市容局、市發展改革委)

(二)不斷提升企業質量競爭力

12.推動企業關鍵技術質量攻關。提高企業管理高層及質量專職人員參與國際質量競爭的意識,實行創新鏈、產銷鏈、資金鏈的有機統一,保障產品研發和質量管理投入,推動關鍵技術領域的質量創新與持續改進。選擇若干事關國家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對質量和可靠性極為敏感并存在明顯質量短板的“卡脖子”裝備產品,組織開展重點產品質量攻關。以新興骨干企業為主導,推進個性化定制、數字化制造等先進制造技術和質量管理技術的應用,有效提升產品質量競爭力。推動專利信息傳播與利用工作,深入開展專利導航、知識產權分析評議等項目,增強企業規避知識產權風險能力。(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科委、市國資委、市知識產權局)

13.加速企業質量管理轉型升級。深入推進“質量標桿”管理,加強質量標桿經驗交流推廣。促進兩化融合不斷深化,推動企業在技術標準、生產工藝、質量管理、可靠性工程、服務等方面轉型升級,打造若干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質量競爭型產業集群。推動企業按照全樣本、全過程、全生命周期、全生產要素、全產業鏈的數字化模型進行質量攻關與改進、產品服務創新與提升。鼓勵企業實施在線、在機檢測應用,將質量控制重心前移,實現設計、制造和消費等環節的數據共享,提高質量管理能力和顧客滿意度。引導企業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提高企業質量管理成熟度,增強應對防范質量風險的能力。(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科委、市市場監管局)

14.加快培育企業質量品牌優勢。推行“上海標準”標識制度,著力打造“上海標準”,以先進標準引領產品和服務質量,提升“上海標準”國際影響力。著力打造“上海設計”,以設計優勢賦能產業和區域經濟發展,提升“上海設計”推動力。推動開展“上海品牌”自愿性認證,全力打響上海四大品牌。通過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提升自主品牌的創新內涵和附加值,推動質量水平邁向國際高端。推動建設行業有特色、質量有創新、發展具潛力的知名品牌集聚區。深入開展老字號品牌振興行動,聚焦文化傳承、技藝保護、技術創新等領域,打造中華老字號品牌集群。在中小企業集聚的各類園區設立商標品牌指導站等,加強知識產權的授權使用管理,積極應對商標惡意搶注、異議、撤銷等行為,加強品牌保護和主動維權。加大高價值專利、高品質商標培育力度,支持企業申請PCT國際專利和注冊馬德里商標,強化知識產權國際布局。(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商務委、市知識產權局)

15.實施中小企業質量提升精準幫扶。組織開展中小企業質量、計量、標準、檢測認證、技術性貿易措施等方面的公益培訓。培養10000名掌握先進質量管理方法的企業一線管理人員、1000名企業首席質量官、100名質量高端人才。鼓勵中小企業積極開展質量攻關、引進先進質量管理體系、申報政府質量獎,打造一批創新能力強、質量競爭力強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科技小巨人企業”。(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科委、市市場監管局)

(三)持續加強國家質量基礎設施(NQI)能力建設

16.加強質量基礎設施創新能力。加強NQI領域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優化科技人才隊伍結構,持續完善NQI科技創新體系布局。加強NQI融合性研究,推動重點領域NQI技術服務和科技創新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發揮大型科學裝置、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國家級實驗室和研究機構等對NQI建設的引領作用,規劃布局一批NQI領域前沿科技攻關項目,支撐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創新高地建設。(責任單位:市科委、市市場監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

17.提升質量基礎設施應用保障能力。建立完善若干質量共性技術平臺,針對新興企業關鍵共性技術問題,提供全溯源鏈、全壽命周期、全產業鏈的質量技術服務。推動建設10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本市重點優勢產業領域國家或市級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和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協同推進央地、軍民兩用NQI深度融合。提升質量主導的軌道交通NQI保障能力,推進化學品危害識別與控制、商用飛機電氣線路互聯系統測試、金融信息技術應用創新、電動汽車高壓零部件檢測等NQI協同應用供給建設,有效支持企業、產業高質量發展。(責任單位:市科委、市市場監管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交通委)

18.加大質量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能力。加強標準、計量、認證、檢驗檢測、質量、品牌建設等質量基礎設施有關專業技術機構能力建設。完善各類檢驗檢測服務平臺、計量測試服務平臺功能。建立質量基礎設施協同服務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機構專業技術支撐作用,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培養質量管理創新團隊,推動企業提高質量管理水平、提升人員質量素質,有效服務國家“一帶一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戰略。積極推動和鼓勵國際質量、計量、標準化、認證組織落戶上海,加強上海質量國際交流與合作,促進上海國際質量高地建設。(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政府外辦、各區政府)

(四)全面服務國家重大戰略

19.促進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高質量發展。探索新片區綜合管理標準化體系和運作模式。加強引導相關產業領域的標準制定企業、檢驗檢測機構、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等向新片區集聚。加大事中事后監管改革創新力度,建立以信用監管為支撐的事中分類評估、事后聯動獎懲的監管制度,推動聯合監管、動態監管。(責任單位: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局)

20.加強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聚焦長三角主要產業領域,以高質量為建設標準,以質量提升為建設主線,以一體化為建設目標,通過政府推動、企業主體、行業參與、專業支撐,建設一批特色鮮明的長三角質量提升示范試點,開創“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區域協作、聯動發展、合作共贏、質量共治”的長三角質量提升合作新模式。聚焦醫療養老、數字經濟、文化旅游等,加強長三角服務業標準化、品牌化建設。(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局、市民政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文化旅游局)

21.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高質量高水平辦好進口博覽會,高規格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穩步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教育、醫療、旅游、文化交流與合作,重點形成一批國際接受度的行業和管理標準,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企業,擴大“上海服務”、“上海制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品牌影響力。(責任單位:市商務委、市市場監管局、市教委、市衛生健康委、市文化旅游局)

三、保障措施

(一)進一步完善質量共治體系。對接質量強國國家戰略,開展一批重大質量課題研究。加強質量促進地方立法研究,完善質量共治機制,強化對質量發展的激勵引導。完善質量發展經費保障機制,鼓勵、引導更多資金投向質量攻關、質量提升、質量治理、質量基礎設施建設等。完善政府質量工作考核。加強對行業質量提升工作的指導。探索開展質量發展指數評價發布。健全質量社會監督機制,推動行業組織、專業社團、研究機構、新聞媒體、消費者等社會各方面共同參與質量提升、促進質量提升。(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司法局、市財政局、市委組織部、市統計局、市政府新聞辦)

(二)落實區域質量工作責任。加強對質量發展的組織領導,發揮議事協調機制作用,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完善促進質量提升的政策措施,優化區域質量發展環境。深入推進質量強區,推行“一品一鎮”。加大質量工作改革創新力度,加強質量安全監管和質量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爭創國務院質量工作真抓實干成效突出地方。聚焦重點領域開展質量提升行動,不斷提高人民群眾質量獲得感和滿意度,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責任單位:各區人民政府)

(三)營造良好質量安全環境。健全“雙隨機”監管和企業信用制度,加強對產品質量領域違法失信市場主體的聯合懲戒。持續完善進出口商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和快速反應監管體系,強化監管部門間進出口商品風險監測信息交互、風險預警信息共享;探索監管部門間檢測結果互認,減少重復檢測,減低企業成本。深入組織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加大對專利、商標、商業秘密等領域知識產權侵權行為打擊力度。強化重大危機事件期間以及恢復生產供應過程中的市場監管,制止制造市場恐慌、干擾市場供應的行為。(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局、上海海關、市公安局)

(四)健全質量人才教育培養體系。構建開放包容、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多層次質量人才教育培養體系。大力開展質量教育主題實踐活動,加強中小學質量教育,增強廣大青少年的質量意識。推進質量教育進黨校、進高等院校、進職業院校,不斷提升各級領導干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意識、能力和水平。加強高等院校質量工程專業與學科建設,建立與國家改革發展相適應的質量職業教育、技能培訓機制,加大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力度,在評選表彰市、區政府質量獎工作中提高一線技能型員工比例,創造工匠良好成長環境,推動培養更多“中國工匠”。繼續推進“互聯網+質量教育”,建立健全以服務企業質量提升為目的的質量教育培訓網絡,提高質量教育成果傳播的及時性、開放性、廣泛性,提高質量教育惠及面。推動實施首席質量官制度,落實企業質量主體責任。推進實施社會化質量專業技術人才評價制度,加大高端質量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多途徑建立一支高素質的質量人才隊伍。(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教委、市委組織部、市總工會)

(五)大力培育根植質量文化。堅持新發展理念,牢固樹立“質量第一”“質量是上海的生命”意識,大力弘揚“持續改進,追求卓越”的質量精神,傳承上海質量基因,讓崇尚質量、追求卓越成為全社會的價值導向和時代精神。大力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引導企業秉持質量為先、信譽至上的經營理念,發揮群團組織的積極作用,厚植工匠文化,崇尚精益求精。推廣實踐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和工具、質量標桿企業先進經驗,更廣泛、更深入、更全面開展質量宣傳,促進全社會提升質量意識,營造人人關心質量、人人創造質量、人人享受質量的良好社會氛圍,推動質量精神融入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市場監管局、市總工會)


【招商情報庫】專注于資本時代招商引資,力求打造更便捷更高效的招商引資平臺,為廣大的招商人員、企業和投資人提供服務及最新最實用的招商引資信息。



報告庫會員199(¥)/年起售

海量行業報告和相關實用干貨集錦 開通報告庫會員,
樂享更多下載、購買超值優惠。
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