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皮膚病藥物行業現狀分析:市場規模近200億元(圖)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發布日期:2020-05-29 14:45
分享:

中商情報網訊:皮膚病是指發生于人體皮膚、粘膜及皮膚附屬器官的疾病。在醫學上,皮膚病是有關皮膚的疾病,指皮膚(包括毛發和甲)受到內外因素的影響后,其形態、結構和功能均發生變化,產生病理過程,并相應地產生各種臨床先后表現。皮膚病中,皮膚感染病與過敏性皮膚炎占大部分。

隨著人類進步的步伐,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也在不斷改變。大氣污染日益嚴重,導致皮膚病發病率不斷提高,而皮膚病的致病因素也在不斷地升級。WHO曾宣布,皮膚病將是21世紀人類歷史上發病率最高、致殘率最高、傳染性最強的一種疾病。皮膚病是醫學上的常見病、多發病,具有發病范圍廣、病情種類多、治療時間長等特征。

近年來,皮膚病患者數量持續增長,年齡日趨年輕化,且由于皮膚病病情反復,患者拖延病情,治療費用高等原因,給患者康復帶來極大不利。

數據來源:中國衛生統計年鑒、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根據米內網數據顯示,我國皮膚病用藥市場規模保持擴大態勢,2018年全國皮膚病藥物市場規模達167.31億元,同比增長4.3%。2014-2018年我國皮膚病藥物市場年均復合增長率7.66%,按照此增長率,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0年我國皮膚病藥市場規模接近200億元。

數據來源:米內綜合數據庫、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皮膚病藥物治療

皮膚病外用藥選擇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相同的藥物有不同的劑型,如溶液、糊劑、粉劑、霜劑、洗劑、軟膏、酊劑和乳劑等。不同的劑型,有不同的作用和適應證,故應根據不同病期的臨床癥狀和皮損特點,正確選用不同劑型的外用藥。

1.一般急性期局部紅腫、水皰、糜爛時,多選用溶液濕敷,可起到消炎、散熱作用;有滲液者,先用溶液濕敷,后用油劑。

2.皮損處于亞急性期時,紅腫減輕,滲液減少,可酌情選用糊劑、粉劑和洗劑,可發揮消炎、止癢、收斂、保護作用。

3.慢性期皮損增厚,呈苔蘚樣變時,可選用乳膏、軟膏、硬膏等。

4.皮膚病用藥時間和次數也要注意。藥水和洗劑,容易揮發而降低療效,用藥次數相對要多,一般每3個小時搽1次;酊劑、軟膏作用持久,每天早晚各用1次即可。濕敷方法也要得當。用藥前,除了清洗患部外,對于痂皮,應先消毒并用食物油軟化后拭去。皮損處若見直徑大于半厘米的水皰,要以消毒空針筒抽出內容物,保留皰壁。有毛發部位用藥前,應先剃去毛發,然后再上藥。

5.選用藥物還應考慮年齡、性別、患病部位與患者體質等。如老幼患者應選低濃度藥物;孕產婦使用外用藥時,應顧及對胎兒、乳兒的影響;面部、乳房、外陰處不可用濃度高或刺激性強的藥物,兒童、婦女更應慎用;手掌、足底部等可用高濃度的藥物;皮膚敏感者,先用低濃度,后用高濃度。對新藥或易致敏藥物,先小面積用,如無反應,再根據需要逐漸提高濃度及擴大使用面積。

物理治療也是皮膚病常用的治療方法。常用的物理療法有:電療法、光療法、微波療法、冷凍療法、激光、水療法、放射療法。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醫藥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策劃、產業園策劃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editor@askci.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中商情報網
掃一掃,與您一起
發現數據的價值
中商產業研究院
掃一掃,每天閱讀
免費高價值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