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十四五”數字福建專項規劃 發布時間:2022-04-15 17:58

中商情報網訊: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推進,信息化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數字福建經過20年的建設,已經深度融入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的各個方面,正步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新階段。編制實施《福建省“十四五”數字福建專項規劃》,對于深化新時代數字福建建設,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具有重要意義。

本規劃以《新時代數字福建發展綱要》和《福建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為依據,全面貫徹黨中央戰略部署,落實省委和省政府工作要求,明確“十四五”時期數字福建建設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重點任務等,是“十四五”時期全省各地各部門數字化工作的重要指南,是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和安排項目建設與政府投資的基本依據。

本規劃基期為2020年,規劃期為2021—2025年,由省發改委、數字辦牽頭組織編制。

第一章發展基礎

“十三五”時期,數字福建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我省連續成功舉辦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信息化水平和數字化能力保持全國前列,為數字中國建設貢獻了大量福建經驗、福建案例、福建技術和福建產品,為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支撐。

第一節發展現狀

——新型基礎設施加速夯實。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適度超前,光網和4G全面覆蓋城鄉,縣級以上區域(含重點鄉鎮)實現5G覆蓋。開通海峽兩岸直通光纜和福州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全省IPv6活躍用戶數超過4200萬戶。建成NB-IoT基站3.6萬個,全省物聯網連接數突破3500萬戶。云計算基礎設施建設統籌部署,空間信息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教育、衛生、社保、交通等領域智慧化改造深入實施。

——政務數據資源廣泛共享應用。全面建成省市兩級政務數據匯聚共享平臺,形成了“統一匯聚、按需共享”新模式。省匯聚共享平臺匯集73個省級單位政務數據,面向全省各級政務部門提供數據批量交換服務,日均交換記錄數2500多萬條;累計發布了居民身份證、機動車、婚姻等250多個常用數據服務接口和50多個部門定制接口,日均在線提供查詢/核驗超過80萬次。

——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全省數字經濟規模達2.01萬億元,占全省GDP比重45.7%。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產業數字化深度推進,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不斷涌現,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福建)建設扎實推進。7家互聯網企業入選全國行業百強,涌現出一批獨角獸、瞪羚等數字創新企業,通過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企業數量居全國第二位。

——數字政務服務更加便利快捷。建成全省政務服務“一張網”,“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事項占比超過90%,辦件平均申報材料和平均耗時分別壓縮至“十三五”基期水平的1/4和1/10。全省一體化掌上服務平臺“閩政通APP”基本實現高頻便民事項“馬上辦、掌上辦”,實名注冊用戶覆蓋全省常住人口超過87%,累計服務超5億人次,位居省級政務APP第一梯隊。省政府門戶網站績效水平位居全國第二,數字政府服務能力評估位列優秀檔次,政務服務由“一網通辦”邁入“一網好辦”新階段。

——數字惠民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建成省級教育資源公共服務等平臺,教育數字資源實現共建共享。建成五級公共數字圖書館網絡服務體系和省級數字文旅綜合服務平臺,文化旅游數字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建設完善生態環境大數據平臺、公共信用平臺等一批數字化治理平臺,數字化治理能力顯著提升。

——數字開放合作縱深發展。海絲文獻資料和數字資源普查工作扎實推進,首家“中國?福建文化海外驛站”落戶馬來西亞。建成中國(福建)國際貿易單一窗口4.0,服務企業6萬多家,“出口信保”“兩證合一”等特色功能和先行項目先后推廣到全國。建成大陸首個“數字e兩岸”信息服務平臺。福州、廈門等六地市成功獲批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網絡安全保障能力強化。高端芯片、國產數據庫等領域技術和產品的研發生產加快推進,自主可控能力和水平得到加強和提升。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重點新聞網站的網絡安全監測與保護不斷強化,網絡與信息安全運行及網絡空間治理成效顯著。

——助力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秩序恢復。精準防控體系逐步構建,率先上線全國首個省級健康碼,實現全省“一碼通行”。復工復產與經濟運行大數據監測分析、金融科技服務、就業大數據分析等數字技術應用精準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存在短板弱項主要是:一體化政務服務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政務服務水平與人民群眾的期望仍存差距;整體創新能力處于全國中游,科技創新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行業龍頭企業偏小偏少,產業帶動性不強;中小企業存在“不會轉、不能轉、不敢轉”困境,產業數字化轉型較為緩慢;政務數據資源尚未實現“應匯盡匯”,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和數據價值化亟待破局。

第二節發展形勢

數字技術正以新理念、新業態、新模式全面融入人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和全過程,給人類社會帶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疊加,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加速創新,數字技術、數字經濟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發展數字技術、數字經濟,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和智慧社會,我國數字化建設已步入全方位、多層次推進的新階段,數字技術加速跨行業、跨領域融合創新,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動能加速孕育形成。

當前,我省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為數字福建進一步發展提供難得機遇。中央明確支持福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要求福建加快建設數字絲綢之路、創新絲綢之路;國家支持福建建設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省委明確把數字福建建設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工程,大力加快數字福建建設,成為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的戰略支撐。與此同時,發展形勢依然迫切,在建設數字中國的大潮中,兄弟省份發揮各自區位、資金、政策、人才、機構、機制等優勢,你追我趕爭做新時代數字中國建設新標桿,數字福建建設前有標兵、后有追兵,面臨不進則退、慢進亦退的迫切形勢。

面對新形勢、新機遇,充分發揮數字福建建設20年來的發展基礎和先發優勢,站在新起點、面向新征程,堅持自立自強、創新引領,善于在危機中育先機、變局中開新局,高標準高質量深化數字福建建設,為奮進新征程培育新優勢、提供新動能,不斷實現新時代數字福建建設新發展。

第二章總體要求

第一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和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重要論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數字化發展,把數字福建建設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工程,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充分釋放數字化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效應,不斷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開啟新時代數字福建建設新征程,為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提供強有力支撐。

第二節基本原則

——系統謀劃。始終遵循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確立的數字福建總體框架和推進機制,加強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牢固樹立全省一盤棋理念,健全規劃、項目、資金、數據、評價一體化管理機制,統籌推進數字福建高質量發展。

——創新融合。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堅持自立自強,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推動技術創新、業態創新、模式創新。加快構建以數據驅動為關鍵特征的新經濟形態。推動數字技術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深度融合,提升數字化生產力,增強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

——開放合作。圍繞“海絲”核心區建設,加強數字經濟、信息基礎設施等領域區域合作,以僑架橋,發揮僑胞橋梁紐帶作用,支持更多數字經濟優勢企業走出去引進來,加快建設數字絲綢之路核心區,推動多元主體參與數字福建建設的數字生態體系構建。

——惠民便民。推動數字技術在民生服務領域的廣泛深度應用,有效創新公共服務提供方式,增強公共服務供給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縮小數字鴻溝,促進社會公平,增進民生福祉,提升全民數字技能,讓全省人民在共享數字化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

——安全可控。牢牢守住安全發展底線,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保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增強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發展能力,強化數據要素市場配置可管可控可用,推動網絡信息安全與數字經濟協調發展。

第三節發展目標

到2025年,新時代數字福建建設基本實現“數字政府智治化、數字經濟高端化、數字社會智慧化、數據要素價值化”,成為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的強大引擎,成為數字中國建設樣板區。

高標準打造協同高效的數字政府,建成數字政府改革先行省。實現政務數據縱橫全貫通,業務事項各方全協同,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全集成,依申請服務事項一網全通辦,無紙化移動辦公全覆蓋,政務服務全面實現“一網好辦”。

高質量發展融合創新的數字經濟,建成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示范省。科技創新對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更加突顯,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和倍增效應持續釋放,數字絲路開放合作水平顯著提升,打造形成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

高品質建設共治共享的數字社會,基本建成共同富裕美好生活首善省。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數字化、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智慧城市、數字鄉村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友好包容的數字化服務全面覆蓋高頻民生事項,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高水平構建賦智賦能的數據體系,基本建成數據強省。政務數據資源實現全面匯聚、深度共享、創新應用,公共數據開放開發效能持續提升,高效有序的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體系初步形成。

到2035年,形成現代化數字政府、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融合發展體系,基本建成現代化數字強省。

注:“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和“關鍵業務環節全面數字化的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比例”2020年數據暫未公布。

第三章打造協同高效的數字政府

堅持創新引領、服務高效理念,充分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全面整合優化政務網絡和一體化政務服務體系,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平臺的支撐能力,推進數字技術與政府履職全面深度融合,打造整體協同、高效運行的數字政府,全面實現政務服務“一網好辦”,大力提升政府治理的現代化便利化水平。

第一節優化升級數字政府基礎設施

整合優化政務網絡和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優化升級政務信息網、政務外網、無線政務專網、政務內網,整合成為全省上下貫通、橫向到邊的政務外網和政務內網“兩張網”,實現“一網承載、一網通達、一體管理、一體安全”,構建政務網絡統籌應用新模式。擴容提升數字福建電子政務外網網絡性能和網絡帶寬,全省產業園區骨干網絡完成直連,提升數字福建政務網絡快速通達能力。實施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優化提升工程,構建“一個門戶、一個平臺、一組標準、一套規則、一庫共享、一網通辦”的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新體系。

持續增強政務云服務能力。推進數字福建云計算中心的集約化、規模化、綠色化升級改造和信創云建設。推進計算、存儲等資源擴容,加強省級政務云PaaS服務能力,提供“按需分配、彈性伸縮”的基礎軟硬件云服務,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率。深化省市兩級政務云平臺統建共享、互聯互通,構建數字福建政務云計算體系,推動全省政務云資源統一管理、靈活管控。集成調度數據開發利用、數據災難備份等公共算力資源,實現云邊協同服務,形成定制化、自適應、高可靠的數字政府智能服務支撐能力。

第二節強化提升數字政府公共服務

提升公共平臺支撐能力。推進統一身份認證平臺、省電子證照共享平臺、電子印章服務平臺的支撐應用,深入拓展自然人、法人、電子證照的認證服務。深化“政務服務總線”應用,建成統一業務協同平臺,實現跨系統、跨層級信息共享和流程協同。完善省級政府網站統一技術平臺,推進集約共享、個性化服務和大數據應用。優化統一物流快遞平臺,對接12345便民服務平臺,推進建立統一客服體系,推動服務事項實現“一趟不用跑”。

強化公共平臺服務能力。升級拓展省網上辦事大廳功能,全面推進政務服務“馬上就辦”網上辦。提升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能力,建設統一政務服務APP開放式應用平臺,拓展政務小程序生態。加強個人和企業電子證照匯聚,通過各類授權拓展亮證、用證應用場景,實現辦事、出行“一碼通行”。規范電子文件歸檔和電子檔案管理,推動數字檔案室建設。建設全省一體化協同辦公平臺,為各部門提供協同辦公應用的統一服務入口、統一辦公門戶、統一檔案管理和電腦端、移動端協同辦公服務。

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便利化。全面梳理政務服務事項,實施行政審批服務事項“五級十五同”目錄清單管理,提升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水平。建立行政審批服務事項清單動態管理機制和統一服務事項數據庫,實施“鏈上政務”工程,推進服務事項的權限管理和有序管理。深化全省政務服務“好差評”系統應用,構建政務服務全流程閉環管理機制,增強用戶場景式體驗感和友好度。

全面推進監管數據匯聚,開展信用監管、聯合監管、風險預警、移動現場監管、遠程非接觸式監管等創新應用。強化監管合力,支撐“一網通管”,實現政府監管領域全覆蓋,助力構建新型監管機制,提升執法監管效率和預警防控能力。

開展特色監管應用:利用省“互聯網+監管”系統基礎支撐能力,全面推進監管事項目錄清單的梳理工作,實現監管工作的標準化、規范化。整合全省各行業特色監管應用,重點推動食品藥品、交通運輸、衛生健康、生態環境、安全生產、城市管理等行業特色監管應用和風險預警模型建設,逐步構建全省一體化“互聯網+監管”體系。

提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效能:優化省“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系統,實現與省“互聯網+監管”系統組織機構、用戶、監管對象庫及執法人員庫的統一建設。

第三節創新數字政府應用服務

打造“24小時政務自助服務”。推廣“全程網辦”服務,推進辦事資料“一次生成、多方復用,一庫管理、互認共享”,圍繞醫、學、住、行、生、老、病、養等領域,推動與群眾和企業密切相關的政務辦理“應上盡上、上必能辦、辦就辦好、一趟不跑”。深化“一網好辦”應用,推進“綜合窗口”改革,推進政務服務大廳智能化升級改造,提高老年人、殘障人員等弱勢群體辦事的友好度和便捷性,便利老年人利用“互聯網+政務服務”辦事。推進“不打烊”政務服務,整合各地各部門政務服務移動端,拓展多終端服務,實現政務服務自助終端在企業聚集區和群眾密集區全覆蓋。

推進跨域通辦服務。全面整合線上線下政務服務,開發建設省“異地通辦”審批系統,省“E政務”自助機通辦平臺,打破辦事地點限制,推動一批重點領域政務服務高頻事項就近辦、異地辦、隨時辦。梳理與企業發展、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異地辦事高頻服務事項,對接國家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實現跨省辦事一鍵直達。推進涉臺內地一站式辦事服務,完善涉臺相關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專題事項清單,開創跨域通辦新服務。

創新政務服務智能化應用。實施“網上辦理智能審批工程”,推動語音識別、自然語言理解、機器人等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提供智能搜索、秒辦秒批、刷臉審批等智能化服務,快速滿足業務場景需要。提升“福建碼”功能,推廣“碼上服務”,創新政務服務供給模式,提供智能化、精準化和個性化政務服務。加強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智能化應用,推動全程網辦,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全程智控。

迭代優化“一件事”套餐服務。圍繞企業和群眾關注的高頻事項,加強數據共享,再造政務服務流程,推動場景化多業務協同,推廣“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務,形成“一件事一次辦”,實現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減環節、減時間、減材料、減跑動”。深度整合關、港、貿、稅、金全鏈條信息,形成全流程數據透明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服務。

第四章發展融合創新的數字經濟

深化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福建)建設,以數字技術創新為核心驅動力,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全面提升數字絲路開放合作層次,打造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形成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

第一節強化關鍵數字技術創新應用

加強核心數字技術攻關。組織實施一批數字經濟領域科技重大專項,提高數字技術基礎研發能力,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支持行業龍頭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聯合開展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衛星導航、新型顯示、高性能計算、人工智能、5G、物聯網、量子信息等關鍵技術研發,推進核心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實現技術自主可控,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圍繞產業鏈部署技術創新鏈,聚焦產業集群的技術短板和創新需求,增強產業鏈關鍵環節競爭力,優化完善交叉學科布局,推動信息技術基礎理論與應用學科協調發展。推動福廈泉數字經濟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打造數字技術創新高地。

打造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建立一批產學研用數字技術協同創新集群、數字技術轉移機構和數字化轉型創新基地,強化創新鏈整合協同、產業鏈協調互動和價值鏈高效銜接。鼓勵發展新型研發機構、企業聯合創新體等新型創新主體。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專業科技園區”全鏈條企業服務體系,發揮龍頭企業優勢,帶動中小企業發展,增強上游技術研發與下游推廣應用的協同互動效應。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依托“知創福建”“知創中國”雙平臺、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等推動數字經濟產業高價值專利培育和轉化。

打造“數字應用第一省”。強化數字技術在產業發展、城鄉建設、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等領域的創新應用,建設完善數字應用場景滾動推進省級項目庫,建立健全數字技術應用場景對接落地機制,促進數字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應用和迭代,推動經濟社會各領域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深入推動5G技術在工業互聯網、無人駕駛、智慧港口、在線教育、遠程醫療、超高清視頻、線上展覽展示等領域的應用,普及推廣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融合應用,形成一批數字創新應用示范和標桿企業。

集成電路產品。推進3D封裝、TSV(硅通孔)等第四代先進封裝技術研發。

突破新型顯示關鍵技術:加大AMOLED、MicroLED、3D等新型顯示技術創新攻關,強化基板玻璃、光學膜、偏光片、驅動IC、整機生產等環節增鏈強鏈。

加強5G通信技術研發:支持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聯合開展新型網絡架構、適應寬/窄頻帶融合場景下的波形設計、編譯碼、高效傳輸、射頻芯片和模組、微波器件和天線等5G關鍵技術研發,前瞻布局6G網絡技術儲備,加大6G技術研發支持。

搭建數字技術創新平臺:圍繞數字經濟核心技術,高標準推進省創新研究院和省光電信息創新實驗室建設,統籌布局建設120個以上省級高水平創新平臺。持續引進國家科研機構和重點實驗室在省內設立分支機構,支持企業、高校、科研機構聯合設立區域數字技術創新中心,推動福州物聯網開放實驗室建設。

推進信息技術應用創新適配測試:依托信創生態適配測試中心,推進CPU、AI芯片、SoC、操作系統、數據庫、軟件平臺、關鍵數字技術研發和產品適配測試,系統化構建自主計算產業框架。分階段推動信息技術創新應用和產品推廣,實現產業化和應用生態繁榮。

第二節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

持續增強優勢數字產業競爭力。做大做強物聯網、大數據、衛星應用等特色優勢產業,加大高性能傳感器產業鏈協同創新攻關,發展MEMS智能傳感器等產品體系,構建物聯網公共服務體系。統籌打造一批高性能計算設施、人工智能超算設施和大數據處理能力支撐體系,增強大數據服務能力。推進數據資源開放利用,以場景應用帶動大數據產業創新突破。統籌部署并鼓勵企業等多元主體建設一批海絲衛星綜合服務平臺,增強衛星應用賦能和產業優勢能力。組織實施“衛星+”示范應用工程。開展衛星應用標準體系研究,參與國際衛星標準和計量檢測體系建設。推進電競產業發展,打造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電競產業發展高地。

積極培育未來產業新賽道。推動人工智能、區塊鏈、超高清視頻等產業發展。優化人工智能產業整體布局,支持龍頭企業搭建人工智能融合創新平臺和算力樞紐,分級分類開放人工智能場景和公共數據集,加速人工智能企業集聚,創建國家級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實施區塊鏈技術創新和產業培育專項行動,壯大區塊鏈技術產業,引導加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區塊鏈底層技術研發,開展產教融合區塊鏈和產研孵化區塊鏈建設,培育一批“鏈上民生”“鏈上金融”等區塊鏈特色應用和標桿產品。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融合發展、無人駕駛測試基地和實驗室建設,深入實施一批5G車路協同示范應用項目,搭建智能網聯汽車交流合作和產業協同平臺。培育潛力新興產業新賽道,爭取開展區域量子信息通信測試和商用試點。推進中國·福建VR產業基地建設,培育內容生產和分發平臺,推動VR/AR技術設備研發和產業化。

實施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融合創新行動:依托省內汽車產業鏈龍頭企業推動車聯網應用融合創新,支持開展自動駕駛公交、共享出租車、景區游覽車、環衛作業車、物流車、擺渡接駁、無人配送等智能網聯汽車商業示范應用。

推動基礎數字產業價值鏈提升。完善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基礎數字產業鏈,加速產品和服務迭代。優化“一帶、雙核、多園”集成電路產業布局,支持龍頭企業加快集成電路產品規模化生產和先進特色工藝產業化,推動投產12英寸晶圓生產線、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多場景智能終端等一批重大項目。重點突破關鍵軟件,推動軟件產業做大做強,提升關鍵軟件技術創新和供給能力。持續增強福州、廈門兩大軟件園產業聚合效應,推動多層次數據庫、中間件、開發工具等自主研發,發展壯大軟件微服務資源池和PaaS平臺。引導搭建一批共性工業軟件平臺,爭取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在省內設立分院和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分中心。推進汽車電子等重點行業工業技術軟件化,發展一批優秀工業軟件。

做強做優市場主體。繪制數字經濟產業圖譜,動態更新發布重點數字經濟產業招商目錄。吸引國內外龍頭骨干企業落戶福建,支持各類數字經濟創新創業載體建設。實施優質創新企業培育行動,完善數字科技企業梯次培育機制,培育5000家以上數字經濟領域科技小巨人、單項冠軍、瞪羚、“專精特新”等創新企業。開展“以商招商”“以智引智”,增強產業鏈上下游協同性,實施互聯網返鄉工程。

做大做強平臺經濟。通過重組提升一批、扶持壯大一批、“一企一策”引進一批、研究策劃一批,打造一批具有國內外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電子商務、物流服務、產業互聯網等生產服務型平臺以及健康醫療、教育辦公、文化旅游等生活服務型平臺,加快發展平臺經濟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廈門、福州、莆田建設平臺經濟示范區。推動平臺經濟為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服務,加速用工業互聯網平臺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先進制造業,支持消費領域平臺企業挖掘市場潛力,增加優質產品和服務供給。加強平臺各市場主體權益保護,督促平臺企業承擔商品質量、食品安全保障等責任,維護好用戶數據權益及隱私權,明確平臺企業主體責任和義務,建設行業自律機制。

推動數字經濟集聚發展。實施數字經濟園區提升行動,優化提升數字福建(長樂、安溪)產業園、福州軟件園、福州馬尾物聯網產業基地、廈門軟件園、泉州軟件園、泉州芯谷、漳州招商局·芯云谷、武夷智谷、三明“中國紅谷”、龍巖龍雁組團未來城等重點園區能級,力爭培育出5個以上規模超千億的數字產業集群。推進三明中關村科技園建設,支持漳州華晴衛星應用產業園建設。推動福州創建國家區塊鏈發展先行示范區,泉州、三明、南平、龍巖等地打造區塊鏈產業集聚區。加快培育數字化新業態,利用互聯網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支持共享經濟、眾包眾創、個性化定制等新業態新模式。

第三節加速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發展特色高效數字農業。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普及農業智能化生產、網絡化運營模式,依托互聯網促進農產品出村進城,提升農業數字化水平和鄉村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圍繞茶葉、水產、花卉等特色優勢產業,支持建設農業物聯網示范基地、智慧農場,打造一批智慧農場示范園和智慧農業示范區。完善農畜產品溯源體系,推進種子供應鏈溯源,推動安全追溯管理精細化。加強電子商務培訓,促進農產品網絡銷售,助力產銷對接,爭創一批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

推進智能制造升級。大力發展智能制造,應用數字技術全方位、全鏈條賦能傳統產業,推動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市場服務等全生命周期數字化轉型。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布局工業互聯網體系,打造多層次工業互聯網平臺,提升省級工業互聯網示范平臺綜合服務能力。實施“5G+工業互聯網”創新行動,培育5G典型應用場景,推動5G技術在工業生產、礦區作業等方面應用。深入實施“上云用數賦智”行動,推廣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推進智慧供應鏈網絡、智能車間、智能工廠等建設,培育個性化定制、柔性化制造等新業態新模式。

發展服務型制造。引導制造企業應用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信息技術,發展定制化服務、供應鏈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共享制造等服務型制造新模式。強化示范引領,開展服務型制造示范項目(企業、平臺、城市)省級遴選和國家級推薦工作,深入開展服務型制造“八閩行”活動,持續引導制造業企業發展服務型制造創新。

推進服務業數字化轉型。推進金融、物流、零售、旅游等生產性、生活性服務業數字化進程。推動龍頭電商平臺差異化發展,打造福建電商特色品牌集群。開展智慧物流鏈條化集成應用,大力發展“互聯網+”高效物流新業態新模式。大力發展網絡視聽產業,推進“智慧廣電·高清福建”建設,培育5G高新視頻新業態。強化金融服務數據支撐,促進科技金融產品創新,提升金融服務、行業監管和風險防控數字化水平。聚焦內需市場拓展“云消費”新場景,推廣“無人化服務”等模式,培育一批平臺經濟潛力企業,提升平臺經濟監管數字化水平。支持沙縣小吃、武夷巖茶等特色富民產業數字化應用。

推進智慧海洋建設。推進海洋信息通信“一網一中心”建設行動,打造覆蓋臺灣海峽的“空天地海”立體觀測體系,建設省智慧海洋大數據中心,培育海洋信息服務業。推進海絲衛星應用技術服務中心等一批智慧海洋項目建設,培育發展海洋衛星應用產業,拓展海洋智慧旅游、智能養殖、智能船舶等設備制造和應用服務項目,打造“數字海洋產業”福建示范區。完善水產品追溯系統,構建從海洋到餐桌的全程追溯鏈條。

第四節深化閩臺數字融合發展

加強重點產業對接合作。健全完善閩臺產業合作交流機制,持續發揮海峽兩岸信息產業和技術標準論壇等平臺作用,深化閩臺電子信息和數字產業、先進裝備制造等重點產業對接合作,促進閩臺企業共同研發、共建標準、共創品牌、共拓市場。鼓勵在數字領域具有發展優勢的臺灣百大企業、制造業百強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來閩發展,擴大并深化兩岸數字領域關鍵技術、龍頭項目和高端人才等領域合作。

提升閩臺數字合作平臺。建設對臺數字“第一家園”一體化服務平臺,支撐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支持泉州等地建設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合作試驗區,發展閩臺精密機械產業園,支持高標準高水平建設臺商投資區、閩臺融合發展產業園。加強兩岸數字經濟行業協同對接,持續辦好兩岸物聯網應用創新創業大賽、海峽兩岸信息服務創新大賽、“創響福建”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

第五節深化數字絲路合作

深化跨境電子商務國際合作。建設絲路智慧口岸,升級中國(福建)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拓展通關簽證、物流、貿易服務等領域的智能應用協同創新和服務功能。發揮區位及臺港澳僑資源優勢,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跨境電商合作空間,打造“絲路電商”核心區。扎實推進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在福州、廈門、泉州等地布局一批特色“絲路電商”產業園區。

強化物流信息、信用服務平臺的區域對接,逐步接入中歐班列、長江黃金水道等實時數據,促進物流、信用數據互通互認,拓展“絲路電商”物流通道,做大海上快件規模。優化海外倉布局,支持有條件的企業拓展國際海空貨運專線。

建立數字貿易服務體系。建設“絲路海運”信息化平臺,促進港口、航商、物流企業與口岸單位信息資源融合,為“絲路海運”聯盟成員提供高質量商業數據服務。推進服務出口數字化轉型,推動數字服務行業擴大對外開放,依托福建自貿試驗區等平臺載體,構建數字貿易交易支撐體系。發展面向臺港澳及東南亞地區的數字貿易中介超市,提供數字貿易知識產權維權、法律咨詢等增值服務。探索設立福建省數字貿易創新發展基金,對接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引導基金,對數字貿易領域本地企業給予多元化融資支持。建設廈門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打造數字貿易載體和集聚區。

加強人文科技交流。利用數字化技術,發展電子競技、微交易、視頻點播、訂閱式音樂流等,推動面向“一帶一路”的人文交流。推動數字龍頭企業共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建設數字教育平臺,促進教育合作。加強閩文化資訊國際輸出,推出一批有福建印記的優質文化產品,推廣基于瓷茶文化、媽祖文化、紅色文化等福建地方特色文化的多媒體信息服務。推動“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動“科技合作聯絡站”“國際技術轉移機構”建設,強化數字產業產能和應用服務合作。

第五章建設共治共享的數字社會

聚焦便民、惠民、利民,推進城市、鄉村、文化、民生服務、社會治理等領域數字化智能化,建設更加包容、友好、和諧、智慧的數字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第一節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構建多元動態的城市感知網絡。實施物聯、數聯、智聯三位一體的城市感知網絡建設工程,構建泛在互聯、多元動態的“城市神經網絡系統”,強化“城市神經元”節點的人工智能和邊緣計算能力,實現對路橋、管網等公共設施和生態環境等城市信息的實時采集。結合推進新型城鎮化,推動交通、物流、能源、市政等基礎設施智慧化改造。

建設虛實交融的“數字孿生城市”。構建全要素城市信息模型(CIM),建設精準映射、虛實交融的“數字孿生系統”,實現動態模擬城市經濟運行、生命線運行、人口流動、資源利用、環境變化、事件演化等城市體征的“數字駕駛艙”。支持福州市開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工作。

打造數據驅動的“數字城市大腦”。集成應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全面匯集城市感知、運行、管理等海量數據,打造大數據、強算力、優算法、高智能的“城市數字中樞系統”。

建設科技賦能的“美好生活社區”。推進互聯網與社區治理和服務體系的深度融合,推動基層黨建、基層治理、政務服務、文化教育、健康養老、低碳生活、家政物業、防疫抗疫等數字化、智慧化場景應用,推動智慧社區建設,健全社區信息化服務載體和治理平臺,打造舒適、宜居、安全、現代的“美好生活社區”。

推行“一網統管”的城市管理模式。統籌規劃、建設城市管理網格,加強綜治、城管、市政、環保、綠化、交通、應急等領域各類城市管理系統的互聯互通和聯勤聯動,構建城市“一網統管”的“城市操作系統”,實現“高效處置一件事”,提高城市公共資源配置優化能力,促進城市治理體系創新。

第二節加快數字鄉村建設

完善鄉村數字化服務體系。持續推進農村寬帶通信網、移動互聯網、數字廣播電視網發展。實施“農業云131”信息工程,發展鄉村5G典型創新應用,持續深化信息進村入戶建設。推動農村地區水利、公路、電力、冷鏈物流、電商、農業生產加工等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建設“智慧鄉村”。完善面向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低收入家庭、孤寡和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留守兒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困境兒童、殘障人士等特殊人群的信息服務體系。推進優秀鄉村文化資源數字化展示和網絡展覽。統籌推進智慧廣電鄉村工程建設,創作和傳播“三農”題材網絡文化精品。

推進鄉村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強基層“互聯網+黨建”平臺建設,推進“互聯網+公共法律服務”,實施農村“雪亮工程”,推進應急廣播體系建設。推進省、市、縣、鄉、村五級數據互通,強化網上審批服務體系建設,實現農民群眾“辦事不出村”“零跑腿”。大力推動鄉村建設和規劃管理信息化,提高村級綜合服務信息化水平。開展對農村飲用水水源水質、農村污染物、污染源在線監測,強化對較大規模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和畜禽水產養殖場的污染監管,助力鄉村振興。

深化信息惠農服務。深入推動網絡扶貧行動向縱深發展,引導全省網絡社會組織和互聯網企業參與網絡扶貧,運用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開展對脫貧人員的跟蹤及分析,繼續開展網絡扶志和扶智,持續鞏固脫貧成果。推進益農信息社建設。推進全面覆蓋鄉村的“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健康”以及社會保障、社會救助系統建設,實現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社會保險關系網上轉移接續。

統籌推動城鄉信息化融合發展。強化數字鄉村與智慧城市的一體設計、同步實施、協同并進、融合創新,促進城鄉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形成共建共享、互聯互通、各具特色、交相輝映的數字城鄉融合發展格局。

第三節加強數字文化建設

推進公共文化資源數字化和創意產品開發。推進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福建)建設。完善和補強基層公共文化傳播網絡設施。統籌推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持續優化縣級融媒體中心省級平臺,實施全媒體傳播工程。推廣文化遺產的數字化、可視化保存,建立文化遺產(地)保護監測信息系統。打造公共數字文化資源庫群,提高以數字內容為核心的文化共享服務能力。加強數字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和展示、推廣,增加數字化公共文化供給。

全面提升全域旅游智慧化水平。升級完善數字文旅綜合服務平臺,拓展信息共享、定制服務、精準營銷等多領域集成服務,增強文旅線上經濟活力。完善智慧旅游標準體系,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引導智慧旅游行業規范發展。

推動文化旅游數字化融合發展。以紅色文化、海絲文化、朱子文化、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媽祖文化、閩都文化、閩臺文化等區域特色文化專題、重點文化旅游景區、主要文化場館為重點,提升文化旅游網絡體驗與服務能力。打造全省紅色文旅數據庫,匯聚全省紅色文化、旅游和革命博物館等資源,擴大福建紅色文化旅游資源影響力,支持龍巖、三明建設紅色基因數字化傳承基地。

第四節深化數字惠民服務

提升智慧健康服務水平。推進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建設,建立完善以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為核心的健康基礎數據庫,促進醫療健康信息互通共享。加強全省公共衛生體系信息化建設,推進智慧醫院建設,促進新興信息技術與醫療健康融合應用。推廣醫保電子憑證應用,普遍實現跨省門診和住院醫保直接結算,提升智慧醫保服務水平。深入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省建設,不斷提升群眾就醫獲得感。

提升智慧教育服務水平。促進信息技術與高質量教育融合創新發展,全面實現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學習應用覆蓋全體適齡學生、數字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推進網絡條件下的精準扶智,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向農村、革命老區、欠發達地區覆蓋,促進教育公平和城鄉教育質量均衡發展。

提升智慧就業服務水平。建立與新就業形態、多層次社會保障相適應的數字化就業服務體系。推動“參保、繳費、查詢、領取待遇、生存認證”等場景在線應用。提升就業供需匹配、就業結構優化、就業培訓服務、失業監測預警、社會救助精準的大數據支撐能力。

提升智慧交通服務水平。促進交通大數據應用,鼓勵互聯網平臺等各類市場主體整合多種交通運輸大數據,倡導“出行即服務(MaaS)”理念,為公眾提供交通引導、智能出行、智慧停車等交通信息服務。加強對網約車、出租車、公交車的數字化監管,保障交通安全。

提升民生服務數字包容性。推動老年人、低收入人群、殘障人士等弱勢群體可負擔的互聯網接入、網站無障礙服務和數字技能培訓。堅持線上服務與線下渠道相結合,圍繞出行、就醫、消費、文娛、辦事等高頻事項和應對突發事件等服務場景,打造普遍適用的數字化民生服務。

提升智慧民政服務水平。推進“互聯網+社會救助”服務改革,升級省社會救助服務平臺,提升智慧救助服務水平。開展殯葬服務設施智能化改造,提升智慧殯葬服務水平。升級省養老服務綜合信息平臺,健全老年人服務和補貼遠程申報審核機制,提升智慧養老服務水平。開發智慧健康養老應用,開展智慧養老院試點示范。推進退役軍人事務信息化建設,提升退役軍人智慧服務保障水平。

第五節增強數字治理能力

提升數字化抗疫能力。建立公共衛生、公共安全、通信管理、大數據主管部門“三公(工)一大”聯網協同工作機制,加強賦碼管控能力。動態匯聚各類疫情防控數據,建設全省疫情防控數據庫及信息平臺,強化重點人群管控,加強疫情防控數據共享應用,提供多部門高效協同防控和跨區域精準防疫支撐。加強大規模核酸檢測、流行病學調查溯源、傳染病多點觸發預警監測分析、遠程會診等信息化建設,加快補齊疫情防控信息化短板,優化提升福建健康碼疫情防控能力。

加強市場監管協同共治。加快全省一體化市場監管數字化能力建設,實現市場準入事項全部網上運行。深入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系統與重點監管系統的對接應用,支撐多部門綜合監管業務統一運作,推動實現精準監管,提高多部門協同監管能力。提升覆蓋食品藥品生產加工、市場準入和流通等全鏈條的智慧食品藥品監管能力,增強食品藥品安全可控、源頭可溯、風險可防的智慧化監管水平。

提升數字生態管理能力。建成空天地一體、全面協同、智能開放的生態環境數字化監測體系,完善省生態環境大數據云平臺,推進生態環境監測、監管、服務再提升。推進“河湖長制”和“林長制”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支撐體系建設。

提升智慧水利監管服務水平。推進數字水利建設,完善天空地一體化水利感知網。建設水利監管平臺,完善水利數據中心、水利一張圖等數字水利基礎支撐,提升水利綜合監管能力。拓展協同融合的水利綜合服務,強化信息技術與水利業務深度融合。

加強智慧化應急管理能力建設。繼續深化“智慧應急”體系建設。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圍繞應急管理全鏈條,編織全域覆蓋的事件感知“一張網”和預測預警預報綜合防控“一張圖”,構建快速響應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等數字化應急體系。提升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對數字化支撐能力。建設數字糧庫,推進糧庫智能化升級改造,形成全省糧食儲備信息化“一張網”。

提升智慧化社會治理能力。深化政法智能化建設,深入推進公安、檢察、法院、司法行政、國安和信訪系統的數字化建設,建立政法數據資源分中心,建設智慧政法一體化平臺,推動政法系統業務協同推進,提升政法部門智慧化水平。健全立體化信息化治安防控體系,增強公共安全管理和社會治理的預警預測、分析決策能力,提高對涉法涉訴信訪人群、特殊人群、重點人群等的自動化、智能化管理能力。推動政法公眾服務應用標準化、多樣化、人性化,持續提升網格化服務管理的數字化水平,推進社會治理智治化。提升軍民融合信息化發展水平,更好服務國防動員、軍地軍民團結。

第六章構建賦智賦能的數據體系

發揮數據關鍵生產要素作用,建立健全全省一體化數據資源管理應用體系,深化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推進數據資源市場化,促進數據要素高效流通,培育壯大數據要素市場。

第一節加強公共數據資源匯聚治理

整合構建全省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加強公共數據基礎庫和主題庫建設,完善基礎數據資源庫,分期分批建設行業(主題)數據庫。通過統籌管理、統一匯聚、按需共享、創新應用等,構建標準統一、布局合理、管理協同、安全可靠的全省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實現海量政務數據合理分布、安全存儲、有序調度,統籌數據備份,提升數據治理水平和管理應用能力,有力保障全省一體化政務數據共享服務體系高效運轉。

建立全省公共數據資源目錄。制定實施公共數據資源目錄編制規范,優化完善政務數據資源目錄,編制公共企事業單位數據資源目錄,形成全省一體、省市兩級的公共數據資源目錄。完善提升公共數據資源目錄管理系統,建立健全公共數據資源目錄動態調整更新機制。

全面推進數據匯聚共享。完善數據資源采集匯聚規則和技術規范。健全政務數據匯聚保障機制,強化對部門政務數據匯聚共享應用的審查。系統全面地采集、匯聚、整合、存儲數據資源,統籌推進政務數據跨部門、多層級匯聚共享和“一源多用”,把“數據池塘”匯聚成“數據海洋”。推進公共數據資源匯聚更新、有序共享、創新應用。

提升公共數據資源治理水平。健全統一規范的數據管理制度,完善數據資源全生命周期管理,促進數據的確權、流通、交易和保護。建立數據治理標準體系,加強數據質量管控,健全問題數據全流程網上處理糾錯機制,規范數據治理工作流程。豐富公共數據應用場景,優化數據供給,以數據應用倒逼數據質量提升,不斷提高數據質量管理能力。

第二節加快公共數據資源開放開發

健全公共數據開放開發機制。加強公共數據資源開放開發系統設計,完善公共數據資源開放分類規則,更新發布開放目錄清單,拓展公共數據開放維度。推進公共數據資源分級開發,探索建立數據資源統籌管理、授權許可、收益分配、應用創新和安全保障機制,建立健全公共數據資源使用監管制度。

推進數據資源場景式開發。推進全省公共數據資源一級開發和授權開放。依托省公共數據資源統一開放平臺,全面開放重點領域公共數據資源,建設省公共數據資源開發服務平臺,推進公共數據資源場景式開發,創新推出一批便民利企數據產品和數據服務。建立公共數據“網上超市”,探索數據所有權、使用權、管理權分離模式,促進數據資源開發利用。

增強開發利用技術支撐能力。建立健全公共數據開發技術標準體系,利用區塊鏈、云計算、人工智能、多方安全計算等技術手段,提高數據訪問、流向控制、數據溯源、數據銷毀等關鍵環節技術支撐能力,確保數據來源可溯、去向可查、行為留痕、責任可究。提升數據關聯分析、可視化應用、行業大數據分析建模能力,實現業務需求與數據資源深度對接、相互賦能。運用大數據更好感知社會態勢、輔助決策施政。

第三節培育壯大數據要素市場

構建市場化公共數據資源管理服務體系。支持福州、廈門、泉州、莆田等地建設綜合性大數據管理服務平臺,面向社會提供數據服務。建立公共數據資源目錄發布機制和數據供給服務保障機制,支持開展數據資產管理、數據交易、結算交付等業務,提高數據要素的配置能力,逐步建立全鏈條數據要素對接市場,推動公共數據與企業數據深度對接,提升社會數據資源價值。

推動數據資源交易流通。建立統一有序的數據交易機制,圍繞數據權屬、定價和交易,探索建立相應的行業規范和數據流通交易規則,營造數據要素流通良好生態。適時設立東南大數據交易中心,推進數據交易服務平臺建設,健全數據要素交易信息披露制度,鼓勵數據資源合規交易、有序流通、高效利用。

健全數據要素市場規則。探索建立更具彈性的數據要素發展監管制度,構建多元共治的數據要素市場治理體系。完善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行業管理、安全管理等數據要素市場監管體系,規范各類市場主體行為。

第七章布局集約智能的新型基礎設施

利用數字技術賦能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加快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為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提供強大基礎支撐,推進全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模、發展水平、創新能級邁向全國先進行列。

第一節加強建設信息基礎設施

高質量建設“5G+寬帶”雙千兆網絡。高水平推進5G網絡建設,優先推動中心城區、交通樞紐、重點園區等核心區域5G網絡建設,逐步實現全省5G網絡全覆蓋。鼓勵5G獨立組網(SA)建設,推動新一代移動通信網絡商業化規模化應用。縱深推進新時代“數字福建·寬帶工程”,建設新一代超大容量、智能調度的光傳輸網,加速千兆光網提速改造升級,推進“千兆城市”建設。探索建設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推動互聯網骨干網和城域網協同擴容。發展泛在協同的物聯網。

推進IPv6規模化部署和應用。強化IPv6網絡承載能力,提升網絡性能和服務水平,增強互聯互通能力,推進單棧網絡部署,加快廣電網絡IPv6改造。優化IPv6應用服務性能,強化應用基礎設施業務承載能力,推動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信息基礎設施全面支持IPv6。提升IPv6終端支持能力,補齊家庭網絡終端接入短板,完善智慧家庭產業生態,強化物聯網終端部署應用。加快電子政務公共平臺、政府網站IPv6改造。推動各行業IPv6融合應用。深化IPv6商業應用部署,推進商業平臺全面深度改造。

發展空天地一體化衛星互聯網。推進“151”衛星應用創新示范工程建設,打造海天絲路空間信息保障與服務能力,構筑立體化、三位一體的戰略信息保障體系。建設衛星通信、導航、遙感等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完善北斗定位基準站網,建設全球商業遙感衛星地面接收站網,打造空天地海一體化信息網絡。爭取國家“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空天地海一體化信息網絡、衛星互聯網、北斗三號等重大工程項目核心節點落戶福建。

第二節優化布局算力基礎設施

統籌布局云計算大數據中心。爭取建設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國家節點,探索推進國家離岸數據中心(平潭)、中國海絲大數據中心等一批數據樞紐。依托數字福建(安溪)產業園、龍巖文秀數字產業園優先布局大型和超大型數據中心、容災備份中心,推進存量數據中心集約化、規模化、綠色化改造,開展容器、微服務等云原生技術的創新應用,提升單位能耗下的云資源應用水平。合理部署邊緣計算中心,推動“云—邊—超”設施協同有序發展。

建設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面向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醫療、智慧安防等多樣化場景,支持建設CPU、NPU、GPU、FPGA、ASIC等多類芯片協同的多元異構智能計算平臺,推進建設一批技術自主可控、提供普惠算力、促進創新孵化的人工智能計算中心。

建設新一代高性能計算設施。推動省超算中心(二期)建設,布局建設智能計算中心,提供超高速算力資源。推進廈門鯤鵬超算中心擴展升級,提供大數據集群、云搜索等多樣化的新型超算服務。支持泉州建設先進計算中心,開展先進計算科技服務和數據服務。

第三節穩步發展融合基礎設施

建設智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省交通大數據中心,推動大數據與綜合交通運輸深度融合。推進“5G+車聯網”建設,提升交通基礎設施全要素、全周期數字化水平。推進“絲路海運”現代國際物流供應鏈體系建設,打造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機場等,構建全方位智能化綜合立體交通網,打造交通強國先行區。




建設智慧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東南能源大數據中心,探索開展能源大數據在經濟、環保等領域的創新應用。完善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智慧能源系統,推進智慧油氣設施建設和管道數字化改造。建設覆蓋主城區的一體化“互聯網+”充電設施,強化充電設施的高效使用。推進電網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電網建設,提高電力系統互補互濟和智能調節能力,打造綠色、智慧、安全的現代化電網。

建設智慧民生基礎設施。推進在線教育、智慧廣電、遠程醫療、智慧養老、智慧社區基礎設施建設。拓展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功能,支持智慧校園、智慧課堂建設。改造升級有線電視網絡,建設新一代廣播電視基礎網絡。建設省統籌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推動“多碼融合”應用。實施智慧社區示范工程,支持智慧應急、智慧安防、智慧消防、智慧養老等應用和平臺建設。

建設智慧生態環境基礎設施。推進智慧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全省統一、海陸統籌、天地一體全要素生態環境監測物聯網,實現環境質量、污染源和生態狀況監測全覆蓋。推進污水、垃圾、固廢、危廢、醫廢處理處置設施智能化升級改造,加強智能化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

第八章筑牢可信可靠的網絡安全屏障

統籌發展與安全,完善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防護能力建設,強化網絡與信息安全的管理機制、手段、平臺等體系設計和建設,全面提升網絡安全保障水平和能力,積極發展網絡安全產業。

第一節加強網絡安全保障體系

構建網絡安全統一運維體系。完善“縱向監督、橫向聯動”的網絡安全工作機制,在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系統安全等層面建立全省統一、協同聯動的安全運維機制,打造平臺、人員、流程三位一體的安全運維體系。提升日常監測能力,健全集智能監測、威脅預測和態勢感知于一體的安全態勢分析機制,推進與國家平臺對接,實現情報共享和應急聯動。構建網絡安全風險評估體系,定期對相關軟硬件平臺進行安全風險評估和應急管控演練,增強網絡安全態勢分析與預測能力。建立網絡安全態勢預警與配套管理制度體系。

加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建設“閩盾工程”,落實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制度,細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標準,明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的要求和保護范圍。落實信創產品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中的強制應用制度。組織舉辦工控系統網絡安全攻

防大賽,推動技術應用和人才培養。強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的主體責任,加強與網絡安全相關監管部門的協同,共同做好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防控工作。

提高網絡安全新技術應用水平。大力推動5G、云計算、IPv6+、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安全領域的應用創新,加強政務云、網、平臺、數據、系統等關鍵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提升公共網絡的云網端一體化網絡安全技術水平。創新網絡安全服務模式,提升網絡安全專業化服務能力。

協同發展網絡安全產業。健全網絡安全人才培養體系,鼓勵構建多方參與、優勢互補、融合發展的自主可控網絡安全領域科技創新和科研成果轉化生態、產業發展生態。推動產融合作,引導社會資本參與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網絡信息安全產業的發展。到2025年,網絡安全行業市場規模力爭達到80億元。加強與“海絲”沿線國家等在網絡安全方面的合作與交流,提升網絡安全產業國際競爭力。

第二節完善網絡安全監管體系

強化網絡運營主體監管體系建設。加強企業網絡安全主體信息的監測管理,建立網絡運營主體信用體系,完善網絡空間違法、違規經營記錄納入網絡運營主體法人的信用記錄機制,力爭從網絡生態源頭強化監管。嚴格網站備案審核,配合網絡內容監管,清理空殼網站,整改違規網站,推進網站備案人證動態識別在線核驗工作,落實網站建設與運營主體責任人的真實性核驗。

強化網絡安全主動監管與自主可控。持續更新和優化監管手段,提升內容態勢感知和風險評估能力。健全網絡生態治理方法體系,提升針對國家、地方重大公共事件的網絡內容的主動監管、應急響應處置能力。全面落實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國家標準,堅持“自主可控”原則,完善密碼基礎設施建設,健全密碼應用安全評估機制。

強化網絡安全技術監管。建設“數字福建安全大腦”,實施一體化網絡安全監管工程。建設網絡安全技術檢查平臺、網信軍民融合研究院等,建成攻防演練靶場和網上滲透實驗室,實現技術檢查的全程安全可控。定期對黨政機關網站、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等開展安全可控的遠程技術滲透測評,提高信息系統的抗攻擊能力。

第三節構筑數據安全防護體系

完善數據資源分類分級和授權使用制度。結合各行業各領域數據資源屬性特點,制定和完善數據分類分級標準,實行分業施策。明確參與數據要素市場各方主體的權益及安全保障主體責任,落實數據共享和開放維度以及授權使用制度。

健全個人隱私數據和企業非公開數據的保障制度。構建個人隱私數據和企業非公開數據安全保障制度體系,科學評估數據開發利用對個人和企業造成的風險影響,規范個體數據和企業非公開數據安全、合法、合規使用。加強對個人隱私數據和企業非公開數據違規采集、使用的檢查和執法力度。

提升數據要素的安全監控和保障能力。構建涵蓋分類分級、合規檢測、安全管控、數據鑒權、數據脫敏等業務模塊的數據安全防護體系,做到“用必有據,全程留痕”。建設一體化數據安全監測與管理平臺,提升數據安全的全面監測、自動化預警和快速處置能力。推動區塊鏈、差分隱私保護、人工智能和多方計算等新技術在數據要素全生命周期中的應用。加強大數據環境下防攻擊、防泄露、防竊取的監測、預警、控制和應急處置能力建設,強化數據安全保護。


第九章保障措施

第一節強化組織協調

在省委的領導下,強化數字福建建設領導小組對全省信息化的統籌協調,完善集中統一、協調推進的運行體制。建立健全數字福建重大規劃銜接、重大項目論證、重大協議(合約)審查、公共數據資源管控、網絡信息安全保障的工作機制,強化對各地區的信息化規劃和重大項目的統籌協調和宏觀指導,打破制約數字福建發展的體制和政策障礙。省發改委、數字辦要發揮統籌作用,協調各地各部門建立縱向銜接、橫向協同、共建共享機制;指導各地各部門落實數字福建各項建設任務和政策措施,并組織對任務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充分發揮數字福建專家委員會等智庫作用,完善決策咨詢制度,強化規劃編制、政策研究、項目評估等智力支持。

第二節強化政策保障

加快推動福建省大數據發展條例立法進程,為統籌推動數據資源管理應用和大數據產業發展提供法治保障。優化制定、完善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強對數字經濟優勢產業培育對象的政策支持,進一步加大在創新創業、產業轉型、人才引進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優化關鍵數字技術協同創新發展環境,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協同創新體系。加強數字經濟產業用地、用能、環境容量、創新等要素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重點保障。對重點企業、重大項目,各地各有關部門可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議”給予精準扶持。探索開展“股權+債權”的投貸聯動模式,積極開發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及其保證保險、科技保險、專利保險等金融產品,推動“保險助融”“協商估值”等質押模式落地。完善規劃實施的公眾參與和民主監督機制,組織開展規劃中期實施情況檢查與績效評估,按照職責分工逐級落實,將重點工作任務落實情況納入各地區、各部門重要議事日程。

第三節強化人才支撐

組織實施數字福建人才發展工程,探索制定個性化、差異化、多樣化的高精尖數字人才引進政策,在人才落戶、子女教育、就醫看病、交通出行等方面建立階梯式支持機制,鼓勵和支持國際、國內高端人才來閩參與數字福建建設和數字經濟創業創新。加大政策激勵,吸引更多的優秀閩籍企業家返鄉“二次創業”以及海外華人華僑新生代來閩投資創業。鼓勵高校和科研機構在福建設立創新研究院、聯合實驗室、專家工作站、實訓基地,鼓勵高校與企業、園區采取多元化形式合作培養數字技術應用型、技能型、復合型人才。各級黨校(行政學院)要將信息化知識作為重要培訓內容,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的數字思維能力和專業素質,增強發展數字經濟本領,強化安全意識。提高全民全社會數字素養和技能,加強數字技能普及培訓。制定數字人才評測標準,支持福州、廈門開展大數據專業職稱改革試點。

第四節強化典型引路

持續辦好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打造國家信息化和數字經濟政策發布、高端對話、交流合作、成果展示的頂級平臺。加強省市上下聯動,挖掘數字政府領域創新服務做法、數字經濟領域典型應用場景以及數字社會領域成功案例的申報、推薦和征集工作,加強試驗典型和示范標桿的宣傳推廣,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不斷總結形成一批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有益做法和成功經驗,努力營造良好發展氛圍。

第五節強化風險防范

推進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等領域基礎制度建設,完善數據資源分級分類保護制度。加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強化數據資源全生命周期安全保護,強化網絡安全保障能力。加強市場監管和行業自律,建立數字經濟領域風險監測和評價體系。

報告庫會員(¥)199/年起售

海量行業報告和相關實用干貨寂集錦
開通報告庫會員
樂享更多下載,購買超值優惠

查看更多報告

掃一掃獲取
最新情報資訊

掃一掃免費
閱讀最新報告

特色服務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