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民航發展“十四五”規劃 發布時間:2022-03-23 17:48

中商情報網訊:民航是經濟社會發展基礎性、戰略性和先導性產業,是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和引擎。為推動我省民航高質量發展、加快民航強省建設,依據《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浙江省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十四五”規劃》和國家層面相關規劃要求,編制本規劃。本規劃是指導我省“十四五”時期民航發展的綱領性文件,也是確定近期建設規劃項目、安排政府投資的主要依據。

一、規劃基礎

(一)發展成就

“十三五”期間,我省民航較好地完成了“十三五”規劃的主要目標,對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貢獻率不斷提升,對國家和區域重大戰略的支撐作用不斷顯現,對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出行的服務能力不斷增強。

設施保障能力持續增強。“十三五”期間,實施杭州、寧波、溫州、衢州、義烏等一批機場項目改擴建,麗水機場開工建設,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約332億元。完成杭州、寧波、溫州三大機場新一輪總規修編。全省7個運輸機場新增航站樓25.0萬平米、貨站7.8萬平米、停機位128個,現有8條跑道、324個停機位、75.6萬平米航站樓和25.6萬平米貨站,保障能力達到年旅客吞吐量6400萬人次和貨郵吞吐量160萬噸。杭州機場具備平行跑道獨立運行條件。

機場運營水平持續提升。成立省機場集團,推進全省機場協同發展,安全管理能力和運營水平明顯提升。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省民航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應急物資運輸、醫護人員運送、企業復工復產等提供堅強保障。2019年,杭州機場旅客吞吐量達4010.8萬人次,全國排名第10,跨入全球最繁忙機場序列,貨郵吞吐量69.3萬噸,全國排名第5;寧波、溫州旅客吞吐量均突破一千萬人次,分別達到1241.4萬人次和1229.2萬人次。

航空服務質量持續提高。2020年,全省機場國內定期通航點共384個,國際地區通航點42個。全省口岸機場共運營國際地區定期全貨機航線22條。機場綜合交通服務能力穩步提升,杭州、寧波、溫州機場實現軌道交通聯通,綜合立體交通樞紐逐步形成。圓滿完成G20杭州峰會等重大航空運輸保障任務。全省機場平均放行正常率達86.87%,較2015年提升22個百分點。

通航發展態勢持續向好。截至2020年底,建成投運A類通用機場11個,數量全國排名第三。通航運營服務穩步發展,2020年各類通用航空企業累計在浙飛行2.0萬小時,建德—舟山、黃山等短途運輸航線實現常態化飛行,通用航空在醫療救護、搶險救災、護林防火等領域應用不斷拓展。行業示范效應逐步顯現,獲批軍民融合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及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試點,寧波、紹興入選我國首批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試點,千島湖旅游區、天姥山風景區列入國家低空旅游試點項目,設立全國首個省級通用航空重點實驗室。德清、建德、新昌等通航小鎮加快建設,高空跳傘、低空游覽、科普研學等通航新型消費日益活躍。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導、市場主導、業態多樣的浙江通航發展模式。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省民航發展也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一是民航發展結構不均衡。航空客貨發展不平衡,存在重客運輕貨運問題;民航兩翼發展不平衡,相較于運輸航空,通用航空發展相對滯后。二是航空樞紐和臨空產業能級不強。大型機場樞紐地位不高,鏈接全球能力不足,競爭能力有待提升;臨空經濟區產業帶動能力不足,全產業鏈尚未完善。三是地面基礎和空中航線支撐不夠。現有機場硬件設施滯后,大部分處于滿負荷甚至超負荷狀態運行,杭甬溫三大機場尚未引入高速鐵路;航線網絡不夠密集,結構不盡合理,與快速增長的航空客貨運需求不匹配。四是空域資源和發展政策供給不足。空域資源緊張是制約機場容量提升、航班正常運行的重要瓶頸;機場投融資、國際航線、航空貨運、通用航空的扶持政策系統性、精準性不足。

專欄1浙江省民用機場“十三五”發展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序號 主要指標 2015年 2020年 預期目標 2020年 完成情況
1 五年投資額(億元) 145 250 332 完成
2 運輸機場數量(個) 7 9 7 低于預期
3 一二類通用機場數量(個) 2 20 11 低于預期
4 千萬級機場(個) 1 3 3 完成
5 設計旅客吞吐能力(萬人次) 4600 7000 6400 基本完成
序號 主要指標 2015年 2020年 預期目標 2020年 完成情況
6 旅客吞吐量(萬人次) 4521 6500 7015 完成
7 設計貨郵吞吐能力(萬噸) 90 170 160 基本完成
8 貨郵吞吐量(萬噸) 59 90 102 完成
9 航站樓面積(萬平米) 49 80 75.6 基本完成
10 航空公司運營基地(個) 7 10 9 基本完成
11 駐浙機隊總規模(架) 120 200 180 基本完成
12 國際及地區航線(條) 70 90 90 完成
13 國際國內航線(條) 392 500 590 完成

注:一二類通用機場數量為原通用航空相關規范提法,總體與現有A2類及以上通用機場對應;考慮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航空運輸業遭受不可抗力的巨大沖擊,為較為客觀評估“十三五”規劃主要指標完成情況,指標6、12、13采用2019年數據進行分析。

(二)發展形勢

從國內外形勢變化看,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進入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深入貫徹,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

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看,“十四五”期間,我省將進入加快建設“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階段,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開啟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新征程,打造國內大循環的戰略支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樞紐,對我省民航的國內國際通達性、服務高效性、網絡可靠性和產業協同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從民航行業發展要求看,交通強國戰略深入實施,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加快構建,我省民航與高鐵等其他快速交通方式逐步由競爭走向合作。我國民航開啟多領域民航強國建設新征程,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加快建設,我省機場與區域機場群更趨協同,制約我省民航發展的因素逐步減弱,航空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綜合判斷,“十四五”時期,我省民航基礎設施進入集中建設期、航線網絡進入加速拓展期、要素瓶頸進入攻堅突破期、智慧民航進入發展機遇期、發展方式進入關鍵轉型期,要求我省民航發展重心從民航基礎設施全覆蓋向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機場體系轉變,服務網絡從國內基本通達向全球通達暢達轉變,發展模式從傳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數字引領轉變。

預測2021~2025年,全省機場旅客、貨郵吞吐量將分別保持15%、10%的年均增速,到2025年分別超過1.1億人次、150萬噸,其中國際及地區客貨吞吐量將分別達到1100萬人次、30萬噸,占總量的比例分別為10%、20%。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聚焦聚力高質量、競爭力、現代化,發揮民航立體快捷安全舒適的優勢,以協同打造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為目標,以“四型”機場建設為主線,推動民航區域協同發展,完善民航基礎設施功能,注重客貨運市場培育,強化國際國內航線拓展,著力構建層次清晰、功能完善、綠色安全、高效暢達的機場體系,著力構建業態多元、輻射力強、服務一流、覆蓋全球的航空客貨運市場,著力構建創新活躍、特色鮮明、集聚發展、競爭力強的航空產業鏈條,為我省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提供有力支撐。

(二)發展原則

安全第一,綠色發展。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夯實民航安全發展基礎,提升機場運營安全管理水平;加強民航節能減排,促進資源集約利用,進一步發揮民航立體、快捷、安全、舒適的優勢,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遠近結合,適度超前。強化全省民航一盤棋思路,堅持系統觀念,近遠期結合,適度超前、統籌謀劃機場基礎設施建設和航線網絡布局,有力支撐國家戰略,推動“四大”建設。

統籌融合,協同發展。機場設施考慮軍事需求,民航空域推進精細化管理,構建上接下聯、橫向協同的軍民航協同工作體系,解決制約民航發展的空域瓶頸,促進客運與貨運、運輸航空與通用航空、民航與其他交通方式間協調發展。

數字引領,創新發展。以數字變革為引領,加快與新技術、新業態、新理念、新模式相融合,推動民航與區域經濟社會互促發展、浙江機場群與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協同發展,推動機場建設、運營管理、通用航空等多領域創新。

客貨并舉,全球視野。著眼打造戰略支點、戰略樞紐,構建聯通國內輻射全球的航空運輸大通道,建設高能級機場群及綜合樞紐,堅持客貨并舉,發揮航空運輸在全球資源配置中的戰略性作用。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總體上要圍繞“123”目標,協同共建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即1個樞紐——高水平打造杭州機場國際樞紐,建成客貨并舉、服務一流的智慧機場;2個格局——推動運輸航空和通用航空“兩翼齊飛”,實現航空服務省域全覆蓋、A類通用機場設區市全覆蓋;3個體系——構建人民滿意的航空客運體系,打造保障有力的航空物流體系,培育全國領先的航空產業體系。

——航空保障能力更加充分。全省運輸機場數量達到9個,通用機場數量達到20個以上,基本實現全省航空服務全覆蓋,“市市有通用機場”。新增航站樓面積80萬平米、貨站面積60萬平米,運輸機場客貨保障能力實現倍增。機場綜合保障能力、運行效率、航空服務覆蓋率等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航空樞紐功能顯著提升。杭州區域樞紐機場能級顯著提升,國際航空樞紐功能顯著增強,基本構建與杭州國際化大都市發展定位相適應的國際航線網絡,國際國內航線達到720條以上。寧波、溫州機場區域樞紐功能明顯增強。加快推動杭州、寧波、溫州機場引入高速鐵路,集疏運能力顯著增強。

——航空服務能力顯著增強。全省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達到1.1億人次,年均增長15%,其中杭州機場達到5500萬人次,進入全球前50大機場行列,寧波、溫州機場突破2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到150萬噸,其中國際貨郵吞吐量30萬噸,年均分別增長10%、16.8%。全省機場國際及地區通航點總數達150個以上,機場放行正常率達到85%以上。

——通用航空產業蓬勃發展。建成布局合理、保障有力的通用機場基礎支撐網,有效覆蓋、交旅結合的低空短途航線網,輻射全域、快速響應的航空應急救援網,安全便捷、優質高效的飛行服務保障網,通用航空年飛行總量達到5萬小時,打造具有浙江辨識度的通用航空先行示范省。

——區域經濟支撐更加有力。加快建設杭州、寧波等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形成2-3個產業生態完善、本地配套齊全、優勢突出的臨空產業集群,民航在我省現代化經濟體系構建中的動力源作用更加凸顯,在港產城融合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專欄2“十四五”浙江民航發展主要預期指標
類別 發展指標 2019年 2020年 2025年
業務規模 旅客吞吐量(萬人次) 7015 4996.4 11000
貨郵吞吐量(萬噸) 90 101.9 150
國際地區旅客吞吐量(萬人次) 767 77.0 1100
國際地區貨郵吞吐量(萬噸) 12.5 13.8 30
通用航空作業小時 1.78 2.02 5.0
類別 發展指標 2019年 2020年 2025年
基礎設施 運輸機場數量(個) 7 7 9
A類通用機場數量(個) 11 11 20
運輸機場客運保障能力(萬人次) 6400 6400 12000
運輸機場貨運保障能力(萬噸) 160 160 300
五年累計投資額(億元) 332 750
航線網絡 全省機場通航點總數(個) 467 384 590
全省機場國際地區通航點總數(個) 102 42 150
低空短途運輸航線數量(條) 8 10 15
駐浙機隊總規模(架) 180 180 260
發展質量 機場航班放行正常率(%) 77.6 86.87 85
樞紐機場近機位靠橋率(%) 56 57.8 ≥80
建有綜合交通中心的機場數量(個) 1 1 3
空鐵聯運旅客(萬人次) 500
全省應急救援響應時間(分鐘) 30
智慧綠色 單位旅客綜合能耗(千克標準煤/人次) 7.01 ≤6.66
新技術應用項目數量(項) 10 15
樞紐機場無紙化便捷出行比率(%) 80
貨運電子運單比率(%) 80

三、構建客貨并舉、適度超前的運輸航空新發展格局

堅持客貨并舉、適度超前,加快構建“一核引領、三極支撐、多點聯動”的現代化運輸機場體系。重點打造杭、甬、溫空港綜合交通樞紐,推動機場與鐵路、城市軌道交通、高快速路等交通方式的高效銜接,構建智慧便捷、暢達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服務體系。

(一)培育杭州機場國際樞紐功能

打造長三角乃至華東地區的核心機場、國際樞紐和全球郵快跨集散中心。加快提升杭州機場國際航空服務能級,共同承擔長三角地區重要的對外聯絡功能。構建具有突出比較優勢的航線網絡體系、航空物流體系和綜合交通體系,在運行效率、服務質量、智慧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走在全國前列,有力支撐杭州建設國際化大都市,成為浙江加快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新格局的戰略樞紐。

按照2025年,年旅客吞吐量5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10萬噸的需求,加快完成杭州機場三期新建航站樓及陸側交通中心工程,謀劃杭州機場四期改擴建;推進機場東區國內貨站及配套工程、國際貨站及機坪工程建設,著力提升貨運保障能力,實施西垂滑及配套工程,提升跑滑系統容量和效率。推動杭州機場雙跑道獨立運行,著力提升機場時刻容量。

強化機場與城市之間高速、快捷的地面交通聯絡,建設具有全國示范引領效應的杭州機場綜合交通樞紐,與杭州機場三期工程同步建成綜合交通中心,實現最全地面交通資源集中布置、最佳中轉銜接換乘服務體驗、最優空地運輸網絡智慧協同運行。在接入地鐵1號線、7號線的基礎上,加快建成機場軌道快線,推進三線快慢并行,實現30分鐘通達中心城區,1小時覆蓋杭州都市圈。引入杭黃、杭紹臺、滬乍杭等高鐵,加強空鐵運行協同和流程優化,實現1小時高效覆蓋全省及長三角主要城市。完善機場周邊高快速路網體系,實現進出場東西暢通,與杭州環線快速路網緊密銜接。

(二)提升甬、溫、金義航空樞紐能級

全力補齊基礎設施短板,著力提升寧波、溫州機場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區域航空樞紐功能,加快推進金華義烏國際機場前期研究。

寧波機場主要承擔寧波都市圈與國內其他地區主要城市之間的區間聯絡功能,也將承擔部分國際聯絡功能和省內聯絡功能。按照2025年,年旅客吞吐量2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0萬噸需求,加快推進寧波機場四期擴建工程,新建第二跑道、T3航站樓及配套設施,擴建貨運設施,建設機場交通中心。謀劃第三跑道、改擴建航站樓及配套設施,新建貨運設施。積極整合高鐵、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資源,完善機場集疏運體系。謀劃建設高鐵寧波西站,推進寧波機場“空鐵一體”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結合寧波市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路網規劃,研究新增1-2條軌道引入機場。完善機場周邊路網聯系,實現與高快速路網緊密銜接。

溫州機場主要服務于浙江省南部和福建北部的部分旅客,承擔通用航空服務功能,促進機場區域成為溫州都市區的開放門戶和經濟增長引擎。按照2025年,年旅客吞吐量2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8萬噸需求,推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新建第二跑道、T3航站樓,改擴建T2航站樓和貨運設施,著力提升機場保障容量和效率。謀劃研究第三跑道和跑道延長,新建T4航站樓及配套設施、貨運設施。以溫州機場為核心,強化鐵路、軌道交通銜接,打造溫州東部空鐵綜合樞紐。加快建成投用溫州機場綜合交通中心,引入市域鐵路S1、S2線等軌道交通。優化溫州高鐵東站建設選址,加強與機場的有機聯系,實現機場依托高鐵網構建空鐵1小時出行圈。結合機場建設,積極優化機場周邊路網,提高集疏運效率。

金華義烏國際機場主要服務義烏國際貿易商都和金義都市區經濟社會發展,打造輻射浙中和華東地區重要的航空物流基地。按照年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5萬噸的需求,開展兩條跑道,實現軍民航分區相對獨立運行,飛行區指標4E的前期研究。加快機場集疏運體系布局,深化金義東城際鐵路、金華至義烏滬昆高鐵三四線與機場的銜接研究。

(三)推進非樞紐機場協同發展

統籌全省航空運輸市場需求和機場功能定位,優化配置各類資源,強化與樞紐機場協調聯動,增強面向全國乃至全球的輻射能力。加快提升非樞紐機場的保障能力和運輸服務水平。

建成嘉興、麗水機場。將嘉興機場建設成專業性航空貨運樞紐和長三角航空多式聯運中心,服務長三角核心區航空貨運市場需求。將麗水機場建設成浙南地區重要的旅游機場,區域性通用航空基地,服務區域航空出行和地方特色旅游業發展。

提升舟山、臺州機場服務水平。將舟山機場建設成浙東中型國際機場,長三角重要的通用航空基地和航空產業制造基地配套機場。將臺州機場建設成浙東南沿海地區中型國際機場,結合地區產業優勢發展航空貨運功能。

加快衢州機場遷建工作,將衢州機場建設成浙皖閩贛四省邊際地區的重要機場,浙西旅游特色機場,服務浙皖閩贛四省交界處旅游經濟發展和航空出行。

(四)高質量推動“四型”機場建設

打造以“平安、綠色、智慧、人文”為核心,依靠科技進步、改革創新和協同共享,通過全過程、全要素、全方位優化,實現安全運行保障有力、生產管理精細智能、旅客出行便捷高效、環境生態綠色和諧,充分體現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四型”機場。

建設平安機場。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壓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實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制度。建立安全隱患零容忍長效機制,推動各運輸機場完善安全管理體系(SMS)和航空安保管理體系(SeMS)建設,全面實施安全績效管理。開展以“三個敬畏”為內核的安全從業人員工作作風建設。完善機場安全功能設計,把安全貫穿于機場建設工程全過程,全面提高機場安全保障能力。加強安全新技術應用,各機場根據實際需要建設跑道狀態燈、跑道異物監測系統(FOD)、鳥擊防范系統、無人機管控系統等,引入人臉識別等安檢新技術,實施自助安檢和差異化安檢。

建設綠色機場。打造資源節約型機場,優化運輸機場平面布局和功能分區方案,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按照綠色建筑標準,實施航站樓建設;推動機場節能管理,積極應用節能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打造低碳減排型機場,優化機場用能結構,提升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打造環境友好型機場,推進“多規合一”,加強機場總體規劃與周邊區域規劃的協調對接;結合機場各功能區特點及當地自然條件,加強機場景觀設計,提高綠化覆蓋率,提升機場整體環境水平;加強樞紐機場的噪聲監測和綜合治理。

建設智慧機場。發揮“數字浙江”先發優勢,將杭州機場打造成為全國智慧機場標桿,引領全省乃至全國智慧機場的發展方向。聚焦智慧運行,建設全省機場智慧大腦,打通機場各系統、各機場、機場內外之間的信息數據壁壘,推進數據共享復用。聚焦智慧出行,在值機安檢、證件核對、改簽中轉、登機和行李追蹤等重要環節開展全流程自助服務創新。聚焦智慧物流,加快航空物流綜合信息服務平臺、貨物全流程跟蹤系統、智能貨站等建設。

建設人文機場。加強文化彰顯,在機場主題理念宣傳、文化表達、形象系統設計方面融入具有浙江特色的吳越文化和江南文化。加強人文關懷,在機場空間環境、功能規劃方面注重旅客出行體驗。踐行“真情服務”,完善機場服務設施,健全機場服務質量標準及監管體系,提供全流程、多元化、高效率和高品質的服務產品,打造浙里暢行“從家門到艙門一觸即達”的全流程出行服務品牌,完善航班正常管理體系,穩步提升航班正常率。

專欄3“十四五”浙江運輸機場重點項目加快建設杭州機場三期、麗水機場、臺州機場改擴建等續建項目,有序推進嘉興機場、寧波機場四期擴建、溫州機場三期擴建等開工項目,謀劃推進義烏機場遷建、衢州機場遷建項目。

四、構建服務民生、融合創新的通用航空新發展格局

建設通用機場基礎支撐網、低空航線網、航空救援網和飛行保障網,打造服務民生、融合發展的具有浙江辨識度的通用航空先行示范省。

(一)建設布局合理的通用機場網

實施《浙江省通用機場布局規劃(2020-2035年)(修編)》,到2025年形成“9+20+X”的通用機場布局。

9個運輸機場兼顧通用航空功能。推動運輸航空與通用航空融合發展,支持舟山機場打造成為華東地區通用航空特色基地,嘉興、麗水等新建運輸機場同步建設通用航空配套設施。

建成20個A2級及以上通用機場。結合公共服務、市場消費、產業發展等需求,在現有11個基礎上,新建寧波寧海、溫州泰順、衢州開化等9個通用機場,改擴建杭州建德、東陽橫店等通用機場,完善通用機場集疏運道路、航油、機務維修等配套設施建設。

布局建設一批其他起降場地。在偏遠山區、海島地區、三甲醫院、旅游景區、高速公路服務區等布設一批起降點,在有條件的地方建設水上機場。

(二)構建服務多元的低空航線網

構建交旅結合低空航線網。依托低空航路,以偏遠山區和海島等交通不便地區為重點,積極開辟舟山—文成(泰順)、開化—舟山等航線,保持現有短途運輸航班的常態化運行,逐步構建聯通全省的低空航線網,打造全省空中1小時交通圈,滿足公共服務、交通出行、應急救援等需求。依托省內及周邊優質旅游資源,打造具有山、海、湖、景特色的航空旅游精品航線。根據市場需求支持東陽橫店等機場有序發展公務航空。有序發展無人機物流。

(三)健全響應快速的航空救援網

構建航空應急救援指揮平臺。加強體系規劃建設、任務指揮調度、航空保障協調、飛行監控評價、資源動態監控,實現各種航空救援力量信息、資源同步化,搭建起協調聯動的航空應急救援指揮平臺,規范應急救援直升機的調度使用,實現航空應急救援需求的快速響應和受理。

建立應急救援航空網絡。布局5架以上常年備勤直升機,建成1個航空應急救援主運營基地+10個常態化備勤基地,在全省高速公路和三甲醫院等重要節點合理布設一批直升機臨時起降點,支持麗水、衢州等山區縣市建設通航應急救援點,逐步形成覆蓋全省、輻射浙閩贛邊界區域、長三角區域的航空應急網絡。搭建“空中120信息平臺”,打造全省30分鐘應急救援網絡。

建立航空應急救援關鍵力量。以培育適合多災種的航空應急救援力量為目標,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建立應急物資裝備、救援人員快速投放的航空應急救援力量。加強和交通運輸部、應急管理部、公安部、國家衛健委等各類救援基地合作,推動部省共建。加強地面航空應急救援專業隊伍和航空技術支撐隊伍建設。

(四)打造安全高效的飛行保障網

構建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依托建德省級飛行服務保障中心,提供低空飛行、氣象、情報服務,提升全省低空飛行服務保障能力。在已建成的紹興新昌、湖州德清、舟山普陀等3個市級飛行服務中心基礎上,加快建成溫州文成、金華東陽、衢州開化等7個市級中心,構建“1(省級中心)+10(市級中心)”全省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結合低空航線飛行需求劃設低空航路,建設地面通信監視設備,推進ADS-B應用,編制低空目視航圖,為通用航空提供高效飛行服務。

專欄4“十四五”浙江通用機場重點項目建德千島湖通用機場改擴建、東陽橫店通用機場改擴建,新建寧海通用機場、杭州灣通用機場、泰順通用機場、開化通用機場、文成通用機場。

五、構建人民滿意的航空客運體系

聚焦服務“雙循環”,以培育杭州機場國際樞紐功能為重點,構建以精品快線為核心,全面覆蓋的國內、國際航線網絡。

(一)拓展國際國內航線網絡

加快拓展國際洲際航線網絡。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洲際航線、亞運航線為重點,推進國際航線拓展力度,加密現有國際航線。著力優化提升中轉服務功能,有效提高國際與國內、國際與國際航線航班銜接效率。著力縮短最小中轉時間,積極發展跨航司中轉,推進通程值機和行李直掛服務。全省機場國際地區通航點達到150個,其中杭州機場達到80個。

提高樞紐機場國內航線覆蓋。強化杭州機場國內航線網絡對腹地的覆蓋能力,實現與國內主要樞紐機場之間的快線運輸,構建北京、廣州、深圳、成都、昆明、西安、重慶等7條精品快線(每日出港15班以上)和15條標準快線(每日出港10班以上),進一步挖掘國內航空市場,優化二三線城市航線網絡布局,拓展國內新興航點。著力提高寧波和溫州機場國內航線網絡覆蓋度,優先拓展中南、西南、華北地區航線,不斷完善連通西北、東北地區樞紐機場航線,構建覆蓋更為廣泛的國內網絡。

增強中小機場航線通達能力。加強中小機場航線培育力度,推動省內機場增加至國內主要機場的航線,提高航空運輸對地方經濟發展的帶動能力。推動具備條件的省內機場開通航線,構建便捷高效的省內航線網。做好麗水、嘉興等新建機場的航線開通前期籌備工作。至2025年,全省中小機場旅客吞吐量超1000萬人次。

(二)培育主基地航空公司

強化與國航、廈航、南航、長龍、東航、川航等基地航空公司戰略合作。研究組建浙江航空公司,推動有實力的航司在杭州機場建設主運營基地,加大運力投入,加強洲際航線開辟,建設樞紐航線網絡,強化國際市場開拓能力,完善中轉服務體系。鼓勵各基地航司通過聯盟合作、航線聯營、股權合作、合并重組等方式,加強市場資源整合,提升航線可持續發展能力。推動樞紐機場時刻、機位、候機樓等資源分配向主基地航空公司傾斜。引導各航司加大在全省機場的運力投入,優化運力布局,提升航班計劃執行率。協助航司做好航線市場營銷工作,提高航班客座率,共同推動全省機場航線網絡優化和航空服務品質提升。鼓勵春秋、中聯航等低成本航空公司在我省機場設立運營基地,推進航空服務多元化,提升航空大眾化水平。

(三)提升機場樞紐服務品質

以提升旅客出行便利性為導向,打造運行高效、服務智能、體驗最佳的空地一體運輸服務。積極發揮數字化手段,推動航空領域多跨場景應用,實現數據共享、標準對接、運行協同、服務融合和管理聯動,打造聯運服務“出行一張臉、通關一次檢、服務一鍵通”的浙江模式。按照出行即服務的理念,積極延伸民航出行服務鏈條,整合航空、鐵路、城市軌道、高速公路等運輸資源,推進行李門到門遞送、移動值機等新模式。加強交通資源跨方式整合,在重點商務區、旅游景區、主要交通樞紐場站合理布設城市航站樓,實現遠端值機和行李托運,便捷旅客航空出行。

六、打造保障有力的航空物流體系

依托空港型物流樞紐,形成高效便捷的物流體系,提升航空運輸服務能級,發揮好民航戰略性、先導性作用。

(一)構建國際航空貨運體系

加強航空貨運機場建設。加快打造聯動全省、輻射全國、面向全球的“兩樞(紐)兩特(色)一專(業)”國際航空貨運機場體系,構建形成布局合理、要素聚集、供需匹配、暢通高效的國際航空貨運發展格局。打造杭州、寧波兩個高地,杭州機場形成以郵快跨為特色的國際航空貨運樞紐機場,寧波機場形成以普貨和郵快跨均衡發展的區域性國際航空貨運樞紐機場。發揮溫州、義烏兩地特色,溫州機場結合外貿特點,提升溫州機場國際航空貨運能級,義烏機場重點建設義烏跨境航空集散中心。培育嘉興機場專業性航空貨運樞紐功能。

加密國際航空貨運航線。立足口岸機場優勢,大力拓展以全貨機航線為主的國際航空貨運航線網絡,持續提升全省口岸機場國際航空貨運航線網絡密度,打造“橫向錯位、縱向分工、國內通達、全球可達”的全球72小時航空貨運骨干網絡。杭州機場依托郵快件和跨境貨物特色優勢,加密至比利時列日、俄羅斯莫斯科航線,開通至歐洲、美洲等方向5條以上洲際全貨機航線;寧波機場依托港口優勢,加密至德國法蘭克福,開通至東盟、中東歐等方向3條以上國際普貨運輸全貨機航線;溫州機場依托跨境電商綜試區,開通至日韓和東南亞的全貨機航線,實現國際全貨機航線零突破;義烏機場依托國際小商品集散地優勢,加密至日本大阪等國際航線班次,開通至東南亞方向2條以上國際全貨機航線。全省新拓展國際全貨機通航點18個以上。

鞏固國內貨運航線網絡。在高效利用航班腹艙運力的基礎上,持續拓展國內貨運航線,構建全面連通國內貨運樞紐機場的全貨機航線網絡,鞏固杭州機場的全國航空快件中心地位,支持寧波、溫州、嘉興、義烏、臺州等機場加強貨運網絡建設。

培育壯大航空貨運市場主體。堅持培育與引進相結合,進一步做強做大國際航空貨運業務。培育壯大中外運、菜鳥網絡、東捷運等本土航空貨運企業。支持圓通航空、順豐航空、國際航空等公司拓展擴大全球貨運業務,鼓勵積極參與機場貨站的投資、建設與運營。引進DHL、UPS等全球30強航空貨運代理企業,加強與我省企業在產品結構、國際化水平和貨運網絡等方面的合作。培育引進5家以上在我省口岸機場設立操作中心的國際知名貨運代理和設立運營基地的貨運航空公司。

(二)提高航空物流服務品質

提升航空物流設施保障和效率水平。加快國際貨站基礎設施擴容升級,建成國際貨站20萬平米以上,貨運收運通道40條以上。優化航空貨運中轉操作流程,推動安檢互認,提升空空中轉服務能力。加大國際航空貨運時刻供給。優化口岸機場的通關服務模式,支持杭州機場國際郵件交換站、跨境電商9610進口、1210進出口及醫藥冷鏈CEIV等資質建設,擴充寧波、溫州和義烏等機場口岸通關資質,提升口岸服務保障能力。推廣杭州機場“一次辦理、隨到隨檢、快速通關”的通關模式,推進寧波、溫州和義烏機場“7×24小時”無障礙通關。推廣異地貨站集貨模式。

積極發展貨物多式聯運。以物流效率為核心,優化航空物流運輸組織,減少物流轉運環節,減少航空物流綜合運輸時間。大力發展卡車航班,強化與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其他重要功能園區之間的銜接,打造航空貨物“門到門”快速運輸體系。加快貨運運單電子化,推進航空貨運多式聯運載具標準化,加快“一單到底”聯運服務,提升多式聯運服務品質。加強與自貿試驗區、重點產業園區和有關企業的物流需求對接,完善異地貨站布局,打造專屬航空物流專線服務品牌,增強航空物流供應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七、培育全國領先的航空產業體系

依托各類臨空經濟區、通航特色小鎮、航空產業基地等航空產業發展平臺,聚力推進市場培育、制造突破、創新融合、集聚發展,加快航空產業趕超進位、跨越發展,為我省打造全國領先的航空產業奠定基礎。

(一)支持航空制造業模塊化發展

依托各類航空產業園區、基地良好的交通條件、產業環境,加快引進國內外高質量航空制造項目,形成干線飛機、通用飛機裝配生產能力,開展機體大部件、客艙系統、機載系統的集成配套。以杭州、寧波、舟山為重點,全力爭取大型干線飛機和支線飛機產業鏈重大項目布局。以臺州、紹興、嘉興為重點,全力支持大中型通用航空器及其關鍵部件的生產基地建設。積極引進航空維修戰略合作伙伴,發展航空維修市場,適應航空貨運發展需要,拓展客改貨市場。依托通用航空小鎮建設,提供通用飛機維護、定檢、飛機加改裝服務,提升通航飛機維修能力。

(二)加快發展臨空特色服務產業

依托口岸機場和臨空經濟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中心等海關特殊監管區,積極爭取離岸金融、電子結算、金融租賃、貨運管制代理人等民航領域改革試點政策,促進航空金融、保稅物流、保稅維修、保稅航材、電子商務等關聯業務的發展,推動機場向產業發展支撐平臺的轉變。依托臨空經濟功能區,加快集聚物流倉儲配送、郵政快遞、航空會展、地面和空中服務產業。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加快高端要素的集聚,鼓勵企業利用空港優勢設立財務中心、結算中心,加快推動杭州、寧波、溫州、金義等臨空經濟功能區轉型升級。

(三)大力培育通航新消費新業態

推進通航消費市場發展。激發大眾航空運動消費,打造航空運動飛行區、集聚區、飛行帶,大力開展各類群眾性航空運動休閑活動,努力發展壯大航空運動產業。大力培育低空旅游消費,加快低空游覽、高空跳傘、旅游公務包機、“影視+低空游覽”等新型航空消費,打造“建德跳傘基地”“浙東唐詩之路”“空中看橫店”“甌江山水詩路”等通航消費金名片,促進通航消費市場的逐步成熟。大力拓展無人機應用場景。支持開展架空高壓線無人機巡檢、搶險應用,加快推進在海島、山區、鄉村等交通不便地區無人機物流配送試點建設,支持在城市內開展無人機配送業務和綜合執法。研究無人機/有人機融合空域運行方案,為無人機全面參與城市管理與建設提供基礎保障。依托臺州無人機小鎮,積極在無人機適航審定、飛行監視、商業運營、標準體系等領域申請承擔行業試點。

(四)加大科研創新人才培養力度

聯合企業、大學、科研院所等,促進產學研用多方合作,壯大航空產學研基地,推動產學研用一體化科研創新平臺發展升級。積極支持省內高校院所做強無人機、數字化裝配、航電系統、復合材料等特色領域的設計研發。鼓勵國內外知名航空高校院所來浙共建高能級創新機構、飛行員培訓等各類業務技能培訓機構,推動人才培育、科技研發、成果轉化。支持省屬企業和研究機構設立人才培養基地,發揮省屬智庫作用。建立以機場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打造智慧民航、“四型”機場、行業推廣等方面的產業創新生態體系。對在浙創新創業的航空人才,擇優推薦申報國家和省市各類人才工程。

八、環境影響評價

本規劃緊緊圍繞生態優先,在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運營、管理的全過程、各領域,注重集約節約、綠色發展,全面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水平。

(一)規劃實施環境影響分析

規劃實施對環境的不利影響主要體現在資源占用、生態影響和污染排放等方面。預計“十四五”期間,全省民航發展將消耗一定的物資資源,對局部地區自然生態環境產生影響,機場建設和運營也會向周邊環境排放廢氣、污水、噪聲和固體廢物等污染物。通過充分銜接國土空間規劃,本規劃提出的項目符合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的相關要求。同時,提出的項目將充分吸納相關項目環評工作的成果,并將有關環評結論作為后續規劃實施的依據。

(二)預防減緩不良影響措施

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和減少污染。優化機場功能區規劃,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節約用水,優化機場排水設計,增加再生水利用,減緩對周邊水環境影響。精細化管理機場能源使用,加強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分布式能源的應用。配套建設污水集中處理、固體廢物處置等環保基礎設施。大力推廣節能環保技術,全面應用節能、節水設備和器具,實施老舊設備改造,持續推進機場運行保障設施設備“油改電”,提升飛機輔助動力裝置(APU)替代設備使用率。根據機場噪聲影響合理規劃利用周邊土地,優化機場飛行程序,引導航空公司使用新型飛機,減少噪聲對環境的影響。

強化生態保護與生態修復。新建機場選址注重生態保護,避繞水源地、濕地等生態敏感區域和永久基本農田;研究制定綠化政策措施,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觀賞性和抗災能力,防止水土流失。開展環境恢復和污染治理,做好地形、地貌、生態環境恢復和土地復墾工作;做好水土保持和生態修復等工作。

健全完善項目環境管理體系。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等法律法規,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節能審查制度,嚴格規劃、土地、岸線、環保等準入制度;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即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建立完善綠色發展戰略規劃體系、標準規范體系、監督管理體系和組織保障體系,改善制度環境,提升服務與管理能力。

九、保障措施

(一)政策保障

健全民航法規體系和標準體系建設,推動《浙江省民用航空條例》立法,聚焦國際航空貨運發展短板和通用航空發展瓶頸問題,制定航空貨運和通用航空實施意見。在航空樞紐定位、機場建設、航權開放、航線航班等方面爭取國家政策支持。

(二)機制保障

進一步理順全省民航管理機制,把握和處理好中央事權與地方事權的關系,明確地方政府民航管理事權范圍。探索構建基于大數據、信用信息共享為基礎的民航新型治理機制。建立民航發展智庫,構建第三方參與行業治理的有效機制。在民航領域全面推進“數字化”改革,推進機場流程再造、模式創新,著力提升航空出行便捷化、智慧化和人性化水平。做好規劃的年度監測分析和規劃的中期評估。

(三)要素保障

支持運輸機場和通用機場建設項目優先納入省重點項目及省級重大戰略實施內容,強化土地、資金等要素保障。合理劃分省市航空體系建設的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突出航空基礎設施的準公益屬性,強化地方政府的屬地責任,推動民航領域投融資改革,加大民航發展基金、中央預算內資金的爭取力度。支持省機場集團設立航空產業投資基金,積極探索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建立完善政府與軍航、民航機構會商機制,爭取空域資源支持,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探索建立軍地民低空空域協同管理的運行機制。

報告庫會員(¥)199/年起售

海量行業報告和相關實用干貨寂集錦
開通報告庫會員
樂享更多下載,購買超值優惠

查看更多報告

掃一掃獲取
最新情報資訊

掃一掃免費
閱讀最新報告

特色服務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