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十四五”工業和信息化發展規劃 發布時間:2022-03-18 17:15

青海省“十四五”工業和信息化

發展規劃

前 言

高質量轉型是新時代青海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的最主要任務和最強勁引擎。“十三五”以來,我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奮力推進“一優兩高”戰略,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新舊動力轉換穩步推進,工業經濟運行平穩。“十四五”時期,我省將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深度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通過構建“3+3+4+10”現代產業體系、落實3項數字經濟重點工作、實施“1188”重大工程任務舉措,努力構建創新引領、綠色導向、開放帶動、協調融合、共享普惠的現代化產業格局,以產業為核心,以項目為關鍵,調整存量結構,合理產業布局,推動我省工業綠色低碳循環高質量發展。

規劃主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青海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青海省主體功能區規劃》及省委省政府關于“十四五”規劃的相關文件、報告、要求和講話精神進行編制。主要明確“十四五”期間全省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目標、發展重點和主要任務,指導全省工業和信息化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規劃期限2021年至2025年,遠景規劃至2035年。

目 錄

第一章“十三五”發展回顧………………..............................................................................................…………………(7)

第二章“十四五”發展形勢…………...............................................................................................……………………(12)

一、挑戰與制約因素………………………..............................................................................................……………(12)

二、機遇與有利條件……………………..............................................................................................………………(15)

第三章 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19)

一、指導思想…………………….................................................................................................………………………(19)

二、基本原則………………….................................................................................................…………………………(20)

三、發展目標…………….................................................................................................………………………………(21)

第四章 產業發展重點………...............................................................................................………………………………(22)

一、壯大三大支柱產業,實現強基固本提質增效….....................................................................................…(23)

二、提升三大傳統產業,實現全鏈擴規蓄力發展….....................................................................................…(24)

三、培育四大新興產業,實現助力經濟品質發展….....................................................................................…(26)

四、優強十個特色生態產業,實現綠色超凈提質塑品…………………………………..……………………………(27)

第五章 數字經濟發展重點………………………..............................................................................................…………(28)

一、完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28)

二、加強數字技術創新應用………………............................................................................................……………(29)

三、數字經濟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31)

第六章 實施11項重大工程…………………….............................................................................................……………(34)

一、鹽湖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創新提升工程…….......................................................................................………(34)

二、新能源產業領跑工程…………….............................................................................................…………………(35)

三、新材料產業倍增工程…………………….............................................................................................…………(36)

四、冶金產業“三化”協同工程………..........................................................................................………………(39)

五、建材產業綠色化改造工程…………...........................................................................................………………(40)

六、裝備制造產業拓展工程…………………............................................................................................…………(42)

七、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工程…………………...........................................................................................………(45)

八、軍民融合發展突破工程………………………............................................................................................……(47)

九、節能環保產業資源循環再生工程…….........................................................................................……………(47)

十、現代服務業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工程……….......................................................................................……(48)

十一、特色生態產業提質塑品工程……………..........................................................................................………(50)

第七章 實施8項重點任務……………...............................................................................................……………………(54)

一、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54)

二、主動融入“雙循環”新格局……………..........................................................................................…………(55)

三、加快發展數字經濟………………………..............................................................................................…………(55)

四、培育壯大市場主體……………………………..............................................................................................……(56)

五、推動園區經濟發展…………….............................................................................................……….……………(57)

六、強化品牌質量建設………………………..............................................................................................…………(58)

七、促進軍民融合發展……………………………..............................................................................................……(59)

八、打造招商引資新格局………………….............................................................................................……………(60)

第八章 實施8項重大舉措………………………...............................................................................................…………(60)

一、積極培育“新業態”……….............................................................................................………………………(61)

二、創新發展“新動能”…………….............................................................................................…………………(61)

三、深化供給側改革……………………………..............................................................................................………(61)

四、推動工業綠色發展………………………..............................................................................................…………(62)

五、加快發展平臺經濟……………..............................................................................................……………………(63)

六、強化企業融資服務………………………..............................................................................................…………(63)

七、優化企業營商環境………………………..............................................................................................…………(64)

八、優化煤炭資源供給………………………………..............................................................................................…(65)

第九章 優化產業布局………………………………...............................................................................................………(65)

一、持續完善“多地優勢互補”經濟帶……........................................................................................…………(65)

二、加快繪制“千億重大園區”布局圖…………........................................................................................……(67)

三、著力構建“特色縣域工業”集聚區……........................................................................................…………(72)

第十章 保障措施…………………………….................................................................................................………………(74)

一、加強組織協調…………………………...............................................................................................……………(74)

二、嚴抓安全環保………………...............................................................................................………………………(75)

三、尋求政策突破…………………...............................................................................................……………………(76)

四、加強土地保障…………………………………...............................................................................................……(77)

五、強化人才支撐…………………………………...............................................................................................……(78)

第一章“十三五”發展回顧

“十三五”時期,是我省工業和信息化向上躍升的關鍵時期,工業實力持續增長,信息化基礎逐步夯實,兩化融合加速推進,為新時期工業和信息化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主要指標完成良好,綜合實力逐步增強。打造4個千億元產業,建設300項重點工業項目,實施200個技術改造和創新工程,累計完成一般性工業投資2415億元,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6.0%,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24.0%。

供給側改革全面推進,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我省三次產業構成由2015年的8.6∶50.0∶41.4發展為2020年的11.1∶38.1∶50.8,第二產業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年均增長率保持在10%以上。

優勢產業不斷壯大,引領作用不斷增強。2020年,規模以上工業優勢產業中,有色金屬產業增加值增長14.1%,煤化工產業增加值增長3.1%,新能源產業增加值與上年持平。

信息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信息技術產業運行良好。電信業務總量累計完成827.6億元,寬帶接入端口總數達412.8萬個,光纜總長度達37.5萬公里,互聯網省際出口帶寬達5.9TB,已建成5G基站3245個,“寬帶青海·數字青海”基本建成。全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重點企業累計完成軟件產品收入4018.3萬元,15家企業通過國家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評定,5戶企業成為全國工業信息化運行形勢指數企業。

循環體系逐步完善,工業綠色化路徑日漸清晰。構建形成鹽湖綜合利用、鋰電、光伏制造、有色金屬及深加工、鋼鐵、煤化工、油氣化工、特色生態8條循環經濟產業鏈。截至2020年底,循環經濟產值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60%以上。

園區承載力加速提升,中小企業發展勢頭良好。重點工業園區工業增加值占全省規上工業的比重超過90%。建成創新創業載體過百家,中小企業數量達34.05萬戶,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6070億元,分別較2015年增長18%和57%,9戶企業被評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投資環境持續改善,招商規模與質量共提升。先后出臺《青海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培育和發展市場主體的意見》等政策措施,加速建立招商引資目標責任制、招商引資容錯機制、招商引資督查督辦制等制度、機制。積極拓展招商渠道,青洽會五年累計簽約項目1586個,總投資額7305億元,項目履約率91%,資金到位率39%,累計到位資金2817.93億元。

發揮高原特色,軍民融合產業起步發展。制定《青海省“十三五”軍民融合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0年)》等政策文件,形成了以新材料、新能源、特色化工、生物醫藥、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代表、突出高原特色的軍民融合產業體系。

政產學研協同發展,科研成果加速轉化。工業領域累計實施338項技術創新項目,創造各類科技成果206項,制定各級各類標準215項,擁有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45家,認定國家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7家、省級14家,建成鋰離子正極材料制備技術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光伏產業技術中心等各類研發創新平臺50余家。

“十三五”規劃主要指標完成情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6%,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24%,擁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43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

專欄1“十三五”規劃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指標 單位 2015年 規劃目標 規劃目標完成情況
2020年 年均增長(%) 2020年 年均增長(%)

工業經濟總量

工業增加值 億元 893.87 - 6 - 6
工業投資 一般性工業投資 億元 867.4 - - 2415 -
工業布局 園區工業所占比重 % 80 88 - 90 -
節能與綜合利用

單位生產

總值能源消耗累計降低率

% - -10 - -24.6
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 % 47 60 -

55.14

(2019年)

-
技術進步 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數量 36 50 - 45 -
“兩化”融合 - - - - 達到全國水平 - 達到全國水平

專欄2 規模以上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及增長速度(2020年)

指標名稱 計量單位 產量 較2015年增長(%)
原鹽 萬噸 453.32 58.3
飲料酒 萬千升 2.73 -78.9
鮮、冷藏肉 萬噸 2.83 -67.7
乳制品 萬噸 9.01 -54.5
單晶硅 3116.11 -34.3
多晶硅 23037.94 107.5
中成藥 1115 -38.3
純堿(碳酸鈉) 萬噸 413.79 18.7
精甲醇 萬噸 34.32 -
口罩 萬個(只) 4987 -
發酵酒精 千升 8 -
鉀肥(實物量) 萬噸 741.77 -12.7
商品混凝土 萬立方米 813.82 35.0
平板玻璃 萬重量箱 74.34 -81.0
水泥 萬噸 1216.9 -30.3
鋼材 萬噸 189.11 56.9
鐵合金 萬噸 124.03 -42.4
原鋁(電解鋁) 萬噸 239.01 9.4
鋁材 萬噸 149.01 49.5
光纖 萬千米 305.94 -
鋰離子電池 萬只(自然只) 646 -
太陽能電池 萬千瓦 63.06 -
碳酸鋰 萬噸 4.53 -
原煤 萬噸 1092.06 -
碳化硅 萬噸 4.45 -
原油 萬噸 228.5 2.5
天然氣 億立方米 64.01 4.3
原油加工量 萬噸 150.01 -1.2
焦炭 萬噸 182.57 -
發電量 億千瓦小時 857.92 59.6
#水力 億千瓦小時 572.37 66.3
太陽能 億千瓦小時 120.23 85.6
火力 億千瓦小時 103.57 -80.7
風力 億千瓦小時 61.74 851.3

(注明:本規劃所有基礎數據均來源于2015—2020年《青海統計年鑒》和《青海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同時,“十三五”時期,我省工業和信息化也存在短板,主要表現在:一是產業關聯偏低。產業發展模式仍較為粗放,工業結構初級化明顯,產品附加值較低,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高技術產業鏈條仍為初級階段。二是民營經濟偏弱。中小企業經濟總量小、規模以上非公工業中小企業利潤總額僅為9.7億元,企業負債率達70.3%,虧損面達37.7%。三是競爭能力不強。企業生產成本偏高,工商業用電成本與周邊地區相比不占明顯優勢,天然氣、煤炭等基礎資源保障嚴重不足,部分原材料及市場對外依存度較高。四是融合發展不深。信息技術產業規模較小,缺少龍頭企業帶動,兩化融合不深。省內各類市場主體參與國防和軍隊建設的能力不強,動力不足,軍民融合發展的基礎薄弱。融入國家戰略程度不高,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成效不明顯。五是創新能力不足。科技創新平臺、第三方檢測平臺及產品標準體系建設仍顯滯后,關鍵共性技術尚待突破,高端技術研發人才缺乏,企業創新意識不強,研發投入不足。

第二章“十四五”發展形勢

一、挑戰與制約因素

(一)經濟形勢帶來挑戰,區域協調仍需加強。我國經濟發展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結構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存,發展動力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當前,國內投資和出口增速明顯放緩,消費需求難有大的提升,市場有效需求依然不振,作為青海主導產業的原材料工業產品價格持續走低,企業經營困難加大,工業增速回落較快,穩中向好的基礎尚未鞏固,穩增長壓力進一步加大。從全國范圍看,發展目標一致性與各個區域約束條件的差異性使區域協調發展面臨困境,我省外部區域發展不平衡主要表現為與東部經濟發達省份差距依然明顯,內部區域發展不平衡主要表現為省內東部地區和柴達木地區兩大優勢工業主體區域與其他地區的發展呈現垂直差距。“十四五”時期,統籌區域協調不僅要面對國內激烈的市場競爭,同時也面臨著省內各地區均衡全面發展的巨大壓力,為我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主體功能區戰略,優化城鎮化格局、農業生態格局、生態保護格局,筑牢生態安全屏障,有效融入國內經濟大循環,才能釋放出最大的經濟活力。

(二)工業面臨綠色轉型,生態經濟有待均衡。綠色發展理念是對發展規律的科學反映,也是對全球生態環境變化和我國當前發展所面臨的突出問題的積極回應。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對此做了充分肯定:“大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黨全國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的狀況明顯改變”。同時進一步指出“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盡管當前我省面臨工業經濟發展思路和模式亟待調整、產業發展能源供給不足、高海拔區域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矛盾突出等問題,但近年來我省主動肩負起生態保護責任。2018年,出臺了《青海省重點用能單位“百千萬”行動節能“雙控”目標責任考核實施方案》,通過開展節能評價考核,形成倒逼機制,以此推動企業落實各項節能政策。“十四五”時期,我省自身經濟總量偏小、總體實力較弱、優勢產業支撐不足等將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如何在確保生態優先的前提下,找到我省生態環境保護與工業發展之間的平衡點需要更多投入。

(三)比較優勢逐步弱化,競合關系尚需優化。我省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一帶一路”倡議深入實施過程中,面臨周邊省份的巨大競爭壓力。陜西要將西安打造成“一帶一路”的“新起點”和“橋頭堡”,甘肅致力于打造“一帶一路”的“黃金段”,新疆借助區域優勢打造向西開放的前沿門戶。我省地理位置不鄰邊,不在歐亞大陸橋主干道上,區位優勢不及上述省區,自然條件、人力資源、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也在省際競爭中并不占據顯著優勢。此外,青海的能源產業與新疆存在較大競爭關系,中藏藥產業、枸杞產業、民族服飾產業都與甘肅、四川、西藏、寧夏等存在一定競爭。“十四五”時期,如何在處理好與周邊地區競合關系過程中走特色化發展道路,將是我省面臨的重大挑戰。

(四)科技創新仍存短板,內生動力亟待增強。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科學家座談會上強調堅持“四個面向”,為我國“十四五”時期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科技創新步伐指明了方向。進入發展新階段,我省在區域內的低成本優勢逐漸消失,而技術創新具有不易模仿、附加值高等突出特點,由此建立的創新優勢持續時間長、競爭力強,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當前我省科技發展水平特別是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同國內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科技創新尚未真正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動力,創新型企業區域競爭力不強,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偏少,符合科技創新規律的體制機制和生態環境還有待完善。“十四五”時期,面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和挑戰,結合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趨勢變化和特點,我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實現由低成本優勢向創新優勢的轉換,為經濟持續發展提供強大動力的任務艱巨。

(五)生產配套服務較弱,產業模式尚待完善。2014年,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加快生產性服務業向高端化、品質化、集約化轉型升級,充分發揮其行業輻射和帶動作用。我省制定實施《青海省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實施方案》以來,雖然現代物流、現代金融、信息服務、電子商務等服務業規模總量不斷擴大,但從內部結構看,餐飲、商業等傳統服務業比較發達,而現代服務業尤其是工業設計、金融、保險、物流等產性服務業相對落后,與發展目標存在差距,尚未形成對工業經濟發展的有力支撐。“十四五”時期,加速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將是我省重要任務之一。

二、機遇與有利條件

(一)新一輪國家發展戰略加速實施,開創青海對外合作新局面。2020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突出推動西部地區進一步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建設和國家重大區域戰略,加快形成全國統一大市場,并發展更高層次的外向型經濟。從國際來看,青海處于我國內陸地區與中亞、南亞國家的通衢交界位置,在“向西開放”中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為加強與中亞、南亞國家的經貿交流帶來便利條件。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實施,必將進一步拓展青海對外開放的深度和廣度,形成“東出、西進、南下”的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從國內來看,近年來國家堅持推進西部大開發,并在長江經濟帶、蘭西城市群、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對口援青等領域不斷釋放新的政策機遇,特別是2018年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會議提出抓緊推出一批西部亟須、符合國家規劃的重大工程,并明確表示加大對引黃濟寧、特高壓外送通道等重大工程的支持力度,為推動我省經濟發展帶來了重大歷史機遇。“十四五”時期,我省應發揮比較優勢,將工業經濟的建設有機融入國家重大戰略,把深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高質量發展作為青海持續深化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抓手,在有力有序有效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過程中尋求更大發展。

(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構建青海產業優化新格。面對現階段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的態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鞏固、增強、提升、暢通”的八字方針,從調整存量、增強活力、提升增量、暢通循環四個方面明確了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內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發力方向。“八字方針”的提出以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為我省的經濟發展建立了新的格局,要鞏固“三去一降一補”的成果,加大破、立、降力度,推動“三去一降一補”取得實質性進展。要增強微觀主體活力、企業和企業家主觀能動性,培育更多優質企業。要提升產業鏈水平,著力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培育和發展新的產業集群。要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形成區域內市場和生產主體、經濟增長和就業擴大、金融和實體經濟良性循環,不斷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

(三)生態發展理念的廣泛深入實施,健全青海綠色產業新體系。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近年來,我國經濟建設奉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為維護全球生態安全、實現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中長期目標不斷作出新貢獻。發展綠色經濟,既是基于青海資源稟賦的現實選擇,也是青海經濟轉型升級的內在要求。“十三五”以來,我省能源消耗增速減緩,在資源節約、綜合利用和清潔生產方面取得突出成效,隨著國家對綠色發展的政策支持和基礎設施的日趨完善,我省將基于本地資源稟賦,緊抓發展機遇,圍繞新型材料、綠色建材、清潔能源、裝備制造、特色生物加工、礦物資源循環利用等特色產業構建綠色發展產業體系。

(四)“四種經濟形態”引領經濟轉型,為青海提供區域發展新思路。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我省在深入推進“一優兩高”戰略的基礎上,提出培育和壯大生態經濟、循環經濟、數字經濟和平臺經濟“四種經濟形態”,在保護生態、涵養水源的同時也要創造更多的生態產品。從目前來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尚存在諸多困難,但是青海作為“中華水塔”,生態意義舉足輕重,積極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探索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是建設生態文明的應有之義,也是新時代必須實現的重大改革成果。“十四五”時期,應牢牢把握生態產品價值體系建設這一新機遇,通過培育多元化的生態產品市場生產、供給主體;創設生態產品及其衍生品交易市場。建設有效的價格發現與形成機制,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生態產品市場體系,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貢獻青海智慧、創造青海經驗、作出青海示范。

(五)國內國際雙循環格局加快構建,為青海帶來協同發展新契機。為應對世界經濟嚴峻復雜形勢和全球新冠疫情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造成的影響,2020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首次提出了“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并以此加快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我國將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挖掘國內大市場潛力,提升國內經濟循環的健康平穩運行和抗風險能力。對外加強互聯互通,持續創新合作渠道與機制,與國際循環有機銜接,保障國內國際產業鏈、供應鏈、需求鏈循環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發展新格局為我省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的戰略機遇,“十四五”時期,我省要乘勢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充分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大格局,強化我國東西部地區產業間協同聯動,促進東部區域為西部區域發展提供科技創新和高端裝備等要素支撐,西部區域為東部區域提供能源供給和上游資源等要素保障。

(六)國內“新基建”全面提速實施,為青海帶來經濟發展新動能。“新基建”是發力于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以5G基建、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特高壓等領域為重點,通過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連接,對眾多領域的產業鏈形成強大帶動效應。當前,新基建與實體經濟正加速融合,推動了一批新技術產業應用,并催生出網絡化協同、規模化定制等新模式新業態,擴大了新供給,形成新的經濟模式,從而帶動現代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文化創意等相關產業發展,新興的服務模式和技術手段為更大范圍的經濟活動提供可能,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十四五”時期,我省應加速融入國內新基建發展浪潮,帶動數字經濟發展,充分發揮區域戰略地位、特殊氣候、能源資源等條件優勢,強化大數據中心、5G基站等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提升,同時把握新基建帶來的相關產品市場機遇,緊抓數字經濟的應用,加速大數據服務、工業互聯網平臺等應用推廣,激發本地市場發展潛力,增強經濟發展底蘊和產業影響力。

第三章 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青海、兩次參加全國兩會青海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和十三屆省委歷次全會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一優兩高”戰略部署和“四地”建設為牽引,以創新發展為根本動力,以龍頭企業為引領、重點項目為支撐、產業園區為載體、開放融合為途徑,大力推動傳統動能改造提升和新動能培育壯大,做大數字經濟,發展循環經濟,配置要素鏈、完善供應鏈、提升價值鏈,推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有力支撐和服務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建設。

二、基本原則

(一)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牢牢把握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中長期目標,堅持生態優先,注重資源深度開發與高效利用相統一,注重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相協調。

(二)創新驅動,提質增效。增強創新驅動,加快完善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增強工業經濟增長內生動力。

(三)區域聯動,內外循環。優化產業空間布局,以主要城市帶動及輻射周邊地區協同發展,構建產業省內循環。統籌區域協同,加速發展平臺經濟,促進東西聯動,開拓產業省外循環。

(四)合作共贏,開放共享。深化合作共贏,充分對接國內外市場,加大產業合作力度。推動開放發展,積極融入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及“一帶一路”建設,擴大產業開放水平,努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推動形成全面開放發展新格局。

三、發展目標

“十四五”目標:到2025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在3—5%區間運行;一般性工業投資累計完成1000—1200億元左右;完成國家下達的能源消費總量和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指標;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累計數量50家;非公經濟增加值占比達到40%。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取得新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占比進一步提高,綠色發展水平大幅提升,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顯著增強。“四地”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遠景目標:到2035年,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水平走在全國前列,制造業邁向中高端,優勢產業競爭力顯著增強,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力爭全面建成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構建起環境友好、結構合理、集聚發展、特色產業競爭優勢明顯,具有青藏高原特色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現代產業體系。

專欄3“十四五”規劃主要指標

指標名稱 單位 規劃基準 規劃目標
“十三五”累計 2020年 “十四五”累計 2025年
總量規模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率

% 6 -0.2 3-5 /
工業投資 完成一般性工業投資 億元 2415 183.5 1000-1200 /
節能環保 能源消費總量 萬噸標準煤 / 4150 國家下達目標內
單位生產總值能源消耗累降低率 % 24.6 / 國家下達目標內
技術進步

省級以上企業

技術中心數量

45 / 50 /
非公經濟 非公有制經濟比重 % / 38 / 40
信息化發展 通過國家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評定的企業數量 / 15 / 25
企業培育 產值超100億元企業數量 / 5 / 6

產值超50億元

企業數量

/ 4 / 6

產值超20億元

企業數量

/ 12 / 15

產值超10億元

企業數量戶

/ 16 / 25

第四章 產業發展重點

構建“3+3+4+10”現代產業體系———即壯大鹽湖資源綜合利用、新能源、新材料3大優勢產業,實現強基固本提質增效;改造提升有色冶金、綠色建材、裝備制造3大傳統產業,實現全鏈擴規蓄力發展;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軍民融合、節能環保、現代生產性服務業4大新興產業,實現助力經濟品質發展;做優做強牛羊肉、乳制品、枸杞、沙棘、藜麥、青稞、蟲草、中藏藥、礦泉水、藏毯10個特色生態產業,實現綠色超凈提質塑品。至“十四五”末期,全面實現我省優勢資源產業和新興產業競爭力跨越式提升,促進我省工業和信息化高質量發展。

一、壯大三大支柱產業,實現強基固本提質增效

(一)鹽湖資源綜合利用產業。

堅持以水定產、以資源定產,以鉀、鈉、鎂、鋰等輕金屬元素提取為突破,與新材料產業發展相結合,重點發展輕金屬(鎂鈉鋰)元素開發、鉀肥及復合肥加工、無機鹽化工、鹵水深加工、氯平衡能源化工、大宗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六大領域。形成金屬鎂、金屬鋰、金屬鈉等輕金屬元素及下游產品規模化生產能力,延伸發展輕金屬合金材料。積極發展高附加值無機鹽化工產品。平衡消納鹽湖資源開發排放的氯氣和氯化氫氣體,發展烯烴下游精細含氯化工產品和配套烯烴下游精細高分子材料。加強尾鹽綜合利用與綠色建材產業、新材料產業的融合力度。

(二)新能源產業。

以實現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中長期目標為導向,加大對新能源產業支持力度。產業發展方向主要面向太陽能產業、風能產業、氫能產業、地熱能產業四大領域。以光伏光熱產業為重點,加速發展風能,培育氫能、地熱能產業,構建多能互補的新能源產業體系。重點發展光伏上游關鍵材料,推進中游產品研發,開拓下游配套產品。積極發展大型風機裝備制造及關鍵零部件制造。開展氫能利用技術研發和裝備制造創新。加大對共和—貴德盆地地熱資源的勘探開發及地熱能利用技術研究。

(三)新材料產業。

依托我省鹽湖有色金屬資源優勢、干燥冷涼的氣候條件及充沛的清潔電力供給,積極融入國家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布局。產業發展方向主要面向鋰電材料、新型合金材料、新型化工非金屬材料、新型光電材料四大領域。鋰電材料重點發展磷酸鐵鋰、三元電池及正負極材料、隔膜等配套產品。新型輕合金材料重點發展鋁基、鈦基、鎂基和鋰鎂合金等系列產品。新型化工非金屬材料重點發展高端鎂系耐火材料、聚苯硫醚、甲醇蛋白纖維、氯化聚氯乙烯耗氯工程塑料及高性能碳纖維、樹脂基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等產品。新型光電材料重點發展單晶硅、多晶硅、碳化硅晶片及外延片、光纖預制棒、藍寶石晶體、襯底、外延片、LED芯片等產品。

二、提升三大傳統產業,實現全鏈擴規蓄力發展

(四)冶金產業。

推動現有礦山及冶金企業實施智能礦山、智能冶煉、智能加工改造,推進有色金屬深加工及高性能新產品高質量開發。加快西寧特鋼搬遷改造,建設優質黑色金屬及其合金冶煉加工基地。提高加工過程硫平衡能力,推進有色冶金產業與鹽湖化工、氟化工融合發展,實現副產硫酸的高值化利用。逐步構建資源—開采—冶煉—加工—廢金屬回收完整產業鏈。產業發展方向主要面向輕金屬新產品、鎳鈷資源開發、銅深加工、鉛鋅深加工、黃金深加工、高性能特種鋼加工、硫平衡、伴生礦冶煉、尾礦綜合利用九大領域。

(五)綠色建材產業。

持續推進綠色建材產業高端化、高質化、高新化發展,推動3D打印技術引進推廣及應用。產業發展方向主要面向新型墻體、節能保溫及裝飾材料、特種玻璃、新型化學建材、傳統建材、陶瓷六大領域。節能環保建筑裝飾材料重點發展碳酸鈣型防火板材、新型PVC環保裝飾材料等,特種玻璃重點發展光伏壓延玻璃、汽車玻璃等產品,新型化學建材、傳統建材重點發展高分子材料及復合材料管材、管件、環境友好型涂料、防水和密封材料以及標準化和綠色化水泥。陶瓷重點開發超高溫結構陶瓷等材料。

(六)裝備制造產業。

產業發展方向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裝備、新能源發電及儲配裝備、大型鑄鍛件、節能環保設備、工業裝備、生物制品加工及防疫器械、特色生態及農機裝備、無人機通用航空裝備及北斗導航終端、軌道交通裝備、退役裝備資源化十一大領域。利用智能化、數字化技術對現有高速鐵路專用機床、多軸聯動系列加工中心進行改造提升。重點發展特種車輛的整車生產及相關機械、電機、控制等配套協作產品,拓展基礎零部件生產能力。發展大口徑、大噸位的軍工裝備、軌道交通、航空航天類高端裝備零部件產品。新能源裝備重點發展風機、葉片、變速器、變壓器等整機及關鍵零部件制造。拓展節能環保設備、特色生態和農機裝備、工業裝備、軌道交通裝備、退役裝備資源化等領域設備開發與加工。

三、培育四大新興產業,實現助力經濟品質發展

(七)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為重點,推進大數據中心建設,加快建設工業云平臺。發展工業互聯網,提出重點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解決方案。推進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及產業化應用。加快企業設備聯網上云、業務系統云化遷移,在“5G+智慧礦山”“5G+智慧工廠”等應用場景有新突破。產業發展方向主要面向大數據、工業互聯網、5G、智能終端、信息安全、藏文軟件六大領域。

(八)軍民融合產業。

推動技術、人才、資本、信息、管理、服務等要素軍民雙向轉化應用,加快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和軍民兩用技術成果引進,不斷提升軍民兩用產品開發的技術水平和科技含量。加快推進軍民兩用的鋁合金、鈦合金等合金材料及制品的產業化和規模化生產。

(九)節能環保產業。

構建涵蓋技術研發、產品與裝備制造、安裝調試、運行維護和服務的節能產業鏈。開展高效節能燃燒、余熱余壓利用、節電、節水、工業廢渣治理和粉塵治理等技術的推廣。加快再生資源回收分揀中心升級和再生資源交易市場建設,構建廢舊電器拆解和回收利用產業鏈。發展工業固廢、污水、危險廢物等協同無害化處置產業。發展環衛設備制造產業。產業發展方向主要面向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新能源汽車及其零部件回收利用、生產過程節水和水資源高效利用、廢舊裝備再制造、光伏組件回收再利用、節能環保產品六大領域。

(十)現代生產性服務業。

加快發展研發設計,現代物流,商務服務等為主的生產性服務業,助力制造業提質增效。重點發展研發設計、技術轉移、創業孵化、知識產權、科技咨詢、科技人力資源培訓等科技服務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鼓勵物流企業采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改造提升經營方式和服務質量,支持工業物流信息平臺與貨物配載中心建設。加快發展“互聯網+”經濟,完善信息技術服務信息基礎設施和體系建設,積極推進三網融合。發展電子商務,在線定制、線上到線下等創新模式,實現生產與銷售的無縫對接。產業發展方向主要面向科技服務、現代物流、電子商務、金融服務四大領域。

四、優強十個特色生態產業,實現綠色超凈提質塑品

(十一)特色生態產業。

做優做強牛羊肉、乳制品、枸杞、沙棘、藜麥、青稞、蟲草、中藏藥、礦泉水、藏毯等十個特色生態產業。將牛羊肉、乳制品、藜麥、青稞等原生態生物資源打造成高檔品牌消費品,開發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無污染的枸杞、沙棘、蟲草系列保健食品和生物制品,發展天然飲用水產業,擴大中藏藥材GAP種植規模,開發一批中藏藥新產品、新劑型。

第五章 數字經濟發展重點

立足我省信息化發展現狀,全面把握數字經濟發展趨勢,加快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數字科技創新能力,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數字經濟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完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

(一)深入實施“網絡強國”戰略。

鞏固“寬帶青海”建設成果,打造泛在感知、高速互聯、智能敏捷、安全可信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設施,完成區域應用示范工程建設。深化共建共享,推進社會各類資源與通信基礎設施的開放共享,促進通信設施建設與城市基礎設施“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驗收”,減少重復建設。積極推進光纜路由優化改造,降低出省路由延時,建設西寧到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的國際數據通信專用通道。

(二)全面推動網絡設施迭代升級。

統籌推進4G網絡深度覆蓋和5G網絡部署商用,適時開展5G網絡區域和行業試點。全面推進新建住宅小區和商業樓宇落實光纖到戶標準,部署支持IPv6的LTE移動互聯網絡和固定寬帶接入網絡。升級改造廣電網絡,加快推動廣播電視領域平臺、網絡、終端支持IPv6。完善IPv6骨干網間互聯體系,改造升級互聯網骨干網互聯節點,實現互聯網、廣電網骨干網絡IPv6的互聯互通,推進“三網融合”深化發展。

(三)充分發揮數據中心支撐作用。

依托海東工業園區高原大數據中心和在建省級數據中心,建設青海省大數據產業園,打造數字經濟及產業發展集聚區。以青海省大數據產業園、柴達木云數據中心暨青藏高原數據災備中心、三江源國家級大數據基地、海南州云計算大數據中心建設為契機,以西寧、海東、海西、海南為區域核心節點,以引進大型數據中心和國內電子百強企業為抓手,統籌運用現有云計算大數據中心,逐漸形成布局合理、規模適度、綠色集約的云計算大數據中心科學新格局。適時推動技術先進、發展成熟的云計算大數據中心爭取獲批國家級大數據中心,服務西北地區經濟社會智慧化轉型。

二、加強數字技術創新應用

(一)提升數字科技創新能力。

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鼓勵省內高校與數字技術領域國內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開展基礎科研和應用技術研究合作,聯合高校、科研機構、工業企業建立跨企業、跨行業、跨區域產業鏈協同研發平臺。注重科技成果轉化,依托省級重點大數據產業研究院、省級金融實驗室等科研機構,優化創新扶持、產學研合作、知識產權管理等服務,健全科研成果轉化機制。完善知識產權數據公共服務體系,構建數字經濟關鍵技術、產品、服務知識產權數據庫,不斷推進知識產權基礎信息資源開放共享和知識產權成果的產業化應用。加快高端人才引進,充分利用“昆侖英才”行動計劃,吸引數字經濟領域高端人才落戶,鼓勵高校、科研院所設立崗位,吸引企業家和企業科技人才兼職任職,建立數字經濟領域高端智庫,強化政府、社會研究機構與企業研發團隊的交流合作。打造多層次專業人才隊伍,引導省內高等院校、職業技術學校、培訓機構開展高級科研人員、熟練技術工人、職業經理人等各類人才的培養,鼓勵各類教育機構與企業聯合建設人才實訓基地。

(二)加快關鍵數字技術攻關。

圍繞省內生態環境保護、智慧綠色能源、民族語言處理、北斗導航和天文觀測等重點應用領域,設立數字技術省級科技專項。加強重點產業共性基礎技術研發和核心關鍵領域技術創新,補齊數字技術短板,開展數字領域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產業化應用。開展大數據采集、存儲、分析、加工、應用開發等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研發,積極爭取國內主要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在省內布局建設根鏡像服務器,提升我省網絡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加快培育5G應用新業態,開展基于5G物聯的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慧校園、智慧工廠創新應用研究。加快推進建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為工業互聯網連接的對象提供統一的身份標識和解析服務,支撐實現全產業鏈、全領域的廣泛互聯。持續做好海西州量子衛星觀測站的保障工作,全面支撐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青海觀測站和中科院院士技術團隊在我省開展量子通信相關科研工作。

(三)打造優質創新創業生態。

壯大省內數字經濟發展規模,以青海數字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推動我省數字經濟發展的市場運行主體和重要載體,引入國內互聯網龍頭企業參與,支持各市(州)培育地區數字產業龍頭企業,引進國內外數字經濟優質企業落戶。創造良好的投融資環境,通過政府支持及市場化、多渠道的融資形式為初創數字經濟企業融資提供支持和便利,通過稅收優惠、后補償等方式激勵投資機構投資助力企業創新發展。優化數字企業創新創業環境,加強孵化器、眾創空間等創新載體建設,構建“企業孵化器-企業加速器-產業化基地”創新發展鏈條,布局國家級創新中心,推進企業技術創新中心建設,推動大型企業“互聯網+雙創”平臺建設。完善知識產權數據公共服務體系,構建數字經濟關鍵技術、產品、服務知識產權數據庫,推進知識產權基礎信息資源開放共享。

三、數字經濟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大力推進工業數字轉型。

加快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開展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活動,支持新建工業企業采用過程控制(PCS)、制造企業生產過程執行(MES)、企業資源計劃(ERP)等系統軟件,提高企業生產經營自動化水平。支持綠色清潔能源、有色金屬精深加工和高端裝備制造等重點行業大型企業開展制造生產線智能化、綠色化改造,推動低成本、模塊數字化設備和系統的部署應用,推進數字化車間、智能生產線、智能工廠建設。支持兩化融合基礎好、數字基礎設施完備的工業園區率先開展智慧園區建設試點示范。

有序推進“企業上云”,加強信息安全和資金保障力度,按照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由易而難的原則,在化工、鋰電、能源、光伏等發展基礎好、企業需求大、示范效應強的領域,積極開展企業上云試點示范,及時總結企業上云工作經驗,適時在我省范圍內開展工業企業上云行動,確保企業上云工作成規模、見實效。

助力中小企業數字化發展,引導數字化服務供應商面向中小企業推出云制造平臺和云服務平臺,支持中小企業設備上云和業務系統向云端遷移。圍繞鹽湖資源綜合利用、新能源、節能環保、電子信息等特色優勢產業,推動有條件的中小企業加快數字化改造,搭建供應鏈、產融對接等數字化平臺,全面提升需求鏈、產業鏈、供應鏈的快速響應與傳導能力。培育發展新零售、共享制造、個性化定制等服務型制造新業態,促進小微企業生產方式變革。加強數據資源共享和開發利用,通過數字賦能增添中小企業發展后勁。

促進服務型制造發展,優先鼓勵綠色清潔能源龍頭企業搭建行業互聯網平臺,提升企業數據管理、應用、共享水平,加快工業軟件普及應用,推動工業應用程序(工業APP)的研發應用,實現現場生產過程完善、運營管理決策提升、社會資源優化配置與協同、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動傳統工業實現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和服務化延伸。

(二)推動現代服務數字轉型。

大力發展數字商務,提升改造傳統動能,加快培育新動能,促進數字技術在商務領域的廣泛應用,推動各類商務活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化發展,催生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推動“青海朝陽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等建設運營,支持重點行業企業建立集在線采購、銷售、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電商產業生態鏈條。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發揮中國青海藏毯國際展會的影響力,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推廣中國(青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應用,實現與西寧海關、稅務、外匯等相關部門以及海關特殊監管區、外貿企業對接聯網,為我省外貿企業提供網上關檢一次錄入、申報和隨附單證上傳等便利,實現國際貿易便利化。

推動數字經濟多向延伸,加強數字技術與傳統金融服務業態融合,創新數字金融服務模式及產品,推動金融體系結構的優化升級和智慧化轉型。規范培育網絡小貸、網絡理財等新興金融業態,探索更加移動化、智能化和場景化的綜合金融服務。利用數字技術推進普惠金融發展,提升對農牧區特別是偏遠地區、中小微企業和個人消費者的服務能力和水平。深化數字技術在康復療養、避暑消夏、民族醫藥、文化養心、社會保障等領域的應用,探索多元化、數字化、精準化“互聯網+康養”服務模式,建設數字健康青海。

第六章 實施11項重大工程

一、鹽湖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創新提升工程

實施鹽湖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創新提升工程,打造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到2025年實現產值約350億元,到2035年實現產值1000億元,力爭實現產值1200億元。

輕金屬(鎂鈉鋰)開發———以鹽湖金屬鎂一體化項目的規模化生產為基點,增強鹽湖資源輕金屬(鎂鈉鋰)開發領域科技研發及成果轉化投入力度,實現鹽湖金屬鎂、金屬鋰、金屬鈉規模化生產。

鉀肥及復合肥加工———堅持“以水定產、以資源定產”,控制氯化鉀產能在1000萬噸,保障國內鉀肥自給率在50%以上,發展面向消費端的高品質復合型肥料、城市綠化專用肥、定制肥、緩控釋肥及水肥等高端、系列化產品。

無機鹽化工———以食品級、醫藥級、電子級高端無機鹽產品為重點,加快推進六大系列無機鹽產品。重點發展食用級氯化鉀、醫用級氯化鉀、碳酸鉀等鉀系列終端化和高值化產品;碳酸鎂/氫氧化鎂、鎂砂、阻燃劑等鎂系產品;電池級碳酸鋰及三元系正極材料、氯化鋰、氫氧化鋰、硝酸鋰等鋰系潤滑劑、光學玻璃、熒光材料;碳酸鍶、鋁酸鍶、鈦酸鍶為主的熒光材料、高儲能介電陶瓷材料;硼系儲氫材料、高純單質硼、六方氮化硼、碳化硼、硼鐵基非晶合金、硼酸鋁晶須等硼系高附加值產品;食鹽、精品鹽、醫藥用鹽等精細化鈉產品。

鹵水深加工———加大技術攻關,促進稀散元素提取研究成果不斷轉化,以氯化銣為代表,實現鹽湖資源的全面開發。

氯平衡能源化工———以疆煤入青為突破口,重點發展氯化聚氯乙烯、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等產品,探索發展氯甲烷、環氧氯丙烷、聚合氯化鋁、聚苯硫醚纖維等產品,配套發展烯烴下游超高分子聚乙烯纖維、聚丙烯、丙烯酸、丙烯酸酯等。

大宗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加強鹽湖尾鹽與建材產業融合發展綠色建材,開展母液資源化利用,實現水資源的回用和無機鹽的提取與出售。

二、新能源產業領跑工程

實施新能源產業領跑工程,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到2025年實現產值超過200億元,到2035年實現產值超過500億元。

太陽能產業———形成15萬噸晶硅產能,打造千萬千瓦級清潔能源供應基地。重點突破6N級多晶硅、PET膜、氟膜制造等關鍵原材料加工技術瓶頸,推動等離子體精煉、電子束熔煉、碳熱還原反應法等提純過程前沿工藝技術研發。強化光伏裝備制造能力,完善“金屬硅—多晶硅—單晶硅—切片—電池—組件封裝—系統集成”生產線體系,開展單晶硅電池制造的核心技術突破和生產工藝優化。

風能產業———搭建風場智能化控制平臺,將大功率風機裝備制造和風電儲能產品研發作為重點,配套發展電控系統和精密軸承等風機關鍵零部件國產化制造。

氫能產業———開展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催化劑等氫燃料電池技術研究以及大容量管束集裝箱儲運、有機液態儲運等氫儲運技術研究,構建“高壓氣態儲氫—液氫車載運輸”的氫能儲運鏈條,統籌發展氫燃料電池的生產制造。結合新能源電力消納,探索發展電解水制氫技術、生物制氫、化工副產物制氫等多種制氫技術。

地熱能產業———重點開展地熱能開發利用核心技術研發以及示范試點工程建設,加大對共和—貴德盆地等地熱資源的勘查開發力度。

三、新材料產業倍增工程

實施新材料產業倍增工程,打造輻射全國的新材料基地,到2025年實現產值約850億元(其中鋰電新材料產值550億元),到2035年實現產值1500億元(其中鋰電新材料產值1000億元)。

鋰電材料———形成20萬噸碳酸鋰、60萬吉瓦電池產能。延伸發展鎳鈷鋁酸鋰三元系正極材料、改性石墨負極材料、高分子聚合電解質為主的高能密度鋰電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材料、電解液、鋰電池輔助材料及高安全長壽命鋰電池。完善“基礎材料—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電池組裝”鋰電產業鏈,推進新能源汽車、電子數碼、工業儲能等鋰電池終端應用產業發展。

新型合金材料———發展鎂、鋁、鋰、鈦、鎳基合金等新型金屬合金材料,推動合金鑄件、板帶箔材、型材、鍛件等在各消費領域的應用。形成1萬噸金屬鋰產能,發揮融熔法電解鎂的技術淀積,發展鋰鎂合金,實現鋰鋁合金的工業化生產。以10萬噸金屬鎂一體化項目達產為基礎,重點發展鎂合金鑄件、板材/型材,配套推進汽車車身、醫療器械、運動器材等鎂合金型材、板材下游產品,加大新型輕合金材料研發。鞏固形成300萬噸電解鋁產能,構建下游鋁深加工產業鏈,擴大精深加工產品和高附加值產品規模,提高電解鋁就地轉化升值的能力,重點發展高純鋁、高品質工業鋁型材、高品質鋁合金(棒材/板材/帶材/箔材)等,積極推進鋁基高性能靶材、鋁基金屬纖維多孔材料、鋁基泡沫材料等,適度發展鋁制輪轂、箱體、發動機缸體等交通及航空航天領域相關材料。著力開展高性能鈦合金材料制備等關鍵技術的研發,大力發展鈦合金大型鍛件和板帶型材,適度發展鈦基多金屬合金、鈦基金屬多孔材料、鈦基高性能靶材,積極推進金屬打印材料發展。推進金屬鈉項目建設,以此構建下游鈉鉀合金、鈉鋰合金、鈉鋁合金等高附加值產品產業鏈。在夏日哈木鎳鈷礦智能化開采、綠色深加工基礎上,重點發展鎳基下游高端合金及功能材料。

新型光電材料———重點建設大尺寸單晶硅、多晶硅片,碳化硅晶片及外延片項目,打造“光纖預制棒—光纜—導線”產業鏈,發展從光纖預制棒到各類光纖光纜,以及大跨越高抗拉強度架空導線等產品。繼續深耕和突破“高純氧化鋁—藍寶石晶體—襯底—外延片—LED芯片”產業鏈。

新型化工非金屬材料———重點發展高端鎂化合物系列優質耐火材料、高端無鹵阻燃材料、綠色環保型鎂建材、熔鹽相變儲能材料、聚苯硫醚纖維和氯化聚氯乙烯耗氯工程塑料材料等新能源和鹽湖化工衍生產業鏈。開發硅、硼、鋰、鍶材料為主的先進高分子材料、特種纖維復合材料及功能性膜材料。以妥拉海河石墨資源為依托,積極推動石墨開發利用。加快推進碳纖維復合材料項目,著力突破碳纖維低成本制備和碳纖維復合材料制備關鍵技術,開發適合我國碳纖維的預浸料,針對碳纖維在航天工程、汽車等高端領域應用,積極發展高性能碳纖維及其樹脂基復合材料。提升硅橡膠、硅油、硅樹脂和硅烷偶聯劑等成熟產品的精深加工能力,在航天、電子、化工、醫藥、日用消費品等領域不斷拓展應用,在傳統有機硅產品的基礎上向特種有機硅方向邁進。

四、冶金產業“三化”協同工程

實施冶金產業“三化”協同工程,打造西部地區冶金強省,到2035年實現產值約1000億元。

輕金屬新產品———以電解設備優化、智能化高速連鑄技術、冷軋—熱處理組織—性能調控工藝研發等技術為支撐,加快冶煉智能化改造。升級改造電解鋁工藝,提升省內電解鋁及鋁錠、鋁板帶箔等領域的清潔生產水平。推動實現金屬鎂規模化生產,發展鎂合金、鎂壓鑄件、鎂板材等產品。在保障鋰電新材料發展所需碳酸鋰、氫氧化鋰之外,適度發展鋰下游深加工產品。依托海西州烏蘭、魚卡鈦礦資源進行采選、冶煉與深加工,重點發展鈦材、鈦白粉、鈦生物材料等產品。推動金屬鈉工藝、設備的研發與規模化生產,重點發展原子能反應堆冷卻劑、鈉—硫電池負極材料、過氧化鈉制氧劑等產品。

鎳鈷資源開發———以電解鎳一體化項目為起點,積極推進鎳鈷高溫合金、鎂鎳合金等特種合金系列產品研發與生產。

銀資源開發———依托那更康切爾溝銀資源,加快銀礦資源開發利用。

銅深加工———加快發展銅工藝飾品、銅線纜等產業,逐步延伸銅產業鏈,向輸變電設備、負極材料、銅印刷電路、高效散熱器等方向發展。

鉛鋅深加工———依托鉛鋅冶煉,重點發展高性能鋅粉體材料,培育發展鍍鋅板/帶/管材、氧化鋅等產品。

黃金深加工———結合民族文創設計,構建黃金采選—冶煉—合質金—工業黃金(首飾)的完整產業鏈,積極發展黃金精煉及黃金粉、絲和箔材料等加工產品。

高性能特種鋼加工———全面推進西寧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搬遷工作,妥善處理搬遷工作對各利益相關方的影響,推進特鋼從傳統的鋼鐵冶煉加工逐步向鐵、鉻、錳冶煉轉型,建成優質黑色金屬及其合金冶煉和加工基地,重視冶煉尾渣、高爐煤氣等副產資源的綜合利用。

硫平衡———以銅、鉛、鋅、鎳等冶煉環節副產硫元素消納為主要目的,聯合能源化工,重點推進復合肥產業。

伴生礦冶煉———推動銻、錳、鉬、硅等伴生金屬在合金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產業的應用。

尾礦綜合利用———冶煉尾渣與建材產業結合發展綠色建材。大力推進礦產資源保障工程建設,嚴禁大礦小開、采富棄貧、重采輕掘等破壞性開采。推廣金屬礦產充填開采、非金屬溶浸采礦、礦石超細碎、大型浮選等高效采選及礦山廢棄物綜合利用等技術,提高礦產資源開采回采率、選礦回收率和綜合利用率。加強中低品位礦、共伴生礦、尾礦的開發和合理利用。

五、建材產業綠色化改造工程

實施建材產業綠色化改造工程,構建循環型建材產業體系,到2035年實現產值200億元。

新型墻體、節能保溫及裝飾材料———推進粉煤灰、脫硫石膏、工業廢渣、建筑垃圾等大宗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重點發展混凝土砌塊、紙面石膏板、輕質復合板、巖棉保溫板、碳酸鈣型防火板材、新型PVC環保裝飾材料、仿瓷涂料等節能保溫、高強防火、固廢環保、綠色低碳的多功能新型墻體和節能保溫及裝飾材料。積極引進推廣3D打印房屋整裝、3D打印房屋裝修技術,帶動3D打印材料產業發展。

新型化學建材———推廣生產耐腐蝕、密封性好、保溫節能的新型管材和型材,提高使用壽命和耐久性。支持生產和推廣使用大口徑、耐腐蝕、長壽命、低滲漏、免維護的高分子材料或復合材料管材、管件,支撐地下管廊建設。推廣環境友好型涂料、防水和密封材料。支持發展低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的水性建筑涂料、建筑膠黏劑,推廣應用耐腐蝕、耐老化、使用壽命長、施工方便快捷的高分子防水材料、密封材料和熱反射膜。

傳統建材———完善產品質量標準體系,鼓勵生產和使用高標號水泥、純熟料水泥,適時發展海工、核電、道路等工程專用水泥。完善混凝土摻合料,加快機制砂石工業化、標準化和綠色化。以生產高檔石材新產品以及石材制品為重點,加快先進開采和加工工藝的發展速度,重點發展大理石、花崗石等建筑產品,鼓勵新型和特種石材的生產。

特種玻璃(光伏玻璃)———發展太陽能光伏玻璃、光熱反射超白玻璃、鋼化玻璃、中空玻璃等,推動特種玻璃在省內建筑、光伏制造等領域的使用。發展電子信息用屏顯玻璃基板、防火玻璃、汽車和高鐵用風擋玻璃基板等新產品。

陶瓷———積極承接東南沿海地區的建筑陶瓷產業轉移,發展適用、綠色、超薄陶瓷材料、節水潔具和日用陶瓷等產品。完善高溫高壓、化學及水汽腐蝕、特殊空間、多因素耦合等極端環境模擬試驗條件,開展超高溫結構陶瓷等材料的開發,支撐能源化工、航空航天等領域極端環境材料需求。

六、裝備制造產業拓展工程

實施裝備制造產業拓展工程,打造青海裝備制造競爭新優

勢,到2035年實現產值約200億元。

新能源發電及儲配裝備———加強高原光伏光熱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及產業化,形成從晶硅等光電轉換材料到新型太陽能電池和光伏并網發電的完整光伏系統制造以及光熱發電系統集成制造產業鏈,帶動風機、葉片、輪轂、變速器、變壓器等整機及關鍵零部件制造、維修、保養、運營和服務業發展。發展儲熱熔鹽和超級電容技術,培育新型電力儲能裝備。加快研發生產適應高原環境的電纜、逆變器和控制系統等高原電力基礎零部件,遠期在特高交流壓變壓器、特高壓交流電抗器、組合電器(GIS)、換流閥及閥冷系統裝備制造領域取得一定突破。加速新能源退役裝備資源化。構建退役裝備回收站點、拆解基地、裝備再加工一體化的裝備制造體系。構建“新能源發電企業廢舊裝備—回收站點—拆解—資源化加工—裝備組裝—新能源發電”閉路循環產

業鏈。

大型鑄鍛件———重點發展大型鑄鍛件產品、汽車精密壓鑄件、鋁合金鍛件、鎂板材,推進先進軍用技術在民用領域的轉化和應用,積極培育軍民融合企業。

新能源汽車———以正負極、特種隔膜、電解液等新材料產品為基礎,爭取突破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單體電池、高功率密度超級電容及電池系統集成技術,并開展規模化生產應用。引入中游專用電機(傳動機構、電機、逆變器)電控(傳感器、控制單元、執行器)系統產業和汽車零部件產業(鋁鎂合金方向盤、座椅、車門內板、殼體產品等汽車輕量化部件)。發展電動和混合動力的城市公交、乘用汽車、環衛車、廂式貨車及冷鏈物流車、旅游車輛等系列汽車產品。突破快速充電、無線充電、移動充電等新型充電技術,發展交直流充電樁、雙向充放電機、電池快速更換系統等裝備。

節能環保設備———開展高效節能鍋爐制造及推廣應用,包括節能型電站鍋爐、工業鍋爐、先進煤氣化裝備、采用高溫空氣燃燒技術的冶金加熱爐、節能工業電爐以及節能型爐用燃燒器等設備。開展節能電機制造,包括節能型直流電動機、節能型交流電動機、節能型交直流兩用電動機、節能型小功率電動機等設備。開展能源計量、監測、控制設備制造,包括節能檢測設備、在線能源計量設備、在線能源檢測設備、能耗在線監測平臺系統、熱工檢測設備、節能自控設備、溫度計量設備、流量計量設備、電力計量設備、熱力計量設備等。開展余熱余壓余氣利用設備制造,包括低溫煙氣余熱深度回收裝置、余熱利用裝置、集中供熱裝置、循環水及乏汽余熱回收大型熱泵裝置、高效換熱器、高效蓄能器、高效冷凝器等設備。

智能制造裝備———發展智能設備軟、硬件規模化生產,加大對人工智能、云計算等先進計算機技術的研發和引進,為企業、社會、居民提供一站式智能化解決方案。發展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代步工具、智能工業機器人等系列產品。遠期探索發展無人機、直升機、通用航空裝備以及北斗導航終端產品研發與制造。

特色生態和農機裝備———鼓勵開發和引進特色畜牧業(尤其飼料加工和肉食品加工)和特色食品加工產業(如清真食品、高原有機綠色食品、牛奶及乳制品)需要的成套生產線和關鍵零部件。發展面向我省特色經濟作物的育、耕、種、管、收、運、貯等適用于青藏高原高海拔、低氣壓環境的農機裝備。鼓勵中藏藥材加工企業引進先進設備和機械化技術工藝,提升中藏藥飲片、中成藥等傳統產品品質。

工業裝備———發展鹽湖化工、能源化工、煤化工等產業用壓力容器、螺旋管、除塵、干燥等非標設備。重點發展數字化游梁式抽油機,直流電驅動鉆機、泥漿泵及零部件。研發工程機械產品虛擬開發和裝配技術、工程機械結構參數優化和系統集成技術、工程機械配套關鍵零部件可靠性技術、工程機械大型結構件制造技術及電、液系統智能化精確控制技術、遠程操控與遠程故障診斷技術、整機系統匹配和優化技術、混合動力技術等。

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加快重載貨運機車、車輛裝備技術(軸重30噸以上,速度120km/h以上)、軌道交通售檢票系統、100%低地板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技術、城軌車輛、機車車輛牽引制動技術,軌道交通信號系統技術、中低速磁懸浮列車技術(110—130km/h)、高速鐵路在線檢測技術的研發與轉化。

七、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工程

實施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工程,到2035年實現產值約100億元。

大數據———以成為國家一體化大數據中心樞紐節點省份為目標,加快大數據中心建設,打造若干數據中心集群,加快基礎電信運營商大型IDC項目的業務開展,推進第三方IDC運營企業參與建設,探索跨區域服務模式,打造國家級大數據災備中心。以海東工業園區為承載主體,以西寧市、海西州、海南州等產業園區為輻射帶動區域,建設大數據產業園,重點開展政務大數據應用。加快建設工業云平臺、工業大數據平臺,推行生產裝備、生產過程、物流管理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推動大數據在企業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市場營銷等環節的應用。

工業互聯網———重點推進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的通信網絡建設,推動我省工業企業開展內外網改造升級,推進網絡提速降費。推進青海省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開展產品智能追溯、產品生命周期管理、供應鏈協同優化、設備資產健康管理等產業應用。培育發展工業互聯網產業,重點建設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面向綠色能源、鋼鐵制造、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領域發展工業應用軟件、嵌入式軟件應用與研發。創新發展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打造窄帶物聯網、邊緣計算、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先進工業互聯網驗證試點平臺,創新工業互聯網服務,探索柔性化、規模化定制產品及解決方案。

5G———完善5G基礎支撐,利用SDN/NFV技術,優化網絡結構,提升網絡性能,先發布局汽車、工業設備、公共設備等5G終端。推進5G智慧物流應用,推動基于5G的物流倉儲、物流追蹤、無人配送等方面的應用創新,支持物流基地、倉儲基地開展“5G物聯網+云/邊計算”應用,建立智慧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布局5G環境監測體系,支持青海省“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體系建設,提高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傳輸、處理、存儲和交換共享能力。構建5G場景應用生態,大力推進5G網絡在智慧城市、智慧園區、智慧農牧業、智慧交通等方面的場景應用。

智能終端———發展智能終端相關配套產業,重點引進核心芯片設計、電子元器件、電子基礎材料等領域的配套項目。大力培育孵化數字出版、創意設計、在線教育等數字內容產業門類,支持發展超高清內容制作與圖像處理、VR/AR算法與內容制作、車載軟件系統等應用軟件,加強對內容產業數字化發展路徑的研發和管理,積極探索新的數字生產方式、傳播方式、儲存方式和展示方式。

信息安全———發展安全軟硬件行業化產品,推動終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移動終端安全等方面的軟硬件產品開發,發展區域安全軟硬件應用與服務。創新發展工控安全領域,推進基于云技術架構的互聯網安全態勢感知與風險預警平臺項目,組建網絡安全深度攻防實驗室,開展工業防火墻、工控漏洞掃描系統、工控網閘等主流工控設備系統的開發。

八、軍民融合發展突破工程

實施軍民融合發展突破工程,打造軍民融合產業集聚區。全面優化軍民融合產業省內布局,提升軍民融合產業區域競爭力,建設“四大中心”,即技術研發中心、技術轉移中心、后勤保障中心、循環產業示范中心。

九、節能環保產業資源循環再生工程

實施節能環保產業資源循環再生工程,建成具有我省特色的資源循環再生利用體系,到2035年實現產值約100億元。

礦產資源綜合利用———重點開展礦產資源綜合利用裝備制造,包括能源礦產、黑色金屬礦產、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綜合利用裝備的制造。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及裝備,包括尾礦、油頁巖、油砂、伴生天然氣、頁巖氣等能源礦產資源開發和綜合利用,銅、鉛、鎳、錫、鋁、鎂、金等有色金屬礦產資源高效開發利用,尾礦再開發利用和伴生礦綜合開發利用。

新能源汽車及其零部件回收利用———開發失效、低效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梯級利用和再生利用技術,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生態,延伸探索新能源汽車其他零部件及塑料、橡膠等可再生資源的回收再利用。

生產過程節水和水資源高效利用———開發推廣工業生產過程節水技術,在化工、電力、有色、食品加工等高耗水行業推廣節水與廢水處理回用裝置,包括工業冷卻用水節水改造、熱力和工藝用水節水改造、循環用水系統、蒸汽冷凝水回收再利用、非常規水資源利用技術等。

廢舊裝備高端再制造———引進開發退役光伏、光熱、風電葉片等大型廢舊裝備再制造技術與設備,包括高效環保無損拆解、綠色清洗技術及設備,復合電刷鍍、高速電弧噴涂、等離子熔覆等關鍵設備,三維體積損傷零部件修復與成型一體化設備等,積極開發和引進先進再制造技術工藝。

光伏組件回收再利用———突破光伏組件無害化回收成套技術,鼓勵成立專業廢棄光伏組件第三方回收機構,探索創新光伏組件回收利用機制。

節能環保產品———開展節能鍋爐、節能電機等節能裝備,脫硫脫硝劑、絮凝劑等污染防治藥劑,以及高性能防滲材料、纖維濾膜等環保材料的生產制造。

十、現代服務業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工程

實施現代服務業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工程,助力我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到2035年實現產值約200億元。

科技服務———形成“政產學研用”聯合科技服務機制,以園區為載體,設立聯合開發實驗室,打造科技研發服務平臺,形成具備研發設計、檢驗檢測、標準計量、知識產權等功能的科技服務系統。培育市場化運作、專業化服務的第三方新型研發組織,積極發展研發、設計等新型外包服務業態,鼓勵新型研發機構在運作模式和盈利模式方面開展探索,向中小微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市場化服務。

現代物流———建立完善西寧市、海東市、海西州、環青海湖和青南五大物流區域,圍繞西寧、格爾木兩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加快逐級布局物流節點和網絡,推進西寧綜合保稅區、青海絲綢之路國際物流城、格爾木綜合交通樞紐和國際陸港等物流園區建設,推進青藏高原農副產品物流中心、青新藏(格爾木)陸港商旅物流中心、朝陽城市快消品物流配送中心等物流中心建設。統籌建設多向聯通的鐵路運輸體系、通達高效的公路運輸體系以及廣域覆蓋的民航運輸體系,努力構建“一帶一路”副通道和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組成部分。構建青海省智慧物流公共服務信息平臺,對內整合物流服務主體,對外連接國內外市場。

電子商務———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電子商務平臺,營造線上線下融合、產供銷一體的營銷模式。建設跨境電子商務平臺、海外物流倉儲和跨境支付渠道,增設線上工業設計、線上原料采購、線上產品銷售等現代電子商務新功能,開拓互利共贏、協同發展的國際合作模式。

金融服務———逐步構建和完善省、市(州)、園區級企業投融資服務平臺并實現上下互聯互通,強化金融服務支撐能力。加強工業企業融資服務協調指導,通過組織開展各類銀企對接活動,建立交流機制,暢通信息渠道。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加大對工業企業上市的培育力度。鼓勵省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切實改進和創新金融服務方式,促進產融合作,加大工業貸款投放力度,滿足企業合理資金需求。立足于省內產業和企業的發展實際,落實差別化信貸政策,實行“一企一策”,創新企業再融資方式,著力解決企業的再融資問題。支持工業企業綠色融資,對我省重點節能減排企業和重點工業項目,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提供各類融資優惠便利條件,積極輔導和幫助企業發行綠色債券等創新金融工具。推動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加強企業信用管理和信用評級,鼓勵和引導擔保機構為產業鏈上下游工業企業開展融資擔保服務,開發特色化、專業化的擔保服務模式、風險控制模式和持續經營模式。用足用好用活各級財政資金,對重點項目優先支持,進一步加強與國家和省級相關部門的銜接匯報,全力做好各類專項資金的爭取和落實。

十一、特色生態產業提質塑品工程

實施特色生態產業提質塑品工程,創建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到2025年實現產值約200億元,到2035年實現產值約500億元。

牛羊肉制品———建立牦牛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示范性產業園區,實現骨、臟器、血液、皮等資源的綜合利用,構建“畜產品深加工—功能食品”“畜產品深加工—生物肽—功能食品”“畜產品深加工—內臟/血液—食品”三大循環體系。加強肉羊綜合配套技術的研究、推廣、應用以及畜產品加工高新技術的應用,包括優質肉羊“種子工程”技術、肉羊育肥技術、肉羊新特飼料加工技術、減壓冷藏保鮮集裝箱運輸技術、羊肉氣調保鮮技術、信息網絡技術在產業化中的應用等。重點從牦牛肉、骨、皮等部分的加工生產,逐步形成牛肉干、小分子肽、牦犀膠等多種產品。圍繞牦牛血、骨、臟器資源,加大研發力度,重點開發腸衣、骨素、膠原蛋白等高值化產品生產技術。

乳制品———推進高原有機牧場、奶源基地建設與認證。提高機械自動化與規模化,重點發展超高溫滅菌乳、酸乳、乳粉、干酪、奶油、干酪素、功能乳、冰激凌等含乳飲料,滿足不同消費群體。依托青藏高原牦牛奶的資源優勢,著力打造“青海牦牛奶”品牌和質量體系的建立,通過品牌效應,建立市場營銷體系,支持企業加強乳制品質量安全控制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提高產品質量安全保障能力。同時,引進大企業和知名品牌開發項目,建設具有一定規模的奶業生產企業集團,并將有證未生產的現有企業通過聯合、兼并、改組等形式,與省內外大企業、知名品牌合資合作開發產品,擴大生產規模。打造資源配置合理、技術水平先進、產品結構優化、具備競爭力的現代乳制品加工業。

枸杞———制定柴達木枸杞種植標準,加強枸杞深加工產品品牌的推廣與宣傳,大力推廣機械化采摘和加工,進一步提升柴達木枸杞產品的市場影響力與占有率。突破枸杞深加工過程中的關鍵技術難題,重點發展枸杞鮮果、飲料、濃縮汁、顆粒制劑、枸杞酵素、多糖、黃酮、花青素以及保健酒加工等產業,枸杞葉養生茶、飲料、速凍鮮菜、枸杞花蜜、藥酒、酵素、枸杞粉、顆粒制劑、枸杞多糖、黃酮、枸杞籽油、軟膠囊、枸杞原汁、濃縮汁飲料、枸杞花青素化妝品等產品。同時加強對枸杞生產加工過程中廢棄物的綜合利用。

沙棘———大力推廣機械化采摘和加工,推進以白刺/沙棘飲料、白刺/沙棘濃縮汁、白刺/沙棘提取物(花青素)、白刺/沙棘籽油、白刺/沙棘酵素等提取工藝研究,重點構建白刺、沙棘—果粉、果汁、飲料、酒/提取物花青素/籽油、多糖、軟膠囊/酵素/飼料—深加工—達托霉素/去甲金霉素/莫匹羅星/雷帕霉素/奧利司他等產業鏈條為加工內容的特色植物產業發展。

藜麥———強化品牌建設,提高競爭力,促進增產增效,發展“企業+基地(農戶)+市場”的產業模式。開拓藜麥產品國內外市場,研發新產品,延長產業鏈條,提升藜麥產業水平和效益。重點發展藜麥米、藜麥休閑食品、藜麥嬰幼兒食品、藜麥老年食品、藜麥營養強化食品、藜麥沖調粉、藜麥預拌粉、藜麥酒、藜麥枸杞飲料、藜麥谷物早餐等有機藜麥深加工產品。

青稞———開展青稞食品加工技術研究,以現有青稞粉、青稞胚為基礎,重點發展優質糌粑粉、青稞胚芽油、青稞酒、糌粑餅干、面條、營養早餐粉、高端食用油等有機食品。全面推進青稞活性物質提取研究,發展青稞低聚糖及其衍生物、青稞蛋白粉、青稞低聚肽、青稞膳食纖維等系列青稞產品。

蟲草———以蟲草菌粉和下游生化產品為主,利用生物發酵技術,繼續建設蟲草百令片、蟲草菌粉、蟲草含片、蟲草口服液、蟲草酒的生產基地,進一步加大生物制劑產品的研發投入,發展冬蟲夏草抗生素、抗腫瘤藥物輔助用藥及藥品。以青海特色動物為基礎,加強動物源性產品研究,發展醫藥生物蛋白材料項目。支持生物制品類的三類醫療器械產品注冊并落地生產、營銷。

中藏藥———大力發展甘松、款冬花、麻黃、甘草、桃兒七等青海當地藥材及其衍生的中藏藥飲片、中藏藥提取物和中成藥產業鏈。以大黃、藏茵陳、塞隆骨、冬蟲夏草等特色中藏藥材原料基地建設為重點,加快建設滿足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的道地藥材、中藏藥種植基地,為加工工業提供可持續利用的優質原料,加強道地中藏藥種源培育,促進中藏藥材的加工生產向規模化、標準化、商品化方向發展等。重點推動以甘草提取物為原料的常規劑型和片劑、膠囊劑的生產,實現甘草產業化、高值化生產的發展;圍繞國家定點麻黃素生產企業,以現有麻黃素為主要原料,向麻黃素片劑方向發展。

礦泉水———在天然礦泉水資源富集地區打造天然礦泉水產業群,支持各地依托當地天然水資源,因地制宜發展天然飲用水,打造長江源水、黃河源水品牌。發展富鍶、富硒等多元素礦泉水、培育嬰兒礦泉水、幼兒礦泉水等新產品,依托唐古拉山、昆侖山的礦泉水資源,實施產業鄉村振興提升工程、建設倉儲物流配送中心、開展產業品牌提升工程、組建創新產業聯盟、推進智能工廠試點。

藏毯———加大生物基纖維、纖維素纖維非織造布加工和濕法成網非織造技術的推廣應用,與下游產品新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引進高新技術裝備,利用羊毛、羊絨等動物纖維資源優勢,進一步提升毛紡產業鏈制造水平,促進紡織產業鏈向價值鏈高端提升,重點發展藏毯、唐卡、民族飾品、工藝品、旅游紀念品。

第七章 實施8項重點任務

“十四五”時期,通過實施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主動融入“雙循環”新格局、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推動園區經濟發展、強化品牌質量建設、促進軍民融合發展、打造招商引資新格局八項重點任務,保障11項重大工程的順利推進。

一、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一)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鼓勵企業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設備,加快調整優化產品結構,著力降低生產成本,持續提升產品質量檔次。著力培育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的企業集團,化解產能過剩,加快淘汰落后產能。

(二)發展壯大新興產業。推動有基礎、有優勢、有競爭力的新興產業做大做強,加強關鍵共性技術和核心技術的攻關,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鼓勵企業加快對現有生產設備、工藝路線、產品質量等關鍵環節的改造提升。

(三)積極培育生態產業。推進“三品”專項行動,發揮特色生物資源優勢,完善保健產品技術開發與產品儲備。建立中藏藥推廣平臺,打造“中藏藥材種植—中藏醫藥加工—中藏醫藥服務”醫藥全產業鏈,發展藏醫藥健康旅游服務。

二、主動融入“雙循環”新格局

(一)構建產業融通大循環。深入實施“優二進三”戰略,進一步優化調整三次產業比重,促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相輔相成發展。深入推進兩化融合,促進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融合共生,以數字經濟帶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布局區域協同大循環。暢通“原材料供給—材料精深加工—產品制造—市場營銷”供應鏈,構建“廢舊物資回收—資源化加工—資源再利用”特色資源循環再生利用體系。與周邊省份形成有效產業聯動,提升省內產業能源資源供給水平,拓寬產品市場渠道,高效承接國內產業轉移。

(三)打通生產要素大循環。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帶動產業模式創新和業態創新。發展服務型制造,通過推動云制造服務、工業電子商務等實現各領域企業協同、社會制造資源集成共享以及生產環節降本增效,保障產業鏈、供應鏈持續穩定。

三、加快發展數字經濟

(一)加強數字網絡設施建設。加快城市基礎設施數字化升級,加強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基于下一代互聯網、5G等新興技術的工業互聯網布局。

(二)打造新興數字產業集群。打造本土數字產業龍頭領軍企業,培育本土數字產業品牌,吸引數字技術人才落戶,開拓大數據應用場景。加強數字產業招商力度,按照合理謀劃、統籌安排、持續推進的方針推進項目落地。

(三)加速產業企業數字轉型。提高企業生產裝備數字化水平,發展智能制造基礎軟硬件產品,支持企業加快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和生態打造,實施生產全流程網絡化協同試點示范。

(四)扶優做強平臺經濟形態。加快企業級工業互聯網、產業互聯網、跨領域工業互聯網等平臺的建設及普及應用,培育壯大基于數字技術的現代服務新業態,開拓“線上+線下”協同服務模式,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技術、人才、金融等資源渠道。

四、培育壯大市場主體

(一)持續加大企業培育發展力度。落實重點政策措施,培育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具有較強擴張能力和持續盈利能力的大企業集團。深入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及科技小巨人企業培育計劃,持續加大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力度。

(二)完善培育市場主體各項扶持政策。建立涉企收費清單目錄,制定省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鼓勵信用擔保機構做大政策擔保和再擔保規模。統籌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專技人才、管理人才、職業技能人才優惠政策,對納入“昆侖英才”行動計劃的人才,按規定享受優惠政策。

(三)培育優秀企業家隊伍。完善企業家激勵機制,建立與企業家溝通渠道,形成資源向優秀企業領軍人物和管理團隊集聚的政策導向。建立科學選拔用人機制。加大對優秀企業家的宣傳力度,促進全社會形成尊重、愛護企業家的良好氛圍。

五、推動園區經濟發展

(一)強化規劃引領。堅持規劃先行和差異發展,統籌區域資源狀況、環境承載能力、產業基礎和發展優勢,科學確定園區產業定位和發展方向,強化規劃引導和協調力度,堅決避免園區間產業同構、同質競爭和重復建設。

(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全面落實國家支持園區發展的優惠政策,以政府投入為引導,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加快公用設施建設,拓展園區服務功能,重點抓好項目入園行政審批手續辦理,建立生產要素協調機制,完善產品展示、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體系。

(三)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對專項規劃的指導約束作用,引導項目優先使用存量建設用地,落實工業項目投資強度規模控制,開展園區閑置土地清查工作,建立閑置土地地塊臺帳,開展園區城鎮低效用地摸底調查,編制園區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專項規劃,實施開發區建設用地節約集約狀況專項評價。

(四)推動園區綠色發展。建立完善園區項目準入評審體系,督促企業加快節能減排技術改造。依法開展產業園區規劃環評及跟蹤評價工作,落實“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環境風險防范,加強環境監測與預警能力建設。創新園區環境治理模式,降低中小企業污染治理成本。推進排污權、水權交易市場建設,積極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

(五)推進產業功能區建設。依托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和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建設,系統整合產業配套鏈、要素供應鏈、產品價值鏈、技術創新鏈。“西寧—海東”都市圈建設跨境電商與先進制造和現代展務相融合的復合型產業功能區,柴達木建設鹽湖化工與新材料深度鏈接的循環型產業功能區,共和盆地建設新能源與智慧電網互動發展的綠能產業功能區。引進東部跨境貿易產業鏈和戰略性要素資源,探索省際投入共擔、利益共享、經濟統計分成等機制。

六、強化品牌質量建設

(一)推進產品標準化制定工作。開展企業技術質量標準創新基地建設,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將專利技術、核心技術轉化為標準,支持企業參與國家、行業或地方標準制定、修訂。推動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標準化基地建設,把推行特色產業標準化與開展良好農業規范(GAP)認證、創建農畜產品品牌等有機結合。圍繞唐蕃古道、古絲綢之路旅游文化品牌,開展旅游服務標準化示范試點建設。

(二)全面提升品牌質量管理水平。推進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強制性認證、自愿性工業產品認證,引導企業實施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全面推行加強企業質量管控制度,建立健全生產經營全過程質量安全控制體系。

(三)積極實施走出去品牌發展戰略。鼓勵企業參加國內外品牌會展活動,擴大“青洽會”國內外品牌影響力,引導企業制定品牌戰略規劃。利用傳統媒體、互聯網新媒體、網絡軟文等傳播渠道,積極宣傳有關青海品牌建設理念。鼓勵各類媒體安排自主品牌公益宣傳,支持品牌整體推廣。

七、促進軍民融合發展

(一)拓展軍民融合領域范圍。推進軍民融合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引導民營企業利用自身優勢積極參與軍品科研生產,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和軍民兩用技術成果引進。

(二)強化軍民融合改革創新。建立軍民融合聯合推進、與國內軍工集團進行戰略合作、軍地軍民融合信息共享三項機制。構建聯合研發、項目對接、推進服務、軍企合作和產業融資等平臺,建立完善高原特色國防科技工業、軍地基礎設施共享、軍隊保障社會化服務、人才聯合培養、軍民科技協同創新體系。加強督導檢查,建立問責機制,強化規劃剛性約束和執行力,發揮法律法規的規范、引導、保障作用。

八、打造招商引資新格局

(一)注重謀劃重大項目。按照“建鏈、延鏈、補鏈、強鏈”推進產業鏈招商,盯緊行業領軍企業發展方向和投資動態,引進有利于促進產業集聚、形成“產業鏈”的大項目、好項目,打造“大項目—產業鏈—產業集群”的發展模式。

(二)創新招商引資方法。采取市場轉換投資方式,推進以企招商、以商招商。利用對口幫扶、對口支援關系,開展“點對點”對口互補招商。建立在青“名企、名人”交流平臺和聯絡渠道,招引高端企業項目和技術人才。通過各類展會平臺,廣泛宣傳投資優勢,展示青海良好的發展形象和投資環境,有效提升招商引資水平。

(三)加強考核和績效評價。完善招商引資項目評價體系,將合同履約率、項目開工率、建成投產率納入招商引資考核范疇,并適時增加資金利用、吸納就業、引進技術、研發創新等方面的評價指標。落實省政府關于招商落地重大項目的獎勵制度,定期通報招商引資工作和重大招商引資項目推進情況,推廣先進經驗,發揮示范效應。

第八章 實施8項重大舉措

“十四五”時期,通過積極培育“新業態”、創新發展“新動能”、深化供給側改革、推動工業綠色發展、加快發展平臺經濟、強化企業融資服務、優化企業營商環境、優化煤炭資源供給等八項重大舉措,推動產業協調發展,確保規劃任務順利推進。

一、積極培育“新業態”

促進產業向創新發展轉變,加快依靠創新和技術進步產業鏈提升和價值鏈升級的新型工業化進程。培育平臺經濟成為新的產業組織形態,積極培育平臺型企業,推進平臺商建設,全面促進工業化與信息化的融合互動、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的融合互動、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的融合互動。發展能源資源節約型、生態環境友好型的綠色制造業或綠色產業。加快能源結構清潔化調整,積極發展能源互聯網,實現能源的清潔、安全和高效利用。

二、創新發展“新動能”

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以財政資金引導、社會多元投入的方式加大對企業科技創新活動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政產學研用產業創新體系,加強政府與社會合作,推進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促進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完善科技成果轉化運行和激勵機制,健全以技術交易市場為核心的技術轉移和產業化服務體系。推動創新平臺建設,創建國家級、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工程)實驗室、技術創新基地等科技創新平臺,探索園區由行政機構向泛投資機構轉變,成立產業基金,以股權投資形式與新引進的優質企業項目進行深度合作。

三、深化供給側改革

鞏固“三去一降一補”成果,加大“破、立、降”力度。破除無效低效土地資源供給,釋放存量資源優化配置的發展新空間,推動企業杠桿率下降,優化企業資本結構,降低企業經營風險,激發企業發展活力,深化產融合作模式,加大投資補短板力度,強化財政資金引導,撬動社會資本投入。增強微觀主體活力,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實現產權有效激勵和企業優勝劣汰。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繼續改善營商環境。穩步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健全要素市場準入、監管、退出制度,全力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加快構建青海省營商環境指標體系。提升產業鏈水平,推進制造業向創造、提質轉變,強化科技創新,大力培育新動能,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激發內需和市場的潛力,為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提供原動力。

四、推動工業綠色發展

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為導向,研究制定鹽湖資源綜合利用、有色冶金、建材、裝備制造等我省重點產業領域綠色化、低碳化改造的實施路徑、政策規劃和行動方案等,加大對高耗能、高排放落后產能的淘汰力度。實施固定資產項目節能評估和碳排放評估,從用能總量、能耗標準、碳排放標準等方面嚴把準入關,避免高耗能產業無序增長。指導并支持企業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大力研發推廣余熱余壓回收、水循環利用、重金屬污染減量化、廢渣資源化、脫硫脫硝除塵等新工藝、新技術。組織實施能效“領跑者”行動,促進企業產品結構向低碳化、高端化、環保化、高值化升級,創建一批綠色園區和綠色工廠,打造一批綠色設計產品。發展循環經濟,推動對能源、材料和廢棄物的重復、持續、資源化再利用,推進下游機電產品再制造,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

五、加快發展平臺經濟

打造數據驅動、平臺支撐、網絡協同的平臺經濟,完善平臺經濟相關法律法規與政策規定,優化獎勵補助、人才引進、稅收減免、融資擔保、信貸支持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深入挖掘我省優勢資源和名優特產品,優化平臺運營,加強在線交易、線下交割、物流配送、食源追溯、倉儲、冷鏈、保鮮等硬件設施,加強與國家級交易平臺、國內知名網絡平臺的合作,積極打造青海特色名優平臺。強化平臺信用監管,建立平臺企業信用檔案,支持和引導平臺加強內部信用建設,提升平臺自身治理能力,推進平臺規范健康發展。

六、強化企業融資服務

利用現有工業轉型升級資金和青海省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支持用于產業轉型升級、公共平臺建設、公共服務補助、政府購買服務、重點孵化項目、龍頭企業引進培育、初創企業補助等產業資金扶持。建立銀政企交流機制,推進誠信企業建設,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有效管控風險的前提下做好無還本續貸、循環貸款等工作,落實差別化信貸政策。開展中小企業評級工作,建立為中小企業服務的信用數據庫。創新企業融資方式,積極運用承兌匯票、貼現、保函等金融新產品,做好企業資金運用監管工作。加強企業資金供求監測分析工作,指導企業用好信貸資金,用活金融政策,制定科學的資金需求使用計劃,提高資金運用水平。加大工業企業上市培育力度,推動符合條件的上市融資。發展股權融資,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運用債券、信托、融資租賃、應收賬款、無形資產質押、銀稅貸等方式多渠道募集資金。

七、優化企業營商環境

增強行政審批指導、培訓工作,加強行政審批部門人員的政治意識、責任意識、時效意識以及服務意識,完善行政審批監管體系,開展公共性和專業性并重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信息數據平臺、審批管理體系、監管方式“四統一”。健全政企溝通機制,推進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建立健全企業信用動態評價、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深化降本減負行動,實施企業收費清單管理模式,嚴格落實深化企業減負擔降成本的各項政策,系統性梳理企業稅費、審批、融資、用地、用工、采購流通等環節成本,出臺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減輕企業負擔的政策。加快推進產品準入改革,壓減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目錄和強制性認證種類,積極推進各類許可證網上辦理業務。深化支持產權便利化改革,推進知識產權“互聯網+政務服務”。以青海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絡為主體架構,構建形成服務功能完善、特色鮮明、運營規范、方便快捷、覆蓋我省、互聯互通、線上線下聯動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

八、優化煤炭資源供給

引導“利益鏈”,協調本省企業參與吐—哈盆地煤田的開發,協調新疆煤炭企業進入青海進行能源化工投資,以原煤、焦炭、甲醇等多種形式組織“疆煤入青”,打造全國具有特色的新的產業帶,成為國家產業戰略回旋的重要基地,爭取成為國家戰略。促進煤炭資源向鹽湖化工產業傾斜,促進青海鹽湖資源與新疆煤炭資源融合發展,深化區域戰略合作,實現兩省間的資源互補,產業協同發展。

第九章 優化產業布局

“十四五”時期,堅持生態優先,明確空間布局核心區域;堅持東西互通,促進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堅持產城一體,強化產業發展要素支撐;堅持開放合作,突出產業發展戰略地位。重點推進“一條帶、一張圖、一片區”的產業布局優化工程,持續完善“多地優勢互補”經濟帶,加快繪制“千億重大園區”布局圖以及著力構建“特色縣域經濟”集聚區。

一、持續完善“多地優勢互補”經濟帶

以“三灘引水”重大工程、“恰卜恰—臨夏”高速公路、“共和—河南”超高壓輸電線路建設為契機,整合共和盆地光伏新能源、風電新能源產業,發揮共和盆地背靠青南草原、面朝青海湖、西臨柴達木盆地、東連西寧盆地,為共和、貴德、化隆、循化、貴南沿黃地區龍頭的地域優勢,籌建“海南工業園”,逐步培育沿黃經濟區,與“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西寧經濟開發區”“海東工業園區”形成立體發展的布局態勢。

以西寧市作為我省“十四五”時期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核心區。依托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青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西寧綜合保稅區+北川工業園區+配套生活城建設,重點發展光伏光熱制造、鋰電儲能、有色合金新材料、特色化工新材料、生物醫藥和高原動植物資源精深加工等產業集群,改造提升有色(黑色)金屬生產、基礎化工、藏毯絨紡、新型建材等傳統產業,加快布局新一代信息技術、電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高端裝備、綠色環保和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

以海西州作為我省“十四五”時期提升和改造傳統產業發展的主戰區。依托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建設,加快構建鹽湖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鏈條,重點發展依托優勢資源和產業基礎的下游產業和延伸產業,形成以鹽湖化工為核心,油氣化工、新型煤化工、金屬冶煉、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相互融合、聯動發展、循環閉合的循環經濟產業體系。

以海東市作為我省“十四五”時期特色產業提質發展的先導區。發展現代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承接海西州、西寧市新能源、新材料產業轉移,做大青稞酒、乳制品等農畜產品加工業,做強民族特色紡織服裝、民族手工業,做優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壯大數字經濟,爭創我省特色產業提質發展的先導區。

以泛共和盆地區域和青南地區作為我省“十四五”時期生態產業做優做強的示范區。重點布局牛羊肉、乳制品、枸杞等生態產業,打造生態產業示范性集群,形成高原綠色生態品牌。改善青海省以青南地區、祁連山地區南北兩廂生態環境,培育生物物種的多樣性,在青南、海北等區域布局“綠色產業”,實現青海省產業空間的拓展和立體發展的態勢,發揮西連新疆、南連西藏、北連河西走廊、東連蘭州、東南連成都平原的交通基礎設施對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

二、加快繪制“千億重大園區”布局圖

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東部地區以德令哈為核心,整合烏蘭、都蘭、天峻空間資源,輻射帶動三縣發展。西部地區以格爾木工業園區為核心,引領帶動大柴旦、茫崖跨越發展,構筑“雙核驅動、兩翼齊飛、東西聯動”總體框架。

專欄4 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主導產業

1.格爾木工業園

主導產業:鹽湖資源綜合利用、金屬冶金、新材料、煤炭綜合利用、油氣化工、精細化工。

———鹽湖資源綜合利用:依托察爾汗鹽湖、東西臺吉乃爾鹽湖資源優勢,圍繞鹽湖鹵水資源綜合開發,深化鹽湖資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利用,構建不飽和烯烴與鹽湖化工副產物聚合的氯平衡體系。

———金屬冶金:提升鉛、鋅等共伴生礦產資源和礦山廢棄物綜合利用水平,推進冶煉中副產硫酸與鹽湖化工、煤化工產業融合發展,加快推動銅精深加工領域拓展,進一步提高精品銅供應能力,穩步發展高鈦渣、鈦白粉、海綿鈦等產品,開展鋼鐵搬遷項目,布局鋼鐵下游產業。

———新材料:在推進鉀資源開發的基礎上,同時積極發展以鎂、鋰等輕金屬合金等為主的新材料產業。

———煤炭綜合利用、油氣化工、精細化工:以支撐鹽湖化工產業發展和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為重點,延伸發展下游平衡鹽湖資源綜合利用副產氯氣、氯化氫的煤化工產業,加快建設煤制烯烴項目,規劃建設市場成長性好的丁辛醇、環氧氯丙烷、工程塑料、合成樹脂等下游產品,延伸發展精細化工產業鏈。

2.德令哈工業園

主導產業:鹽湖資源綜合利用、新材料、裝備制造、新能源、有色冶金、新一代信息技術、精細化工。

———鹽湖資源綜合利用:圍繞鹽湖資源基礎,以純堿、高純氫氧化鎂、氯化鈣等為基礎,開展鹽湖資源深加工。

———新材料:以金屬硅、高強高韌鎂合金、高性能高分子結構板材產品為基礎,積極延伸布局儲熱熔鹽、高端六氟磷酸鋰、聚苯硫醚等新材料領域。

———裝備制造:積極培育發展功能管線、鋼結構、高原型風機制造等。

———新能源:高倍聚光光伏裝備制造、光熱裝備制造。

———金屬冶金:高強高韌鎂合金、低品位鐵礦石綜合利用,金屬硅,晶體硅太陽能垂直一體化加工,金屬冶煉與壓延加工,氮化硅、氮化硼、氮化鈦鋁、鎂合金蝕刻板材、硅鋁鐵合金、硅鈣合金、金屬鈣等金屬冶煉及深加工。

———精細化工:延伸鹽湖產業鏈,發展氯酸鹽等精細化工產品。


3.大柴旦工業園

主導產業:鹽湖資源綜合利用、精細化工。

———鹽湖資源綜合利用:依托大柴旦鹽湖、馬海鹽湖資源基礎,重點發展鹽湖資源與冶金和鉛鋅尾渣綜合利用、鹽湖化工與煤炭資源清潔利用融合項目。積極推進煤焦化、煤氣化、煤鹽化產業鏈向下游延伸,以平衡鹽湖資源循環利用副產的氯氣、氯化氫氣體為重點,依托煤制烯烴規劃建設下游市場成長性好的聚氯乙烯、丁辛醇、環氧氯丙烷、工程塑料、合成樹脂等下游產品。

———精細化工產業:延伸鹽湖產業鏈,發展溴氨酸等精細化工產品。

4.烏蘭工業園

主導產業:鹽湖資源綜合利用、特色生態。

重點方向:

———鹽湖資源綜合利用:依托柯柯、茶卡鹽湖資源開展綜合開發利用項目,主要發展高端食用鹽、精制鹽及食用級氯化鉀。

———特色生態:茶卡羊系列畜產品,茶卡羊肉加工。

5.茫崖地區(含冷湖)

主導產業:有色冶金、鹽湖資源綜合利用、文旅產業。

重點方向:

———有色冶金:鉛鋅礦采選和天青石礦采選,鍶礦處理、石棉尾礦資源開發,鐵精粉。

———鹽湖資源綜合利用:鹽湖鉀肥、硫酸鉀、氯化鉀、硫酸鉀鎂肥、銣元素提取加工。

———文旅產業:冷湖工業園以正在建設的天文觀測基地及火星營地等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為特色的主導產業。

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推進鋰電池能、光伏制造、有色金屬及合金材料等產業規模化發展,積極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電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高端裝備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打造具有行業重要影響力的先進制造和現代服務相融合的復合型產業功能區。圍繞東川硅材料光伏、甘河冶金和特色化工、南川鋰電新能源和藏毯絨紡,加強產業空間布局統籌規劃,打造形成一批主導產業明確、關聯產業集聚、污染治理集中、廢棄物循環利用的工業組團。

專欄5 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主導產業

1.東川工業園區

主導產業: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材料。

重點方向:

———新能源:根據園區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現狀和產業關聯的相關要求及東川工業園區處于核心區的條件,在園區布局多晶硅、單晶硅、電池、組件生產裝置,重點發展光伏新能源產業鏈。

———新材料:在園區重點布局輕金屬合金材料、銅箔、鋁箔,以消化我省有色金屬冶煉產品為主的新材料產業,輻射帶動周邊地區工業發展,打造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新材料產業集群。

———電子信息材料:圍繞下游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需求,以半導體材料和光電子材料為重點,招商引進半導體應用材料研發、5G超高光纖材料生產、電子級晶硅材料提純生產、集成電路用硅材料等科技領先、引領作用強的優質企業和項目入園,打造全省重要的電子信息材料產業集聚區。

2.甘河工業園區

主導產業:有色冶金、新材料、基礎化工、特色化工。

重點方向:

———有色冶金:以發展電解鋁、電解鋅等為主的有色金屬冶煉和硅鐵、鉻鐵等產品為主的黑色金屬冶煉,建成全國重要的有色金屬、黑色金屬產業及下游加工生產基地。以消化冶金副產硫酸生產復合肥等產品,以及煤基多聯產等能源化工項目建設為主的特色化工,輻射帶動周邊地區工業發展。

———新材料:重點發展電解鋁及鋁后深加工,積極推動電解鋁—鋁壓延加工—鋁后深加工產業集群的發展,形成鋁上下游循環產業體系。積極打造鎂及鎂深加工、銅及銅深加工、鎳及鎳深加工、鉛鋅及鉛鋅深加工、鈦及鈦深加工特色產業基地。重點推進鋁鎂工業型材、鎂基系列輕質合金材料等有色金屬深加工項目。瞄準汽車輕量化方向,發展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

———基礎化工:統籌利用烯烴資源,加快推進烯烴基礎化工原料項目建設,重點發展烯烴(乙烯、丙烯)系等有機基礎材料產業。依托全省豐富的鹽湖資源,延伸發展鉀系精深加工業、鎂系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硼系無機非金屬材料、鋰系非鋰電材料、鉻系化工材料等基礎無機化工產業。

———特色化工:前瞻布局前沿化工新材料,推動基礎化工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攀升,延伸發展有機基礎材料、纖維材料、精細化工產業,加快構建鹽湖資源綜合利用精深加工產業、新型能源化工有機基礎原材料產業、纖維材料產業、氟硅化工材料產業和特色精細化工產業5大產業鏈,布局碳纖維應用產業,加快構建“烯烴—丙烯腈—碳纖維—碳纖維復合材料—下游應用”產業鏈,全力打造西北地區重要碳纖維生產應用基地。

3.南川工業園區

主導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特色生態、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服務業。

重點方向:

———新能源:加快布局鋰電材料、電池、電控系統等產業鏈項目,開發拓展儲能產業應用市場,發展儲能電池產業;建設國家級動力鋰電池回收利用示范基地,打造國內產業鏈完整的鋰電儲能產業集群和有重要影響力的千億元鋰電儲能產業基地。大力發展鋰電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芯制造等鋰電池材料和隔膜、電解液等配套產業,積極發展動力鋰電池、儲能鋰電池、3C鋰電池等,推進儲能電池的梯級利用以及全鋰電材料廢料的循環利用,打造鋰電池“材料—生產—回收—集成再利用”循環產業體系。

———新材料:以藍寶石為核心的光電新材料產業。

———特色生態:提質發展牦牛肉制品、藏毯絨紡等特色生態產業,加快完善“原毛分梳—紡紗—織毯—銷售—后服務市場”和“原絨分梳—紡紗—染色—特色紡織—針織制品”產業鏈。中藏藥及保健品的生產。開發中藏藥膠囊、丸劑、水劑、注射劑、顆粒劑、口服液等產品。挖掘青海特色動植物資源,發揮紅景天、沙棘、冬蟲夏草、枸杞、大黃等中藏藥材資源在強身健體、提高人體免疫力等方面保健優勢,實施藥膳、藥酒、藥茶、飲料、保健品等藥食兩用產品的深加工項目。

———新一代信息技術:大數據產業(旅游大數據、生物醫藥大數據等)、智能終端(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智能家居、智能安防制造、可穿戴設備等)。

———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總部經濟、現代物流、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科技服務、醫療教育、文旅休閑等為主的現代服務產業,努力打造我國西部地區智慧物流示范區和我省電子商務先行區。

青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培育壯大青海高新區高原生物醫藥健康、大數據、智能制造產業集群,打造具有影響力的極地創新城。推動高原特色生物健康產業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融合發展,發揮上海中醫藥大學技術轉移中心青海分中心、藏藥新藥開發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科技服務平臺作用,利用大數據技術開展特色生物資源及中藏藥產品的開發與成果轉化,打造面向青海乃至全國的生物醫藥電子商務云平臺。圍繞高檔數控機床、化工精密儀器儀表、汽車輕量化結構件用鎂合金精密壓鑄件、智能檢測和裝配裝備、金屬冶金行業高效節能技術和裝備等,開展高端價值鏈裝備制造。

西寧綜合保稅區+北川工業園區+配套生活城。構建“一區一園一城”融合發展的對外加工貿易新高地,發展鋁鎂合金高新材料、裝備制造、綠色環保、現代物流、科技服務等產業,拓展研發設計、檢測維修、保稅貿易展示等功能,打造全方位高水平開放前沿陣地和引領全省開放發展的樞紐。海東工業園區。深入推進園區攻堅工程,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創新園區管理體制機制,著力破解土地、資金等瓶頸,提高園區承載力,促進企業向園區集中、產業向園區延伸、要素向園區集聚,按照“產城一體、產城融合”的理念和“高新輕優”的產業發展方向,打造產業發展核心增長極。

專欄6 海東工業園區主導產業

1.河湟新區

主導產業:先進制造業、信息技術、現代服務業。

重點方向:

———先進制造業:著力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儲能電池、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產業。

———信息技術:加快謀劃和布局數字經濟,承接構建我省數字經濟雙創中心,積極融合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智能終端、信息安全、智慧醫療、電子商務等領域,形成數字經濟產業總部集聚和產業多元化孵化平臺。

———現代服務業:著力發展商貿物流、跨境電商、文化旅游、會展商務、智慧教育、醫療康養等產業。

2.互助綠色產業園

主導產業:特色生態。

重點方向:

———特色生態:重點發展青稞酒、高原特色食品、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加快構建藏系羊/牦牛系列產品、乳制品深加工、青稞深加工、馬鈴薯深加工、油菜深加工、綠色飲料產業體系,打造形成國內有影響、國際有市場、特色鮮明的新型食品和農副產品加工基地。以沙棘、枸杞等高原特色植物的精深加工為重點,大力發展功能性物質的提取及下游保健品的開發;推進冬蟲夏草加工集約發展,培育冬蟲夏草品牌,建設集蟲草交易、蟲草檢測、蟲草等級評定于一體的蟲草集散中心。

3.樂都工業園

主導產業:綠色建材、裝備制造、新材料。

重點方向:

———綠色建材:重點發展高端裝配式建筑、新型綠色建材產品、配套基建材料,并布局尾礦及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項目。

———裝備制造:重點發展軍工鈦合金裝備、民用高端裝備及其他相關機械裝備等。

———新材料:重點發展光電顯示設備及光伏發電設備、鋰電池負極材料、石墨電極材料、功能復合材料等非金屬新材料,以及鎂合金、鋁合金、鈦合金等金屬新材料。

4.民和工業園

主導產業:新材料、特色生態。

重點方向:

———新材料: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和發展優勢,作為延伸柴達木資源精深加工基地,延伸鐵合金、電石產業鏈,培育和壯大鋁合金精深加工產業體系,形成集交通擠壓型材,鋁棒、板、帶、箔、管、線,鋁合金等產品為一體的金屬新材料產業鏈,打造我省重要的鋁產品精深加工基地。

———特色生態:依托特色資源,發展乳品、飼料、畜產品、絨毛等加工產業。

三、著力構建“特色縣域工業”集聚區

推動縣(區)差異化發展,開展各縣(區)產業整合研究,制定差異化發展配套政策,對各縣(區)實行與功能區發展定位相適應的新考核體制,制定《青海省縣域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考核辦法》。建立各縣(區)產業互補配套的共贏模式和長效機制,制定《青海省縣域經濟合作與利益分享機制的實施意見》,明確縣域合作項目產生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營業稅以及統計指標中的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和節能減排指標及利益分享的數據測算依據和方法、利益分享比例的協商裁定等相關問題等。

專欄7 特色縣域工業集聚區及發展方向

1.循化清真食品(民族用品)產業園

依托黃河水資源、特色農牧業資源、氣候自然條件和撒拉族民族特色,穩步發展民族特色輕紡、民族用品、旅游紀念品、清真食品等輕工業和光伏發電、物流中心、水產養殖加工、農產品等產業,建成青海省清真食品產品認證中心。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園區集聚清真食品(民族用品)產業能力,打造成為省級重點產業園,引領我省清真食品、民族服飾等加工業持續健康發展。

2.巴燕·加合市級經濟區

依托黃河水資源、特色農牧業資源和交通、氣候等基礎條件,穩步發展水電、清真食品加工、果蔬儲藏、飼料加工、畜產品加工、拉面配料加工、水產品加工、民族服飾加工、旅游產品加工等傳統產業。推進技術升級、產能改造和兼并重組進程,加快發展高端陶瓷復合材料、鋁型材、碳化硅、鐵合金、切割刃材料、石灰巖、納米碳酸鈣、金屬鎂、高氯酸鉀系列等新材料加工產業,打造海東市新型材料加工基地、中小企業孵化基地。依托小商品制造業優勢,發展冰絲帽系列、藏族服飾、中東款式頭巾、非洲款式鞋等民族特色加工業。推進以光伏電站為主的“綠色、環保、生態”新能源產業。

3.化隆群科綠色(清真)產業園

發展方向以民族服飾加工、家禽養殖、鄉村振興拉面培訓等產業為主。

4.大通北川工業園區

依托現有產業基礎,重點布局有色金屬精深加工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綠色食品制造業、先進制造業、節能環保產業等高新技術產業,打造我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第二極,形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合金高新材料產業集群。

5.湟源大華工業園區

依托高原特色動植物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大力發展乳制品加工、畜產品深加工、特色保健食品加工、糧油食品加工釀酒及飲料加工等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精深加工產業,打造全省最大的農畜產品加工集散基地。

6.都蘭特色產業集聚區

以有色冶金、特色生態為主導產業。有色冶金產業依托都蘭特色產業聚集區建設,重點布局黃金采選加工、多金屬資源開發及精深加工;特色生態產業以枸杞種植及深加工為主導。

7.其他工業集中區

其它工業集中區圍繞因地制宜、錯位發展、產業集聚、綠色集約的原則,加快推進縣域經濟發展,提升工業經濟對縣域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支持有條件的縣建設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工業集中區,以特色優勢資源開發和特色產業發展為切入點,形成集約化、規模化、基地化的縣域經濟產業發展格局,努力把縣域經濟建設成為我省工業和區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第十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協調

加強組織實施保障。成立重點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統籌產業高質量發展全局工作,緊抓規劃落實中的關鍵問題。建立健全部門間的協調溝通機制和重大項目推進機制,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齊抓共管、運轉高效的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格局。堅持工業經濟預警預測工作,堅持對重點地區、優勢產業、重點企業的運行監控。

建立綜合考核評估制度。形成建設指標體系,對規模與速度、投資與技術進步、發展質量和效益、新型制造業體系、區域協同創新、兩化融合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定。建立實施動態統計監測體系,堅持“依法統計、分級負責、部門把關、統計綜合”“誰出數、誰負責”原則。開展示范區建設試點,建立示范區建設監測平臺,即時發布最新動態,定期開展任務落實情況階段性檢查和實效評估。

積極對接國家戰略。各有關部門積極對接國家相關部委,銜接政策,對接重點產業,服務重點企業,做大龍頭企業,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共同參與國家重大戰略的建設和實施。建立對接國家戰略規劃項目庫,實施動態管理,爭取建成一批項目、規劃一批項目、儲備一批項目。

二、嚴抓安全環保

牢固樹立安全環保理念。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制度,齊抓共管、協同推進。加大安全環保宣傳力度,做好安全環保基礎工作,強化企業安全環保學習,使企業真正樹立起遵章守紀、杜絕“三違”的思想。全面貫徹安全環保政策。貫徹落實應急管理部、生態環境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相關政策法律法規要求,貫徹落實青海省《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青海省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實施意見》等相關部門政策法規,落實主管部門責任制,完善安全環保地方性法規標準,加強財稅、金融、科技等多方面支撐。

強化行業安全環保監管。落實“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嚴把建設項目環境準入關。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環保、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環保、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環保”(三管三必須)的要求,監督企業強化落實安全環保生產責任制,從強化安全風險管控、全鏈條安全管控、全面落實主體責任以及基礎設施保障等方面,嚴格執行安全環保法律法規。嚴格執行安全和環保“三同時”制度,指導省內各行業不斷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全力配合相關部門,推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不斷提升企業治污水平,推動資源綜合利用,最大限度提升工業行業清潔生產水平。

三、尋求政策突破

產業承載政策。積極向國家爭取“十四五”時期增加環境容量,統籌規劃,一企一策,以“改、建、提”(“改工藝、改結構、改布局”“建工程、建設施、建園區”“提質量、提容量、提水平”)破解環境容量難題,推動將省內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納入國家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突出省內特色產業,制定適用于我省的鼓勵類產業目錄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爭取國家層面對地方特色產業發展的引導和支持,降低產業門檻,適當下放核準權限。

財政稅收政策。爭取中央財政對省內工業發展轉移支付力度,縮小標準財政收支缺口。加大對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貸款貼息支持力度,完善三廢集中處理及安全生產設施。落實國家鼓勵類產業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結合我省特色產業、亟需轉型升級的傳統產業以及基礎薄弱的新興產業目錄,落實好重大技術裝備進口稅收政策。

金融投資政策。加大省內信貸支持,加強財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有效銜接,爭取在國家層面推進政策性金融機構加大對我省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的金融服務力度,推進我省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制定導向性投資鼓勵政策,加大現有投資中企業技術改造和產業結構調整專項對我省特色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

科技創新政策。爭取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為省內科研項目落地提供政策支撐,在省內優勢領域建設國家級科研中心,形成高水平、有特色的科技創新聚集區,建立流動智庫創新資源保障機制,吸引“兩院”院士作為特聘科技專家。對于我省重點產業緊缺技術,對接國內先進企業進行技術推廣轉讓,并對推廣或轉讓過程中產生的咨詢、服務、培訓費用給予優惠減免。加大我省與東部發達地區在產業創新聯盟方面合作力度,加強產業共性與關鍵技術研發,在國家重點項目申報、平臺建設等方面采取聯合申報等政策保障。

承接產業轉移政策。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對符合條件的產業轉移項目提供信貸支持、在風險可控前提下為東部地區并購、重組省內企業提供支持,引導內陸金融機構到青海設立機構和開辦業務。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產業轉移項目根據權限優先予以核準或備案,并給予省內技術改造等財政專項資金的優先支持。在國家層面提高承接產業轉移的定位,建設面向國內國際、東部中部兩個市場的加工制造基地,以及面向中亞和西亞市場的制造業產品出口創匯基地。

四、加強土地保障

落實國家用地政策。支持產業用地采取長期租賃、先租后讓、租讓結合、彈性年期方式供應,鼓勵開發區、產業聚集區規劃建設多層供應廠房、國家大學科技園及科技企業孵化器,供中小企業進行生產、研發、設計、經營多功能復合利用,控制和降

低企業的土地使用成本。園區內符合條件的國有建設用地,可按照相關政策依法轉讓、出租、抵押建設用地使用權。

優化工業用地配置。用活土地政策,積極爭取用地指標,保障重點工業項目用地,引導企業集約高效科學用地。創新存量土地、低效用地開發利用方式,加強工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嚴把建設項目準入關,探索彈性年期出讓等新型出讓方式。優化土地供給服務模式,將用地咨詢、新征用地受理、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登記等9大項行政審批業務納入窗口服務,實行受理、審核、審批、發證“一站式”服務。加快審批速度,全面落實“服務承諾制”“一次性告知制”和“限時辦結制”,對重點企業項目開通“綠色通道”積極推行預約服務、延時服務、上門代理服務,優化辦事環節。

五、強化人才支撐

壯大高層次人才隊伍。完善常態化人才柔性引進機制,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引培,壯大高層次人才隊伍。圍繞優勢特色產業引進一批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企業技術管理人才和青年后備科技人才。以重點園區為載體,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積極承接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項目,鼓勵企業核心技術核心人才捆綁引進。

培育高技能制造業人才。推廣產學研用協同育人模式,深化職普融通、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高技能產業工人隊伍。鼓勵在職培訓,定期設立專業技能培訓班,完善一線工人技能分級制度,對工人技能進行科學規范的考核,并授予相關登記證書和待遇調整。弘揚工匠精神,支持制造業尤其是藏區特色產業的高技能人才建立技能大師工作室,通過師徒傳承、技能攻關等方式,培養技能開發團隊,提升產業工人素質。

加速數字領域人才引育。支持省內高校、科研院所及各類教育機構與企業聯合,培訓數字經濟領域實戰人才。充分利用“昆侖英才”行動計劃,引進人工智能、大數據、工業互聯網、云計算等領域高端數字技術人才來青開展研究工作或創業。

完善人才服務保障體系。制定重點產業領域緊缺人才及專業目錄,通過與內陸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定向委培等方式實現人才培養和定向輸入。對按照我省相關政策規定從省外引進的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符合相應條件的可在科研平臺共享、職稱申報、科研補貼、兼職兼薪、配偶安置、子女入學、住房、醫療、社會保險等方面,按照我省相關規定給予優惠待遇和便利服務。

報告庫會員(¥)199/年起售

海量行業報告和相關實用干貨寂集錦
開通報告庫會員
樂享更多下載,購買超值優惠

查看更多報告

掃一掃獲取
最新情報資訊

掃一掃免費
閱讀最新報告

特色服務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