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智慧農業是智慧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發展中國家消除貧困、實現后發優勢、經濟發展后來居上、實現趕超戰略的主要途徑。對此,中國十四五規劃意見稿提出"建設智慧農業",各地十四五規劃意見稿均提及智慧農業。
一、中國智慧農業發展現狀分析
1、智慧農業引領農業變革新方向
智慧農業是智能農業專家系統的簡稱,一般是指利用物聯網技術、“5S”技術、云計算技術和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實現“三農”產業的數字化、智能化、低碳化、生態化、集約化,從空間、組織、管理整合現有農業基礎建設、通信設備和信息化設施,使農業和諧發展,實現“高效、聰明、智慧、精細”和可持續生態發展,是將科學技術融合在農業發展領域中的具體實踐和應用。
智慧農業是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全產業鏈的“生態融合”和“基因重組”,可以從產前、產中、產后等環節徹底升級傳統的農業產業鏈,提高效率,改變產業結構。
智慧農業是傳統農業向現代精準農業發展的一次深刻變革,是農業信息化發展從數字化到網絡化再到智能化的高級階段。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2、世界各國爭相發展智慧農業
全球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智慧農業呈現較快發展態勢,英國、日本、挪威、美國、澳大利亞、韓國相繼在大田、設施、漁業等領域構建了無人農場,實現了農場的高效運轉,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大數據技術不斷向現代農業深度滲透。
美國采用大數據和互聯網方法提升農業生產的效率和效益,應用移動互聯網在農場投入產出預算、預測收成、盈利預估和庫存管理等方面,大大提高了農場的科學化管理水平。比如伊利諾伊州農場主用移動設備管理農場,2個人可以經營1300英畝田地。
德國的高機械化水平結合工業4.0理念助力傳統農業數字化轉型,德國農業經營模式以中、小型家庭農場為主,由于農業生產率和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為擴大規模優勢,農場被不斷合并,德國農民聯合會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一個德國農民可以養活144個人,而在1980年這個數字僅為其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