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郵政業發展“十四五”規劃 發布時間:2022-03-28 17:43

中商情報網訊:郵政業是國家重要的社會公用事業,是服務生產、促進消費、暢通循環的現代化先導性產業。郵政體系是國家戰略性基礎設施和社會組織系統之一,促進浙江省郵政業高質量發展,對增進民生福祉、融入新發展格局、服務浙江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提升浙江產業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十三五”時期,浙江省郵政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在發展規模、服務能力、創新能力、服務水平、競爭實力等五個方面實現新跨越。2020年,全省郵政業務總量超過4000億元,快遞業務量接近180億件,穩居全國第二。服務網絡全面覆蓋,建制村直接通郵率和快遞服務通達率均達100%,國際網絡通達范圍擴大。科技研發生態體系基本形成,浙江省國郵快遞物流科學研究院成立,重點企業相繼在浙江設立技術研發中心,全省主要分揀中心基本實現自動化。郵政普遍服務滿意度和快遞服務滿意度穩步提升,時限準時率穩居全國前列。綠色安全水平全面提升,重點企業電子面單使用率超過98%。治理能力顯著提升,11個市實現郵政業安全中心全覆蓋,縣級郵政監管機構達到47個。有效應對自然災害和重大突發事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20年支撐網絡零售額1.7萬億元,支撐制造業產值2900億元,支撐農產品銷售600億元,在浙江省社會經濟發展中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作用顯現。與浙江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相比,郵政業發展還存在普遍服務需求下降、城鄉發展不平衡、服務生產和服務消費不平衡、治理效能提升和國際寄遞通道暢通還有較大在改善空間等問題。

“十四五”時期,浙江省郵政業發展仍處于戰略機遇期,機遇遠大于挑戰,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等深入實施,將帶來諸多政策利好、投資利好、項目利好,為浙江省郵政業高質量發展賦予全新優勢、創造更為有利條件。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將有助于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郵政業更好服務全產業鏈和賦能社會經濟發展。新一輪深層次改革、高水平開放縱深推進、高標準建設浙江自貿區等,將有助于暢通國際寄遞通道,打造國際交流合作平臺和競爭新優勢。“一灣引領、兩翼提升、四極輻射、全域美麗”協調發展機制不斷健全,將有助于各片區發揮優勢、彰顯特色,充分釋放浙江郵政業發展巨大潛能。

為加快郵政強省建設,根據《郵政強國建設行動綱要》《“十四五”郵政業發展規劃》和《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等,結合浙江省郵政業發展實際,制定本規劃,規劃期限為2021年至2025年,其中,發展目標及空間布局展望至2035年。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浙江省和郵政業發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八八戰略”為總綱,以郵政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進村進廠出海”工程實施為抓手,著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網絡空間布局、激發要素資源活力、拓展服務領域鏈條、健全發展生態體系、深化產業聯動融合、全面提升治理效能,率先建設郵政強省,強化浙江“重要窗口”的使命擔當,為郵政強國建設提供浙江方案。

(二)基本原則

堅持創新驅動。推廣互聯網、5G、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加強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的推廣應用,激發行業創新活力。強化自主創新,推動跨界融合。

堅持普惠共享。堅持人民郵政為人民宗旨,提升郵政普遍服務均等化水平,提高快遞服務的廣度和深度,促進城鄉區域間協調發展,提升郵政業公共服務水平。

堅持融合協同。以現有設施整合提升和增量設施補短板并行,整合相關要素資源,重點提高現有要素資源集約利用水平。適應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和需求變化,促進關聯產業協同發展,實現協同布局和產業融合。

堅持安全綠色。強化安全生產紅線和底線意識,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夯實安全基礎。推進運輸結構調整,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推廣節能環保裝備和產品,促進綠色低碳、集約共享和循環發展。

堅持系統觀念。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統籌安全和發展關系,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挑戰,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

(三)發展目標

按照“服務全領域、激活全要素,打造雙高地、暢通雙循環”發展思路,到2035年,率先全面建成郵政強省,農村寄遞物流網高效運轉,寄遞服務實現均等化;建成工業互聯寄遞服務網,“快遞進廠”引領浙江智造;重點寄遞企業具備國際競爭優勢,國際寄遞骨干網通達全球;快遞經濟區成效顯著,產業輻射帶動能力明顯增強。

到2025年,浙江省郵政業在市場規模、服務網絡、服務能力、服務質效、競爭實力、價值貢獻等方面實現新躍升,在浙江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作用更加突出,在郵政強國建設中引領和示范作用充分體現。

1.市場規模邁上新臺階。到2025年,浙江省郵政行業業務收入超過2000億元。快遞業務收入超過1750億元,快遞業務量超過300億件,市場規模穩居全國前列。

2.服務網絡呈現新格局。深度融入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樞紐一體化布局及運作能力提升。遍及城鄉聯通全球的寄遞網絡基本形成,形成日峰值超2億件的處理能力。郵政普遍服務網絡穩定運行。快遞進村實現全覆蓋,末端網絡更加穩固。國際寄遞網絡通達主要經濟體,有力支撐產品和產業走出去。

3.服務能力實現新提升。與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深度融合,產業支撐和輻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快遞入園基本覆蓋,具備端到端的現代供應鏈能力。農村寄遞能力顯著提升,冷鏈寄遞設施功能完善,城市服務標準化和穩定性明顯改善。國際航空寄遞樞紐高效運轉,跨境航空、鐵路、海運能力顯著提升。

4.服務質效達到新高度。農村地區投遞頻次和深度持續提升,郵政普遍服務和快遞服務滿意度居全國前列。省內城市間、與長三角重點城市間快遞基本實現次日達,與國內重點城市間基本實現隔日達。郵政業綠色安全發展水平穩步提升。

5.競爭實力實現新躍升。培育1—2家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快遞品牌,吸引4家以上快遞物流企業將全國總部或功能總部落戶浙江,形成多個年業務量超10億件或年業務收入超100億元的郵政快遞品牌,建成一批技術研發應用中心及孵化基地,在全國影響力顯著增強。

6.快遞經濟取得新突破。打造快遞物流全球采購中心、展示中心和結算中心,依托浙江快遞物流優勢,帶動快遞物流設施裝備、運輸工具、包裝材料等上游產業集聚,打造成快遞經濟示范區和先行區。

表1“十四五”浙江省郵政業發展規劃發展指標

指標 2020年 2025年 年均增長[累計]
郵政業務收入(億元) 1267.2 2000 9.6%
快遞業務量(億件) 179.5 300 10.8%
快遞業務收入(億元) 1070.6 1750 10.3%
農村快遞服務通達率(%) 95 99.9 [4.9]
支撐網絡零售額(億元) 17600 27000 [9400]
支撐跨境電商交易額(億元) 1000 2000 [1000]
直接服務制造業產值(億元) 2900 5000 [2100]
支撐農產品銷售額(億元) 600 1000 [400]
電商不再二次包裝率(%) 80 99 [19]
省內快遞48小時準時率(%) 70 85 [15]
100億元以上品牌數量(個) 5 7 [2]
直接吸納就業人數(萬人) 30 40 [10]
注:[]內為累計數

二、空間布局

結合浙江省綜合交通、產業需求、流量流向等因素,以國家級、省級寄遞物流中心城市為主體,重點突出浙江省在長三角區域郵政業樞紐地位,強化樞紐和通道建設,合理布局全省寄遞網絡。規劃形成“12346”即“一灣兩帶三級四區六核”立體化的空間結構。

“一灣”:杭州灣大灣區千億級郵政快遞產業集聚群。圍繞杭州灣大灣區,以服務支撐杭州、寧波和嘉興大都市區高品質消費需求為核心,沿灣布置高能級寄遞產業平臺,吸引一批寄遞領軍企業總部或區域性總部落戶,打通與國內主要城市便捷通道,建立覆蓋全球的寄遞物流網絡,引領長三角寄遞物流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打造長三角乃至全國寄遞增長極。以郵政快遞設施設備集聚為基礎,吸引帶動相關要素、資源和功能沿大灣區集聚,帶動關聯產業協同布局和集聚發展,在全國率先打造支撐萬億產值的“快遞經濟區”。

“兩帶”:嘉杭金義寄遞物流輻射帶、紹甬臺溫寄遞物流輻射帶。以滬杭+杭金衢通道為主軸,以杭州、嘉興、金華(義烏)三大樞紐為支點,帶動沿線寄遞物流產業集群,輻射長三角、長江經濟帶沿線地區;依托杭甬+甬臺溫沿線大通道布局,串聯紹興、寧波、溫臺三地和甬臺溫沿海產業帶,推動沿海、沿灣寄遞產業高密度集聚,輻射聯通京津冀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等重點經濟區。

“三級”:是指由國家快遞物流園區、省級快遞物流分撥園區和市級快遞物流分撥園區構成的三級快遞分撥體系,是支撐全省物流業發展的重要空間節點。其中國家級快遞園區設于杭州、義烏、寧波、嘉興,主要依托航空快遞;省級快遞分撥園區設于溫州、臺州,主要依托公路、鐵路;市級快遞園區設于其它設區市,主要依托公路。

“四區”:為杭州-嘉興、寧波-舟山、金華-義烏以及溫州-臺州四個寄遞物流集聚區,是長江三角洲地區寄遞物流參與全球競爭的國際門戶地區,是帶動全省郵政業轉型發展的重要地區,也是全省加快寄遞服務體系和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的重點地區。

“六核”:為臺州、紹興、湖州、衢州、舟山、麗水等市級寄遞分撥中心,連同周邊城鎮形成城鄉寄遞網絡發展片區,以促使省域寄遞服務空間多極化、多樣化、均衡化、網絡化發展。

“立體化”:指以航空、公路、鐵路和海港為主的立體物流網為基礎,以“AI+5G+IOT”為主的信息網為支撐,以多級寄遞物流基地為紐帶,形成串聯“一灣、四區、六核”的開放化、網絡化、共享化、服務均等化的寄遞物流發展格局。

三、主要任務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夯實發展基礎

1.加強樞紐建設。結合空間布局思路和特色產業布局一批郵政快遞樞紐,打造電商快遞集聚區、現代供應鏈應用集聚區、展銷快遞集聚區、跨境快遞集聚區等,提供專業化服務,支撐與關聯產業集聚發展。推動郵政快遞核心樞紐與綜合交通樞紐、應急儲備基礎設施一體規劃建設。在杭州、寧波、溫州、金華-義烏、嘉興等布局建設國家級快遞物流園區,在臺州、紹興、湖州、衢州、舟山、麗水等布局建設省級快遞物流集聚區。各地同時布局建設一批快遞物流集散中心,形成以快遞物流園區為主,快遞集散中心為輔的快遞分揀體系。集約共享推動縣級節點建設,鼓勵快遞企業依托縣級貨運站場、物流配送(集散)中心等合作建設縣級快遞處理中心,暢通快遞轉運體系。支持郵政設施向快遞企業開放,提高設施利用效率。在寧波、舟山等海產品豐富的地區布局冷鏈快遞物流基礎設施,合理規劃冷藏庫、冷凍庫等設施布局,推動建設一批現代化農產品冷鏈快遞物流集散中心。

專欄1嘉興航空貨運樞紐建設工程由樞紐區、綜合物流區、機務維修區和綜合辦公區等功能區域組成。樞紐工程計劃總投資66億元,遠期總投資122億元。近期規劃貨運機位50個,遠期規劃貨運機位94個。
專欄2樞紐建設工程在杭州、寧波、嘉興、金華(義烏)、溫州等地新建改建15個以上處理中心,新建10個以上電商快遞產業園區、智能倉儲中心、臨空產業基地和產業園區,計劃投資金額超過600億元。

2.完善末端網絡。加強城市網點的標準化改造,推動將末端網點、智能快件箱等納入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范疇。推動建設單位在新建、改建、擴建城鎮居民住宅區時,按標準建設快遞公共投遞站,配套設置智能快件箱、智能信包箱等自助服務設備,實現智能快件箱、智能信包箱小區基本覆蓋,有條件的小區推廣冷鏈智能自提柜。整合郵政、快遞、城市配送、商貿流通及相關政務商務資源,以快件共同投遞為基礎,推進共同配送中心和共同配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建設一批公共投遞站,提升快遞末端服務能力。

3.促進交郵融合。推進郵政快遞“上車、上船、上飛機”工程,支持在大型車站、碼頭、機場等新建交通樞紐配套建設郵件快件綠色通道和接駁場所,構建公、鐵、水、航銜接暢通的郵政快遞運輸結構。推動優化各機場的貨運功能和空間布局,整合優化存量空港物流設施,加快推進蕭山機場東區貨站、圓通機場等項目建設。推進航空郵快件“綠色通道”建設,支持寄遞企業增開至主要經濟區域的全貨機航線和包機航線,提升航空貨運能力。發展無人機、無人車運輸郵快件,支持有條件的鄉村、海島布局建設無人機起降場地。做大鐵路運輸規模,發展多種形式的高鐵快遞,支持電商快遞班列發展,推進中歐班列常態化運輸郵件快件。建立健全郵政快遞運輸保障機制,推動農村郵政投遞車輛摩改汽。鼓勵農村物流車輛、農村客運班車搭載郵快件,推廣甩掛運輸、共同投遞、統一配送等集約模式,在郵快件運輸、投遞等環節試行標準化容器甩掛等作業模式。探索快遞機動車專用號段等管理模式,在城區通行停靠給予便利。

(二)實施“兩進一出”,提升發展質效

4.全面實施快遞“進村”。引導快遞企業間通過資本合作,實現聚合發展、整合進村。引導快遞企業和郵政企業開展快遞進村項目合作。支持供銷社、電商平臺及其他收投平臺企業建設獨立收投平臺,發展共同配送。提升農村服務水平,提高農村投遞的廣度和深度,研究制定相關服務標準,強化條件保障。鼓勵企業深度嵌入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流通等環節,支撐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快遞企業在海產品產地和部分田頭市場建設預冷、保鮮等初加工冷鏈設施,建立覆蓋全程的冷鏈快遞物流體系。支持快遞企業發展“一縣一品”“一鎮一品”農特產品進城項目,培育浙江名牌農產品。結合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引導快遞服務嵌入訂單農業、觀光農業、鄉村旅游。加強區塊鏈技術應用,實現農產品快遞物流全程追溯。支持農村就業創業,引導寄遞企業提供營運體系支持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

專欄3快遞“進村”工程利用郵政網點、村郵站、快遞網點、交通場站、供銷社、商貿平臺等資源,擴大農村快遞服務覆蓋范圍,提升農村快遞服務廣度和深度。到2025年,建成村級郵政快遞綜合服務站點5000個以上,實現村村通快遞。

5.分類實施快遞“進廠”。結合浙江制造塊狀經濟,開展先行先試,在寧波、溫州等地開展試點示范,分行業、分環節歸納有效適用場景,編制“進廠”案例庫和技術指引。實施快遞入園行動,推進寄遞企業入駐各類工業園區、制造集聚區。推動協同布局,鼓勵各類新建和改擴建制造園區、小微產業園配套建設快遞功能區,支持大型處理中心、智能倉儲和制造集聚區同步規劃建設。鼓勵引導浙江寄遞企業與制造企業戰略合作,共建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采購、生產、流通等上下游環節信息實時采集、互聯共享,提高生產制造和快遞的一體化運作水平。吸引高端制造業依托快遞網絡開展集成制造、分銷配送、售后維修等業務,發展柔性智造和定制化生產,打造制造業“移動倉庫”。引導快遞企業做強優勢制造業集群供應鏈服務,拓展服務數字安防、汽車、現代紡織服裝等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的供應鏈能力,服務浙江優勢產業。聚焦快速周轉型需求,利用云倉網絡和末端網絡,提供前置倉、庫存優化和智能分倉服務,鼓勵發展“工廠+電商+寄遞”模式。聚焦時間敏感型制造業需求,引導寄遞企業加強響應型的敏捷供應鏈能力建設。聚焦溫度敏感型制造業需求,引導寄遞企業重點加強冷鏈能力,提供溫控供應鏈服務。聚焦服務精準型制造業需求,引導寄遞企業提供專業化、精細化的一體化物流解決方案和區域性供應鏈服務產品。支持制造企業聯合寄遞企業研發智能立體倉庫,實施流程再造和產業鏈提升,提升運行效能。

專欄4快遞“進廠”工程持續拓展快遞服務制造業范圍,重點在寧波、金華(義烏)等區域推進快遞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到2025年,實現快遞進園全覆蓋,培育10個示范園區、20個示范產業、50個示范項目,形成1000家以上協作企業。

6.分步實施快遞“出海”。打造與跨境電商發展相適應的“公、海、鐵、空”立體式國際寄遞通道,支持“浙江貨浙江走”。加快構建國際快遞智能骨干網絡,推進國際郵件互換局和國際快件監管中心全省布局,推進杭州機場國際郵件交換站功能落地,提升國際郵快件集散能力。鼓勵骨干快遞企業以杭州、寧波、義烏為節點,緊密銜接北上廣,利用現有企業境外倉儲、分撥、園區等資源合作組建國際分撥網。擴大義烏中歐班列運郵快件規模,打造跨境寄遞集散中心。支持以國際多式聯運一單制為目標,以杭州和嘉興等空公鐵聯運樞紐、寧波舟山港等鐵公水聯運樞紐、金華華東聯運新城浙中多式聯運樞紐、義烏陸港樞紐為支撐,構建聯通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干線運輸網。鼓勵快遞企業在浙江省建設集貨倉,發展集拼和中轉業務,做大市場規模。引導寄遞企業及電商平臺整合境內外清關資源打造全球關務網,提升“一站式”通關效率。支持企業通過自營、加盟、合作、合資、合并等多元方式在重點區域建立境外本地網絡,推動引導浙商快遞企業抱團出海。支持快遞物流企業以資本運作、戰略合作等方式,建立與跨境電商企業的緊密利益共同體,強化境外資源共享,攜手開辟海外市場。支持快遞物流企業與浙江智造加強國際發展戰略對接,共享全球網絡資源。

專欄5快遞“出海”工程強化境內與境外航空樞紐的合作和業務聯系,拓展中轉集拼業務,提升全球轉運效率。聚焦重點目標國家,加強境外業務總部、經營網點、海外倉等基礎建設。到2025年,在杭州、嘉興、寧波等地培育若干專業性航空快遞樞紐。

(三)提升郵政服務水平,提高用戶體驗

7.提升普遍服務水平。鼓勵郵政企業適應農村電商發展需要,發展包裹寄遞業務,做大市場規模。加強郵政局所信息化改造,推動郵件動態跟蹤管理,方便用戶實時查詢和動態跟蹤,提高用戶消費體驗。引導郵政企業優化組織作業流程,提高投遞頻次,全面提升郵件全程時限。加強報刊發行,提高黨報黨刊當日見報率。加強農村郵政普遍服務質量監測,引導企業改善服務。引導郵政企業農村服務網絡向社會開放,提高設施設備利用效率。創新普遍服務提供方式,因地制宜探索政府購買服務新方式。

8.推動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充分發揮農村地區郵政網點健全、配送網絡通達的優勢,積極拓展郵政鄉鎮網點、村郵站的服務功能,以互利互惠為原則,提供郵件快件收投、信息收集發布、電商及農產品代銷代購、普惠金融、便民繳費等服務,打造公共服務平臺。引導郵政企業承接政務類服務項目,依托郵政網點參與地方政府政務服務平臺建設,拓展警郵、稅郵、政郵等合作,提供制證寄證、輔助審批、征繳代發等一體化服務,擴大政務類便民郵政網點的覆蓋面。支持寄遞企業統籌當地商貿、供銷、電商等貨源的基礎上,結合郵政快遞對配送線路、頻次和時效的要求,合理規劃運輸網絡,開展“定時、定點、定線”的運輸和投遞服務,利用沿途取送、循環配送等模式提供共同配送服務。

9.加強標準化建設。落實郵政普遍服務標準、快遞服務標準等相關標準,加強對服務質量的監測,定時通報監測結果,引導和規范企業業務操作,引導公眾預期。引入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對農村收費問題、服務質量問題等進行重點監管,切實維護農村寄遞用戶合法權益。開展標準化示范企業、示范營業窗口創建工作,推進標準化網點(門店)建設,改善行業服務形象。加強對快遞安全生產操作規范、安全設備配備規范等強制性標準的實施管理,組織等級考核,強化動態監督、分類監管。

(四)健全發展生態體系,激發市場活力

10.發展總部經濟。引導重點快遞物流企業、現代供應鏈企業、冷鏈企業、快運企業在杭州灣地區設立全國總部、區域總部、功能總部和分撥中心等,加強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支持其發展總部經濟,形成總部集群。支持快遞企業拓展總部服務功能,依托快遞服務網絡疊加智能倉儲、供應鏈管理、大數據服務中心等相關產業配套功能,加強技術研發應用和高技能人才培訓,提升總部產業服務能力。引導寄遞企業沿“兩帶”布局總部、節點和網點等基礎設施,優化路由網絡。

11.培育骨干寄遞企業。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和協會橋梁作用,鼓勵快遞物流企業通過收購、控股、交叉持股等形式進入冷鏈、快運、供應鏈領域,快速提升服務制造業的能力。引導快遞企業與制造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引導制造業將物流服務整體外包給快遞物流企業。支持寄遞企業與電商平臺開展資本合作,在全球配置運能、貨代、報關、倉儲、金融等資源,打造1-2家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快遞物流骨干企業。

12.打造快遞經濟區。優化郵政快遞設施空間布局,促進設施和功能空間集聚,暢通寄遞大通道。依托快遞園區、交通樞紐、生產基地、批發市場、倉儲中心等快遞物流資源,開展航空貨運、公路運輸和鐵路運輸和倉儲等資源交易,建設要素資源交易平臺。做大快遞物流裝備物資集采平臺,打造全國快遞要素資源集散中心,吸引要素和資源集聚。引導快遞物流技術研發企業在杭州設立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引導重點快遞企業在杭州設立采購中心,培育快遞物流配套產業。充分發揮快遞物流網絡輻射廣、成本低、效率高的優勢,聚焦生物醫藥、集成電路、智能裝備等打造一批以智慧快遞物流為中心的產業園區,吸引高端制造業依托快遞物流網絡開展集成制造和分銷配送,打造具有全國競爭力的產業鏈、服務鏈、價值鏈。發揮快遞物流集聚發展和輻射帶動作用,推進現代農業、高端制造業、跨境電商等產業融合發展和協同布局,打造特色產業集群,形成大聚集、大流通、大交易的快遞經濟。

專欄6快遞經濟示范區建設工程在杭州桐廬縣按照“一核、兩翼、多點”的產業發展布局,打造快遞經濟示范區。“一核”是指快遞科技小鎮,主要布局總部經濟、行業研究、產品研發、核心制造、快遞金融、交易結算、會議會展、文化交流合作等快遞業領域項目。“兩翼”指桐廬快遞物流產業園和富春江裝備制造產業園。桐廬快遞物流產業園重點落戶快遞特色產業生態圈項目如快運、冷鏈以及工業機器人、AGV機器人、智能云倉等生產研發制造項目。富春江裝備制造產業園規劃打造裝備制造產業園區,重點落戶智能分揀設備、自動化立體庫、新能源物流車等方向生產制造項目。“多點”是在江南、鳳川、城南、橫村、鐘山等鄉鎮(街道)布局快遞特色產業小鎮。到2025年,重點建設國郵快遞物流科學研究院,引導快遞企業布局高端產品研發中心,建設新技術、新業態的試驗基地,打造快遞物流業的科創中心。規劃建設快遞科技小鎮,做好高端裝備研發制造的集聚,打造全球快遞物流產業高地。推動快遞物流業集中采購交易,提供信息發布、交易撮合、集中議價與采購等服務,建設中國快遞物流裝備物資集中采購交易中心。成立快遞特色產業發展基金,建設快遞物流行業融資創投中心。辦好以中國(杭州)國際快遞業大會,打造快遞業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打造快遞物流行業人才培養和人力資源交流平臺。全面服務加盟網點,建設快遞物流行業“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

13.健全要素市場。開展公共倉儲、自動分揀設備、運輸車輛及設施設備租賃交易,提高要素資源利用效率。健全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生產要素交易機制,激發要素活力。推動建設郵政業科技應用推廣公共平臺,完善郵政業科技和標準閉環管理制度。健全郵政業各類人才的培養、評價、使用制度。鼓勵引導各類資本支持郵政業發展,支持探索融資租賃、經營性租賃、供應鏈金融等模式,發展“快遞物流+金融”業務。鼓勵發展運輸、倉儲、貨代、報關報檢、數據處理等快遞各環節的配套服務產業,支持發展信息溝通、供求對接、運輸優化等運輸服務和設計運營、租賃投資等倉儲服務,鼓勵發展供應鏈金融、快遞物流保險、融資租賃等相關金融保險等服務。提升中國(杭州)國際快遞大會影響力,打造國際寄遞要素交流平臺,提高浙江省快遞行業在全球快遞行業發展的地位。

(五)加快行業創新發展,建設智慧郵政

14.加快技術創新。加強寄遞物流領域關鍵共性、前沿引領、現代工程技術的創新應用推廣,推動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研發應用體系。加快推廣應用自動化分揀設備、機械化裝卸設備,推進信息系統升級,實現裝備自動化、專業化和信息協同化、服務智能化。支持寄遞企業聯合高科技企業對接數字經濟一號工程,組建技術中心,研發智慧供應鏈新技術,提升供應鏈智慧化水平。推動建設行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推動前沿技術在郵政快遞領域應用。加快浙江省國郵快遞物流科學研究院建設。支持具備條件的企業申報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行業技術研發中心。支持寄遞企業申報國家、行業和地方科技獎勵、科技項目、高新技術企業等。

15.推動業態模式創新。支持寄遞企業與上下游企業開展資源整合和戰略合作,豐富運作場景和作業模式,提升資源配置效率。挖掘行業數據潛力,推進數據資源賦能產業和地方經濟發展。鼓勵寄遞企業緊跟移動互聯網、共享經濟和消費升級發展趨勢,提供更為便捷、精細、高效的寄遞服務和增值服務。鼓勵針對寄遞環節創新業態和模式,推動服務供給的動態延展,重點發展快運業務、冷鏈業務、云倉、即時配送業務、逆向物流等新業務。鼓勵發展“生鮮電商+冷鏈宅配”等冷鏈物流新模式,鼓勵和支持共同配送、集中配送、夜間配送、定制配送等先進組織方式發展,因地制宜探索全程無接觸投遞模式。

(六)推廣綠色技術產品,促進綠色發展

16.推廣綠色包裝。結合浙江各地寄遞產品情況,支持包裝生產企業研發符合農產品特點的綠色包裝,推廣應用技術先進、節能環保的新產品新材料,推動綠色快遞包裝認證結果采信。鼓勵對快遞包裹使用環保膠帶,減少封裝膠帶使用量。淘汰重金屬和特定物質超標的包裝物料,著力減輕環境負擔。大力推廣循環中轉袋(箱)、循環快遞盒、環保袋、環保填充物等物料設備,推行減量化、復用化的包裝產品。鼓勵寄遞企業與制造企業共同開發綠色寄遞物流體系,提升供應鏈綠色化水平。

17.推動節能減排。探索行業碳排放監測機制。推廣甩掛運輸、共同運輸等運輸方式,提高新能源車的使用比例,推廣無人投遞技術。推動建設一批綠色園區、綠色分撥中心和綠色網點,實現土地、能源、水的節約利用。引導寄遞企業合理布局服務網絡,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云計算優化路由。加大智能分揀設備、智能投遞設施等推廣應用力度,不斷提升生產作業的機械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在麗水等地打造綠色發展先行區,以試點示范為引領,提升全省綠色發展水平。

專欄7綠色發展示范工程推動在杭州設立綠色包裝檢測中心,建設1—2個郵政快遞綠色包裝研發生產基地,在麗水、嘉興等地開展綠色包裝應用試點,參與社會化的保障回收體系建設。

(七)加強行業安全監管,提升治理效能

18.加強安全監管。提升安全監管智能化水平,督促企業加大技術和人員投入,推動“三項制度”全面落地。持續強化重大活動、重點時期寄遞渠道安全保障,堅決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建立郵政快遞產業安全的風險研判、防范化解、調查監管機制,加強監管力量,創新監管模式,完善監管工具。推動安全管理網格化、綜合治理屬地化,加強與國安、公安、市場監管、交通運輸等相關部門合作,推動信息互換、執法互助、監管互認,實行跨區域、跨部門協作執法。試行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完善信用體系建設,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形成可借鑒、可推廣、可復制的工作機制。加強個人信息保護,保障數據安全。完善應急管理機制和應急預案,參與地方應急演練,加強應急處置物資裝備和隊伍建設。

19.提升行業治理能力。健全郵政管理支撐體系,加強郵政業安全中心能力建設,強化資源條件保障,做到有人員、有編制、有經費、有場地,確保有與安全管理責任相適應的履職條件。強化屬地安全管理和安全監管責任,在業務集中、情況特殊的重點縣(市、區)組建縣級郵政管理機構,完善縣以下安全監管體制機制建設。加強智能安檢和高速安檢設備使用,提高安檢信息化水平,切實加強寄遞渠道安全保障能力。充分發揮大數據、云計算和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加強對行業運行情況分析與預警預判,定向施策、精準發力,為管理部門宏觀決策、監督管理、公共服務提供支撐。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黨的領導

堅定不移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黨的領導始終貫穿浙江省郵政業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充分發揮黨的各級組織在推進行業發展中的領導作用和戰斗堡壘作用,為實現規劃目標任務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健全郵政業基層黨建工作的共管機制,推進快遞企業基層黨組織建設。關愛快遞小哥,弘揚“小蜜蜂”精神。加強行業精神文明建設,廣泛開展崗位建功和文明創建活動。

(二)加強規劃實施

省郵政管理局負責落實省郵政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省級以下郵政管理機構負責落實本地區郵政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加強與地方綜合交通運輸、物流業、現代服務業、電子商務、物流園區等專項規劃銜接,將發展郵政業納入各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在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公共服務設施規劃中合理安排郵政快遞基礎設施的布局建設。重點抓好重大項目、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落地實施,建立健全規劃落實推進機制、規劃任務與年度工作任務銜接的機制。加強規劃實施的年度監測、中期評估和總結評估,及時把握郵政業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系統提出應對措施,保障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如期完成。

(三)加強政策協同

落實支持郵政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優化營商環境。落實交通運輸領域中央與地方、省與市縣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推動建立以縣級公共財政為主、省市支持為輔的郵政業發展資金保障機制。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把郵政、快遞基礎設施建設納入綜合交通建設投融資政策體系,研究設立浙江省快遞投資發展基金。推動地方加大土地政策支持力度,利用有效載體和多種渠道整合盤活存量閑置土地資源,用于郵政業用途。研究利用工業企業舊廠房、倉庫和存量土地資源建設物流設施或提供郵政服務的支持政策。

(四)強化人才支撐

吸引重點人才,對接浙江省現有高端人才引進政策,將供應鏈、國際人才和技術人才納入省重點人才引進目錄,對于目錄之外的緊缺技能崗位核心業務骨干,由代表性企業自主評定和推薦后,納入引進范圍。構建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利用浙江省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等教育資源,大力加強國際物流和供應鏈學科門類和培訓體系建設,形成學歷教育、職業教育、社會培訓有機結合的多元人力資源開發體系。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支持企業制定職工培訓計劃、聚焦新產業、新技能要求,開展適應崗位需求和發展需要的技能培訓。

報告庫會員(¥)199/年起售

海量行業報告和相關實用干貨寂集錦
開通報告庫會員
樂享更多下載,購買超值優惠

查看更多報告

掃一掃獲取
最新情報資訊

掃一掃免費
閱讀最新報告

特色服務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