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應急體系“十四五”規劃 發布時間:2022-03-24 17:34 中商情報網訊:應急管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推進我省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根據《“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湖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等要求,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規劃。規劃期限為2021—2025年。

一、現狀和形勢

(一)取得的成效。

“十三五”期間,全省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重要指示批示、重要論述和視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及時應對各類災害事故,較好地完成了全省應急管理領域“十三五”相關規劃提出的主要指標任務,實現了應急管理事業改革發展良好開局。

1.“大應急”組織體系初步形成。2018年,根據《湖北省機構改革方案》,組建湖北省應急管理廳。2019年,市、縣兩級應急管理局完成組建,并由擔任本級黨委常委的政府領導分管應急管理工作。率先在全國成立19個省級安全生產專業委員會,建立了安全生產委員會統籌抓總、各專業委員會分線協調的工作機制。探索建立防汛抗旱“四雙”指揮體系。調整充實“三委三部”議事協調機構,初步建立信息共享、會商研判等運行機制。全省應對全災種的應急管理體系初步形成。

2.基層基礎逐步夯實。制修訂《湖北省安全生產條例》《湖北省安全生產黨政同責暫行辦法》等地方性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法治建設逐步完善。支持創建299個國家級綜合減災示范社區,10個省級綜合減災示范縣、700個省級綜合減災示范社區、30個省級城市社區應急避難場所,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災害信息員數據庫,人數達3.88萬人,防災減災能力逐步加強。登記建檔42支專業救援隊伍、33支社會救援隊伍,與相關單位簽訂應急救援、技術保障協議,與中部戰區駐鄂部隊、省軍區建立軍地聯動機制,充分發揮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主力軍作用,救援力量梯次互補格局初步形成。面對突發疫情,對三類“停不得”企業、四類重點場所,制定“一企(場所)一策”,實施遠程服務、上門指導、定點執勤,全面排查隱患,疫情應對和安全風險防控有效統籌。“237”重大項目和信息化、森林火災應急能力等應急補短板工程,列入中央支持湖北一攬子政策重點工作清單,其中“237”重大項目納入全省疫后重振補短板強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動方案,“大應急”能力建設全面起步。

3.安全生產形勢穩中向好。“十三五”期間,全省共發生生產安全事故9634起,死亡7519人,受傷4735人,直接經濟損失16.69億元。“十三五”末(2020年)全省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億元GDP死亡率較“十二五”末(2015年)分別下降79.4%、38.0%、56.9%。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制度、煤礦整頓關閉、金屬非金屬礦山和尾礦庫綜合治理、危險化學品企業關改搬轉及提檔升級、公路安全防護工程建設、“兩客一危”車輛視頻監控等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十三五”期間,在國務院安委會對省級政府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年度考核中,我省連續3年獲優秀等次。

4.防災減災救災成效明顯。“十三五”期間,全省自然災害受災人口7474.45萬人次,與“十二五”期間相比下降16.05%。森林火災起數下降 34.5%,未發生重大以上火災事故。地質災害造成傷亡人數下降25.5%。2020年成功應對1998年以來最嚴峻洪澇災害。完善災害救助機制,有序開展抗災救災工作,“十三五”期間,共組織因災倒損民房重建3.22萬戶、修繕6.83萬戶、救助1703.84萬人次。

(二)問題和挑戰。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進入各種風險挑戰不斷積累甚至集中顯露時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處于開拓新局關鍵期、重塑提升創業期、風險防控攻堅期。我省應急管理體系建設起步晚、基礎弱、底子薄,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有效應對各類災害事故仍然面臨諸多挑戰。

1.災害事故形勢嚴峻復雜。安全生產形勢雖然總體平穩,但仍復雜多變。“十三五”期間全省生產安全事故共造成7519人死亡,其中道路運輸事故造成5952人死亡,建筑施工事故造成790人死亡,每天發生火災近40起。自然災害防治壓力大,每年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89億元,全省50%的國土面積是地質災害中高易發區,“十三五”期間平均每年發生地質災害600起,平均每4.5年發生一次大洪水,63%的縣市屬于森林火災高風險區。災害事故總體嚴峻復雜的局面尚未從根本上扭轉。

2.風險交織疊加演化幾率加大。城市化快速發展、人口產業高度集聚導致安全風險不斷累積,工業化進程加快、新技術廣泛應用導致風險的不可預測性和不確定性增強,信息化加速、萬物互聯導致系統性風險極易形成并快速傳導,農村基礎設施薄弱、新生事物監管不到位導致隱患風險大量存在。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及其次生衍生災害呈增加趨勢。無人機、戶外探險、冰雪項目、玻璃設施、鄉村客棧、城市民宿、充氣游樂設施等新業態大量涌現,新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因救援處置不當、輿情應對不當,多種風險耦合疊加可能引發社會風險,稍有不慎極易擴展至全域性風險,引發“黑天鵝”“灰犀牛”事件。

3.應急體制機制有待健全完善。“三委三部”整體聯動機制尚未建立,成員單位職責有待厘清,其辦公室牽頭抓總、綜合協調職能有待加強。上下機構設置不完全對應,指揮協調難度大。市、縣兩級應急管理機構改革后,部分劃轉職能缺乏相關技術支撐。鄉鎮(街道)應急力量不足、能力不夠、防控能力弱、保障不到位的問題突出。應急管理部門間聯動機制雖已初步建立,但“統”與“分”、“防”與“救”的職責分工仍不完全清晰,部門聯動、條塊結合、區域聯動等機制運轉還不順暢。

4.抵御重大風險能力亟待提升。地方專業救援隊伍和社會救援隊伍普遍存在數量不足、能力不夠、運行困難等問題。除滅火裝備外,其他災害事故應急救援裝備不足不優,尤其是普遍缺乏復雜環境下應急救援“硬核”裝備。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存在法規標準滯后、資金保障不力、供應渠道有限、儲備品種單一、儲備設施缺乏等問題。信息技術與應急管理業務融合程度低,全域覆蓋的感知網絡建設剛剛起步,空天地一體化的應急指揮網絡還不健全。受土地、資金等要素保障制約,“237”應急儲備設施補短板工程推進緩慢。

(三)發展的機遇。

“十四五”時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也是譜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關鍵五年。進入新發展階段,我省處于戰略機遇疊加期、政策紅利釋放期、發展布局優化期、蓄積勢能迸發期、省域治理提升期,應急管理事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1.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為應急管理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擺在前所未有的高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首次把統籌發展和安全納入“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全省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應急管理工作,“237”應急儲備設施補短板工程納入全省疫后重振補短板強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動方案,《湖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對應急管理工作專門作出部署,為全省應急管理事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撐。

2.體制機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為應急管理事業發展注入了內生動力。隨著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全省應急管理領導體制、指揮體系、協同機制日趨健全,法規制度標準體系不斷完善,應急管理隊伍建設、作風建設、能力建設不斷推進,工作效率、履職能力不斷提升,“全災種、大應急”的格局逐步形成,應急管理逐步實現從分散到集中、粗放到精細、被動到主動的歷史性變革,安全風險防控、綜合防災減災、應急救援工作將更加精準高效。

3.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功實踐為應急體系建設凝聚了社會共識。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勝利,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凸顯了基層黨組織在應對突發事件中的戰斗堡壘作用,體現了應用先進技術、專家隊伍提升防治效能的科技人才支撐作用,全社會對應急管理重要性的認識不斷提升、行動更加自覺,在加快構建應急管理體系、提升應急管理能力等方面形成了共識、匯聚了合力。

4.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為應急管理事業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國家科技自立自強加快推進,創新鏈和產業鏈“雙鏈融合”賦能科技發展,改革開放全面深化,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政府管理服務,推動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優化,不斷提高決策科學性和服務效率。創新驅動對于形成高度智能、自我進化、共享眾創的應急管理科技支撐新生態,實現應急管理全面感知、動態監測、智能預警、扁平指揮、快速處置、精準監管、人性化服務等,將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重要指示批示、重要論述和視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做到“兩個維護”,胸懷“兩個大局”,強化“兩個根本”,堅持“兩個至上”,統籌發展和安全,打造一個“大應急”格局,構建橫向、縱向兩個維度的運行支撐,聚焦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抗災救災、應急救援三大板塊,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防災減災救災、災害事故應急處置、城鄉社區基層應急四大能力,健全應急指揮、應急管理法治、人才科技支撐、應急物資保障、共建共治共享五大體系,加快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全力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為服務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二)基本原則。

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為應急管理事業改革發展提供根本保障和強大動力。

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斷提高防災減災抗災救災能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堅持預防為主。健全風險防范化解機制,注重關口前移,加大災前預防投入,強化風險源頭管控、災害風險評估、隱患排查和監測預警,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

堅持依法治理。完善應急管理領域法規和標準體系,依法履行應急管理職責,深入推進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推進應急管理工作法治化、規范化、制度化。

堅持科技創新。充分運用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依靠科技提高應急管理的科學化、專業化、智能化、精細化水平,為構建與現代化強省相適應的應急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堅持社會共治。把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貫穿應急管理工作始終,更加注重群防群治和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大力弘揚應急文化,加大宣傳和培訓力度,不斷提高全民安全素養,打造應急體系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三)主要目標。

到2025年,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全災種、大應急”格局基本建成且運行良好,形成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特色應急管理體制,建成統一指揮、權責一致、權威高效的應急能力體系,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工作機制不斷健全,安全生產、綜合防災減災形勢趨穩向好,生產安全事故總量持續下降,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自然災害防御水平明顯提升,全社會防范應對處置災害事故的能力顯著增強。到2035年,建立與現代化強省相適應的應急管理治理體系,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更加完善。領導體制、指揮體制、職能配置、機構設置更趨合理,協調更加順暢,應急管理隊伍能力建設取得積極進展,應急管理部門基礎設施、裝備條件大幅改善,工作效率、履職能力全面提升。

——災害事故防控能力全面提升。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進一步完善,多災種和災害鏈綜合監測、風險早期感知識別和預報預警能力顯著增強,城鄉基礎設施防災能力、重點行業領域本質安全水平大幅提升,有效遏制危險化學品、礦山、建筑施工、交通等行業領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

——應急處置能力顯著增強。建成省市縣三級綜合應急指揮平臺,綜合救援、專業救援、航空救援力量布局更加合理,應急救援效能顯著提升,應急預案、應急通信、應急裝備、應急物資、緊急運輸等方面保障能力全面加強。

——應急要素資源配置更加優化。應急管理科技和信息化水平明顯提高,科技資源、人才資源、信息資源、產業資源配置更加科學合理。

——共建共治共享體系更加健全。全社會安全文明程度明顯提升,社會公眾應急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顯著提高,社會治理精準化水平持續提升,規范有序、充滿活力的社會應急力量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基本形成。

三、主要任務

(一)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建立健全應急指揮體系。

1.完善應急管理體制。全面加強應急管理系統黨的領導,推動應急管理部門全面實行準軍事化管理和雙重領導、地方為主的管理體制。出臺全省應急管理事業改革發展實施意見,營造內和外順的履職環境。支持1-2個有條件的市開展試點,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納入應急管理體系。按照國家部署,推進礦山安全監管監察體制改革。健全水上搜救應急管理體制。

2.健全應急指揮體系。成立(調整)各級突發事件應急委員會,強化應急委對突發事件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充分發揮應急管理部門的綜合優勢和各相關部門的專業優勢,銜接好“防”和“救”的責任鏈條。加快構建統一指揮、權威高效、反應靈敏的應急指揮體系。按照“上下基本對應”原則進一步理順防汛抗旱、森林防滅火、地質災害救援、抗震救災等指揮體制機制,構建上下貫通、銜接有序的工作體系。堅持“屬地為主、分級負責”和“綜合協調、權責對等、專業處置”的原則,建立分工明確、銜接緊密的應急指揮組織架構和專業化的應急指揮程序,探索建立現場指揮官制度和突發事件處置首席專家制度。全面建成省市縣三級綜合應急指揮平臺,互聯互通率達100%。

3.優化協同聯動機制。加強部門協同。建立完善“三委三部”和應急委各突發事件專項應急指揮部的運行機制和議事規則,健全“平急結合”的應急聯動機制,明確常態應急管理與非常態應急響應相互轉換的條件、方式、程序并加強演練。強化“三委三部”各辦公室綜合協調職能,厘清應急與水利、自然資源、林業等部門職責分工。建立健全緊急醫療救援機制。探索推動省市縣三級應急管理部門與消防救援機構建立協同聯動機制。加強區域協同。圍繞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和我省“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的區域發展布局,建立聯合指揮、災情速報、資源共享等省際應急聯動機制和省內區域協同聯動機制,加強長江流域、漢江流域、三峽庫區、武陵山區、大別山區、秦巴山區、幕阜山區等區域重大風險的聯防聯控。加強軍地協同。完善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參與搶險救災的機制和程序,落實點對點熱線電話、5G視頻、傳真等通聯手段,健全災情共享、聯席會議、力量對接、聯合保障機制,推動軍地應急力量、訓練場地、物資器材等資源共享,常態開展軍地聯演聯訓,提升軍地聯合應急救援水平。

(二)加強法規標準建設,健全應急管理法治體系。

4.完善應急法規制度。加強應急管理地方性法規、規章的立改廢釋工作,加快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應急管理地方法規體系。建立應急管理地方性法規、規章執行情況、實施效果跟蹤評估制度。建立應急管理常態化普法教育機制,廣泛開展“八五”普法等豐富多樣的普法活動,加大典型案例普法宣傳,提升公眾法律意識。逐步推進將應急管理行政決策納入法治化軌道,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5.健全應急標準體系。充分發揮省應急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作用,聚焦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抗災救災、應急救援等主要職能板塊,制定一批高質量的地方標準。開展應急管理標準化試點工作,支持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制定和完善應急管理有關標準。推動建立應急管理領域地方性法規與標準聯動機制。鼓勵社會機構參與國家、行業、地方等應急管理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對應急管理強制性標準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復審,提升標準的科學性、統一性和適用性。

6.加強應急預案管理。根據科學、實用、簡明、可操作的原則,加快制修訂省市縣三級政府總體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部門應急預案,加強相關預案之間的有效銜接和企業應急預案備案管理。推行應急預案卡片化、模板化、清單化。制定武漢城市圈、襄十隨神城市群、宜荊荊恩城市群聯合應急預案和極端天氣、重要目標、重大活動、重大基礎設施應急預案,加強區域間應急預案的協調聯動。完善應急預案全流程管理機制,充分運用應急預案數字化管理平臺,加強應急預案分級分類動態管理。制定應急預案編制導則、應急預案評估管理辦法和應急演練管理辦法,明確各級各類常態化應急演練的規模、方式、程序和頻次。加強預案演練和評估,省級專項應急預案、部門應急預案至少每3年進行一次應急演練,建立定期評估制度,分析評價預案內容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實現應急預案的動態優化和科學規范管理。

7.嚴格安全生產執法。全面推進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市縣兩級應急管理部門整合相關監管執法職責,組建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隊伍,配備執法裝備、服裝、標志和車輛。厘清不同層級執法管轄權限,明確監管執法職責。嚴格實施執法人員凡進必考、入職培訓、持證上崗和定期輪訓制度。深化“雙隨機、一公開”執法檢查,健全完善分級分類差異化執法機制,突出重點行業領域、重點地區和重點企業開展“全覆蓋”執法檢查,建立重點行業企業“一企一監管主體”和交叉執法模式。推進“互聯網+執法”模式,實現線上執法、遠程執法。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規范執法行為。健全安全生產執法違法違紀線索移交制度。深入貫徹實施《刑法》修正案(十一)和新修訂的《安全生產法》,建立健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常態化協作機制。深化應急管理領域“放管服”改革,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承諾時限由原法定時限壓減78%以上。

(三)集聚創新發展要素,完善人才科技支撐體系。

8.破解應急關鍵技術瓶頸。加大科技創新支持力度,支持高校、科研單位和企業爭創應急管理部重點實驗室,依托社會機構設立省應急管理研究院,在安全生產、應急通信、航空救援、道路搶通、生命救援、個體防護、應急服務等相關重點領域建設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和科技創新平臺。開展“6大關鍵技術”攻關。一是公共安全綜合保障技術。研究公共安全核心共性技術,在應急平臺、重大綜合災害耦合實驗、情景構建與推演等相關技術環節取得突破。二是重大自然災害監測與防御技術。針對重大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極端氣象災害、旱澇災害綜合監測預警與防范,開展關鍵技術及裝備研發。三是生產安全保障與重大事故防控技術。重點開展礦山、危險化學品、金屬冶煉、建筑施工、粉塵涉爆、涉氨制冷等領域重特大事故防控的科技攻關與應用示范。四是重大基礎設施安全保障技術。研究重大基礎設施的長期服役和智能檢測監測基礎理論,突破重大基礎設施全服役周期內監測預警、風險評估等關鍵安全保障技術瓶頸,構建重大基礎設施安全保障體系。五是安全應急保障技術。重點開展現場保障、人員救護、救援處置、應急服務等方面關鍵技術攻關和應用示范,形成一批標志性應急技術、產品和服務成果。六是城市安全保障技術。圍繞城鎮建筑、管網、社區等的安全保障,以及城鎮綜合風險等方面,系統化開展基礎理論和應用基礎研究、共性關鍵技術攻關與應用示范。

9.提升應急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快空天地一體化的全省應急通信骨干網絡建設,提供“統一高效、全面融合、全程貫通、隨遇接入、按需服務”的通信保障。強化全域感知數據采集及接入,充分利用“政務云”和應急管理部數據中心資源,打造性能強大、彈性計算的云資源服務平臺,構建海量數據資源治理體系。逐步建設完善監測預警、監管執法、應急指揮救援、決策分析輔助、政務管理等業務應用體系,提升業務信息系統智能化水平,實現業務數字化、應用網絡化、流程規范化、決策智能化,有力支撐常態、非常態下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應急管理。建立全面立體的安全防護體系和科學智能的運維管理體系,實現多層次、多維度的安全防控,保障全省應急管理網絡和信息系統安全、穩定、高效、可靠運行。打造應急管理信息化聯合創新平臺,開放輕應用開發及賦能門戶,建立應急管理部門、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業共同參與的聯創社區,實現應急管理信息化水平持續提升。

10.加強應急人才培養。加強應急管理智庫建設,建立應急管理專家咨詢委員會。加快推進湖北黃岡應急管理職業技術學院等職業院校建設,鼓勵在鄂高校開設應急管理相關專業,培養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實施高危行業領域安全技能提升培訓行動,“十四五”期間完成“三項崗位”人員培訓50萬人次。支持在高危企業集中的地區新建或改造10家具有輻射引領作用的高水平安全生產技能實訓基地。依托重點化工企業、化工園區或第三方專業機構建立實習實訓基地,遴選3-5家安全技能培訓示范企業。

11.強化應急裝備建設。推動落實《自然災害防治技術裝備現代化工程總體方案》,出臺應急裝備建設指導意見,針對重特大災害事故應急救援和通信保障裝備需求,加強新型應急指揮通信技術裝備、智能無人機應急救援技術裝備、跨區域救援特種裝備、專用工程搶險救援技術裝備、自然災害特種救援裝備、森林滅火技術裝備、地下礦山搶險救援技術裝備等裝備建設,大力發展無人救援裝備。按照省級負責大型共用裝備、市縣級負責轄區內常規及專用搶險救援裝備的原則,推動縣級以上應急管理部門裝備達標率達到80%以上。加快應急實用裝備的研發、轉化和推廣,推動一批關鍵技術與裝備科研成果上升為技術標準。加強應急救援裝備統型建設,推進應急裝備智能化、標準化、模塊化、系列化、成套化發展。建立省級應急裝備與服務信息平臺,推動應急裝備物聯網建設。

12.扶持應急產業發展。推動隨州、赤壁國家應急產業示范基地建設,支持武漢、黃石、十堰、襄陽、宜昌、荊州、荊門等地發展各具特色的應急產業。大力發展應急專用車、應急橋梁裝備、應急交通工程裝備、消防救援裝備、航空應急救援和水域救援裝備產業,打造我省應急裝備制造的特色品牌。制定公共場所、基礎設施、重大工程的應急設備設施配備標準和政府購買應急服務的具體措施。利用省級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補貼政策,支持國產應急產品推廣應用。推動制定家庭購置應急產品和服務的鼓勵引導政策。支持應急技術、產品和服務推廣交流活動,促進先進應急成果應用。完善應急產業投融資機制,探索設立地方應急產業基金,鼓勵金融機構支持應急產業發展。

(四)強化采供儲運管理,健全應急物資保障體系。

13.強化應急物資采購供應保障。開展全省應急物資生產供應企業調查,建立產品目錄并實時更新,掌握產品名稱、規格、價格、品質、材質、功能及生產能力等。健全省市縣三級應急物資分級采購機制,分級分類評估應急物資需求。制定應急物資年度采購計劃,規范應急物資常態化采購的流程、標準和條件。建立突發事件應急物資緊急采購制度,開辟緊急采購“綠色通道”,遴選一批綜合實力強、經營管理規范、信譽良好的企業納入緊急采購目錄。規范應急物資緊急生產(轉產)程序,建立集中調度生產機制,統一組織原材料供應,保障產品質量標準。積極爭取中央補助支持,建設華中區域應急物資供應鏈與集配中心,實現應急物資產供銷企業全鏈條動態追溯管理。

14.加強應急物資儲備管理。編制應急物資保障體系規劃,制定應急物資管理辦法、應急物資目錄、應急物資儲備標準和倉儲設施建設標準。優化重要應急物資產能布局和區域布局,構建“中心庫+區域庫+前置庫”的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實行實物儲備、協議儲備、產能儲備相結合的應急物資儲備模式,重點加強生活保障類、搶險救援類、特殊稀缺類應急物資儲備。結合當地災害事故特點,按照滿足本行政區域一場自然災害救助Ⅱ級響應的應急物資保障需求,明確各級各類應急物資儲備的品種和規模。充分利用社會力量和市場機制,適當提高協議儲備比例。加強交通不便、災害風險高的鄉鎮(街道)救災物資儲備點建設。健全各級應急物資專項資金保障機制,各級應急物資保障預算列入本級財政預算覆蓋率達到100%。完善應急物資捐贈、調撥、使用機制,規范應急物資捐贈管理。建設全省應急物資管理信息平臺,提高應急物資管理及調配的信息化水平。制定鄉鎮(街道)、村(社區)、家庭等應急物資儲備建議清單,提高應急物資社會儲備能力。

15.強化應急物資運輸保障。完善應急物資運輸保障體系,建立多方參與、協同配合的應急物資綜合交通緊急運輸管理協調機制。充分發揮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各種運輸力量的比較優勢,探索利用國家級多式聯運示范工程,推進應急物資立體投放模式。利用大型物流企業與物流園區建立應急物資運輸隊伍,依托郵政、快遞、商貿等系統物流服務網絡和設施,推動應急物流發展。完善應急運力儲備和調運經費結算方式。加強緊急運輸“綠色通道”建設,完善應急物資及救援人員運輸車輛、應急通信保障車輛優先通行機制,建立健全空中緊急運輸服務體系。加強應急物資調撥配送管理,完善調劑調用機制,積極推進應急物資調撥與配送科學化、規范化、系統化、制度化。推動應急物資儲運設備集裝單元化發展。

(五)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能力。

16.壓實安全生產責任。落實黨政領導責任。嚴格實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人同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負責所分管部門和行業的安全生產工作。將安全生產、消防安全、森林防滅火、防災減災抗災救災等納入地方黨政領導班子政績考核內容。編制安全生產權力和責任清單,明確責任主體,健全權責匹配的問責機制。明確專委會和部門監管責任。堅持“三管三必須”,健全安委會統籌抓總、專委會分線協調的工作機制,明確綜合監管和行業監管的職責界限,修訂完善安全生產專業委員會工作規范,健全定期通報、督辦考核等工作制度。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健全并落實企業全員全崗位全過程安全生產責任制,企業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主要負責人同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落實安全總監配備及安全管理機構設置、安全管理人員培訓等相關規定,推進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全面夯實企業安全生產基礎。完善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獎懲措施,推動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提檔升級。開展以安全化管控為重點的新一輪技術改造,推進“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在冶金、化工等重點行業開展“本質安全示范企業”評定工作。綜合運用行刑銜接、約談、曝光等措施,嚴厲打擊安全生產非法違法行為。嚴格責任追究。健全災害事故直報制度,嚴肅追究瞞報、謊報、漏報、遲報責任。完善自然災害評估和事故調查機制,推動調查重點延伸到政策制定、制度管理、標準技術等方面。嚴格按照“四不放過”原則開展事故調查,加強對未遂事故和非亡人事故的調查分析,嚴防小風險釀成大事故。定期開展較大以上事故調查處理情況“回頭看”。

17.加強安全風險源頭管控。嚴格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審查,優化高危行業領域建設項目安全聯合審批機制,健全重大項目決策安全風險評估與論證機制。推進設區的市級政府制定并嚴格落實危險化學品“禁限控”目錄。市縣建立區域安全風險數據庫并動態更新,明確區域安全風險和等級,實行差異化管控。企業、單位開展常態化安全風險辨識,科學評定風險等級,公告警示和有效管控安全風險,實行隱患自查自改自報。新建危險化學品生產項目進園區,化工園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合理布置功能分區,科學評估安全風險,有效管控安全容量。“十四五”末,在役化工企業安全設計診斷復核率達到100%。針對隱患排查治理不徹底、同類隱患反復出現等問題開展隱患溯源。

18.強化安全風險智能監測。擴大危險化學品、非煤礦山、煙花爆竹、頁巖氣、工貿等領域重點監管企業感知數據采集試點建設范圍,實現高危企業感知數據和分級告警數據全部接入。推進化工園區環境預警體系和環境應急監測能力建設,以國家和省級化工園區污染源為重點,建立有毒有害氣體預警體系。推進企業、化工園區、監管部門信息共享、上下聯動的信息化監管平臺和安全風險動態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實現對危險化學品生產、貯存、運輸、使用、經營、廢棄處置等各環節的全鏈條監控。全面推進全省在用尾礦庫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監測模式,監測信息同步接入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推進工貿行業高風險企業開展在線監測聯網試點建設,加強煤礦采空區、巖溶塌陷集中區,以及三峽工程、南水北調工程、西電東送工程、西氣東輸工程、山區鐵路干線和公路干線工程、大型廠礦建設工程等在選址、地勘、設計、施工中的信息共享和實時跟蹤監測,實現對重點環節、重點部位的實時監控和重大安全風險預警。

19.提升城市安全韌性。開展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實施風險分級分類管控。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增強防洪排澇功能。加強短臨預警預報,健全高效應急聯動機制,防御極端暴雨。實施城鄉綜合風險監測預警中心建設工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運營過程中的風險評估和安全監管,確保城市“生命線”安全。開展地鐵防淹應急措施專項整治,加強危險化學品、涉氨制冷、有限空間、城鎮燃氣、軌道交通、大型特種設備等重點行業領域和隧道、下穿道、橋梁、易積水路段等交通重點部位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加強堆場、基坑、邊坡、地下空間等周邊工程安全監測監控。開展深基坑、高支模、建筑起重機械等危險性較大的工程和軌道交通工程專項治理。對高層樓宇、地下空間、高風險作業場所、人員密集場所、大型群眾性活動開展安全風險評估,建立大客流監測預警和應急管控處置機制。結合區域發展布局和城市定位,支持武漢、襄陽、宜昌、黃岡等地創建國家安全發展示范城市。

20.深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推進危險化學品、礦山、消防、綜合交通、城市建設、工業園區、危險廢物、煙花爆竹、特種設備、城鎮燃氣、校園安全、旅游安全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整治。大力抓好長江大保護,開展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治綠”整治,推動重點地區外部安全防護距離不足和城鎮人口密集區的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加快淘汰關閉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礦山。加強鄂西磷礦區巖爆災害研究與治理,推動形成巖爆災害防范標準。推動建立健全油氣長輸管道高后果區風險企地共管機制,鼓勵化工園區內具有上下游產業鏈關聯的企業運用管道輸送代替道路運輸。加強安全生產領域監督執紀問責。

(六)加強自然災害防治,全面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21.加強災害風險調查評估。實施自然災害風險普查工程,針對六大類21種自然災害及其承災體特點,以縣為單位全面開展災害綜合風險調查、重點隱患排查,摸清全省災害風險隱患底數,查明重點區域抗災能力,建立分類型分區域的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與減災能力數據庫,分類編制自然災害系列綜合風險圖和自然災害綜合防治區劃圖。開展災害情景構建,加強對致災風險、安全隱患級別、承災體脆弱性、災害鏈特征等分析評估,提升評估的精準性和防控能力。探索建立自然災害紅線約束機制,嚴格控制區域風險等級及風險容量。

22.強化自然災害監測預警。優化自然災害監測站點、地震臺網和綜合立體氣象觀測網絡布局,加強監測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空天地一體化全域覆蓋的災害風險監測網絡。建立災害風險隱患快速報送體系,實現風險隱患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根據災害綜合預警響應啟動條件和分級標準,編制預警響應行動指南,提高非常態重特大災害和多災種、災害鏈綜合預警響應能力。完善“分類管理、分級預警、平臺共享、規范發布”的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體系,拓寬預警信息發布渠道,強化臨災預警發布能力和針對特定區域、特定人群的快速精準發布能力。到2025年底,特定區域重大自然災害預警信息手機短信公眾覆蓋率達到100%。

23.加強自然災害綜合治理。統籌推進自然災害“八大工程”,提高自然災害防治能力。推動地質災害易發地區分級分類綜合治理,提升區域內交通、水利、通信、能源等關鍵基礎設施以及學校、醫院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設防水平和承災能力,增強極端自然災害條件下抗損毀和快速恢復能力。推進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重點省份建設,實施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工程治理或搬遷避讓。在重點城市和地震、地質災害易發區開展地震活動斷層探測、地面沉降防治和房屋設施加固。加強防汛抗旱工程建設,補齊補強洪澇災害防御短板,完善防洪工程體系,提高水旱災害防范應對能力。統籌開展避險集中安置、工程治理和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加強森林防滅火應急能力建設,推進秦巴山、大別山、武陵山、幕阜山等重點山系森林防火重點區林火阻隔系統建設。

24.強化災害救助恢復。建立健全分層分類的自然災害救助制度體系,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自然災害救助標準調整機制,統籌做好應急救助、過渡期生活救助、旱災臨時生活困難救助、冬春臨時生活困難救助和因災倒損民房恢復重建等工作,確保在自然災害發生后12小時內受災群眾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受災人員基本生活救助率達100%。將困難群眾急難救助納入突發公共事件相關應急預案,明確應急期社會救助政策措施和緊急救助程序,對婦女兒童和特困人員實施優先救助,適當提高因災倒損居民住房恢復重建補助和受災影響地區城鄉低保、特困人員救助、冬春救助標準。加強自然災害救助信息化建設,完善救助資源庫,實現救助事項“掌上辦”、“指尖辦”。加強自然災害救助事中事后監管和資金績效管理。健全災后恢復重建機制,客觀科學確定災害范圍,綜合評估災害損失,完善評估標準和評估流程,積極動員各類社會組織和個人參與災后恢復重建。加強災害心理援助體系建設,發生重大災害后及時開展受災人群心理應急救援工作。

(七)強化救援力量建設,提升災害事故應急處置能力。

25.提升應急指揮決策能力。將應急管理與突發事件應對納入各級黨校(行政學院)的必修課程。每2年對市政府分管領導輪訓一次。建設應急管理情景教學、媒體應對、巨災應對仿真實驗室,重點開展典型案例教學,增強領導干部風險意識,提升預判能力、危機化解能力和媒體應對能力。組織模擬處突實戰演練,重點演練應急指揮、信息報送、現場指揮、協調聯動和綜合保障等工作,不斷提高領導干部在應急管理方面的研判力、決策力、掌控力、協調力和輿論引導力。

26.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建強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推動消防救援隊伍由應對單一災種向多災種、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轉型發展,結合我省實際和工作需要,發展政府專職消防員和志愿消防員;優化力量布局和隊伍編成,配備先進適用裝備,強化多災種專業化訓練和針對性實戰演練。加強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依托大型企業等社會力量,按照“布局合理、規模適度、能力互補、保障有力”的原則,以危險化學品(城市安全)、地質災害(礦山)、防汛抗旱(工程搶險)、森林防滅火、航空救援為重點,布局建設一批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統一指揮平臺、統一聯動響應、統一隊伍標識、統一訓練備勤。2025年底前,建設50支省級專業應急救援隊伍,每年選取5支建設標桿隊伍;各市結合本地區災害風險特點建設總規模不少于100人的專職應急救援隊伍;推動縣、國有林場和鄉鎮(街道)分別建立不少于50人和20人的專(兼)職應急救援隊伍;各類工業園區和危險化學品、煤礦、非煤礦山等高危行業企業按標準建立應急救援隊伍;探索建立隊伍組建、輪換、管理的工作機制,加大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保障專業應急救援隊伍有序運行;配合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抓好軍隊應急專業力量建設。加強基層應急救援力量建設。在城鎮建成區、工業園區全面建成“135快速救援圈”,在城郊和人口相對密集的農村,積極推進區域應急救援站點建設,全面建成“15分鐘快速響應救援圈”。積極發展社會應急力量。重點培育25支社會救援力量,參與承擔水上救援、山岳救援、工程搶險、航空救援、醫療救護、心理援助等任務;成立省級社會應急救援協會,規范行業管理。建立各類應急救援隊伍共訓共練、合作救援機制,提升協同應急救援水平和救援隊伍戰斗力。加強“院前急救”培訓,開辟醫療急救“綠色通道”。

27.加強應急救援基地建設。建成國家華中區域應急救援中心。推進鄂東南(黃岡)、鄂西北(襄陽)、鄂西南(宜昌)三個省級區域應急救援基地建設。新(改、擴)建1個省級、16個市級消防救援訓練基地。依托中國安能建設集團第三工程局武漢分公司等大中型企業建設省級自然災害、危險化學品、水上和水下、隧道等專業性應急救援基地。制定水上應急救助能力建設專項規劃,持續推進省水上應急訓練中心和省水上緊急醫學救援醫院建設。依托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工業園區等,試點建設小型應急救援基地。采取企業自建與政府扶持相結合的方式,促進專業應急救援基地規范化建設。

28.加強航空應急救援能力建設。以空中偵查勘察、指揮調度、消防滅火、緊急輸送、搜尋救護、特殊吊載、應急通信、跨區救援等航空應急救援任務為牽引,加強航空應急救援能力建設。構建應急救援航空力量和場站網絡,實現對省內災害事故多發區域全覆蓋。推動武當山、咸寧航空護林站向多災種救援任務轉變,建設恩施航空護林站,依托社會力量組建省級航空應急救援機隊和專業救援隊伍。建立完善航空應急救援空域使用報備機制,暢通場站、空管、氣象、航油、航材等飛行保障。完善應急救援航空指揮體制機制,建設先進適用的信息化低空監視和調度平臺,實現航空應急救援“看得見、叫得到、控得住”。

(八)加強基層基礎建設,提升城鄉社區基層應急能力。

29.健全基層組織。推動全省各鄉鎮(街道)在相關內設機構加掛應急辦牌子,明確工作職責,夯實工作責任,確保人事匹配,加強工作經費和交通保障。積極推動有條件的村(社區)建設綜合應急服務站(點)。以轄區內可調動的應急隊伍和力量為基礎,組建鄉鎮(街道)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負責轄區內災害事故的情況搜集、先期處置、現場警戒、疏散群眾、災情上報等工作。完善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等功能區安全監管體制,明確安全生產監管機構,配備與工作需要相適應的工作人員。安全生產任務重的功能區應設有專門機構和配備專職人員。

30.加強基層治理。開展基層應急能力標準化建設,重點推進鄉鎮(街道)開展以“一個指揮平臺、一支救援隊伍、一個物資儲備點”為主要內容的“三個一”標準化建設,到2025年底,鄉鎮(街道)應急能力標準化建設達標率達100%;推進村(社區)開展以有專(兼)職管理人員、有救援隊伍、有應急廣播、有信息員、有經費保障為主要內容的“五有”標準化建設。建立“第一響應人”制度,加強鄉鎮(街道)、村(社區)和重點企事業單位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推動基層網格員、森林防火巡護員、災害信息員、安全勸導員、氣象信息員多員合一,落實業務培訓、待遇保障等政策措施。完善基層應急管理網格化體系,積極推動應急管理網格與既有網格在隊伍建設、工作機制、工作績效、信息平臺等方面的對接和整合。開展廣播電視服務與智慧村(社區)的融合場景創新應用,推進應急通信保障服務向村(社區)延伸。推動省市聯創,加強和改進綜合減災示范縣(村、社區)創建工作,新創10個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縣、50個省級綜合減災示范鄉鎮(街道)、500個省級綜合減災示范社區(村)。

31.提升基層應急部門履職能力。制定實施市縣兩級應急管理部門基礎履職能力需求保障清單,開展基礎履職能力達標建設,按照有關標準,配齊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執法裝備,到“十四五”末,市縣兩級全部達標。強化干部隊伍專業能力培養,按照縣級以上、鄉鎮(街道)應急管理干部業務培訓每人每年分別不少于80學時、60學時的標準,力爭2025年底前縣級以上應急管理機構專業人才占比不低于60%。健全社會尊崇應急管理職業的榮譽體系,按照中央和省有關政策,落實應急管理部門津貼補貼、醫療救治、心理咨詢、健康療養、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等優待優撫政策和應急救援專項補貼,提升應急管理職業榮譽感和吸引力。

32.加強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制定城鄉社區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指導意見,明確基本功能和增強功能。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納入全省各級國土空間規劃,根據人口分布、城鄉布局、區域特點和災害特征,充分利用公園、廣場、學校、人防工程、體育場館等公共服務設施,推動建設30個具備應急避險、物資儲備、應急指揮和救援支持功能的省級示范城鄉社區應急避難場所,支持各市(州)建設綜合性和示范性應急避難場所。推進自然災害易發多發縣、鄉、村新建或改擴建高標準應急避難場所。加強應急避難場所一體化建設,完善供水、供電、排水、廣播、消防、衛生防疫等生活服務和應急設施。

33.加強農村安全治理。護航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平安鄉村建設,推進自然災害高風險區農村危舊房屋改造、民居抗震加固和搬遷避讓工程。加強農村、山區特別是地震、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易發多發地區道路的建設、管理、養護,提高道路基礎設施災害防御和保通能力。加強農村自建房施工改造、老舊房屋拆除、農村道路交通、溺水、用電、消防、取暖等重點領域,以及學校、敬老院、車站、商場、鄉村旅游片區、休閑農業“打卡地”等人員密集場所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針對獨居、空巢、留守老人及“五保戶”、留守婦女兒童、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宣傳普及交通、用火、用電、用氣、防溺水等安全常識,提高人民群眾安全風險辨識和應急避險能力。

(九)推進共建共治共享,打造全社會應急管理共同體。

34.加強應急文化建設。大力弘揚應急文化,打造我省應急文化符號,擴大優質應急文化產品供給,豐富公眾應急體驗,提升應急文化服務水平。推動應急文化數字化建設,建設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數字圖書館,支持移動端科普融合創作,促進科普宣教智慧化發展。加強學生安全知識教育。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月、全國防災減災日、消防安全宣傳日、安全生產楚天行等活動,提升全民安全素質。扎實推進安全宣傳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增強公眾風險防范、安全應急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按照“上下貫通、綜合覆蓋、可管可控、分級負責、平急結合、安全可靠”的要求,建成省市縣三級應急廣播平臺,推進農村“村村響”和“云廣播”工程,實現全省應急廣播終端行政村全覆蓋,推動應急知識宣傳普及化和災害風險預警常態化。

35.加強社會動員。制定社會應急力量建設指導意見、應急志愿者安全服務規范、社會應急力量能力測評認證標準等,建立應急救援社會化有償服務機制。開展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等社會應急力量摸底調查,建立社會應急力量資源庫并定期更新。以“有序、有效”為目標,加強社會應急力量動員,推動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現場救援、專業保障、款物捐贈、物資發放、醫療救護、心理援助、災后恢復重建、技術服務、安全培訓、科技支撐等工作。搭建社會應急力量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統一社會應急力量隊伍標識,推動社會應急力量分類分級管理,并加強行業指導和監督管理。推進應急志愿服務供需對接,充分發揮應急志愿服務組織作用。

36.完善市場參與機制。加強企業安全生產信用體系建設,完善企業安全生產承諾、不良信用記錄、誠信“黑名單”等制度,對誠實守信企業開辟“綠色通道”;對失信企業實施重點監管監察,推動信用信息互聯互通和綜合應用。在高危行業領域強制推行安全生產責任保險,督促保險公司為投保的生產經營單位提供事故預防服務。探索建立多渠道多層次的巨災風險分擔機制,擴大巨災保險試點,結合地方特點完善巨災保險方案和產品。探索推行災害民生綜合保險,完善農村住房保險,試點推進應急費用補償保險。

37.培育發展應急服務體系。發展安全生產技術服務、自然災害技術服務和社會化應急救援,并納入政府購買服務目錄。安全生產技術服務包括風險評估、隱患排查、檢驗檢測認證、安保技術、安全教育培訓、消防技術服務等;自然災害技術服務包括自然災害防治技術、應急測繪技術服務等;社會化應急救援包括航空救援、道路救援、水上救援、應急物流、應急演練服務等。支持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應急服務機構發展,引導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提供應急服務,促進應急服務專業化、市場化、規模化。加強監督檢查,規范從業行為,促進公平競爭。

38.強化輿論引導。制定突發事件輿情應對預案,健全應急、宣傳、網信、公安等相關部門聯動機制,協同開展輿情引導工作,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推動省市縣三級應急管理機構融媒體軟硬件建設。利用大數據加強輿情監測預警和深度研判。完善突發事件新聞發布機制和快速反應機制,完善應急新聞發言人制度,加強新聞發言人媒體應對能力培訓,牢牢把握突發事件輿論引導的主動權和主導權。加強與主流媒體的溝通與合作,強化信息發布的專業性和權威性,及時、主動、準確地向社會通報相關信息。

39.加強國際國內交流合作。積極學習借鑒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應急救援理念和關鍵科技成果,加大與中部地區省份交流力度,建立災情信息、救災物資、應急裝備、應急通信保障、救援力量、專家資源等方面的區域協同機制,推動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抗災救災領域的合作共享。

四、重點工程

(一)應急救援基地建設工程。國家華中區域應急救援中心。包括漢南主功能區和洪湖水上救援訓練基地。其中漢南主功能區主要建設“一個機構、四個基地”,重點打造集應急指揮協調、實訓裝備儲備、航空保障投送、教學培訓及基礎訓練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功能區;洪湖水上救援訓練基地主要建設裝備器材庫、業務綜合樓、水位調節站以及水域救援綜合訓練場、演練指揮場等模擬實戰訓練場地。省級應急救援基地。建設鄂東南、鄂西北、鄂西南3個省級區域應急救援基地。其中鄂東南應急救援基地輻射黃石、鄂州、黃岡、咸寧等地區,重點擔負森林火災和洪澇災害救援任務。鄂西南應急救援基地輻射宜昌、荊州、恩施等地區,重點擔負礦山、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洪澇災害、地質災害救援和全省航空應急救援指揮調度任務。鄂西北應急救援基地輻射十堰、襄陽、荊門、孝感、隨州等地區,重點擔負城市安全、地震地災、雪災和工程搶險救援以及全省水上航空應急救援任務。社會應急救援基地。依托中國安能建設集團第三工程局武漢分公司建強省自然災害工程應急救援基地,依托中韓(武漢)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建強國家和省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基地,依托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建強省水上救援訓練基地,依托長江航道救助打撈局建強省水下救援基地,依托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建強省隧道應急救援基地。

(二)應急救援航空體系建設工程。重點建設3張網。航空應急救援低空空域監視調度網。在全省布設ADS-B低空監視設備,實現航空應急救援全過程可控、可見、可評價。低空飛行空中通道網。協調軍民航機構,劃定航空應急救援低空“綠色通道”,制定使用和管理辦法,實現全省航空應急救援響應30分鐘內起飛。航空應急救援地面保障網。在荊州、荊門、黃岡、咸寧、恩施、武當山等地建設4-8個航空保障基地。在遠安、孝南、大悟、麻城、浠水、通山等地建設20個航空保障站,配套建設機庫和小型應急物資倉庫。在自然災害頻發區、森林火災高風險地區、城市商圈、大型綜合體、人口稠密區、交通要道沿線、學校、醫院、重點企業、3A以上旅游景區以及區域應急救援中心(基地)、應急物資儲備庫等建設200個符合安全標準的直升機臨時起降點,實現縣(市、區)起降點全覆蓋。加快推進鄂州花湖機場、武漢漢南機場、荊門漳河通航機場等國家航空應急救援試點建設。

(三)應急物資保障能力提升工程。華中區域應急物資供應鏈與集配中心。主要建設“三中心一平臺”。建設華中區域應急物資儲備中心,實現防汛抗旱、地震救援、地災應急、消防救援、森林防滅火、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生活類救災等七大類應急物資的規模存儲;建設高端應急救援裝備集配中心,實現重要應急物資和高端應急裝備的統一管理、統一調撥、統一配送,提高裝備使用效率;建設應急物資供應鏈中心,運用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技術,建立統一的應急物資數據庫,實現應急物資“實物儲備+產能儲備+協議儲備”產供銷企業全覆蓋全鏈路動態管理;建設捐贈物資管理平臺,實現社會捐贈物資信息上鏈、流向監控,實現捐贈物資全生命周期透明化、可追溯,有效提升捐贈物資存儲管理效能和服務水平。應急物資儲備庫(點)。在武漢、黃石、十堰、荊州、荊門、孝感、咸寧、隨州、恩施等市(州)建設市級應急物資儲備庫,合理規劃建設輔助用房和辦公管理用房,并具備省級應急物資分儲條件。各縣(市、區)至少建設(設立)1個應急物資儲備庫(點)。有條件的、交通不便或災害多發的鄉鎮(社區)設立應急物資儲備點。

(四)應急管理信息化建設工程。建設應急管理基礎設施場所、融合通信網絡、多源數據治理、應用賦能支撐、業務信息系統、綜合安全保障和智能運行維護系統等。其中,基礎設施場所重點建成集值班值守、協同會商、指揮調度、信息發布、移動指揮等多功能應急指揮場所。融合通信網絡重點建成由指揮信息網、衛星通信網、無線通信網、電子政務外網、互聯網組成的覆蓋全省的應急通信骨干網絡。多源數據治理重點建設全方位獲取、全網絡匯聚、全維度整合的海量數據資源治理體系,滿足精細治理、分類組織、精準服務、安全可控的數據資源管理要求。應用賦能支撐重點建設統一認證、工作流、自助報表、地理信息、三維建模、AI語音、智能視頻、融合通信等模塊化、組件化、智能化工具。業務信息系統重點建設政務服務、互聯網監管、風險監測預警、應急指揮調度、智能輔助決策等應急管理核心業務系統。綜合安全保障和智能運行維護重點建設一體化網絡安全體系和新一代智能運維體系,實現安全和運維工作的閉環管理。

(五)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工程。危險化學品事故救援隊伍。依托大型化工園區和化工企業,布局建設5支省級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隊伍,每支隊伍不少于50人。全省規模以上大、中型且涉及一、二級重大危險源的危險化學品企業基本建成符合標準要求的專職應急救援隊伍。立足化工園區,探索建立“政府主導、一企建隊、多企協辦、以需養隊、資源共享”的區域性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隊伍。礦山應急救援隊伍。重點扶持指導襄陽救護大隊、恩施州礦山救援中隊、荊門市礦山救護隊、湖北松宜救護隊、遠安迅達礦山救護中隊、武鋼資源集團礦山救護中隊、大冶有色礦山救援隊、鄂東南區域礦山救護隊等專業礦山救援隊伍建設。防汛抗旱救援隊伍。在武漢、宜昌、荊州、黃岡等地依托社會力量建設4支省級防汛抗旱應急救援隊伍,扶持條件較好、任務較重的市州建設10支抗旱服務隊,優先適配先進防汛抗旱技術裝備。地質災害救援隊伍。依托省地質局地質環境總站和水文、工程地質大隊,組建省級地質災害應急救援隊;依托武漢、黃石、襄陽、宜昌、荊州、鄂州、孝感、黃岡、咸寧、恩施等10個地質環境監測保護站(地質大隊),組建10個市級地質災害應急救援隊,形成1000人左右的總規模。森林消防隊伍。支持森林消防局機動支隊四大隊開展撲火裝備現代化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有序推進地方專業防撲火隊伍建設,力爭通過五年努力,實現火災高風險縣級行政單位專業隊伍全覆蓋。航空應急救援隊伍。建設一支常態化備勤、市場化運營、機型齊全、管理規范的省級航空應急救援機隊,建設一批應對自然災害和安全生產事故的專業航空應急救援隊伍,優化隊伍數量、類型、功能及布局,預置一批與應急救援需要相適應的中小型直升機和無人航空器,加強航空專業救援裝備配備,強化救援機組重點時段備勤管理。

(六)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建設工程。

自然災害風險普查工程。編制全省自然災害風險普查方案,建立健全省市縣三級自然災害風險普查領導協調機制,組織做好普查工作。基于應急管理一張圖,全面調查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氣象災害、水旱災害、森林火災等風險要素,重點開展自然災害致災調查與評估,人口、房屋、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系統、三次產業、資源和環境等承災體調查與評估,歷史災害調查與評估,綜合減災資源(能力)調查與評估,重點隱患調查與評估,主要災害風險評估與區劃以及災害綜合風險評估與區劃等。查明區域抗災能力,建立分類型、分區域的全省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與減災能力數據庫并定期更新。編制自然災害系列綜合風險圖和綜合減災能力圖。修訂主要災種區劃,編制省市縣三級地質災害風險區劃圖和防治區劃圖,編制精細化全省水旱災害風險區劃圖,編制不同尺度的氣象災害危險性分布和風險評估分布圖。強化普查結果的應用,按照“邊普查、邊應用、邊見效”的原則,盡快推動普查數據應用于防災減災救災和應急管理實踐。

自然災害綜合治理工程。地震地質災害綜合治理。開展地震易發區房屋加固工程,優先加固抗震能力嚴重不足的房屋設施;整合利用衛星遙感數據,加強地質災害高發區域監測站點建設,在重點區域推進基于北斗及地基增強系統高精度定位技術,開展人口密集區和老舊房屋等承災體的大范圍高密度實時位移監測,實現建筑物倒塌的災情快速獲取和救援目標的有效識別;以抗滑樁、排水、擋土墻、削坡整形、格構護坡、防護網等治理措施為主要內容,重點推進十堰、襄陽、宜昌、荊門、鄂州、孝感、黃岡、咸寧、隨州、恩施、神農架林區等境內地質災害治理項目實施。防汛抗旱能力建設。推進長江漢江河道治理、完善長江漢江堤防防洪保護圈、推進重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加強山洪災害防治,加強重點湖區、重點城市防洪排澇能力建設,實施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推進蓄滯洪區建設、優化蓄滯洪區布局,推進大型灌渠續建配套和擴建工程,全面提高“防大汛、抗大旱”能力。森林防滅火能力建設。支持孝感、黃岡、神農架林區、丹江口庫區等森林火災高風險地區全面提升森林防滅火能力,分批分期開展涵蓋專業森林消防隊伍、森林航空消防、森林火災應急物資儲備、森林防滅火通信指揮系統、森林火災預警監測系統等建設內容的撲救體系建設,以及涵蓋森林火災風險防范工程、防火應急道路和防火阻隔系統等建設內容的預防體系建設。

(七)應急科普教育基地建設工程。

充分利用青少年宮、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城鄉社區活動中心等場地設施,采取“行業+屬地”“新建+擴建”“整合+提升”等方式,全方位、多層次推進應急科普教育(體驗)基地(場館)建設。分級分類制定應急科普教育(體驗)基地(場館)建設標準,開展應急科普教育(體驗)基地(場館)分級分類認定工作。在武漢、襄陽、宜昌、荊州、黃岡和有條件的市分別建設一處大型綜合性應急科普教育(體驗)基地(場館),其他市建設一處涉及3-5種災害事故類型的應急科普教育(體驗)基地(場館)。加快建設湖北洈水應急管理教育實踐綜合體和湖北黃岡應急管理職業技術學院應急救援產教融合實訓中心。采取政府引導、社會投資等方式,建設集災害體驗、實景演練、培訓教育、裝備檢測、災后康復于一體的災害體驗城。

(八)“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建設工程。

推動實施《“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行動計劃(2021-2023年)》,構建基于工業互聯網的安全感知、監測、預警、處置及評估體系,提升工業企業安全生產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培育“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協同創新模式,擴大工業互聯網應用,提升安全生產水平。重點建設五種新型能力:一是實時監測能力。推動設備、系統上云上平臺,實現企業安全生產全方位實時監測。二是快速感知能力。應用智能傳感、測量儀器、邊緣計算等技術,實現全要素的信息采集。三是系統評估能力。開發基于工業互聯網的評估模型和工具集,實現對安全生產的系統評估。四是超前預警能力。建設風險、失效特征庫,應用大數據分析實現精準預判、智能超前預警。五是聯動處置能力。建設和運用應急演練、處置預案庫,提升應用處置的科學性、精準性和快速響應能力。

(九)應急裝備現代化提升工程。

裝備達標示范建設。針對不同災種、救援隊伍規模、災害事故救援特點,研究制定各級各類應急救援隊伍裝備配備基本標準。開展應急救援裝備三年達標建設,有效提升應急救援隊伍裝備建設水平。落實《安全應急裝備應用試點示范工程管理辦法(試行)》,圍繞保障突發事件預防與應急處置需求,探索“產品+服務+保險”“產品+服務+融資租賃”等應用新模式,加快先進、適用、可靠的安全應急裝備工程化應用。通信保障裝備建設。按照“實戰導向、分級建設、統一指揮”的原則,建設應急通信保障服務體系,配備信息采集類裝備、信息傳輸類裝備、現場指揮類裝備、配套保障類裝備,推動全省各級災害事故現場應急通信保障能力建設。建成移動為主、固定為輔的應急指揮窄帶無線通信網,打通現場與各級指揮部門語音通信鏈路。加強無線電頻率管理,滿足應急狀態下海量數據、高寬帶視頻傳輸和無線應急通信等業務需要。關鍵設備推廣應用工程。加強人員搜索與物體定位產品、溢油和危險化學品事故救援產品、礦難事故救援產品、特種設備應急產品、電力應急保障產品、高機動全地形應急救援裝備、大流量排澇裝備、多功能應急電源產品、便攜機動救援裝備、密閉空間排煙裝備、生命探測裝備、事故災難醫學救護關鍵裝備、應急示位標、救生衣(艇、筏)以及智能無人應急救援裝備的推廣、配備及使用。支持基層各類專業救援隊伍和應急機構配備小型便攜應急通信終端、應急通信包和應急管理智慧終端。

(十)城鄉綜合風險監測預警中心建設工程。

采用政府引導、市場化運營的方式,結合各地智慧城市建設和運營實際,建設集綜合風險監測預警、風險感知網絡建設、科技研發創新、科研成果轉化、應急細分領域產業孵化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風險監測預警中心。重點對城鄉綜合風險進行全面辨識評估,采集聯網安全生產、自然災害、城鄉生命線等安全風險實時監測數據,應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興信息技術,打造城鄉綜合風險監測預警、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平臺,為城鄉安全風險的精準辨識、異常情況的及時預警、處置過程的全程監控和災后情況的全面評估提供技術支撐。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地各部門要根據本規劃要求,結合實際制定實施方案,細化工作分工,落實責任主體,加強規劃實施與年度計劃的銜接,明確規劃各項任務的推進計劃、時間節點和階段目標,確保規劃各項目標如期實現。省級相關專項規劃、各地應急體系規劃要與本規劃目標、主要任務、重點工程充分銜接。加強規劃宣傳,推進信息公開,增強公眾對規劃的認知和了解,動員和引導全社會力量共同推進規劃落實。

(二)加強經費保障。

根據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按照事權與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原則,完善財政、金融、投資、產業、土地、環保等相關配套政策。健全重大工程項目空間保障機制。各級政府要把重大工程項目納入國土空間規劃項目庫,要把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資金納入同級財政預算統籌安排,保障主要任務、重點工程落地實施。

(三)加強考核評估。

建立健全規劃實施評估制度,將規劃任務落實情況納入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年度考核,作為對全省各地、各部門工作督查和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省應急管理廳組織開展規劃實施年度監測分析、中期評估和總結評估,分析實施進展情況及存在問題,并提出改進措施,及時公布進展評估報告。

附件

名詞解釋

1. 防汛抗旱“四雙”指揮體系:黨政主要領導同時擔任防汛抗旱指揮部指揮長;分管應急管理和分管水利工作的政府副職擔任副指揮長。應急管理、水利部門主要領導擔任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主任;應急管理、水利部門分管領導擔任常務副主任。

2.“三委三部”:湖北省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委員會、湖北省安全生產委員會、湖北省減災委員會、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湖北省抗震救災指揮部、湖北省森林防滅火指揮部。

3. 三類“停不得”企業:疫情防控必需、公共事業運行必需、群眾生活必需的企業。

4. 四類重點場所:醫療救治機構、集中隔離點、方艙醫院、援鄂醫療隊駐地等場所。

5.“237”重大項目:國家華中區域應急救援中心和華中區域應急物資供應鏈與集配中心2個中心、3個省級區域性應急救援基地、7個市級應急物資儲備庫。

6. 省疫后重振補短板強功能“十大工程”:公共衛生體系補短板工程、交通補短板工程、水利補短板工程、能源提升工程、新基建工程、冷鏈物流和應急儲備設施補短板工程、城市補短板工程、產業園區提升工程、新一輪高標準農田建設、生態環境補短板工程。

7.“兩客一危”:從事旅游的包車、三類以上班線客車和運輸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專用車輛。

8.“兩個維護”: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9.“兩個大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

10.“兩個根本”: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11.“兩個至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12.“平急結合”:平時服務、災時應急。

13.“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湖北省區域發展布局,詳見省委印發的《關于推進“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區域發展布局的實施意見》。

14.“三管三必須”: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

15.“四不放過”: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責任人員未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有關人員未受到教育不放過。

16.“雙隨機、一公開”: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抽查情況及查處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

17.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

18.“三項崗位”人員: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

19.“三同時”:建設項目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20.“禁限控”:禁止、限制和控制。

21.“五化”礦山:礦山建設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信息化和科學化。

22.“八大工程”:災害風險調查和重點隱患排查工程、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修復工程、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工程、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和避險移民搬遷工程、應急救援中心建設工程、自然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化工程、自然災害防治技術裝備現代化工程。

23.“院前急救”:急危重病人進入醫院前的急救護理。

24.“135快速救援圈”:1分鐘接警、3分鐘出動、5分鐘啟動處置。

25.“第一響應人”:突發災害事件后,第一時間在現場,具有快速組織、指揮協調、專業處置能力,能夠指揮現場民眾徒手或利用簡單工具開展搶險救災的人員。

26.“五保戶”:保吃、保穿、保醫、保住、保葬(孤兒為保教)。

27. 農村安全宣傳“四有”:有組織體系、有展示窗口、有便民冊子、有廣播設施。

28.“一個機構、四個基地”:區域應急指揮部和綜合救援基地、物資儲備基地、培訓演練基地、航空保障基地。

報告庫會員(¥)199/年起售

海量行業報告和相關實用干貨寂集錦
開通報告庫會員
樂享更多下載,購買超值優惠

查看更多報告

掃一掃獲取
最新情報資訊

掃一掃免費
閱讀最新報告

特色服務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