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基礎測繪“十四五”規劃 發布時間:2022-03-24 17:27

中商情報網訊:“十四五”時期,是浙江全面開啟高水平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著力建設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重要窗口”的關鍵時期。為進一步加強基礎測繪工作,提高基礎測繪保障水平,提升基礎測繪服務能力,更好地滿足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對基礎測繪的新需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全國基礎測繪中長期規劃綱要(2015-2030年)》《浙江省測繪地理信息條例》《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浙江省基礎測繪中長期規劃綱要(2016-2030年)》等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規劃。規劃期限為2021-2025年。

一、規劃背景

(一)取得的成績

“十三五”期間,基礎測繪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全面建成新型基礎測繪體系和現代地理信息公共服務體系,著力豐富了基礎地理信息資源,持續深化了地理信息應用,全省基礎測繪發展總體水平位居全國前列。

1.測繪地理信息行政管理能力有新提升。一是法律法規制度進一步健全。實施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修訂出臺《浙江省測繪地理信息條例》,出臺《浙江省地理國情監測管理辦法》《浙江省測繪地理信息質量監督管理辦法》《浙江省測繪地理信息行業信用管理辦法》等規范性文件,寧波等地相繼開展測繪地理信息相關法規修訂。二是行業綜合監管進一步加強。完成測繪資質單位庫、從業人員庫、項目備案庫及企業信用庫和綜合監管服務平臺等“四庫一平臺”建設。省市縣協同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工作,測繪資質管理、涉密成果管理、測繪質量監管、地圖市場監管等工作成效明顯。三是綜合測繪改革取得較大進展。全面實施工程建設項目綜合測繪改革,舟山、湖州等地率先取得改革成效,基本實現提速降費的第一階段改革目標。

2.基礎地理信息資源建設有新突破。一是現代空間定位基準體系更加完善。建成全省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服務系統“一網、一中心、一平臺”,實施“一地注冊、全省通用”的便捷化注冊機制,大幅提升服務的便捷性、安全性、穩定性。截至2020年底,各設區市均完成本轄區C級衛星定位控制網、二等水準控制網建設,完成城市厘米級似大地水準面建設。二是影像獲取能力大幅提升。建立省市縣影像統籌機制,優于2米分辨率航天影像自2020年起實現每年全省獲取6次,優于0.2米分辨率航空影像自2019年起實現每2年全省獲取1次。三是基礎地理信息產品持續更新。省級1﹕10000比例尺基礎地理信息重要要素實現動態更新,1﹕10000比例尺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實現年度更新,1﹕10000比例尺標準3D(數字線劃圖、數字正射影像圖、數字高程模型)產品每3年更新1次;省市縣統籌完成全省1﹕2000比例尺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全覆蓋;部分市縣完成對建成區、規劃區1﹕500比例尺數字線劃圖的全覆蓋并持續更新。四是城市三維地理信息和地下管線資源建設陸續推進,杭州、寧波、嘉興、紹興、金華等地取得明顯成效。五是海洋基礎地理信息資源持續更新。完成1﹕10000、1﹕25000比例尺內水范圍水下地形數據測繪,完成杭州灣、樂清灣海灣大陸岸線調查測繪,首次實現領海基線以內水下地形測繪數據全覆蓋并持續更新。

3.地理信息服務能力建設邁上新臺階。一是地理信息服務政府數字化轉型成效明顯。浙江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完成升級,正式發布35種常用地理信息在線服務,有效支撐各行業267個應用系統的運行,在“浙里督”智慧督查系統、省域空間治理數字化平臺、基層治理四平臺、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等10余項政府數字化轉型重點項目建設中發揮強有力支撐作用;寧波市、嘉興市、德清縣先后建成智慧城市時空信息云平臺。二是測繪成果服務水平進一步增強。各類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成果免費提供,為各級政府部門和社會提供基礎數據保障。三是公益地圖服務持續優化。天地圖·浙江被評為五星級省級節點,編制《浙江省海洋地圖集》《圖說浙江系列地圖》《領導工作用圖》等各類地圖產品。

4.測繪應急保障工作有新亮點。一是測繪應急保障隊伍建設進一步完善。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浙江省測繪應急保障預案》,建成覆蓋全省的測繪應急保障體系。二是完成國家應急測繪保障能力建設項目浙江單項工程建設。初步具備全天候、中航時測繪應急服務保障條件,大大提升了突發事件測繪應急響應能力。三是積極為全省各類突發事件提供快速測繪應急響應服務。在遂昌蘇村山體滑坡、超強臺風“利奇馬”等突發事件中發揮了重要保障作用。

5.測繪技術裝備水平有新提升。一是多源數據采集獲取裝備配備取得重大突破。新增大型數碼/傾斜攝影航攝儀、中航時固定翼無人機、機載/車載/背包式激光掃描設備、多波束測深系統等高端裝備,基本具備了全域立體多源數據獲取能力。二是海量數據處理效率明顯提升。遙感影像集群處理平臺、三維數據處理軟件等一批高效地理信息處理分析軟件投入使用,基本實現了TB級數據的高效處理。三是地理信息公共服務系列軟件迭代升級。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上線運行,地理信息公共服務的穩定性、安全性、及時性明顯提升。

6.基礎測繪經費投入有新增長。全省建立穩定的基礎測繪財政經費保障機制。一是全省基礎測繪經費投入穩步增長。經費投入年增長率達到7%,有力地保障了全省基礎測繪項目組織實施,基礎測繪經費使用績效不斷提升。二是省級重大專項經費得到有效保障。全面落實地理國情普查經費,建立省市縣遙感影像獲取和1﹕2000比例尺基礎地理信息資源更新統籌機制,大大提升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7.測繪科技創新取得新成績。一是推動科創平臺建設。自然資源部地理國情監測重點實驗室、自然資源浙江省衛星應用技術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初見成效,發表SCI論文40余篇。二是科技成果豐碩。圍繞基礎地理信息變化發現、立體獲取、高效更新、集成服務等關鍵環節實施科技攻關,全省累計取得各類科技成果202項,其中: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獎3項、行業科技獎項70余項。三是深入實施人才強測戰略。人才培養和管理機制更加完善,不斷激發人才創新活力,管理人才隊伍更加精干高效,專業人才隊伍結構更加合理。四是加快測繪地理信息標準化能力建設。加強對行業單位標準化建設的引導,鼓勵和引導行業單位積極參與標準制修訂,累計制訂國家標準4項,發布地方標準6項。五是國際科技合作成效明顯。積極開展測繪地理信息國際合作交流,成功承辦首屆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組織近百人次專業技術人員赴美國、德國、日本等地學習交流。

(二)存在的問題

在基礎測繪工作取得成績的同時,必須清醒看到全省基礎測繪發展雖然具有良好的發展基礎,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存在,在高精度定位基準建設、地理信息資源供給、地理信息精準服務、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重點環節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區域發展不平衡,地區間基礎地理信息資源建設能力、地理信息綜合服務能力的差距依然存在,各地基礎測繪投入水平差距較大,部分地區基礎地理信息資源建設等各項任務經費得不到保障,特別是加快發展縣等多地受限于地方財政情況對基礎測繪的投入偏低。

二是現代測繪基準服務水平有待提升,省級似大地水準面精度無法滿足高精度高程轉換及高程基準傳遞需求,海洋垂直基準體系尚未構建,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服務系統國產化改造尚未完成。

三是基礎地理信息資源供給能力不夠,面對全省數字化改革對時空數據庫的新要求,基礎地理信息資源的產品形式和服務方式還存在短板,如缺少全域三維高精度地理實景產品等。

四是基礎測繪對自然資源業務管理精準化的支撐能力不夠,地理信息產品形式、數據內容、服務方式與自然資源業務應用需求之間存在差距,基礎測繪隊伍支撐自然資源管理的潛力尚待挖掘,迫切需要從更有利于支撐自然資源“兩統一”管理的要求出發,對制度、產品進行系統梳理和創新設計。

五是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基礎測繪科技基礎研究能力、原始創新能力不足,基礎測繪領域科技自立自強程度亟待提升,基礎測繪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融合程度遠遠不夠,科技創新的引領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三)面臨的新需求

“十四五”時期,國際國內發展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進入加速演變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帶來巨大變量,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正在加快構建,浙江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新征程,基礎測繪發展面臨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對基礎測繪的需求變化呈現出新的特點。

1.數字化改革需求

以數字化改革牽引全面深化改革,打造“整體智治、唯實惟先”的現代政府,統籌運用數字化技術、數字化思維、數字化認知,把數字化、一體化、現代化貫穿到黨的領導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全過程各方面,要求進一步豐富精準表達城鄉地理空間的高精度定位數據、遙感數據、地理信息數據,加快更新頻率,提升業務整體支撐水平;要求充分發揮地理信息的位置連接功能,推動地理信息與政務信息的深度融合,進一步穩固和發揮地理信息公共平臺作為全省公共數據平臺重要支撐的作用,使地理信息成為政府信息化管理的入口,支撐構建全省統一的“浙江智慧大腦”,使之成為支撐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智慧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

2.社會精準化綜合治理需求

當前,數字技術向治理領域深度滲透,成為推進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大數據輔助科學決策和社會治理的機制,推進政府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創新,實現即時感知、高效運行、科學決策、主動服務、智能監管的“整體智治”體系,要求加快公共服務領域地理信息數據集中和共享,推進同部門和企業積累的社會數據進行平臺對接,形成社會治理強大合力。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食品安全、安全生產、自然災害等社會問題,保障人民生產生活安全,更好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需要進一步提升地理信息的全面性、現勢性、準確性,并將導航定位、地圖、空間分析等應用與5G、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充分融合,借助泛在信息平臺深入到社會公眾生活的方方面面。

3.自然資源管理需求

全面履行自然資源“兩統一”管理職責,構建全域美麗的綠色發展體制機制,全面推進自然資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需要基于基礎地理信息,疊加國土空間規劃、資源調查、動態監測等數據資源,構建“地上地下、陸海相連”全覆蓋的三維立體自然資源“一張圖”,形成統一的國土空間信息底圖、底板、底線并在各部門廣泛應用;需要加大遙感影像覆蓋頻率,增強地理信息動態更新、空間地理大數據分析挖掘和輔助決策能力,建立與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評價、自然資源和不動產登記、自然資源資產和權益管理、國土空間規劃與用途管制、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耕地保護、地質礦產管理與防災減災、海洋管理、執法督察等自然資源管理業務流程深度融合的服務閉環,對自然資源業務形成全面支撐。

4.地理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需求

浙江錨定“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標新定位,對數字經濟發展提出新的要求。地理信息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受到深化網絡強省、縱深推進數字經濟“一號工程2.0版”、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等政策密集扶持,地理信息借助數字融合大勢在供需循環中全面滲透,成為推動經濟“雙循環”的重要力量,提高全省地理信息產業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引導、鼓勵企業向品牌化、規模化、集團化發展,搶占測繪地理信息領域競爭制高點,對優化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環境,拓展地理信息在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中的應用,促進地理信息產業向高端價值鏈延伸,提出了新的保障需求。維護國家安全,突破國外壟斷,需要加強重要地理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監管,加快地理信息產業核心裝備、技術的自主可控和國產化進程,掌握創新自主權和發展自主權。

5.地理信息國際合作與交流需求

深入落實“一帶一路”倡議,探索形成全球領先的數字賦能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模式,開拓國際市場,面向全球有效輸出數字賦能能力,需要發揮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知識與創新中心、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等國際交流平臺的引領優勢,積極舉辦國內外各類有影響力的高端展會、論壇、峰會,吸引高新測繪地理信息技術企業落戶浙江。同時,需要進一步提升全球地理信息資源的獲取和處理能力,為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實施提供支撐與服務。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自然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指示精神,準確把握新時期測繪工作“支撐自然資源管理,服務生態文明建設;支撐各行業需求,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根本定位,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全力推進新型測繪服務體系建設,推動地理信息產業高質量開放發展,為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作出新貢獻。

(二)基本原則

——圍繞中心,創新發展。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將創新放在首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基礎測繪發展的戰略支撐,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不斷提升基礎地理信息資源供給能力和地理信息綜合服務水平。

——統籌協調,分工負責。加強測繪地理信息工作的統籌協調力度,完善基礎測繪工作機制。按照全省“一盤棋”的要求加強頂層設計,統籌推進集約共建,明確省市縣職責分工,形成工作合力,進一步提升測繪地理信息履職能力。

——按需測繪,強化應用。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實施重大測繪地理信息工程。依托地理信息公共平臺,全方位推進地理信息智慧化應用。

——共建共享,保障安全。深化地理信息共建共享機制,推動“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政府部門間地理信息實時共享。統籌發展和安全,健全地理信息安全保障機制,加大地理信息監管力度,維護國家信息安全。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建成全省統籌、縱向聯動、橫向協同、智能高效的新型測繪服務體系,在三維浙江地理實景建設、服務數字化改革、支撐自然資源業務管理以及地理信息科技創新等領域形成重大標志性成果,基礎測繪工作繼續走在全國前列,為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進一步提升測繪依法履職能力。努力打造全國測繪行業依法行政新高地。完善測繪法律法規體系,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嚴格依法履職盡責。扎實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強測繪地理信息行業信用體系建設,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進一步提升地理信息產品供給能力。建立“全天時、全覆蓋”地理信息采集更新機制,動態更新全省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基本建成高精度“三維浙江”地理實景。

——進一步提升地理信息綜合服務能力。健全全省地理信息公共平臺(天地圖·浙江)一體化運維機制,動態更新空間地理大數據庫。打造全球地理信息產業發展戰略樞紐,推進地理信息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軍民融合發展。

——進一步提升測繪支撐保障能力。大力提升測繪裝備現代化水平,自主研發和引進高性能軟硬件裝備。推動測繪地理信息科技創新,在三維地理信息建設等關鍵技術領域取得較大突破。

三、主要任務

(一)構建新型測繪服務體系

1.做好總體架構。開展新型測繪服務體系內涵、特征與構成研究,編制體系建設總體方案。創新基礎地理資源共建模式,構建全省統籌、分工協作的新型測繪服務組織管理體系。加強二、三維地理信息數據獲取、處理與服務技術研究,構建新型測繪服務技術支撐體系。

2.全面重構測繪服務業務流程。全面打通新型基礎測繪和現代地理信息公共服務體系,再造基礎測繪生產服務流程,持續優化核心數據資源,研發覆蓋全流程、全資源的標準化、數字化、集群化業務支撐平臺,顯著提升基礎測繪生產服務質量和效率。

3.做好建設試點和成果應用。在全省范圍分類推進體系建設示范區建設。選擇有條件的市、縣(市、區)重點圍繞自然資源業務支撐需求開展高精度基礎地理信息資源建設與應用、新型基礎測繪產品建設試點。圍繞數字化改革建設需求,在有條件的行業應用部門探索開展地理信息綜合服務試點,逐步打造“浙政圖”系列服務產品。

專欄1 構建新型測繪服務體系專項任務分解表
省級任務 1.編制全省新型測繪服務體系建設方案并組織實施。 2.制定完善相關管理規定,統籌開展標準制修訂。3.開展新型測繪服務體系產品研究和改造。 4.研發基礎支撐平臺。
市、縣(市、區)任務 1.開展本轄區新型測繪服務體系建設。2.開展本轄區新型測繪服務體系產品研究和改造。

(二)優化高精度現代測繪基準體系

統籌規劃建設和維護全省統一的測繪基準,構建陸海統一、精度均衡、服務穩定、安全可控的一張高精度測繪基準網,優化完善覆蓋全省陸域及海島(礁)范圍的大地、高程、重力控制網三網結合的現代高精度測繪基準體系。

1.衛星大地控制網和高程控制網并置協同更新。全省均勻選擇衛星大地控制網框架點,開展坐標高程并置網框架站點復測與維護,更新維持全省坐標參考框架,并協同維護高程控制網。

2.優化全省似大地水準面模型與海洋垂直基準體系構建。開展全省航空重力測量,結合衛星大地控制網與高程控制網框架點復測成果,優化建立新一代高精度的全省似大地水準面模型,建立陸海統一的垂直基準體系。

3.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服務系統升級與維護。持續維護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服務系統,優化基準站坐標框架站點和實時服務網基本站點布局,確保現有系統的高質量、穩定服務,開展北斗三號地基增強系統升級和國產化改造,拓展社會化應用。

專欄2 優化高精度現代測繪基準體系專項任務分解表
省級任務 1.編制全省測繪基準體系優化方案并組織實施。 2.統籌管理測繪基準成果。
市、縣(市、區)任務1.開展本轄區測繪基準優化。按照全省測繪基準體系優化方案,規劃期內C級衛星大地控制點和二等水準控制點復測與更新1次。2.開展本轄區重要海島高程基準傳遞。

(三)提升基礎地理信息資源更新能力

1.推進基礎地理信息資源協同更新。深化航空航天遙感影像統籌機制,形成覆蓋全域高精度、高頻次的時空遙感影像產品供給體系。建立省市縣聯動更新的生產技術體系和質量評價體系,推行地理實體增量更新,提升基礎地理信息資源更新頻次與精度。推進1﹕500比例尺地形圖與地籍圖、不動產權籍數據等開展一體化更新。

2.加強三維基礎地理信息資源建設。建設全省地形級、設區市和有條件的縣(市、區)城市級、重點區域部件級的高精度三維地理實景,實現全省基礎地理信息數據二三維一體化,為各級自然資源管理部門提供服務調用,構建可真實、實時展示全省自然資源現狀和自然地理格局的,具備法定性、唯一性、權威性特征的時空基底。

3.豐富地下水下基礎地理信息資源。推動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普查,促進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持續更新內水范圍海洋基礎地理信息資源,實現每十年更新1遍,重點開展近岸海域主要灣區、港區水下地形數據更新,實現每五年更新一遍。推動內陸重要江河湖庫水下地形測量。

專欄3 提升基礎地理信息資源更新能力專項任務分解表
省級任務1.優化完善全省基礎地理信息資源更新方案并組織實施。完成1﹕2000、1﹕10000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更新和維護。推進地理實體時空數據庫建設。2.完成全省數字高程模型更新。 3.完善全省航空航天遙感影像統籌獲取機制并組織實施。4.編制“三維浙江”地理實景建設方案并組織實施。獲取全省激光雷達點云數據并完成數字高程模型與數字表面模型生產。建設并更新全省地形級三維地理實景和空間框架性重要三維地理實體。建設并維護“三維浙江”地理信息數據管理系統。5.開展內水范圍海洋測繪。
市、縣(市、區)任務 1.開展本轄區重點區域內1﹕500基礎地理信息資源建設及更新。2.開展本轄區1﹕2000基礎地理信息資源重要要素及一般要素更新。 3.實施本轄區航空航天遙感影像周期性獲取和處理。4.實施本轄區城市級、部件級三維地理實景建設。開展自然資源管理重點區域厘米級三維地理實景數據建設,有條件的市縣對建筑、大型構筑物、立交橋梁、地下空間、管線等重點對象進行精細化三維建模。5.開展近岸海域、重點水域、內陸重要江河湖庫優于1﹕10000比例尺水下地形測繪。

(四)提升自然資源業務管理支撐能力

1.促進地理信息成果在自然資源管理中的應用。穩步推進地理國情監測技術應用,大力提升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支撐服務能力。重點開展近岸海域水下地形測繪成果應用,提升海洋資源管理支撐服務能力。

2.加大自然資源技術支撐深度。利用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為自然資源管理提供統一定位、調查監測、數據管理和質量控制等全方位服務。重點開展基于遙感影像的變化監測技術研究,提升國土空間規劃評估預警和監管監測、生態修復動態監測、地質災害識別與監測等支撐服務能力。

3.加大自然資源服務新產品研發力度。全面融入自然資源業務管理,擴展基礎測繪產品內容與形式,打造特色化、標志性產品與服務。重點開展基礎地理信息產品優化,提升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清查、自然資源資產綜合監管、國土空間規劃、自然資源綜合執法等的技術服務能力。

(五)提升地理信息綜合服務能力

1.進一步加強地理信息公共平臺服務能力。建設并持續優化全省統一的地理信息公共平臺,成為全省數字化改革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平臺服務資源,進一步提升地理信息服務現勢性和精準性;優化平臺功能和服務性能,提升三維地理信息服務能力。加強全省遙感影像數據的服務與應用,建立以變化圖斑為主要內容的衍生產品服務機制。

2.培育一批地理信息支撐服務的先行示范點。大力推動平臺在黨政機關整體智治綜合應用、數字政府綜合應用、數字經濟綜合應用、數字社會綜合應用和數字法治綜合應用等五個數字化改革綜合應用和自然資源管理等工作中的支撐服務。提升地理信息在各行業數字化中的服務水平,有效支撐新型智慧城市、數字鄉村等重大戰略實施。進一步提升突發事件的測繪應急保障能力。

3.推出一批測繪公共產品精品力作。建立需求驅動的服務優化機制,動態調整數據內容、產品形式及服務方式。促進地理信息成果應用,進一步簡化成果分發服務流程,優化企業營商環境;深入推進地圖精品提升工程,推出一批反映新時代新氣象的公共地圖精品力作,進一步豐富平臺公眾版、地圖集、政務用圖、標準樣圖等線上線下公共地圖產品服務,提升地理信息知識化服務能力,為經濟社會發展、公眾休閑生活提供多元多樣的產品與服務;推進地理信息安全自主可控,保障地理信息安全;發揮浙江測繪與地理信息科技博物館作用,促進地理信息文化知識傳播,弘揚測繪文化,做好歷史傳承。

4.加強地理信息協調發展。加強軍民測繪融合發展,做好規劃銜接和項目、需求對接,完善工作協調機制,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渠道,加強測繪基礎設施、測繪成果、科技成果等方面的共享應用,促進軍地標準互通。促進地理信息服務區域協調發展,推進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深化三省一市地理信息共建共享機制,實現長三角地區衛星定位基準服務系統的互聯互通、基礎地理信息互認互用,為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建設和數字長三角建設提供支撐。

專欄4提升地理信息綜合服務能力專項任務分解表
省級任務 1.編制全省統一的地理信息公共平臺總體建設方案并組織實施。 2.優化三維地理信息服務能力。3.構建省市縣一體化運維機制并組織實施。 4.組織實施地理信息服務數據與基礎地理信息數據一體化更新,持續更新完善空間地理大數據庫。5.推廣平臺省級政務應用服務,指導市、縣(市、區)做好本地應用服務。 6.開展省級重大公共地圖產品編制。
市、縣(市、區)任務 1.共同維護全省統一的地理信息公共平臺,開展本地個性化定制。2.開展本轄區地理信息服務數據和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同步更新。 3.推廣平臺本轄區政務應用服務。 4.推進本轄區遙感影像數據和衍生產品服務。5.開展本轄區公共地圖產品編制。

(六)促進地理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

1.助力構建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國內大循環。鼓勵“地理信息+”的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引導地理信息產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培育地理信息領域浙江品牌;優化地理信息資源、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創新行業監管模式,積極扶持小型微型測繪地理信息企業,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壯大。積極響應支持和激勵數字經濟綜合應用平臺的政策,發揮企業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2.加快構建全球地理信息產業發展戰略樞紐。以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知識與創新中心落戶浙江為契機,推動地理信息成為全省數字基礎設施重要組成部分,提升地理信息產業發展規模能級。推動地理信息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的跨界融合,加強與聯合國大數據全球平臺中國區域中心合作,全面融入全省數字經濟發展。發揮省內相關資源優勢,積極對接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知識與創新中心,促進地理信息國際交流與合作。

3.助力構建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動頭部行業單位加快構建面向全球的產業鏈,引導行業單位積極參與全球地理信息的應用服務,吸引全球優質資源進入浙江,帶動技術、標準、產品和服務“引進來”、“走出去”,促進全省地理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借助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的行業影響力,加快推進一批高新技術研發、高端裝備制造企業在德清地理信息小鎮的集聚發展。

(七)提升基礎測繪創新能力

1.加強基礎測繪技術供給能力。持續加強新型測繪服務體系基礎前沿研究,實施基礎測繪科技攻關計劃。健全基礎測繪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持續改進科技項目組織管理方式,探索實施“揭榜掛帥”等制度,完善科技評價制度,推動一批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做大做強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培育新增高能級創新平臺,發揮創新載體作用。推動構建地理信息領域長三角科創共同體。

2.提升現代化測繪技術裝備水平。重點加強基礎測繪云基礎設施、三維數據采集處理、智能計算處理、軟硬件自主可控國產化等方面的技術裝備建設,提升基礎測繪裝備現代化水平。加大5G、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在測繪地理信息領域的應用與集成創新,推進技術裝備革新換代,促進新技術規模化應用。

3.完善測繪地理信息技術標準體系。鼓勵基礎地理信息、三維地理實景、自然資源業務管理支撐服務、等方面的標準制修訂,提升標準化對行業發展的引領能力。

四、重點工程

(一)新型測繪服務體系建設工程

貫通新型基礎測繪體系和現代地理信息公共服務體系,開展標準規范研究、核心數據庫改造、支撐平臺研制、應用示范試點,全面構建覆蓋省市縣三級的新型測繪服務制度、規范、數據、通道以及技術體系。

1.管理制度與標準規范研究。編制浙江省基礎地理信息資源更新服務相關規定。圍繞與自然資源其他業務緊密耦合及全省數字化改革應用的需要,重構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生產與服務標準體系,重點開展地理實體、三維地理實景、質量評價等相關標準制訂。面向政府、企業和社會公眾應用,開展地理信息個性化產品定制標準研究。

2.核心數據庫優化。圍繞實體化、三維化、語義化,優化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模型與結構,開展全省基礎地理實體時空數據庫建設。豐富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內容,開展地理實體標準產品與社會、經濟、人文、資源、環境等要素的深度融合試點建設。實現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和服務數據同步更新,同步服務。

3.基礎支撐平臺研制。建立1﹕2000比例尺、1﹕10000比例尺聯動更新通道、生產服務動態更新通道、省市縣縱向更新通道,打造新型基礎地理信息更新平臺。探索基于眾籌的變化發現技術,研發智能變化發現系統,支撐基礎地理信息的高效更新。開發地理信息在線分發、在線編輯、在線分析、在線制圖的知識服務系統,實現數據資源一體化的云管理、傳輸、編輯、分析、制圖及產品分發,為用戶提供按需、可定制、靈性化的地理信息在線服務。

(二)測繪基準升級與維護工程

持續更新維護空間定位基準設施,統一測繪起算數據系統,實現省市縣大地坐標和高程系統的無縫銜接。提升省級似大地水準面精度,持續優化升級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服務系統,提高服務質量與效率。

1.衛星大地控制網復測與更新。統籌全省B、C級衛星大地控制點,均勻選擇其中120座B級點、120座C級點合計約240座站點改造為坐標與高程并置的省級大地框架點,按B級點觀測要求復測省級大地框架點,每2年復測1次省級大地框架點,更新維持全省坐標參考框架,并協同維護二等水準控制網。

2.高程控制網復測與更新。選埋100座巖層水準點與其附近的C級衛星大地控制點組成非并址方式的并置站點。按二等水準測量要求復測以北斗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省級大地框架點、巖層水準點、長期驗潮站等組成的高程控制網,路線長度約4000千米。啟用全國最新三期水準測量成果,完成全省高程控制網平差。

3.新一代陸海統一的似大地水準面與垂直基準體系構建。開展全省陸域及近海范圍航空重力測量,建立全省新一代陸海統一的似大地水準面模型。精密確定平均海面、深度基準面和平均大潮高潮面在全省坐標參考框架中的大地高格網模型,建成陸海統一的無縫垂直基準體系。

4.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服務系統升級與維護。開展浙江省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服務系統的升級和運維工作,提升北斗單星與多星雙系統服務能力。做好北斗三號地基增強系統的升級和安全自主可控國產化改造工作,形成以北斗系統為主的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服務系統。開展基準站網布局優化與站點加密,新增利用3座、遷建1座基準站。拓展北斗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服務系統在形變監測、軌跡跟蹤等方面的增值性服務。

5.測量標志維護。開展永久性測量標志的普查,實施測量標志的分級分類保護工作,健全測量標志管理體制機制,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動態巡查、動態維護的工作模式。

(三)遙感影像統籌更新工程

開展航空航天影像定期獲取、處理與建庫工作,發揮自然資源浙江省衛星應用技術中心作用,實現多類航空航天影像的快速處理與服務。

1.影像獲取與處理。全省范圍每年獲取各類影像不少于7次。其中,分辨率優于0.2米航空影像1次,分辨率優于0.5米航天影像上半年獲取1次,分辨率優于0.8米的航天影像下半年獲取1次,分辨率全色優于2米、多光譜優于8米航天影像每季度獲取1次,年均不少于4次。適時組織獲取高光譜等多源遙感數據。開展影像快速處理,24小時內完成處理并提供使用。

2.遙感數據庫更新。充分利用獲取的各類航空航天影像數據,優化全省遙感數據庫并持續更新,進一步優化影像查詢和分發服務功能。更新維護全省像控點數據庫和影像色彩數據庫。

(四)基礎地理信息資源更新工程

建立面向地理實體的省市縣聯動更新機制,構建省市縣統籌的一體化運維更新模式,實現以1﹕2000比例尺為核心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動態更新。

1.1﹕2000比例尺基礎地理信息資源更新。開展重要要素的日常性動態更新,其他要素年度增量更新。全省1﹕2000比例尺數字線劃圖數據實施動態增量更新,原則上每年更新一遍,當跨縣級行政區域線狀要素或1平方千米以上區域性面狀要素等重大要素發生變化時,應當在3個月內予以更新。全省1﹕2000比例尺數字高程模型數據每年更新一遍。

2.1﹕10000比例尺基礎地理信息資源更新。充分利用1﹕2000比例尺基礎地理信息數據、遙感影像、綜合測繪成果等,每年更新1遍全省1﹕10000比例尺基礎地理信息資源,重大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實施動態更新。

3.海洋測繪。規劃期內更新1遍近岸海域1﹕10000比例尺水下地形圖,重點開展重要灣區、港區等近岸海域的數據更新,面積約8000km2;開展內水范圍內約10000km2其它海域1﹕25000比例尺水下地形圖更新。

(五)“三維浙江”地理實景建設工程

開展“三維浙江”地理實景建設總體設計,構建完整的實景三維建設技術體系,全面推進我省高精度三維地理實景“一張圖”和重要地理實體建設,并進行持續更新。

1.激光雷達點云數據獲取與處理。規劃期內獲取全省激光雷達點云數據1次,平原區域2.3萬km2點云密度優于16點/平方米,其他區域點云密度優于6點/平方米。完成對應點云密度的高精度數字表面模型和數字高程模型生產。

2.三維數據庫建設與更新。融合高分辨率遙感影像、地形地貌數據、激光雷達數據,建設并持續更新全省優于0.2米分辨率三維地理實景及空間框架性重要三維地理實體。

3.三維地理信息數據管理系統建設。建設“三維浙江”地理信息數據管理系統,研發數據存儲、查詢檢索、更新維護、統計分析等功能模塊,實現三維數據的業務應用和協同服務。

(六)地理信息綜合服務工程

提升地理信息綜合服務的一體化水平,構建全省統一的空間地理大數據庫與地理信息公共平臺,顯著增強地理信息綜合服務的精準性與安全性。

1.地理信息服務數據更新。做好地理信息服務數據動態更新,重點開展電子地圖、影像地圖、POI等核心服務資源的更新,上線地名地址、行政管理單元、三維地理信息等重要服務資源。建立基礎地理信息數據與地理信息服務數據的快速更新通道,持續更新完善空間地理大數據庫。建設省市縣統一的服務標準,逐步擴充地理信息資源服務目錄,持續做好“天地圖·浙江”更新,優化社會公眾使用體驗。

2.地理信息公共平臺優化升級。建設全省統一的地理信息公共平臺并持續優化升級。完善“一庫多能、按需組裝”平臺服務功能,支撐市、縣(市、區)開展個性化定制。新增三維地理信息服務、多級業務聯動、時空數據挖掘與分析等功能模塊,開發共享數據報送、接收、處理、質檢等工具箱,迭代優化遙感影像時空數據服務、測繪成果服務、服務監控等功能模塊。提升平臺性能,最大在線并發量不少于2000(次/秒)。持續增強平臺安全防護能力,實施自主可控改造。支撐省域空間治理數字化平臺、基層治理四平臺、“浙里督”智慧督查系統、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等數字化改革重點項目。

3.公共地圖產品編制。編纂浙江省綜合、專題地圖集,更新、制作政務用圖、標準樣圖、突發事件用圖等地圖,制作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專題地圖等,研發新媒體應用地圖。

4.地理信息支撐服務示范培育。優先選擇數字政府、數字社會、數字鄉村、新型智慧城市等重大戰略方向,緊密結合各行業需求和自然資源管理,推出一系列地理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服務示范,打造3-5個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時空基礎設施“樣板”。

5.自然資源專題服務產品研制。基于基礎地理信息資源定制自然資源專題服務產品,重點滿足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國土空間規劃、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海洋資源管理等專項服務。定期發布全省遙感影像及變化圖斑服務產品,按需定期開展自然資源業務管理關注要素的高頻監測。

6.測繪應急保障服務。完善測繪應急保障體系。構建多級聯動的測繪應急保障隊伍,做好測繪應急保障技術支持和日常運維,持續更新維護測繪應急裝備,做好國家應急測繪保障能力杭州基地運維工作,定期開展應急演練。做好測繪應急快速制圖能力建設。

(七)測繪技術裝備建設工程

加快軟硬件國產化進程,開展關鍵裝備的安全自主可控改造,進一步完善現代化測繪技術裝備體系,加快構建新一代數據處理與服務基礎設施,加快實施基礎測繪科技攻關計劃,提高基礎測繪技術供給。

1.數據獲取裝備建設。開展兼容北斗三號衛星的相關設備更新換代。進一步加強多源航空數據獲取裝備,配備地面衛星接收站等影像獲取裝備,研發軟硬件一體化設備,重點加強野外調查一體化設備、基礎測繪采集作業裝備等建設。

2.數據處理與服務裝備建設。開展地理信息獲取、地理信息數據處理、地理信息應用服務等技術裝備的建設,實施裝備國產化、智能化改造,研發貫穿全流程的自動化平臺,實現生產與服務間數據的自動流轉,有效支撐新型測繪服務體系建設。

3.云基礎設施及網絡安全建設。基于5G傳輸網絡加快智能化數據處理云基礎設施建設,支撐海量數據管理與服務。做好網絡安全防護能力設備建設,保障信息傳輸安全。做好成果異地備份。基于政務內網,開展涉密內網、業務網等網絡建設,支撐省市縣三級分布式數據管理。

4.實施基礎測繪科技攻關計劃。加大基礎地理信息數據變化發現、省市縣聯動更新、三維浙江建設、時空大數據應用分析、地理信息服務等領域核心技術的攻關力度,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的重大科技項目,形成3-4項具有全國影響力標志性科研成果,掌握一批關鍵核心技術融合應用的創新成果。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管理體制

圍繞新時期測繪工作“兩服務、兩支撐”的根本定位,完善新型測繪服務體系的制度建設,創新基礎測繪管理體制,按照全省“一盤棋”的統籌模式,實現“行政管理+業務協同”的雙輪驅動,推動基礎測繪工作向資源更豐富、管理更順暢、服務更高效的方向發展。

(二)加大資金保障

堅持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原則,不斷完善基礎測繪財政預算保障機制,對財政項目開展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努力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三)強化人才支撐

加強測繪地理信息人才隊伍建設,加快構建高端地理信息人才蓄水池。構建與新技術、新業務、新能力相適應的基礎測繪隊伍新體系,依托測繪單位的技術支撐,培養各類高技術人才、專業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落實人才激勵政策,保障人才發揮作用,引導廣大測繪地理信息人才愛崗、敬業,成為全省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的核心技術力量。

(四)強化監督實施

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加強對本轄區基礎測繪規劃實施工作的領導,嚴格落實各項基礎測繪任務,認真實施重大基礎測繪項目,建立健全規劃實施省市協調與銜接機制,科學制定計劃進度,強化規劃實施評估和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監督管理,開展規劃實施年度監測分析、中期評估和總結評估,建立評估考核機制,確保各項工作取得實效。

(五)加大宣傳力度

充分利用電視、網絡、報紙等多種媒介,加大測繪的宣傳力度,通過浙江測繪與地理信息科技博物館、數字展館等窗口,擴大社會影響力。弘揚測繪精神,繁榮測繪文化,不斷提高全社會對測繪基礎性、公益性的認識,拓展地理信息應用領域,營造重視、支持測繪地理信息工作的社會環境。

報告庫會員(¥)199/年起售

海量行業報告和相關實用干貨寂集錦
開通報告庫會員
樂享更多下載,購買超值優惠

查看更多報告

掃一掃獲取
最新情報資訊

掃一掃免費
閱讀最新報告

特色服務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