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制造業創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印發(附全文) 發布時間:2021-01-05 16:01

中商情報網訊:日前,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關于印發《湖南省制造業創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下稱《行動計劃》)的通知。根據《行動計劃》,湖南省到2023年,以重大產品創新、新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示范為抓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以制造業創新中心、企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和產業技術基礎平臺為重點,創新平臺體系建設扎實推進。以關鍵共性技術導向目錄、產業鏈技術創新路線圖和關鍵共性技術攻關項目為導向,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以質量標桿培育、標準化體系建設和知識產權能力建設為支撐,湖南制造品牌建設成效明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產品銷售收入占比突破24%、研發強度達1.8%,制造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

以下為具體內容:

湖南省制造業創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

為深入實施“三高四新”和制造強省戰略,增強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健全技術創新體系,打造湖南制造品牌,切實提升制造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支撐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以及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深入實施“三高四新”和制造強省戰略,統籌發展和安全,以“強主體、促協同、破瓶頸、鑄品牌”為主線,堅持戰略導向、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攻堅戰,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推動湖南產品向湖南品牌轉變,以技術創新推動制造業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快構建產業鏈、創新鏈、金融鏈、人才鏈、政策鏈深度融合的創新生態系統,為我省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新優勢。

二、行動目標

到2023年,以重大產品創新、新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示范為抓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以制造業創新中心、企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和產業技術基礎平臺為重點,創新平臺體系建設扎實推進。以關鍵共性技術導向目錄、產業鏈技術創新路線圖和關鍵共性技術攻關項目為導向,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以質量標桿培育、標準化體系建設和知識產權能力建設為支撐,湖南制造品牌建設成效明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產品銷售收入占比突破24%、研發強度達1.8%,制造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

三、重點工作

(一)自主創新能力增強行動

1.重大產品創新。組織實施100個重大產品創新項目。突出產品的重大創新和行業引領帶動作用,項目遴選向“鍛長板補短板填空白”、突破“卡脖子”技術和關鍵裝備、零部件、新材料研發等重點領域傾斜。將“100個重大產品創新項目”建設與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兩化融合、智能制造和服務型制造推動、制造業創新中心、工業設計中心和工業設計研究院創建等有機結合,促進企業在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中有作為有成果。落實常態化調度、部門會商協調、項目責任跟蹤和精準支持服務等機制。

2.新產品研發。加強新產品研發的服務與指導,健全相關制度,完善工作流程,建立新產品開發管理體系,推動取得一批先進標準和重要專利。圍繞高端裝備自主突破、新材料首批次應用、消費品提質升級和數字經濟等領域,組織企業申報省重點新產品開發計劃,遴選下達不少于200項的省級重點新產品開發目錄。委托具有相關資質和能力條件的第三方機構開展省級新產品認定工作,評選發布全省年度10大標志創新產品和年度創新產品50強名單,每年編制發布《湖南省重點新產品推薦目錄》。

3.技術創新示范。新增10家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以培育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為抓手,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健全研發人員激勵機制,鼓勵企業加快自主開發、引進技術消化吸收能力建設,提升企業技術創新水平。推動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在應用高新技術能力、創新發展戰略、盈利能力、管理水平、行業帶動等方面形成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技術創新發展經驗。

(二)創新平臺體系建設行動

4.制造業創新中心創建。以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和重點產業集群為主要領域,以前沿技術、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發供給、轉移擴散、首次商業化和引領產業創新發展為主要目標,加快建設以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為領頭羊、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跟跑的多層次、網絡化制造業創新體系。鼓勵制造業創新中心提供產業技術基礎服務。從國家、省級重大科技項目申報、融資渠道等方面支持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認定一批高水平的省級企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推動開展市級企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認定。到2023年,1家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在全國形成示范作用,力爭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再獲突破,新增10家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新增省級企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60家,市級企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全面展開。

5.產業技術基礎平臺設立。圍繞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和重點產業集群,完善產業技術基礎體系,優化資源配置,針對試驗檢測和信息服務等領域,指導建設一批基礎性、先進性、權威性、公益性的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鼓勵行業龍頭企業單獨或聯合高校院所建設重點實驗室,組織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重大關鍵技術、產業共性技術的研究以及高層次學術交流、科技成果轉化、聚集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等活動。

6.產學研深度融合。建立與省內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常態化聯系機制,積極推動省內外高校優勢學科以及院士等科研團隊精準對焦產業發展瓶頸和需求,定期開展高校成果與市場需求對接活動。按照“企業+高校”模式,鼓勵工業企業與省內外高校共同打造創新聯合體。支持有條件的工業企業在境外設立、收購研發機構,吸引國外高端創新資源流入。支持省內外制造業創新中心加強合作共享。支持長株潭自主創新示范區、郴州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岳麓山大學科技城、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等創新平臺加強經驗交流。充分利用世界計算機大會、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以及各種產業合作對接會,積極搭建“企企合作、校企合作、區域交流合作”平臺,促進協同創新。

(三)關鍵核心技術突破行動

7.關鍵共性技術攻關。組織重點產業和龍頭骨干企業,針對產業鏈的創新提升和斷供斷鏈風險,梳理發布制造業關鍵共性技術(產品)目錄,采取目標指引、揭榜掛帥方式,建立龍頭骨干企業牽頭、高等院校、創新團隊協同的攻關聯合體,每年實施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產品)研發攻關項目50項。編制發布一批制造業重點領域產業鏈技術創新路線圖,引導創新資源向企業技術需求和技術創新關鍵環節、關鍵材料、關鍵設備等方面聚集,補齊產業鏈關鍵環節的技術短板。對列入產業鏈技術創新路線圖的關鍵共性技術、研發攻關項目,優先推薦申報制造強省等專項獎勵項目以及國家相關專項。到2023年,實施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產品)研發攻關項目150項。

8.產業基礎再造。積極搶抓新基建和產業鏈重構機遇,深入實施工業強基工程,以工業“四基”領域和現代信息產業領域為重點,支持企業牽頭開展一批產業基礎再造項目。進一步拓展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重點新材料首批次和軟件首版次政策支持范圍,努力實現重大技術裝備、核心技術、關鍵元器件(零部件)、重要基礎材料等自主可控。

(四)湖南制造品牌提升行動

9.湖南制造品牌打造。加強產品品牌、企業品牌、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培育。探索建立制造業省內優秀品牌、國內一流品牌、國際知名品牌分級分類推進機制,圍繞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及重點產業集群龍頭骨干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分別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湖南制造領軍品牌”、具有國內競爭力的“湖南制造骨干品牌”。指導產業集群制定實施區域品牌發展戰略,通過標準體系建設、知識產權管理、區域企業自律、品牌宣傳營銷等措施,提升區域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到2023年,打造湖南制造業品牌100家,其中“湖南制造領軍品牌”20家、“湖南制造骨干品牌”80家。

10.質量標桿培育。組織開展裝備制造、原材料、消費品等重點領域質量提升行動。引導企業健全質量責任體系,每年組織200家重點企業開展質量信譽承諾活動。完善重點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追溯機制。推動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升級,提高企業質量管理能力和水平。積極推進企業質量文化建設。組織開展全國質量標桿遴選推薦和省工業質量標桿培育認定工作。到2023年,力爭全國質量標桿企業達到20家,省質量標桿企業達到100家。

11.標準化體系建設。以技術標準為引領,促進高新技術專利化、重點專利標準化。支持企業主導或參與地方標準、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國際標準制修訂。鼓勵企業將研發成果和技術優勢轉化為促進產品品質提升的技術標準。鼓勵企業自主制定高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的企業標準。推動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分產業成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支持一批產業特色鮮明、技術水平領先的產業鏈骨干企業開展標準化試點,樹立工業企業標準化工作典范。配合推進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長株潭)建設。

12.知識產權能力建設。大力培育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引導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行業龍頭骨干企業加強知識產權的創造和布局,創造和儲備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知識產權,形成一批具有產業競爭力的高價值專利組合,打造一批知識產權密集型高科技企業。針對中小企業,開展技術創新“破零倍增”行動,促進高質量專利產出。加速專利轉化運用,構筑從專利到產品、從產品到產業的快速轉化通道,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制造強省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推進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工作,加快建立和完善調度分析、考核評價、督查督辦等制度,構建完善企業技術創新工作推進體系。強化工信、科技、財政等部門協同,建立健全省、市、縣三級聯動工作機制,推動項目、資金、技術、人才、成果等創新要素向企業、產業集聚,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重要支撐。

(二)完善政策保障。統籌安排制造強省專項資金、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等資金,采用補助、獎勵等方式集中支持核心創新主體、重要創新平臺和重點創新成果。積極推動企業研發經費獎補政策、企業技術改造稅收增量獎補政策和稅前加計扣除、研發設備加速折舊、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等鼓勵企業研發稅收優惠政策落地實施,引導和激勵企業有計劃、持續地增加研發投入。充分發揮政府性產業基金作用,引導金融機構、社會資本支持技術創新。促進金融和科技融合發展,推動股權投資、債券融資向制造業傾斜,擴大質押融資,健全政策性融資擔保和增信體系,優化金融生態。

(三)強化人才支撐。加快產業鏈高端人才、創新團隊引進,建立海外引進的高層次人才、行業領軍人才等產業鏈高端人才職稱評審綠色通道。加強產業鏈中高層骨干人才隊伍建設,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鼓勵校企積極嘗試多種新型辦學模式,努力構建“以產興教”、“以教強產”的良性互動的產教融合長效機制。建立完善優秀企業家人才庫,加快培養具有國際眼光、戰略思維的創新型企業家,充分激發企業家創新活力。

(四)優化創新環境。完善技術創新激勵評價機制,支持企業建立健全科技成果、知識產權創造運用激勵機制,推動技術要素以多種形式參與收益分配,激活科研人員創新創業活力。大力弘揚創新精神,加強對重大項目、成果、典型人物和企業的宣傳,培育“鼓勵創新、盡責容錯”的創新文化,營造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社會氛圍。

報告庫會員(¥)199/年起售

海量行業報告和相關實用干貨寂集錦
開通報告庫會員
樂享更多下載,購買超值優惠

查看更多報告

掃一掃獲取
最新情報資訊

掃一掃免費
閱讀最新報告

特色服務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