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云南省加快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附全文)
中商情報網訊:近日印發的《云南省加快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將加快云南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推動云南從食用菌資源大省向產業強省轉變。通知明確了云南食用菌產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即圍繞提升野生食用菌品質、擴大栽培食用菌規模兩大任務,加強基地建設,塑造“云菌”品牌,將云南打造成全國野生食用菌貿易中心、高原特色食用菌生產貿易中心和全國大宗栽培食用菌生產基地,力爭到2022年,全省食用菌農業產值達400億元、綜合產值達1000億元。
《意見》包括明確產業發展目標任務、打造“兩類”基地縣、建設野生食用菌仿生栽培示范基地、建設菌種繁育培育中心、延伸產業發展鏈條、打造規范化功能化交易市場、打造“云菌”公用品牌、強化全產業鏈科技支撐、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優化產業發展環境、等十個部分。
《云南省加快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全文
一、明確產業發展目標任務。
堅持在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發揮我省氣候多樣以及食用菌種質資源富集、產量高、品質優等資源環境優勢,圍繞提升野生食用菌品質、擴大栽培食用菌規模兩大任務,加強基地建設,塑造“云菌”品牌,培育消費市場,延長產業鏈條,強化政策和科技支撐,優化發展環境,加快食用菌產業發展,將我省打造成全國野生食用菌貿易中心、高原特色食用菌生產貿易中心和全國大宗栽培食用菌生產基地。力爭到2022年,全省食用菌農業產值達400億元、綜合產值達1000億元,其中,野生食用菌產量達22萬噸、農業產值達180億元、綜合產值達430億元;栽培食用菌面積達30萬畝(30億棒)、產量達150萬噸、農業產值達220億元、綜合產值達600億元。
二、打造“兩類”基地縣。
按照野生食用菌、栽培食用菌分類推進全省食用菌基地布局。野生食用菌方面,重點圍繞松茸、美味牛肝菌、松露、雞油菌、干巴菌、雞樅、青頭菌、紅菇、奶漿菌等9種野生食用菌打造一批保育及供應基地縣(詳見附件1)。栽培食用菌方面,圍繞木耳、香菇、平菇、姬松茸、羊肚菌、天麻等大宗栽培品種及金耳、白參、茯苓、大球蓋菇、黑皮雞樅、暗褐網柄牛肝菌等云南特色品種打造一批高原特色栽培食用菌基地縣(詳見附件2)。每個基地縣配套規模適度的分揀、冷庫、烘干、包裝等設施。扶持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規模化栽培食用菌生產示范基地,在每個基地縣建設100畝以上或年用菌包100萬棒以上的栽培示范基地。在全省范圍內培育或引進產值億元以上食用菌企業20家、5000萬元以上企業或合作社50家,出口額超過1000萬美元企業6家。
三、建設野生食用菌仿生栽培示范基地。
利用地形地貌及氣候特點,在野生食用菌基地縣選擇產量較大的適宜林地,集成珍稀食用菌林下仿生栽培技術體系,采取“種質資源封育”、“人工促繁”、“包山養菌”等方式開展管護育菌,建設野生食用菌仿生栽培示范基地,提高野生食用菌產量及質量。在貢山、永仁、南華、會澤、陸良、易門、永勝、玉龍等地建立松露仿生栽培示范基地;在彝良、大關、永善、威信、鹽津、鎮雄、蘭坪、維西、永勝、元江、新平等地建立天麻仿生栽培示范基地;在永勝、永平、騰沖、景谷、景東、思茅、雙江等地建立茯苓仿生栽培示范基地,實現“林—菌”復合型發展。
四、建設菌種繁育培育中心。
在昆明建設綜合菌種繁育中心,在石林、紅河、寧洱、施甸等地建設優質木耳菌種培育中心,在昭陽、馬龍、新平、施甸等地建設優質香菇菌種培育中心,在陸良、新平、楚雄、易門等地建設優質平菇菌種培育中心,在彝良建設天麻優質菌種培育中心,推進栽培食用菌菌種規范化、集約化生產,保障種植環節產量和產品質量,輻射帶動全省食用菌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五、延伸產業發展鏈條。
在昆明、楚雄、大理、麗江、曲靖、昭通、玉溪、保山、普洱、文山等地建設食用菌產業示范園區,建設方便食品、調味品、保健品、日化品等食用菌產品生產線,開展食用菌加工,顯著提高食用菌附加值,打造集生產、加工、物流、休閑觀光為一體的產業示范園區,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在昆明、保山、普洱、昭通等地規劃建設菌材原料加工貯運基地,提供菌材配送服務。開展菌棒資源化利用,在昆明、保山、曲靖、昭通、普洱等地配套建設菌棒集中處理中心。建設以食用菌為主題,民族文化、休閑康養相結合的特色小鎮、特色村20個,特色食用菌美食街區30個。
六、打造規范化功能化交易市場。
依托現有食用菌交易市場,結合產業發展需求,改造提升或新建規范化、具有不同功能區域的交易市場,形成以昆明為中心,南華、易門、香格里拉、昭陽、陸良為分中心的“1 5”交易市場格局。創新“云菌”交易機制,在香格里拉等地開展松茸拍賣試點工作,成熟后在其他地區推廣。
七、打造“云菌”公用品牌。
打造“云菌”公用品牌及10個區域品牌、10個企業品牌、20個產品品牌,培育10個食用菌地理標志產品。“云菌”品牌標識優先在區域、企業、產品品牌中推廣使用。鼓勵食用菌企業實施產業標準化戰略,重點研究涵蓋保育、栽培、保鮮、加工及產品、檢驗檢測、流通等方面的野生食用菌標準體系,制定或修訂相關標準。構建食用菌質量安全順向可追蹤、逆向可溯源、風險可管控的全程追溯體系。發掘、傳承、弘揚具有云南特色的“菌文化”,制作特色鮮明的“云菌”產業系列宣傳片。
八、強化全產業鏈科技支撐。
打造以昆明為中心,輻射全國的“云菌”科技支撐平臺。推進食用菌種質保藏利用體系建設,重點開展以保育區、標本館、遺傳物質庫、菌種保藏庫、活體庫、活性成分庫、信息庫為內容的“一區一館五庫”建設;加強野生食用菌馴化研究,儲備具有栽培推廣潛力的優良菌種資源20種以上;開展食用菌優良菌種選育研究,選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食用菌栽培新品種20個以上;建立完善與大型商貿市場連接暢通,與省內高鐵網、航空網相適應,高度智能化的冷鏈配送體系,并開展從采集、運輸到儲藏的全程保鮮核心技術研究應用,延長保鮮期,降低物流損耗;研發食用菌產品加工技術,提高產品附加值;提升檢驗檢測能力,加大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九、加大政策資金扶持。
將食用菌產業納入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等享受有關產業發展扶持政策。食用菌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市場主體,在省內新投資發展食用菌產業,實際投資額1億元以上的,按照實際投資額的10%給予一次性獎補。支持食用菌標準化戰略,發布實施國家標準的,每項獎勵30萬元;發布實施行業標準的,每項獎勵15萬元;發布實施地方標準或團體標準的,每項獎勵5萬元。加強和完善野生菌資源保護管理制度,支持食用菌新品種選育、示范推廣,對經選育成功且能推廣的新品種,經國家級審定通過的,每個新品種獎勵20萬元;經省級審定通過的,每個新品種獎勵10萬元。支持食用菌企業開展“三品一標”產品質量認證,對新申報并獲得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的分別給予3萬元、5萬元、10萬元獎勵。將食用菌產業納入云南省綠色食品牌“10大名品”和綠色食品“10強企業”、“20佳創新企業”評選范圍。放寬擔保、抵押條件,省農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等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為食用菌企業提供貸款擔保的,擔保費率按照不超過0.8%(政策性扶貧項目不超過0.5%)的標準執行。直接用于食用菌種植的生產設施用地及為生產服務的輔助設施用地按照設施農業用地管理。對食用菌生產、初加工執行農業生產用電用水優惠政策。積極爭取食用菌鮮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降低食用菌鮮品運輸成本。各地可自行制定食用菌生產設備設施、菌棒生產等有關獎補措施。
十、優化產業發展環境。
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教育廳、省科學技術廳、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林業和草原局、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省扶貧辦、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省農科院等省直有關部門和單位要根據各自職能職責,加強政策銜接和工作統籌,切實推動我省食用菌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分級制定食用菌產業發展規劃,形成規劃體系。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大引進國內外高層次人才和領軍人物力度,支持食用菌企業選派人員到科研院所和高校進修、培訓。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食用菌企業、合作社等市場主體開展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教學實訓基地,在有條件的高校設立食用菌相關專業。建設省、州市和基地縣三級食用菌技術培訓體系,推進技術培訓服務到縣到鄉鎮。鼓勵科研人員領辦、創辦食用菌企業或到食用菌企業兼職兼薪進行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鼓勵各地設立食用菌行業協會,發揮協會的服務、自律、協調等作用;鼓勵食用菌行業和其他行業開展多學科、多層次深度融合發展;制定行業自律辦法,維護行業會員權益,指導食用菌行業規范、有序發展。加大食用菌特別是野生食用菌宣傳科普工作,讓群眾科學識菌、安全食菌。
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0年11月3日
【招商情報庫】專注于資本時代招商引資,力求打造更便捷更高效的招商引資平臺,為廣大的招商人員、企業和投資人提供服務及最新最實用的招商引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