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招商政策 > 正文

河南省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出爐 2025年形成數個萬億級產業集群

發布日期:2020-08-17
分享:

中商情報網訊: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精神,推動河南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河南省政府發布了《河南省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省生產總值比重35%左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究開發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達到1%,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5%。到2025年,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達到國內一流,形成數個萬億級產業集群、一批千億級新興產業集群和百億級企業。

《實施方案》要求,河南省制造業產業方向為①做強優勢產業,做優傳統產業,提升裝備制造、食品制造、電子信息、汽車制造和新材料5大優勢產業能級,建設一批重大產業基地。發揮電力、盾構、農機、礦山、起重等裝備優勢,建設萬億級裝備制造基地。②做大新興產業,加快鋼鐵、有色、化工、建材、輕紡5大傳統產業“綠色、減量、提質、增效”轉型。推動鋼鐵行業整合重組,提高裝備大型化率和供給效率。到2022年、2025年,傳統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保持在33%、30%左右。③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智能網聯及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節能環保6大新興產業。到2022年、2025年,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22%、25%以上。

《實施方案》提出六大主要任務包括技術創新提升專項、基礎能力提升專項、集群強鏈提升專項、融合賦能提升專項、區域協同提升專項、企業培育提升專項。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握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機遇,堅持新發展理念,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發揮數字經濟引領作用,圍繞穩定供應鏈、優化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構建“556”產業體系,實施“六大提升專項”,打造“五強一優”要素保障生態,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加快制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形成能級更高、結構更優、創新更強、動能更足、效益更好的發展新格局,努力建成全國先進制造業強省。

(二)發展目標。到2022年,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省生產總值比重35%左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究開發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達到1%,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5%。到2025年,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達到國內一流,形成數個萬億級產業集群、一批千億級新興產業集群和百億級企業。

二、產業方向

(一)做強優勢產業。提升裝備制造、食品制造、電子信息、汽車制造和新材料5大優勢產業能級,建設一批重大產業基地。發揮電力、盾構、農機、礦山、起重等裝備優勢,建設萬億級裝備制造基地。鞏固傳統食品加工優勢,推動煙草、白酒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冷鏈和休閑食品,建設萬億級食品制造基地。發展智能終端(手機)、智能傳感器、計算機和服務器、汽車電子等,打造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基地。鞏固客車優勢,發展乘用車和專用車,建設5000億級汽車制造基地。發展超硬和新型合金材料、新型耐材、尼龍新材料、電子信息材料等,建設5000億級新材料產業基地。到2022年、2025年,優勢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47%、50%以上。

(二)做優傳統產業。加快鋼鐵、有色、化工、建材、輕紡5大傳統產業“綠色、減量、提質、增效”轉型。推動鋼鐵行業整合重組,提高裝備大型化率和供給效率。布局鋁、鎢鉬、鉛鋅等有色行業終高端項目,提升整體競爭力。發展精細化工,建設現代化工基地。發展綠色墻材和裝配式建筑,建成一批綠色建材生產基地。發展時尚服裝和智能家居,打造全國輕紡產業發展高地。到2022年、2025年,傳統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保持在33%、30%左右。

(三)做大新興產業。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智能網聯及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節能環保6大新興產業。到2022年、2025年,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22%、25%以上。

1.新一代信息技術。培育“芯屏網端用”生態。著力“補芯”,引進功率器件、顯示驅動芯片等項目,布局光電子集成芯片項目,培育集成電路產業集群。著力“引屏”,引進高世代新型顯示項目,培育新型顯示產業集群。著力“固網”,建設5G及北斗技術應用產業基地,培育發展5G、物聯網、網絡安全等產業。著力“強端”,做強智能終端,構建鯤鵬產業生態。著力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應用,加快建設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打造中西部人工智能發展高地。到2022年、2025年,產業規模分別達到7000億元、1萬億元。

2.高端裝備。發展軌道交通、數控機床、機器人、無人機、3D打印、激光加工等裝備,推動“制造+服務”轉型。到2022年、2025年,產業規模分別達到1000億元、2000億元。

3.智能網聯及新能源汽車。鞏固新能源客車優勢,支持氫燃料電池客車研發和示范應用,建設智能網聯汽車測試應用示范區。到2022年、2025年,產業規模分別達到1000億元、2000億元。

4.新能源。發展鋰電池、氫燃料電池等,建設智能電網,打造光伏、風電裝備應用高地。到2022年、2025年,產業規模分別達到1000億元、1500億元。

5.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發展創新藥、高端仿制藥和現代中藥,加快新型疫苗、基因工程藥物等研發和產業化。發展體外診斷產品、高端醫用耗材和數字影像設備等。加快醫藥口岸和關鍵檢驗檢測平臺建設。到2022年、2025年,產業規模分別達到3000億元、5000億元。

6.節能環保。發展節能環保裝備、先進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建設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到2022年、2025年,產業規模分別達到7000億元、1萬億元。

三、主要任務

(一)技術創新提升專項

1.強化關鍵技術攻關。實施“十百千”轉型升級創新專項,加大研發投入,建設一批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平臺和產業創新聯盟,開展聯合攻關,攻克一批“卡脖子”技術。支持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產品應用,促進創新成果轉化。

2.強化企業主體培育。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實施創新企業樹標引領行動、高新技術企業倍增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春筍”計劃。到2022年、2025年,高新技術企業分別新增3000家、50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別達到1.2萬家、1.5萬家。

3.強化創新平臺建設。發揮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帶動作用,打造沿黃科創走廊,發展一批科創“飛地”。按有關規定報批申建河南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建成一批制造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技術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到2022年、2025年,分別建成15家、30家左右省級及以上制造業創新中心。

4.強化技術創新合作。引進一批知名科研院所、機構,爭取國家大科學中心、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在我省布局。到2022年、2025年,分別建成100家、120家新型研發機構。

(二)基礎能力提升專項

1.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制定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產業技術基礎“四基”突破清單,實施一批示范項目。推進5G、大數據中心等新基建項目,提升工業基礎設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安全化水平。

2.實施新技改工程。加快企業新一輪大規模技術改造,力爭技改投資年均增長20%以上。建成一批智能化園區和工業互聯網平臺。開展能效、水效領跑者和綠色制造提升行動。到2022年、2025年,分別創建120個、150個國家級綠色園區(工廠)。

(三)集群強鏈提升專項

1.提升集群產業鏈水平。編制重點集群培育方案,開展穩鏈補鏈延鏈強鏈行動,增強產業鏈韌性。到2022年,形成20個左右千億級產業集群;到2025年,形成4個萬億級、6個5000億級產業集群和10個千億級新興產業集群。

2.推進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編制新一輪產業集聚區發展規劃,推行“畝均論英雄”改革,創新管理體制機制,支持建設“飛地園區”,推動產業集聚區高質量發展。

(四)融合賦能提升專項

1.實施智能制造工程。分行業制定智能化改造指南、選樹標桿企業,每年培育150個智能工廠(車間)。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行動。到2022年、2025年,全省上云企業分別達到15萬家、20萬家。

2.實施“兩業”融合工程。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新型制造模式,每年培育30家(個)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平臺、項目)。加快發展工業設計、數據服務、標準認證等生產性服務業。

(五)區域協同提升專項

1.優化制造業空間布局。以鄭州市、洛陽市為核心,打造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引領區;以京廣、隴海鐵路沿線城市為重點,建設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支撐軸;以黃河、淮河、漢江流域地區為重點,打造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協同帶,形成“雙核引領、兩軸支撐、三帶協同”空間格局。

2.布局重大產業項目。高質量承接產業轉移,建立重大制造業項目優先落地保障機制,加快“556”產業及配套生產性服務業重大項目建設。

3.推動縣域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落實縣域治理“三起來”重大要求,開展縣域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引導各縣(市、區)培育1—2個特色主導產業。

(六)企業培育提升專項

1.加強企業梯隊培育。實施“頭雁”企業培育計劃,做強龍頭企業,培育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專精特新”企業,推動小微企業上規模,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實施企業家培訓提升工程,引導企業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支持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到2022年、2025年,全省百億級企業分別達50家、60家以上。

2.發展品質制造。實施制造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戰略,打造一批制造精品。鼓勵企業采用國際先進標準組織生產,引進國內外知名檢驗檢測機構,選樹一批質量標桿企業。加強注冊商標培育和保護,建設商標品牌示范基地,培育品牌產業集群。

四、要素保障

(一)強化政策扶持。健全完善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有關政策措施,調整設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加大對重點領域、集群、企業、項目、平臺的支持力度。支持創新產品在智慧城市、新基建等領域應用。

(二)強化用地保障。建立工業土地收儲制度,推廣混合用地、“標準地”出讓等模式,保障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用地需求。實行建設用地“增存掛鉤”機制,按照盤活存量土地數量,獎勵一定比例的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研究制定產業集聚區和開發區節約集約用地政策。

(三)強化金融支持。鼓勵銀行提高中長期貸款比例,穩步擴大和提升制造業貸款規模和比重。開展民營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行動,推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辦銀行機制。建立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企業“白名單”和重大項目庫,鼓勵金融機構對入單(庫)企業優先給予融資支持。支持企業上市(掛牌),提高省先進制造業等基金使用效率,健全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

(四)強化人才支撐。以高端、緊缺人才需求為導向,實施制造業“智鼎中原”工程,重點引進和培育百名卓越企業家(領軍團隊)、千名核心技術人才、萬名高級技工。實施“新工科”建設計劃和全民技能振興工程,推進產教融合,推行新型學徒制、現代學徒制。優先推薦制造業領域人才申報國家各類表彰獎勵,并在省級表彰中給予適當傾斜。

(五)強化數據應用。加大制造業數據歸集和開放力度,豐富數據產品種類,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建設一批數據應用示范場景。探索建立統一規范的數據管理制度,加強數據保護和安全審查。

(六)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開展“一聯三幫”保企穩業專項行動,推廣“店小二”服務模式。做好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工作,落實減輕企業負擔各項措施。建立環保監管正面清單制度,實施差異化管控,避免“一刀切”。強化宣傳和輿論引導,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大國工匠”精神和新時代豫商精神,依法保護企業合法權益。

五、組織實施

省制造強省建設領導小組負責統籌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實行聯席會議制度,建立工作臺賬,督導工作落實。組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各地各部門要結合實際,制定工作方案,形成上下聯動、高效協同的推進格局。強化督導考核,完善統計監測機制,將制造業發展相關指標納入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評價體系,對排名靠前的地方給予土地指標、環境容量、政策資金等方面獎勵。

【招商情報庫】專注于資本時代招商引資,力求打造更便捷更高效的招商引資平臺,為廣大的招商人員、企業和投資人提供服務及最新最實用的招商引資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