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招商政策 > 正文

《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出爐 到2035年全國鐵路網達20萬公里(附全文)

發布日期:2020-08-14
分享:

中商情報網訊:8月12日,國鐵集團出臺《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提出了中國鐵路2035年、2050年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描繪了新時代中國鐵路發展美好藍圖。《規劃綱要》對標國際先進標準水平,著眼加快推動鐵路高質量發展、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全面打造世界一流的鐵路設施網絡、技術裝備、服務供給、安全水平、經營管理和治理水平,率先建成現代化鐵路強國,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撐,提出了從2021年到本世紀中葉分兩個階段推進的發展目標。

全文如下:

《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

鐵路是國家戰略性、先導性、關鍵性重大基礎設施,是國民經濟大動脈、重大民生工程和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骨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關重要。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作出的建設交通強國的重大決策部署,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在交通強國建設中當好先行,推動新時代鐵路事業高質量發展,制定本規劃綱要。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人民鐵路為人民,聚焦交通強國鐵路先行,對標國際先進標準水平,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加快推動鐵路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全面打造世界一流的鐵路設施網絡、技術裝備、服務供給、安全水平、經營管理和治理水平,率先建成現代化鐵路強國,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撐。

(二)發展目標。從2021年到本世紀中葉,分兩個階段目標推進。

到2035年,率先建成服務安全優質、保障堅強有力、實力國際領先的現代化鐵路強國。基礎設施規模質量、技術裝備和科技創新能力、服務品質和產品供給水平世界領先,運輸安全水平、經營管理水平、現代治理能力位居世界前列,綠色環保優勢和綜合交通骨干地位、服務保障和支撐引領作用、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全面增強。

——現代化鐵路網率先建成。鐵路網內外互聯互通、區際多路暢通、省會高效連通、地市快速通達、縣域基本覆蓋、樞紐銜接順暢,網絡設施智慧升級,有效供給能力充沛。全國鐵路網20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鐵7萬公里左右。20萬人口以上城市實現鐵路覆蓋,其中50萬人口以上城市高鐵通達。

——創新引領技術自主先進。鐵路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全面提升,鐵路科技創新體系健全完善,關鍵核心技術裝備自主可控、先進適用、安全高效,智能高鐵率先建成,智慧鐵路加快實現。

——運輸服務供給品質一流。高效率的全程服務體系和高品質的產品供給體系更加完善,全國1、2、3小時高鐵出行圈和全國1、2、3天快貨物流圈全面形成,人享其行、物暢其流,安全優質、人民滿意。

——鐵路運輸安全持續穩定。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的安全保障體系健全有力,本質安全水平、安全預防及管控能力、應急處置及救援能力全面提升,高鐵和旅客列車安全得到可靠保障,鐵路交通事故率、死亡率大幅降低。

——運營效率效益更加優良。運輸效率、資源配置效率、資本運營效率持續提升,市場規模、經營發展質量不斷躍升,主要運輸經濟指標保持世界領先,主要經營效益指標位居世界前列,國鐵資本做強做優做大,國鐵集團成為世界一流企業。

——鐵路治理體系健全高效。黨對鐵路的全面領導堅強有力,鐵路管理體制機制更加健全,制度更加完備,人才隊伍精良,市場環境優良,發展活力增強,國鐵企業的行業主體作用突出,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實現現代化。

——綠色骨干優勢充分發揮。鐵路與其他交通運輸方式實現深度融合、優勢互補,鐵路比較優勢更好發揮,鐵路的客貨運輸市場份額持續提升,在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骨干作用和地位明顯增強。

——支撐引領作用全面增強。鐵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更加顯著,應對突發事件及自然災害、完成急難險重任務、服務重大戰略、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全面提升,鐵路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支撐。

——國際競爭力影響力躍升。中歐班列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知名鐵路物流品牌,中國成為全球鐵路科技創新高地,鐵路走出去的產業鏈和價值鏈向中高端聚集,中國鐵路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顯著提升。

到2050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現代化鐵路強國,全面服務和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鐵路服務供給和經營發展、支撐保障和先行引領、安全水平和現代治理能力邁上更高水平,智慧化和綠色化水平、科技創新能力和產業鏈水平、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保持領先,制度優勢更加突出。形成輻射功能強大的現代鐵路產業體系,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鐵路企業。中國鐵路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標志和組成部分,成為世界鐵路發展的重要推動者和全球鐵路規則制定的重要參與者。



二、主要任務

(一)建設發達完善的現代化鐵路網。

1.構建現代高效的高速鐵路網。貫通高速鐵路主通道,優化提升高速鐵路通道網絡功能和級配結構。科學有序推進區域性高速鐵路建設,擴大高速鐵路網覆蓋范圍。適時推進既有高速鐵路通道的平行線路建設,強化繁忙高速鐵路主通道能力。建成以高速鐵路主通道為骨架、區域性高速鐵路銜接延伸的發達高速鐵路網,構建快速綜合交通網的主骨架。

2.形成覆蓋廣泛的普速鐵路網。建設川藏等進出藏、疆鐵路,優化完善普鐵主干線通道。加強地區開發性及沿邊鐵路建設,暢通鐵路集疏運體系及路網“前后一公里”。實施既有線擴能改造,消除干線通道瓶頸,優化集裝箱、快捷、重載等運輸網,強化沿江等重點區域貨運能力。建成以普鐵主干線為骨架、區域性鐵路延伸集散的現代化普速鐵路網,形成干線綜合交通網的主動脈。

3.發展快捷融合的城際和市域鐵路網。在經濟發達、人口稠密的城鎮化地區構建多層次、大容量、通勤式、一體化的快捷軌道網,打造城市群綜合交通網的主骨干。城市群中心城市之間及與其他主要城市間發展城際鐵路,服務快速通勤及商貿出行。都市圈超大、特大城市中心城區與郊區、周邊城鎮組團間發展快速市域(郊)鐵路,服務公交化便捷通勤出行。

4.構筑一體銜接順暢的現代綜合樞紐。按照“零距離”換乘要求,建設以鐵路客站為中心的綜合客運樞紐,強化樞紐內外交通有機銜接,促進客站合理分工及互聯互通,推進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及與機場高效銜接,實現方便快捷換乘。按照“無縫化”銜接要求,建設以鐵路物流基地為中心的貨運樞紐,完善貨運樞紐集疏運體系、城市配送體系以及多式聯運、換裝轉運體系,提升貨運場站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動貨運樞紐向現代綜合物流樞紐轉型。

(二)發展自主先進的技術裝備體系。

5.提升基礎設施技術裝備水平。提升基礎設施全生命周期發展水平,推進設施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完善無砟軌道結構體系和標準體系,優化服役性能品質,延長使用周期,提升無砟軌道緊急搶修、大修更換技術,推廣應用自主先進的無砟軌道結構。推進工電技術裝備標準化、簡統化。自主研發新型智能列控系統、智能牽引供電系統、智能綜合調度指揮系統以及新一代鐵路移動通信系統。創新應用空天地一體化和智能化綜合勘察設計裝備技術。研發適應極復雜環境條件的超大、超深、超難工程建造裝備技術,發展智慧工地等智能建造裝備技術。

6.加強新型載運工具研發應用。加快復興號系列化動車組研制,研究新一代高速動車組、智能動車組、城際及市域動車組、旅游新型列車,換代升級普速客車。研發高速貨運動車組、3萬噸級重載列車以及時速160公里及以上快捷貨運、27噸及以上軸重重載貨運、標準化集裝化貨運裝備、新型冷鏈、馱背運輸、跨境聯運及特種貨運等新型專用車輛。完善機車產品譜系,研制新一代電力、內燃、混合動力、新能源及多源制機車。研發應用智能大型養路機械、新型智能綜合檢測和綜合作業裝備以及智能檢測監測、運營維護等技術。研發適應鐵路走出去要求的系列載運裝備及其運維體系。

7. 以新型基礎設施賦能智慧發展。加大5G通信網絡、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應用,豐富應用場景,延伸產業鏈條,統籌推進新一代移動通信專網建設,構建泛在先進、安全高效的現代鐵路信息基礎設施體系,打造中國鐵路多活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平臺,提升數據治理能力和共享應用水平。強化鐵路網絡和信息系統安全防護能力,確保網絡信息安全。以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鐵路深度融合賦能賦智為牽引,打造現代智慧鐵路系統。

(三)創新優質高效的運輸服務供給。

8.構建舒適快捷的客運服務體系。發展服務智慧工程,建設12306智慧服務信息系統,打造一站式全程暢行服務生態鏈,實現出行即服務。推進服務便捷工程,推行電子客票、刷臉進出站、無感支付、無感安檢、驗檢合一和智能引導等便捷暢通服務,優化候乘及中轉流程,完善無障礙出行服務體系。打造服務滿意工程,增強服務供給的市場感知和即時響應能力,建立健全服務質量標準和評價指標體系。實施服務品牌工程,深入實施高鐵服務品牌戰略,提升一日往返、夕發朝至等品牌優勢,叫響中國鐵路服務品牌。

9. 發展集約高效的貨運物流體系。構建覆蓋全國的鐵路物流服務網絡,加快人、貨、車、場等全要素全過程數字化、網聯化和高效匹配,發展無人智慧場站,推進貨運裝卸作業及物流倉儲、裝卸設備及配載智能化。深化“門到門”全程物流服務模式,大力發展鐵路集裝箱運輸,提高專業物流發展水平,建設設施高效銜接、信息互聯共享、裝備標準統一、票據一單到底、快速換裝轉運的多式聯運體系。發展“外集內配、綠色聯運”現代綠色物流體系。完善95306貨運服務信息系統,構建智慧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實現在線受理、跟蹤查詢、電子票據、結算辦理、貨物交付及客戶管理等一站式服務。

10.拓展服務新業態新模式新領域。深化鐵路與旅游、文化等產業融合發展,創新旅游專列等定制產品。發展高鐵+航空、高鐵+共享汽車等聯程聯運服務,增設高鐵無軌站。培育城際、市域(郊)新型市場,完善政府購買服務政策和市場化運營機制,擴大中短途客運市場規模。發展快捷貨運和高鐵快運,強化鐵路運輸和兩端配送有機銜接,完善樞紐快運集散服務功能。依托12306、95306平臺及鐵路大數據中心,深化鐵路網和互聯網雙網融合,發展鐵路數字經濟和網絡經濟。推動鐵路與現代物流融合發展,發展互聯網+高效物流,推動鐵路貨運向綜合物流服務商轉型。

(四)厚植效率效益優良的經營實力。

11.推動效率變革提升。創新列車運行圖編制,提高調度指揮水平,優化運輸產品結構,促進高普融合互補,高效配置運力資源,精準匹配市場需求。推進高鐵達標提速,縮短追蹤時間,優化開行方案,增加開行密度。深入挖潛提效,提高普客開行質效。實施貨物列車提速達速,優化車站生產組織,發展重載直達、班列直達等先進運輸組織方式,實行客車化開行管理,提高全程送達效率。完善移動裝備及設施設備高效運用機制,提高使用效能和養修效率。深化生產組織和勞動組織改革,強化精細精益管理,推行智慧先進手段,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提高勞動生產效率,提高物資管理效能。

12.做強做優做大主業。深化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產品有效供給,創新市場營銷體系,加強新線市場培育,提高運營管理水平,促進鐵路增運增收增效,形成若干家營業收入規模上千億元級的鐵路運輸企業集團,筑牢鐵路經營發展“底盤”。向精細管理、科技進步、改革創新要效率和效益,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突出運輸效率、經營效益等指標考核導向,深化節支降耗、提質增效,多措并舉降低鐵路建設、運營、養維、財務等成本,不斷提高運輸經營發展水平。

13.提升經營開發水平。圍繞商旅服務、物流商貿、工程建設、研發制造、網絡信息、金融保險及土地綜合開發等領域,深入推進資產專業化、集約化和規模化經營開發,打造若干營業收入上百億元、過千億元的非運輸業經營板塊,提高非運輸業營收占比和創收創效水平。推進資產資本化、股權化和證券化,推動優質資產股改上市和上市企業再融資,積極穩妥推進國鐵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實施市場化債轉股,優化資本布局和債務結構,提高資本配置效率和運營效益,放大資本功能和價值。促進國鐵資本與資本市場深度融合,打造一批鐵路優秀上市企業。

(五)提升持續可靠的安全發展水平。

14.提升安全生產管理水平。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強化紅線意識,堅守安全底線,健全完善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安全保障體系,深化強基達標,從嚴務實抓基層、打基礎、強基本。強化安全責任體系,完善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嚴格安全生產責任追究。完善依法治理體系,健全安全生產法規制度和標準規范,完善安全投入保障機制。健全預防控制體系,推進安全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強化關口前移、源頭治理、科學防范和精準治安。強化重大安全關鍵管控措施,提高應對處置和防控能力。依法治理鐵路安全環境,健全綜合治理聯動機制,落實各方責任,依法開展護路治路,合力建設平安鐵路。

15.確保設施設備本質安全。完善鐵路基礎設施和裝備安全技術標準規范,提升關鍵設施全生命周期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及安全防護、快速修復能力。完善鐵路工程建設質量管理體系,建設鐵路精品工程,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安全,確保新線依法高質量開通運營。落實質量安全終身負責制,完善鐵路質量標準管理和質量失信懲戒制度,嚴把設施設備產品源頭供給質量和本質安全。深化修程修制改革,建立健全設施設備養維和評價標準體系,推進全生命周期云端智能健康管理,提高維修檢修專業化、集約化、精準化、智能化及造修一體化水平。

16.增強興安強安保障能力。加大智能檢測監測安全保障技術應用,提高運行狀態自感知、設備故障自診斷、導向安全自決策水平。加大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增強安全數據和問題隱患、運行狀態和性能規律等集成管理、智能分析和預警預告能力。加強沿線安全防護工程建設,構建空天地車一體化的智能監控系統,建設自然災害以及異物侵限、周界入侵智能監測預警系統,實現關鍵監測預警信息實時上車交互并與列控、調度指揮系統互聯。完善自然災害防控體系,增強鐵路防災減災能力。在安全關鍵及高危工種崗位探索應用自動化、機械化、智能化技術,在有人值守崗位推行無人值守、遠程監控,降低勞動強度,減少勞動用工,防范安全風險。

17.提高鐵路應急處置和救援能力。建立健全鐵路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法規制度和預案體系。加快國家鐵路救援基地建設和應急救援專業化隊伍建設,加強專項培訓和常態化應急演練,研發高鐵救援的新型技術裝備,提高救援隊伍專業化技術裝備水平,加強特殊極端情況下應急救援技術研究應用。建立健全應急聯動機制,強化社會協同能力,構建高效反應、立體聯動的應急救援體系,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和應急救援水平。

(六)強化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能力。

18.推進科技創新產業化應用。面向鐵路建設、運營主戰場,強化應用基礎研究,深化鐵路建設、運營、安全等重點領域關鍵技術創新和產業化應用。強化現代工程建造技術創新應用,攻克川藏鐵路等艱險復雜、極端條件鐵路工程建造、生態保護、運營維護等重大工程成套技術難題。推進關鍵技術裝備自主研發和迭代升級,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深化基礎設施及運行系統提質改造關鍵技術創新,提高全生命周期服役性能和運營品質。構建系統完備、先進適用、自主可控、世界領先的中國鐵路技術標準體系,形成自主創新應用生態體系和全產業鏈體系。

19.突破掌握關鍵核心技術。面向世界鐵路科技前沿,加強基礎理論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深化高鐵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系統掌握智能高鐵、智慧鐵路關鍵硬核技術,推進信息系統、關鍵零部件、基礎元器件及基礎材料等核心關鍵技術自主化,實現自主安全可控。加強可實現工程化、產業化的前沿技術研究,自主創新建立時速400公里及以上高速鐵路技術標準、更快捷貨運列車、更先進重載鐵路等成套關鍵技術體系。加強高速磁浮鐵路系統前沿技術研究儲備,積極跟蹤低真空管(隧)道高速列車等技術發展動態。

20.完善鐵路科技創新體系。發揮我國制度優勢和市場優勢,強化國鐵集團的主導作用,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構建高效開放的創新聯合體,形成跨學科、跨領域的協同攻關機制。健全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激勵機制,完善科技創新投入保障機制。統籌推進以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為重點的世界級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推進資源開放共享合作,提高科技創新資源配置效率。

(七)改革創新科學高效的現代治理體系。

21.完善和發展鐵路制度優勢。堅持全國一張網、全路一盤棋、鐵路運輸統一調度指揮,以制度優勢提升鐵路治理效能。推動鐵路重點領域法律法規制定修訂,加快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鐵路制度體系,構建完善的法治化運行機制,提升依法治路和依法治企能力。運用大數據、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22.深入推進鐵路企業改革。完善中國特色國鐵現代企業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和市場化經營機制。積極推動國鐵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改革。研究推進關聯優勢企業股權劃入和交叉持股,優化國鐵資本和鐵路產業布局。完善管控模式和運行機制,優化國鐵集團和鐵路局集團公司兩級職能及管理關系,強化國鐵集團的戰略決策、制度建設、資源配置、安全監督、財務管控、績效考核等職能,在全路更好統一調度指揮、統一技術標準、統一制度規范、統一市場清算、統一監管考核;落實鐵路局集團公司市場經營主體地位和安全主體責任,提升安全質量、運營管理、市場開發、增收創效、成本控制及科技創新等職能。

23.推動布局結構優化調整。理順政府與企業、企業與市場、國鐵集團與所屬企業的關系。以股份制改造為牽引,帶動國鐵資本布局結構優化、經營機制改革創新、企業管理水平提升、資本價值創造放大。深入研究推動運輸企業布局優化調整,推動專業運輸公司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加快合資鐵路公司重組整合和股權調整,搭建干線通道鐵路公司和區域鐵路公司。整合重組非運輸業,培育打造領軍企業。

24.建立健全市場化運營機制。充分發揮中國鐵路調度指揮中心平臺作用,健全運輸調度指揮制度,統籌協調跨線運輸組織,高效公平配置路網資源。構建科學完善的鐵路行業市場化清算體系,完善公平公開的中國鐵路財務清算平臺,構建統一開放、公平競爭的鐵路運輸市場體系。完善鐵路市場化委托運輸(營)管理模式。科學界定鐵路公益性運輸和公益性鐵路范圍,建立健全核算評估和補貼機制。推進鐵路運價市場化改革,靈活用好運價政策。優化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提升優質市場的主體活力。

25.大力培育弘揚優秀鐵路文化。推進優秀鐵路文化傳承創新,加強重要鐵路文物、遺跡遺存、重大鐵路工程的保護利用。建設鐵路科創展示中心,打造鐵路科技創新文化園。弘揚以青藏鐵路精神為代表的鐵路精神,增強行業凝聚力和戰斗力。創作優秀鐵路文藝精品,豐富鐵路精神文化產品。講好中國鐵路故事,提高文化軟實力。營造文明候乘環境,引導旅客文明出行。

(八)發揮節能環保的綠色鐵路優勢。

26.提高綠色鐵路承運比重。構建以干線鐵路、高速鐵路和城際市域鐵路為骨干、與其他交通方式緊密銜接的大容量、集約化快速軌道客運系統,引導更多旅客選擇鐵路綠色出行,提高鐵路承運比重。構建以鐵路為主體的綠色低碳經濟貨運網絡體系,推動大宗貨物和中長途貨物運輸向鐵路轉移,引導適宜貨源通過鐵路運輸,促進運輸結構深度調整,降低社會物流成本。

27.集約節約利用資源和能源。科學布局線路和樞紐設施,集約節約利用土地、通道、橋位、樞紐及水資源,推進場站及周邊綜合立體聯動開發。推廣應用新型節能材料、工藝、技術和裝備。加強新舊設施更新利用,推廣建筑施工材料、廢舊材料等回收循環綜合利用,推進建設渣土等資源化利用。優化鐵路用能結構,提升能源綜合使用效能。淘汰高耗低效技術裝備。推廣使用能源智能管控系統,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風。

28.強化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踐行生態選線選址理念,強化生態環保設計,依法繞避生態敏感區、脆弱區等國土空間。依法落實生態保護和水土保持措施,嚴守“三條”控制線,嚴格實施生態環境修復、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和土地復墾。推進鐵路綠化工作,建設綠色鐵路廊道。推進鐵路清潔能源化、綠色低碳化。強化鐵路節能環保監測管理,推進污染達標治理。有效防治鐵路沿線噪聲、振動。

(九)拓展互利共贏的開放合作空間。

29.打造互聯互通鐵路通道網絡。積極推進與周邊國家鐵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構建互聯周邊、聯通亞歐、輻射“一帶一路”的鐵路國際運輸大通道。加強與其他國家鐵路規劃建設對接,注重分類施策,推進重點項目共商共建共享。加快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高效銜接“一帶一路”,提升內聯外通水平,助力陸海雙向開放。

30.完善國際鐵路物流服務體系。圍繞發揮中歐班列戰略通道作用,開辟境外新通道,培育班列樞紐城市,合作建設境外樞紐節點,形成便捷高效的國際鐵路聯運網絡。加強統一品牌建設,推進智慧便利大通關,打造絲路數字班列。優化班列運行線路,促進中轉集結和集拼集運,完善境外經營網絡,擴展穩定回程貨源,統籌推進鐵海聯運,拓展供應鏈服務,提高班列發展質量效益。深化多層次多領域合作,建立統一規則體系,發揮中歐班列運輸聯合工作組作用,完善班列國際合作機制。

31.深化鐵路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主辦或參與高水平國際鐵路交流活動,加強鐵路國際交流互鑒和對外宣傳。完善國鐵集團在企業層面牽頭鐵路走出去工作機制。發揮中老鐵路、雅萬高鐵“一帶一路”標志性工程項目示范引領作用,推進鐵路全方位高質量走出去。積極參與鐵路國際組織重要活動,深化鐵路國際規則和標準制定合作,不斷增強在鐵路國際組織中的話語權。加快中國鐵路技術標準國際化,提升中國鐵路品牌的國際影響力。

(十)突出精良專業的人才隊伍建設。

32.造就高水平科研人才。加大科技拔尖人才培養和引進,設立高端創新人才工作站,造就一批高水平的鐵路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創新團隊。推進鐵路高端智庫建設,培養和引進高端智庫型人才。加強鐵路國際性人才培養,形成一批熟悉國際規則、具有國際視野的專家、學者和科研團隊,建立健全國際鐵路組織人才輸送機制。

33.建設高技能產業大軍。培養涵蓋鐵路勘察設計、工程建設、裝備制造、運營維護及科技創新等領域的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造就一支素質優良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現代鐵路產業隊伍。加強產業技能實訓基地和技能大師工作室等平臺建設,建立健全首席工程師、首席技能大師等制度。弘揚新時代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培養更多新時代鐵路大國工匠和能工巧匠。

34.培養高素質干部隊伍。打造一支對黨忠誠、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的高素質鐵路干部隊伍。推進鐵路干部交流任職,強化干部隊伍梯次配備建設。大力發現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著力培養高級管理人才特別是經營管理人才,培育壯大鐵路企業職業經理人隊伍。造就一批優秀鐵路企業家隊伍,激發和弘揚企業家精神。注重培養專業精神和專業能力,歷練增強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

(十一)當好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

35.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平衡擴大有效投資和防范債務風險關系,優化鐵路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和投資結構方向,保持合理有效投資規模,統籌推進鐵路傳統基礎設施建設和新型基礎設施融合應用,精準補短板、強弱項、促升級、提效率,全面提升鐵路基礎設施體系發展質量和現代化水平。

36.強化重大戰略支撐能力。加快實施一批戰略性、標志性重大鐵路項目,更好支撐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雄安新區建設、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戰略實施,有力支撐西部大開發、東北全面振興、中部地區崛起、東部率先發展。加快城際和市域(郊)鐵路發展,打造“軌道上”的城市群和都市圈,服務支撐城鎮化高質量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

37.促進扶貧減貧和國土開發。推動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及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對外鐵路通道建設,完善資源富集、人口相對密集地區具有扶貧減貧、國土開發及沿邊開發開放功能的鐵路規劃建設,擴大鐵路網絡覆蓋通達,提升鐵路公共服務水平,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發揮支撐作用。

38.推動鐵路軍民融合深度發展。貫徹國家總體安全觀,建立健全高效協調機制,推進鐵路建設發展與國防建設、軍事運輸、戰時應戰和應急保障、科技創新和標準規范等深度融合,提升鐵路對國防軍隊建設及國家總體安全的保障能力。增強鐵路職工國家安全和軍民融合意識。推進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

39.發揮“高鐵+”支撐引領作用。依托高鐵通道和樞紐助力發展高鐵經濟,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力源。發揮高鐵車站輻射帶動作用,科學推進高鐵站區及周邊綜合開發建設,發展站城一體融合的臨站經濟。發揮高鐵通道網絡優勢,促進要素合理流動和資源高效配置,引導產業有序轉移和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發展高鐵與城鎮、產業、旅游等現代經濟體系深度融合的通道經濟。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黨的領導。堅持黨對鐵路工作的全面領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強化政治擔當,牢記先行使命,堅定自覺地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確保鐵路事業發展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發揮國鐵集團的鐵路行業主體作用,與鐵路設計、施工、制造企業及科研機構、高等院校、行業協會等共同推進現代化鐵路強國建設,凝聚推動鐵路事業發展的強大合力。

(二)落實支持政策。推動建立健全穩定的中央和地方財政投入保障機制,協調加大中央財政對邊疆國防等鐵路和公益性較強鐵路建設的支持力度,研究論證發行鐵路建設長期債券,依法保障建設資金來源,強化風險防控機制建設;推動建立公益性運輸和公益性鐵路虧損核算評估和補貼機制;推進鐵路市場化債轉股、國鐵企業股份制改造、化解鐵路債務負擔等重大事項;推動研究制定深化運輸結構調整、引導支持增加鐵路運量的相關政策和法規;協調中央和地方推動鐵路重點領域法律法規制定修訂。

(三)深化路地合作。發揮路地雙方優勢,合力推進鐵路發展。落實中央和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要求,深化投融資改革,分類推進建設運營。屬于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權的干線鐵路,由中央與地方共同出資建設,國鐵集團負責建設實施和運營管理,地方政府在建設、運營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屬于地方事權的城際、市域鐵路等地方性鐵路,由地方政府負責籌資建設和承擔運營責任,國鐵集團發揮行業、技術、管理等優勢,積極支持所屬企業按照市場化方式受托承擔技術咨詢、建設和運輸管理。

(四)強化組織實施。將規劃綱要目標任務細化分解融入五年規劃、三年行動方案和年度計劃壓茬推進,科學制定階段性目標任務,組織實施重大先行工程,合理規劃先行建設進程,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健全工作機制,確保規劃綱要落地見效。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及鐵路企業先行先試。建立健全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評價指標體系,更好科學評判和開展對標對表。加強對規劃綱要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和督促落實,適時開展評估,及時修改完善規劃綱要。

【招商情報庫】專注于資本時代招商引資,力求打造更便捷更高效的招商引資平臺,為廣大的招商人員、企業和投資人提供服務及最新最實用的招商引資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