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MCU(MicrocontrollerUnit)全稱為微控制器,是將CPU、程序存儲器、數據存儲器、I/O端口、串行口、定時器/計數器、中斷系統、特殊功能寄存器等部件集成在一片芯片上,形成芯片級的計算機,為不同的應用場合做不同組合控制,是智能控制的核心。MCU的主要功能是信號處理和控制,因其高性能、低功耗、可編程、靈活性的特征在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工業控制、通信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根據Omdia統計,2019年全球MCU市場規模為175億美元,預計2022年將達到184億美元;2019年中國MCU市場規模為53億美元,占全球市場比重為30.2%,預計2024年中國MCU市場規模將達到57億美元。在產品應用占比方面,未來32位MCU占比將呈不斷上升趨勢。未來下游應用場景趨于復雜,要求MCU具備更高的集成度和更豐富的功能,32位MCU工作頻率大多在100-350MHz之間,執行效能更佳,應用類型也更加多元。
數據來源:Omdia、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全球市場競爭格局來看,中高端MCU市場中瑞薩電子、恩智浦、微芯科技、意法半導體、英飛凌等國外大廠占據較高市場份額,國產化率較低。
數據來源:Omdia、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國產化率較低的主要原因為:
1.中國半導體企業起步較晚
美日歐整車品牌全球市占率較高,供應鏈基本固化,海外一線廠商僅采購恩智浦、英飛凌、瑞薩電子等成熟半導體廠商生產的MCU,中國半導體企業起步較晚,切入現有生態圈需要一定時間。
2.工藝要求較高
高性能MCU對芯片設計能力及晶圓制造工藝要求較高,特殊MCU(如BMSMCU芯片)需要大量專有技術(Know-how)經驗積累,目前大量成熟解決方案被恩智浦等廠商掌握,中國企業滲透進度相對較慢。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半導體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十四五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