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新型貿易發展“十四五”規劃 發布時間:2022-03-22 17:46

中商情報網訊:根據《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精神,為更好地推進“十四五”時期我省新型貿易發展,特編制本規劃。規劃期限為2021—2025年。

一、現實基礎

(一)國內電子商務加快發展

綜合實力保持全國領先。“十三五”期間,全省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網絡零售額年均增長24.3%。2020年,全省網絡零售額達2.26萬億元,約占全國六分之一,居全國第二位;省內居民網絡消費達1.12萬億元,同比增長10.9%;在重點監測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上注冊網店總數達145.7萬家,其中活躍零售網店逾66.0萬家,占注冊零售網店總數的45.3%;直接解決就業崗位186.8萬個,間接帶動就業崗位491.3萬個。

電子商務應用水平不斷提升。電子商務進農村覆蓋面穩步擴大。“十三五”期間,全省農村網絡零售額年均增長23.7%,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年均增速近30%。截至2020年,全省已獲批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22個,建成電子商務鎮316個、電子商務專業村1920個;累計培育電子商務示范村712個、農村電子商務示范服務站(點)1284個。生活性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加快,重點生活性服務業上線率明顯提升,直播、新零售等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宅經濟”“云生活”等消費模式進一步拓展。“十三五”期間,電子商務示范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截至2020年,全省已獲批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8個,國家級數字商務企業5家;創建省級數字生活新服務先行市3個、樣板縣22個、特色鎮53個;省級新零售標桿創建城市3個、省級新零售示范企業138家;省級直播電子商務產業基地15個。

軟硬件環境持續改善。2020年,全省快遞業務量達179.5億件,同比增長35.3%,約占全球包裹量12%。固定互聯網寬帶用戶2835.7萬戶,移動互聯網用戶7007.8萬戶,實現所有市、縣(市、區)及部分發達鄉鎮的5G網絡連片覆蓋。電子支付應用普及率顯著提高,覆蓋城鄉的電子商務末端服務網絡初步形成,主要快遞品牌平均通村率達70%。“十三五”期間,我省發布全國首個電子商務服務業領域的聯盟標準《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管理和服務規范》、全國首個直播行業團體標準《直播電子商務人才培訓和評價規范》,五年累計頒布形成19個地方標準、21個團體標準、2個國家標準和1個電子商務全過程標準體系。

(二)外貿業態模式創新發展

跨境電子商務量質齊升。2020年,我省率先基本實現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以下簡稱跨境電子商務綜試區)全省域覆蓋。“十三五”時期,全省跨境電商規模實現翻兩番,跨境網絡零售進出口額五年累計4252.9億元。其中,出口3131.9億元,進口1121.1億元。2015-2020年,全省跨境網絡零售額從309.7億元擴大到1387.1億元,年均增長35%。其中,跨境網絡零售出口從225.3億元擴大到1023億元,年均增長35.4%;進口從84.4億元增長到364.1億元,年均增長47.4%。2020年,全省在主要第三方平臺上的出口活躍網店突破11.8萬家,與“十二五”期末相比基本實現翻番。

數字服務貿易優勢明顯。2020年,全省數字服務進出口總額1807.39億元,同比增長27.7%,占服務貿易總額42.1%。全省數字服務貿易結構進一步優化,出口1003.04億元,同比增長19.2%;進口804.36億元,同比增長44.5%。其中,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進出口1319.65億元,占比躍升至30.8%,居全省服務貿易各行業第一。全力打造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和國家文化出口基地,提升數字服務貿易領軍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和行業領導力。

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等外貿新業態加快發展。“十三五”期間,市場采購貿易方式新體制和新機制基本形成。全省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從2015年1768.2億元增長到2020年2977.6億元,年均增長11%,躍居全省第二大貿易方式。“十三五”期間,共獲批5個國家級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通過全程線上履約服務,大幅提升便利性。外貿綜合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共培育示范企業37家、成長型企業12家、試點企業38家,形成由龍頭企業、本土地方性企業和行業特色企業等構成的發展格局。

但也要看到,制約新型貿易發展的問題開始顯現:一是新型貿易主體深層次創新能力不強,數字化轉型引領貿易高質量發展有待破題;二是電子商務國際化程度不高,深度鏈接全球要素資源、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能力有待提升;三是配套服務支撐不足,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滯后,5G、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應用有待深化,現代供應鏈支撐不足,金融、物流、人才等支撐體系尚未健全;四是治理能力有待提升,制度、政策創新滯后于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因此,“十四五”時期要強化問題導向,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持續推進新型貿易高質量發展。

二、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聚焦聚力高質量發展、競爭力提升、現代化建設,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以數字化改革為總抓手,推進國內電子商務、跨境電子商務、數字服務貿易、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等新型貿易高質量發展,建設以平臺交易、資源配置、模式創新和規則制定等功能為核心,具有輻射全國影響全球能力的新型貿易中心,打造內外貿有效貫通的市場樞紐和培育新模式新業態的商業變革樞紐,助力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二)基本原則

創新驅動,數字賦能。深化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應用,推動業態模式持續創新。強化數字賦能,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打造新模式新業態的商業變革樞紐。

制度引領,改革突破。針對浙江推進新型貿易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和瓶頸障礙,對標國際先進規則和標準,把制度創新作為重中之重。以數字化改革推進系統集成,高效協同,彰顯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試驗田作用。

內外聯動,一體發展。繼續鞏固電子商務國內領先地位,加快數字生活新服務、農村電子商務擴面提質;加快跨境電子商務、數字服務貿易、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等外貿業態創新發展,以數字驅動內外聯動,加快打造內外貿有效貫通的市場樞紐。

政府推動,市場主導。強化數字政府建設,提升對新型貿易發展的市場監管和公共服務能力。營造一流營商環境,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平等競爭,激發活力和潛能,促進平臺經濟規范有序健康發展。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新型貿易規模和質量居全國前列,高水平建成新型貿易中心。全球電子商務核心功能區和“數字絲綢之路”戰略門戶作用不斷增強,全球數字貿易中心基本建成,線上線下加快融合,數字化引領內外貿一體化實現新突破,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商業變革樞紐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新型貿易規模保持領先。到2025年,全省網絡零售額超過3.2萬億元,年均增長約8%,網絡零售規模占全國份額穩中有升,繼續走在前列。全省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額達1000億美元,基本建成平臺集聚、主體云集、服務高效、生態完善的跨境電子商務強省;數字服務貿易額達600億美元,占服務貿易比重50%以上。

新型貿易平臺更加集聚。全球高能級商品與服務交易平臺進一步集聚,世界電子貿易平臺(eWTP)全球布局取得積極進展。到2025年,培育、引進3-5個千億級新型綜合電子商務平臺和跨境電子商務平臺;50個以上百億級、十億級行業領軍型垂直電子商務平臺;1個具有國際水準全球領先的綜合性數字生活開放平臺,20個以上全國領先生活性服務行業垂直平臺;10個具有全球影響力供應鏈平臺,30個以上全國領先行業供應鏈平臺。

貿易業態模式持續創新。新零售發展水平全國領先,建成3個以上全國有影響力的新零售標桿城市;形成一批供應鏈發展新技術和新模式,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水平走在全國前列;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規模穩中有升,占全省出口比重穩定在10%以上,有效帶動地方產業升級和外向型經濟發展;培育一批外貿綜合服務龍頭企業,切實發揮外貿綜合服務提升中小外貿企業發展能力、挖掘外貿潛力、促進外貿增長的作用;跨境電子商務與市場采購、外貿綜合服務等新業態進一步融合發展。

三、重點任務

根據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總體部署,結合新型貿易發展現狀、問題和趨勢,“十四五”期間,我省新型貿易發展重點圍繞“1626”行動展開,即高水平建設一個新型貿易中心;做強服務業電子商務、工業電子商務、農村電子商務、跨境電子商務、數字服務貿易、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等六大領域;錨定目標實施26項重點任務。

(一)深化數字生活新服務,促進消費數字化升級

以推進生活性服務業數字化、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現代消費體系為重點,打造“一圖兩碼三平臺”為骨干的數字生活新服務生態體系(“一圖”是指“浙江生活服務數字地圖”,“兩碼”是指支付碼和信用碼,“三平臺”是指“交易平臺、供應鏈平臺和統計監測平臺”)。

推進生活性服務業數字化。大力發展數字商貿,推進傳統批發零售業數字化、重點電子商務平臺(企業)線下實體經營,實現供應鏈管理、品牌建設、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新零售體系。大力發展數字學習,打造“互聯網+教育”、“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智慧校園。大力發展數字出行,加強出行服務產品和服務應用場景開發,實現數據驅動城市交通管理和服務模式。大力發展數字文旅,建設數字圖書館、數字文化館、全域旅游數字服務平臺。大力發展數字健康,重點關注“互聯網+”健康咨詢、醫療、護理等服務及智慧健康養老、智慧體育等內容。以全面推進政務服務2.0建設,加快“浙里辦”迭代升級為重點,推進政府數字化轉型。到2025年,重點生活性服務業上線率達85%。

推進新服務帶動新消費。持續推進“網上菜場”“網上餐廳”“網上超市”等六個網上建設,培育壯大社交電子商務、直播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新模式,以商貿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帶動網購商品消費;做大數字出版、數字影視、網絡視頻、動漫游戲、網絡文學、數字演藝、在線教育、在線醫療等數字產業,豐富科教文體衛等領域服務內容和產品,擴大在線內容消費;推進餐飲供應鏈和門店數字化,打造實體商業數字化場景,依托數字平臺展示家政維修、美容美發等從業人員健康狀況、技能水平和信用評價,帶動在場服務消費;支持研發配送、清潔、安防、監護、修理、保養、救援等各類服務機器人,開展無人便利店、無人賓館等試點,擴大人工智能服務消費。

推進數字生活服務業集聚。分類分級開展數字生活新服務樣板城鎮建設,培育1-2個在全國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數字生活新服務標桿城市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打造3-5個數字化水平高、新服務帶動新消費能力強的數字生活新服務先行市、20個樣板縣(市、區)和100個特色鎮。堅持標準先行,打造一批數字化水平領先、便民惠民利民,具有引領效應的行業標桿;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技術,打造智慧商圈。開展未來社區建設試點,打造一批線上線下融合、集餐飲、洗染、美容美發、維修、托育等于一體的15分鐘優質便民生活圈。提高全省數字生活服務業集聚發展水平。

專欄1 實施數字生活新服務行動1.數字商貿。深化傳統批發零售業改造提升行動,引導企業發展新零售,鼓勵生活服務業場所進行數字化改造,推動線上線下雙向融合。2.數字學習。引導全省學校建設智慧校園,創新教學、教研和管理方式,構建一體化“互聯網+教育”大平臺,著力打造若干品牌數字學校,促進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和共享,提升職業技能培訓能力。3.數字出行。加強出行服務產品和服務應用場景開發,打破信息孤島,優化運力調配,構建“一張網”,解決出行“最后一公里”問題。4.數字文旅。加快“浙里好玩”“浙江智慧文化云”等數字服務平臺建設,推動景區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推廣數字圖書館、數字文化館等,實現全省數字公共文化資源無差別、無門檻服務。5.數字健康。夯實數字健康基礎設施體系,推廣應用浙江省互聯網醫院平臺,開展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范建設,實現線上線下全流程服務閉環。6.數字政務。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推進政府數字化轉型。實現同一事項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全過程監控、好差評閉環,引領政務服務從網上、掌上可辦向好辦、易辦轉變。

(二)深化工業電子商務應用,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

推動工業互聯網拓面擴點。推動工業互聯網進集群、進園區、進企業,培育一批行業級、區域級、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進一步擴大工業互聯網覆蓋面。實施工業企業智能制造創新示范,培育和拓展應用場景,借助工業互聯網技術和軟件控制技術,對生產要素和生產過程進行動態化、數字化、智能化配置管理,打造數字化車間、無人工廠和數字化園區。以消費者和用戶為導向,推動工業互聯網與消費互聯網融合互動。借助互聯網技術對工業企業設計、生產、研發、銷售等環節進行改造升級,帶動數字化新制造,培育C2M超級工廠。分類分步推進快遞“進廠”,引導企業由易入難、由表及里、由產后產前至產中、由環節到系統,發展供應鏈綜合解決方案,打造制造業移動倉。

加快培育工業電子商務B2B平臺。培育一批資源富集、功能完善、能力開放的工業電子商務平臺,推動工業電子商務B2B平臺從以交易服務為核心向集設計加工、集中采購、協同制造、精準營銷、物流配送、監測診斷和維保回收等產品全生命周期服務為一體的供應鏈綜合服務體系轉變。加快推動以塊狀經濟為支撐的工業電子商務B2B模式創新,支持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提升數字化整合能力,加速金融、物流、倉儲、加工及設計等供應鏈資源的數字化協同,培育產業互聯網新模式新業態。

普及工業企業電子商務應用。圍繞供應鏈場景拓展工業電子商務應用,推動大型工業企業采購銷售模式實現在線化、網絡化、協同化,并帶動上下游中小企業加快采購、銷售、生產、倉管等關鍵環節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推進龍頭骨干企業全流程電子商務試點。支持企業依托自有電子商務平臺,發展成為集研發、設計、采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全流程電子商務企業。發揮各地產業集群優勢和區域品牌優勢,建立工業品網上批發和分銷體系,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行業垂直跨境電子商務平臺,拓展浙江制造“賣全國”“賣全球”數字化營銷渠道。支持工業企業深化與電子商務企業對接合作,推廣生產企業聯合電子商務企業運作品牌模式和協同制造模式。

專欄2 深化工業電子商務應用1.工業互聯網拓面擴點行動。壯大豐富的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培育建設50家具備共享制造能力的數字化車間、工廠。推動工業互聯網與消費互聯網融合互動,扶持一批智能制造平臺,培育建設30家“未來工廠”。2.工業電子商務平臺培育壯大行動。加快培育一批直接物料類、間接物料類、制造能力類、跨境服務類及綜合類工業電子商務B2B平臺,健全工業電商B2B平臺供應鏈服務體系。在優勢行業領域培育一批交易規模達到百億級、千億級的工業品一站式平臺。3.工業企業電子商務應用普及行動。支持龍頭骨干企業圍繞供應鏈場景拓展數字商務應用,實現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全覆蓋。推動大型工業企業的采購銷售模式在線化、網絡化、協同化。實施“萬家企業電子商務推進工程”等普及活動,推動5000家企業加入“浙江制造網上行”活動,實現網上銷售額500億以上。

(三)深化電子商務進農村,助推城鄉融合發展

拓展農產品出村進城渠道。深化農產品產銷對接。建立農產品產銷合作常態化機制,組織開展跨區域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培育農產品電子商務品牌。探索建立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激勵保護機制,健全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提升優質農產品及地標品牌在全國的影響力及溢價能力,支持引導小產區農產品依托本土電子商務平臺開展區域品牌運營。提升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鏈水平。引導傳統農業生產主體提升專業化、標準化水平。拓展農產品電子商務上行通道。探索建設“本地產、本地銷”、線上線下協同運營的農產品供應鏈服務體系,利用網紅直播、社交電子商務等模式,探索“新零售+特色農業”“鄉村旅游+特色農業”等模式。夯實縣鄉村三級寄遞物流體系,建立差異化、漸進式進村標準,支持多模式合作方式,打造更多服務現代農業項目,助力鄉村振興。

暢通工業品電子商務下鄉。支持電子商務平臺下沉市場。創新“工業品下鄉”的“云消費”場景。促進農村地區重點產品換代消費,發揮電子商務平臺大數據優勢,開發適銷對路商品,促進產銷精準對接,向農村地區提供高性價比品質商品。推動商貿渠道線下線上融合。鼓勵電子商務平臺賦能農村地區中小流通企業,激發“小店經濟”活力。加強農村地區電子商務售后網絡布局,提高汽車、家電等大件產品的售后服務質量。構筑放心農資下行電子商務通道。支持電子商務平臺推介新品種和實用先進技術,宣傳優質農資企業產品,拓寬農民選購農資渠道。

推進電子商務精準助農。激活農村電子商務助農市場主體。探索建立“電子商務+創業帶頭人+低收入農戶”“電子商務+農業龍頭企業+低收入農戶”“電子商務+農民合作社+低收入農戶”“電子商務創業模范+低收入農戶”等多種利益聯結模式。探索創新具有自我“造血”功能的精準助農興農模式。將經濟薄弱村納入電子商務精準助農興農重點對象,支持農戶電商商務創業、就業。建立電子商務精準助農興農長效機制。加大省內電子商務發達地區和企業對口幫扶力度,引導各類要素資源向欠發達地區傾斜。建立常態化中西部助農合作機制。

專欄3 農村電子商務提質增效1.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推動郵政、供銷、商貿、快遞、交通等資源整合,鼓勵實體商業和電子商務快遞的物流協同,實現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共同配送,著力提升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2.完善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1)推進村級服務站(點)功能和模式迭代。聚焦服務于政府、企業及農民,在提供電子商務咨詢、技術服務的基礎上,開展培訓孵化、產品對接、品牌建設、物流倉儲、網絡推廣和其他衍生增值服務。加快完善服務站(點)供應鏈建設,助力服務站(點)盈利水平穩步提高。(2)強化縣級服務中心功能和作用發揮。支持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擴大服務規模、豐富服務內容、完善服務流程,整合品控、品牌、認證、培訓、營銷等服務,為農產品上行提供配套服務。鼓勵結合本地產業和文化特點,打造工業品下鄉聯盟,加快培育品牌網店、品牌網貨,拉平城鄉消費差距。3.打造特色化電子商務專業村(鎮)。深化電子商務專業村和專業鎮建設,發揮本地產業比較優勢,突出差異化發展。鼓勵電子商務專業村(鎮)加強抱團合作、橫向聯動、縱向集聚,強化競爭優勢,成為農民就業創業、增加收入主陣地。4.強化農村電子商務培訓。加大對大學生、農村青年、返鄉農民工、退伍軍人、基層干部、低收入農戶等人群培訓力度,支持其在農村電子商務領域創業就業,打造一支農村電子商務隊伍,提升農村電子商務內生動力。支持建設村播學院、新電子商務學院等新型農村電子商務學院。

(四)深化跨境電子商務創新,引領貿易高質量發展

培育跨境電子商務新渠道新主體。打好“平臺+賣家+服務商”組合拳。補齊我省行業性垂直平臺、獨立站較少的短板,培育本土平臺和引進境外平臺并舉,建立包括綜合性平臺、垂直平臺、獨立站等多元跨境電子商務渠道體系;強化產業集群聯動,打造龍頭企業引領,中小網商共同發展的跨境電子商務主體群。從品牌打造,產業鏈供應鏈構建等方面著力,抓好產業集群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試點;大力招引提供專項或綜合性服務的跨境電子商務服務商,增加營銷推廣、數據分析、多語種翻譯、技術支持、涉外法律等多樣化、個性化服務供給,打造本地化跨境電子商務全鏈條服務體系。

深化跨境電子商務綜試區建設。全面落實國家對跨境電子商務綜試區建設要求,充分發揮地方主體作用,進一步強化前三批跨境電子商務綜試區在全國排頭兵地位,推動第四批、第五批跨境電子商務綜試區復制推廣成熟經驗做法,形成試點新成效,推動資源共享、錯位發展。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綜試區和浙江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等開放平臺聯動建設,在政策爭取、創新發展方面有機融合。積極穩妥推進快遞“出海”,使借船出海、拼船出海、造船出海相結合,創建五網疊加全球網絡,增強國際寄遞網絡連通性和穩定性。加快形成區域性國際寄遞網絡,補齊海外中轉、洲際干線、清關資質、標準銜接等短板,不斷豐富洲際國際寄遞物流網絡專線。指導新批跨境電子商務綜試區建立健全管理體系,加強工作保障。

推進電子商務國際交流合作。圍繞“一帶一路”建設,支持電子商務平臺及企業“走出去”,加強與東南亞、東北亞、中東、非洲等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力度,鞏固和擴大市場份額。支持有條件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向境外拓展營銷網絡。完善電子商務“走出去”綜合配套服務體系和生態系統。做強電子商務品牌會展活動。充分發揮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暨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和浙江投資貿易洽談會等平臺“國際采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作用,開展電子商務推介、招商和貿易活動。

專欄4 推進跨境電子商務做強做大1.跨境電子商務創新發展行動。大力鼓勵企業運用數字技術創新貨物貿易方式,形成在渠道、品牌、數據、定價等方面擁有更多自主權的商業模式,提高渠道掌控力、品牌影響力、數據賦能力和產品附加值。引導支持生產制造企業、傳統外貿企業加快向數字貿易轉型,大力發展跨境B2B2C、B2B出口。鼓勵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利用第三方平臺、獨立站、社交媒體、直播帶貨等多形式多渠道鞏固擴大市場。推進跨境電子商務與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等外貿新業態融合發展。2.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建設行動。鼓勵有條件企業自建行業性垂直平臺、獨立站,培育自主品牌、自有渠道、自有用戶群,提升核心競爭力。引進和培育軟件即服務(SaaS)模式的電子商務服務商,為企業建設獨立站提供服務,降低建站成本。優先支持我省企業通過收購或參股等方式在境外建設平臺,有機融入當地貿易生態圈。3.電子商務企業國際化行動。鼓勵電子商務企業通過跨國并購、股權投資和戰略聯盟等形式,融入海外電子商務零售體系,助力本土企業“走出去”。鼓勵電子商務企業建設出口商品“海外倉”、海外運營中心、海外電子商務園或加入境外經貿產業園以增強產業集聚效應,逐步形成覆蓋全球、開放水平較高的電子商務大市場。支持以市場化方式推進世界電子貿易平臺(eWTP)試點全球化布局。

(五)加快數字服務貿易發展,促進數字產業化

加快發展數字服務貿易。構建“互聯網+服務貿易”新體系,逐步推進服務貿易數字化,推動數字內容服務貿易快速發展,打造更多數字化產品和服務,并形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試點經驗。推動服務外包向高技術、高品質、高效益、高附加值轉型升級,加快信息服務、文化貿易、技術貿易、金融服務等新興服務貿易發展,探索以高端服務為先導的“數字+服務”新業態新模式。

加快建設數字服務貿易創新創業中心。加快打造一批有全球影響力、資源配置力和創新驅動力的數字服務貿易龍頭企業。集聚一批引領數字服務貿易發展、具備價值鏈整合能力的數字跨國公司。培育一批國際競爭力強、發展潛力大的獨角獸創新企業。聚焦大數據、人工智能、云服務、物聯網和區塊鏈等領域,重點支持實施一批高端化、創新潛力強和帶動面廣的數字服務貿易重大項目。

加快打造數字服務貿易高能級平臺。依托浙江數字經濟先發優勢,舉辦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加快打造數字貿易先行示范區,著力建設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國家文化出口基地等示范園區,深入開展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建強數字服務貿易園區基地。

專欄5 數字服務貿易高能級平臺1.舉辦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博覽會堅持立足浙江、面向全國、服務全球,以“專業化、數字化、場景化、國際化”和線上線下聯動為特色,打造集“看趨勢、找服務、尋合作、引企業、選產品”等功能于一體的國際領先數字服務貿易平臺。2.打造數字貿易先行示范區。打造“數字貿易示范區”核心區。立足杭州市高新區(濱江)物聯網產業園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打造數字服務產業最優生態圈。打造“數字貿易示范區”數字云區。立足杭州市余杭區未來科技城和云城,吸引更多數字服務貿易領域龍頭企業、中小企業和機構入駐,積極申辦舉辦中國國際網絡文化博覽會,探索面向數字服務貿易的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打造“數字貿易示范區”特色集聚區。立足杭州市錢塘區,重點發展保稅貿易、保稅服務等數字服務貿易相關領域,建立數字服務貿易綜合服務平臺。3.建強數字服務貿易園區基地。以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寧波甬江科創大走廊、滬嘉杭G60科創走廊等為載體,與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聯動、創新聯動、貿易聯動,著力孕育世界級數字服務貿易產業集群。持續加強35個省級服務貿易發展基地建設,推動爭先進位,爭取更多園區入選國家級基地。

(六)深化貿易方式創新,加快新業態融合發展

深化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創新。做大做強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推動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規模穩中有升,進一步擴大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范圍。加快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產品高端化、多元化和服務科學化發展步伐,建設成為國內領先、有國際影響力的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強省和高地。深化“市場采購+”貿易模式創新,大膽探索、先行先試,探索符合條件的外貿經營者在市場采購集聚區內屬地采購申報、異地通關放行等新模式。

深化市場采購貿易方式標準體系建設。指導和支持在貿易代理服務、工作體系、監管制度、平臺功能等現有試點基礎上開展標準化建設,形成統一規模的市場采購范式。同時,在確保市場采購貿易方式“源頭可溯、風險可控、責任可究”及保持規范有序發展的前提下,探索試行所得稅核定征收模式,對符合條件的市場商戶與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經營者,按4%應稅所得率核定征收。提升通關便利化,擴大全國一體化通關規模。

全面推進外貿綜合服務業態發展。建立《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服務規范》浙江省地方標準,推動出臺國家標準。建立健全外貿綜合服務績效統計評價指標體系(服務企業數量、代理出口、報關報檢、物流、退稅、結算、融資等方面),全面提高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服務能力,創新外貿綜合服務支持政策。在風險可控,責任可溯的情況下,推動信息共享和聯合監管,以浙江自貿試驗區建設為契機,爭取國家層面外貿綜合服務業務海關、稅務監管先行先試政策,打造外貿綜合服務業務浙江樣板。

(七)強化服務配套支撐,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大力推進新基建建設。加強新一代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樞紐型國際化數字強港。扎實推進IPv6規模部署,爭取新型國家互聯網交換中心在我省落地。推動核心商圈5G網絡、物聯網等消費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一批多層次智慧商圈。加快車聯網、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型汽車消費。招引國內外頂尖云制造、人工智能等領域企業,打造全球工業互聯網研發應用基地。

大力完善人才支撐體系。構建政、校、企多方聯動新型貿易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加大新型貿易高端人才引進力度,確保符合國家和浙江省人才引進條件的新型貿易人才充分享受居留和出入境、落戶、子女入學、醫療服務等方面優惠政策。支持重點企業與高校開展產校合作,以新型貿易高質量發展為導向建立實習實訓基地,鼓勵在浙高校、中等職業學校開設新型貿易相關專業,加強新型貿易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培養。

大力發展金融服務市場。鼓勵新型貿易平臺與金融機構協作,盤活各類資本,依法合規開展融資服務創新。支持新型貿易平臺與上下游企業對接,促進新型貿易與互聯網金融協同并規范有序發展。促進互聯網支付合規發展,以滿足多樣化電子商務支付場景需求為核心,鼓勵各類支付服務機構創新安全便捷的電子支付工具,形成滿足跨境電子商務、生活服務業、B2B等各類需求的支付服務體系。

大力夯實物流通道建設。支持健全長三角卡車航班布局、順暢轉運渠道,推進省內異地(機場/城市)貨站網絡建設,加強陸空聯運、提升空運服務。支持杭州市、寧波市建設航空貨運樞紐機場,通過“集貨倉+全貨機”模式創新,提升全貨機航線國際通達能力。推動港口國際航線網絡建設,支持寧波等地發展至重點市場的集裝箱直達快運航線,依托海鐵聯運、公海聯運網絡,構建多式聯運服務體系。支持“義新歐”中歐班列拓展運郵功能。深化省級公共海外倉建設,支持企業在重點國家和地區建設物流倉儲配送中心、全球售后公共服務中心,促進海外倉共建共用共享。

(八)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引領,提升政府數字治理能力

創新跨境電子商務監管機制。推進增值稅無票免稅、企業所得稅核定征收、銀行與平臺直連結匯等現有跨境電子商務監管創新政策落地。支持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開展海關監管代碼“9710”“9810”項下跨境電子商務業務出口退稅政策試點,形成規范可持續的跨境電子商務B2B出口業務退稅政策及配套政策體系。支持企業在浙江設立全球退換貨中心倉,提升退換貨監管便利化水平。研究推出“9610”“1210”“9810”等多種模式下出口商品退貨監管方案。

構建國際規則孵化機制。依托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創新能力強的優勢,以模式創新促進規則孵化、以規則創新促進模式發展,加強部省合作、政企合作,形成模式創新與規則創新“雙輪驅動”的規則孵化機制。支持建設跨部門、跨學科、跨領域高層次研究機構,加強新型貿易領域貿易規則等重大課題系統性、基礎性研究,形成一批重大改革舉措建議和重大支撐需求項目實施方案。探索以項目帶動規則孵化的機制,通過eWTP試點實踐孵化新型貿易規則。

完善統計監測指標體系。探索建立全口徑、多方式、多維度統計監測模式,形成適應新型貿易特征的數據統計制度。對商品交易、物流、通關、金融支付等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研判,定期發布相關數據統計分析報告,為企業、政府提供決策咨詢服務。

探索建設數字治理體系。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引領,探索構建政府監管、平臺自治、政企協作、社會共治“四位一體”,與新型貿易發展相適應的多元治理機制。以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應用為基礎,積極探索數字化治理模式。以技術創新驅動治理手段升級,鼓勵運用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數字技術。進一步加強跨部門、跨區域聯合執法和跨境執法協作,促進全鏈條執法。

四、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

充分發揮省電子商務領導小組作用,加強對新型貿易發展“十四五”規劃總體工作部署和重大事項、關鍵政策和改革創新的協調推進。完善研究新型貿易高質量發展戰略、定期分析經濟形勢,提高對重大問題科學決策、科學管理水平。各級政府要把新型貿易高質量發展作為經濟工作核心內容之一,列入重要考核指標,切實發揮新型貿易發展先導性和基礎性作用。

(二)形成工作合力

圍繞新型貿易發展“十四五”規劃主要任務,充分發揮各方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多方參與、資源整合、共贏發展良好局面。建立健全省、市、縣和省級部門間縱向、橫向聯動機制,建立政府與企業之間有機配合協作工作關系。拓展境外工作聯系網絡,發揮商協會、駐外機構、海外投資企業等組織和企業橋梁紐帶作用,拓展與境外政府、協會和企業溝通交流和合作。

(三)完善政策支持

統籌產業、貿易、科技、財政、金融等政策,形成政策合力。在要素保障、財稅和金融支持、品牌培育、標準引領等方面,加大對各類新型貿易主體的支持。深化政府數據共享與開放,推進公共信息數據資源開放管理。加強對新型貿易業態和模式培育,制訂有針對性的專項促進政策。

(四)加強跟蹤評估

省電子商務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抓好新型貿易發展“十四五”規劃建設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制訂目標任務和年度工作清單,落實職責分工,實施項目化管理,建立信息通報制度。加強溝通與指導,及時發現并協調解決實施過程中的困難與問題。開展規劃實施年度監測、中期評估和總結評估。建立重點工作事項考核評價指標,加強績效評估。及時總結典型做法和成功經驗,加強宣傳和復制推廣。

報告庫會員(¥)199/年起售

海量行業報告和相關實用干貨寂集錦
開通報告庫會員
樂享更多下載,購買超值優惠

查看更多報告

掃一掃獲取
最新情報資訊

掃一掃免費
閱讀最新報告

特色服務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