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醫廢處理產業鏈生態圖譜及發展前景深度剖析(附圖表)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發布日期:2020-09-04 17:33
分享:

中商情報網訊:疫情背景下我國醫廢處理能力的短板顯現。生態環境部表示:疫情發生以來,全國有22個市醫療廢物處理超負荷運行,28個市滿負荷運行或者接近滿負荷運行,為我國醫廢處理體系帶來考驗,將采取措施補齊醫廢處理能力的短板。

醫療廢棄物指的是醫療衛生機構在進行診斷、治療、護理等活動過程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醫療廢棄物具有空間污染、急性傳染和潛伏性傳染等特征,若管理不嚴或處置不當,極易造成對水體、土壤和空氣的污染,成為傳播病毒的源頭,并造成疫情擴散。因此醫療廢棄物需要專業人員對此收集與暫存、轉運、處置。

目前,我國醫廢處理技術主要有滅菌消毒法、高溫焚燒法、等離子體法、熱解法和衛生填埋法等。由于醫廢可燃性成分較高,因此高溫焚燒法是目前主流的處置技術。

醫廢處理產業鏈上游主要為醫廢生產,醫廢來源主要為醫療機構。中游為醫廢收集運輸,主要包括環衛清潔/收轉裝備及醫廢智能物流處理系統。下游為醫廢處理,包括醫廢處理裝備、醫廢焚燒處理和醫廢資源化處理。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上游

一、醫廢產量

當前,我國醫療服務水平穩步提升,醫療衛生機構診療人次和入院人數增加,醫療廢物產量也持續增加。2018年200個大、中城市醫療廢物產生量81.7萬噸,上海、北京、杭州醫療廢物產量位列全國前三。

數據來源:生態環境部、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醫療機構

2019年末,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1007545個,比上年增加10112個。其中:醫院34354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54390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15924個。與上年相比,醫院增加1345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增加10751個。

數據來源:國家衛健委、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9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達87.2億人次,比上年增加4.1億人次(增長4.9%)。2019年居民到醫療衛生機構平均就診6.2次。2019年總診療人次中,醫院38.4億人次(占44.0%),基層醫療衛生機構45.3億人次(占52.0%),其他醫療衛生機構3.5億人次(占4.0%)。與上年比較,醫院診療人次增加2.6億人次,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人次增加1.2億人次。

數據來源:國家衛健委、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9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入院人數26596萬人,比上年增加1143萬人(增長4.5%),年住院率為19.0%。2019年入院人數中,醫院21183萬人(占79.6%),基層醫療衛生機構4295萬人(占16.1%),其他醫療機構1118萬人(占4.2%)。與上年比較,醫院入院增加1166萬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入院減少81萬人,其他醫療機構入院增加57萬人。2019年,全國醫院病床使用率83.6%,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為9.1日,醫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比上年略有下降。

數據來源:國家衛健委、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editor@askci.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中商情報網
掃一掃,與您一起
發現數據的價值
中商產業研究院
掃一掃,每天閱讀
免費高價值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