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紡織服裝產業鏈現代化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附全文)
發布時間:2023-08-01 10:54
分享到:

中商情報網訊:為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競爭力和安全水平,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推動全省紡織服裝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特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工作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作示范、勇爭先”目標要求,以提升產業韌性、競爭力和安全水平為目標,以強鏈補鏈延鏈為主線,以自主創新、數字化轉型、品牌建設、綠色發展為主要發力點,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優化發展環境、完善產業生態,推動我省紡織服裝產業科技、時尚、綠色高質量發展。

(二)主要目標。

1.產業規模。到2026年,全省紡織服裝產業鏈營業收入力爭達到1600億元,在全國同行業的排位穩中有升。營業收入超過百億元的鏈主企業達到2家,“專精特新”企業超過100家。

2.創新發展。到2026年,省級創新平臺達到8個,省級技術中心達到10家,完成國產化服裝3D數字化全產業鏈服務平臺開發及應用、新型苧麻織物抗菌柔軟整理劑的開發及產業化、高品質蓬松化羽絨制品關鍵加工技術及產業化、超細旦仿真皮革染色色牢度提升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等一批關鍵技術攻關。

3.產業集聚。到2026年,省級紡織服裝產業集群數量達到10個,規模超200億元的產業集群達到4個,產業集群公共服務平臺達到15個。

二、主攻方向和發展路徑

重點推進服裝、棉紡、化纖、產業用紡織品4條產業鏈的結構調整與優化升級。

(一)服裝產業鏈。推廣應用三維人體掃描、智能化縫制、三維虛擬試衣、在線設計、虛擬設計等一批先進技術,提升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增強競爭力。鼓勵創新設計,將傳統文化元素、本土文化元素融入設計中,提升產業設計水平。舉辦江西紡織服裝周、江西(贛州)紡織服裝產業博覽會、共青城羽絨服裝周等活動,提升服裝家紡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份額。加強產業對接,促進上游供應商、加工企業、品牌商和零售商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提高產業鏈的效益和附加值,實現協同發展。以共青城市、南昌青山湖區、于都縣、都昌縣、寧都縣等地為重點區域,積極創建區域品牌,帶動面輔料、創意設計、技術創新、廣告營銷、物流、城市文化等產業鏈上諸多環節的整合與配套發展。

(二)棉紡產業鏈。鼓勵企業采用數字化和智能制造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縮短生產周期。鼓勵企業加大科研投入,重點開發色紡紗、麻灰紗、賽絡紗、精梳緊密紗、多組份混紡紗、花式紗、竹節紗以及高支高密面料、高檔色織面料、經編襯緯特種纖維面料等符合市場需求的差異化產品,提高附加值和競爭力。引導企業采用綠色環保的生產工藝,加強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以德安縣、奉新縣、瑞昌市等地為重點區域,引進中高檔針織面料、高水平印染后整理企業,不斷強鏈補鏈延鏈。

(三)化纖產業鏈。支持龍頭企業加強對生產技術的研究和創新,優化生產工藝,提高纖維的強度、延展性和穩定性,滿足市場需求。鼓勵企業采用清潔生產技術,減少能源消耗和廢棄物排放,向綠色、低碳、環保方向發展。鼓勵企業開發聚乳酸纖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等高性能、零排放纖維制品,提升產品附加值。以九江濂溪區、萬年縣、湖口縣等地為重點區域,著力發展纖維素纖維、聚酯纖維及下游產業,打造國內最大纖維素纖維產業基地。

(四)產業用紡織品產業鏈。推進數字化轉型步伐,在非織造布、醫療健康紡織品、土工建筑用紡織品、交通工具用紡織品、柔性復合材料及線帶繩纜等領域推進數字化工廠建設。推廣綠色生產理念,采用環保材料和工藝,減少能源消耗和廢棄物排放。加強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回收利用,促進循環經濟發展。鼓勵化纖企業向下游延伸,開發環保型高性能產業用紡織品。支持骨干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根據市場需求,開發多樣化的非織造布產品,拓展產品在工業、農業、基礎設施、醫療衛生、環境保護等領域的應用。

三、重點任務

(一)實施創新戰略。發揮鏈主企業帶頭作用,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技術創新體系,開展產業關鍵共性技術攻關,促進科技成果的產業化進程。支持企業在羽絨服、針織服裝、女裝、麻類家紡、粘膠纖維等優勢領域不斷推出新品,積極開拓老年人服裝、戶外服裝、智能可穿戴服裝、嬰幼兒服裝等細分領域。引導企業轉變發展方式,逐步實現生產過程的數字化、智能化和產品的品牌化、差異化。

(二)承接產業轉移。針對我省印染后整理“瓶頸”、高檔面料缺乏等產業鏈缺失環節,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產業鏈招商,落戶一批高水平印染、水洗、面料企業,補齊產業鏈短板。引導以紡織服裝為主導產業的縣(市、區)圍繞各自重點承接的子行業,與東部沿海發達省份相關產業集群進行對接,探索以企業組團和政府間協議形式推動整體承接。發揮鏈主企業資源優勢,精準獲取項目信息,開展以企招企、以商招商,促進上下游配套企業落地,實現產業鏈延伸拓展。

(三)推動產業集聚。積極培育新的產業集群,重點培育九江濂溪區、都昌縣成為省級產業基地,支持德安縣申報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引導共青城市、奉新縣、于都縣分別打造共青城羽絨服裝、奉新差別化紗線、于都女裝等區域品牌。支持南昌青山湖區、共青城市、于都縣、德安縣、奉新縣引進與主導產業關聯度高的上下游配套企業,促進產業集群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鮮明、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有機整體。

(四)培育壯大企業。實施大企業、大集團培育計劃,支持企業通過兼并重組、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等方式做大做強,打造一批創新能力強、帶動作用大的龍頭企業、鏈主企業和領航企業。大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打造一批細分行業和細分市場領軍企業、單項冠軍和“小巨人”企業。優選一批重大項目進行重點跟蹤服務,推動其早日投產。

(五)加快數字化轉型。加快數字賦能,借助物聯網、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先進數字技術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大力發展互聯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等制造新模式,打造智慧化、柔性化供應鏈。進一步提升電子商務在行業應用的廣度和深度,培育直播經濟、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社群經濟等新業態、新場景。開展紡織服裝垂直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融通供需兩側,通過平臺迭代升級,持續提供低成本、輕量化、見效快、易使用的數字化產品,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診斷咨詢、解決方案等服務。

(六)推進品牌建設。舉辦江西紡織服裝周、江西(贛州)紡織服裝產業博覽會、共青城羽絨服裝周等活動,提升江西紡織服裝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組織企業參加國內外知名展銷活動,通過展會、推介會等形式進行宣傳,唱響“新江西·新時尚”品牌。推動現有品牌的傳承升級,滿足多層次多樣化消費需求,提升品牌號召力。鼓勵具有潛力、成長型的中小企業通過注冊新品牌或品牌嫁接等方式,培育新增一批自主原創品牌,利用報、臺、網、刊、新媒體進行多渠道宣傳,提升影響力。

(七)推動綠色發展。研發推廣應用綠色低碳工藝技術,鼓勵企業采用先進無水少水加工技術和設備,支持企業實施節能降碳、清潔生產、廢棄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等技術改造,全面落實印染行業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要求。支持重點企業建立能源管理體系,建設能源管理中心,定期開展能源審計和對標活動。加強企業排污監管,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

(八)打造產業生態。統籌推進產業、財政、稅費、融資、要素保障等政策實施,引導各類資源向產業鏈上下游集聚。發揮產業基金杠桿作用,引導各類資金聚焦企業創新活動。強化金融團長助力產業鏈發展的服務功能,為產業鏈發展量身定制金融產品。實施“映山紅行動”,支持優質企業上市。推動紡織服裝專業院校與于都縣、寧都縣等地開展校地合作,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實現職業教育與產業鏈協同發展。推進產學研用協同育人,優化高校培養專業設置,提高職業教育與企業需求匹配度。

四、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深入實施紡織服裝產業鏈鏈長制,統籌推進全省紡織服裝產業各項工作,及時研究處理產業鏈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各地、各部門要結合實際,細化工作舉措,加強政策支持,強化聯動協作,共同推動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加強要素保障。強化政策宣貫,幫助企業用足用好現有政策。堅持市場化導向,開展一批紡織服裝產業對接活動,組織企業與投(融)資機構、人力資源部門、教育培訓機構、工業互聯網平臺等加強對接,推動各類資源要素向產業集聚。

(三)加強宣傳引導。積極宣傳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成就、社會貢獻和“科技、時尚、綠色”屬性,引導公眾重新正確認識發展紡織服裝產業。鼓勵以重點企業、重大項目、自主品牌、產業轉型升級為重點,多角度、全方位宣傳推介,挖掘一批先進典型,推廣一批好經驗好做法。

【招商情報庫】專注于資本時代招商引資,力求打造更便捷更高效的招商引資平臺,為廣大的招商人員、企業和投資人提供服務及最新最實用的招商引資信息。

知識庫會員(¥)199/年起售

海量行業報告和相關實用干貨寂集錦
開通知識庫會員
樂享更多下載,購買超值優惠

查看更多報告

掃一掃獲取
最新情報資訊

掃一掃免費
閱讀最新報告

特色服務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