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十四五”醫藥工業發展規劃 發布時間:2022-04-13 17:07

中商情報網訊:醫藥工業是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重要產業,也是生命健康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加快推動我省醫藥工業提質擴量增效,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藥健康需求,根據《安徽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安徽省“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制造強省建設)規劃》等文件精神,特編制本規劃。規劃期為2021-2025年。

一、發展現狀

1.規模效益穩步提升。“十三五”期間,全省醫藥工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發展進程進一步加快。從規上企業數來看2020年全省醫藥工業規上企業數為499家,較“十三五”初增加62家;從營業收入來看,2020年全省醫藥工業實現營業收入888.6億元,占全國總量3.6%,較“十三五”初增加0.8個百分點;營收同比增長10.6%,增速全國第6位、中部第2位、長三角第3位。

2.骨干企業拉動增強。2020年,全年營業收入超10億元的醫藥工業企業10戶,超5億元的31戶,億元以上163戶,億元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達到633.3億元,占全省醫藥工業的71%,骨干企業發展的規模和水平較往年得到明顯提高,成長迅速。

3.創新能力明顯提高。“十三五”期間,我省各類醫藥企業與知名院校、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積極探索和拓寬“產、研、學”渠道,創新能力明顯增強,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日益提升。智飛龍科馬自主研發的重組結核桿菌融合蛋白(EC)成功獲批國家I類新藥,九方藥業的注射用牡荊素獲得國家I類新藥臨床批件。濟人藥業中藥配方顆粒獲批進入德國主要城市藥房銷售,是全國唯一以藥品身份進入歐盟市場的配方顆粒;疏風解毒膠囊獲國家專利金獎,新冠疫情期間列入國家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第4-9版推薦用藥,并成為英國政府‘創新英國’全球第一個立項資助的中藥。黃山膠囊研發的特大型空心膠囊和胃腸復合型空心膠囊填補了國際空白。

4.藥品質量逐步提升。“十三五”期間,堅持以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為抓手,系統提升仿制藥生產技術和質量控制水平。貝克制藥研發的抗乙肝藥物恩替卡韋分散片和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審評審批,成為安徽省首個獲批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企業。“十三五”期間,全省累計有12家企業、26個品種、35種規格通過一致性評價,其中有3家為國內首家過評企業。

5.綠色制造加快構建。為推動醫藥工業高質量發展,實現綠色、智能先進制造體系建設,我省將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新型工業技術應用等作為醫藥工業先進制造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加以推進。“十三五”期間,安徽華潤金蟾、黃山膠囊、國瑞藥業、華佗國藥等4家企業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華佗國藥、國瑞藥業、九仙尊霍山石斛、天安生物、東方帝維、賽睿宿州藥業、奧弗醫療、安科恒益、山河藥輔、華益藥業、宏業藥業等11家省級綠色工廠先后獲得認定。

6.技改投資力度加大。全省醫藥工業由傳統制造方式向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制造方式轉變步伐加快,項目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2020年,全省醫藥制造業在建及新建項目138個,總投資額達162.2億元,預計將新增銷售收入456.2億元,新增利潤152.3億元。全省共有12個項目入選工信部《2020年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升級導向計劃》,涉及中藥飲片、中藥提取、中藥破壁、醫藥中間體、高端仿制藥、原料藥合成及醫藥制劑等領域,總投資超過37億元。智飛龍科馬和山河輔料獲2020年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項目獎補支持。

7.產業集聚日益明顯。省級三大戰略新興產業基地成果顯著。亳州現代中藥產業集聚發展基地集聚規上企業142家,3家企業實現產值突破10億元;合肥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生物醫藥和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集聚發展基地集聚了同路生物、兆科藥業、安科生物等高技術生物醫藥企業;阜陽太和經開區現代醫藥產業集聚發展基地集聚醫藥企業416家,基地已進入產業集群加速形成、產業鏈條逐步健全的發展階段。化學原料藥基地初見成效。安徽太和經開區、安徽蚌埠淮上經開區認定為省級化學原料藥基地創建對象;安徽東至經開區、安徽肥東經開區認定為有條件創建對象。

8.國際合作步伐加快。一是出口總量穩步增長。2020年,全省醫藥工業出口繼續快速增長,全省醫藥工業出口交貨值達60.0億元,同比增長60.9%,高于全國20個百分點,位列全國第12位、中部省份第3位。二是國際合作共建持續推進。依托阜陽現代醫藥重大新興產業基地,推進與印度醫藥產業合作,學習借鑒印度先進的制藥技術、生產管理銷售等國際化經驗,共同打造中印國際醫藥產業合作試驗區,全面提升產業層次和國際化水平。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應清醒看到我省醫藥工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一是產業規模相對較小,領軍企業帶動作用不強。2020年,我省規上醫藥制造業營收僅占全國的3.6%,與頭部省份江蘇、山東、廣東仍有較大差距。醫藥工業增加值占全省工業總增加值的2.6%,營收占全省工業總營收的2.3%,總體發展規模較小。2020年我省突破4億元的僅有49家,突破10億元的僅有10家,不僅缺少大型龍頭企業,作為中堅力量的中等規模企業數量也較少,這與生物醫藥產業作為高科技產業所應具備的壟斷型市場結構不符。二是產品結構層次不高,前沿領域布局稍顯滯后。我省中藥飲片和化學原料藥營業收入分別占整個醫藥工業的26.4%和19.6%,而高附加值的生物藥品制造僅占不到10%。我省中成藥市場競爭力不足,缺乏單品過5億的大品種;化學藥品仍以仿制為主,創新藥研發較少。而在腫瘤免疫治療等生物制藥前沿領域,多數在研產品處于國內第二梯隊。三是國內生物醫藥競爭加劇,產業發展生態有待優化。近年來,國內不僅有國家級生物產業基地22個,另外在146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有75個、219個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中有103個將生物醫藥產業作為發展重點,生物醫藥項目的招商引資競爭加大。與廣州、武漢、泰州等傾全省、全市之力支持生物醫藥發展的競爭地區相比,我省無論對項目的政策支持還是基礎性投入均較為薄弱。此外,承接上海生物醫藥產業溢出競爭壓力大,與同處長三角的嘉興、蘇州等生物醫藥強市相比,在交通、產業基礎設施建設與人才資源配套服務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距。

二、面臨環境

“十四五”時期,隨著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構建,長江經濟帶發展、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多個國家戰略交互疊加,醫藥工業作為生命健康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持續加快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步伐,為快速有效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有力支撐。

1.健康需求刺激市場增長隨著我國人口逐步進入老齡化階段,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發,廣大人民群眾健康意識得到進一步增強。群眾和社會不斷擴大的醫藥健康產品消費需求,成為推動醫藥產業加速增長的新動力源。

2.技術進步推動產業變革。生命科學、物理科學、工程學、信息科學等學科間的交叉融合,基因編輯技術、腫瘤免疫療法、大數據、人工智能、3D打印等新技術的應用推廣,遠程醫療、移動醫療、智慧醫療、精準醫療等醫療健康服務模式蓬勃發展,持續推動產業生態發生深刻變革。

3.制度創新激發市場活力。優先審評審批、臨床試驗默示許可、臨床試驗機構備案、附條件批準、MAH、醫療器械注冊人試點、創新藥械的醫保談判準入等一系列新制度的建立,為醫藥創新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激發了各類創新主體的熱情,有利于促進創新要素的合理配置。

4.長三角一體化戰略機遇。隨著我省與滬蘇浙協同合作全面推進,五個“區塊鏈接”大力推動,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高水平打造,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鏈聯盟基本建立,長三角地區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制造業發達、產業鏈供應鏈相對完備和市場潛力大等諸多優勢,為我省醫藥工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

三、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及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強化市場的邏輯、資本的力量、平臺的思維,忠誠盡職、奮勇爭先,全面強化“兩個堅持”、全力實現“兩個更大”,不斷提高醫藥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現代化水平,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提供有力支撐,為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作出新貢獻。

(二)基本原則

——政企協同。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引導作用相結合,強化企業市場主體地位,激發企業活力和創造力。轉變政府職能,發揮產業規劃、產業政策、質量監管對產業健康發展的引導和推動,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營造公平競爭環境。

——創新驅動。瞄準全球醫藥發展新趨勢,依托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加快科技創新攻堅力量和成果轉化運用體系建設,把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加強跨學科、跨領域、跨行業合作,推動生命科技源頭創新和精準醫療全鏈創新。積極打造醫藥工業互聯網平臺,強化數字思維引領和數字技術應用,推動數字技術賦能醫藥工業高質量發展。

——結構優化。圍繞做精原料藥、做強中藥和化學藥制劑、大力培育生物制藥和高端醫療器械新產品,夯實產業基礎,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層次,打造產業特色。堅持“仿創”結合,加快我省生物技術創新和藥品原研創新、跟蹤仿制。持續保持和擴大優勢行業領先地位,推動重點領域加速突破。

——開放共享。堅持獨立自主和開放合作相促進,充分利用長三角地區以及國際要素資源,加速聚集人才、技術、產業、資本,提升我省醫藥工業規模、實力和競爭優勢。依托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鏈聯盟,推動醫藥企業“走出去”,融入全球醫藥產業發展生態,加大“雙招雙引”力度,實現高質量引進來和高水平走出去。

(三)發展目標

力爭到2025年,醫藥工業實現營業收入1500億元,產品結構、產業鏈現代化水平、自主創新能力、質量品牌、開放合作實現新突破。

──優化產品結構。做強現代中藥,支持中藥創新和已上市中成藥二次開發,提升傳統中藥飲片發展水平,大力發展配方顆粒、中藥院內制劑;優化化學制劑與化學原料藥品種結構,鼓勵研發和引進新型高端制劑、特色原料藥產品,提升生物制藥和高端醫療器械制造的行業比重。

──提升產業鏈水平。加強醫藥產業鏈供應鏈頂層設計,著力打造特色產業集群。組織實施一批行業示范帶動性強的產業鏈協同創新項目,補齊高端藥械研發創新短板,聚焦優勢領域深耕細作鍛長板,培育形成一批在細分領域具有產業生態主導帶動能力的重點企業。

──完善創新體系。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健全市場化的第三方生產研發服務體系,著力打通科技創新策源地和現代醫藥產業聚集地的鏈接。到2025年,力爭培育一批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工程中心、重點實驗室、工業互聯網平臺等,推動一批高質量創新成果實現產業化,創新藥、首仿藥及高端醫療器械注冊申報和獲批數量實現再提升。

──培育質量品牌。藥品、醫療器械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得到加強,以市場為導向、以標準為引領,不斷完善標準體系建設。企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水平明顯提高,安全技術和管理水平明顯提升,生產安全風險管控能力持續增強。實施品牌戰略,加大產業集群、特色產品的宣傳推介力度,點亮“皖”字醫藥品牌。

──推進開放合作。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用足用好自貿試驗區等開放平臺,整合國內國際資源,提升在國內外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嵌入水平。支持企業與跨國企業的融合與產品引進合作,鼓勵制劑國際化,參與國際競爭和開拓海外新興市場。鞏固和擴大中藥出口規模和市場占有率,培育高端制劑和生物制藥出口產品。

四、重點領域

(一)生物藥

1.抗體藥物重點開發針對腫瘤、免疫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抗體藥物。加快抗體偶聯藥物、雙/多特異性抗體、類抗體結構融合蛋白等新型抗體類藥物的研發與生產。重點支持抗HER2人源化抗體、抗VEGF人源化抗體、抗VEGF-抗PD1雙特異性抗體、抗PD1-抗CD40抗體雙抗產品的產業化。

2.疫苗重點支持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母牛分枝桿菌疫苗、四價重組諾如病毒疫苗、狂犬病疫苗、流感疫苗等臨床急需疫苗的開發和產業化,填補我省疫苗產業空白,提高疫苗應急研發和產業化能力。

3.重組蛋白質藥物針對糖尿病、病毒感染、結核病、腫瘤等疾病,開發免疫原性低、穩定性好、靶向性強、長效、生物利用度高的新產品。重點支持重組結核桿菌融合蛋白(EC)、重組人胰島素等產品的產能擴張與市場培育。

4.干細胞與免疫細胞治療重點加強干細胞的基礎研究和轉化研究,圍繞干細胞多能性、定向分化、重編程的分子機制,探索干細胞治療重大疾病的途徑,突破干細胞干性的獲得、維持和轉化調控機制,開發并推廣一批臨床級干細胞產品和以干細胞為靶點的藥物。支持人誘導多能干細胞(hiPSC)庫發展和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治療產品的應用研究。

5.血液制品重點開發國內市場緊缺的抗巨細胞病毒免疫球蛋白、凝血酶抑制劑等血液及相關產品,支持罕見病用藥如凝血因子Ⅷ、Ⅸ、Ⅶa等血液及相關產品的開發與應用。

6.生物藥產業化技術加快免疫細胞治療、干細胞、基因治療相關技術基礎研究,提升高表達抗體、抗體偶聯藥物、雙功能抗體研發和生產制備技術水平;加快基于干細胞技術的高通量藥物篩選技術的產業化推廣,提高無血清無蛋白培養基、蛋白質分離純化介質、穩定劑和保護劑等生產用重要原輔材料的生產水平。

專欄1  生物藥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
重點企業 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安徽貝克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同路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兆科藥業(合肥)有限公司、安徽華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重點項目 安科生物年產200萬支注射用重組人HER2單克隆抗體生產線建設項目、智飛龍科馬生物制藥產業園(A區)卡介菌純蛋白衍生物產業化項目、智飛龍科馬生物制藥產業園(A區)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制劑項目、華恒生物生物酶法生產beta丙氨酸衍生物項目、昊帆生物年產770噸多肽試劑及蛋白質交聯劑項目等。

(二)化學藥

1.化學創新藥重點發展針對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炎、耐藥微生物感染等重大臨床需求,以及罕見病等細分需求,具有新靶點、新機制的化學新藥,提高精準治療水平。推進改良型新藥上市,加快臨床急需、國內尚無產品上市或供應短缺的仿制藥的開發。提高仿制藥質量水平,重點結合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提高口服固體制劑生產技術和質量控制水平。

2.原料藥及中間體加快合成生物技術、連續流微反應、連續結晶和晶型控制等先進技術開發與應用,利用現代技術改造原料藥生產過程。開發原料藥綠色低碳生產技術,推動大宗原料藥綠色化改造,持續降低單位產品能耗和排放水平。密切跟蹤臨床用藥結構變化趨勢,大力發展特色原料藥和創新原料藥,提高新產品、高附加值產品比重。鼓勵原料藥制劑一體化發展,引導原料藥企業依托優勢品種發展制劑。

3.高端制劑支持制劑關鍵技術開發,推廣緩控釋、透皮吸收、粘膜給藥、納米制劑、靶向給藥、預灌封等新型藥物制劑技術。重點支持脂質體、脂微球、納米制劑等新型注射給藥系統,口服速釋、緩控釋、多顆粒系統等口服調釋給藥系統,經皮和粘膜給藥系統,兒童等特殊人群適用劑型等。

專欄2  化學藥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
重點企業 安徽泰格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貝克聯合制藥有限公司、合肥立方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集團國瑞藥業有限公司、安徽雙鶴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安徽長江藥業有限公司、安徽德信佳生物醫藥有限公司、新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城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福元藥業有限公司等。
重點項目 貝克聯合制藥治療乙肝、艾滋病、結核病藥物制劑項目、立方制藥固體、軟膏制劑及生產配套工程建設項目、合源藥業緩控釋制劑產業化項目、新宇藥業微生物藥物生產建設項目、城市藥業粉劑前期預處理項目、城市藥業氫化可的松琥珀酸鈉項目、福元藥業外用制劑智能制造國際化項目、恒昶生物年產10000噸醫藥色素中間體項目、賽樂普制藥國家一類抗腫瘤新藥紫杉肽原料藥生產項目、普洛生物產品優化升級及環保提升改造項目、鼎旺醫藥原料藥項目、艾立德制藥化學藥物原料藥及制劑項目等。

(三)現代中藥

1.中成藥針對心腦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婦兒科疾病、消化科疾病等中醫優勢病種,積極挖掘經典名方,開發復方、有效部位及有效成分中藥新藥,加快推動療效確切、臨床價值高的中藥創新藥的研發和產業化。支持開展中成藥二次開發,對上市后的療效、安全、制劑工藝和質量控制進行再評價,改進工藝、提升質量,開發新的適應癥。

2.中藥飲片支持以“十大皖藥”為主,建設道地中藥材規模化、規范化種植基地和種植加工一體化示范基地,建設道地藥材原種保護區、種子種苗繁育基地、種質資源庫。以特色中藥材產業促進鄉村振興,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穩定在300萬畝左右。全面提升“十大皖藥”等道地藥材的原藥材、飲片質量標準,推動無硫飲片、定量壓制飲片、精制飲片、超微飲片、直接口服飲片等工藝質量技術水平提升,支持中藥配方顆粒、凍干飲片、破壁飲片等特色飲片開發,發展中藥提取物新產品。加快中藥配方顆粒標準制定和產業化實施,支持企業做精做強中藥配方顆粒。

3.中醫藥健康產品及服務鼓勵中醫醫療機構大力開發傳統名方和名老中醫經驗方的院內制劑產品,支持院內制劑區域內推廣使用。針對當前在亞健康調節、抗衰老、養生保健等方面的巨大市場需求,圍繞特色藥材大力開展健康產品及藥食同源食品研發,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市場競爭力強的知名品牌和拳頭產品。

專欄3 現代中藥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
重點企業 上海海虹實業(集團)巢湖今辰藥業有限公司、安徽華潤金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金源藥業有限公司、安徽安科余良卿藥業有限公司、安徽協和成藥業飲片有限公司、安徽濟人藥業有限公司、安徽廣印堂中藥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天祥藥業有限公司、亳州市永剛飲片廠有限公司、亳州市滬譙藥業有限公司等。
重點項目 巢湖今辰醫藥產業園項目、華潤現代中藥產業園項目、金源藥業年產60萬噸固體制劑及30萬噸膠囊生產線項目、安科余良卿新建透皮制劑及大健康產品生產線項目、濟人藥業醫藥產業園項目、廣印堂配方顆粒劑、中成藥生產線項目、益豪藥業年產5000噸中藥飲片建設項目等。

(四)醫療器械

1.醫學影像設備依托合肥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重點發展高場強超導磁共振和專科超導磁共振成像系統,重點開發包括超導磁共振成像系統、放療系統、術中實時引導系統等內容的磁共振引導放療系統,以及包括開放式超導磁共振系統、光學導航系統、治療設備及器械、外圍輔助設備等內容的磁共振成像與介入治療裝備與系統,突破醫學影像導航系統的實時成像、精準導航、配套耗材磁兼容性等技術難題。

2.體外診斷加快基因檢測技術、高敏度定量分析技術、快速診斷與即時診斷(POCT)技術開發,加強高端體外診斷儀器與試劑、基因芯片閱讀儀、基因表達分析檢測儀、恒溫雜交儀、自動核酸提取儀等檢測設備開發。重點推進重大疾病、重大傳(感)染疾病、慢性代謝性疾病、重大遺傳類疾病的診斷試劑、產前診斷試劑、新型家用診斷試劑以及全自動配套儀器的產業化。加強體外診斷設備、檢測試劑、信息化管理軟件和大數據分析系統的整合創新,加快檢測試劑標準建立、溯源用標準物質研制和新試劑開發。

3.治療設備依托EAST超導托克馬克實驗裝置與俄羅斯聯合核研究所在肥設立“中俄超導質子聯合研發中心”,重點開展質子重離子治療系統裝備自主研發,全面開展超導回旋質子治療系統國產研發、產業化工作,推動質子重離子裝置配套設備研發生產,建立腫瘤醫學診療產業鏈。

專欄4  醫療器械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
重點企業 必歐瀚生物技術(合肥)有限公司、特醫科技(合肥)有限公司、通用生物(安徽)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宏宇五洲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德銘電子有限公司、安徽奧弗醫療設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重點項目 必歐瀚創新型體外診斷試劑及配套儀器研發生產基地、特醫科技健康醫療器械基地項目、通用生物年合成2億堿基基因研發服務平臺、宏宇五洲一次性輸注穿刺類醫療器械技改及擴建項目、深藍醫療醫用病毒性疾病診斷篩查的體外診斷試劑類產品基地項目等。

(五)藥用輔料和包裝材料

1.藥用輔料重點發展高質量纖維素及其衍生物、高質量淀粉及其衍生物、水溶性潤滑劑硬脂富馬酸鈉等研發生產,開發聚山梨酯、聚乙二醇、磷脂等注射級藥用輔料,細分產品規格,提高質量水平,滿足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需要。發展適用于新型制劑需求的預混輔料,高端纖維素衍生物、PEG化磷脂、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等口服及注射用緩控釋材料,玻璃酸鈉靶向衍生物及殼聚糖靶向衍生物等。

2.包裝材料提高醫藥級聚丙烯、聚乙烯、高耐水玻璃等關鍵材料的質量水平,發展環烯烴聚合物、苯乙烯類熱塑性彈性體、高阻隔膜材料等。開發新型包裝系統及給藥裝置,包括粉霧劑、軟霧劑專用給藥裝置,預灌封注射器、自動混藥裝置等新型注射器。

(六)制藥裝備

重點發展大規模生物反應器及其附屬系統,層析、超濾等蛋白質分離純化設備,流化床包衣、直壓微丸、吹灌封無菌灌裝機等高標準制劑裝備,針對緩控釋、透皮貼劑、膜劑、吸入劑等復雜制劑的生產和檢測設備,微反應連續合成和口服制劑連續制造設備,一次性細胞培養袋、層析填料、超濾膜等關鍵耗材。

五、主要任務

(一)突出打造區域特色產業鏈

優化產業空間布局編制產業鏈供應鏈圖譜,推行產業鏈鏈長制和產業集群群長制。科學謀劃生物藥、化學藥、現代中藥、醫療器械集聚發展空間布局,保持產業鏈供應鏈完整穩定。積極支持合肥、阜陽、亳州等三大戰略新興產業基地建設,支持亳州建設世界中醫藥之都,協同推進阜陽太和經開區、蚌埠淮上經開區、池州東至經開區、合肥肥東經開區省級化學原料藥基地創建步伐。

延伸產業鏈上下游以優勢產品或龍頭企業為核心,構建以原料藥企業為龍頭,專用醫藥中間體和高端制劑企業為主體的化學藥產業鏈;以中成藥企業為龍頭,規范化中藥材種植養殖及加工企業為主體的中藥產業鏈;以整機企業為龍頭,精密機械、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等關鍵核心零部件企業為主體的醫療器械產業鏈。

專欄5  醫藥重點區域特色產業鏈
合肥生物醫藥和高端醫療器械集聚發展區。大力發展基因工程藥物、重組蛋白質藥物、新型疫苗和抗體藥物、免疫細胞和干細胞技術及治療產品等現代生物醫藥產業,積極培育創新型高端醫療器械、智能化移動醫療和可穿戴設備龍頭企業。支持行業領軍企業,按照“龍頭企業一大項目一產業鏈一產業集群一產業基地”的發展思路,夯實特色領域、提升優勢領域、搶占新興領域,對標國際一流,加快構建優勢突出、融合互促、發展強勁、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醫藥產業生態圈。 阜陽現代醫藥產業集聚發展區。以發展化學藥為重點,提升化學原料藥制造水平和規模、引進消化高端制劑技術、增強創新藥產業化承接能力。支持一批龍頭企業,努力建成以化學藥為主、具備完整產業鏈配套能力的現代醫藥產業集聚發展基地。 亳州現代中藥產業集聚發展區(世界中醫藥之都)。重點加快中藥質量標準體系建設,加快中藥配方顆粒生產,提升中藥飲片產業高質量發展水平。大力發展中醫藥健康產品,完善中醫藥技術公共服務平臺,積極探索專業生產模式,打造精品“皖藥”中藥品牌。 加快太和經濟開區、蚌埠淮上經濟開區、東至經濟開發區和肥東經濟開發區創建省級化學原料藥基地。完善基地環保、安全、公共技術平臺等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新項目進園區。積極吸引國內外尤其是江浙具有豐富產品線和市場優勢的龍頭企業,在我省布局設立生產基地(園區)。力爭到“十四五”末,基本扭轉我省原料藥產業生產規模小、布局散、低效率、重污染的現狀,實現集約化、高附加值、綠色可持續的產業結構與產業鏈布局。

(二)著力布局全周期創新鏈

推進跨界融合創新支持基因工程技術、重組蛋白質技術、免疫細胞和干細胞技術在新藥研制方面的應用。支持精密機械、信息技術與醫藥行業深度融合發展,爭取突破診斷檢驗裝備、治療裝備、監護與生命支持裝備等高端醫療裝備亟需的部分關鍵材料和零部件,努力破解制約高端醫療器械創新的技術瓶頸。

加強產學研技術協作支持企業與海內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國家實驗室、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深度合作,充分利用好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要平臺,構建以企業為中心的精準創新合作網格。開展核心技術和關鍵部件聯合攻關,積極推進高效提取純化、綠色酶法合成、微通道反應等綠色工藝和高端制劑技術、高端醫療器械項目的引進吸收。

堅持醫工協同創新強化需求牽引,鼓勵醫療機構、醫藥企業牽頭協同創新,積極探索構建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新型合作模式,協同開發新產品、新市場,構建“醫學+工業”、“醫院+工廠”、“醫生+工程師”的多維度醫工協同創新模式,形成“應用示范-反饋改進-水平提升-輻射推廣”的良性循環發展機制。

培育運用第三方專業化創新服務平臺大力培育新藥研發合同外包服務(CRO)、藥物非臨床安全性評價服務(GLP)、定制研發生產(CDMO)等專業服務機構,鼓勵省內大型醫院利用資源優勢建設藥物臨床試驗機構(GCP),引進和培育藥品注冊、新藥申報、專利申請、檢驗檢測、報關代理、合規咨詢等專業服務機構,吸引國內外知名專業外包服務機構在省內設立分中心,持續健全市場化的第三方專業服務體系,為醫藥企業提供全周期創新服務。

(三)做強做優創新創業資金鏈

發揮財政資金作用學習先發地區經驗,整合現有政策條款,強化績效管理,圍繞醫藥工業發展全周期,創新財政資金使用方式,聚焦醫藥領域的重大項目、龍頭企業,引導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引領醫藥工業加快轉型升級。

大力發展創投風投緊扣醫藥工業發展需求,積極發展科技金融,鼓勵風險投資,吸引頭部基金管理機構落戶我省,豐富各類創業金融產品,加大對符合條件的創新性醫藥中小企業貸款支持力度。鼓勵行業骨干企業、創業孵化器、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大學基金等相關主體,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托公司、財務公司等金融機構,以及專業規范財富管理機構等多主體發起和參與設立創投風投機構。

(四)大力構建產才融合人才鏈

加強專業人才培養精準實施“千人計劃、“萬人計劃”等各類人才計劃,著力培育高端領軍人才、杰出中青年專家和具有國際影響力創新研究團隊。優化醫藥學科設置和高校專業資源優化配置,跨學科培育交叉復合型人才。支持優勢企業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或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協作研發中心,建立高端產業人才培養教育基地。

提升人才交流水平充分利用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科大硅谷”等平臺作用,加強與世界500強企業、長三角和國內外先進地區的生物醫藥和高端醫療器械創新企業、創新項目和創新人才合作交流,促進人才、資本、技術等要素互動,使一切創新創業的元素競相涌動、碰撞耦合、彼此成全。

(五)加快醫藥制造數字化轉型

打造醫藥工業互聯網平臺加快建設醫藥領域企業級、行業級、產業鏈級、區域級、特定環節型平臺協同互補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加快醫藥工業領域標識解析應用與工業互聯網平臺協同推進,通過“一碼標識、一碼解析、一碼溯源”,努力實現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規模化定制、服務化延伸等拓展應用。推動醫藥工業技術軟件化,加快開發一批行業性以及特定場景的工業APP。

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研發生產鼓勵應用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進行藥物靶標篩選、藥物分子設計,提升新靶點和新藥物發現效率。加強信息技術在模型構建、藥理藥效研究、臨床試驗、數據分析等環節的應用,縮短研發周期,降低研發成本。采用過程分析技術、中試放大技術等,優化制藥生產工藝,實現藥品從研發到生產技術的有效銜接,強化全生命周期質量協同管控。加強信息技術在企業安全管理中的應用,增強安全生產的感知、監測、預警、處置和評估能力,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發展“互聯網+”新模式新業態適應智慧醫療、互聯網醫院等快速發展的趨勢,發展生命健康產業大數據共享平臺,構建精準診斷、精準治療、精準藥物有機結合的精準醫療服務體系。積極推動醫療機構、藥品生產企業、藥品流通企業、保險公司、信息技術服務商等共同構建的“互聯網+醫藥”新生態,探索構建從疾病診療、藥品配送、醫療機構收費、醫保結算等環節的數字化管理體系。

(六)建立企業梯度培育體系

堅持打造“專精特新”持續引導醫藥企業按照“專精特新”方向發展,聚焦醫藥工業細分領域,瞄準特定細分產品市場,打造一批專業基礎好、市場占有率高、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力的專精特新冠軍企業和“小巨人”企業,帶動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推動全產業鏈優化升級。

加強行業領軍企業培育對標全球行業標桿,培育在產業鏈中具有話語權和影響力的“鏈主”型企業。支持企業實施創新轉型,加大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開發力度,支持在全球范圍內整合創新、市場、資本、人才等資源,努力打造一批國際化程度高、全球布局發展的大型制藥企業。發揮“鏈主”型企業引領作用,開展技術和產品協同攻關,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的產業生態。

加快優勢企業上市步伐充分發揮省“三重一創”“專精特新”和十大新興產業等政府性產業投資基金引導作用,健全與資本市場的多元渠道對接,加大企業孵化培育力度,強化擬上市企業要素保障。鼓勵企業開展跨行業、跨區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組。

(七)深入開展“皖藥”品牌培育

瞄準大品種培育發力協同推進醫藥大品種“精準扶持”培育,在中藥、化學藥、生物藥和醫療器械等領域,支持科技含量高、臨床療效好、市場競爭潛力大的藥品和醫療器械做大做強,鼓勵開展上市后的二次開發研究。

搶占行業標準新高地鼓勵企業實施標準化戰略,支持企業建立完善的企業標準體系,積極將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及時轉化為標準,依靠標準占領產業鏈和市場高地,提高產業發展層次和技術質量水平。

加大品牌宣傳推介力度充分利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世界智能制造大會、世界制造業大會、藥博會等國內外展會交流平臺,做好“皖藥”展覽展示。遴選優秀品牌和優秀產品參加“精品安徽皖美智造”央視宣傳,塑造“皖藥”品牌整體形象。

(八)完善常態化醫藥儲備體系

保障短缺品種生產供應完善全省重點醫療物資保障調度機制,實施重點藥品短缺預警制度。開展臨床必需、用量小、市場供應短缺的兒童專用藥和急救藥、低價藥定點生產,支持建設小品種藥品集中生產基地,以確保產品供應,滿足群眾用藥需求。

實物儲備產能儲備并舉逐步提升醫療物資應急保障儲備規模,使之與現行經濟水平相適應,與長三角區域相一致。強化醫療物資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保障,強化產能儲備,提高產業信息整合處理和應急響應能力,構建靈活高效、轉換順暢、富有彈性的應急醫療物資生產供應體系,提升應急醫療物資供給能力。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協同

建立跨部門分工協作、共同推進的工作機制,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統一領導和精心組織,提升思想方法、改造工作方法、形成政策合力,確保各項任務和措施落到實處。強化行業經濟運行監測,做好發展形勢的分析和信息發布,引導醫藥工業健康發展。各地經信部門要結合本地實際,抓緊制定與本規劃相銜接的實施方案,積極落實地方配套政策。

(二)強化“雙招雙引”

加大“雙招雙引”力度,發揮生命健康產業推進組工作專班作用,瞄準國內外第一排的、與安徽醫藥產業關聯度高的大企業,引進一批帶動能力強、集群效應明顯的大項目,培育更多“專精特新”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創新開展平臺招商、產業鏈招商、基金招商,加快制造業投資和民間投資恢復,發揮好高質量投資對醫藥工業經濟增長的關鍵作用。

(三)完善政策支持

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抓好政策引導、場景開放、服務優化。堅持用市場的邏輯謀劃設計政策,健全企業家參與制定政策制度,讓每條政策都精準滴灌到企業最渴望處。圍繞醫藥工業發展全周期,加強國家政策銜接和省內政策創新,打好產業、財政、金融、人才、土地等政策工具組合拳,提高“吃干榨盡”各項政策的能力水平,實現政策效應最大化。

(四)營造良好氛圍

運用工業互聯網思維推動政府流程再造,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專業化的開放型、服務型、效率型政府,大力推動營商環境和滬蘇浙等高對接。推行頂格服務企業機制,對企業做到“好時不擾、難時出手”。積極用公共資源對接企業家的市場資源,激發企業家干事創業的熱情。規范醫商合作交往途徑,糾正醫藥購銷領域不正之風,嚴格醫藥代表備案管理和行為規范,打擊相關領域違法行為。

(五)推動人才培育

堅持把人才作為最大的“富礦”,在科研、教育、企業管理等領域,包括知識產權權益分配等方面,實施更有突破性、競爭力的舉措,推動以人才價值為衡量標準的薪酬和獎勵制度改革。加大對企業和企業家、醫藥工業領域全方位人才等的專題培訓,加強與滬蘇浙、乃至全國醫藥行業領軍企業、研究院所等的溝通合作,爭取更多智力支持。

(六)發揮商會協會作用

行業商會協會是聯系政府和企業的橋梁與紐帶。引導建立、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行業商會協會,規范運行,鼓勵引導更多新銳企業家擔任商會協會負責人。行業商會協會要加強與國內外同行的合作交流,為企業提供信息咨詢、教育培訓和技術交流等服務,協助政府部門做好信息統計、行業規劃、行業標準制定等工作,反映行業訴求,加強行業自律,維護公平有序的產業競爭環境。

(七)實施對外開放

深入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持續開展對標學習滬蘇浙工作,建立完善常態化對標學習機制,持續推動在醫藥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資本鏈、人才鏈、政策鏈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充分發揮安徽自貿區在國際貿易中整合更多優質資源的作用,用活用好世界制造業大會、“天下徽商”圓桌會議等高端平臺,吸引更多資源匯聚安徽,奮力推動我省醫藥工業提質擴量增效。

報告庫會員(¥)199/年起售

海量行業報告和相關實用干貨寂集錦
開通報告庫會員
樂享更多下載,購買超值優惠

查看更多報告

掃一掃獲取
最新情報資訊

掃一掃免費
閱讀最新報告

特色服務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