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 發布時間:2022-04-08 17:35

中商情報網訊: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對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講話指示批示,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進一步明確安徽省未來五年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的重點方向、重大任務和重要舉措,依據《安徽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發展規劃》,制定本規劃。

第一章開啟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建設新征程

第一節創新形勢

“十三五”期間,全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對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講話指示批示,堅持黨對科技事業的全面領導,始終把科技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堅定下好創新“先手棋”,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重大創新平臺取得新進展,關鍵核心技術取得新突破,科技成果轉化取得新成效,創新人才實現新集聚,創新型省份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區域創新能力連續10年穩居全國第一方陣。科技創新指標大幅提升。2020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達883.2億元、地方財政科技支出370億元、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15.4件、高新技術企業8559家,分別是2015年的2.05倍、2.5倍、3.6倍、2.7倍。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加值增幅連續5年保持11%以上。科技創新平臺擴容升級。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省、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國家實驗室等創新主平臺相繼獲批,濱湖科學城建設正在推進,大科學裝置集群初步形成,新布局建設省“一室一中心”28家,建成各類國家級創新平臺210家,省重點實驗室175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34家。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涌現。全省53項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科技獎。“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柔性可折疊玻璃、動態存儲芯片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托珠單抗”治療方案向全球推廣。科技創新人才加速匯聚。在皖院士38人,備案院士工作站62家。在皖8名外國專家入選中國政府“友誼獎”。累計扶持274個省級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在皖創新創業,“創新創業團隊回購地方政府產業投資基金所持股權的機制”等改革舉措獲國務院辦公廳發文推廣。區域創新活力競相迸發。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和G60科創走廊建設破題推進。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引領作用明顯。建成省級以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家、農業科技園區45家。蕪湖、馬鞍山等國家創新型城市,寧國、界首、巢湖等創新型縣(市)獲批建設。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化。20余項支持科技創新法規政策頒布實施,逐步構建了技術和產業、金融和資本、平臺和企業、制度和政策創新支撐體系。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當前,我國已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必須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從國際看,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科學研究范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學科交叉融合不斷發展,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加速滲透融合,科技創新成為國際戰略博弈的主要戰場。從國內看,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求科技創新在擴大內需、產業鏈強鏈補鏈中發揮更大作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改善生態環境、完成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對科技創新的需求顯著增加;對標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我國科技創新還存在較大差距,攻堅和應急所需的戰略科技力量還沒有形成強有力的體系化布局,具有世界影響的基礎研究成果較少,一些關鍵領域核心技術依然受制于人。從省內看,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講話指示批示,堅定下好創新“先手棋”,系統構建科技創新攻堅力量體系,不斷厚筑科技創新勢能并更多轉化為經濟發展新動能;但也存在著科技成果轉化通道仍然不暢,“墻內開花墻外香”現象比較普遍,工作積極性、主動性還不夠高等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切實加以解決。面對新形勢新挑戰,我們必須堅定創新自信,保持創新定力,把握創新定位,用足用好政策紅利,以基礎研究引領應用研究,以應用研究倒逼基礎研究,讓更多創新成果在安徽就地轉化,為打造“三地一區”、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提供科技支撐。

第二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對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講話指示批示,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黨對科技創新工作的全面領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人才強省戰略,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第一動力,堅定下好創新“先手棋”,按照“四個面向”要求,以建設高水平創新型省份為目標,以強化科技創新策源能力為主線,以提升基礎研究能力和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為主攻方向,以自主創新與開放協同雙輪驅動,以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為根本動力,建設科技創新攻堅力量體系和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體系,推進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力爭在量子信息、核聚變、集成電路、生命健康等領域取得關鍵性技術突破,支撐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如期實現,助力建設經濟強、格局新、環境優、活力足、百姓富的現代化美好安徽。

第三節基本原則

——堅持黨的領導,推進自立自強。堅持黨對科技創新工作的全面領導,推動科技創新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環境,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堅持四個面向,強化支撐引領。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強研發系統布局,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打通從科技強到企業強、產業強、經濟強的通道,支撐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堅持深化改革,突出人才優先。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破解科技領域改革難題,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充分激發人才創新活力,推動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生動局面。

——堅持開放融合,促進協同創新。統籌發展和安全,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深化科技合作,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政策鏈“多鏈協同”,提升科技創新治理效能。

第四節主要目標

到2025年,全省科技創新攻堅力量體系和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體系基本形成,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高新技術企業數、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等創新主要指標明顯提升,區域創新能力保持全國第一方陣并爭先進位,初步建成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和創新型省份。

——科技創新能力更大提升。初步探索出一條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新型舉國體制的安徽路徑,突破一批制約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在更多領域實現并跑領跑。全社會研發(R&D)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8%左右,其中基礎研究經費占全社會研發經費比重達8%左右,每萬名就業人員中研發人員達到80人年,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爭取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科技創新體系更加完善。以國家實驗室為核心的科技創新攻堅力量梯次發展格局初步形成。“雙一流”高校和一流科研院所建設取得顯著進展,積極創建國家基礎學科研究中心等國家級創新平臺,力爭總數超過250家。

——科技創新引領發展更加高效。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融合水平顯著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力爭年均增幅達12%以上,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70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之比達1.6%左右,培育形成若干世界級新興產業集群。

——創新協同效能更大提高。科技創新體制機制障礙有效破除,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活力充分激發,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更加健全,創新治理能力和效率明顯提升。

——科技創新生態更加優化。科技創新政策法規體系更加健全,科技供給質量和效益顯著提升,科研誠信監督體系不斷完善,激勵和支持創新創業的良好社會氛圍基本形成。全省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比例穩定在全國平均水平以上。

到2035年,全省科技創新攻堅力量體系更加成熟完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現重大突破,建成高水平科技強省和創新型省份,建成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

安徽省“十四五”科技創新主要目標

序號 指  標 2020年 2025年 年均增長
1 全社會研發(R&D)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2.28 2.8左右
2 基礎研究經費占全社會研發經費比重(%) 6.9 8左右
3 每萬名就業人員中研發人員(人年) 60 80
4 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幅(%) 15.1 ≥12
5 高新技術企業數(家) 8559 ≥17000
6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之比(%) 1.6左右
7 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件) 4 力爭達到全國 平均水平
8 全省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比例(%) 10.8 穩定在全國平均 水平以上

第二章打造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

利用國家實驗室、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濱湖科學城、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等創新平臺,發揮戰略科技力量支撐、引領、輻射、帶動作用,建設科技強省、創新安徽。

第一節(略)

第二節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高起點規劃建設一批大科學裝置,推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化、協同化發展,打造國家多學科創新發展支撐平臺。推進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環境、未來技術、數據空間等研究院建設和運行,打造科技攻堅主陣地、成果轉化新高地、產業創新動力源。謀劃建設前沿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支持各市依托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各類創新平臺,開展科技攻關,承接重大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專欄2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大工程
大科學裝置集群。全面提升拓展同步輻射、全超導托卡馬克、穩態強磁場等大科學裝置性能,建設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雷電防護與試驗研究重大試驗設施、未來網絡試驗設施(合肥分中心)、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合肥一級核心站),推進合肥先進光源、空地一體量子精密測量實驗設施、大氣環境模擬系統等大科學裝置開工建設,謀劃聚變能緊湊燃燒等離子體裝置(BEST)、G60 高速磁懸浮通道合肥—蕪湖試驗工程,形成“提升一批、建設一批、新建一批、謀劃一批”梯次發展格局。 能源研究院。聚焦磁約束聚變能源發展、綠色清潔可再生能源開發、二次能源的儲存輸配、化石能源的高效清潔利用等方向,布局“1+4”研究中心,創建國家級能源研究平臺。 人工智能研究院。聚焦腦認知、類腦智能、計算智能、芯片與系統、科技倫理等方向,布局建設“一院多中心”,爭創國家級人工智能研究平臺,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高地。 大健康研究院。聚焦生命科學、人口健康、疾病防治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布局“8+1+N”研究平臺,形成覆蓋科學發現、技術研發、臨床試驗、示范應用等全鏈條融通發展的國家級創新平臺。 環境研究院。以環境科學、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先進環境技術產業為主線,實現“環境問題認知—環境技術研發—環境產業發展”多方位全鏈條融通發展。

第三節聚力建設合肥濱湖科學城

堅持高點定位、融通創新、開放合作、生態人文,促進科技、產業、人才與空間有機耦合,推動體系化科技創新,持續產出豐碩的前瞻性、原創性成果,培育形成更多的戰略性、先導性產業,提升在全球創新體系中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努力打造科研要素集聚、創新創業活躍、生態環境優美、生活服務完善的國際一流科學城。高標準建設量子中心、人工智能小鎮、金融小鎮、科學島“科創走廊”、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國際交流區和成果展示區、科技成果交易轉化區。依托濱湖國際科學交流中心、濱湖國際會展中心、安徽創新館等,創設一批國際知名科學品牌活動和高端權威論壇。將“科大硅谷”打造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地的示范工程,到2025年,“科大硅谷”匯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國內外高校院所校友等各類優秀人才超10萬名;形成多層次基金體系,基金規模超2000億元;集聚科技型企業、新型研發機構、科創服務機構等超1萬家,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000家,上市公司和獨角獸企業50家以上;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成果,成為全國科技體制創新的標桿。

第四節提升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能級

完善示范區建設領導體制、運行機制和支持政策,爭創區域科技創新中心,輻射帶動全省創新發展。勇擔國家科技計劃任務,涌現更多有國際影響的自主創新成果。完善區域創新互助合作機制,支持合肥、蕪湖、蚌埠市爭取高新區適度擴區,與省內其他高新區、創新型產業集聚區等合作共建園區。聚焦產業創新需求,布局建設一批創新平臺,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做大做強。深入推進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與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雙自聯動”,面向全球集聚高水平創新載體,推動高校技術轉移機制改革、國際化網絡建設和軍地雙向轉化。啟動建設合蕪蚌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到2025年示范區內高新技術企業達8000家、技術合同成交額達800億元、國家級科技孵化器和眾創空間達100家。

專欄3  開展合蕪蚌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建設專項行動
1.全力建設原創性成果供給、高質量成果應用轉化、多層次人才保障、市場化金融支撐、專業化科技服務等五大體系。 2.推進科技體制改革、成果轉化模式、成果轉化政策等三大創新。 3.著力打通創新創業轉化、大中小企業融通、軍地雙向轉化、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等四大通道。

第三章提升基礎研究策源能力

以基礎研究十年行動為抓手,以基礎研究引領應用研究,以應用研究倒逼基礎研究,優化基礎研究布局,建設基礎研究基地,強化基礎研究力量,持之以恒加強基礎研究,構建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創新體系。

第一節優化基礎研究布局

優化學科專業發展。統籌學科布局,促進學科交叉融合,深化新時代高等教育學科專業體系改革,構筑高質量發展的學科體系。加大數學、物理、化學、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等基礎學科的支持力度,力爭在若干基礎前沿方向取得突破。推動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等領域學科發展,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生物安全和國家糧食安全。強化省校和省院聯動、省直部門間協同,促進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提升學科核心競爭力。聚焦量子科學、磁約束核聚變科學、腦科學與類腦科學、生命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材料科學等領域,力爭取得若干“從0到1”重大原創性成果。

實施戰略性基礎研究計劃。聚焦信息、材料、制造、健康、現代農業、能源等前沿領域,凝練和解決重大應用領域中的共性和基礎科學問題,綜合運用基礎科學、技術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工具和成果為前沿技術發展提供科學供給,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基礎科學支撐。

發揮自然科學基金導向作用。鼓勵科學家從真正的科學問題出發認真求證,勇闖無人區,形成更多“從0到1”原創性成果。實施基礎研究人才資助體系升級計劃,安排省自然科學基金高端人才資助項目,擴大省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項目、優秀青年基金項目資助規模。把省自然科學基金60%以上經費用于支持青年人才。鼓勵設區的市、企業和社會力量共同投入,圍繞區域創新和重要產業及行業發展中的迫切需求開展基礎研究。

第二節建設基礎研究基地

爭創國家重點實驗室。推進已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加強科研條件、高層次人才團隊及制度建設,積極納入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體系。支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高校院所、科技領域企業加強方向凝練、資源整合和協同創新,爭取納入國家重點實驗室新布局,鼓勵各類創新主體參與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加強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深部煤礦采動響應與災害防控等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運行,推進“炎癥免疫性疾病”“智能感知材料與技術”等實驗室納入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統籌資源加強對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穩定支持,營造良好的科研環境條件。

打造基礎學科研究中心。依托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創建國家基礎學科研究中心,加強數學、物理、化學、生命科學等基礎學科建設,爭取納入國家“高等學校基礎研究珠峰計劃”。統籌建設一批安徽省基礎學科研究中心。支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建設安徽應用數學中心并爭取納入新一輪國家應用數學中心。

升級建設省“一室一中心”。圍繞國家和省科技創新發展工作部署,支持“一室一中心”穩定運行和優化升級,堅持高標準、高水平,體現引領性。根據功能定位,明確重點任務和路徑,加強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行業產業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及產業化。構建分類評價的指標體系和績效導向,加強考核評估和動態調整,建立并完善與目標定位相適應的內部治理架構和運行管理機制,支持探索多種類型的實體化運行模式,集聚多方資源,協同推進,積極發揮“一室一中心”國家創新基地“預備隊”和省級創新基地“先鋒隊”作用。

建設科技前沿研究基地。推動重大科技(教)基礎設施建設運行和前沿科學研究深度融合,建設高速磁懸浮及超導技術創新中心、高端測量儀器交叉研究中心、中國腦計劃合肥中心、陶鋁新材料研究院等前沿交叉研究平臺。

第三節強化基礎研究力量

建設高水平大學和科研機構。持續推進“雙一流”建設,支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辦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和安徽大學等高校建設一批世界一流學科。發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加大基礎學科和新興交叉學科支持力度。推進科研院所分類改革,推進新型研發機構體制機制創新,探索基礎研究發展新模式。推動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與安徽科教資源的融合,引進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來皖設立分支機構,建立研發中心。支持高校積極建設專業學院,支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建設示范性微電子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建設未來技術學院,安徽大學建設未來學院。鼓勵社會力量單獨設立或聯合設立非營利性高水平研究機構開展基礎研究。

專欄4  “雙一流”和高水平大學建設工程
支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際學院建設,規劃建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際校區。建設合肥工業大學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建設安徽大學未來學院、安徽醫科大學新醫科中心。重點建設8所特色高水平大學和一批優勢特色學科專業、10所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和一批品牌應用型專業,轉設一批獨立學院,新建一批重大科研創新平臺、實驗實訓中心。

鼓勵企業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以應用研究倒逼基礎研究,以基礎研究引領應用研究。聯合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組織實施省自然科學基金能源互聯網聯合基金項目,提升企業面向產業發展重大科學問題開展基礎研究的動力和能力。支持企業牽頭組織實施有明確應用前景的基礎研究項目,牽頭或參與建設科技創新基地。引導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投入開展實質性合作,共同解決制約發展的科學技術問題。

壯大高水平基礎研究人才隊伍。穩定支持一批帥才型科學家組建團隊開展長期研究,打造戰略科技人才隊伍。發揚潛心研究精神,注重重點領域應用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加大對高水平創新團隊支持力度,持續培育基礎研究后備人才。穩定高水平實驗技術人才隊伍,探索符合實驗技術人才及其崗位特點的評價和激勵機制。

第四章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圍繞制約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技術瓶頸問題,聚焦十大新興產業、鄉村振興戰略、人民生活品質提升,不斷提升關鍵核心技術攻堅能力,著力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推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第一節實施十大新興產業為主攻方向的關鍵技術攻關行動

強化科技支撐和應用示范,深入推進十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在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和軟件、產業技術基礎等方面實現突破。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

提升十大新興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數字創意、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綠色食品、生命健康、智能家電、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十大新興產業領域,充分發揮我省創新優勢,構建技術支撐體系,增強十大新興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十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構建一批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引擎,為構建新興產業集聚地筑勢賦能。組建十大新興產業綜合性產業創新中心。

提高高新技術創新能力。圍繞我省高新技術產業,以需求為導向,聚焦關鍵環節,凝練篩選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大技術研發攻關力度,提高高新技術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在集成電路領域開展自主可控高端芯片設計技術、先進封裝技術、集成電路材料與裝備、先進存儲技術等方面研究,在新型顯示領域發展核心材料、裝備等技術,在新能源領域重點研發可控核聚變,制氫、儲氫及運輸等技術,在智能制造裝備與機器人領域優先支持發展具有深度感知、智能決策和自動執行功能的高檔數控機床等技術。

專欄5  高新技術領域重大專項以及優先主題
一、高新技術領域重大專項 重大專項1:集成電路 自主可控高端芯片設計技術。面向5G/6G通訊、智能感知等應用需求,攻克射頻關鍵電路設計、射頻電路與數字電路混合集成等關鍵技術,研發多通道芯片、高集成度射頻感知芯片,對5G/6G通訊、智能感知等領域形成基礎性支撐。 芯片制造技術。顯示驅動領域推進40nm/28nm的AMOLED驅動芯片制造,在圖像傳感領域推進55/40nm的BSI工藝導入量產,在電源管理部分,將BCD工藝平臺推進到90nm/55nm,增強產品平臺競爭優勢。 先進封裝技術。開展基于先進封裝的2.5D/3D集成的系統級封裝平臺建設,開展倒裝芯片、晶圓級封裝、晶圓鍵合、芯片埋置和硅/玻璃通孔工藝研發。開展fanout工藝、異質疊裝組裝技術研究。 集成電路材料與裝備。研發晶圓制造和封測關鍵材料及關鍵設備,重點突破光刻機、刻蝕機、薄膜沉積等核心設備的研發。 新一代半導體技術。研發氮化鎵、碳化硅、氧化鎵、氧化鋅、金剛石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工藝、器件及芯片。 先進存儲技術。研發滿足先進工藝節點及以下DRAM產品需求的新型FinFET晶體管;發展DRAM存算一體架構和芯片;研究磁存儲、鐵電存儲等新型存儲技術。 MEMS技術。開展用于5G/6G和AIoT的硅基和壓電材料基等核心器件研究;研發生物、慣性、光學、壓力、以及射頻MEMS器件。 EDA技術。支持EDA國產化替代軟件的研發,推進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裝、測試軟件研發及多物理場計算軟件的設計與開發。 重大專項2: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研究共性基礎支撐條件建設。支持開展人工智能專用芯片、智能傳感器、智能仿生功能器件等產品研發。 基于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新方法及其應用研究。重點研究目標特征提取、檢測與識別、運動跟蹤、3D視覺、實時分析與智能處理技術。 多模態大數據融合的智能人機交互技術。研究基于數據驅動與知識引導相結合的人工智能新方法;研發大數據驅動的智能推薦技術與系統;研究心智模型在人機交互中的應用。 智能語音與自然語言處理關鍵技術。重點突破自然語言處理與復雜情境語義理解等智能語音及語言處理技術;研究基于深度學習和神經網絡的新一代語音識別及合成技術。 類腦智能關鍵技術研究。研發腦認知與神經計算、類腦多模態感知與信息處理、類腦芯片及系統,研發類腦智能操作系統、類腦神經芯片以及智能機器人。 基于通信技術的人工智能應用。支持基于新一代無線通信的關鍵技術、材料、元器件等研發與應用,布局5G/6G迭代發展;開展面向AR/VR、物聯網、智能交通、智慧醫療、智能教育、智慧城市管理等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研究。 重大專項3:新型顯示 關鍵核心技術。支持TFT—LCD技術、AMOLED技術、硅基OLED技術、Mini/Micro LED技術、新一代激光電離空中成像技術研發。 關鍵核心裝備。支持離子注入、化學氣相淀積、濺射、準分子激光退火、高端OLED鍍膜、高端曝光、激光剝離、無掩膜激光微納米三維光刻、光學級超鏡面流延輥、顯示器件(面板)在線檢測等關鍵設備的研發。 關鍵核心材料。支持高發光效率、高色純度和飽和度、長壽命的新一代紅光、綠光、藍光主體材料、摻雜材料、熒光材料研發并推動量產;支持印刷顯示用關鍵核心材料研發并推動量產;支持顯示產業相關濕化學品、封裝材料、ITO靶材等關鍵材料研發;支持基板和蓋板玻璃、柔性超薄多功能電子玻璃研發并推動量產;支持顯示用新型高性能光學膜、光刻膠研發并推動量產。 關鍵核心組件。背光組件:研發達到毫米級、區域HDR動態調光技術的MiniLED背光組件;開發采用On—Chip的量子點背光產品。觸控組件:研發具備可反復彎折、透明、超薄、足夠硬度的柔性玻璃蓋板和觸控模組。 重大專項4:新材料 支持面向電子信息、新能源、高端裝備領域的高性能金屬及其復合材料,高性能稀土與無機功能材料攻關;支持面向芯片和集成電路制造的半導體、電子級化工材料、電子漿料、電子封裝材料攻關;支持面向新能源和新型高清顯示的新一代高溫超導材料和耐高溫耐輻照材料等前沿材料攻關;支持面向電力與軌道交通等領域的橡塑復合材料、高性能樹脂及其復合材料、特種纖維等材料攻關;支持可降解生物基材料、新型氣凝膠攻關。 重大專項5:新能源 重點研發可控核聚變,制氫、儲氫及運輸,小分子催化,煤炭清潔利用,智能電力電網、分布式能源等技術。突破風光水儲互補、先進燃料電池等技術瓶頸。提升先進燃煤發電、核能、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等基礎設施網絡智能化水平。 重大專項6: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 重點開展新型綠色半固態、固態高安全高比能動力電池的研究及應用開發;重點研究大功率燃料電池系統的設計與系統集成技術和制氫儲氫技術及裝備。 突破車規級芯片、車載操作系統、新型電子電器架構、高密度驅動電機系統、傳輸與控制系統及核心元器件等關鍵技術和產品技術瓶頸;支持基礎元器件、開發工具等基礎共性技術研發;支持開展毫米波雷達與激光雷達等環境感知系統及多傳感器融合系統的研究。 優先支持新能源汽車輕量化材料、汽車用金屬合金材料、車用聚合物復合材料研發,重點開展智能網聯電動乘用車或商用車關鍵核心零部件系列技術攻關和支持新一代功率半導體器件在新能源汽車應用中的關鍵技術攻關。 重點開展新能源汽車的智能感知、智能決策、數據處理與人工智能等關鍵技術研究,發展智能車聯網技術,推進L3/L4級智能駕駛汽車產品的開發及產業化應用。支持開展“互聯網+智慧能源管理系統”研究,重點突破“人—車—路—云”高效協同的多層數據融合的智能網聯汽車應用服務。 重大專項7:智能制造裝備與機器人 優先支持開展具有深度感知、智能決策和自動執行功能的高檔數控機床,精凈成型、激光制造、增材制造裝備,智能傳感與控制裝備,智能檢測與裝配裝備,智能物流與倉儲裝備、航空高端裝備等智能制造裝備研發。優先發展網絡協同制造系統和平臺開發及其應用;支持開展面向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的數字化設備、MES、HCPS系統、協同設計制造平臺等集成和示范應用。 優先支持智能工業機器人基礎前沿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和應用,開展高性能工業機器人、智能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研發應用,加速推進工業機器人快速發展與推廣應用。突破新型機構、材料、驅動、傳感、控制、仿生、學習與認知等基礎前沿技術,加強機器人與人工智能技術的融合;促進機器人在高強度、高柔性、高潔凈度、高危險、高質量等重點領域場景的拓展應用。 二、高新技術領域優先主題 優先主題1:軟件信息服務和應用 優先發展云平臺、云原生、中間件、自動化測試、EDA軟件;支持發展主導產業數字化、大數據處理、數據治理、人工智能、數字內容軟件。支持基于國產基礎軟件開發的工業應用軟件研發。 優先主題2:物聯網 優先發展物聯網感知、智能終端、邊緣計算專用芯片等物聯網核心關鍵技術;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醫療等場景應用技術研究,支持物聯網技術在工業互聯網等領域應用研究。 優先主題3:區塊鏈技術和應用 優先研發加密算法、共識機制、智能合約、側鏈與跨鏈、區塊鏈數據、網絡架構和運行協議等技術;支持區塊鏈和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5G/6G等前沿信息技術融合,打造聯盟鏈。 優先主題4:信息安全技術 優先支持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領域新一代安全防護技術研發。 優先主題5:云計算和大數據 研發大數據隱私安全防護關鍵技術與系統,開展彈性計算、海量數據存儲和處理、資源監控管理、數據中心綠色節能等技術研究。研發虛擬化安全防護設備。 優先主題6:科技文化融合 優先研發遠程交互、虛擬呈現技術,開發數字文化產品、數字出版產品和智慧化科普產品,推動數字創意相關技術在文化領域創新應用。支持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在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數字文化、文旅融合、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創意設計等領域應用研究。 優先主題7:高性能金屬材料 優先支持高性能銅材料、先進鋼鐵材料、新型鋁及鋁合金、鋁基復合材料、磁性材料及復合技術等技術研發及應用。 優先主題8: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 優先支持新型顯示玻璃、顯示模組、太陽能光伏玻璃、特種玻璃、環境友好墻體材料、綠色新型耐火材料、石墨烯材料、先進陶瓷粉體及制品、無機功能纖維等關鍵技術攻關。 優先主題9:先進高分子材料與化學品 優先支持高品質橡膠、高流動性尼龍、芳綸纖維、改性塑料、尼龍塑料、熱塑性復合材料等高端產品研發。支持新型膜材料,可降解生物基材料、新型功能纖維和功能薄膜等研發。 優先主題10:增材制造材料及其他新材料 優先支持特種合金粉末、不銹鋼粉末、鈦合金粉末、高分子復合材料粉末、結構陶瓷粉末、納米生物材料等增材制造粉體材料研發;支持開展新型涂層材料、納米催化材料、高密度存儲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優先主題11:太陽能光伏 優先支持新型光伏并網逆變系統、規模化分布式光伏集群和光儲微電網與有源配電網協調規劃運行技術、大型光伏電站的多機并網發電群控與電力系統的協調運行及主動支撐技術、下一代電池技術等研發和推廣應用。 優先主題12:可控熱核磁約束聚變能及相關技術 優先支持研發可控熱核磁約束聚變能關鍵技術,支持依托大科學工程的超導、微波、低溫、特種焊接、遙操作、等離子體等核心技術應用研究。 優先主題13:新能源電池 優先支持新型太陽能光伏電池、動力電池、鋰離子電池、固態電池等新能源材料研發及應用;支持開展綠色低能耗電池工藝裝備、新型智能化電池工藝裝備、綠色低能耗半固態電池、固態電池工藝裝備等開發。優先支持大功率燃料電池系統的設計與系統集成技術和制氫儲氫技術等研究,支持開展現場安全無毒液體制氫大功率燃料電池一體化發電系統研究。 優先主題14:能源互聯網與綜合服務 支持開展未來能源網絡、新一代綜合能源系統、智慧能源系統、電網穩定控制、先進儲能系統、節能綜合能源服務系統等研究。 優先主題15:重要基礎零部件與基礎制造工藝 支持高性能軸承、新型密封件、高端泵閥、先進傳動件、高端液壓氣動件、智能傳感器、滾珠絲杠、線性導軌、高精度模具、自動變速箱等核心零部件攻關和產業化。開展先進基礎制造工藝與技術的研究和應用。 優先主題16:增材制造與激光制造 優先支持面向復雜高精度模具、航空航天、汽車、軍工醫療健康等領域特殊功能零部件的激光增材制造關鍵技術、激光表面處理技術、激光熔覆制造技術等研發。 優先主題17:航空航天 優先支持高性能民用飛機、直升機、無人機等航空裝備、系統及關鍵技術研發,支持用于運載火箭及發動機、衛星、飛船、深空探測器等新材料和核心零部件研發應用。 優先主題18:軌道交通 支持動車輪、彈簧鋼、高強螺栓等關鍵技術研究和應用;研發碳纖維等復合材料在車體結構中的應用技術;開展軌道交通關鍵零部件、鐵路專用軌枕、軌道交通管理系統等關鍵技術研究和應用。 優先主題19:智能工程機械 優先支持智能電動叉車、高性能挖掘機、高端起重設備等新型智能工程機械的關鍵技術和產品研發。重點支持智能工程機械核心控制系統、核心機械部件、智能軟件等研發。 優先主題20:重大科學儀器 優先支持基于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術的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研發。支持滿足5G/6G一致性測試、大規模MIMO測試需求的基站測試、終端測試、物聯網測試等測試儀器及核心零部件研發。 優先主題21:水下智能裝備 支持高精度磁場參量原位感知、基于地磁/水聲定位等信息支撐的水下自主導航及姿態控制、水下高效率推進、水下移動目標探測預警、水下自主無人裝備微型化等關鍵技術研究與裝備研發。 優先主題22:微機電系統 優先支持微機電系統的新機理研究、新工藝開發、新產品研發。重點支持三維異質集成工藝、物聯網傳感器件、大型分析儀器微型化制造、仿生微納機器人等關鍵技術研究。

第二節實施科技支撐鄉村振興行動

創新驅動鄉村全面振興。實施鄉村振興科技項目,支持企業與高校院所深化產學研合作,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爭創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轉型升級一批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一批省級農業科技園區,探索“產園一體”“園鎮一體”等發展模式。加強農(林)綜合站、農技推廣示范基地和科技特派員工作站、“星創天地”等創新載體建設,探索發展“一站一盟一中心”“片區聯動”“產村融合”“能人帶動”等新型農業科技推廣服務模式。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逐步實現科技特派員創業和技術服務行政村全覆蓋。爭創國家級創新型縣(市),創建一批省級創新型縣(市),推動“100+N”開放協同創新體系建設,為我省鄉村振興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農林畜禽水產育種與提質增效。利用分子育種、基因編輯等現代新型育種方法,開展農作物、畜禽、水產品品種更新換代,構建現代種業科技創新體系。加大有機農業、生態農業、綠色農業技術集成創新,開展規模化健康養殖技術及設施裝備的研發、示范推廣應用,重點強化動物重大疫病診斷與綜合防控等新技術的研發應用。加強化肥農藥減施增效、土壤生態修復、病蟲害防治技術研發與集成示范,著力提升土壤健康保育和治理修復能力。加強農業種質資源庫(圃)建設,強化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發掘與開發。

綠色食品與質量安全。創制符合膳食模式、健康要求的新業態產品,推動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納米技術、新材料技術與傳統加工制造技術交叉融合,提高農產品精深加工和副產物綜合利用水平。聚焦農產品生產、加工、儲運過程中品質檢測技術,加強農產品及其制品的質量、品質的檢測設備研發以及標準研究與應用,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平臺建設,構建從田間到餐桌的營養安全科技支撐體系。

智慧農業與現代農機。圍繞農業傳感器與機器人核心部件研發和應用、農業大數據獲取與開發,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促進人工智能在農業大數據與信息化方面的推廣應用。推進智慧農場、植物工廠、智慧村鎮、農業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等集成示范。提高農機裝備自主研制能力,加強大功率發動機、農機變速箱等關鍵零部件技術攻關,提高智能控制、導航、通信等技術在農機裝備產品中應用水平,支持高端智能、丘陵山區、智能分選等農機裝備研發與制造,推動農機設備智能化發展。

專欄6   農業農村領域技術重大專項以及優先主題
一、農業農村領域重大專項 重大專項1:生物種業 開展水稻、玉米、小麥、大豆等糧食作物優質抗逆高產品種選育與栽培技術示范;開展茶、油茶、蔬菜、果樹、西甜瓜、花卉、食用菌菌種等特色農林經濟作物品種選育栽培技術示范;開展優質畜禽品種選育、高效繁殖、健康養殖等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開展水產品種選育,高效、生態、標準化健康養殖利用等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蠶、蜂等特種經濟動物品種選育與應用示范。 重大專項2:現代農機裝備與智能農業 開展秸稈利用與農林生物質綠色轉化利用設備研發及產業化;農林廢棄物或副產品的綜合利用設備研發。開展田間農機裝備研發,油菜、花生、大豆與薯類等種收環節機械化設備研發;開展適用于設施園藝裝備研發。開展主要和特色農產品的采摘、干燥、清選、分選、包裝等機械設備研發;農產品質量、品質的檢測設備研發。開展高效環保農、林、水動力機械研發。 開展農業傳感器或智能檢測裝置的研發與應用,以及農用機器人或無人機的研制與應用。開展農業信息智能系統、遙感、氣象、資源、環境、病蟲草害等大數據系統開發及應用示范。開展農業生產、流通、消費全產業鏈可追溯與智能預測服務系統研究與應用。開展農產品電子商務智能信息處理、生產經營預警與優化決策研究與應用示范。開展智慧村鎮、智慧社區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開展農業綜合信息服務集成示范。 重大專項3:農產品與現代食品精深加工 開展糧油、畜禽、水產品精深加工技術研究與產業化開發;制茶新技術、新工藝,以及茶食品研究及產業化開發;開展林特產品、果蔬、果汁、食用菌等精深加工技術研究與系列產品開發;開發特殊環境人群等功能食品。農產品加工、儲運過程中品質和安全控制、評價等技術及標準研究與應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技術研究與應用。 開發食品安全快速、無損檢測和非靶向篩查等關鍵技術及產品;研發儲存加工過程中蟲霉防控、危害物阻控、風險評估等技術與設備;開發智能傳感檢測及分級分選技術及裝備;建立基于感知物聯網的防控預警追溯系統。 重大專項4:農業生態環保 開展中低產田土壤改良技術及模式研究與應用。開展土壤調理劑、重金屬鈍化劑、無害化生物降解等高效產品研發與應用。開展主要糧食和經濟作物的農藥減量使用和減施增效技術應用與示范,以及農藥新產品研究及產業化。開展秸稈或畜禽廢棄物的有機肥料產品研發,以及農林生物質綠色轉化與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開展化肥、農藥、重金屬等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與修復技術集成示范。開展玉米、小麥、水稻等主要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技術研發與應用,以及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應用示范。開展松材線蟲病預防、監測、檢驗等技術研究應用示范。 二、農業農村領域優先主題 優先主題1:生物育種 重點開展主要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園藝作物等生物育種研發;豬、牛(含奶牛)、羊等畜牧業,雞、鴨、鵝等禽業,淡水魚、蝦、鱉等水產業規模化生物育種產業技術創新。 優先主題2:主要農作物豐產綠色提質增效 重點開展作物標準化、機械化提質增效生產技術研發與集成,加大有機農業、生態農業、綠色農業技術集成創新,建立我省大宗特色農產品綠色增產模式,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經營效益。 優先主題3:主要畜禽水產健康養殖 重點開展規模化健康養殖技術示范推廣應用,開展重大疫病防控、養殖環境、飼料與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健康養殖新技術研發應用,建立畜禽和淡水魚蝦等健康養殖等標準體系。 優先主題4:糧油及畜禽水產品精深加工 重點突破大宗糧油高效、綠色精制技術,開發新型植物蛋白、功能活性蛋白、動物蛋白替代品(人造肉)、油脂等新產品。開展高品質畜禽、水產品精深加工研究與產業化開發。 優先主題5:茶及果蔬深加工 重點開展果蔬保鮮和精深加工研究及產業化開發,綠茶和紅茶清潔化、標準化加工技術及關鍵設備的研制,開展夏秋茶資源利用,茶葉中的功能成分利用等,拓展茶的健康新功能。 優先主題6:功能食品開發 重點開展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關鍵技術及標準化生產模式研究,開展茶油等健康農產品,富硒等功能性農產品技術研究與示范。研發茶多酚等保健功能產品。開發調理肉制品、營養強化米(面、蛋)、營養保健油等功能食品。 優先主題7:農產品質量安全 開展經濟適用的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快速檢測技術研究及設備研發。開發高質量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信息服務平臺。開展食品冷鏈物流關鍵技術及裝備研究。實現食品安全主動防控。開展食品安全危害物甄別、風險評估技術研究。食品安全有害物高通量精準檢測產品創新,食品質量安全自動化監測平臺和智慧監控體系構建。 優先主題8:智能農機裝備與工程裝備 開展傳感器、農機導航、精準作業、雜草識別、信息檢測和農機作業質量監控等方面技術攻關與集成應用。開展共性關鍵技術、重大裝備、智能化技術等方面的研發和示范。 優先主題9:農業物聯網與大數據系統 開展土壤養分、土壤重金屬與有機污染物等快速檢測傳感器件與裝置研制。開發作物本體實時監測儀器與設備產品。研發農業主導產業全產業鏈大數據云平臺等農業農村大數據系統。 優先主題10:農業氣象與多源遙感平臺監測技術 研發作物生產全過程的多種農業氣象災害影響與綜合風險動態評估技術。研究氣象災變過程監測與預報預警技術、產品和信息服務平臺。建立主要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優質高產與產業提質增效的氣象和遙感保障方法體系。 優先主題11:資源節約型農業 開展節約型耕作、播種、施肥、施藥、灌溉與旱作農業、集約生態養殖等節約型技術的研發應用。開展中低產田改良與治理、土地整治與快速恢復、土壤快速培肥等技術研究與示范、產品與設備研發。 優先主題12:環境友好型農業 開展農業清潔化生產、農業面源污染防控、農田重金屬污染修復和替代種植、農業廢棄物減量化和資源化利用、投入品替代化等環境友好型技術和產品的研發應用。開展農村生態脆弱區的生態修復技術示范應用。 優先主題13:生態休閑農業 開展特色農業、創意農業、休閑農業集成創新與示范應用。示范應用農牧結合、林牧結合的循環經濟模式,稻魚、稻禽共生生態養殖模式,林下立體養殖模式。 優先主題14:特色農林資源高效利用 開展經濟林育種及高效生產、花卉等景觀植物資源保護與利用等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開展秸稈等農林廢棄物綜合利用、重要木竹產品綠色生產技術研究與示范。研究速生豐產林等商品林定向培育技術、竹藤及非木質林產品資源增值技術。

第三節實施科技支撐人民生活品質提升行動

支撐“健康安徽”建設。完善平戰結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和公共衛生科研攻關體系,聚焦病原檢測、疾病流行監測與預警、快速診斷、臨床救治等關鍵技術,加大對新冠肺炎等新發突發重大傳染病研發攻關支持力度。支持安徽醫科大學新醫科中心建設,推動新安醫學傳承創新發展,著力提升我省重大慢性疾病、腫瘤和重大傳染性疾病防治水平以及危重癥救治能力。提高人口質量和生殖健康水平。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主動健康管理、以青少年近視防控為重點的青少年健康促進、智慧養老的創新發展。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支撐“平安安徽”建設。提升對重大自然災害、公共安全事件的主動應對和保障能力,構建精準、智慧的公共安全防護體系,推進社會應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通過實施科技強警計劃等,開展風險評估與監測預警、警情研判與快速響應、決策指揮與協同處置、案件偵查與打擊犯罪、立體防控與社會服務等關鍵技術以及智能安防、智能警務裝備的研發,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優化創新平臺布局,重點圍繞社會安全、城鎮和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特種設備安全、生產安全、防災減災、消防安全等關鍵領域部署優先發展任務,開展技術攻關和應用示范,推廣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合肥模式”,以主動防控方式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有力推動公共安全領域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

支撐“綠色安徽”建設。圍繞“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聚焦綠色低碳發展方向,發揮科技創新支撐生態環境改善、污染治理和綠色產業發展作用,組織實施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行動,構建以市場為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開展基于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的環境監測與污染治理關鍵技術研究。加強工業“三廢”與固體廢物的循環利用與無害化處理技術研究。推進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水資源、礦產資源高效開發利用關鍵技術研發應用。加大新技術在城市治理、綠色生態建筑、體育文旅、文物保護等領域的深度融合應用,不斷提升城鎮功能品質、建筑產業能級。

專欄 7   社會發展領域技術重大專項以及優先主題
一、社會發展領域重大專項 重大專項1:生物醫藥 新藥研發。開展腫瘤、心腦血管疾病、老年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罕見病的創新藥物研制。開發新型肺炎、新型流感、肝炎、結核病等重大傳染病的抗體和疫苗。鼓勵開展兒童用藥新劑型與新制劑的研發。開展關鍵醫藥原料、中間體和新型藥用輔料的研發。開展藥品安全、生物安全、新藥臨床評價關鍵技術研究。開發職業病、個體防護技術與智能裝備。 中醫藥現代化。開展“十大皖藥”等皖產道地藥材開發與應用研究,選擇新安名醫名方、名老中醫驗方開發新品種、新劑型,針對重大疾病開展具有中醫優勢的中藥復方、中藥組分或單體新藥的研發。推進中藥質量追溯體系建設。開展基于中醫理論的智能化四診、針灸和養老設備、中醫臨床輔助診療系統、智能中藥發藥和煎藥系統等研究。 數字診療裝備。開展高端醫學影像、體外診斷與治療、生命體征監測、植介入器械等數字化醫療裝備的研發及產業化。開展高端康復醫療器械和特種醫學裝備研發。開展高分子材料、納米生物器件、植入性材料、人工器官等開發應用。開展智慧醫療系統研發及產業化。 重大專項2:公共安全 安全生產。開展煤炭開采、化工、冶金、建筑、交通、市政、信息基礎設施等重點行業領域重大災害事故隱患智能感知和預測預警、分析處置技術研究,開發智能化安全防控、監測預警與應急救援系統裝備;開展自然災害與安全生產疊加的跨類復合災害事故實驗模擬及風險防控技術研究;研發煤炭智能安全精準開采、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與裝備。開展災害事故人體防護技術與裝備研究。 防災減災。研發災害性天氣低成本普適型能見度觀測儀器;基于星載、機載等探測平臺,開發大范圍監測預警系統;研制邊界層氣象遙感智能探測系統;研發強震動、地質災害觀測及實時監測預警儀器、重特大災害監測預警、評估、應急救援處置和災后恢復等技術與裝備。開展堤防、涵閘、水庫、城市內澇等防洪工程汛期智能巡查、監測預警等技術裝備研發。開展極端災害、多災種耦合等復雜災害環境測試、評價、防護、應急、科普等技術與裝備研發。 重大專項3:生態環境 大氣環境監測與治理。開展大氣復合污染物“天地空”立體組網在線監測、源解析及快速響應技術裝備研發;開發工業園區多污染物協同控制技術及監測裝備;研究高碳排放行業溫室氣體減排、直接捕集及回收技術;研發移動源大氣污染物在線監測與治理裝備。 水環境監測與治理。開展重要流域水生態及面源污染、湖泊藍藻水華、城市黑臭水體、飲用水源地等水環境實時監測預警與溯源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究;研發突發性水環境污染事件應急監測和處理裝備;研發高鹽廢水、高濃度有機廢水、含重金屬廢水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和裝備。 土壤環境與固廢監測與治理。開發土壤污染現場快速檢測與原位修復技術與裝備;開發城市多源固廢、大宗工業固廢高效安全處置與資源化利用成套技術及裝備;研發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精細分揀、資源化處置的全流程技術與智能裝備;開展重金屬固廢中有價組分高效富集、耦合利用和安全處置技術及裝備。 重大專項4:碳達峰碳中和 零碳能源技術。研發可控核聚變、可再生能源、電化學儲能及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網等零碳電力技術與裝備;開發氫能、氨能、生物質能、地熱、煤炭清潔利用、廢棄物循環利用、低品位余熱利用、分布式能源等零碳非電能源技術與裝備。 零碳/低碳工業技術。開發多能互補耦合、低碳燃料與原料替代等源頭減排關鍵技術;開展智能調控、余熱余能高效回收利用、流程再造等工業過程減排關鍵技術及裝備開發;研發降碳與污染協同治理等末端減排關鍵技術;開展全產業鏈/跨產業低碳技術集成耦合與優化關鍵技術研發。 生態碳匯與CCUS技術。研發森林綠碳、生物炭土壤改良、生態保護與修復等穩碳增匯技術。開發CO2空氣直接捕集、CO2礦化、CO2化學與生物轉化及利用、CO2地質封存等關鍵技術與裝備。 二、社會發展領域優先主題 優先主題1:重大疾病防治 聚焦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慢阻肺等重大慢性疾病,艾滋病、結核病和血吸蟲病等重大傳染病、罕見病和地方病,開展重大疾病防治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推廣。聚焦公共衛生領域關鍵核心技術,開展藥物和疫苗、檢測技術和產品、病毒病原學和流行病學等重點任務研究。開發生物診療技術。開展各類職業病危害辨識、風險評估與防治技術研究。 優先主題2:生殖健康與出生缺陷 開展不孕不育、出生缺陷等母嬰健康相關疾病診治新方法、新技術的臨床研究,突破輔助生殖、遺傳性疾病及出生缺陷防治、妊娠期并發癥防治、子代健康風險評估等關鍵技術。開展精準檢測試劑、個性治療藥物等研究。開展兒童心理、體質健康監測、干預與促進技術研究。 優先主題3:主動健康與人口老齡化應對 開展主動健康、康復輔具等關鍵技術和產品研究。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監測、干預、治療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究。開展老年多發疾病的病因及防控、適合我省老年人群的健康參數、營養與健康、營養與慢性病防控等關鍵技術研究。研發青少年近視防控的醫療類產品、監測設備、數據管理系統,建立科學的近視防控體系。研究健康管理類可穿戴設備、便攜式(自助式)健康監測設備、智能養老監護設備、家庭服務機器人等健康支持產品。 優先主題4:中醫藥傳承創新 挖掘和傳承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精髓,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開展新安醫學經典名方臨床應用研究。開展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婦科疾病、腦病和慢阻肺等疑難疾病的中醫、中西醫臨床診療方案研究。開展中藥材、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中成藥、院內制劑開發和質量控制等關鍵技術研究。 優先主題5:蛋白細胞工程技術 開展關鍵生物技術攻關。重點開展蛋白結構AI智能設計、融合蛋白藥物高效表達、納米抗體篩選與人源化、合成生物學與細胞工廠、核酸藥物脂質體靶向輸運、干細胞治療、類器官構建、生物組織3D打印等關鍵技術的研發。 優先主題6:高性能醫療器械與數字診療 開展預防、診斷、治療等領域高性能醫療器械的關鍵技術攻關。開展高效診斷試劑、腫瘤診療材料、醫學成像探針、藥物緩控釋材料、3D打印骨組織修復材料、手術機器人、生物醫用微納機器人等關鍵技術研發。開展數字診療裝備關鍵技術研發,包括圖形圖像處理、數據傳輸、大數據挖掘、AI人工智能、計算機輔助診斷等。 優先主題7:社會安全綜合治理 開展社會安全事件監測預警、風險評估、救援處置和智慧應急服務等技術與裝備研究;研發刑事偵查、防范恐怖襲擊、交通管理、毒品查緝、災害事故調查、網絡監測管控和偵查取證、監管場所安全防控等技術與裝備。 優先主題8:城市安全運行保障 開展針對高層建筑、大型綜合體、地下空間、橋梁、隧道等城市復雜建筑物的安全風險感知、評估、防控與應急救援技術與裝備研究;研發市政管網、綜合管廊、軌道交通、信息基礎設施等城市生命線以及危化品和能源生產儲運等重大風險源的分析評估、監測預警、應急救援處置等技術與設備;研發火災風險評估與預警、煙火復合識別、清潔快速滅火等消防技術與裝備。 優先主題9:安全生產 開展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災害風險辨識、預測預警與綜合防治技術研究;研發深部礦井智能采礦及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等技術與裝備;研發危化品、能源、特種設備等多介質多物理場災害時空演化、監測預警與綜合防控技術。研制新型防護材料與復合型個體防護裝備。 優先主題10:防災減災監測預警 開展郯廬斷裂帶中南段、大別山地區淺層地殼三維結構探測與重大工程震災情景構建、監測預報預警、應急救援處置技術與裝備研究;研發流域氣象、交通氣象、生態氣象、農業氣象等關鍵技術;研究針對典型氣象災害和惡劣天氣的精細化探測監測、預報預警技術;開展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風險評估、監測預警與應急救援技術研究。開展典型災害場景構建、人員行為模式、心理特征研究,研發智能化交互式技術與裝備。 優先主題11:生物安全風險防控 開展生物安全預測預警風險防控技術研究;發展新型微生物檢測鑒定和病原體傳播預警溯源技術;開發生物威脅應急處置技術與便攜式裝置,加強應急群體性免疫技術與產品研究;研發生物進出口檢驗檢疫技術;開展防范生物技術濫用關鍵技術研究。開展重大及新發傳染病智慧化預測和多點觸發預警關鍵技術研究。 優先主題12:水污染防治 開展典型污染行業水污染控制及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究;研究長江、淮河、新安江、巢湖和沱湖等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技術;開展黑臭水體治理技術研究;開展城鎮污水處理廠提質增效關鍵技術及再生水安全利用技術研究;研發農業面源污染高效低成本處理技術;研究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控制與新型污染物處理技術。 優先主題13:大氣污染防治 開展工業園區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及在線監測關鍵技術研發;開發移動源尾氣排放控制和凈化技術;研發溫室氣體減排、回收及利用技術;開發環境污染事件快速監測預警技術;研發大氣復合污染物“天地空”立體在線監測設備及協同控制技術;開展臭氧和細顆粒物協同控制及應對氣候變化研究。 優先主題14:土壤和危廢污染防治 研究土壤污染靶向阻控、原位、微生物與生態修復技術,開發修復后土壤及場地安全利用與評估技術;開展危險廢棄物溯源及快速識別、全過程風險防控的技術研究;研發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城鎮生活垃圾精準分揀,無害化、綠色化處理成套技術與裝備。 優先主題15:生態系統修復治理 開展生態脆弱區、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資源風險評估、管控等技術研究;研發工業污染場地與遺留堆填污染場地水土污染協同修復與災害防控技術;研發尾礦庫環境污染防治及尾礦綜合利用技術;研究城市受損生態空間修復技術;研究跨界流域水資源環境質量生態補償機制;研發危險化學品環境健康風險防控技術;開展具有潛在環境風險物質與人體健康風險研究。 優先主題16:碳達峰碳中和技術支撐 圍繞能源、工業、交通、建筑、農業、居民生活等領域,開展低碳/零碳/負碳、流程再造、集成耦合與優化、污染物協同治理等關鍵技術研發; 研發可再生能源、氫能、電化學儲能、分布式能源等新能源技術;開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關鍵技術研發;開展森林、濕地等生態固碳增匯研究;開展二氧化碳源匯監測、模擬及預警關鍵技術研發。 優先主題17:資源綠色開發與集約利用 開展礦產(含“三稀礦”)資源綠色開發與礦山全生命周期環境生態修復技術研究;開發智能化選冶、快速掘進和采選充一體化智能精準開采技術與裝備;研究非常規油氣及地熱等戰略性接替勘查和綜合開發利用技術,開展貴重氣體資源高效利用研究;開展城市污水、雨水資源再利用以及大型煤礦和有色礦礦井水等水資源的高效利用技術研究。 優先主題18:國土空間優化開發 開展自然資源資產精準評估及國土空間規劃關鍵技術研發;開發長三角城市群國土空間協調發展融合技術;開展城鎮化過程中地質環境安全、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地質環境安全與災變防控關鍵技術研究;研發國土開發控制線精細劃定、動態監測與精準管控技術。 優先主題19:綠色建筑及裝配式建筑 開展基于建筑信息模型、地理信息、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在綠色低碳城區與零能耗綠色建筑設計、施工、運營、維護全壽命周期的應用研究;開展主被動一體化新型圍護結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鋼結構關鍵共性技術研究與示范。 優先主題20:智慧文體旅游 開展基于5G、衛星導航定位、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在體育、旅游、文化遺產保護和考古等領域的示范應用研究;研發智能化運動健身器材,促進體育產品智慧化升級換代;研發文化旅游信息資源有序整合共享關鍵技術,助推文化旅游信息互聯互通、精準營銷、信用體系建設。 優先主題21:計量、檢驗檢測和認證認可 開展食品藥品、農產品、特種設備、重點工業產品等質量安全風險及檢驗檢測技術研究;開展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生物醫藥等領域關鍵共性產業計量測試技術研究,極端環境下計量檢測技術研究和計量儀器設備開發;開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智能家電等重要產業檢驗檢測技術研究及儀器設備的研發和應用;開展綠色、環保、低碳等產品認證認可技術研究。 優先主題22:標準化研究 開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裝備制造、消費品等制造業標準化研究;開展生活性服務、生產性服務、公共服務等服務業標準化研究;開展設施農業、智慧農業、功能農業、農村人居環境等農業農村標準化研究。

第四節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能力提升行動

創新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機制。圍繞我省戰略發展重大需求,構建省市聯動、多部門協同的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格局。依托國家實驗室、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等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技術創新平臺,打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新型舉國體制“試驗田”。擴容升級科技創新“攻尖”計劃。聚焦十大新興產業,瞄準“卡鏈”“斷鏈”產品和技術,在量子信息、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新型顯示等領域實施科技重大專項。綜合采取揭榜掛帥、定向委托、公開競爭、穩定支持等方式,構建多元化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支持體系。推動科學家、工程師、企業家緊密合作,以財政補助、股權投資等多元化方式,支持我省高校院所和企業承擔實施國家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重點研發計劃等重大科技項目。

組建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平臺。積極創建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加強省級創新基地的規劃布局、梯次銜接和協同合作,高質量推進一批省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建設,完善考核評價,加強動態管理,激發創新動力活力和提高效率,提升全省科技創新基地的建設水平和整體效能。組建省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整合創新資源,促進成果轉化和產業化。聚焦重點領域,優化布局產業共性技術創新平臺。發揮研發公共服務平臺作用,有效整合區域科技資源,通過開放儀器設備與研究基地,共享科學數據、科技文獻和科技服務,促進科技資源的高效配置和共享利用。

第五章提升“多鏈協同”創新生態效能

統籌推進創新主體、成果轉化、科技金融、產業創新一體化布局,構建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人才鏈、資金鏈、政策鏈等“多鏈協同”創新生態,提升創新要素配置效能。

第一節激發科技人才創新活力

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實施更大力度的創新人才招引政策,大力引進國內外高端科技人才,奮力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人才中心。拓展引才引智渠道,發揮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作用,促進市場化引進人才工作。加大引才引智機構激勵,擴容升級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在皖創新創業扶持計劃。對頂尖人才引進“一事一議”“一人一策”,探索提供專業實驗室定制、科研項目定向扶持服務。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加強長三角人才互動交流、互派干部任職掛職,支持滬蘇浙人才來皖開展短期研究、“帶班指導”。爭取從部屬高校特別是滬蘇浙高校選派更多優秀高層次人才到我省高校擔任校長、副校長、學院院長、執行院長、學科帶頭人等。力爭到2025年,扶持在皖創新創業的省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項目數達到400個。

強化人才培養培育。緊扣發展大局,培育造就高素質戰略人才隊伍,大力培育戰略“帥才”、產業“英才”、青年“俊才”、制造“匠才”。全面升級人才計劃,實施院士及后備人才等戰略科學家培養計劃,加大本土科技人才海外培養力度,集聚一批院士、科學家,培養一批高層次科技人才和創新團隊。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實施知識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動,壯大高技能人才隊伍,培育一大批“江淮杰出工匠”。

完善人才服務機制。深入落實留學回國人才創新創業扶持計劃、“萬名博士后聚江準”行動計劃等人才計劃。建立讓科研人員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機制,強化從事基礎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的科研人員隊伍建設。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實行更加開放和便利的海外人才引進政策,完善海外人才在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外國人才簽證制度和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制度,推動構建外國人工作、居留“單一窗口”,擴大“江淮優才卡”實施范圍。

第二節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建立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技術創新體系。發揮國有企業在承擔重大科技任務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導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制定實施科技企業家創新領導力專項提升計劃,建立健全企業家參與創新戰略、規劃、標準和政策制定機制,鼓勵各級科技部門深度對接科技企業家。支持有條件的設區市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支持企業與高校院所等共建區域性共性技術研發平臺,支持企業推進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融合。

支持科技領軍企業發展。推動企業牽頭整合集聚創新資源,形成跨區域、大協作、高強度的創新基地,開展產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培育和扶持一批科技領軍企業,鼓勵科技領軍企業聯合高校院所、上下游企業組建體系化、任務型的創新聯合體。支持企業設立院士工作站。

促進中小微科技型企業發展。實行公平統一的市場監管制度,在市場準入、審批許可、招標投標等方面為中小微科技型企業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支持科研要素和創新資源向中小微企業開放共享,鼓勵符合條件的財政資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許可給中小微科技型企業使用。實施“百企領軍”“千企競發”等中小微科技型企業梯度培育計劃,形成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單項冠軍”“瞪羚”“獨角獸”企業。

第三節強化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建設更高質量的成果源頭供給體系。突出市場需求、產業發展、產品競爭,擴容升級科技創新攻堅計劃,擴大優質科技成果供給。引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高校院所,聚焦重點領域開展重大關鍵技術定向研究,形成一批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可直接轉化的科技成果。借助省外科創優勢資源,推動研發在外、轉化在皖“創新飛地”建設。

建設更加活躍的技術要素市場體系。出臺安徽科技大市場系統支持政策,推進形成融合全要素、實現廣覆蓋、運營一體化、線上線下融合的科技大市場。以打造中國(安徽)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交易會為切入點,提升安徽創新館綜合功能,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用金“六位一體”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開展技術經紀人(技術經理人)職業資格認定試點工作,培育建設高層次的成果轉化專業人才及相關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率先在具備條件的地區,試點建設應用場景示范工程。建立完善軍民科技協同創新機制,推進軍民科技協同創新平臺等建設。

建設更高水平的成果孵化落地體系。布局建設一批投資主體多元化、管理制度現代化、運行機制市場化的新型研發機構。建立大科學裝置成果轉移轉化機制,擇優組織大科學裝置衍生科研成果推薦對接、轉移轉化。著力引導、鼓勵全社會多元建設孵化器、眾創空間,推進開發區和特色產業基地高校、科研院所等圍繞優勢專業領域建設專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支持科技型領軍企業圍繞產業共性需求和技術難點,建設特色產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推進中國(合肥)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設,聚焦重點產業領域提供知識產權快速審查、快速確權服務。

第四節支撐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推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支持高新區優化內部管理架構,實行大部門制、扁平化管理,強化科技創新職能,合理設置內設機構職能。深化“管委會+公司”發展模式創新。探索新型治理模式,支持高新區合法合規擴大區域范圍和面積。鼓勵合肥、蕪湖、蚌埠等國家高新區探索一區多園、共建產業園區等協同發展模式。鼓勵以國家高新區為主體整合或托管區位相鄰、產業互補的各類開發園區等,打造更多集中連片、協同互補、聯合發展的創新共同體。支持符合條件的地區依托高新區設立綜合保稅區。在高新區復制推廣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等相關改革試點政策,開展創新政策先行先試。

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加大量子信息、生物制造、先進核能等未來產業技術創新,推動類腦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工業互聯網、區塊鏈等技術變革,培育發展一批未來產業。充分發揮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研發領先優勢,支持量子科技產業化發展。提高生物基新型仿生材料、基因工程、再生醫學等技術研發水平,推動聚乳酸、呋喃聚酯、生物基尼龍等生物制造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推進磁約束熱核聚變能核心技術研發,推動以小型移動式鉛基堆為代表的移動核能技術應用研究及產業化。依托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推動超導、等離子體推進、高場強核磁、先進激光、電磁防護等衍生技術轉化和工程化,引領帶動產業創新發展。

推動區域產業現代化。發揮區域優勢,強化產業鏈上下游補鏈、延鏈、強鏈,推進創新鏈產業鏈“雙鏈融合”。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有效支撐合肥市新型顯示、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生物醫藥和高端醫療器械、網絡與信息安全,淮北市陶鋁新材料和鋁基高端金屬材料、先進高分子結構材料,亳州市現代中藥,宿州市云計算,蚌埠市硅基、生物基新材料及傳感谷建設,阜陽市現代醫藥,淮南市新能源、大數據,滁州市智能家電,六安市高端裝備基礎零部件,馬鞍山市高端數控機床、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蕪湖市機器人及智能裝備、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現代農機及智慧農業、航空,宣城市核心基礎零部件,銅陵市銅基新材料,池州市半導體,安慶市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汽車、海工裝備、智能專用設備、功能膜,黃山市文化旅游等產業發展,全面提升產業基礎研究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支持界首、巢湖、寧國市等國家級創新型縣(市)圍繞區域主導產業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推動優勢產業數字化。大力實施產業賦能行動,利用大數據、云計算、工業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智慧制造等技術,推動煤炭、鋼鐵、有色、化工、建材、家電、汽車及零部件、電線電纜、紡織服裝、醫藥、輕工食品、綠色包裝等優勢產業高端化發展。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依托省重大新興產業基地,打造數字科技創新先行區和數字經濟產業集聚區。推動建設線上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和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加快建設合肥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人工智能+”應用示范工程、“皖企登云”提質擴面行動,建設數字車間、智能工廠、創新應用試驗場、場景實驗室。實施“新基建+”行動,推進5G、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引進綠色設備和技術,提升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加速綠色創新升級,促進整體節能減排,實現綠色發展和碳達峰碳中和。

推動科技服務業專業化。堅持需求導向,圍繞提升產業創新能力,推動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強化新技術、新模式、新場景下研發設計、技術轉移、創業孵化、知識產權、科技咨詢等科技服務平臺建設。發揮省科技創新服務聯盟等作用,深化實施科技服務進園區等行動。支持數字技術與科技服務業深度融合,推進服務業“互聯網+大數據+科技服務”新模式,開展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科技服務。支持優質服務機構、服務平臺集聚發展,培養科技服務業專業人才,打造一批集平臺、項目、人才、資源于一體的科技服務綜合體。

第五節深化科技金融融合發展

構建多層次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充分運用市場邏輯和資本力量,構建政府性基金、科技信貸、風險投資、上市融資等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壯大科技銀行實力,服務產業科技創新。支持省科技融資擔保機構發展,支持符合條件的優質科技型企業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在主板、科創板、創業板、新三板上市(掛牌)融資。建立科技型企業金融服務“白名單”制度,引導更多金融資源向“白名單”企業集中。

金融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化。充分發揮省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等省級政府性股權投資基金作用,推進子基金設立和運營,鼓勵省內有條件企業聯合發起設立中試孵化母基金。依托省科技融資擔保機構,建立基于大數據分析的“銀行+征信+擔保”信用貸款新模式,支持科技型企業發展壯大。鼓勵各市、縣(市、區)、國家和省級高新區建立科技金融風險補償資金池,引導金融資源向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鏈前端延伸。

不斷優化科技金融服務環境。加強與銀行金融機構合作,支持銀行金融機構設立科技支行,創新普惠金融產品,開展外部投貸聯動,依法依規適當提高對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大力布局發展科技融資租賃、科技保險等非銀行類金融機構,支持保險機構拓展科技保險險種范圍。支持各市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

第六章構建科技開放合作新高地

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貫徹國家區域重大戰略,推進建設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優化全省區域創新布局,提升科技交流合作水平,充分利用國內外科技創新資源,打造科技開放合作新高地。

第一節共建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

打造高質量發展強勁動力源。深化合肥、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兩心”同創,共建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建立長三角實驗室聯動機制,共建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推進科學數據中心建設。聚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領域,支持科教資源深度融合,協同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建設科創與產業融合示范區。有序推動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支持合肥、蕪湖、宣城市先行先試一批重大創新政策,鼓勵有條件的市參與聯動發展。深入謀劃共建“一地六縣”長三角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產業集中合作區,高標準打造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高能級建設各類省際產業合作園區。

構建制度政策改革“試驗田”。建立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云”平臺,強化科技管理、創新政策協同,推動科技資源“一體化”。探索長三角科技攻關計劃指南聯合發布、項目承擔單位共同組織和經費統籌支持機制。探索建立海外高層次人才互認機制。提升長三角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效能,支持馬鞍山市開展長三角科技創新券通用通兌試點,不斷擴大通用通兌范圍。

第二節形成全省創新協調發展新格局

構建以合肥市為核心、蕪湖市和蚌埠市為兩翼、各市多點支撐的“一核兩翼多點”省域創新布局,大力推進科技振興皖西、皖北發展,支撐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建設。支持合肥市打造全球重要的原始創新策源中心、創新要素集聚中心、創新成果轉化中心、創新交流合作中心。支持蕪湖市創建綜合性國家產業創新中心、打造長江經濟帶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創新名城。支持蚌埠市打造世界級生物基和硅基制造業中心、建成皖北科技創新和開放發展引領區。支持淮北市打造科技創新引領資源型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樣板區。支持宿州市打造承接高新技術產業轉移集聚區。支持阜陽市構建科技成果轉化聚集地。支持滁州市打造高新技術產業集聚高地。支持安慶市建設沿江創新帶重點城市、打造新興產業配套制造中心。支持馬鞍山市建設長江生態環境治理科技創新樣板區、產業創新智造名城。支持淮南、銅陵、宣城等市高標準建設省級創新型(試點)城市。支持亳州、六安、黃山、池州市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創建一批省級創新型縣(市)。

第三節提升科技交流合作水平

強化區域創新合作。重點加強與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中部地區、臺灣地區等區域科技創新合作交流,提升資源交互、信息共享、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合作水平。支持國內外強校強院強所來皖建設分支機構,進一步深化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戰略合作。深化實施科技援疆、援藏、援青等東西部合作工程,提升科技援助水平。

融入全球創新網絡。高質量建設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促進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發展深度融合。支持企業“走出去”設立海外研發機構或孵化基地,聯合設立國際化研發中心,主導或參與國際標準制定。落實科技部“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推動建設“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聚焦氣候、環境、能源和人類健康等領域,優化發展一批國家級、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支持我省高校、科研單位積極參與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等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鼓勵民間科技合作,形成長期、穩定、多元化的溝通交流機制。

第七章推進科技創新治理改革

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提升科技創新治理能力和現代化水平,完善科技創新法規政策體系,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和科技監督,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養,營造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

第一節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

推進科技管理向創新治理轉變。深化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省建設,聚焦企業創新、科研院所創新、科研管理、成果轉化、人才激勵、科技金融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突出矛盾和問題,著力破除制約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探索新型舉國體制下科技創新治理的安徽路徑,轉變政府科技管理職能。堅持“抓戰略、抓改革、抓規劃、抓服務”,減少直接干預,推進科技領域“放管服”,給予科研單位更多自主權,賦予科學家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更大經費支配權、更大資源調度權。改革重大科技項目立項和組織管理方式,綜合運用公開競爭、定向委托、揭榜掛帥、賽馬制等模式遴選科研項目團隊。圍繞行業發展重大需求凝練科研項目,聯合有關部門共同投入實施,促進成果產出和落地轉化。開展科技計劃項目成果后評價試點。試點推行科研管理“綠色通道”、推行技術總師負責制、科研經費使用“包干制”、財務報銷責任告知和信用承諾制、基于信任的科學家負責制等。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在科技管理中應用,加強省級科技管理信息平臺建設,完善科技決策和咨詢制度,構建科研論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臺。

改革科技評價制度。堅持質量、績效、貢獻為核心的評價導向,完善落實科技成果分類評價體系,全面準確反映成果創新水平、轉化應用績效和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貢獻。以提升科技計劃實施績效為目標,建立符合科研管理規律的科技評價等管理辦法體系,推動科研項目由重立項向重項目績效和標志性成果轉變。在項目評價上,建立健全符合科研活動規律的評價制度,完善自由探索型和任務導向型科技項目分類評價制度,建立非共識科技項目的評價機制。在人才評價上,堅持“破四唯”和“立新標”并舉,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支持高等學校、科研事業單位探索試行更靈活的薪酬制度,穩定并強化從事基礎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的科研人員隊伍。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修訂完善“黃山友誼獎”評選表彰實施細則。

第二節完善科技創新法規政策體系

構建科技創新法規體系。修訂完善《安徽省科學技術進步條例》《安徽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落實《安徽創新型省份建設促進條例》,不斷調整優化與科技創新相關法規。加大科技法律法規宣傳力度,加強執法監督檢查,推進科技創新法律法規落地落實,充分發揮法治對科技創新引領、規范和保障作用,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健全科技創新政策支撐體系。研究出臺系列支持建設科技創新攻堅力量體系政策。加強科技創新政策儲備和動態調整,完善科技創新政策支撐體系,打造“政策鏈條”或“政策組合”,引導全社會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擴大首購、訂購等非招標方式的應用,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重大創新技術、產品和服務采購力度。建設高水平智庫,服務科技創新重大決策。完善重大科技創新政策評估機制,建立健全科技創新政策合規審查機制。

第三節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和科技監督

強化科研誠信建設。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和懲治并重的科研誠信管理體系,建立科技創新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深化科技計劃全過程科研誠信管理,著力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科研誠信格局。建立承擔項目的單位和科技人員科研誠信檔案,并將誠信檔案記載事項作為專業技術職務職稱評聘、科技項目申報、科技成果獎勵的依據。加大科研誠信教育,堅持正向引領和反面警示相結合,增強科研活動各類主體的誠信意識,將科研誠信工作納入常態化管理,營造誠實守信、求真務實的科研氛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單位應當建立完善科研工作管理制度。

完善科技監督體制。出臺科技監督主體責任、績效評價等相關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構建以信任為前提的科研管理機制,打造上下聯動、橫向協同的大監管網絡。優化科技監督運行機制,完善決策、執行、監督、評估有效銜接體系。完善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加強對權力制約與監督。建立跨地區、跨部門的科技監督協調機制,開展聯合調查、聯合懲戒,建立共享平臺,推進結果互認。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常態化,加強對科技活動的日常監督,將科技監督納入科技計劃管理全過程,形成閉環管理。推進科技監督信息化建設,推進“互聯網+監管”工作提質增效。

第四節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

提升知識產權創造水平。實施高價值專利培育計劃,推動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和服務機構加強合作,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開展科技創新,在主要技術領域形成一批創新水平高、權利狀態穩定、市場競爭力強的高價值專利。

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完善大數據、人工智能、基因技術等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形成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機制。完善知識產權行政執法監督,健全預警防范與快速維權機制,加大對小微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援助力度,推進知識產權領域信用體系建設。

促進知識產權運用。構建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共同參與的知識產權轉移轉化平臺,提升知識產權轉移轉化效益。推動高校、科研院所知識產權使用、處置、收益權管理改革,推動知識產權產業化。引導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訂單式”科技創新,積極參與國際國內標準制定。在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依法依規探索開展知識產權證券化。積極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活動,建立知識產權評估市場化機制,推進知識產權保險產品開發運用,構建知識產權金融支撐體系,更好服務創新創造。推進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工作,促進“互聯網+知識產權”深度融合。深入實施商標品牌戰略,探索建立商標密集型產業園區,推動地理標志助力鄉村振興,提升“皖美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實施知識產權服務機構能力提升工程,創建高品質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為科技創新提供高質量服務。

第五節提升全民科學文化素養

深入實施新時代全民科學素質行動。實施重點人群科學素質提升行動,開展省科技活動周、科普日等系列活動,科技創新大賽、機器人競賽、中學生英才計劃、高校科學營、百名專家鄉村學堂講科普等活動,組織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農民科學素質網絡競賽等活動,推動將科學素質教育作為干部教育培訓重要內容,將創新思維培養納入青少年各階段教育。

深化實施科普基礎設施工程。打造安徽科普特色品牌,把中國(蕪湖)科普產品博覽交易會打造成為國內創新發展、開放發展的重要平臺,會同滬蘇浙科協成立長三角科技志愿服務聯盟,創新開展全國科普日活動。建設科普信息化和科普人才隊伍,加強科普人才教育培訓,深入推進省級學會科學傳播專家團隊建設。開展省級科普(教育)基地認定和省科普示范縣(市、區)、街道(鄉鎮)、社區(村)等創建工作。

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充分尊重科研活動特點和規律,以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盡職免責為導向,建立改革創新試錯容錯糾錯機制,完善鼓勵科技創新自由探索和顛覆性創新免責制度,探索包容審慎監管方式,最大限度調動和保護創新創業積極性。積極培育創新文化,加大對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重大科技活動、優秀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典型事跡的宣傳,在全社會營造鼓勵創造、追求卓越、寬容失敗的創新氛圍。

第八章健全規劃組織實施機制

堅持黨對科技創新工作的全面領導,強化組織保障,加強統籌協調,完善各地、各部門協同推進規劃實施機制,落實重大任務,凝聚各方力量,加大科技投入,優化資源配置,突出目標考核和評估監測,共同推進規劃順利實施。

第一節加強組織保障

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科技創新工作的根本遵循,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科技創新工作部署,完善科技創新工作推進機制。加強統籌協調,完善部省、省市、部門會商溝通機制,形成上下聯動、協同創新合力。加強市縣科技工作特別是縣級科技管理隊伍建設,大力弘揚勇于擔當、主動作為、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優良作風,打造忠誠、擔當、專業、務實、守正的高素質專業化科技管理隊伍。

第二節完善實施機制

強化規劃實施與財政預算銜接協調機制,建立完善以財政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社會投資為補充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科技投入體系。建立省、市、縣三級聯動的財政科技投入穩定增長機制,綜合運用政策激勵、財政引導、績效考核等手段,推動地方、企業和社會力量加大科技投入。創新財政資金支持方式,實施“撥改投”“資金變基金”,鼓勵各地開展企業研發費用準備金、創新券制度試點,強化對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戰略性和公益性研究的穩定支持。做好科技保密工作,防范化解科技領域重大風險。加大宣傳力度,形成尊重科學、崇尚創新、追求卓越的濃厚氛圍,營造規劃實施的良好環境。

第三節強化考核評估

落實各級黨政領導科技進步目標責任制,提升科技領域風險防范化解能力,優化考核指標和督查內容,把科技創新規劃主要目標指標納入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年度和任期目標考核指標體系、重大督查任務事項。開展規劃實施情況的動態監測和第三方評估,建立動態調整機制,根據省內外科技發展趨勢和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變化,對規劃指標、目標和重點任務進行及時、動態調整優化。完善科技創新規劃實施重點工作監測評價機制,完善科技報告和創新調查制度,加強規劃實施的跟蹤分析、督促檢查,確保規劃落實到位。

報告庫會員(¥)199/年起售

海量行業報告和相關實用干貨寂集錦
開通報告庫會員
樂享更多下載,購買超值優惠

查看更多報告

掃一掃獲取
最新情報資訊

掃一掃免費
閱讀最新報告

特色服務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