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十四五”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附全文) 發布時間:2021-10-12 10:18

中商情報網訊:為增強青島市核心服務功能,提升“青島服務”輻射能級,促進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根據《青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及國家、省有關部署,結合青島市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轉型發展實現新跨越,新時期發展面臨新形勢

“十三五”以來,青島市服務業規模持續擴大,新興服務業蓬勃興起,平臺建設成效顯著,發展質效不斷提升,改革開放成果豐碩,有力推動了產業轉型和消費升級,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一)“十三五”時期發展基礎。

1.總量規模擴大,質量效益不斷增強。2015年以來,全市服務業年均增速8.3%,服務業占生產總值比重平均每年提高1.4個百分點,到2020年服務業增加值達到7613.59億元,占GDP比重達到61.4%,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基本形成。利群集團、世紀瑞豐集團、青島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入選中國服務業500強企業,入選比例占全省45%。全市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3.8%,2020年服務業投資占全市投資比重達到78.1%,吸納城鄉新增就業占全市新增就業的65.9%。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增加值年均增長8.5%,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穩步提高,到2020年達到65.7%,成為青島市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和“壓艙石”。

2.內部結構優化,新動能不斷釋放。生產性服務業年均增長9.3%,2020年占服務業比重53.7%。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占服務業比重由2015年的12.68%下降至2020年的10.48%;軟件信息、科技服務等產業為主的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3.2%以上。出臺“創投風投十條”,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規模超千億元,光大理財公司、意大利意才基金等相繼落戶,法人金融機構數量達35家。東軟載波、軟控股份等5家企業入選中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綜合競爭力“百強”。全市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實現交易額1.1萬億元,網絡零售額、企業數量均排名全省第一。成為省內唯一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國內唯一“三型”疊加國家物流樞紐。成功培育日日順物流、聚好看科技、偉東云教育等獨角獸企業,新華錦、海麗雅、億聯科技等8家企業獲評省級服務業創新中心。21名現代金融、文化創意等領域人才獲評“省泰山產業領軍人才”。

3.差異發展明晰,產業空間逐步集聚。實施“雙百千”行動和“一業一策”計劃,聚焦服務業45個細分行業,打造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印發《青島市加快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等指導性文件,引導區(市)服務業差異化發展,膠州灣國際物流園入選國家級物流示范園區,日日順物流青島倉獲批國家智能化倉儲物流示范基地,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集群、青島金家嶺金融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天安數碼城獲評省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即墨服裝小鎮等9個單位獲評省服務業特色小鎮,青島橡膠谷等9個園區入選省重點服務業園區,初步構建起國家級、省級、市級服務業集聚區梯次發展格局。建立“畝均效益”激勵機制,通過產出效益、投資強度、產業集聚度等指標考核園區產業發展水平。

4.平臺功能提升,高端要素耦合匯集。成功舉辦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大會、亞歐創新發展論壇、上合組織國際投資貿易博覽會、全球(青島)創投風投大會、世界韓商大會等一系列重大會展活動,搭建起服務業融合發展新平臺。獲批建設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以下簡稱“上合示范區”)、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以下簡稱“青島自貿片區”)等重大開放平臺和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中日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等開放載體。91家服務業商協會納入全市行業協會商會聯盟。連續五年成功舉辦世界工業互聯網產業大會,卡奧斯成為首個國家級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示范平臺,海信智能家居場景運行示范平臺成為首個國家級智能家居示范平臺。城陽區獲評全國首批“兩業融合”試點區域,海爾集團等3家企業獲評試點企業,數量居副省級城市首位。

5.綜合改革推進,對外開放持續擴大。印發《青島市開展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在財富金融管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陸海多式聯運、郵輪經濟、影視產業集聚創新發展等領域取得較大突破,先后獲評全國物流創新發展試點城市、中國郵輪旅游發展實驗區、全國首批產教融合型試點城市、全國首批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等國家級試點。青島自貿片區13項制度創新成果入選山東省首批最佳實踐案例;實施海關、外匯等支持上合示范區建設系列政策,創新完善重要制度15項。成功獲批國家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推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2020年,青島市服務進出口848.9億元,占全省36.3%,穩居首位。

6.政策體系完善,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強化制度精準供給,實施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業、服務業創新發展等政策,構建支持服務業發展的政策體系。建立商務服務、現代金融、現代物流、精品旅游、醫養健康、商貿服務、文化創意等七大產業推進專班,形成“一個產業、一個行動計劃、一支招商團隊、一批重點企業、一個承載園區”的“五個一”工作機制。創新推行“一事全辦”“一業一證”改革,優化升級“一窗式”改革,開展“自助辦”“全市通辦”“幫辦代辦”“延時辦”,打通政務服務“最后一公里”。

(二)“十四五”時期面臨的新形勢。

從國際看,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服務網絡化、智慧化、平臺化,跨境電商、互聯網醫療、在線教育、遠程辦公、云上展會等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全球服務數字化時代來臨。與此同時,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服務貿易和跨境投資的自由化、便利化面臨多方面沖擊,對全球服務業發展和國際分工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從國內看,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在著力推動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即將形成全球最大規模的中等收入群體,充分激發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現代服務業將迎來新一輪快速發展機遇期。與此同時,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服務業領域改革任務仍然艱巨,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現代服務業發展任重道遠。

從全市看,習近平總書記要求青島“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為青島市率先實現服務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指明了方向。黨中央、國務院賦予青島經略海洋、軍民融合、動能轉換等先行先試任務,為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國家先后批復建設上合示范區、青島自貿片區、中日(青島)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等高能級開放平臺,省委、省政府全力推進山東半島城市群建設和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為青島服務業融入新發展格局帶來了歷史契機。國家戰略匯聚、開放功能進一步提升、區域協同進一步升級,要求青島市服務業發展緊抓機遇,提升服務能級,在更高水平開放和區域協同中體現青島擔當。

與此同時,“十四五”時期青島市服務業發展也面臨一些問題:一是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強。生產性服務業占比與國內先進城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科技服務、信息服務等行業規模較小,金融產品創新有待進一步加強。二是創新發展活力不足。傳統的批零住餐、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非營利性服務業合計占GDP比重高達30%以上,而戰略性新興服務業占比不足3%;服務業市場主體數量僅為深圳的50%。三是對外開放程度不高。金融、科技、文化、旅游、醫療衛生、商貿等領域開放力度不足,面向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配置資源的功能有待提升。四是輻射帶動作用不強。金融、商業、產業等綜合服務功能遠未充分發揮,領軍企業、頭部企業引領帶動作用不強,輻射范圍和服務半徑有待進一步擴大。五是發展機制不活。“放管服”改革需要進一步深化,放權不到位、監管缺失等問題仍一定程度存在,市場化水平不高。

二、聚焦高質量發展,開啟建設國家級服務經濟中心新征程

(一)指導思想。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青島的重要指示要求,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開放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堅持“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方向,著力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著力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著力推動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加快推進服務業數字化,聚力提升城市核心服務功能和輻射帶動作用,叫響“青島服務”品牌,全面建設國家級服務經濟中心,初步實現服務業現代化,為開放、現代、活力、時尚國際大都市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二)基本原則。

創新驅動,跨界融合。堅持數字賦能,激發現代服務業主體創新活力,推動服務技術、理念、業態和模式創新,增強服務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服務業與農業、制造業及服務業不同領域間的融合發展,形成有利于提升智能制造核心競爭力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模式。

以人為本,豐富供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更多更好滿足人民多層次多樣化服務需求為導向,著力增強公共服務市場化供給能力,積極推進消費擴容升級,全面增強城鄉人文品質、公共服務品質。

市場導向,品牌引領。順應產業轉型升級新趨勢,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充分調動企業主體、產業園區、社會組織等多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公平競爭中提升現代服務業競爭力。堅持質量至上、標準規范,樹立服務品牌意識,發揮品牌引領帶動作用,著力塑造“青島服務”品牌新形象。

提升能級,強化協同。著力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在服務膠東經濟圈一體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一帶一路”建設中進一步增強服務業核心競爭力,推動服務業差異化、集聚化發展,逐步提升服務區域協同能力。

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破除制約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優化政策體系和發展環境,最大限度激發發展活力和潛力。做實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服務業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擴大開放。

(三)發展目標。到“十四五”末,服務業對經濟社會發展支撐作用進一步加大,服務人民品質生活和產業轉型升級能力進一步增強,數字賦能、業態高端、特色鮮明、輻射力強的新時代現代服務業體系基本構建,初步建成國家級服務經濟中心。

質量效益邁向新臺階。現代服務業對穩增長、促消費的基礎作用進一步提升,經濟貢獻地位更加突出。到2025年,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到55%左右。服務業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比重達到50%左右。

創新融合躍上新水平。現代物流、現代金融、信息服務、科技服務等重點行業能級得到提升,服務業技術創新、業態創新、模式創新進一步強化。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8.5%左右,新培育省級以上服務業創新中心10個以上。

品質服務實現新提升。消費擴容提質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高品質生活性服務業供給水平進一步提高,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全面推廣,居民消費結構優化升級。到2025年,限額以上單位網上零售額達到650億元左右。

集聚發展呈現新格局。“一核引領、三區拓展、兩點協同、多點支撐”服務業空間發展格局進一步優化,服務業集聚化和規模化發展水平顯著提高。到2025年,市級及以上服務業集聚區數量達到50家以上,產業集聚度達到70%。

改革開放取得新突破。服務業重點領域改革走在全國前列,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進一步推進,在全球價值鏈的地位進一步提升。到2025年,服務進出口總額達到1100億元。

三、增強中心功能,提升服務新發展格局的水平

充分發揮航運、貿易、金融、科技等產業基礎優勢,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逐步加強與沿黃流域經濟腹地、半島城市群等交流合作,不斷擴大鏈接全球、區域要素資源能力。

(一)提升核心服務功能,增強鏈接全球要素能力。

1.建設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統籌推動航運、金融、商貿、文旅等產業融合,積極探索“港產城”融合發展模式。完善現代航運服務體系,爭取國際船舶登記制度改革,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海事仲裁制度,集聚國際知名航運組織和功能型機構,發展國際船舶代理、外輪理貨等業務,培育青島航運指數。建設以船舶交易為主的海洋產權交易市場和引領時尚的國際消費品貿易市場,提升交易、物流、金融、數據等綜合服務集成功能。拓展跨境電商零售進口、保稅展示銷售、進口商品直銷、離岸貿易等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深化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培育數字貿易、金融保險等潛力型服務產業,發展服務航運貿易的專業化融資、保險、結算業務。

2.建設國際海洋科技服務中心。支持極地科考、深遠海探測、載人潛器、深海空間站、海洋觀測等海洋基礎研究,建設海上綜合試驗場,為國家海洋科技創新工程提供支撐。建立海洋科技成果交易轉化、海洋高技術產業示范等機制,建設山東省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構建海洋科技成果轉化“生態圈”。鼓勵龍頭企業收購境外科技企業、設立境外研發平臺,引進頂級科技組織、科研機構和跨國公司研發機構;強化與日本、韓國、德國、以色列等重點國家科技合作,建立國際燈塔式開放創新平臺。搭建國際科技合作交流平臺,建好國際院士港、院士智谷、國際海洋人才港、青島國際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中國海洋人才市場(山東)等人才集聚交流平臺。

3.創建面向日韓的服務貿易國際合作示范區。推進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中日(青島)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等平臺建設,推動與日韓在金融、技術轉移轉化、文化貿易、電信計算機和信息、醫養健康等領域服務貿易發展。依托青島自貿片區創建“中日韓消費專區”。開展中日韓地方金融合作,依規開展人民幣海外基金業務,推動日韓交易所在青設立辦事機構;爭取中日韓共同投資基金落戶。搭建中日韓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建立國際化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加強中日、中韓海關間“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互認合作,構建通關、檢驗檢疫、標準計量等合作機制。

(二)提升輻射帶動作用,增強服務區域協同能力。

1.打造中國北方總部經濟高地。聚焦浮山灣、金家嶺、唐島灣三大總部經濟集聚區,建設引領山東、輻射沿黃、服務全國的北方總部經濟高地。加快智慧樓宇、智慧城區建設,提升浮山灣總部片區,聚集現代金融、航運貿易、文化旅游、科技服務、商務服務等資源;聚焦創業城市、財富青島建設,拓展金家嶺總部片區,發展創投風投、財富管理、科技創新等總部;推動唐島灣總部片區與青島自貿片區協調聯動,集聚國際貿易、現代物流、海洋經濟、先進制造、影視文化等總部機構。利用上合示范區和青島自貿片區等國家戰略部署,吸引世界500強企業、跨國公司、央企、民營500強企業在青設立地區總部或功能性總部,鼓勵大、中成長型總部企業發展。大力招引高成長型科技中小企業、隱形冠軍企業、新經濟企業總部,支持企業“分改子”“子升總”“總升級”。鼓勵龍頭企業開展兼并重組、資源整合,鼓勵本土企業開展跨國經營。有序推進商務樓宇升級改造和管理服務提升工程,構建最具競爭力的總部經濟政策體系。

2.建設多式聯運組織中心。落實黃河流域省會(首府)和膠東經濟圈“9+5”城市陸海聯動合作倡議,以暢通沿黃流域循環為切入點,協同打造多式聯運組織中心,強化外聯內通的鏈接作用,推動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發揮日本、韓國、德國、以色列及上合組織國家等國際客廳平臺作用,整合人流、物流、資金流、技術流等要素資源,推動建設青島版國際化服務資源配置體系。加強與鄭州、西安等自貿試驗區城市互動發展,打造聯動黃河流域、服務北方、輻射亞太的進出口商品集散地,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更好配置全球資源。依托山東港口群延伸港口服務功能,建設洛陽、銀川、蘭州、西寧等“內陸港”,構建黃河流域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健全黃河流域海關協作機制。加強與太原、西安、蘭州等國家物流樞紐城市合作,共建沿黃物流大通道和一體化市場體系,推動各類要素更大范圍暢通流動。

3.建設膠東經濟圈時尚消費中心。以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為引領,集聚海外優質消費資源,支持國際、國內知名品牌設立首店、旗艦店。以功能升級、業態創新、品牌集聚、時尚引領為方向,全面升級浮山灣、中山路、唐島灣、金家嶺、臺東等重點商圈,打造大學路、山東路、閩江路、臺柳路等一批國際時尚消費街區,建設“買全球賣全球”國際消費平臺,增強服務山東半島消費群體、引領消費時尚的能力。以發展消費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為重點,構建山海旅游、休閑民宿、商圈潮購、健康養生、教育培訓、戶外體驗、數字娛樂等消費場景,發展品牌消費、情感消費、藝術消費、沉浸消費、顏值消費、數據消費等新業態,培育時尚經濟、IP經濟、首店經濟、夜間經濟、綠道經濟、地鐵經濟、免稅經濟等新模式。鼓勵市場化方式舉辦新品集中發布的時尚走秀、國際展會、商業節慶等活動。擴展城鄉消費市場,布局城鄉融合新型消費網絡節點,打通綠色農產品入超、優質工業品下鄉最先和最后“一公里”。完善鼓勵消費政策體系,塑造消費生態,改善消費環境,落實帶薪休假制度,鼓勵消費金融創新。

四、發展九大產業,構建現代服務業產業體系

大力發展樞紐經濟、目的地經濟、流量型經濟,推動現代物流、現代金融、信息服務、科技服務、商務服務5大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推動精品旅游、現代商貿、文化創意、醫養健康4大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培育形成具有輻射帶動競爭優勢的現代服務產業體系。

(一)建設功能強大的生產性服務業中心。

1.現代物流。以打造全國主要的國際物流中心為目標,依托東西互濟陸海大通道,強化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綜合功能,建設生產服務型、港口型、空港型、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以海運航線為發展基礎、陸路通道為突破方向、空中走廊為重要補充,拓展覆蓋廣泛、鏈接緊密的多式聯運服務網絡。以強化干支運輸與末端配送銜接為核心,構建雙向流通的城鄉配送網絡。大力發展社會化、專業化、單元化物流,提升物流信息化、標準化、智慧化水平。加快推動物流與制造、商貿等聯動融合發展,提高物流供應鏈管理水平。鼓勵發展冷鏈物流、跨境電商物流、保稅物流、網絡貨運、即時物流等高端和新興業態,拓展物流衍生服務。爭取到2025年,物流業增加值超過1600億元,5A級物流企業數量超過15家,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580萬TEU,基本構建起高效便捷、通達順暢、綠色安全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

2.現代金融。以打造財富管理為特色的金融中心為目標,積極設立法人保險、證券、期貨、公募基金公司,培育引進財富管理機構,大力發展創業投資、私募股權投資,有序擴大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本土企業跨境融資、跨國公司資金集中管理等試點業務規模。積極引進外資銀行,開展跨境融資、資金清算、本幣結算、外匯交易,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鼓勵本地企業申領證券、保險、公募基金等金融牌照。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積極發展新型抵質押貸款,拓展知識產權、股權質押貸款、信用貸款、供應鏈金融等業務。鼓勵投資基金以股權、債券、夾層投資等方式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鼓勵金融機構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發展金融科技;發展產業數字金融,開展數字人民幣應用先行先試。扶持資本服務市場做大做強,加強與港交所、新交所等境外交易所的合作,扶持本土企業境內外上市。到2025年,金融業增加值達到1200億元。

3.商務服務。以打造國際高端商務會展平臺為目標,大力發展會計審計、法律、咨詢評估、總部管理、人力資源、會展廣告、營銷策劃、信用評級等行業,培育引進一批專業服務業法人機構。提升本土企業商務服務專業化、規模化、集聚化發展水平,加快高層次人才引進與培養,擴大內地與港澳合伙型聯營律師事務所設立范圍,構建與國際接軌的商務服務體系。圍繞海洋經濟、數字經濟、文創影視等特色領域,加強與國際組織合作,探索建立國際會議引進申辦聯動機制、國際會議舉辦競標機制。加大高端會展招商,積極引進具有國際知名度和專業化水平的品牌會展,申辦重大節事活動,高水平打造一批國際知名會展活動,推進膠東半島會展業一體化發展;重視后會展經濟,延伸會展效益。到2025年,規上商務服務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5%以上,每年舉辦會展活動超過400場次。

4.信息服務。加快發展新型工業APP、工業操作系統、工業防火墻、新型數據庫等高端工業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做好互聯網接入相關服務,支持軟件與硬件、內容與終端、服務與應用一體化整合,打造“軟件+硬件+應用+服務”垂直一體化生態體系,加強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虛擬現實等信息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依托嶗山區、青島西海岸新區、青島高新區、青島藍谷建設集成電路、超級計算、虛擬現實等數字經濟集聚區,持續拓展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在動態仿真、智能裝配、數據采集、過程監控、質量檢測、產品追溯等領域應用。到2025年,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速10%以上。

5.科技服務。圍繞建設國際海洋科技服務中心,以技術公共服務平臺、產業和技術孵化器、技術交易市場和知識產權交易中心為載體,以科技創業和研發創新為重點,發展研究開發、工業設計、創業孵化、技術轉移、檢驗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科技咨詢等服務,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積極引導企業加強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的應用,強化發展產品規劃、設計管理咨詢等高附加值工業設計服務,培育一批工業設計中心和品牌設計企業。支持開展各類眾創、眾智、眾包、眾設線上創作活動,鼓勵發展各種形態的開發者社區。推動在線技術服務平臺建設,促進知識共享、成果轉化、技術和知識產權交易。到2025年,技術合同交易額增長15%。

(二)打造品質卓越的生活性服務業中心。

1.精品旅游。以建設國際濱海旅游目的地為目標,著眼膠東旅游一體化,推動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度假旅游轉型。發展郵輪游艇旅游,探索游艇入境備案制,爭取外國人郵輪入境15天免簽政策。破題海上旅游、海島旅游,統籌串聯海上旅游資源,開發海上旅游航線,豐富海洋休閑活動業態。推動旅游與健康服務、療養康復、養生度假等融合發展。深度挖掘文化旅游資源,引進國際頂級IP,講好青島故事,推出城市旅游主題形象,創造“網紅打卡地”。支持資源稟賦較好的地區發展鄉村旅游,培育一批景區化村莊。建設智慧旅游系統,打造智慧化旅游公共服務平臺,推出一系列“云旅游”“云景區”“云展館”“云娛樂”數字化產品。爭取“十四五”期間,全市旅游總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

2.現代商貿。以建設國際時尚購物之都為目標,促進商業零售業創新發展,推動傳統商業向全渠道平臺商、集成服務商、供應鏈服務商、定制化服務商轉型。探索利用大數據技術推動傳統商圈轉型升級,建設一批“智慧商圈”。大力發展新一代便利店、無人超市等新興業態,增強體驗式服務能力。鼓勵發展直播電商、社交電商、社群電商、特色市集等營銷模式。發展免稅經濟、特色夜經濟,支持高端品牌、原創品牌開設旗艦店、體驗店、授權店和首發新品,塑造面向全球的消費地標,打造一批休閑度假主題酒店。大力發展跨境電商,推動電子商務創新發展。推動餐飲企業向集約化、特色化、標準化、信息化和多元化方向發展,為居民提供高品質健康飲食及餐飲服務。支持專業批發市場、傳統批發商轉型升級,鼓勵流通企業加強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支持連鎖經營向多行業、多業態和農村延伸。

3.文化創意。以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影視文化名城為目標,發展集內容創作、創意編劇、影視拍攝、制作發行、影視裝備、影視衍生品等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引進一批大型影視企業,設立青島(國家)影視交易中心和國際電影藝術技術創新平臺,辦好影博會、版權交易會等活動。加快推動文化創意與科技創新深度融合,充分利用青島自貿片區內綜合保稅區文物及文化藝術品存儲、展示功能,建設文化要素交易市場,做大高端影視、創意設計、數字傳媒、動漫游戲、網絡游戲等產業。開發系列文化周邊產品,打造一批城市級文化IP。開展國家文化消費試點,提升消費品文化內涵和附加值,引導文化消費升級。挖掘體育明星市場價值,大力發展體育競技表演業。鼓勵開發海洋、山地戶外、冰雪、湖泊河流和汽車摩托車等戶外休閑運動消費潛在市場。建設電子競技產業園,舉辦電子競技游戲游藝賽事。到2025年,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超過6%。

4.醫養健康。以建設醫養健康產業新高地為目標,重點發展智慧醫療服務、個性化醫療服務、醫學檢驗檢查服務、醫學影像服務、第三方體檢服務等領域。支持外商投資醫療機構,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高端醫療領域。發展精準醫療、疾病篩查、保健指導、健康干預、心理健康咨詢等新業態。鼓勵建設互聯網醫院,在線開展就醫復診、健康咨詢、家庭醫生等服務,推廣遠程會診、手術、監護等遠程醫療應用。深化國家醫養結合試點,促進養老機構和為老服務機構連鎖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推廣智慧養老,加大對老年智能終端、設備的支持力度。發展銀發經濟,支持企業開發老年人康復輔助器具、養老照護產品、日用輔助產品等老年用品,推出商業長期護理保險等金融產品,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

五、統籌服務業布局,提升現代服務業核心承載能力

加快服務業集聚區等載體培育,推進服務業重點項目建設,集聚資源要素、強化組合優勢、深化分工合作,為服務業發展提供有效載體支撐。

(一)優化服務業空間布局。圍繞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充分發揮區域特色優勢,構建區域協同、突出特色、優勢互補、功能完善的“一核引領、三區拓展、兩點協同、多點支撐”服務業空間格局,按照差異化發展策略,對各區域主導產業進行引導。

1.一核引領。統籌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嶗山區、城陽區現代化主城區發展,強化現代金融、現代商貿、商務會展、信息服務、精品旅游等服務核心功能,提升綜合服務能級,打造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領區、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先行區。

2.三區拓展。青島西海岸新區、即墨區、膠州市作為與主城區協同發展的三大城市組團,以服務青島自貿片區、上合示范區、臨空經濟示范區、即墨國際陸港等建設發展為著力點,大力發展現代物流、現代商貿、商務會展、文化創意、科技服務等業態,打造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拓展區。

3.兩點協同。深入推進平度萊西攻勢,根據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新要求,以服務國家戰略、服務產業發展為重點,培育發展現代物流、現代商貿等生產性服務業;利用豐富的生態稟賦和休閑農業資源,促進精品旅游等生活性服務業高品質發展,將平度、萊西打造成為區域性綜合服務節點,實現與其他區域協同發展。

4.多點支撐。依托藍谷、董家口、姜山、南村等功能性戰略支點,重點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市南西部片區、市北郵輪母港區、李滄樓山后片區、城陽流亭機場片區等城市有機更新區域,圍繞增功能、增活力及創造高品質城市新空間,積極發展商務服務、科技服務、文化創意、現代商貿等業態。

(二)重點推進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提質升級。立足產業基礎、區位優勢、資源條件和環境承載力,堅持因地制宜、分類發展,重點做強現代物流、現代金融、文化創意、數字信息四大優勢引領型集聚區,做大醫養健康、科技服務、電子商務、商務服務、節能環保五大新興成長型集聚區,做優精品旅游、時尚消費、新型專業市場三大傳統提升型集聚區。按照“完善提升一批、培育認定一批、規劃儲備一批”的原則,打造層次清晰、有序銜接的服務業集聚區發展梯隊。重點提升膠州灣國際物流園、金家嶺金融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集群等已獲批國家、省級服務業集聚區發展能級,力爭綜合實力躋身全國、全省前列,打造服務經濟集聚發展的“排頭兵”。培育認定一批現代金融、數字信息、科技服務、時尚消費等市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發揮特色優勢,推動加速成長,打造服務經濟集聚發展的“主力軍”。引導各區(市)規劃儲備北服時尚產業園、八大關高端文化集聚區等一批服務業集聚區,規范發展模式,挖掘發展潛力,補齊發展短板,打造服務業集聚發展的“預備隊”。爭取新認定市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30家左右。

(三)加快推進服務業重點項目建設。

以省級、市級服務業重點項目為抓手,進一步優化投向、加快投速、提高投效,充分發揮支撐、帶動、示范作用,促進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培育科技研發、“互聯網+”,信息技術服務及公共服務平臺等項目,強化旅游景區基礎設施、5G及大數據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形成“前期儲備一批、簽約落戶一批、開工建設一批、竣工運營一批”的服務業項目建設良性格局。

六、強化創新引領,激發現代服務業發展新動能

(一)推動服務業數字化轉型。推進數字技術為服務業各行業賦能,培育一批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智慧物流,推進前灣港南港區、董家口港區等重點物流園區數字化升級改造,建設智慧物流園區;發展網絡貨運,形成智慧物流典型示范應用。圍繞生鮮、餐飲、日用品等領域推進商業實體向線上銷售轉型,建設網上超市、菜場,發展無人超市、智能售貨機等零售終端;發展無人配送業務,創新冷鏈物流、限時速送、夜間配送等模式;鼓勵商貿流通企業建立新零售供應鏈體系,培育新零售供應鏈平臺企業,培育發展平臺經濟。發展金融科技,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在金融服務中的創新應用;深入推廣數字人民幣在零售服務、醫療衛生、交通文旅、政務服務等各類場景的應用。發展智慧文旅服務,開展數字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建設,推動景區智慧化轉型;引導大型展示展覽企業和知名云服務企業共建云展服務實體,舉辦云會議、云展覽、云走秀、云體驗等活動,培育線上會議和展覽平臺。

(二)推進標準化品牌化建設。

1.推進服務業標準化建設。落實質量強國戰略,以服務標準化助力服務品牌化,支持服務業組織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制修訂等標準化活動,鼓勵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通過制定實施團體標準加強行業自律、監督和管理,引導企業實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制度和參與服務標準化試點示范建設。強化服務業質量標準實施,在重點服務領域開展具有國際水平的“青島標準”先進性評價。修訂完善現有地方服務業標準規范,順應跨界融合和消費升級趨勢,研究制定推動內外貿融合發展、促進消費產業升級的標準,提高流通消費服務水平,加快構建具有青島特色的現代服務業標準體系。

2.著力培育打造有競爭力的服務品牌。支持行業協會商會、第三方機構開展服務品牌培育工作,樹立行業標桿和服務典范。持續提升現有服務品牌的影響力,依托各區(市)優勢產業資源,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的區域服務品牌,爭取成為全國知名服務品牌。研究建立服務品牌培育和評價標準體系,引導服務業企業樹立品牌意識,健全品牌營運管理體系,加快培育新一代“青島金花”品牌。加強服務品牌保護力度,依法依規查處侵權假冒服務品牌行為。加強“青島服務”品牌宣傳推廣,立足國內、面向全球,推動“青島服務”品牌走出去。

(三)提升企業創新能力。

1.培育壯大企業隊伍。持續推進現代服務業精準招商,重點引進中國服務業500強、行業領軍和“獨角獸”等頭部企業,形成一批知曉度廣、信譽度高、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服務品牌,集聚產業鏈優質企業,打造一流產業生態。開展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梯次培育行動,梯次培育更多行業領軍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單項冠軍企業和隱形冠軍企業。遴選高成長性服務業企業,建立上市培育庫,開展掛牌上市行動,積極幫助企業對接資本市場。強化科技金融、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專利運營等精準服務,推動“小升規”“企成高”。鼓勵營業收入過億元企業開展兼并重組和跨區域經營,創新商業模式,加快成長為過百億企業。

2.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引導支持企業建立服務業創新中心、創新應用實驗室、場景應用實驗室等研發機構,加大研發投入。鼓勵龍頭企業牽頭建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形成優勢互補、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產學研結合新機制,開展關鍵共性技術聯合開發和推廣應用。支持建立多層次、開放型技術交易市場和轉化平臺,促進科研成果轉化應用。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面向市場提高研發服務能力,創建專業特色服務平臺。

3.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完善項目支持、研發后補助、風險補償等政策措施,落實更大力度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等普惠政策。落實政府采購支持創新產品和服務有關措施,通過完善質量標準和競爭規則等,增強企業創新動力。深化科技創新券制度,落實激勵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

(四)加強創新人才隊伍建設。

1.強化人才引進培養。實施“青島菁英工程”,做好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培育工作,選拔培養一批服務業領軍人才、拔尖人才。開展服務業人才技能提升計劃,推動駐青高校院所結合青島市產業發展需求,調整優化學科設置,加大服務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能人才培養力度,提升協同創新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鼓勵職業院校開設服務業領域相關專業,繼續推進校企共建服務業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采用“訂單式”教育、“定制式”培養等方式,為服務業發展輸送更多實用型、高技能人才。

2.激發人才活力潛能。允許高校院所科研人員通過兼職兼薪、在崗或離崗創業、成果轉讓或入股等形式取得合法報酬。健全科技人才評價體系,構建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的收益分配機制,完善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激勵機制。建立健全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之間“兩業”融合人才的柔性流動制度,做好服務業領域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工作,支持服務業協會商會、咨詢機構、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成立現代服務業智庫聯盟。開展外籍人才薪酬匯兌便利化試點。

七、推動融合發展,構建現代服務業協同模式

打造一批以服務經濟為主體的一二三產融合型龍頭企業,強化服務業對現代農業和先進制造業的全產業鏈支撐作用,形成交叉滲透、交互作用、跨界融合的產業生態系統。

(一)推動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深入融合。

1.培育融合發展新業態新模式。重點推進建設智能工廠、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推廣柔性化定制、發展共享生產平臺、提升總集成總承包水平、加強全生命周期管理、優化供應鏈管理、拓展服務衍生制造、發展工業文化旅游等,推動知識產權服務、檢驗檢測、標準化服務等做大做強,加快業態模式創新,釋放融合發展潛力,實現制造業、服務業轉型升級。

2.探索重點行業重點領域融合發展新路徑。鼓勵兩業雙向深度融合,推動形成重點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根據原材料、消費品、裝備、汽車等制造行業的特點和發展需求,推進服務環節補短板、拓空間、提品質、增效益。依托互聯網、物流、研發設計、金融等現代服務業的技術和專業化優勢,衍生和服務制造業,發展服務型制造。

3.發揮多元化融合主體作用。產業鏈龍頭企業、行業骨干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平臺型企業等主體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加強創新,通過多種方式實現對資源要素、技術和市場的有效整合,帶動產業鏈上企業、行業內企業、平臺參與企業共同提升,形成融合發展生態圈。

(二)推動現代服務業與現代農業深度融合。

1.發揮創新服務平臺支撐作用。大力發展數字農業,鼓勵涉農機構以現代種業為突破點,整合資源要素,構建以大數據、物聯網為支撐的技術創新服務平臺,為種業研發、動植物疫情防控等領域提供技術支撐。引進培育農村電商服務企業和平臺,支持農業經營主體對接電商平臺,開拓農產品線上線下銷售雙渠道。完善農村地區物流體系建設,鼓勵農業企業、物流企業加強合作,推廣集約配送、共用網點等模式,健全農產品物流配送體系。

2.深化農村金融改革與創新。增強金融服務農業經營主體的能力,完善抵押物交易處置平臺等配套政策,持續推動“兩權”抵押貸款增量擴面。開展農業設施、設備抵押貸款和生產訂單融資,推出家庭農場及專業大戶貸款、農民專業合作社貸款、農業產業鏈貸款、農村電商數據貸款等新型融資模式。推廣農村數字普惠金融,完善涉農融資擔保體系。

3.推動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發展。發展壯大多元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組織,鼓勵龍頭企業通過基地建設和訂單方式為農戶提供全產業鏈服務,支持各類農業新型經營主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專業服務公司開展農業生產性經營服務,將先進適用的品種、投入品、技術、裝備導入小農戶。規范提升鎮級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心,探索建立縣級農業社會化服務示范中心,提供“耕、種、管、收、加、儲、運、銷”等生產性服務、農村產權信息發布和交易、鄉村信用體系建設、農業大數據應用、農村金融保險服務等農業社會化服務。

(三)推動服務業內部相互融合。

1.支持多業態融合發展。強化服務業內部細分行業相互融合滲透,整合核心要素資源、優化配置和服務系統集成,充分發揮疊加放大效應,拓展增值空間。積極順應消費和產業發展新趨勢、新要求,大力發展“文化+”“科技+”“信息+”“旅游+”等融合型服務行業,實現業態創新和功能完善。

2.培育融合發展新生態。發揮服務業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帶動創新創業和小微企業發展,共建“平臺+模塊”產業集群。培育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推動優勢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整合經營,發展一批具有綜合服務功能的大型企業集團或產業聯盟。鼓勵服務業相關行業協會商會搭建產業對接交流平臺,針對企業專業服務需求,建立行業公共服務平臺。

八、深化改革開放,塑造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加大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市場化改革力度,深度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爭取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政策,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以高水平改革開放引領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一)深化服務業綜合改革。

1.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加快全國物流創新發展試點城市、全國首批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等任務建設,推動財富管理試驗區創新試點政策落地實施,加快金融機構產品和服務創新。發揮青島市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作用,優化專利權質押保險貸款“青島模式”。推動具備條件的公辦養老機構開展企業化改制或公建民營,制定養老機構公建民營管理辦法;推廣“養老保障貸”。全面落實醫師區域注冊,實現醫師多機構執業。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減稅降費政策措施。對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等試錯成本較低的新興服務業態,有限采用包容審慎監管方式。積極實施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領跑者”行動。推進城市污水處理、生活垃圾處置和建筑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全面向社會資本開放。

2.推動放管服改革。推行極簡政府理念,全面落實權責清單、負面清單制度,大幅壓減行政權力事項。深化擴權強區(市)改革,探索向功能區下放更多市級經濟管理權限。深化“多證合一”“證照分離”改革,加快推進“一網通辦”,全面推廣應用電子營業執照。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在生產許可、項目投資審批、證明事項等領域廣泛推行承諾制。推動政務服務流程再造,進一步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深化政務公開,落實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深入推進“互聯網+監管”,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健全激勵導向的績效評價考核、盡職免責和容錯糾錯機制。

3.促進服務業領域要素市場化配置。各區(市)要預留預控省級、市級重點服務業項目戰略儲備空間,積極研究探索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上市、城鄉建設用地指標增減掛鉤、閑置宅基地盤活利用等新路徑。加快建立產權明晰、市場定價、信息集聚、交易安全、監管有效的土地二級市場,健全服務和監管體系。在單一生產功能的開發區、產業集聚區適當安排建設用地用于零售商業、住宿餐飲、商務金融、城鎮住宅等建設。深化政府引導基金市場化運作,推動股票、債券等基礎性金融產品和金融衍生品市場加快發展。支持社會主體搭建數據交易平臺,創新交易方式,延長數據交易鏈,探索數據買賣、數據服務、以數易數、數據捐贈、數據代理等多種數據交易形式。

(二)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

1.支持重點區域突破發展。推動青島自貿片區服務業擴容,做大保稅原油混兌調和、國際航行船舶保稅油供應等新業態,探索開展保稅鐵礦混礦“隨卸隨混”監管和進口棉花“集成查檢、分次出區”等新模式。創新“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貿易監管制度,實現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全覆蓋,構建適應跨境電商貿易特點的海關、退稅、物流等監管和跨境支付等支撐體系。落實信息通信、科技服務、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投資自由便利化措施,試行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實現上合示范區服務業提質,依托國家物流樞紐,建設鏈接上合組織國家與東北亞經濟圈的核心商貿物流運轉基地,開放發展油氣全產業鏈,依法探索開展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特色農產品和食品準入等,發展進口和面向日韓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轉口貿易。發展跨境電商,建設貨物集散基地和站外倉。辦好上海合作組織國際投資貿易博覽會。

2.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大力發展研發、設計、檢驗檢測、維修維護、影視制作、知識產權、文化娛樂等新興服務貿易,提升運輸、旅游、醫療、教育、文化等服務領域可貿易性,完善數字貿易政策。充分利用中國(青島)財富論壇、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中歐企業家青島論壇等平臺,推動行業組織和企業間務實合作。支持企業運用信息技術發展在線研發、眾包設計、柔性制造、個性定制等新業態。加快發展軟件研發設計、物流運輸、人力資源服務等領域服務外包,推動生產性服務業通過外包融入全球價值鏈。支持服務外包公共服務平臺完善功能,以產教融合推動業態集聚,打造信息技術服務人才鏈、產業鏈、技術鏈國際合作節點。

3.先行先試服務業制度型開放。借鑒北京、上海、海南、天津、重慶等地區服務業開放政策及自貿區建設經驗,復制推廣更高水平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推動標準、技術、檢驗檢疫信息、物流服務與國際接軌,推進商務、金融、貿易、航運、消費、會展等服務業重點領域開放發展。爭取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QDLP)試點。創建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區,對標世界最高水平開放形態,探索實施部分自由貿易港制度和政策。在青島自貿片區推動開展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改革試點和金融機構綜合經營試點,支持金融機構跨境發債、投資并購、資金集中運營。在上合示范區探索建立本外幣合一的銀行賬戶體系,穩步擴大跨境人民幣業務規模和覆蓋面;推動境內外經貿園區產業、信息、人員、管理等互動合作,搭建國際商事服務平臺,建立國家檢驗檢測認證聯盟、旅游城市聯盟、海洋科技交流機制。

九、加強組織領導,高質量保障規劃實施

健全組織領導和工作協同機制,完善規劃實施效果評估和監測機制、跟蹤考核機制、督查檢查機制,確保“十四五”發展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一)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市服務業發展領導小組統籌協調作用,完善工作例會等常態化工作推進機制,及時協調推進落實重大政策、研究重大事項、溝通重要信息等,構建暢通高效的工作機制,切實形成合力。做好與國家、省相關部門的溝通銜接。各區(市)政府和市政府有關部門要明確責任分工,做好本區域、本部門相關工作的落實。

(二)落實監督機制。加強規劃的戰略指導作用,各服務業有關行業部門或區(市)編制的各類與服務業有關的規劃要主動與本規劃銜接,確保各級各類規劃目標任務協調一致。強化規劃指導性和約束性,對確定的重大任務,逐項分解落實,明確責任主體。科學開展規劃年度監測、中期評估和終期評估,及時發現問題,合理調整目標任務、重大政策、重點工程。

(三)完善統計監測。以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為基礎,優化完善服務業重點領域的統計方法和統計指標體系,尤其要進一步健全新經濟指標統計的分類標準等,提高統計的全面性、精確性和及時性。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完善統計信息發布制度,加強對服務業重點領域發展態勢的監測、預測和分析。

(四)健全信用監管。建立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實現信用監管數據可比對、過程可追溯、問題可監測。發揮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在服務業發展中的專業作用,推動征信、信用評級、履約擔保等信用服務發展,開展誠信記錄查詢和信用服務應用,對市場主體實行信用分級分類管理,實施失信聯合懲戒。

報告庫會員(¥)199/年起售

海量行業報告和相關實用干貨寂集錦
開通報告庫會員
樂享更多下載,購買超值優惠

查看更多報告

掃一掃獲取
最新情報資訊

掃一掃免費
閱讀最新報告

特色服務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