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四川省中醫藥強省建設行動方案(2021—2025年》(附原文) 發布時間:2021-02-25 10:37

中商情報網訊:為貫徹落實《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全面推進中醫藥強省建設,制定本方案。主要目標為到2025年,中醫藥服務體系更加健全,綜合服務能力全面提升,中醫藥應急救援能力顯著提高,重大疾病中醫藥防治能力取得重大突破,中醫藥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傳承弘揚中醫藥文化取得明顯成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醫藥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中醫藥強省建設的決策部署,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機遇,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全面推進新時代中醫藥強省建設。

(二)主要目標。到2025年,中醫藥服務體系更加健全,綜合服務能力全面提升,中醫藥應急救援能力顯著提高,重大疾病中醫藥防治能力取得重大突破,中醫藥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傳承弘揚中醫藥文化取得明顯成效,中醫藥對外交流合作更加廣泛深入,人才總量穩步增長、結構持續優化、布局更加合理,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能力凸顯,“信中醫、愛中醫、用中醫”成為全社會廣泛共識。

二、重點任務

(一)建立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行動。推進省級中醫醫院新院區建設和市(州)級中醫醫院獨立設置、縣級中醫醫院扶優補短,市(州)級中醫醫院全部達到三級水平,縣級中醫醫院(民族地區除外)基本達到二級甲等以上水平。建成四川省藏醫醫院、藏羌醫院和彝醫醫院建設。拓展中醫藥預防保健服務,65歲以上老年人和0—3歲嬰幼兒的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覆蓋率均達到70%。加強區域協同,打造輻射川渝滇黔等地的中醫醫療服務集群,組建區域性中醫醫聯體。爭創國家中醫醫學中心和區域中醫醫療中心,建設3—5個中醫特色突出、臨床療效顯著、示范作用明顯的中醫特色醫院。〔責任單位:省中醫藥局、省發展改革委、民政廳、財政廳、省衛生健康委,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列首位的為牽頭單位,下同〕

(二)建立健全中醫藥應急體系行動。完善重大疫情等突發公共事件中醫藥防控和應急救援機制,建立中西醫協同救治和中西醫聯合會診制度。通過新建或改(擴)建感染性疾病科、急診醫學科、重癥醫學科、肺病科等,規范設置發熱門診,實現市(州)級中醫醫院全覆蓋獨立設置中醫藥傳染病病區,有條件的縣級中醫醫院設置感染性疾病科,確保所有縣級中醫醫療機構能夠發揮重大疾病監測哨點功能。依托四川省中醫醫院和其他省級醫療機構推進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四川省重大疫情中醫藥救治基地建設,布局建設5—8個區域重大疫情中醫藥防控中心。依托四川省骨科醫院和其他省級醫療機構加強國家中醫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四川省中醫緊急醫學救援中心建設,布局建設5—8個省級區域中醫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和分隊。〔責任單位:省中醫藥局、省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廳、科技廳、財政廳、省衛生健康委、應急廳,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

(三)推進傳統中醫診所惠民行動。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傳統中醫診所、公立醫院中醫類別醫師參與傳統中醫診所服務,開展多樣化中醫藥服務,增加傳統中醫診所服務供給。鼓勵將傳統中醫診所納入醫聯體建設,支持傳統中醫診所規模化集團化發展,培育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四川中醫診所連鎖品牌。鼓勵傳統中醫診所廣泛使用中醫傳統診療技術,提供融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康復服務于一體的中醫藥服務。加強傳統中醫診所服務能力培訓,提升傳統中醫診所服務質量。到2025年,傳統中醫診所達到5000家,構建“中醫診所在身邊”和“10分鐘可及圈”的純中醫服務格局。〔責任單位:省中醫藥局、省衛生健康委,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

(四)推進中醫藥防治重大疾病行動。加強重大疾病專病、專科防治能力建設,聚焦糖尿病、重癥胰腺炎、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等重大疾病,依托現有資源建設20—30個四川省重大疾病中醫藥防治中心,重點支持50—100個國家和省級中醫重點專科建設。加強中藥制劑能力建設,遴選一批特色明顯、療效獨特的品種調劑推廣使用。加強重大疾病中醫臨床研究和循證能力建設,制定一批重大疾病中醫藥防治循證指南、重大疾病中醫藥臨床操作技術指南和標準。推進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臨床協作,新實施1—3個國家級、10—20個省級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臨床協作試點項目。〔責任單位:省衛生健康委、科技廳、財政廳、省中醫藥局,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

(五)推進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優化中藥材產業布局,建設可持續、多元化、特色化的中藥材產區,重點扶持一批全省中藥材重點種植產業區,培育3—5個中醫藥產業發展示范市、10—15個示范縣。打造規范化種植基地,新建、改造規范化基地50萬畝。培育中藥材大品種,重點培育全產業鏈年產值超50億元的中藥材大品種1—2個,達20億元的2—3個,達10億元的4—6個。培育龍頭企業和品牌,力爭打造營業收入超50億元企業1—2家、達10億元企業5—10家,培育區域公共品牌和企業知名品牌10—20個。大力支持中藥及大健康產品開發和關鍵技術裝備創新,支持中醫藥重點龍頭企業培育一批高價值專利,提升川產道地藥材市場競爭力,研發10—15個大健康產品獲批進入市場,推動10—20項具有市場競爭力的中醫藥智能裝備上市。大力發展中醫藥養生保健服務和中醫藥健康旅游,爭創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1—2個,建成省級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15個、示范項目20個。推動中醫藥服務進入養老機構、社區和家庭,開展中醫藥與養老服務結合試點。全省中醫藥材種植面積穩定在800萬畝,產業鏈綜合產值1400億元以上。〔責任單位:經濟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民政廳、自然資源廳、農業農村廳、商務廳、文化和旅游廳、省林草局、省中醫藥局、省藥監局、省知識產權中心,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

(六)推進中醫藥助推雙循環行動。推動中醫藥國際合作交流,開展中醫藥海外惠僑和中醫藥“健康旅游+國際醫療”行動,推動川產優質中藥材“走出去”,擴大川產中藥產品國際國內市場份額。建成重點海外中醫藥中心5—8個,中醫藥海外惠僑遠程醫療站2—4個,支持8—10個重點省際合作項目建設,力爭年中醫藥服務貿易5萬人次。擴大中醫藥對外教育、合作的規模與層次,密切與港澳臺交流合作,多形式、多途徑傳播中醫藥文化,力爭到2025年境外學生來川接受中醫藥教育、培訓和臨床實習達1500名。(責任單位:省中醫藥局、省委外辦、省委臺辦、省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廳、教育廳、商務廳、文化和旅游廳、省經濟合作局、省貿促會)

(七)推進中醫藥信息化建設行動。推進以中醫電子病歷為核心,以中醫特色信息系統為重點的中醫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建立健全中醫藥綜合統計制度,創新發展“互聯網+”中醫藥監管,推進政務服務全流程電子化。大力發展互聯網中醫醫院,推進“一碼就醫”,建立省級遠程中醫醫療協同管理平臺,打造20—30個具有中醫特色的“互聯網+”示范中醫醫院。推進川藥全產業鏈數字化管理與服務,大力發展中醫藥智能裝備,培育中醫藥智能制造產業園。推進中醫藥古籍、經典名錄、名老中醫和教學名師教學資料數字化,建立中醫藥知識資源庫,打造省中醫藥文化數字博物館。推進省中醫藥數據中心建設,加快中醫藥大數據資源開發,拓展中醫藥服務新領域,發展中醫藥產業新業態,培育中醫藥文化新形態,促進中醫藥現代化、智能化創新發展。〔責任單位:省中醫藥局、經濟和信息化廳、科技廳、商務廳、文化和旅游廳、省衛生健康委、省統計局、省林草局、省大數據中心,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

(八)建設中醫藥人才高地行動。加強中醫藥高層次人才培育,實施院士后備人才培養計劃,力爭實現中醫藥類院士零的突破。培養一批中醫藥教學、科研、臨床、產業骨干和省級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技能工匠、復合人才、實用人才,加大中醫藥緊缺人才培養力度,到2025年,為基層培養各類中醫藥人才2萬名。支持成都中醫藥大學“雙一流”建設,推動中醫學長學制教育改革,試點開展九年制中西醫結合教育。院校、醫院建立健全早跟師、早臨床學習制度,將師承教育貫穿臨床實踐教學全過程。大力發展中醫藥職業教育,支持符合條件的中醫藥中等學校提檔升級,打造一批高水平專業化的中醫藥產教融合實訓基地。(責任單位:省中醫藥局、省人才辦、教育廳、科技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衛生健康委)

(九)建設中醫藥科技創新高地行動。推進省部共建西南特色中藥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糖尿病、出血性中風病)建設。布局一批新的國家和省級重點科研平臺,創建西部中醫藥傳承創新聯盟,力爭新增中醫藥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中醫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2個,中醫藥類省級重點(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2—4個,中醫藥類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2—4個。圍繞重大疑難疾病、中醫優勢病種和特色療法,健全適合中醫藥特點的循證研究方法學體系、標準體系,開展高水平中醫藥循證研究5—10項,打造循證評價創新團隊3—5個,支持5—7個省級中醫醫療機構和具有較強研究能力的市(州)級中醫醫院、民族醫院開展中醫循證能力建設。實施8項中醫藥標準化專項工程,力爭主導制定國際標準1—2項,制定發布地方標準300項。加強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培養中醫藥創新型領軍人才10—15名,創建國內同領域居領先地位的高層次科技創新團隊10—15個。(責任單位:省中醫藥局、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省市場監管局、省藥監局、省知識產權中心)

(十)建設中醫藥文化高地行動。支持中醫藥文化研究機構建設,推進“天回醫簡”等中醫藥出土醫學文獻文物研究與運用,建立中醫藥古籍文獻數據庫。強化川派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川幫”老藥工傳統技藝傳承,遴選50—100名實施學術經驗和傳統技藝數字化、影像化記錄保護。強化中醫藥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建設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基地,推動5—8個中醫藥項目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爭取1—2個中醫藥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系統梳理中醫藥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深入挖掘中醫藥文化精神內核和價值理念,推動中醫藥文化學術著作出版。培育、聘任和引進一批中醫藥文化高端研究人才,加強我省中醫藥文化研究闡發力量。持續開展中醫藥文化宣傳陣地建設,支持四川省中醫藥博物館提檔升級,建設15—20個省級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或科普基地,爭取創建3—5個國家級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責任單位:省中醫藥局、省委宣傳部、教育廳、科技廳、文化和旅游廳)

三、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四川省推進中醫藥強省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負責統籌上述“十大行動”的組織實施和考核工作,研究協調重大事項。領導小組辦公室要結合市(州)發展基礎和部門(單位)職能職責,細化目標任務,量化工作指標,做好跟蹤監測,抓好督促落實。各市(州)要加強組織領導,結合本地實際,統籌推動各項行動落地見效,確保目標任務如期完成。

(二)形成工作合力。中醫藥、衛生健康、經濟和信息化等部門(單位)要切實發揮牽頭抓總作用,組織實施好本系統、本領域的專項行動。發展改革、財政、科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農業農村、民政、商務、市場監管、醫療保障、林草、藥品監管等部門(單位)要根據職能職責和任務分工,全力支持“十大行動”有序實施。

(三)強化工作保障。各地各有關部門(單位)要將中醫藥發展納入“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統籌規劃實施,積極對接國家資金投向,爭取中央資金支持。省、市、縣要按照財政事權分別承擔自身支出責任,拓寬資金籌集渠道,保障中醫藥發展建設資金需要。要認真研究制定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人才保障、物資保障、政策保障措施,為中醫藥工作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報告庫會員(¥)199/年起售

海量行業報告和相關實用干貨寂集錦
開通報告庫會員
樂享更多下載,購買超值優惠

查看更多報告

掃一掃獲取
最新情報資訊

掃一掃免費
閱讀最新報告

特色服務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