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招商政策 > 正文

《上海市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印發(附全文)

發布日期:2020-04-13
分享:

中商情報網訊:日前,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上海市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下稱《行動方案》)。在線新經濟是借助人工智能、5G、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智能交互技術,與現代生產制造、商務金融、文娛消費、教育健康和流通出行等深度融合,具有在線、智能、交互特征的新業態新模式。

根據《行動方案》,聚焦一年,著眼三年,集聚優勢資源,圍繞重點領域打造四個“100+”。到2022年末,將上海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國內領先的在線新經濟發展高地。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以下為《上海市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具體內容:

上海市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

在線新經濟是借助人工智能、5G、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智能交互技術,與現代生產制造、商務金融、文娛消費、教育健康和流通出行等深度融合,具有在線、智能、交互特征的新業態新模式。為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對產業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順應需求、把握機遇、因勢利導,加快發展新經濟形態,培育產業新動能,制訂本行動方案。

一、明確指導思想和行動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中央關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部署,圍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總體目標,將加快在線新經濟發展作為超大城市有效推進疫期防控和疫后經濟復蘇的重要落腳點,作為滿足生產生活升級需求和技術場景賦能產業轉型的重要發力點,作為強化科創策源功能和高端產業引領功能的重要結合點,堅持線上線下融合發展,著力推進智能交互技術集成創新、業態模式創新、服務創新和管理創新,著力拉動消費新需求,著力培育經濟新增長點,著力營造產業發展新生態,促進上海經濟率先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二)行動目標

聚焦一年,著眼三年,集聚優勢資源,圍繞重點領域打造四個“100+”。到2022年末,將上海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國內領先的在線新經濟發展高地。

——集聚“100+”創新型企業。加快培育100家以上掌握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成長性創新企業,聚焦支持10家左右創新型頭部企業和領軍企業發展。

——推出“100+”應用場景。推出示范效應好、帶動作用強、市場影響優的在線新經濟應用場景,進一步集聚用戶流量,帶動新產業發展。

——打造“100+”品牌產品。打造美譽度高、創新性強的在線新經濟品牌產品和服務,推動一批新產品先行先試,加快創新產品市場化和產業化,不斷推陳出新、迭代升級。

——突破“100+”關鍵技術。創建一批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人工智能、5G、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領域的技術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產業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

[FS:Page]

二、聚焦發展重點

1.打造標桿性無人工廠。建設100家以上無人工廠、無人生產線、無人車間,加快高端裝備、汽車、航空航天、生物醫藥、電子信息、鋼鐵化工等行業智能化轉型。聚焦柔性制造、云制造、共享制造等新制造模式,強化柔性化生產能力和數字化基礎支撐,提高應急生產能力。加快研制具有自感知、自控制、自決策、自執行功能的智能制造單元、工業機器人和倉儲機器人,加大自主機器人推廣應用力度,創新發展智能多層穿梭車系統。(責任部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市科委)

2.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打造面向重點產業、重點環節的行業級和通用型工業互聯網平臺,鼓勵企業利用能源、原材料、輕紡等產業電商平臺優化供應鏈采購、分銷體系。支持大型龍頭企業建設企業專網,建設20個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引導工業互聯網平臺與專業軟件設計廠商合作,加快打造云端仿真開發環境。培育集成服務供應商,支持行業領軍企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向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轉型,推進智能交互技術、行業平臺、軟硬件產品的集成應用。(責任部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市科委)

3.推廣遠程辦公模式。順應在家辦公、異地辦公、移動辦公等需求,鼓勵發展無邊界協同、全場景協作的遠程辦公新模式。圍繞員工信息上報、視頻會議、協同辦公、協同開發等場景,打造遠程辦公平臺和管理體系,持續優化產品用戶體驗,增強用戶黏性。注重運用新興技術,開發全場景遠程辦公軟件及系統解決方案,強化遠程辦公信息和數據安全。加快5G技術應用,提高遠程辦公效率。(責任部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商務委、市科委)

4.優化在線金融服務。推動線上申貸續貸還貸、線上投資理財理賠、線上便民繳費等金融服務,豐富智慧銀行、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線上渠道,支持金融機構基于新技術開展金融服務創新。大力發展智慧財富管理,開發推廣智能投顧、智能投研、智能風控、智能監管等,深入推進保險服務創新,建設“互聯網+醫療健康+保險”的一體化健康保險服務平臺。鼓勵開展生物識別支付、智能穿戴設備支付等在線支付服務創新,提供安全便捷的支付業務。探索人工智能、大數據、知識圖譜、區塊鏈等技術應用于授信融資、承保理賠、資產管理等領域。(責任部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科委)

5.深化發展在線文娛。加速發展網絡視聽,依托音頻、短視頻、直播和影視類載體,推進新興技術成果服務應用于內容生產。推動音視頻大數據處理、全媒體智能播控、超高清視頻制播等平臺建設。順應娛樂消費趨勢,重視用戶體驗,進一步推動網游手游、網絡文學、動漫電競等互動娛樂產業發展,支持線上比賽、交易、直播、培訓、健身。(責任部門:市文化旅游局、市體育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經濟信息化委)

6.創新發展在線展覽展示。推動各類專業化會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推進智能化會展場館建設,放大“6+365”進博會一站式交易服務平臺效應。推動大型展覽展示企業和知名云服務企業共建云展服務實體,打造云會議、云展覽、云走秀、云體驗等系列活動。結合5G互動直播,加快VR/AR技術應用,拓展網上“云游”博物館、美術館、文創園區等,建設數字孿生景區,打造沉浸式全景在線產品。(責任部門:市商務委、市文化旅游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經濟信息化委)

7.拓展生鮮電商零售業態。圍繞生鮮、餐飲、農產品、日用品等領域,推動傳統零售和渠道電商整合資源,線上建設網上超市、智慧微菜場,線下發展無人超市和智能售貨機、無人回收站等智慧零售終端。鼓勵開展直播電商、社交電商、社群電商、“小程序”電商等智能營銷新業態。支持企業提升生鮮產品周轉數字化管理能力,發展制冷預冷、保溫保鮮等技術,規模化布局冷鏈倉儲設施,建立產品流動和可溯源性信息平臺,推進生鮮、農產品標準化建設,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責任部門:市商務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交通委、市市場監管局)

8.加速發展“無接觸”配送。推動無人配送在零售、醫療、餐飲、酒店、制造等行業應用,支持冷鏈物流、限時速送、夜間配送等物流配送模式。鼓勵物業與快遞企業建立市場化協作機制,加快社區、園區、樓宇等區域布局智能儲物柜、保溫外賣柜、末端配送服務站和配送自提點,推進社區儲物設施共享,保障“最后一公里”送達。重點發展無人機、無人車等無人駕駛運載工具,滿足城市間、城市內、社區內流通配送需求。推廣全時空響應物流,提供特殊時期和行業定制化物流配送方案,發展網絡貨運平臺和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高效整合線下運力資源,提高智能化運營和調配能力,實現物流服務全天候、廣覆蓋。(責任部門:市商務委、市交通委、市郵政管理局、市房屋管理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

9.大力發展新型移動出行。推進智能網聯汽車商業化場景應用,拓展汽車后市場服務,鼓勵發展分時租賃共享汽車,探索自動駕駛出租車等出行新方式,加快“人-車-路-云”協同的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智慧出行服務鏈。推動加油站等發展“一鍵加油”“一鍵到車”等非接觸式銷售新模式。加快北斗導航等空間位置服務技術與交通出行相融合,結合管控信息、交通狀況等優化出行路線,提高匹配效率和車輛利用率。(責任部門:市交通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公安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科委)

10.優化發展在線教育。推廣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分散教學與集中教學結合的學習模式,打造“上海微校”“空中課堂”等線上教育品牌,推動重點平臺企業和學校建設適合大規模在線學習的信息化基礎應用平臺。加強教育專網、教育云等基礎設施建設,支持互聯網教育服務和內容創新,推動“學分銀行”建設,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推廣在線職業教育和職業能力提升,圍繞職業英語、行業技能、職業技能等領域,構建完善市民終身教育體系和數字化技能培養體系。規范發展“互聯網+教育”,引導企業健康發展。(責任部門:市教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經濟信息化委)

11.加快發展在線研發設計。發展在線定制化設計,建立數字化設計與虛擬仿真系統,創新個性化設計、用戶參與設計、交互設計,豐富產品和服務供給。鼓勵企業開展網絡協同研發設計,推進人工智能、大數據、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等新技術在研發設計中應用。支持開展各類眾創、眾智、眾包、眾設的線上創作活動,鼓勵發展各種形態的開發者社區。推動在線技術服務平臺建設,促進知識共享、成果轉化、技術和知識產權交易。(責任部門:市科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市場監管局)

12.提升發展在線醫療。推進互聯網醫院發展,完善互聯網診療服務管理制度,在線開展就醫復診、健康咨詢、健康管理、家庭醫生等各類服務。加快跨區域、跨層級的醫療數據共享應用,實現醫學檢查結果互聯互通互認。推進各級醫療機構線上支付,試點推廣醫保移動支付。推廣“云存儲、云應用”模式,提升醫療機構信息化能級,鼓勵互聯網企業積極參與全市各級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積極推廣基于5G技術的遠程會診、遠程手術、遠程超聲、遠程監護、遠程流行病學調查等遠程醫療應用。加快發展智能醫學影像設備、手術機器人、康復機器人、消殺機器人等智能醫療設備,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疾病診斷、藥物研發、海量數據處理等領域應用,為患者提供精準化健康管理方案。(責任部門:市衛生健康委、市醫保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藥品監管局)

[FS:Page]

三、實施專項行動

13.智能交互核心技術攻關行動。圍繞基礎理論和算法、算力、數據,支持實時定位與地圖構建、環境感知、語言交互、自主學習、人機協作、無人駕駛等關鍵技術研發,建設產學研用結合的高水平開放式協同創新平臺。加快區塊鏈和大數據技術突破,擴大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管理、移動支付、電子存證等領域應用,推動建設大數據聯合創新實驗室,建立行業大數據標簽體系。鼓勵智能交互技術跨界融合創新,加強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先導產業硬核技術攻關,提升智能家居、智能穿戴、在線消費、健康服務等領域集成應用水平。大力推進紅外、醫用、無人制造、智慧社區等重點領域智能傳感器研發和產業化。(責任部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科委、市發展改革委)

14.應用場景開放拓展行動。完善“揭榜掛帥”機制,建立模式場景動態發布制度,搭建供需對接平臺,以應用帶動集成,推動科技成果轉化、重大產品集成創新和示范應用。依托臨港新片區、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張江科學城、虹橋商務區等重點區域,探索設立在線新經濟應用場景實踐區,聚焦重點項目和場景落地,建設集研發設計、數據訓練、中試應用、科技金融于一體的綜合服務載體。(責任部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商務委、市科委)

15.創新型企業培育行動。采取獎勵、資助、貸款貼息、購買服務等方式,精準、連續、滾動支持一批擁有核心技術、用戶流量、商業模式的在線新經濟領域創新型頭部企業和領軍企業。通過“云招商、云洽談、云簽約”等方式,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和投資服務,建立常態化模式。引導支持風險投資、創業投資、股權投資等機構重點投向在線新經濟領域。充分發揮“科創板”功能,支持鼓勵在線新經濟領域的高成長性創新企業優先在科創板上市。(責任部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委、市科委、市地方金融監管局)

16.品牌網絡營銷推廣行動。鼓勵支持骨干企業與網絡平臺、行業組織加強聯動,通過信息消費節、云上購物節、創意設計周等系列活動,促進產品和服務的市場推廣,做到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打造獨具特色的知名品牌。用好進博會等對外開放窗口平臺,加大在線新經濟龍頭企業和產品全球推介力度。(責任部門:市商務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市科委、市國資委)

17.數據資源共享開放行動。統籌完善“城市大腦”架構,依托市大數據中心,優化公共數據采集質量,實現公共數據集中匯聚,推動醫療、教育等重點領域的數據開放應用,加強數據治理和共享流通,建立向社會企業開放的應用程序市場和開發者社區。深化系統集成共用,推動各部門、各區專用網絡和信息系統整合融合,實現跨部門、跨層級工作機制協調順暢。優化政務云資源配置,重構優化各類政務系統。加強網絡空間安全保障,完善公共數據和個人信息保護。(責任部門:市政府辦公廳、市經濟信息化委)

18.新型基礎設施支撐行動。加快建設智能物流、生鮮冷鏈、新能源車充電樁、智能交通地圖系統公共底座、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城市基礎體系,支撐產業鏈發展。加快建設5G引領的智能網絡基礎設施,重點支持5G、新型城域物聯專網、IDC等信息基礎設施的示范應用和模式創新。加快推動新型網絡基礎設施規劃布局,建設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提高通信連接速度、國際出口帶寬和計算存儲能力。(責任部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交通委、市政府辦公廳)

四、落實保障措施

19.加大統籌協調力度。圍繞在線教育、醫療健康、生鮮電商等在線新經濟發展遇到的問題瓶頸,強化產業創新協調機制,發揮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市服務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等的統籌協調功能,加大跨部門、跨層級合力推進解決問題的力度。(責任部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委)

20.實行包容審慎監管。探索適用于新業態新模式“沙盒”監管措施,放寬融合性產品和服務準入門檻,只要不違反法律法規,均應允許相關市場主體進入,允許試錯、寬容失敗,創新新型跨界產品和服務審批制度,市、區聯合開展試點示范,本著鼓勵創新的原則,分領域制定監管規則和標準,在嚴守安全底線的前提下為新業態發展留足空間。探索擴大免罰清單等容錯監管方式。(責任部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局、市衛生健康委、市教委、市司法局)

21.著力強化公共服務。提升“一網通辦”服務能力,優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完善“隨申辦”“市企業服務云”“市投資促進平臺”,推廣統一身份認證,支持電子印章、電子合同、在線簽署等模式創新。著力推進城市運行“一網統管”,依托電子政務云,推動新興技術先試先用,加強各類城市運行系統的互聯互通,推動硬件設施共建共用,加快形成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的協同運行體系,支撐在線新經濟發展,培育專業化供應商。(責任部門:市政府辦公廳、市經濟信息化委)

22.探索新型人才從業評價。培育具有專業優勢、服務能力強、行業自律水平高的行業協會、學會等社會組織,探索通過社會組織為自由職業者提供職稱申報渠道,在動漫游戲、數字編輯、創意設計、軟件編程等領域,完善職稱評價標準,健全業績貢獻評價方式。支持有條件的區域和企業探索在人力資源、創意設計等方面跨界合作新模式,開展自由職業者稅收征管模式創新,允許電子商務經營者以網絡經營場所申辦個體工商戶。(責任部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稅務局、市經濟信息化委)

23.建設在線新經濟生態園。結合人工智能、數字經濟、工業互聯網等國家級創新載體創建工作,按照全市產業地圖布局,通過老廠房、老倉庫、工業標準廠房和商務樓宇等存量資源的改造提升,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功能錯位、相對集聚的在線新經濟生態園,構建以在線新產業為核心,集平臺、技術、應用于一體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營造在線新經濟發展良好生態。(責任部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科委、市發展改革委、上海科創辦)

支持各區、各開發區按照本行動方案要求,立足本區域在線新經濟發展,主動作為,出臺專項支持政策,持續發力,形成疊加效應,為上海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新亮點、創造新標桿,形成經濟發展新增量。

更多招商信息請關注招商情報庫。【招商情報庫】專注于資本時代招商引資,力求打造更便捷更高效的招商引資平臺,為廣大的招商人員、企業和投資人提供服務及最新最實用的招商引資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