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車載鏡頭市場現狀分析:出貨量將達1.1億件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發布日期:2020-07-17 15:46
分享:

中商情報網訊:車載鏡頭與超聲波雷達、激光雷達、紅外傳感器等傳感器構成了ADAS系統感知層。車載鏡頭憑借廉價成本和對物體外形的識別能力的優勢,目前是車企實現ADAS感知層的首選傳感器之一。為了應對復雜的應用場景,實現大部分甚至全部ADAS功能,每部車一般需要搭載超過8顆以上的光學鏡頭,車載鏡頭逐漸成為汽車智能化過程中使用最多的傳感器之一,將迎來市場爆發,并直接帶動車載鏡頭市場的爆發。

數據顯示,車載鏡頭出貨量從2014年的4523.4萬件增長至2016年的7414.3萬件,復合增長率28%;銷售金額從2014年的3.03億美元增長至2016年的3.95億美元,復合增長率14.2%。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車載鏡頭出貨量將有所下降,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0年全球車載鏡頭出貨量將達1.1億件。

數據來源:TSR、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玻塑混合鏡頭成為主流

結合了玻璃鏡頭成像質量高、溫漂低、穩定性強和塑料鏡頭易量產、耐沖擊、成本低等優勢的玻塑混合鏡頭逐漸成為車載鏡頭的主流。

工作時間長、工作場景復雜不斷推動產品技術進步

為了減少多變天氣狀況和汽車震動環境的影響,同時滿足輔助駕駛時對采集有效、穩定的數據所必需的視野范圍和覆蓋距離等的特殊要求,車載鏡頭一般需要滿足廣角、高相對照度、高通光等特性,同時具備防塵防水、抗震和夜視等功能。為了控制車大燈等正面強光干擾引起的鬼影雜光、在極端溫度或短時間快速溫差變動的狀況下保持光學成像穩定性以及如何更為有效捕捉和分辨物體細節等技術難題,車載鏡頭廠商正在積極地通過改進鍍膜工藝、提高技術參數等方式,不斷推動車載鏡頭產品整體的技術進步。

3D感測成為熱點

隨著汽車智能化的不斷演進,對車載鏡頭提出了快速感測并深度辨識車身周邊環境的需求。這要求車載鏡頭對環境信息的解讀的同時同步實現景深測量的效果,而作為3D感測主流技術方案的結構光、TOF技術12等已成為各大車載鏡頭廠商技術攻關的熱點。

行業壁壘較高,中國廠商較少涉足

車載鏡頭廠商除了必須滿足IATF 1694913質量體系標準外,還需要不斷地革新自身的產品線,推出在成本和性能均能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目前車載鏡頭市場仍以日系、美系光學廠商為主,2017年全球車載鏡頭出貨量前七大廠商僅有舜宇光學一家中國企業。

數據來源:TSR、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車載鏡頭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策劃、產業園策劃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editor@askci.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中商情報網
掃一掃,與您一起
發現數據的價值
中商產業研究院
掃一掃,每天閱讀
免費高價值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