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2020年暑期在即,為給廣大未成年人營造健康的上網環境,推動網絡生態持續向好,國家網信辦決定即日起啟動為期2個月的“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此次專項將重點整治學習教育類網站平臺和其他網站的網課學習版塊的生態問題。因疫情影響,在線教育市場迎來前所未有的火爆,用戶規模大增,同時暴露了諸多問題。
疫情下在線教育受熱捧
在線教育顧名思義,是以網絡為介質的教學方式。通過網絡,學員與教師即使相隔萬里也可以開展教學活動,且不受時間的限制,可以隨時學習。
疫情期間,憑借自身極強的靈活性打破時空桎梏,承擔起全國3億師生“停課不停學”重任的在線教育受熱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9日,全世界177個國家超過12億大中小學生停課,約占世界學生總數的72.4%。在中國,開展居家學習的學生大約有2億。
疫情期間,服務于全國中小學生在線學習的主陣地,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5月初的統計數據表明,平臺瀏覽次數達20億,訪問人次超過17億次。從高校來看,截至5月初的統計顯示,全國1454所高校開展在線教學,103萬教師在線開出了107萬門課程,合計1226萬門次。參加在線學習的大學生共1775萬人,合計23億人次。
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快速增長
據4月28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4.23億,較2018年底增長2.22億,占網民整體的46.8%;手機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4.20億,較2018年底增長2.26億,占手機網民的46.9%。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大中小學開學推遲,教學活動改至線上,推動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快速增長。
數據來源:CNNIC、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在線教育潛力大
互聯網已經成為未成年人重要的學習工具,對其學習和生活的影響不斷增強,在線教育前景光明。在線教育不受時空限制,有利于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在政策利好、信息技術浪潮以及消費升級的推動下,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用戶規模不斷擴大。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達到4041億元,預計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將達4538億元;在用戶增長上,2019年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到2.61億人,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將達3.09億人。
數據來源:艾媒咨詢、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在線教育投融資火爆
巨大的市場空間也吸引了資本紛紛入局。據IT桔子數據,2018年在線教育投融資事件19起,投融資金額13.48億元。2019年投融資事件雖然有所減少,但是投融資規模較2018年有所增加,投融資金額19.07億元。
數據來源:IT桔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在線教育監管趨嚴
疫情之下,在線教育迅速崛起,同時在線教育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全國青聯調研發現,由于在線教育平臺繁多、競爭激烈,普遍存在超前、拔高的學科類教育,嚴重誤導消費者;產品廣告營銷過度、學習解答問題不精準的問題也比較突出。此外,有些平臺存在授課教師資質良莠不齊、授課內容不佳、虛假宣傳、霸王條款、任性停課、退款難等問題,有些學習類APP甚至涉嫌傳播未成年人不宜信息,或出現突然停業和“跑路”事件。
目前,我國針對教育培訓機構的監管措施嚴格,但是對在線教育產品和教育服務的管理難度較大。為進一步整頓在線教育企業亂象,從2018年開始,國家層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在規范在線教育。教育部等部門發布的《關于嚴禁有害App進入中小學校園的通知》《關于規范校外線上培訓的實施意見》《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備案管理辦法》,這些文件對在線教育的師資、教學內容、信息安全、經營規范、審查備案等方面都做出了規定。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全國政協青聯界別提交《關于進一步規范中小學在線教育市場的提案》,建議積極推動在線教育立法、加強在線教育市場監管、扶持合法在線教育平臺。目前,國家對在線教育監管政策趨嚴,利于在線教育健康發展,當下在線教育從業者應盡早樹立合規意識。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在線教育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策劃、產業園策劃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