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季度中國農業經濟運行情況分析:生豬產能持續恢復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發布日期:2020-04-23 15:16
分享:

中商情報網訊:2020年一季度,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農業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持續抓好糧食生產,狠抓落實生豬穩產保供政策舉措,夏糧長勢總體較好,生豬存欄連續兩個季度恢復增長。

一、夏糧長勢總體較好,早稻播種面積擴大

夏收糧食作物主要是冬小麥,去年入冬以來,河北、江蘇、安徽、山東、河南等冬小麥主產區氣溫偏暖,光熱條件普遍較好,土壤墑情整體適宜,小麥越冬返青期苗情較好。目前小麥生長由北向南陸續進入拔節、抽穗和揚花期,小麥生長發育較快。據遙感監測結果顯示,3月下旬冬小麥長勢好于上年和常年。好的苗情為夏糧豐收打下良好基礎。

今年國家加大對水稻生產的扶持力度,提高早秈稻和中晚秈稻的最低收購價,相關部門整合耕地輪作休耕試點、農業社會化服務、綠色高質高效行動等項目資金支持主產區恢復雙季稻。早稻主產區強化落實各項獎補措施,鼓勵支持早稻生產,早稻播種面積明顯擴大,扭轉了連續7年下降的局面。

二、畜牧業生產下降,生豬產能持續恢復

受非洲豬瘟疫情持續影響和新冠肺炎疫情疊加沖擊,一季度畜牧業生產下降。一季度全國豬牛羊禽肉產量1813萬噸,比上年同期減少439萬噸,下降19.5%,其中豬肉產量減少426萬噸,是影響畜牧業生產下降的主要因素。但是禽蛋和牛奶產量有所增加。

(一)生豬出欄減少,存欄連續兩個季度恢復

一季度全國生豬出欄13129萬頭,比上年同期減少5714萬頭,下降30.3%;豬肉產量1038萬噸,減少426萬噸,下降29.1%。

生豬存欄連續兩個季度恢復增長。一季度末全國生豬存欄32120萬頭,比上年一季度末減少5405萬頭,同比下降14.4%;比上年末增加1080萬頭,環比增長3.5%。反映生豬生產能力的能繁殖母豬存欄3381萬頭,比上年末增加301萬頭,環比增長9.8%。自上年四季度生豬存欄環比止跌回升后,連續兩個季度環比增長,保持恢復勢頭。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牛羊出欄減少,存欄增加

一季度全國肉牛出欄1047萬頭,比上年同期減少64萬頭,下降5.8%;牛肉產量156萬噸,減少11萬噸,下降6.4%;牛奶產量654萬噸,增加29萬噸,增長4.6%。一季度末全國牛存欄9202萬頭,同比增加140萬頭,增長1.5%。

一季度全國羊出欄6573萬只,比上年同期減少598萬只,下降8.3%;羊肉產量96萬噸,減少8萬噸,下降7.7%。一季度末全國羊存欄30580萬只,同比增加692萬只,增長2.3%。

(三)家禽生產實現增長,產品產量有所增加

家禽作為生豬的主要替代品,去年一直保持較快增長勢頭。今年疫情期間,由于活禽交易市場關閉,家禽銷路不暢,家禽出欄和存欄較快增長勢頭受到一定抑制。一季度全國家禽出欄34.78億只,比上年同期增加2618萬只,增長0.8%;禽肉產量523萬噸,增加5萬噸,增長1.1%;禽蛋產量828萬噸,增加34萬噸,增長4.3%。一季度末全國家禽存欄57.34億只,同比增加2.36億只,增長4.3%。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活禽交易市場有序開放,后期家禽生產有望加快發展。

三、糧食價格基本穩定,生豬價格環比出現回落

一季度全國農產品生產者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39.0%。分類別看,農業產品生產者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1.9%,飼養動物及其產品上漲88.6%,林業產品下降3.8%,漁業產品下降0.1%。

分品種看,一季度谷物生產者價格比上年同期下降0.6%,其中小麥和稻谷庫存充裕,市場供應充足,生產者價格分別下降5.2%和3.6%,玉米略漲0.3%;蔬菜生產者價格上漲9.4%;水果生產者價格下降6.0%;生豬生產者價格大幅上漲133.2%,帶動活牛和活羊生產者價格分別上漲17.5%和10.7%。從集貿市場月度價格看,隨著生豬產能的持續恢復,儲備凍豬肉投放的增加,保障了市場供應,生豬價格環比出現了回落,3月份生豬價格比2月份下降4.1%。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生豬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策劃、產業園策劃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editor@askci.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中商情報網
掃一掃,與您一起
發現數據的價值
中商產業研究院
掃一掃,每天閱讀
免費高價值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