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疫情對工業經濟影響是階段性的 1-2月規上工業增加值下降13.5%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發布日期:2020-04-01 09:12
分享:

中商情報網訊:3月30日上午10時,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制造業復工復產有關情況。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我國具備龐大的產業規模、完整的產業體系、巨大的內需市場、充足的政策空間和顯著的制度優勢,面對疫情沖擊,我國經濟展現出了應對復雜嚴峻局面的強大韌性與活力。總體看,疫情對我國工業經濟的影響是階段性的,是可控的,不會改變我們國家持續向好的基本趨勢。

前兩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3.5%,實現利潤同比下降38.3%,企業虧損面達到36.4%。中小企業、勞動密集型行業受沖擊影響較大。但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向好和復工復產的有序推動,工業經濟呈現出穩步恢復的態勢。會上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28日,全國規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為98.6 %,人員平均復崗率約為89.9%。鋼鐵、電子行業復崗率均超過90%,紡織、機械、輕工等在70%至90%之間,重點行業加快復產,產能進一步釋放。

從國家統計局了解到,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1995.5億元,比上年下降3.3%,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一是工業產品銷售增速回落。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3.8%,增速比上年回落4.8個百分點。二是成本上升擠壓利潤空間。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4.08元,比上年增加0.18元,主要是原材料、用工成本上升。三是鋼鐵、石化、汽車等重點行業利潤下降拉動作用明顯。2019年,鋼鐵、化工、汽車、石油加工行業利潤比上年分別下降37.6%、25.6%、15.9%和42.5%,合計影響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比上年下降7.4個百分點。四是個別行業及企業大幅計提資產減值損失。經測算,個別行業及企業2019年大幅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影響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比上年下降1.2個百分點。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020年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下降13.5%(以下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從環比看,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下降26.63%。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分三大門類看,1-月份,采礦業增加值同比下降6.5%,制造業下降15.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下降7.1%。

分經濟類型看,1-月份,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下降7.9%;股份制企業下降14.2%,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下降21.4%;私營企業下降20.2%。

分行業看,1-月份,41個大類行業中有2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分別是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2.1%,煙草制品業增長6.9%。39個行業增加值下降,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下降16.0%,紡織業下降27.2%,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下降12.3%,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下降21.1%,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2.0%,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8.5%,通用設備制造業下降28.2%,專用設備制造業下降24.4%,汽車制造業下降31.8%,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下降28.2%,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下降24.7%,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下降13.8%,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下降7.3%。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分地區看,1-月份,東部地區增加值同比下降16.9%,中部地區下降16.7%,西部地區下降7.6%,東北地區下降11.5%。

分產品看,1-月份,612種產品中有79種產品同比增長。十種有色金屬935萬噸,同比增長2.2%;乙烯352萬噸,增長5.6%;鋼材16713萬噸,下降3.4%;水泥14982萬噸,下降29.5%;汽車200.5萬輛,下降45.8%,其中,新能源汽車5.1萬輛,下降62.8%;發電量10267億千瓦時,下降8.2%;原油加工量9919萬噸,下降3.8%。

1-月份,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為97.4%,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13545億元,同比名義下降19.1%。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工業發展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策劃、產業園策劃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editor@askci.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中商情報網
掃一掃,與您一起
發現數據的價值
中商產業研究院
掃一掃,每天閱讀
免費高價值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