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加快推進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4-01-03 17:13
分享到:

中商情報網訊:為深入貫徹落實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搶抓預制菜產業發展新機遇、培育新動能、開拓新賽道,推進“六特”產業提質增效,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視察寧夏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自治區黨委和政府部署要求,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為統領,以滿足城鄉居民消費需求為導向,充分發揮我區產業特色鮮明、農產品品質優良的優勢,突出經濟性、營養性、適口性、品牌性、安全性,著力打造一批預制菜產業高地和產業集群,為加快建設鄉村全面振興樣板區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堅持政府引導、市場推進。以預制菜市場需求為主導,優化資源配置,更好發揮政策引導、支持保護、監督管理作用,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堅持質量優先、安全營養。加強預制菜規范和標準制定,全面構建全產業鏈質量控制體系,推進預制菜“三品一標”建設,確保產品穩定安全。

堅持創新驅動、科技支撐。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進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提升裝備技術水平,促進科研成果轉化應用,推進產業提質增效。

堅持要素集聚、融合發展。統籌協調預制菜產業與上下游產業聯動發展,推進現代要素跨界配置、深度融合,增強產業發展協調性。

(三)發展目標。力爭到2027年,全區培育5個自治區級預制菜產業園、5個預制菜產業重點縣、22個預制菜產業重點鄉(鎮)、20家自治區級及以上農業產業化預制菜龍頭企業、50個自治區級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預制菜綜合產值突破1000億元,構建產業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產地穩定的預制菜產業發展新格局。

二、重點任務

(一)優化預制菜產業布局。依托現有農產品加工園區和產業園,分區域規劃布局一批預制菜產業園,重點提升賀蘭縣水產品、德勝園區食品、惠農區脫水蔬菜、利通區肉制品、鹽池加工園區灘羊肉、中寧新水園區枸杞食品以及固原六盤山牛肉、冷涼蔬菜等預制菜產業園區的發展規模和層級,自治區每年認定1個預制菜產業園區,一次性給予以獎代補資金500萬元。鼓勵引導預制菜企業向園區集中集約集群發展,共建共享集產品研發、人才培訓、品牌孵化、供應鏈建設、數字化管理為一體的標準化服務平臺,培育打造預制菜上下游產業鏈集群。(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財政廳、商務廳、鄉村振興局、林草局,各市、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建設預制菜原料基地。引導各類市場主體嚴格落實“三品一標”,積極推廣“原料基地+加工企業+銷售平臺”“原料基地+中央廚房+餐飲門店”等新模式新業態,支持在優質糧食、枸杞、牛奶、肉牛、灘羊、冷涼蔬菜、水產等特色產業發展優勢區,建設一批規模化、標準化、規范化預制菜原料生產基地和“原料車間”,到2027年,建成自治區級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50個。創建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15個,每個給予一次性以獎代補資金100萬元。(自治區農業農村廳、鄉村振興局、財政廳、林草局、供銷社,各市、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建立預制菜安全生產標準體系。支持研究制定預制菜產品分類標準等通用技術標準和投入品管控、產品加工、包裝標識、儲運保鮮、品牌打造等標準。制定寧夏特色預制菜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對企業自主制定的行業標準、團體標準,每項給予一次性獎勵資金20萬元、5萬元;標準上升為國家標準、國際標準的,一次性給予獎勵資金30萬元、50萬元。支持預制菜生產企業建立現代化質量標準體系,開展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等認證。引導預制菜企業嚴格落實預制食品生產標準,規范食品生產經營行為。健全預制菜安全追溯體系,完善預制菜行業監管機制,強化預制菜“從產地到餐桌”全程可控可溯監管。(自治區市場監管廳、農業農村廳、寧夏農林科學院、寧夏大學,各市、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培育預制菜龍頭企業。加強預制菜企業梯度培育,圍繞預制菜全產業鏈,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強與中糧、華潤、融僑等大型企業集團的合作,扶持培育和壯大一批預制菜領軍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推動產業提檔升級。對新認定的自治區預制菜“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資金30萬元、100萬元。建立預制菜重點培育企業名錄,實施專項培育,每年培育自治區級及以上農業產業化預制菜龍頭企業5家,對新認定的國家級、自治區級預制菜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10萬元獎勵資金。(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農業農村廳、科技廳、商務廳、財政廳、林草局、供銷社,各市、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推出“寧字號”預制菜品。深入研究挖掘寧夏特色農產品資源,推動傳統菜肴、地方特色食品與現代化、標準化生產技術結合,推出寧夏地域特色的預制菜產品。圍繞畜禽肉類和水產品,重點開發即熱、即烹、即配的方便速食類產品、減肥降脂餐、高檔休閑食品、航空航天和應急救援專用餐等即食類預制菜。圍繞優質糧食和牛羊肉,重點開發速凍食品、自熱米飯、筵席菜肴、學生營養餐、即食熱鏈團餐等即熱類預制菜。圍繞優質特色農產品,重點開發糧油類、畜禽肉類、水產類、果蔬類等即烹類預制菜,打造“大單品”“系列菜”等爆款預制菜品。圍繞特色冷涼蔬菜,重點開發凈菜、配菜、發酵及脫水蔬菜等即配類預制菜。建立標準化預制菜品評估體系,對預制菜產品定期進行口感和營養成分評估分析,鼓勵企業創新升級菜品。(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農業農村廳、商務廳、市場監管廳、科技廳、鄉村振興局、供銷社,各市、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打造“寧字號”預制菜品牌。突出綠色、安全、優質,推進預制菜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建設,打造一批知名度高、核心競爭力強、具有市場影響力的“寧字號”預制菜品牌和企業品牌,對獲批國家地理標志的品牌給予一定獎勵。建立寧夏預制菜產品庫,開展寧夏預制菜優秀品牌評選推介活動,支持預制菜龍頭企業及其產品參與企業品牌和農產品品牌評定,對當年評選的寧夏預制菜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分別給予一次性以獎代補資金10萬元、5萬元。突出品牌化、特色化、差異化,引導各類市場主體對接國內外知名設計單位,從理念、材料、造型、結構、圖案等方面對菜品進行包裝設計,推動預制菜從菜品層面上升到品牌高度。強化預制菜品牌保護,加大品牌宣傳推介力度,提高寧夏預制菜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自治區市場監管廳、農業農村廳、商務廳、鄉村振興局、林草局,各市、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推進預制菜創新研發。支持地方和有條件的企業聯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國預制菜產業聯盟及行業協會等創建預制菜創新平臺,推動成立預制菜研究機構,共同開展預制菜核心技術研發和加工、包裝、倉儲、冷鏈、物流等裝備研制,提升預制菜產品科技水平。對新獲批的國家級和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分別給予200萬元和1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認定為國家級和自治區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的,分別給予200萬元和100萬元一次性獎勵。支持預制菜研發機構和生產創制企業研發推廣一批信息化、智能化預制菜加工設備和全鏈條新型實用技術,每年支持一批預制菜企業實施技術裝備改造升級項目,每個項目一次性給予以獎代補資金50萬元。建立預制菜產業專家服務平臺,開展技術指導、核心技術攻關、產品研發、信息咨詢等服務,對獲得專利技術和國家專利獎的給予一定獎勵,促進預制菜研發推廣。(自治區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農業農村廳、商務廳、財政廳、鄉村振興局、林草局、寧夏農林科學院、寧夏大學,各市、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培養預制菜產業人才。嚴格落實自治區人才培養和引進政策措施,大力培養和引進現代農業與食品技術開發領域高端人才、領軍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鼓勵普通高校和職業院校增設預制菜相關專業,推進預制菜“產學研”基地和人才實訓基地建設,開展預制菜產業運營、管理、銷售和工程化技術人才培訓,培育產業發展的基礎性人才、專業性人才和高精尖人才。支持預制菜企業、行業協會、培訓機構等社會力量開展預制菜全過程技能人才培訓和職業技能評價。實施寧夏預制菜能手培養工程,每年評選一批寧夏預制菜行業典型。(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工業和信息化廳、農業農村廳、商務廳、鄉村振興局、寧夏農林科學院、寧夏大學,各市、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建設冷鏈物流體系。引進知名預制菜冷鏈倉儲物流企業,完善預制菜冷鏈物流體系,統籌整合全區以及周邊冷藏冷凍運輸車、冷凍冷藏庫等設施設備,建立區域預制菜冷鏈、倉儲物流信息網絡平臺,提高運輸車輛和冷凍冷藏庫使用率。統籌中央和自治區項目資金,支持各市、縣(區)建設高標準產地預冷保鮮、低溫分揀集配、冷鏈加工倉儲物流等設施,加強冷鏈物流服務預制菜產業的運輸配送和倉儲加工能力,構建“原料—車間—冷鏈—餐桌”全程冷鏈體系。(自治區商務廳、農業農村廳、鄉村振興局、交通運輸廳、供銷社、寧夏通信管理局、寧夏郵政管理局,各市、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拓展預制菜消費市場。引導各地建立預制菜銷售平臺,支持預制菜企業發展電子商務,對入駐優質電商平臺且網絡銷售額突破500萬元的預制菜企業,對其線上銷售產品按0.5元/單給予補助,單個經營主體每年補助最高不超過50萬元。鼓勵企業在一二線城市建設寧夏預制菜展示展銷中心、批發專區等外銷窗口,支持大型商超和批發市場設置寧夏預制菜專區或專柜,形成穩定的產銷銜接關系。鼓勵社區、商超、景區、火車站、機場等設立預制菜專柜、體驗店、配送店,探索在居民區、寫字樓等人員聚集區域設立預制菜自助配售終端,推廣“中央廚房+團購配送”“門店連鎖+智能自助”等新型營銷模式。支持企業參加國內外大型展會,對企業參展產生的相關費用給予一定比例的補助。舉辦預制菜美食專享周、展銷推介等活動,促進預制菜消費。(自治區商務廳、農業農村廳、市場監管廳、財政廳、鄉村振興局、林草局、供銷社,各市、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一)推動預制菜產業融合發展。鼓勵開發與休閑旅游、文化體育、科普教育、養生養老等新型業態融合發展的消費品,加快預制菜產業與新業態融合發展。鼓勵預制菜企業與連鎖餐飲、團餐、火鍋、外賣、酒店、露營定制等中端供應鏈平臺深度合作,培育發展電商物流快遞等業態。支持建設具有寧夏地方特色的預制菜美食文化城(街),開展“舌尖文旅”“食在寧夏”等沉浸式活動,推進預制菜產業與休閑、旅游、文化、養生等產業深度融合,帶動三次產業融合發展。(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商務廳、農業農村廳、鄉村振興局、林草局、供銷社,各市、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支持預制菜企業與各類市場主體、行業協會建立產業聯盟和產業聯合體,引導一批發展效益好、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預制菜龍頭企業通過契約型、分紅型、股權型、保護價收購等合作方式,與種養戶、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建立穩定、長效的利益聯結機制,提高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水平,帶動農戶融入農業全產業鏈發展,分享產業增值收益。(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工業和信息化廳、商務廳、文化和旅游廳、鄉村振興局、林草局、供銷社,各市、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自治區成立由農業農村廳、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財政廳、商務廳、市場監管廳、鄉村振興局等部門組成的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聯席協調機制,協調機制辦公室設在農業農村廳,統籌協調各單位、各地區預制菜產業發展中的重大政策問題。各成員單位、各地區要強化責任落實,加強協同配合,做好產業發展規劃引導、政策指導、標準制定、協調服務等工作。各地要成立相應聯席協調機制,細化具體支持措施,推動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加大財政投入。多渠道爭取中央財政資金和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預制菜產業發展。構建自治區產業投入保障機制,將預制菜產業發展資金納入優勢特色產業發展資金范疇,加大對預制菜產業的支持力度,通過地方政府債券、預算內投資、土地出讓收入等,對符合條件的預制菜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給予資金支持。引導各市、縣(區)統籌整合涉農項目資金,用好中央和自治區鄉村振興銜接補助等資金,支持預制菜產業發展。

(三)優化金融支持。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力度,開發專項融資產品,拓寬預制菜企業融資渠道。支持開展融資擔保服務,引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將擔保費率降至1%以下,對符合規定的擔保業務自治區給予1%—2%的保費補貼。支持預制菜企業通過掛牌上市、發行債券等方式在資本市場融資,對在境內外交易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預制菜企業,自治區分階段獎勵1000萬元。落實自治區重點產業財政貼息政策,對從事預制菜生產、加工及流通的農業經營主體實際發生的銀行貸款利息,按照上一年度12月份公布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50%給予財政貼息,單個經營主體貸款貼息不超過50萬元。對在寧夏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成功掛牌的預制菜企業按照每戶1萬元的標準給予掛牌服務補貼。鼓勵保險機構開發預制菜專項創新保險產品,提升企業抗風險能力。

(四)強化要素保障。加強預制菜產業用地支持,原則單列不低于5%的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用于保障鄉村重點產業,優先保障預制菜產業發展用地需求。預制菜加工項目用地確定土地出讓底價時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別相對應《全國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的70%執行。鼓勵預制菜企業參與電力市場交易,農產品初加工用電執行農業生產用電價格。持續推進用水權改革,通過市場化交易保障預制菜產業新增用水需求。落實農產品加工、冷鏈儲運、銷售等稅費優惠政策。

(五)注重宣傳推廣。發揮新聞媒體作用,依托廣播電視、報刊雜志、“三微一端”等多元化載體,準確解讀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和實施方向,擴大政策惠及面。加強預制菜文化宣傳,加大科普教育力度,推進預制菜進景區、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機關,倡導預制菜餐飲新風尚。注重宣傳推廣典型經驗,營造良好氛圍。

【招商情報庫】專注于資本時代招商引資,力求打造更便捷更高效的招商引資平臺,為廣大的招商人員、企業和投資人提供服務及最新最實用的招商引資信息。

知識庫會員(¥)199/年起售

海量行業報告和相關實用干貨寂集錦
開通知識庫會員
樂享更多下載,購買超值優惠

查看更多報告

掃一掃獲取
最新情報資訊

掃一掃免費
閱讀最新報告

特色服務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