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發布《關于增強發展內生動力推動經濟恢復向好若干政策措施》(附全文)
發布時間:2023-12-01 13:48
分享到:

中商情報網訊: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武漢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不斷推動全市經濟運行持續向好、內生動力持續增強、市場預期持續改善、風險隱患持續化解,努力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在強化既有政策落實基礎上,提出以下政策措施。

一、持續恢復和擴大消費

(一)提振大宗消費。挖掘汽車消費潛力,支持各類企業和商協會開展新能源車以舊換新、汽車下鄉等各類汽車促消費活動;通過政府集中采購新增和更新的普通公務用車,原則上新能源汽車使用比例不低于80%;用足積分獎勵政策,支持燃料電池汽車推廣使用。支持綠色智能家電家居促銷,鼓勵綠色家電生產銷售企業惠民讓利、以舊換新,推廣智能家電、集成家電、功能化家電等產品。(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機關事務局、市經信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財政局、市政府國資委,各區人民政府〈含開發區、長江新區、風景區管委會,下同〉)

(二)擴大服務消費。打造地標級美食集聚區,對于具有示范帶動效應的特色美食街區給予不超過20萬元獎勵,因地制宜調整商圈和美食街區公共交通收班時間。豐富文旅體消費,發放文旅消費券、體育消費券,舉辦系列季節性消費活動,持續打造一批夜間特色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鼓勵和支持舉辦各類演藝和賽事活動,優化相關審批流程。統籌推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引導家政企業規范服務標準,不斷提高家政服務質量。(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文旅局、市體育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財政局、市公安局,各區人民政府)

(三)拓展數字消費。支持直播電商發展,對認定的市級直播電商集聚區按照分類評級結果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對入駐直播電商集聚區、年網上零售額超過1000萬元的直播電商企業,給予最長6個月總額不超過20萬元的辦公場地租金補助。支持商貿企業轉型發展,對年度網上零售額達到5000萬元以上且同比增速不低于全市社零額同比增速的商貿企業,給予最高15萬元獎勵。(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各區人民政府)

(四)活躍消費市場。鼓勵各類企業和商協會參加“樂購武漢”等系列消費促進活動,按照活動實際投入金額的30%給予補貼,每家最高不超過25萬元;對于承辦市級以上重大消費促進活動且符合支持條件的企業,按照活動實際投入金額的50%給予補貼,每家最高不超過50萬元。支持便利店品牌化連鎖化發展,對符合條件的新增品牌連鎖便利店門店單店給予最高不超過5萬元一次性資金支持,單個法人主體最高不超過200萬元。(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各區人民政府)

二、著力擴大有效投資

(五)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建立全市重點民間投資項目庫,推薦重點民間投資項目爭取政策資金支持。制定民間資本推介項目清單,組織召開線上線下項目推介會、集中簽約會,促進民間資本投融資合作對接。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重點城市更新單元建設和項目運營管理。對于400萬元以上工程中適宜由中小企業提供的部分,預留40%專門面向中小企業采購。(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地方金融局、市城建局、市政務服務大數據局,各區人民政府)

(六)提升項目審批效能。實施區域性統一評價成果共享。進一步壓縮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時限,全面推行告知承諾制,實行“全程網辦、一次申報、并聯審批、同步發證”,對符合條件的項目推行“承諾可開工”,3個工作日內辦理項目開工前審批審查手續。(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政務服務大數據局、市城建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等市直有關部門和單位,各區人民政府)

(七)加快招商項目落地。聚焦重點領域開展精準招商,全面梳理簽約入庫項目,壓實屬地主責,明確項目開工時限和責任人,定期跟蹤項目進度,解決推進中的困難問題。各行業主管部門成立招商引資項目承接小組,按月與招商部門對接新簽約建設類項目清單,分類抓好跟進落實。探索“拿地即開工”,推動項目加速落地。(責任單位:市招商辦、市發改委、市經信局等市直有關部門和單位,各區人民政府)

(八)強化項目要素保障。組織金融機構精準對接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綠色發展、科技創新、制造業等重點領域金融供給。以重點城市更新單元和“兩個一百平方公里”工業園區為載體,加強新增建設用地供給。對國家和省、市布局建設的“十四五”重大項目,可在指標分解時予以統籌安排項目能耗需求。(責任單位:市地方金融局、市發改委、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經信局、市生態環境局等市直有關部門和單位,各區人民政府)

三、推動外貿外資促穩提質

(九)促進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組織企業抱團參加進博會、廣交會、消博會等國際性展會,支持消費電子、醫療器械等領域企業境外參展。推進汽車制造業外經貿提質增效,支持汽車及配套產業國際化發展。加強外貿龍頭企業服務保障,推動“光芯屏端網”、生物醫藥等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不斷提高出口產品附加值。支持東湖高新區高質量建設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促進先進設備、大宗商品、消費品等進口。(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經信局,各區人民政府)

(十)促進外資穩存量擴增量。常態化開展外企沙龍、圓桌會議等活動,設立外企服務工作站,對在漢外企開展“敲門行動”精準服務,推動存量企業增資擴產。出臺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資若干措施,充分發揮國家級開發區以及中德、中法產業園等開放平臺作用,加大以對歐招商為重點的外資招引力度。依托在漢跨國公司和咨詢機構開展產業鏈招商,著力推進汽車制造、醫療器械、綠色低碳、航空航天等領域經貿合作取得新突破。(責任單位:市招商辦、市商務局,市委外辦,各區人民政府)

(十一)推動開放平臺提質增效。謀劃制定新一輪自貿區改革創新方案,突出武漢自貿片區產業特色,推進系統集成改革,加大金融、海關監管等領域開放創新力度,持續提升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主動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積極向上爭取更多改革試點政策。優化提升武漢自貿片區進出口企業服務聯盟,更好地服務自貿區企業“走出去”“引進來”。支持綜保區建設汽車出口國際集拼中心、大宗商品集散及加工中心、期貨保稅交割中心,大力引進跨境電商、保稅加工、檢驗檢測、研發設計、融資租賃等外向型項目,全市綜保區引進進出口規模10億元以上項目3個、1億元以上項目15個。(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招商辦、市地方金融局,各區人民政府,武漢海關)

四、加快培育新動能

(十二)提升產業創新能力。鼓勵新型研發機構、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獨立或者聯合建設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平臺(基地),對已落地的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平臺(基地),按照實際投資額的30%給予最高2000萬元支持,市和相關區各承擔50%。對新獲批建設的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給予1000萬元支持。組織實施科技重大專項和重點研發項目,著力攻克一批“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各區人民政府)

(十三)突破性發展五大優勢產業。組織實施光電子信息、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生命健康、高端裝備、北斗等五大優勢產業三年行動方案,制定集成電路、車規級芯片、特色創新藥、綠色智能船舶、衛星設計制造等細分領域的工作舉措和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特色產業培育機制,加快推動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發改委,各產業專班成員單位,各區人民政府)

(十四)強化“965”產業鏈鏈長制。實施鏈長領導協調、鏈主導航引領、鏈創協同攻關的“鏈長+鏈主+鏈創”融合工作機制,聚焦重點產業突破口,集中要素資源,引導政策、項目、資金、人才等向重點產業鏈匯聚。推動制造業供需對接,聚焦汽車、電子信息、鋼鐵、石化、消費品、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組織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開展產銷、技改、銀企、用工等供需對接活動,助力開拓市場、穩定生產。(責任單位:各產業鏈牽頭單位,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城建局、市商務局、市衛健委、市地方金融局、市政府國資委、市人社局,各區人民政府)

五、促進房地產和建筑業平穩健康發展

(十五)支持剛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落實好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相關政策,細化完善相關操作細則。支持居民換購住房政策延長至2024年12月31日。階段性調整住房公積金貸款可貸額度,優化完善住房商貸轉公積金貸款政策,支持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購房首付款。(責任單位:市房管局、市財政局、市地方金融局,人行湖北省分行營管部,武漢公積金中心,各區人民政府)

(十六)促進房地產投資。摸清全市住房需求,合理確定各類房屋供需總量。進一步完善房地產開發企業“白名單”管理制度,優化項目審批,加快項目建設,擴大有效投資。積極推進“商改租”,盤活存量商辦類房屋,用于保障性租賃住房、租賃住房等。做好危舊房合作化改造、適老化改造、青年人才公寓、科技工作者社區建設、房地產供應鏈平臺搭建等工作,鼓勵開發探索“精裝+適老”產品。組織開展保障性住房試點工作。(責任單位:市房管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城建局、市民政局,各區人民政府,武漢城建集團)

(十七)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支持建筑企業進入交通、水利、能源等大型基礎設施和市政、新型基礎設施領域,鼓勵企業采取聯合體方式參與投標。鼓勵和支持中小型民營建筑業企業向專業承包領域發展,支持具備條件的企業申請專業承包一級資質。加快全國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建設,全面推進建筑業工業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責任單位:市城建局、市政務服務大數據局、市水務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園林林業局、市城管執法委,各區人民政府)

六、多措并舉促進就業

(十八)優化人口落戶政策。調整完善積分入戶辦法,提高“居住年限”“繳納社保”“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分值權重,確保三項占比在50%以上。放寬中心城區夫妻投靠落戶婚齡條件,憑結婚證辦理落戶。調整購買商品房落戶條件,憑房屋權屬憑證辦理落戶。以自有產權房屋為基準條件,實行中心城區、新城區、功能區戶口自由遷移制度。(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市發改委、市人社局、市房管局,各區人民政府)

(十九)不斷加強用工服務。深入實施“聯企拓崗”行動,“一企一策”幫助用工大戶解決用工問題,開展“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月”等系列招聘活動500場以上,為2萬家次企業解決用工需求10萬人次以上。加大技能培訓支持力度,按規定發放技能提升補貼。(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財政局,各區人民政府)

(二十)助力企業穩崗拓崗。按規定實施穩崗返還和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至2024年12月31日。對當年新招用就業困難人員,與之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企業(單位),按規定對單位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給予補貼。(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稅務局、市財政局,各區人民政府)

七、推進區域協調發展

(二十一)推動都市圈同城化發展。滾動實施《武漢都市圈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重點推進151項年度目標任務落實落地,接續組織實施2024年度重點工作任務。加快建設武漢新城,全面啟動中軸線十大重點項目,分年度組織實施重點工作任務,打造武漢都市圈高質量發展主引擎。(責任單位:市發改委〈武圈辦秘書處〉、市科技局、市經信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政務服務大數據局,各區人民政府)

(二十二)持續強化樞紐功能。對列入“五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國家級示范物流園區(中心)的實施主體企業,以及對入選并通過驗收的國家、省級多式聯運示范工程的實施主體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資金支持;對出海、聯運、中轉、上游等重點航運航線給予補貼;對在漢新開直飛的國際、國內客運航線以及設立基地航空公司的民航企業給予支持。(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發改委、市商務局、市文旅局、市財政局,市委外辦,各區人民政府)

八、增強市場主體發展活力

(二十三)培育壯大中小企業。落實各項延續優化完善的稅費優惠政策。開展“個轉企”擴量行動,嚴格落實“個轉企”小微企業減按25%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政策,設立“個轉企”綠色通道,開展“個轉企”登記試點。完善“小進規”“小進限”政策措施,設立“育擔貸”政策性擔保產品,對培育企業給予精準幫扶和貼息支持。對獲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市級財政給予50萬元獎勵。(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發改委、市商務局、市城建局、市房管局、市地方金融局、市政務服務大數據局、市稅務局、市財政局,各區人民政府)

(二十四)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嚴格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建立有關部門與民營企業、行業協會(商會)常態化溝通機制。開展突出貢獻民營企業和優秀民營企業家評選活動,弘揚企業家精神。(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發改委、市直各行業主管部門,市工商聯,各區人民政府)

(二十五)支持個體工商戶發展。對新登記個體工商戶開展全覆蓋回訪幫扶,指導依法合規經營、成長壯大。運用好“全省個體工商戶公共服務專區”,暢通個體工商戶訴求渠道,回應關切,形成受理、甄別、分類、派單、協調和反饋閉環。大力培育和選樹“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扶持個體工商戶發展聯席會議其他成員單位,各區人民政府)

本政策自公布之日(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4年12月31日,具體政策有明確執行期限的,從其規定。適用本措施規定的同一企業、同一項目同時符合本市其他支持政策規定的,按照就高不重復的原則予以執行。

【招商情報庫】專注于資本時代招商引資,力求打造更便捷更高效的招商引資平臺,為廣大的招商人員、企業和投資人提供服務及最新最實用的招商引資信息。

知識庫會員(¥)199/年起售

海量行業報告和相關實用干貨寂集錦
開通知識庫會員
樂享更多下載,購買超值優惠

查看更多報告

掃一掃獲取
最新情報資訊

掃一掃免費
閱讀最新報告

特色服務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