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十四五”時期,是廣州市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的關鍵時期,為參與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迫切需要廣州鞏固提升科技創新在全市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和輻射帶動作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圍繞“科學發現、技術發明、產業發展、人才支撐、生態優化”科技創新全鏈條,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努力開創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樹立全國科技工作新標桿。
按照市政府關于市“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部署,《廣州市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納入市“十四五”重點專項規劃,作為“十四五”時期推動全市科技創新的重要指引性文件。根據《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廣東省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廣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等文件,制定本規劃,作為廣州科技創新整體實力邁向世界主要城市先進水平的行動指南,為指引廣州勇當“全省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排頭兵”注入源源動力。
一、立足科技創新發展新基點,夯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根基
(一)發展基礎。
“十三五”期間,廣州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建設國家創新中心城市和國際科技創新樞紐,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強市,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推動科技創新從產業主導模式發展到“以科學引領產業”的新階段,科技創新水平躋身全國前列,在全球創新版圖中的位勢進一步提升。“廣州—深圳—香港創新集群”在2020年全球創新集群百強中位居第2位。廣州在“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排名躍升至全球第15位,在入選中國城市中,排名從2015年的第9位上升到第5位。
1.科技創新平臺體系已初具規模。
匯聚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布局建設“一區三城”,構建以廣州實驗室和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為引領,以人類細胞譜系大科學研究設施和冷泉生態系統研究裝置2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為骨干,以國家新型顯示技術創新中心、4家省實驗室、十余家高水平創新研究院等重大創新平臺為基礎的“2+2+N”科技創新平臺體系。國家、省、市重點實驗室數量分別達21家(占全省70%)、241家(占全省61%)、195家,建設10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占全省50%)。省級新型研發機構數量達63家,連續5年居全省首位。
2.核心技術攻關能力跨越式提升。
五年累計獲國家級、省級科技獎勵104項、734項,居全省第一。移動通信、海洋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等前沿領域實現重大突破,“特高壓±800kV直流輸電工程”實現世界首創,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采創造“產氣總量、日均產氣量”兩項世界紀錄,研發全球首臺31英寸噴墨打印柔性顯示樣機,建成全球首個智慧地鐵示范站,L4級(高度自動駕駛)自動駕駛技術全國領先。連花清瘟膠囊、磷酸氯喹、新冠肺炎AI(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防控醫用智能機器人等高質量成果和技術為新冠疫情防控提供強大科技支撐。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38.1件,PCT(專利合作條約)國際專利受理量達1785件,較2015年均實現翻番。
3.創新支撐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
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顯著提升,2015年以來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從1919家增至1.2萬家,營收百億、十億、億元以上高企分別增長150%、175%和204%。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入庫三年累計數超3萬家,居全國城市第一。實現5億元以上大型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51%。建設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405家、294家(國家級41家、54家),總孵化面積超過1000萬平方米。
4.全球創新要素資源多樣化集聚。
實施“廣聚英才計劃”,在穗工作的兩院院士達115名,鐘南山院士榮獲“共和國勛章”,徐濤院士、趙宇亮院士、施一公院士、王曉東院士等頂尖科學家紛紛來穗創新創業,累計認定外籍高端人才3234人,發放人才綠卡7600余張。聚集全省80%的高校、97%的國家級重點學科,擁有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2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18個“雙一流”建設學科,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中國科學院大學廣州學院相繼落戶。與烏克蘭、新加坡、英國等國家的科技合作不斷深化,國家級、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達67家。
5.創新創業生態持續迸發新活力。
2020年,廣州市全社會R&D(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達774.84億元,占GDP(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從2015年的2.1%提升至3.1%,五年增幅居全國主要城市首位。實施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打通科技成果轉化“中梗阻”,技術合同成交額達2256億元,是2015年的8倍多,居全國第二。依托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探索實施“以賽代評”“以投代評”機制,50億元規模的市科技成果產業化引導基金投入運營,市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損失補償資金池撬動23家合作銀行為4000多家企業發放貸款超過300億元,“創、投、貸、融”科技金融生態圈日趨形成。成功舉辦《財富》全球科技論壇、小蠻腰科技大會、世界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大會、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全國科普講解大賽等高水平會議活動。
6.科技體制改革率先步入快車道。
推動科技管理向創新治理轉變,修訂《廣州市科技創新條例》《廣州市科學技術普及條例》,完善科技創新“1+9”政策體系,制定科技創新強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廣州科創12條”等一系列全局性、前瞻性的政策文件,實施合作共建新型研發機構經費使用“負面清單”、科研項目經費使用“包干制”管理等“放管服”改革試點。全面加快粵港澳大灣區規則對接和要素跨境流動,市級科技計劃面向港澳開放,率先實現財政科研資金跨境撥付香港,在全省率先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
(二)發展形勢。
1.全球科學技術面臨的發展機遇和復雜形勢前所未有。
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從蓄勢待發到群體迸發的關鍵時期,基礎科學的交叉融合不斷加速,重大顛覆性技術不斷創造新產業新業態,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技術等領域競爭日趨白熱化,科學技術正以前所未有之勢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和人民生活福祉。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世界大變局加速演進,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國際貿易摩擦加劇,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大國博弈“科技制高點”呈愈演愈烈之勢,成為制約我國發展的最大外部變量。
2.科技自立自強對國家發展大局的支撐作用愈發凸顯。
一方面,我國科技實力正處于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的重要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需要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另一方面,我國面臨的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創新能力還未充分適應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在國際競爭中,面臨高精尖技術受發達國家封鎖和打壓、創新要素資源被發展中國家搶占和分流的“雙向擠壓”。國內主要創新城市憑借各自優勢在創新全鏈條上高速進位,廣州更應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高度勇擔使命,主動作為。
3.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建設機遇當前、任重道遠。
粵港澳大灣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雙區”建設與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三區”聯動迭加,有利于集聚大體量、綜合性、全鏈條的重大創新平臺,打造特色鮮明、競爭力強、高端集聚的現代產業體系,形成創新要素自由流動、體制機制充滿活力、國際國內深度融合的開放創新格局。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為廣州在改革協同聯動中推進更高水平改革開放,在創新協同聯動中提升創新發展動能,增強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發展核心引擎功能提供了重要契機。然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涉及“一國兩制”、三個關稅區、三種法律體系,港澳與內地在社會制度、法律制度、發展理念等方面差異較大,城市間協同創新還存在不少體制機制障礙,為廣州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帶來考驗。
4.廣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對科技創新需求更加迫切。
“十三五”期間,廣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進步,也對科技創新提出了新需求。當前,廣州科技創新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表現在科技創新戰略布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不夠;戰略性、前瞻性創新成果不足;創新型領軍企業數量不多、實力不強,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型產業集群尚未形成;高端人才資源不夠富集,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不足;創新創業生態仍不完善,深層次的科技體制機制瓶頸問題尚未破解。科技創新將成為“十四五”廣州邁上發展新臺階、進入發展新階段的關鍵。
綜合判斷“十四五”的新形勢,廣州科技創新正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也面臨著“不進則退、慢進亦退”的嚴峻挑戰。必須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形勢變化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堅定信心、奮勇前進,才能在科技創新上實現新的突破,為全國全省發展大局貢獻更大力量。
二、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強市,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以“雙區”建設、“雙城”聯動為戰略引領,抓住橫琴、前海等重大平臺建設機遇,落實市委“1+1+4”工作舉措,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撐,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錨定“科學發現、技術發明、產業發展、人才支撐、生態優化”創新發展全鏈條,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強市,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勇當“全省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排頭兵”,成為支撐我國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的中堅力量。
(二)發展原則。
1.堅持舉國體制與市場導向緊密結合。
深刻踐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利用市場對技術攻關方向和各類創新資源配置的導向作用,創造有利于新技術快速大規模應用和迭代升級的獨特優勢,科學統籌、協同攻關,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2.堅持創新發展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
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著力強化科技引領能力、提升科技賦能能力,充分釋放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活力。引導創新創業多元化、特色化、專業化發展,創造新供給、釋放新需求,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
3.堅持自主創新與開放合作有機統一。
將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技發展的戰略基點,以高質量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開展全方位、多層次、高水平的國際科技合作,在更高層次上推動自主創新,共同應對全球關注的重大科學挑戰,支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4.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
遵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和科技創新規律,建立系統完整的科技創新政策體系,形成充滿活力的科技管理和運行機制。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著力破除制約創新創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切實做好人才“引、育、管、用、服”,盤活創新資源、激活創新潛力。深化粵港澳全面創新合作,實現區域內創新要素便捷流動。
(三)總體目標。
到2025年,廣州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強市取得重大進展,貫穿“科學發現、技術發明、產業發展、人才支撐、生態優化”的全鏈條創新體系更加健全,重點領域取得全國領先、全球一流的戰略性優勢,科技創新整體實力達到世界主要城市先進水平,創新之城更加令人向往,成為世界重大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先行之地、國際科技賦能老城市新活力的典范之都、全球極具吸引力的高水平開放創新之城。
——世界重大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先行之地。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推進科技創新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完善“2+2+N”科技創新平臺體系,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形成一批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首創性、突破性和帶動性原創成果,突破一批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戰略性、基礎性、前瞻性作用的核心技術,在重要領域形成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先發優勢,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引擎。
——國際科技賦能老城市新活力的典范之都。對標國家賦予廣州的戰略定位和城市功能,圍繞產業鏈現代化全面部署創新鏈,努力掌握產業鏈核心環節、占據價值鏈高端地位,提升城市治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創新創造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科技創新成為人民“獲得感”的重要源泉,力爭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為全球科技賦能產業發展、城市治理、社會民生提供廣州樣板。
——全球極具吸引力的高水平開放創新之城。營造宜居宜業宜創的國際一流創新生態,面向全球匯聚高端人才資源,廣聚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者、知名企業家等天下英才,推動青年科技創新更富活力,夯實創新發展的人才根基。發揮“千年商都”優勢,強化開放樞紐門戶功能,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創造更多區域研發協作、港澳交流融合、全球開放合作的成功范例,支撐廣州成為“雙循環”的有力支點,全面提升廣州在全球創新體系中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四)具體目標。
創新驅動取得新成效,力爭推動廣州原始創新能力躋身世界前列、科技創新賦能老城市新活力更加充分、創新創業生態更加卓越,成為我國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外溢的“輻射極”、全球高端人才的“匯聚地”、開放合作的“橋頭堡”,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強市。
——創新策源能力顯著增強。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取得重大進展,科技創新平臺體系建設全面提速,國家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有新突破,省級以上戰略科技創新平臺數達320個,在若干重點領域產生一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重大原創成果。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整體水平和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基礎研究經費支出占全社會研發支出比重提升至15%。
——技術攻關水平全面提升。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邁上新臺階,在呼吸疾病防治、智能網聯汽車等若干技術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在一批戰略性領域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科技成果加速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推動技術合同成交額超過3000億元,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30件以上,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數超過60家。
——科技賦能發展成效顯著。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發展、城市治理、民生服務等煥發新活力,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拓展前沿科技應用場景等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更加突出,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繼續保持全國前列,規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與營業收入之比達1.7%,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55%。
——創新人才資源富集涌現。集聚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引進海外人才數達1.8萬人,每萬名從業人員中從事R&D研究人員比重達150人年/萬人。與科技創新相匹配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評價、激勵、流動機制更加健全。
——科技創新生態國際一流。各類創新資源要素集聚成勢、自由流動和高效配置,粵港澳科技合作全面深化,國際科技合作日益緊密,率先形成與全球創新資源融通共享的有效示范。全社會創新投入水平進一步提升、投入結構進一步優化,R&D投入強度突破3.4%,新增上市科技型企業數超過60家。全市各人群科學素質發展更加均衡,科普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顯著,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達24.5%。
“十四五”時期廣州市科技創新主要目標指標
| 序號 | 指標 | 2020年 指標值 | 2025年 目標值 |
科學發現 | 1 | 基礎研究經費支出占全社會研發支出比重 | 14.2% | 15% |
2 | 省級以上戰略科技創新平臺數(含國家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家重點實驗室、省實驗室、省級高水平創新研究院、省級重點實驗室等) | 277個 | 320個 | |
技術發明 | 3 | 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 | 20件 | 30件 |
4 | 技術合同成交額 | 2256億元 | 3000億元 | |
5 | 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數 | 41家 | 60家 | |
產業發展 | 6 | 規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與營業收入之比 | 1.51% | 1.7% |
7 | 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 | 51% | 55% | |
人才支撐 | 8 | 引進海外人才數 | 1.4萬人 | 1.8萬人 |
9 | 每萬名從業人員中從事R&D研究人員比重 | 138人年/萬人 | 150人年/萬人 | |
生態優化 | 10 | 研發經費支出(R&D)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 3.1% | 3.4% |
11 | 新增上市科技型企業數 | — | 60家 | |
12 | 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 | 17.4% | 24.5% |
三、優化提升空間布局,擘畫科技創新藍圖
“十四五”期間,構建“一軸四核多點”為主的科技創新空間功能布局,形成“一軸核心驅動、四核戰略支撐、多點全域協同”的點線面多層次格局,促進區域聯動、高效協同,強化與珠江沿岸高質量發展的銜接,集聚高端創新資源,提升重大創新節點能級,輻射帶動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
一軸:即科技創新軸。以中新廣州知識城和南沙科學城為極點,鏈接廣州科學城、廣州國際生物島、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天河智慧城、廣州大學城、白云湖數字科技城、南沙慶盛片區、明珠科學園等全市域科技創新關鍵節點,打造科技創新軸。
四核:即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南沙科學城、中新廣州知識城、廣州科學城。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促進“一江兩岸三片區”良性互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南沙科學城建設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主要承載區。中新廣州知識城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知識中心。廣州科學城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智造中心和“中小企業能辦大事”先行示范區。
多點:即新時代全市科技發展的關鍵節點。在全市范圍內推動重要片區、科技園區、創新型商務區組群式發展。中部以荔灣、越秀、天河、海珠、番禺區的重點片區為主體。東部北部以黃埔、增城、白云、花都、從化區的重點片區為主體。南部以南沙區的重點片區為主體。
(一)強化“一軸”核心驅動。
舉全市之力規劃建設以中新廣州知識城和南沙科學城為極點,鏈接廣州科學城、廣州國際生物島、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天河智慧城、廣州大學城、白云湖數字科技城、南沙慶盛片區、明珠科學園等全市域科技創新關鍵節點的科技創新軸,串聯廣州三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完善沿線產業規劃、基礎設施和生活配套。集聚一批國際一流的人才資源、科技基礎設施、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科技型企業,推動科技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國際一流創新生態,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
專欄“一軸”重點建設內容 |
科技創新軸(黃埔段)。廣州國際生物島依托國家實驗室、省實驗室等優勢資源,聚焦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和創新藥物等領域的前沿技術與創新產品的發展,打造國際化的生物技術和醫藥研究開發及產業化基地,國家級的生物產業研發和中試基地。以廣州科學城、中新廣州知識城為引領強化多點支撐、多極帶動,打造知識創造高地和產業智造高地,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科技成果中試和應用推廣基地、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知識中心、世界領先的中國智造中心。 科技創新軸(白云段)。以白云湖數字科技城為核心,加強龍頭企業與創新人才集聚,建立產學研政創新網絡,支持創新創業,打造“數字中國”實踐高地、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試驗區、廣佛同城數字經濟創新示范區。 科技創新軸(天河段)。石牌—五山—龍洞高校聚集區以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及重點科研院所為核心,重點發展研究生教育、有應用前景的基礎教育及高科技研究。依托科韻路軟件集聚區、天河智慧城核心區加快在數字文創、行業應用軟件等優勢領域以及5G應用軟件、人工智能、大數據與區塊鏈等新興領域的研發布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軟件產業先導區、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軟件產業集聚區。廣州天河高新區著力打造一流的產業發展生態和創新創業生態,努力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新興產業集聚區、轉型升級引領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科技創新軸(海珠段)。依托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琶洲核心區),發揮省級高新區示范作用,以及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廣東省實驗室(廣州)、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等重大創新平臺和科技創新頭部企業優勢,注重高標準制度改革、高起點技術創新、高效益產業集聚、高品質產城融合、高水平開放合作、高效率要素流動,建成世界一流的數字經濟集聚區。以中大國際創新生態谷(含生物島)為主陣地,深度融合以中山大學為代表的高等院校及新港路創新帶上的科研院所資源,點狀拓展成果轉化基地。 科技創新軸(番禺段)。依托廣州大學城—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加快推動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等高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國家大學科技產業園區,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自主布局基礎研究,完善從科研、孵化到產業化的產學研全鏈條。整合高校實驗室資源,建立校地協同創新機制。高品質規劃建設蓮花灣片區,打造以人工智能、新能源、工業互聯網和數字創意為主的新經濟產業體系,聚焦人工智能、芯片研發、5G應用測試、AI場景創新孵化等領域,建立更具彈性和包容的產業創新生態。 科技創新軸(南沙段)。以南沙科學城和中科院明珠科學園為核心,依托慶盛科技創新產業基地、自動駕駛與智慧交通示范區、黃閣汽車產業基地、靈山科學島、橫瀝金融島、慧谷全球海洋工程創新中心、龍穴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聚區、萬頃沙戰略性未來新興產業集聚地等優勢資源,面向深海、深空、深地,聚焦海洋、空天、能源、信息等領域布局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前沿交叉研究平臺和高層次科研機構,加快推進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中國科學院大學廣州學院等高等院校建設,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發展全球開放合作樞紐、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戰略產業集聚地。 |
(二)強化“四核”戰略支撐。
以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為契機,打造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南沙科學城、中新廣州知識城、廣州科學城“一區三城”創新核。
專欄“一區三城”創新核建設內容 |
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打造為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以支撐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建設為重點,推動基礎理論與前沿技術研究、應用場景建設、產業發展、社會治理和實驗等工作。琶洲核心區(含廣州大學城)重點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技術產業,發展總部企業和產學研平臺,促進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形成一批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領域應用創新示范,建成世界一流的數字經濟集聚區。廣州國際金融城片區發揮金融、貿易等現代服務業資源優勢和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作用,大力發展數字金融、數字貿易、數字創意以及各種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推動現代服務業出新出彩,建成金融科技先行示范區。魚珠片區布局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頂級節點等新型國際化信息基礎設施,打造以區塊鏈為特色的中國軟件名城示范區。 南沙科學城。打造為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主要承載區。立足建設百年科學城、國際一流科學城,聚焦海洋、空天、能源、環境、信息等科學領域組織科技攻關,打造全球海洋科學與工程創新中心、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發展全球開放合作樞紐、戰略產業策源地和經濟社會數字轉型示范區。以明珠科學園為核心區,集聚中科院高端創新資源,部署冷泉生態系統研究裝置、極端海洋動態過程多尺度自主觀測科考設施、動態寬域高超聲速風洞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成空間布局相對集中、科研資源共建共享、學科領域交叉融合、科研人才高度集聚的科教融合新區。 中新廣州知識城。打造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知識中心。全面實施中新廣州知識城總體發展規劃,大力發展全球頂尖的生物制藥、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納米科技產業,建設中新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示范區、國際知識驅動創新的戰略高地。深化國家知識產權綜合改革試驗,加快自貿試驗區創新制度在知識城復制推廣,打造與港澳營商環境對接、經濟發展協同的合作體系,創建粵港澳大灣區制度創新先行區。建設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電路、數字經濟、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及智能芯片和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綜合孵化園等價值創新園,做強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建好中新國際智慧產業園、騰飛科技園和中國納米谷。支持開展粵港澳知識產權保險、交易、貿易活動,做大做強廣州知識產權交易中心。支持規劃建設2平方公里科教創新區,匯聚頂尖科教資源,積極引進14所科研院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樞紐核心節點。 廣州科學城。打造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智造中心”、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引擎、“中小企業能辦大事”先行示范區、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引領區。聚焦生命科學、信息科學等重點領域,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推進布局和建設太赫茲國家科學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重要科研機構和前沿科學交叉研究平臺。深化穗港澳在創業孵化、科技金融、成果轉化等領域合作,推動與港澳在資金跨境流動、人才通關自由、港澳居民投資便利、三地跨境數據融合、公共服務供給等方面開展制度創新,打造與國際規則銜接的營商環境最佳實驗地,構建最具創新活力的孵化育成體系,打造國家級科技成果轉化基金集聚區。 |
(三)強化“多點”全域協同。
中部打造以荔灣、越秀、天河、海珠、番禺重點片區為主體的多點組群,圍繞研究開發、技術轉移、檢驗檢測認證、創業孵化、知識產權、科技金融等,打造國際一流高端科學研究與技術服務集群。
專欄中部多點重點建設內容 |
粵港澳大灣區生命健康產業創新區。以轄內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醫藥領域)、三級醫院、三甲醫院、全國百強醫院等醫療機構、行政主管部門、生命健康相關行業的企業等組成集政產研醫高度集聚融合的資源優勢,建設“一區兩中心”,打造一核一軸五園區為格局的生命健康產業創新區。 黃花崗科技園。結合中心城區實際和區域獨特優勢,創新園區管理機制和發展模式,發展“寫字樓高新技術產業”,培育信息服務、文化創意、健康醫療等具有中心城區特色的新興產業集群。 花果山超高清視頻產業特色小鎮。以內容制作為核心,產業服務、展貿體驗及人才配套為支撐,圍繞5G+4K/8K(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超高清視頻技術)兩大核心技術,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樹立技術、設備、網絡、服務等多維度的應用標桿,打造成為5G+4K/8K國際產能合作平臺最優示范特色小鎮,構建全球5G+4K/8K展示應用與貿易中心、海外5G+4K/8K成果在粵轉化服務平臺、灣區5G+4K/8K數字內容創新制作基地、廣州5G+4K/8K一站式集成服務中心。 中大國際創新生態谷。突出產城聯動、生態賦能,定位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交流合作樞紐、創新創業集聚高地和生態休閑特色空間,整合區內大學、大院、大所、大裝置、大平臺等科研資源,打造新港路科技創新帶,推動環中大、環濕地區域城市更新、創新迭代、產業升級,實現生產、創造與自然無界共生。 海龍廣佛高質量發展科創示范區。以海龍國際科技創新產業區為基礎,將科創區建成集人才鏈、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融合發展的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重要節點和廣佛科創產業高地,形成“廣州創新大腦、佛山轉化中心”格局。 白鵝潭沿江總部經濟帶。建設成為高端服務業集聚區和高端產業協同發展的核心平臺。圍繞白鵝潭產業金融服務創新區等區域,建設華南新三板生態圈,積極推動白鵝潭產業金融服務創新區申報成為省級高新區。以大坦沙國際健康生態島、廣州國際醫藥港為平臺,重點建設現代中醫藥產業高地,打造國際化、高端化、規模化的國家級醫藥健康綜合試驗區。 天河智慧城核心區。探索創新建設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統籌推進天河科技園和天河軟件園發展,以數字經濟、智慧城市、工業互聯網、數字文創、數字農業、智能網聯汽車等產業為主攻方向,建設功能布局合理、主導產業明晰、雙創活力迸發、產城深度融合的高質量發展平臺。 廣州天河高新區。高水平打造天河軟件價值創新園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園,著力打造一流的產業發展生態和創新創業生態,努力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新興產業集聚區、轉型升級引領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天河中央商務區。對標國際一流,推動環境整體提升成果落地實施,發揮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省級示范基地作用,借力港澳深度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打造國際化中央活力區、“四個出新出彩”示范區。 廣州大學城。聚焦機制創新和挖潛擴容,高水平做好城市設計,加快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廣州大學城片區建設,優化提升高校重點科研和孵化平臺,培育一批獨角獸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集群,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創新創業示范區、技術創新策源地、高質量發展驅動器。 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價值創新園。以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為主導產業,積極推進汽車人工智能、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形成汽車制造的完整產業鏈條,配套發展零部件、物流、商貿等關聯服務行業,打造智能、環保、綠色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園。 番禺智慧城市價值創新園。重點圍繞“互聯網+”領域,以創新研發領頭,建設環大學城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基地,發展全球萬物互聯產業總部基地、大數據云計算產業、物聯科技孵化綜合產業、智慧城市產業、智慧制造產業、科技體驗展示產業、物聯網、VR(虛擬現實)等數字產業。 |
東部北部打造以黃埔、白云、花都、從化、增城重點片區為主體的多點組群。圍繞產業創新全過程和重點環節,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和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推動重大技術成果轉化應用,打造全球科技賦能產業發展增長極。
專欄東部北部多點重點建設內容 |
廣州民營科技園。立足全國首個以民營經濟為特色的國家高新區產業園發展基礎和底蘊,圍繞建設“全國民營經濟改革創新示范基地”總體定位,推進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構建最佳營商環境,吸引和匯聚各類高端創新資源,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民營經濟科技創新活躍的典范區。 白云湖數字科技城。加快培育和集聚一批數字經濟領軍企業,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推動高端軟件、云計算、新一代通信網絡、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等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創新,努力建設“數字中國”實踐高地。攜手佛山南海電子信息產業園,打造廣佛同城數字經濟創新示范區。 廣州空港經濟區。依托白云機場大型樞紐機場的綜合優勢,大力引進和培育包括樞紐機場功能性服務業、國際空港配套性服務業、臨空指向高端化制造業、航空相關科技服務業等,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際航空產業城、世界樞紐港。 廣州國際生物島。聚力創建國家生物醫藥政策創新試驗區,打造世界頂尖的生物醫藥和生物安全研發中心。依托廣州實驗室、生物島實驗室、中以生物產業孵化基地、華南生物材料快速通關平臺等優勢資源,聚焦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和創新藥物等領域的前沿技術與創新產品的發展,打造國際化的生物技術和醫藥研究開發及產業化基地,國家級的生物產業研發和中試基地。匯聚生物醫藥企業,逐步形成高端產業聚集優勢。搭建以官洲國際生物論壇為代表的專業交流平臺,建設以人類細胞譜系大科學研究設施、三級病原微生物實驗室、思拓凡生物制造工藝學院等為代表的研發中心,不斷拓展中以等國際合作,成為廣州打造全球生物醫藥產業新高地的核心驅動,在全球生物醫藥版圖中清晰標注“廣州位置”。 黃埔·云埔片區。依托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大力發展高端制造、現代物流,打造具有影響力的先進制造園區。 廣州花都高新區。以高端、高新為特色,面向全球引資引技引智,吸收集聚高端要素,集中發展汽車等制造業,培育發展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工業機器人、航空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先進制造業新的增長點。 花都智能電子綠色價值創新園。依托粵港澳大灣區空鐵核心樞紐,發揮龍頭企業集聚優勢,打造華南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新高地。推進生產、生活、生態領域與5G應用的充分結合,完善交通路網,加快永九快速路北延線(二期)的推進,加強軌道銜接,建設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水系及智慧家居等一體化的園區,打造人工智能產業與場景應用融合發展的標桿示范基地。 廣東從化經濟開發區。精準聚焦汽車及零部件、家用電器、生物醫藥、新材料、精細化工等產業,積極發展5G大數據產業、氫能產業,聚力打造高端高質高新現代產業體系,做大做強實體經濟。 廣州科教城片區。依托廣州科教城打造集職業教育、培訓、實訓(鑒定)、研發、職業指導和創業孵化于一體的國際一流教育聚集區及南方職業教育高地。依托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五所增城總部新區重點發展研究開發、檢驗檢測認證、科技咨詢、科學技術普及等專業科技服務。 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依托超視堺、維信諾、中汽研中心華南基地、國家級增城僑夢苑等龍頭和平臺,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及新能源汽車、金融科技、大健康等領域,推進“一區多園”發展,推動國家級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進位躍升,實現擴容提質,融入大灣區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協作分工,建設具有競爭力的國際化現代化產業新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中部新興的智造高地。 |
南部打造以南沙重點片區為主體的多點組群。加快建設南沙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發揮國家級新區和自貿試驗區優勢,依托灣區、面向全球,打造國際科技交流合作高地。
專欄南部多點重點建設內容 |
南沙慶盛科技創新產業基地。提升慶盛站綜合交通服務能力,發揮慶盛高鐵站與廣深港科技創新走廊沿線重點區域互聯互通優勢,圍繞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物醫藥、“互聯網+”等高端產業,建設發展成廣州重要創新功能區節點。先行打造南沙慶盛人工智能價值創新園區,推進人工智能產業化應用各個領域的全覆蓋,形成領先的人工智能城市典范。 明珠科學園。南沙科學城核心區,將聚合、提升中科院在穗研究力量,推動中科院各類創新機構、高端創新平臺集聚,建成空間布局相對集中、科研資源共建共享、學科領域交叉融合、科研人才高度集聚的科教融合新城,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前沿科學研究和高技術應用的人才高地和創新高地。 粵港深度合作園南沙樞紐片區。銜接香港標準,以共建共享為原則,重點在資訊科技、專業服務、金融及金融后臺服務等領域深化粵港合作。 南沙慧谷片區(資訊科技園)。在慧谷片區統籌國內外海洋科學與工程創新資源,建設海洋科學與工程領域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科教融合生態體系,加強全球海洋科學與工程創新網絡和能力建設,打造全球海洋工程創新中心。支持資訊科技園創新體制機制及合作模式,布局重大科技創新工程,推動與港澳及國際創新成果轉化。 萬頃沙戰略性新興未來產業片區。打造國際一流的醫療產業創新中心,創新發展精準醫療,加快精準醫學產業基地建設,積極布局數字生命產業,搭建生命健康大數據平臺,加快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應用。數字谷重點發展人工智能、5G、第三代半導體、集成電路、物聯網、北斗、新興軟件開發等領域。 龍穴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聚區。聚焦海洋、能源、信息、生物和空天等領域謀劃和布局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聚一批頂尖科技創新人才,產出世界級重大科研成果,成為戰略產業策源地,形成設施先進、學科交叉的世界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和條件平臺。 |
廣州市科技創新“一軸四核多點”總體空間布局
四、堅持“四個面向”,強化科技重點領域部署
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戰略前沿與基礎研究領域、前沿技術與重點產業領域、城市治理與民生科技領域,加強技術領域系統部署,集中力量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催生一批具有引領性、帶動性的科技前沿成果。
(一)戰略前沿與基礎研究領域。
1.生命科學。
重點部署具有重大影響、能夠顯著改變科技與經濟社會等競爭格局的顛覆性生物技術。針對復雜生命科學重大前沿方向,促進生物技術與多學科的交叉融合。
重點領域生命科學 |
干細胞與再生醫學。重點發展干細胞重編程及定向分化技術、造血干細胞及肝實質細胞等功能細胞體外擴增技術、腦損傷后修復神經系統功能的神經再生技術、實現復雜生理功能再生的智能化工程技術、利用間充質干細胞實現部分疾病治療的臨床應用技術。 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針對腦功能聯結研究的特點開展技術研發與自主創新。重點分析模式動物和人類基因組信息,研究腦認知的基本規律和重大神經精神疾病發病機理,并以此為基礎開發新型診療技術。研究人工智能與大腦模擬關鍵技術、腦機接口技術、類腦智能信息處理技術。發展新型神經電極陣列制備技術、用于生物光學成像的多波長超快激光技術。 基因工程。運用高通量測序抗體組庫、單細胞克隆及生物信息學研究病毒疫苗免疫后的抗體反應及機制。研究基于多肽藥物生物法制備的產業化關鍵技術。利用基因檢測對癌癥、高血壓、糖尿病、出生缺陷和罕見病等進行篩查、防治和治療。 人類細胞譜系研究。 |
2.海洋科技。
聚焦深海探測等前沿應用,依托冷泉生態系統研究裝置、極端海洋動態過程多尺度自主觀測科考設施、天然氣水合物鉆采船(大洋鉆探船)及天然氣水合物開采與儲運裝備等,重點突破海洋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建設海洋科技創新核心區。
重點領域海洋科技 |
海洋環境立體觀測技術。重點研究快速水下機器人異構主網觀測應用技術、地波雷達探測關鍵技術與組網技術、近海底精細光學圖像處理及識別技術。加快突破海洋地聲探測技術、深遠海海—氣耦合實時監測技術、深遠海海面及海底組合立體監測關鍵技術及裝備、深海極高靈敏光纖矢量微震探測技術。 海底資源勘查與開發。優先研究近海底高精度綜合地球物理探測技術、天然氣水合物高精度勘探資源評價及開采環境評估技術。加強可燃冰資源勘查開采技術攻關,開展降壓法、加熱法、化學抑制劑法和二氧化碳置換法等開采技術研究。開展鉆井、完井、固井以及水平井、壓裂等關鍵施工技術研發。 海洋生物資源開發與利用。重點研究海洋漁業資源智能觀測技術、海洋來源藥物及其先導化合物的合成關鍵技術。加快突破海洋生物酶及微生物開發利用技術、深海環境生物資源評價技術、海洋生物活性物質高值化利用技術。 海洋環境安全保障。重點研究水下低小慢聲學目標探測技術體系、大洋鉆探的流體環境監測/檢測技術。加快部署海洋災害風險評估與管控技術、島礁海洋生態系統的修復與保護技術、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容量計算技術。加強開采安全與環境評價研究,積極研究可燃冰開采可能誘發的全球氣候變化、海底地質災害及對深海生物群落的影響,建立相應的動態監測、災害預警和控制技術。 海洋開發裝備。重點研究冷泉生態系統研究裝置、極端海洋動態過程多尺度自主觀測科考設施、新型波浪能發電裝置、深遠海大型智能養殖平臺,著力發展大深度自主水下機器人、海底冷泉智能尋址探測國產化裝備。全面提升可燃冰開采的設備技術水平,加強開采技術和方法集成。 海洋信息化。重點發展海洋數據高效壓縮與智能搜索技術、水下非聲導航定位技術、海洋數據標準化與云存儲技術。積極布局水下激光通信技術、海洋大數據智能挖掘與知識發現技術、高感知度海洋信息可視化技術。支持發展水下聲通信組網技術、數字化造船關鍵技術和海洋“互聯網+”關鍵技術。 |
3.半導體與集成電路。
推進實施“穗芯”計劃,圍繞EDA(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芯片架構、優勢芯片產品、特色工藝制程、第三代半導體、生產設備核心部件、先進封裝技術、芯片評價分析技術等方向開展硬件基礎創新、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重點領域半導體與集成電路 |
設計技術。重點突破儲存芯片、處理器等高端通用芯片設計,大力支持射頻芯片、傳感器芯片、基帶芯片、交換芯片、光通信芯片、顯示驅動芯片、RISC—V(基于精簡指令集原則的開源指令集架構)芯片、物聯網智能硬件核心芯片、車規級AI芯片等專用芯片的開發設計。大力發展第三代半導體芯片,前瞻布局毫米波芯片、太赫茲芯片等。 制造技術。重點推進模擬及數模混合芯片生產制造,滿足未來射頻芯片、功率半導體和電源管理芯片、顯示驅動芯片等產品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優先發展特色工藝制程芯片制造,支持先進制程芯片制造,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探索發展FDSOI(全耗盡絕緣體上硅)等新技術路徑。發展MOSFET(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IGBT(大功率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高端傳感器、MEMS(微機電系統)、大功率LED(發光二極管)器件、半導體激光器等產品。支持氮化鎵、碳化硅、砷化鎵、磷化銦等化合物半導體器件和模塊的研發制造。 封測技術。大力發展晶圓級封裝、系統級封裝、凸塊、倒裝、硅通孔、面板級扇出型封裝、三維封裝、真空封裝等先進封裝技術。加快IGBT模塊等功率器件封裝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支持現有封測企業開展兼并重組,緊貼市場需求加快封裝測試工藝技術升級和產能提升。 半導體材料及關鍵電子元器件。大力發展氮化鎵、碳化硅、氧化鋅、氧化鎵、氮化鋁、金剛石等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積極發展電子級多晶硅及硅片制造,加快氟聚酰亞胺、光刻膠、高純度化學試劑、電子氣體、碳基、高密度封裝基板等材料研發生產。大力支持納米級陶瓷粉體、微波陶瓷粉體、功能性金屬粉體、賤金屬漿料等元器件關鍵材料的研發及產業化。 |
4.空天科技。
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強化空天基礎領域、顛覆技術和前沿技術研究,加大核心技術儲備,集中力量攻克制約發展的新動力、新軟件、新技術等瓶頸問題。
重點領域空天科技 |
先進運載。重點研究先進動力技術、先進航天器平臺技術與載荷技術、臨近空間和高超聲速飛行器關鍵技術、天地往返重復使用運載器技術、動態寬域飛行器與發動機一體化試驗技術、地面試驗技術、智能設計與制造技術。 衛星應用。重點研究全球高精度無縫實時對地觀測技術、高性能五維一體空間信息服務平臺技術、多元空間信息融合技術、高精度時空管理技術。依托廣東省北斗衛星應用芯片及系統集成工程實驗室、廣東省地理時空大數據工程實驗室等,突破北斗衛星應用系統核心元器件和系統集成技術、高精度北斗定位數據處理系統技術、大規模空間數據融合分析與服務關鍵技術、高精度測繪、高精度多模衛星導航數據處理分析與實時定位軟件等技術。 空天信息服務。重點研究多維多尺度高精度定量遙感技術、空間智能機器人技術、海空天一體化態勢感知與區域環境監測技術。 |
(二)前沿技術與重點產業領域。
1.新一代信息技術。
圍繞控制與無人系統、智能網聯汽車,量子科技、通信與網絡技術、新型顯示、工業互聯網、高端軟件、高性能計算等領域,集中力量突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核心關鍵技術,搶占產業未來發展先機和制高點。
重點領域新一代信息技術 |
控制與無人系統、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基于多源傳感融合和智能網聯的無人汽車協同感知與控制技術、車載高精度傳感器件與模塊研發技術、智能化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研發技術、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評價技術、5G—V2X(基于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設計的車聯網無線通信技術)系統研發與應用技術。重點支持汽車與設施信息交互、動力能源監測、動力系統控制與整車集成等關鍵技術研發。 量子科技。聚焦量子通信、量子測量、量子計算等領域,加強量子調控和量子信息戰略性研究,推進量子功能材料和器件研發。積極研發城域、城際、自由空間量子通信技術,適時開展量子通信網絡試點,探索量子通信產業化有效路徑。探索開展量子精密測量和量子計算機研究,推動量子測量應用成果的產品化和量子計算機的物理實現。 新型顯示、虛擬現實與交互。突破曲面、折迭、柔性等關鍵技術,加快量子點、超高清顯示、印刷顯示、柔性顯示等新技術研究,提前布局激光顯示、3D(三維)顯示、Micro LED(微型發光二極管)等新型顯示技術。加強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面板制造、4K/8K超高清視頻關鍵設備創新研發和量產。加強動態環境建模、新型顯示和傳感器、系統開發工具、實時三維圖形生成、多源數據處理等技術的自主研發能力。推進虛擬現實與工業設計、健康醫療、建筑設計、地質勘探、智能交通、文化教育、生活娛樂等領域的融合創新發展。 新一代信息通信與網絡技術。重點發展新型計算機及信息終端設備制造、新一代移動通信、下一代高速光傳輸、下一代光接入、可見光通信、太赫茲通信以及衛星寬帶通信等技術。強化在5G無線技術、5G網絡與業務、5G測試與儀器儀表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前瞻性布局6G(第六代移動通信技術)預研。 太赫茲。圍繞太赫茲研發與產業化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推動產業價值鏈高端環節如高功率輻射源、高靈敏度探測器、核心芯片、太赫茲波器件、光譜系統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關鍵組件及系統的研發。發展太赫茲集成電路、融合天線與前端的一體化太赫茲系統、面向6G和未來無線通信的太赫茲無線通信技術、面向國家安全大流量快速安檢的太赫茲成像技術。 工業互聯網。開展時間敏感網絡、確定性網絡、低功耗工業無線網絡等新型網絡互聯技術研究,加快可視化編程、復雜系統建模、工業APP(應用)開發工具等關鍵共性技術和產品研發,推進邊緣計算、深度學習、增強現實、虛擬現實、區塊鏈等新興前沿技術在工業互聯網的應用研究。 物聯網與感知技術。研究動態復雜網絡系統、邊—云—端協同的通信網絡架構,研究基于數據的新一代通信理論,通信計算融合以及分布式自適應資源(包括通信、計算、存儲等資源)分配與編排方法。重點突破視覺、觸覺、位置、測距、圖像感知、嵌入式算法等傳感器關鍵核心技術。 高性能計算系統和高端軟件。開展新型多維度混合并行計算模型、跨平臺統一編程模型、多級混合運行模型和重大數值模擬應用的核心共性算法研究。面向多超算中心協同計算和大數據傳輸需求,研究低延遲通訊協議、超算互聯網拓撲和路由優化方法。面向基礎軟件重點領域,突破并掌握云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信息安全、面向黨政辦公的基礎軟件平臺。推進設計仿真工業軟件適配中心建設,重點研發CAD(計算機輔助設計)、EDA等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突破三維設計和建模仿真軟件、地理信息平臺型軟件等關鍵技術。支持基于開源軟件的創新研發。 網絡空間安全治理。開展互聯網基礎設施、數據、網絡公害、新技術新應用領域安全治理的戰略性、基礎性、前沿性研究。著力研究大規模網絡攻擊的機理和過程分析技術、網絡傳輸安全防御技術、新一代網絡空間威脅感知技術。 |
2.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
深化人工智能前沿基礎理論研究,推動高性能大數據處理體系架構、云存儲與數據管理、應用服務等領域的關鍵技術研究,推動云計算、區塊鏈等在金融、物流等領域應用的關鍵技術研究,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新生態。
重點領域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 |
自主無人智能技術。重點研究駕駛行為智能分析技術、復雜動態場景感知與理解技術。加快突破復雜環境下基于計算機視覺的定位、導航、識別等機器人自主控制技術。 前沿與應用基礎理論。優先突破自主協同控制與優化決策理論、跨媒體感知計算理論、大數據智能理論、類腦智能計算理論、混合增強智能理論、高級機器學習理論、量子智能計算理論和方法,加強群體智能理論研究。 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優先研究高層語義理解與融合的人機語音交互技術、自然語言認知、理解與推理技術,短文本計算與分析技術、智能情感計算技術、面向機器認知智能的語義理解技術、跨語言文本挖掘技術、基于語義地圖的情境理解和多智能體協作技術,文本檢索、挖掘與信息抽取技術。 計算機視覺技術。重點發展面向公共安全領域智能感知與識別技術、視覺目標檢測自主學習關鍵技術、機器人藝術視覺感知創作技術、跨模態的機器人情感認知技術、臨床應用環境下手術機器人感知技術。 跨媒體融合技術。優先開展跨媒體多元知識統一建模技術、典型場景下的跨媒體推理應用技術、內容智能審核和風控評級、面向開放環境的自適應場景及交互對象的視覺感知與建模技術研究。 認知與神經科學。重點突破腦認知的學習與記憶機制的建模與計算、基于在線學習與評估的智能腦機共享控制與康復應用技術。積極研究生物神經信號檢測與自適應、生物感知與認知神經信息處理、生物運動行為交互調控、微型高相容植入式神經接口、非植入式腦機接口。 云計算。研究自適應優化和可伸縮的新型混合存儲系統、原生云架構技術、多目標優化的資源管理與調度技術、邊云協同計算技術、異構計算加速技術、云數據中心運行評估與預測技術、高效云應用開發支撐技術、多云融合及云互聯技術、高通量低熵共享云計算系統。 大數據。突破大數據獲取與數據中臺技術、大規模數據高效表達壓縮與存儲技術、高效可擴展的大數據高通量計算及優化技術、數據安全與用戶隱私保護技術、流數據復雜高維數據以及特定約束條件下的數據分析技術、復雜應用場景下的大數據在線分析與可視化技術、安全可信大數據架構技術。 區塊鏈。突破區塊鏈系統構建與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大規模高頻次交易共識算法、區塊鏈分片及多鏈技術、鏈上鏈下數據隱私保護關鍵技術、用戶身份隱私保護關鍵技術、智能合約及安全技術、跨鏈技術、可信計算環境下數據存儲計算技術以及同態加密、多方安全計算技術。 數字生活。加強數字家庭/社區網絡信息共享及網絡互通技術研發、集成和應用。支持移動消費平臺架構設計、移動圖形圖像處理與檢索技術、移動支付及安全技術、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技術等研發與集成應用。 數字教育。加強數據驅動下的學習分析、適應性學習及智能導學、教育數據挖掘等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突破基于物聯網、可穿戴設備、云計算、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核心技術,構建智慧教育教學環境。 數字創意。突破數字內容產品的生成、處理、檢索與保護等關鍵核心技術。圍繞游戲引擎、虛擬現實、裸眼3D等核心技術攻關,推動游戲電競企業利用人工智能、5G、VR/AR(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新興技術研發電競內容和衍生產品。 |
3.生物醫藥。
加速生物技術與信息技術融合,創新發展精準醫療、數字生命等前沿交叉領域,著力突破生物醫藥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助推廣州生物醫藥產業向價值鏈、創新鏈高端發展。
重點領域生物醫藥 |
生物制藥。支持開展藥物原始創新和產業化,重點發展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精準藥物設計技術、DNA(脫氧核糖核酸)編碼集中庫的合成及篩選技術,生物類似藥設計、制備、載體及劑型等關鍵技術。發展抗體藥物、全新結構蛋白及多肽藥物、核酸藥物、生物疫苗等。加快突破海洋基因工程藥物及生物制品研發關鍵技術,支持開展抗體藥物人源化及人源性抗體研究。推動細胞治療關鍵技術研發,開展免疫細胞治療研究、細胞治療藥物研究開發等。 檢驗檢測及精準醫療技術。優先研究細胞、蛋白類生物藥活性檢測技術,突破基于分子檢測和分子影像的精準診斷及療效評價技術,小型桌面式高通量基因測序儀研發關鍵技術,病毒核酸分子檢測及相關技術。開展移動醫療、體外診斷、生物3D打印、植入式醫療器械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醫學影像技術。重點發展基于人工智能的肺部CT(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新冠診斷技術、基于超聲微泡分子影像的診斷治療一體化技術。加快突破超極化氣體肺部磁共振成像技術、高端醫學影像設備關鍵技術。 納米生物技術。著力開展智能RNA(核糖核酸)納米疫苗的研發。加快研究腫瘤領域的新型生物材料和納米生物技術應用,突破分子影像技術和納米科學技術、基于納米技術的自抗菌醫用生物乳膠復合材料關鍵技術。 醫療儀器創新研究和制造。依托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突破人工肺、呼吸機、移動DR(便攜式X射線攝影設備)等高端醫療器械及核心零部件開發技術。重點開展生物3D打印及組織修復高端醫療器械創新平臺研究,大力發展智能可穿戴診療器件關鍵技術、康復訓練機器人關鍵技術。研究血管支架、人工關節和脊柱、人工耳蝸、高分辨人工視網膜、心臟起搏器等高端植介入產品以及新型體外快速診斷儀器和試劑的核心關鍵技術。 現代中藥。優先研究基于固定劑量組合的中藥和民族藥現代化技術,發展圍繞重大疾病針對中醫藥臨床治療優勢病種的中藥新藥,加快推進中醫藥領域經典復方、中醫經方、醫療機構院內制劑為主要來源的中藥新藥研發。加快突破基于大數據的中藥和民族藥研發技術、先進制藥和療效評價技術。積極推進研發一批先進的中醫器械和重要制藥裝備。 |
4.新能源。
圍繞新能源重點領域,超前部署關鍵核心技術,集中攻關、示范試驗和應用推廣一批新能源技術,推動能源技術優勢加快轉化為經濟優勢。
重點領域新能源 |
氫能源。以重大需求為牽引,系統布局氫能的綠色制取、安全致密儲輸和高效利用技術。優先突破氫燃料電池應用技術、基于儲氫材料的高密度儲氫技術。重點發展太陽能光催化、光電催化和熱分解水制氫技術。 可再生能源。重點研究高效光伏環保型功能材料技術、高可靠光伏建筑一體化智能微網技術、柔性襯底薄膜電池技術。積極發展太陽能電池板表面清潔技術、新型高效低成本疊層太陽電池技術、農林畜牧廢棄物能源化工技術、海上風電關鍵技術、風電場智能管理技術、主動型生物質能源的培育與轉化技術、纖維素類生物質組份清潔分離預處理技術。 新能源汽車。重點突破高性能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總成關鍵技術、智能電動汽車新型電子電氣架構關鍵技術、高性能長耐久一體化電驅動系統集成技術、電動汽車動靜態高效無線充電技術、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 智能電網。重點發展智能電網儲能技術,研制以智能電網為基礎的綜合能源系統,推進電力用戶與電網深度互動技術、高壓大容量柔性直流輸電技術、多能互補型新能源微電網技術、直流供電技術、環保型絕緣技術、智能運維技術等研究。 先進儲能技術。重點突破可再生能源儲能系統和技術。加快開展金屬鋰陽極電池中抑制鋰枝晶研究。積極發展微型超級電容器的設計和制造技術、聚合物電解質在高性能鋰電池中的應用技術、鉬基化合物納米材料。 能源信息化和綜合利用。優先發展能源大數據分析平臺及資源調度精準分配技術。加快發展太陽能儲能的AI智能化應用及能源管理系統的互聯技術、室內用戶熱舒適要素研究與建筑節能設計。支持研究多能源智能協同生產、智能網絡的協同控制、智能監測與調控等技術。 |
5.新材料。
面向重點應用領域未來發展需求,在新材料重點領域推進原始創新和顛覆性技術創新,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成果和核心專利。
重點領域新材料 |
重點基礎材料。重點突破綠色精細化學品制造關鍵技術、生物基紡織材料關鍵技術。加快發展合成樹脂高性能化及加工關鍵技術、新型金屬材料加工技術、高端超純電子化學品關鍵技術、石油化工下游產品深加工技術。 新型顯示與戰略性電子材料。突破新型顯示產業應用關鍵核心技術,大力發展戰略性電子材料制備與應用各環節的共性關鍵技術。圍繞新型顯示材料與器件、第三代半導體及前沿電子材料與器件、大功率激光材料與器件等方向,大力發展6—8英寸導電4H—SiC(四氫碳化硅)襯底及外延片產業化關鍵技術,開展高頻電子電路基材研發,加快研制新型高頻低損耗體聲波濾波器關鍵材料。 納米材料與器件。重點突破新型MEMS氣敏傳感材料與器件,組織工程支架、納米再生醫學及植入體納米表面改性技術。大力發展高品質大面積石墨烯薄膜工業制備技術、柔性電子器件大面積制備技術、高催化活性納米碳基材料與應用技術、納米無線傳感材料與器件、新一代納米藥物靶向材料。 先進結構與復合材料。圍繞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及其復合材料、高溫與特種金屬結構材料、輕質高強金屬及其復合材料、先進結構陶瓷與陶瓷基復合材料、先進工程結構材料、結構材料制備加工與評價新技術、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結構與復合材料等方向,優先突破超純凈冶煉、缺陷控制、組織調控、復雜及大型構件制備關鍵技術,高品質功能纖維及紡織品制備技術。 高端功能與智能材料。圍繞先進能源材料、關鍵醫用與防疫材料、高端分離膜及催化材料、機敏/仿生/超材料、特種與前沿功能材料和材料基因工程應用技術等方向,解決高端功能與智能材料的重大基礎原理、核心制備技術與工程化應用等關鍵問題。重點發展氫能及燃料電池關鍵材料與技術、制膜原材料的國產化和膜組器技術。大力發展智能材料制備技術、智能結構的設計與制備技術、關鍵裝置的監控與失效控制技術。 新一代生物醫用材料。重點突破用于癌癥免疫治療的納米藥物關鍵技術,大力開展生物適配表面的設計與制備、生物大分子藥物高效遞送載體研究,發展骨組織再生與精準修復材料關鍵技術、高端醫療植介入器械的國產化原材料及制備關鍵技術、藥學活性生物材料的開發與應用技術。 前沿新材料。前瞻布局前沿新材料研發,重點推進高品質、層數可控、低成本、高產率的石墨烯、金屬硫族化合物、硼烯、黑磷等新型二維材料的規模制備技術。重點研究具有傳統材料所不具備的微觀結構和超常物理性質的人工微結構材料或復合結構材料,發展超材料的結構設計與性能測試技術。圍繞聚集誘導發光材料開展應用轉化研究,重點發展基于聚集誘導發光材料的免疫熒光檢測和分子診斷技術,推動在腫瘤標志物檢測、心肌標志物檢測、傳染病檢測、毒品檢測等應用領域的技術開發。 |
6.先進制造。
加快發展集約型、數字化、高附加值、綠色循環等先進制造技術,在先進制造細分領域,力爭率先突破、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關鍵技術與裝備產品。
重點領域先進制造 |
增材制造。重點發展增材制造專用材料制備技術、增材制造的核心裝備設計與制造技術。加快突破增材制造的結構優化設計技術。 激光制造。加快突破激光與材料制備技術、先進激光精密微細制造技術和激光器與核心功能部件制造技術。積極發展大功率激光高效制造技術、復雜構件表面的激光精細制造技術。 智能機器人。優先突破智能機器人感知與認知技術、人機自然交互與協作共融技術。大力發展機器人關鍵產品/平臺/系統研發與應用技術、高性能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共性關鍵技術。加快推進智能機器人學習與智能增殖技術、機器人系統集成與應用技術、機構/材料/驅動/傳感/控制與仿生的創新技術研究。 智能工廠。加快突破智能工廠的可重構技術。大力發展CPS(信息物理系統)制造執行系統與運營管理技術,制造過程的系統設計、控制與優化技術。加快研制工業互聯網技術與系統、智能控制器與系統。 智能裝備和關鍵部件。加快發展重大成套機械裝備、復雜大型構件高效加工技術及裝備、復合加工工藝及裝備、精密與超精密加工工藝及裝備。積極發展智能機床、新材料成形及加工裝備,智能制造用/特種專用儀器儀表以及工業傳感器。圍繞光學和電子束光刻機關鍵部件和系統集成開展技術攻關。 先進制造基礎技術。重點開發工業驗證平臺與基礎數據庫,著力突破制造過程安全保障關鍵技術。積極研究先進制造基礎工藝技術、工業軟件核心技術。 網絡協同制造。大力發展資源管理與智能供應鏈技術、智能檢測與控制技術。支持研究網絡協同制造平臺技術,開發網絡協同制造工業軟件。 綠色制造。加快研制綠色加工工藝與裝備,積極研究資源循環利用核心技術,加快發展制造系統能效優化關鍵技術。 先進裝備制造技術。著力突破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裝備及成套工藝、新型電子制造關鍵裝備。高檔數控機床與關鍵零部件領域,開展超精密加工、復合加工、綠色潤滑等基礎技術及智能配套技術研究及創新。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設計及制造技術領域,加大對軌道交通信號、供電、車站配套、磁軌制造裝備、真空管道等設備技術、系統的研發。航空航天裝備設計及制造技術領域,大力推動航空發動機及高溫合金材料、高溫涂層材料、航空低成本復合材料、防腐蝕材料、潤滑材料研發。海洋工程裝備與高技術船舶領域,積極突破高端船舶設計建造技術、船體結構輕量化技術、船型優化節能技術等關鍵共性技術。加快發展高性能醫療設備設計及制造技術、高端能源裝備設計及制造技術、智能農業裝備設計及制造技術。 |
7.文化科技與現代服務業。
面向生態集聚的新趨勢、服務消費升級的新需求和服務場景創新的新特征,系統布局共性基礎技術研究,加快文化科技場景、現代服務業場景服務技術創新與應用。
重點領域文化科技與現代服務業 |
文化科技。系統布局媒體融合、數字文化、文旅融合、文化遺產保護等文化科技場景服務技術創新與應用。突破虛實互動協同展演設計與布景呈現、三維成像與智能交互、聲光電一體控制與多維綜合展演等技術,研發展演時空變換、虛實與視聽呈現、實時監測與智能調度、虛擬現實互動引擎等系統與裝備。 生產生活服務場景技術創新與應用。電子商務。加強電子商務新技術研發、集成與應用,研究網絡化生產經營和消費服務技術,重點發展電子商務云服務、3D內容的個性化創意創作、自適應流通、通關協同和網絡交易業務集成等關鍵技術。現代物流重點攻關網絡優化、智能標簽自動識別、信息表征和交換、供應鏈全程質量跟蹤和檢測、智能交通服務等技術,推廣普及新一代移動通信、道路交通信息通訊系統、自動導引車輛、不停車收費系統等集裝單元化技術。現代金融。在金融產品開發、運營管理、風險管理等環節,加強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生物特征識別等技術研發應用。綜合科技。針對城市經濟和產業發展需求,集成精準服務與科技大數據、資源分享等理論成果以及服務適配定制、資源集成、智能服務交易等技術成果。 科技服務場景技術創新與應用。研究開發。研究科技資源池構建、科技資源數據分析、科技資源精準服務、分布式科技資源空間優化與配置、開放式科技云服務系統等關鍵核心技術。技術轉移。研究技術成果的熟化分析與評價、基于互聯網的技術交易全鏈條服務支撐技術。創業孵化。推動創業孵化服務利用新技術、應用新理念、開創新模式。積極拓展技術成果評估、科學實驗、試制與檢測、科技情報等創新支撐服務。科技咨詢。支持開放式科技咨詢的服務模塊化標準與規則、科技咨詢運營流程與支撐技術等相關研究。檢驗檢測認證。支持質量提升試驗檢測與評估、重要關鍵設備安全監測評估、試驗檢測評估標準規范等關鍵技術研究,開發分析、測試、檢驗、認證等一站式服務協同技術、服務模式與流程。 |
(三)城市治理與民生科技領域。
1.綜合治理與公共安全。
推動海綿城市、平安城市、智慧城市建設和城市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管理。在城市建設領域以及社會治理領域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和應用示范。
重點領域綜合治理與公共安全 |
城市大腦。大力發展“城市大腦”通用計算、數據整合、算法服務、物聯感知、網絡安全技術。強化大數據、人工智能、5G、“互聯網+”、云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在平臺系統建設、全域感知網絡建設、應急通信網絡建設、城市規劃決策中的應用。 城市環境監測和預警。探索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衛星定位系統和無人機系統、智能機器人在城市管理中的應用,實現對城市進行多分辨率、多維度的管理。推動5G通訊頻段、超高清視頻、計算機視覺識別等新技術手段的應用,實現應急監管在偏遠地段、特殊環境等情形的智能預警和協同指揮。 城市建設現代工程技術。重點開展城鎮用地節約集約和低效用地再開發研究。加快發展樞紐型和控制性水利工程及水資源配置關鍵技術、城市深部空間利和循環經濟發展關鍵技術。支持重大交通基礎設施規劃與建設核心技術、新一代綠色智能建筑關鍵技術、現代工程關鍵共性技術等重點領域研究與應用。 公共安全。著力突破公共安全應急處置與救援技術、公共安全監測預測預警技術。大力推廣應用安全生產先進適用安全技術,提升交通安全保障能力,推進實施“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科技強安專項行動。 |
2.資源開發與綠色低碳。
圍繞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發展資源高效開發和集約利用技術,支持有關企事業單位制定和推廣應用節能環保與綠色低碳新技術、新產品標準,鼓勵企業和市民應用節能環保與綠色低碳新技術、新產品。
重點領域資源開發與綠色低碳 |
資源開發。加快煤炭資源綠色開發、水資源高效開發利用,研究油氣與非常規油氣資源開發。突破金屬和非金屬資源清潔開發與利用等關鍵技術。 資源綜合利用。重點發展再制造表面工程、增材制造、疲勞檢測與剩余壽命評估等關鍵技術,工業廢水脫鹽與水回用關鍵技術。積極發展建筑垃圾和道路廢物高值利用技術、廢舊消費品資源收運與清潔再生利用技術、含重金屬濕法冶煉廢渣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技術。 生態環保。重點消化吸收垃圾集中分選、生物處理、清潔焚燒、衍生燃料制備、飛灰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置、填埋氣收集利用、滲濾液處理、臭氣控制、不達標填埋場治理和大型環保設備國產化等先進技術。支持研究碳達峰、碳中和關鍵技術、PM2.5(細顆粒物)和O3(臭氧)協同控制技術、土壤風險管控與修復技術、飲用水新污染物防治技術、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技術、應對氣候變化技術。支持研究環境質量綜合立體監測/遙測技術、機動車污染控制技術與裝備,加強對外來入侵有害物種防治與綜合利用研究。 綠色低碳。重點發展節能高效的高分子產品短流程制備與成型技術、從源頭到龍頭保障飲用水水質安全及風險控制技術、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生態保護與恢復技術、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關鍵技術。加快開展稀土永磁電動機、非晶變壓器、高效節能變頻調速控制、空氣源熱泵等技術攻關。鼓勵重點用能單位及耗能設備借助信息網絡技術加強系統自動監控和智能分析能力,深入推進流程工業系統優化工藝技術。 再制造技術。加快研發高效無損拆解、損傷檢測與壽命評估、先進成形與加工等再制造關鍵技術。發展汽車零部件、機床、造船、工程機械、辦公耗材、家用電器等再制造技術。 |
3.現代農業與生物安全。
促進農業現代化,重點發展農業生物制造、農業智能生產等關鍵技術和產品。突破致病生物全基因溯源、全產業鏈追溯與控制等核心技術,加強食品安全防護關鍵技術研究。
重點領域現代農業與生物安全 |
現代種業。推進動植物、微生物育種技術創新,優先突破基于常規及基因組大數據的畜禽設計育種技術,動植物育種重點開發動植物全基因組選擇、基因組編輯、細胞工程優異基因挖掘、育種材料創制、種子加工等精準高效育種核心關鍵技術。加強生物多樣性資源保護、精準鑒評、挖掘利用等技術攻關。 精準農業。重點發展智能農業裝備關鍵技術、循環農業工程理論與技術體系,構建信息感知、定量決策、智能控制、精準投入的精準農業技術體系。動植物健康重點突破RNA干擾精準控害、植物誘導免疫、動物疫苗與生物治療制劑、抗體工程與分子診斷試劑等新技術。積極開展耕地質量保護技術研究。 食品藥品安全。重點突破從農產品原料到健康食品的現代食品工程化核心裝備開發與制造技術、綠色高效智能消毒技術。開展食品藥品安全檢驗檢測、監測評估、過程控制等技術研究,開展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和評估研究。 生物安全。開展生物威脅風險評估、監測預警、檢測溯源、預防控制、應急處置等生物安全相關技術和產品開發研究,優先突破重要動、植物疫病和新發病蟲害的診斷和監測預警技術。積極部署研究生物安全實驗室污染風險預警遠程自動化識別技術、生物安全裝備綜合效能評估技術、針對合成生物威脅因子的相關偵測技術、無人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技術。 |
4.衛生應急與健康保障。
加強公共衛生應急管理科技攻關體系與能力建設,加大重大慢性疾病、新發突發傳染病、中醫藥、健康養老等領域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力度,推進科技惠民服務。
重點領域衛生應急與健康保障 |
醫學應急救援。集成多學科急救技術,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醫學應急處置能力和創傷救治水平。重點突破面向衛生應急現場處置的無人化、智能化技術,基于大數據的衛生應急風險監測與預警技術。加強藥品和醫療防護物資儲備,提升核酸檢測能力,加大疫苗、藥物和快速檢測技術研發力度。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聚焦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神經精神疾病和腎臟疾病等重大慢病,突出解決重大慢病防控中的瓶頸問題。重點研究基于系統生物學的慢性病個體化早期監測與預防技術、生命早期影響人口素質的關鍵因子研究和控制技術、(未知)新型污染物識別和檢測技術、面向個體/群體的環境健康風險評估和防護技術。 重大傳染病防控。著力加快烈性傳染病應對中新一代個人防護技術及裝備開發、新發傳染病快速檢測鑒定一體化設備與試劑開發。重點突破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情景構建技術、樣品智能檢測技術。加強細菌耐藥風險評估、新型抗生素及替代品、疫苗、臨床耐藥菌感染診斷、治療與控制等相關技術和產品研究。推動預防乙肝病毒感染者向肝癌轉歸的新技術研究,進一步發展適合城市人群的艾滋病綜合治療方案和新型預防與干預技術,著力開展癌癥、肺結核的實驗室診斷新產品和新技術等研究。 中醫藥科研創新。充分利用在穗高校、科研院所、醫院和企業等,圍繞嶺南中醫現代化,聯合開展中醫藥系統理論、臨床療效評價、辨證論治內涵闡述及療效機制、中醫及中西醫結合防治重大疑難疾病、中醫治未病等研究,加快中醫濕證國家重點實驗室、中藥材檢測中心建設,推動建設中醫藥優勢領域和嶺南中藥等中醫藥創新研究中心,研發一批填補國內外空白的中醫藥產品、臨床指南、技術標準等。 |
五、聚焦科學發現,增強源頭創新供給能力
積極對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布局,加快建設“2+2+N”科技創新平臺體系,加強基礎研究的前瞻部署、多元投入、政策支持,布局具有重大研究前景和顛覆性潛力的前沿基礎研究,力爭取得一批從“0”到“1”的突破。
(一)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1.構建科學高效的多層次實驗室體系。
整合優勢資源全力建設廣州實驗室,打造服務國家需求、承擔國家使命、體現廣州實力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按照“戰略急需、支撐產業”的總體要求,加快推進生物島、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等4家省實驗室建設,推動以目標為導向開展跨學科、大協同攻關,打造國家實驗室“預備隊”。推進國家重點實驗室優化調整,支持我市高校院所、企業建設一批國家、省、市重點實驗室。
重大工程1實驗室體系建設工程 |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構建形成以國家實驗室為核心,省實驗室以及國家、省、市重點實驗室為支撐的結構合理、運行高效的實驗室體系。 1.全力建設廣州實驗室。 2.推進建設生物島實驗室。完善實驗室建設工作,瞄準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理論與技術的前沿研究,布局再生醫學前沿基礎研究、臨床創新研究、生物信息、生物安全研究以及高端生物醫療器械耗材研發等科研方向,打造再生醫學與健康前沿研究基地、臨床應用基地、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基地和高水平人才基地,推動我國在人類健康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3.推進建設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著力推動實驗平臺和科研樓建設等工作,圍繞“立足灣區,深耕南海,跨越深藍”使命定位,聚焦“南海邊緣海形成演化及其資源環境效應”核心科學問題,著力解決大灣區島嶼和島礁可持續開發、資源可持續利用、生態可持續發展等關鍵核心科技難題,爭取進入國家實驗室體系。 4.推進建設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廣東省實驗室(廣州)。加快實驗室基礎設施、運行管理機構搭建等工作,培育引進和集聚一批高素質科研人才,突破一批基礎理論科學問題,研發一批核心技術,推動我國在人工智能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方面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5.推進建設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推動實驗室總部和分中心建設工作,立足廣東實際和嶺南特色,對標國家重大需求,瞄準現代農業發展的重大前沿科學問題、“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等,建設成為我國熱帶亞熱帶地區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引領、高端科技人才引進培養與聚集的創新高地。 6.大力推進重點實驗室建設。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學科發展態勢,突出新興學科領域重點,加強基礎學科和前沿交叉學科布局,以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為契機,依托優勢科研院所、高校和具有較強研發能力的骨干企業,力爭在生物醫藥、減震防災、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布局一批戰略性、基礎性、公益性國家重點實驗室,做大做強已獲批建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科學前沿、新興、交叉等學科領域建設一批省、市重點實驗室。增強重點實驗室管理水平,優化完善管理和競爭機制,提升重點實驗室質量。 |
2.高標準建設國家技術創新中心。
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聚焦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明確中心建設目標重點和主攻方向,有效結合需求牽引、場景驅動、技術推動和引領示范等要求,推動具備產業技術研究與成果轉化條件和功能的重大創新平臺納入中心建設體系,形成“1+9+N”體系布局,打造國家技術創新體系戰略節點。面向國家長遠發展、影響產業安全、參與全球競爭的細分關鍵技術領域,建好國家新型顯示技術創新中心。
重大工程2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工程 |
布局建設綜合類和領域類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突破制約產業安全的關鍵技術瓶頸,催生以技術創新為引領、經濟附加值高、帶動作用強的重要產業,打造具有廣泛輻射帶動作用的區域創新高地。 1.大力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積極配合廣東省推進中心組織機構建設,探索體制機制先行先試,以集成電路與關鍵軟件、生物醫藥與器械、智能制造與裝備等領域為主攻方向,突破“卡脖子”技術,鍛造“長板”技術,塑造產業發展核心優勢,推動建設成為跨區域、跨學科、跨產業的綜合類國家技術創新中心。 2.加快建設國家新型顯示技術創新中心。整合行業現有國家級創新平臺,力爭在新型顯示知識產權、產業化材料和裝備國產化、工藝研發與生產脫節等“卡脖子”問題解決方面取得突破,提升廣州新型顯示產業創新能力與核心競爭力,構建和完善新型顯示產業鏈。 |
3.統籌布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集中力量建好人類細胞譜系大科學研究設施、冷泉生態系統研究裝置,推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支持創新主體依托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開展科學前沿問題研究。適時籌備論證一批后備項目,形成梯次接續、有序推進的建設格局。強化科技基礎設施支撐,推動動態寬域高超聲速風洞、極端海洋動態過程多尺度自主觀測科考設施建設,加快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新型地球物理綜合科學考察船(“實驗6”號)、天然氣水合物鉆采船(大洋鉆探船)、航空輪胎動力學大科學裝置、慧眼大設施工程等建設應用。
重大工程3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工程 |
以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為主要牽引,聚焦戰略導向、應用支撐、前瞻引領、民生改善,圍繞海洋、生命、信息、空天等重點領域,合力有序布局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打造世界前沿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推動實現一批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始創新成果重大突破。 1.打造深海領域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群。加快建設冷泉生態系統研究裝置。建設極端海洋動態過程多尺度自主觀測科考設施,開啟極端環境下海洋科考新模式。加強新型地球物理綜合科學考察船(“實驗6”號)綜合應用,實施物理海洋、海氣相互作用、海洋化學、海洋生物與生態等多學科綜合考察。加快天然氣水合物鉆采船(大洋鉆探船)建設,圍繞天然氣水合物勘察與試采、海域油氣資源勘探、大洋科學鉆探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推動我國海域油氣勘探技術發展。 2.加快建設人類細胞譜系大科學研究設施。 3.推動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升級改造、拓寬運用領域。通過“政府+市場化”方式推動超算中心升級改造,依托高性能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融合的超算應用服務平臺,加快超算融合應用,服務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深化粵港澳三地超算應用交流和合作研究,攜手港澳打造“超算資源共享圈”。推動超算中心在天文、海洋、新能源、新材料等多領域延伸應用。 |
4.建設高水平科研院所。
聚焦前沿領域,依托國家級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中央企業等科研力量,以戰略科學家與頂尖領軍人才團隊為支撐,引進建設一批高水平創新研究院,鼓勵加強多學科交叉融合和多技術領域集成創新,促進重大基礎研究成果產業化。引導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行業龍頭企業匯聚高端創新資源建立新型研發機構,支持在穗科研機構創新發展,加強基礎研究及前沿引領技術、顛覆性技術和產業關鍵與共性技術研究,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
重大工程4高水平科研院所建設工程 |
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全力建設高水平創新研究院、新型研發機構等高水平科研院所,力爭在機制創新、項目攻關、前瞻研究、成果轉化、企業孵化、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1.大力建設高水平創新研究院。推進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廣東空天科技研究院、廣東智能無人系統研究院、粵港澳大灣區精準醫學研究院(廣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廣東省大灣區集成電路與系統應用研究院、廣東粵港澳大灣區黃埔材料研究院、廣東粵港澳大灣區硬科技創新研究院、廣東腐蝕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研究院、廣東人工智能與先進計算研究院等高水平創新研究院建設。加快布局新一批高水平創新研究院,支持高水平創新研究院加強團隊建設,集聚國際一流人才,支持開展原創性研發活動,支撐產業技術創新。 2.推動新型研發機構健康有序發展。出臺全國范圍內有創新示范作用的新型研發機構建設政策措施,支持新型研發機構在科研模式、人才引進、職稱評定等方面積極探索,以優勢領域為依托鼓勵積極創建省級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推動在穗新型研發機構高質量發展。 3.推動科研院所提升創新動能。強化與國內外知名高校院所科技創新合作,吸引更多央企、大院大所等“國家隊”科技資源在穗建設科研院所。充分發揮在穗科研院所引領和集聚效應,支持科研院所聚焦重點產業方向,聯合龍頭企業、高校等,組織開展前瞻性、戰略性研究,推動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現高質量技術供給。鼓勵科研院所建設科技園區、孵化器、眾創空間,建設高水平公共技術服務及產品中試平臺,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
(二)加強基礎研究系統部署。
1.優化基礎研究總體布局。
強化應用研究帶動,鼓勵自由探索,對接落實國家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和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十年行動計劃,在關系長遠發展的基礎前沿領域加強部署,加強與國家基礎研究布局、國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等銜接。加快建設粵港澳應用數學中心,謀劃布局一批基礎學科研究中心。優化科技資源庫體系,推動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建設,提高共享水平和使用效率。加大數學、物理、化學及生命科學等前沿交叉學科的支持力度,強化材料、能源、健康等領域基礎研究,持續支持腦科學、空間科學、深海科學、納米科學、干細胞、合成生物學、空天科技等領域科學問題分析,力爭搶占基礎前沿科學研究制高點。
2.創新基礎研究體制機制。
建立“頂層目標牽引、重大任務帶動、基礎能力支撐”的基礎研究組織模式,健全重大任務征集機制,組織行業部門、企業、戰略研究機構、科學家等共同研判科學前沿和戰略發展方向,凝練重大科學問題,對原創性強的研究探索以指向代替指南。堅持目標導向和自由探索并重,對基礎研究探索實行長周期評價。充分重視科學研究過程的靈感瞬間性,對原創性課題開通項目申報、評審綠色通道,探索建立隨時申報的機制。
3.構建基礎研究多元支持體系。
強化基礎研究長期穩定支持,加大對冷門學科、基礎學科、交叉學科投入。對接國家和省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資助體系,持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和粵穗聯合基金建設。拓寬基礎研究經費投入渠道,推廣“市校(院)聯合資助項目”經驗,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基礎研究,鼓勵通過設立基礎研究基金、開展聯合資助等方式加大投入力度,逐步提高基礎研究占全社會研發投入比例。
(三)挖掘高校科技創新潛能。
1.提升高校基礎研究能力。
服務在穗高校“雙一流”建設,大力支持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等在穗“雙一流”高校發展,支持華南農業大學、廣東工業大學等高等院校建設,支持廣州大學、廣州醫科大學加快建設高水平大學。鼓勵和引導高校遵循科研活動規律,擴大學術自主權和個人科研選題選擇權,自主布局研究方向,鼓勵開展長周期、高風險的基礎研究。
2.推進面向基礎研究的教育合作。
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內薄弱、緊缺專業,創新合作模式,吸引國內外知名高校來穗合作辦學,匯聚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加強基礎學科建設,培養拔尖人才,推動涌現重大創新成果。加快建設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支持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廣州研究院、廣州大學黃埔研究院建設,大力布局前沿交叉學科,打造國際化高層次的原始創新和人才培育平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3.優化學科專業布局結構。
推進學科專業建設與區域科技創新發展深度融合,對數學、物理、化學、生命科學等重點基礎學科給予更多傾斜。引導高校高起點布局重要基礎學科專業,推動基礎學科與應用學科均衡發展,鼓勵開展跨學科研究,促進多學科交叉融合。提升高校學科專業建設水平,促進學科專業分層分類差異化發展,鼓勵在穗高校提升在前沿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領域能力。
六、抓好技術發明,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落實科技強國行動綱要,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和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激發大院大所大平臺和科技型企業技術創新潛能,奔著最緊急、最急迫的問題,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健全完善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孵化育成生態,補齊受制于人的短板,鍛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長板。
(一)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1.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行動。
探索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廣州路徑”,深入實施重點領域研發計劃,積極開展重大專項部省市聯動,推動優勢科研力量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重點研發計劃以及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支持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智能網聯汽車、生物醫藥、腦科學與類腦研究、新能源、新材料、深海、空天科技等關鍵領域核心技術研發,成體系解決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等“卡脖子”問題,力爭形成一批領跑、并跑的原創性成果。
2.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落實高新技術企業和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稅收優惠、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加強企業研發機構建設,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引導行業龍頭企業牽頭建設產業技術創新中心、高水平企業研究院,打造體系化、任務化的協同創新模式。加強共性技術平臺建設,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充分利用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積極推動國產技術成果市場化,編制廣州市創新產品目錄。
3.加快建設產業技術創新重大平臺。
加快建設國家先進高分子材料產業創新中心、廣州第三代半導體創新中心,積極創建南海島礁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和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優勢領域,謀劃新建國家級和省級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等重大創新平臺,超前謀劃布局影響未來格局的創新活動,攻克轉化一批產業前沿和共性關鍵技術。
重大工程5 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建設工程 |
聚焦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打造一批在國內外具有領先水平的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增強前沿科學研究的影響力,推動攻克關鍵共性技術,支撐引領產業創新發展。 1.推進國家先進高分子材料產業創新中心建設。圍繞我國高分子材料行業轉型升級和產品高端化發展的迫切需求,力爭攻克一批制約我國高分子材料產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 2.推進南海島礁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以南海島礁可持續發展和海洋產業為主題,聚焦島礁建設科技保障,服務海洋產業可持續發展,布局“源頭創新—技術研發—轉移轉化—人才培養”四位一體的完整創新鏈,建成支撐我國島礁科技研發、轉化、應用的核心創新、規劃和服務基地。 3.推進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設。面向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的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和重點工程建設需求,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為目標,著力突破勘查開發領域前沿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為我國領跑全球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提供強有力支撐。 |
4.拓展新興產業技術應用場景。
多維度釋放5G、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技術應用場景,聚焦工業、交通、教育、醫療、公安、政務、應急、文旅、廣電、農業等領域,加快推進優質應用場景示范項目建設,打造一批技術先進、性能優秀、應用效果好的產品、平臺和服務。拓寬自動駕駛技術在物流配送、共享出行、公共交通、環衛作業、港口碼頭、無人零售、疫情防控等領域的應用,加快打造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
(二)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1.打造轉移轉化區域高地。
以更大力度實施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共建珠三角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探索將廣州大學城、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及南沙周邊地區打造成各具特色的開放式科技成果轉化的“科技創新特區”,吸引國際高端科技服務機構入駐,推動高水平科技成果項目轉化落地。支持華南技術轉移中心做大做強,打造國際化、綜合型技術轉移高端樞紐平臺。鼓勵優勢企業或科研機構牽頭建設科技成果中試熟化與產業化基地。
重大工程6 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建設工程 |
布局建設一批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完善成果轉化服務體系,提高成果轉移轉化主體內生動力,打通科技成果轉化路徑。 1.建設環華工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廣州〔國際〕科技成果轉化天河基地)。采取“合作共贏、共建共管”的運營模式,加強行業龍頭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協同,推動科研成果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緊密銜接,著力完善科技成果轉化的配套服務體系,形成功能齊全、服務高效的生態系統。 2.建設環大學城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充分發揮科教資源集聚的優勢,打造各類中試平臺和新技術、新產品應用場景,構建完善的科技成果轉化鏈條,有效支撐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等產業發展。 3.建設環中大科技成果轉化基地。以中大國際創新生態谷為中心區域,連通新港路沿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等資源,有效聯結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琶洲核心區域,發揮科創資源集聚、產業潛能蓬勃、創新要素匯聚、載體資源豐富等優勢,引導帶動社會資本加大投入,把握城市更新的有利契機,探索開辟科技成果轉化發展新路徑。 4.建設南沙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實行開放式的共建共享運行機制,多元聯動推進周邊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建設集研究開發、中試生產、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和人才培養于一體的創新服務鏈條,推動海洋科技、空天科技、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材料、食品營養健康、智慧城市、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等領域的高水平科技成果在南沙實現轉化和產業化。 5.支持華南技術轉移中心建設。建設面向國內外的技術交易服務體系,優化服務電商模式,擴大創新券使用規模,促進“華轉網”迭代升級,在成果轉化、知識產權、研究開發、孵化育成等方面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線上服務。 |
2.完善轉移轉化服務體系。
實施科技服務優化工程,強化政策引領,構建“政產學研金介用”的科技服務全鏈條,培育建設一批國家級和省級技術轉移轉化服務機構。推進“科創中國”試點,加快建設廣州國際技術交易服務中心,提升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質量。壯大技術轉移機構和技術經紀人隊伍,深挖技術合同登記潛力,通過建立排行榜等方式提升數據知曉度和影響力,推動技術合同成交額穩步增長、量質齊升。
3.創新促進轉移轉化機制。
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做好我市科技成果轉化的頂層設計。推動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管理與激勵制度,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改革,探索允許賦予科技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推動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健全盡職免責制度和風險防控機制,進一步明確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盡職免責范圍。
(三)促進孵化育成體系提質增效。
1.打造“雙創”平臺升級版。
完善“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園”的創新創業孵化鏈條,推動達安創谷、華南新材料等國家級孵化載體實現高質量、跨越式、可持續發展。支持認定一批國家級孵化器和眾創空間,打造一批專業化、資本化、國際化、品牌化的孵化載體,推動攻克技術難關,培育孵化更多科技企業和優質項目。加快建設廣州科學城、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五所等國家“雙創”示范基地,支持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等申報國家“雙創”示范基地,提升各類“雙創”示范基地建設運營水平。
2.提升孵化載體服務效能。
圍繞重點產業領域企業需求建設研究開發、技術轉移、檢驗檢測認證、創業孵化、知識產權、科技咨詢等專業化公共服務平臺,提升原有平臺管理水平和創業孵化服務能力,加快挖掘培育一批模式新穎、服務專業、成績突出、運營良好的孵化載體。建立健全面向孵化器管理人員、孵化服務人員、在孵企業及創業者的多層次孵化培訓體系。
3.促進孵化載體健康發展。
強化孵化載體的規范運營管理,完善動態管理機制,健全孵化載體綜合考核評價機制,進一步突出產值、稅收、研發投入、科技成果等方面評價。盤活各類資源,以城市更新為契機發展孵化載體,修訂出臺支持創新孵化載體的政策措施,推動實現科技產業空間資源集約利用與經濟效益雙提升。加強對先進模式的孵化載體品牌及創業文化宣傳,樹立行業引領示范。
七、引領產業發展,賦能老城市煥發新活力
推動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型企業集群,打造一批創新成果活躍、高技術產業密集的高新區,不斷增強科技創新對現代產業體系的支撐引領作用,推動創新創造與城市治理和民生改善需求緊密對接,全面塑造城市發展新優勢。
(一)加快推動高新區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1.促進高新區高質量發展。
積極爭取高新區相關優惠政策落地實施,構建以國家級高新區為核心、省級高新區為主體的雁陣式梯次發展格局,推動高新區賦能升級和多點布局。支持高新區面向國家戰略和產業發展需求引入一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人才等創新資源,深化高新區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推動加大創新投入,促進技術創新、標準化、知識產權和產業化深度融合。
重大工程7 高新區梯次培育工程 |
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匯聚頂尖創新要素,培育發展新動能,建立高質量多層次的高新區梯次培育體系。 1.推動廣州高新區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深化廣州高新區“一區五園”協同創新機制,形成良好錯位協同發展格局。支持廣州高新區擴容提質,加快重要科研機構、交叉科學研究平臺在區內布局,高標準建設“黃埔實驗室”,助力黃埔硬科技創新先行區建設。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和成果轉移轉化,做大做強特色主導產業,打造若干創新型產業集群,推動廣州高新區在全國排名持續提升,打造代表國家科技發展最高水平、全面參與全球競爭的先鋒園。 2.推動省級高新區創建國家高新區。以國家高新區標準,著力將廣州天河高新區、廣州花都高新區、廣州琶洲高新區打造成為高質量發展示范區。依托優勢資源,突出發展特色,構建軟件與信息服務、新一代通信技術、數字創意、汽車等領域特色創新型產業集群。積極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平臺,推動孵化育成體系提質增效,全面提升高新區創新驅動能力。 3.打造省級高新區“預備隊”。以建設省級高新區為契機,強化“以申促建”,有效激發優質園區創新發展活力,形成區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支持白鵝潭產業金融服務創新區、廣州科教城片區、南沙慧谷片區、廣州白云工業園區、以萬博長隆—廣州大學城南北兩岸為核心片區等基礎條件較好的園區申報創建省級高新區,打造成為區域創新的重要節點和產業高端化發展的重要基地。 |
2.培育壯大科技創新型企業。
深化分層分類服務科技創新企業做強做優做大行動,持續做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認定,推動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加大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備案力度,培育一批龍頭科技企業、“隱形冠軍”、獨角獸企業和高成長性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強化未來型企業發展布局。建立以科技金融為主線的企業支持體系,推動企業創新服務體系提質增效,持續優化產業創新生態,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
重大工程8科技企業主體量質齊升工程 |
強化政策支持,完善服務鏈條,以更加市場化的方式推動科技型企業量質齊升,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依靠技術創新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推動優秀企業成長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 1.打造一批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龍頭科技企業。培育、引進一批世界級高科技龍頭企業,引導支持各產業領域龍頭科技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集聚一批高水平人才、帶動一批產業發展。引導技術能力突出的龍頭科技企業增加基礎研究和技術研發投入,優先支持參與國家、省科技計劃,鼓勵龍頭企業帶動中小企業創新,提供技術扶持、產業指導等專業化服務。 2.培育壯大一批高新技術企業。融合高新技術企業、獨角獸、高水平企業研究院等扶持政策,創新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獎勵方式,采取“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研發費用”補貼的多樣化支持方式,進一步擴大科技創新券支持范圍,擴大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廣州賽區)獎補規模,挖掘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優質科技企業。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參與重大工程建設、重大產業技術攻關和重大技術裝備研發等,建立健全研發和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推動高新技術企業量質齊升。 3.培育一批細分行業的“隱形冠軍”和高成長性的中小微企業。支持企業建立內部研發平臺、技術中心,參與建設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鼓勵企業廣泛參與龍頭科技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牽頭的項目,積極承擔重大科技專項,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優良的細分行業“隱形冠軍”,打造“隱形冠軍”企業發展高地。鼓勵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與行業龍頭企業協同創新,提升產業鏈專業化協作配套水平。采用創新產品推廣、貸款貼息、科技特派員、共享科研儀器設備等方式,支持中小微企業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推動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成為創新重要發源地。 |
3.推進創新型產業集群建設。
強化科技創新與省二十大戰略性產業集群、廣州制造“八大提質工程”銜接,突出發揮“鏈長制”作用,全面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性和自主性,做大做強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與健康、智能與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加快發展智能裝備與機器人、軌道交通、新材料與精細化工、新能源與節能環保、數字創意等戰略性新興優勢產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產業集群。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行動,重點培育量子科技、區塊鏈、太赫茲、天然氣水合物、納米科技等未來產業。
(二)促進數字經濟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
1.提升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創新優勢。
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加強數字經濟相關領域的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強化關鍵數字技術創新應用,發展壯大新型電子信息制造、軟件和信息服務、下一代通信、互聯網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培育壯大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前沿數字產業。提升集成電路、超高清視頻、新型顯示等關鍵基礎產業水平,強化芯片設計優勢,補齊芯片制造短板,支持超高清視頻及新型顯示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
2.促進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深化數字技術在制造業的應用,實施“智造計劃”“定制計劃”“上云計劃”“賦能計劃”,鼓勵企業開展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改造,引導企業“上云上平臺”。推動汽車、船舶、紡織服裝、美妝日化、箱包皮具、珠寶首飾、食品飲料等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促進制造業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鼓勵發展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智能化生產、服務型制造等新模式。加強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環節數字化創新,強化工業互聯網關鍵技術攻關,提高工業芯片、工業傳感器、工業軟件、工業操作系統等供給能力。
3.推進現代服務業數字化創新。
加強服務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研發創新,推動5G、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北斗衛星導航等數字技術融合應用。數字化賦能商貿、物流、會展等傳統服務業轉型升級,促進數字金融、數字會展、數字文化、數字旅游等加快發展。大力發展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醫療等高端服務,培育眾包設計、智慧物流、新零售等新增長點,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轉變。
(三)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1.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
探索符合超大型城市特點和規律的治理模式,提高城市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智慧城市試點示范,加快建設國際一流智慧城市。加快推進城市信息模型(CIM)平臺建設,打造智慧城市基礎平臺,提升城市規劃管理決策水平,全面推進CIM平臺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三維電子報建、城市交通、城市水務、城市綜合管理、城市安全管理等領域深化應用。以CIM平臺建設為基礎,大力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智慧燈桿等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社會治理能力。推動智慧政府建設,加快建設“穗智管”城市運行管理中樞。打造“智慧社區”樣板,推進社區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2.提升平安廣州建設實效。
構建精準智慧的公共安全防護體系,創新社會治安防控手段,提升重大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安全事件的主動應對和保障能力。優化科技支撐聯防聯控機制,推進大動物模型研究中心、廣東省納米生物安全中心、三級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等創新平臺的建設。加快科技安全預警監測體系建設,健全防范應對貿易摩擦風險機制,提高產業彈性和抗沖擊能力。
3.創新推動美麗廣州建設。
推動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深入開展大氣、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以及化學品、固廢、生態修復、氣候變化等技術攻關,落實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部署,推進低碳技術創新,推動重點行業領域綠色節能技術研發及綠色化改造,支撐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加強對城市生態環境保護數據的實時獲取、分析和研判,提升生態資源數字化管控能力。開展資源循環利用共性關鍵技術研發,促進生產、流通、消費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
(四)大力推動科技惠及社會民生。
1.加強健康領域科技創新。
持續深化疫情防控科研攻關,加強臨床救治和藥物、疫苗研發、檢測技術和產品、病毒病原學和流行病學、動物建模等方面研究,打造生物安全與健康產業先導區、粵港澳大灣區生命健康產業創新區。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優化實施健康醫療和生物醫藥重大科技專項,支持重大疾病預防、診治關鍵技術研究,支持創新藥物、醫療器械、新型生物醫藥材料的研發以及數字化醫療產品和應用研發。
2.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科技計劃,發展數字農業、智慧農業,開展種源“卡脖子”、農業生產技術裝備等技術攻關,建設現代種業示范區,培育重大戰略性新品種。推動廣州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廣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建設,增強農業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和科技人才培養。發揮科技特派員作用,推動科技和人才“上山下鄉”,深入實施“領頭雁”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育工程,支持青年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堅持以科技促進鞏固擴展脫貧攻堅成果與全面推動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進一步深化對口幫扶。
3.推動改善人民生活品質。
依靠科技創新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有效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捕捉群眾需求,形成協調的解決方案,切實增強暢順春運、平安高考、改善市民生活質量等民生實事的保障能力。創新在線辦公、在線買菜、直播電商等在線技術、產品和服務,提升在線教育水平,推動開展人工智能教育,大力建設國家智慧教育示范區。加強人口老齡化科技支撐,開展面向老年人生命、生活、環境等需求的老齡科技創新,提高老年服務科技化、信息化水平。
八、強化人才支撐,建設頂尖創新人才高地
強化人才第一資源,引進更多能夠把握世界科技大勢、善于統籌協調的世界級科學家和領軍人才,加快培育青年科技人才,全方位培育、引進、用好人才,形成“才源廣進”工作格局,營造近悅遠來、拴心留人的人才發展環境。
(一)引進培養高水平科技創新人才。
1.集聚國際一流科技人才。
深入實施“廣聚英才計劃”,拓展引才視野和渠道,發揮重大創新平臺的“磁場效應”,多形式發現培養吸引諾貝爾獎獲得者、發達國家院士、兩院院士和國際一流戰略科學家落戶。堅持“高精尖缺”定位,依托省重大人才工程以及市級人才計劃重點專項,聚焦前沿領域,造就一批符合產業發展導向,具有獨立知識產權和自主創新能力,善于凝聚力量、統籌協調的國際一流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高層次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探索實施“機構化成建制”引才項目,注重依托重大科技任務和重大創新基地培養發現人才。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創新創業,更好發揮女性科技人才在推動創新驅動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2.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備軍。
堅持黨管青年原則,構建全面、系統、長效的青年發展政策體系,加快建設青年創新型城市。加強科教融合、產教融合,強化高等院校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能力,發現一批創新思維活躍、敢闖“無人區”的青年才俊。持續向國家、省重大人才工程選送優秀青年科技人才,進一步加大科技計劃對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優化提升“菁英計劃”留學項目,面向海內外吸引優秀博士來穗從事博士后研究,在中新廣州知識城加快建設全省首批、全市首家省級博士博士后創新示范中心。新建一批青年創新人才工作站,打造“人才基地+青年眾創空間”平臺體系,引導各類市場主體建設青年創新創業平臺。
3.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面向產業需求,完善高技能人才培養培訓體系,推動校企聯合培養高技能人才,支持企業設立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實施知識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動,推進現代學徒制和新型學徒制,加強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技能人才評價多元化,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職業技能競賽和崗位練兵活動。
重大工程9 創新人才引培工程 |
發揮人才政策疊加優勢,打造融世界水平的科學家、企業家和創新創業創造人才團隊于一體的高層次、國際化人才體系,努力實現“塔尖更高、塔基更實”。 1.加快引進培育基礎科學研究人才。依托科技創新平臺和“雙一流”高校等優勢科研力量,銜接基礎研究科技計劃,著力引進培育一批能夠攻克重大科學問題、取得世界領(并)跑的重大原創成果、搶占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發展制高點的國際戰略科學家、高層次基礎研究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及科研團隊,不斷提升創新策源能力。 2.加快引進培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人才。聚焦技術安全自主可控和搶占科技制高點目標,圍繞重點領域打造一支掌握關鍵核心技術、集成攻關能力強、取得重大標志性成果、有效降低技術對外依存度、具有行業重要影響力和戰略科技資源統籌配置能力的高層次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人才隊伍。依托一批技術骨干,牽頭參與國家、省、市重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助力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3.加快引進培育產業發展復合型人才。以推動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為目標,與市產業領軍人才專項等銜接,發掘一批具有戰略思維和創業能力的科技企業家,一批研發創新能力強、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技術研發人才,一批對產業技術進步具有較大貢獻的中堅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以及發展潛力大的優質復合型技能人才,不斷提升產業人才專業化、職業化、國際化水平,為產業創新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
(二)著力激發創新人才活力。
1.創新人才發展體制機制。
建立與廣州科技創新發展相匹配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評價、激勵、流動機制。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構建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的收益分配機制,建立讓科研人員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機制。堅決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等觀念,在各類科研活動中規范人才“帽子”使用。建立以信任為前提的頂尖戰略科學家負責制,賦予充分的人財物自主權和技術路線決定權。探索前沿技術、新業態、新職業職稱評價,開辟優秀人才職稱評定綠色通道。強化企業創新使用人才制度,探索人才“誰用誰評”機制,探索實施“人才投”“人才貸”“人才保”政策。
2.優化創新人才發展生態環境。
打造更優人才政策體系,進一步增強人才政策精準度和準確性,持續加大市財政對人才的普惠性支持力度,提高人才政策知曉度和覆蓋面,以制度環境和條件培育人才吸引人才成就人才。優化人才事業環境、生活文化環境和服務環境,探索建立科技人才服務聯盟,加快建設中國廣州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健全人才綜合服務保障體系,出臺實施“穗歲平安”人才綜合服務保障政策,在教育、保健、交通、住房等方面優化提升服務質量,為創新人才搭建技術、項目、資本“一站式”對接平臺。
3.樹立有利于促進潛心致研的科研作風。
加強作風學風、科技倫理和科研誠信建設,加強科技計劃全過程的科研誠信管理,實行科研誠信承諾制,建立健全科研信用分類評價制度,完善聯合懲戒機制。切實加強科研誠信的教育和宣傳,營造求真務實、誠實守信的科技創新生態,推動科學精神和科研誠信真正內化為科研人員的行為準則和精神追求。不斷提升創新人才政治能力,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厚植深厚的家國情懷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三)推進創新人才國際化。
1.深化創新人才交流合作。
堅持科技人才“引進來”“走出去”并重,構建開放式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高標準建設中新廣州知識城國際人才自由港,加快建設南沙國際化人才特區,健全薪酬福利、子女教育、社會保障等制度,營造融通港澳、接軌國際的人才發展環境。積極建設國際科技和人才交流合作基地,推進大灣區科學論壇永久會址建設。發揮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等國際化引智平臺作用,依托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打造“青年創新成果廣州交流會”,推動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廣領域開展創新人才交流。
2.打造具備國際視野的企業家隊伍。
依托廣州青年企業家發展領航計劃等,全面提升企業家綜合素質和經營管理水平,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能引領產業創新變革的現代化國際化企業家隊伍。發揮企業家把握創新方向、凝聚人才、籌措資金等方面重要作用,激勵企業家不斷打造新產品、開發新技術、培育新業態、創造新模式,推動與世界各國企業家交流合作、同臺競爭,展現創新風貌,有力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
3.提升外國人才管理服務水平。
提升外國人才管理服務工作法制化、規范化水平,建立互聯共享、高效便捷的外國人才管理服務體系。優化人才綠卡制度,探索實施外國留學生畢業后在穗創新創業制度,深入實施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優化外籍和港澳臺高層次人才認定程序,為外籍高層次人才申請永久居留證件提供便利,推進持永久居留證的外籍人員創辦科技型企業享受國民待遇落實工作。探索技術移民試點,推進外國人才“一站式”服務,提供入境簽證、永久居留、科技研發、子女入學、外匯使用、醫療保障等便利措施和綠色通道服務。
九、優化創新生態,營造國際一流創新環境
探索構建與國際接軌符合科研規律的政策環境,深入推進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優化“創、投、貸、融”科技金融生態圈,攜手港澳擴展國際科技合作空間,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營造極具吸引力和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
(一)建設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先行區。
1.優化科技創新法規政策體系。
貫徹實施《廣州市科技創新條例》,落實國家、省相關法規和政策,建立地方性法規和落實政策協調推進的良性機制。圍繞創新發展規律配置相應政策,不斷完善“1+5+N”科技創新法規政策體系,建立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制度基礎。加強政策前瞻研究和協調審查,完善科技創新政策評估體系,對政策措施實行動態調整優化,及時開展科技創新政策立、改、廢。
2.改革完善科研管理機制。
深化落實“放管服”改革和“三評”改革,推動由研發管理向創新服務轉變。按照“責權利一致”原則,進一步完善下放管理自主權,推動科研項目管理簡化優化,加快科技項目管理信息化建設。擴大科研項目經費使用自主權,在更大范圍深化“包干制”和“負面清單”試點。完善團隊遴選機制,探索推行多元化項目管理模式,優化分類考核評價體系。對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和產業發展類項目,建立市場導向的項目形成機制,深入探索“揭榜掛帥”“賽馬”等創新機制,推行技術總師負責制。健全科研資源統籌配置機制,加強項目、基地、人才、資金一體化配置,整合財政科研投入體制,重點投向戰略性關鍵領域,改變部門分割、小而散的狀態。
3.深化新型科研機構管理體制改革。
構建完善新型的科研機構管理體制,建立健全現代科研院所制度,對重點研究機構探索實施“一院(所)一策”,試行更加靈活的編制、崗位和薪酬等管理制度,并給予長期穩定支持。進一步擴大高校院所、醫療衛生機構等在科研活動中的選人用人、科研立項、成果處置、編制使用、職稱評審、薪酬分配、設備采購、建設項目審批等自主權。建立基于使命和創新績效的新型科研機構評價考核體系,根據科研活動性質實施分類評價制度,健全保護創新的容錯機制。
4.構建軍民科技協同創新體系。
(二)深化開放合作共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1.共建廣深港和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
著力推動“雙區”建設、“雙城”聯動,主動對接、主動支持、主動服務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廣州創新合作區,支持以南沙科學城為主要承載區共建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推進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中新廣州知識城、廣州科學城、天河智慧城、廣州大學城—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與光明科學城、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西麗湖國際科教城、東莞松山湖科學城、中山翠亨新區、珠海西部生態新區以及橫琴、前海合作區等對接合作,匯聚粵港澳大灣區高端創新要素并在廣州集成創新和成果轉化,建好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落實廣深科技創新合作框架協議,攜手共建省實驗室等重大創新平臺。發揮廣佛極點帶動作用,推動產業關鍵技術聯合攻關,共建廣佛科技金融合作示范區。
2.構建區域協同創新新格局。
強化廣州在珠三角城市群中戰略支點作用和發展優勢,加強穗莞、穗珠科技創新合作,共建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構建廣佛肇清云韶創新創業生態圈,帶動珠江東西兩岸城市產業對接,引領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發展。加強與國內先進城市區域創新交流合作,推動與齊齊哈爾、贛州、蘭州、南昌、海口、三亞等地在科技信息資源與專家資源共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合作交流,形成合作共贏的良好局面。
3.推動穗港澳科技創新聯動發展。
以橫琴、前海等重大平臺建設為契機,探索構建更加靈活高效的穗港澳科技合作機制,著力突破穗港澳三地制度層面的制約和障礙,推動形成創新要素流動暢通、科技設施聯通、人員交流順通的穗港澳科技創新合作體制機制。全力打造南沙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創新粵港深度合作園開發建設合作模式。積極推動粵港澳產學研協同發展,加強與港澳知名高校、科研機構合作,共建聯合研究中心、聯合實驗室,開展前沿技術和產業共性技術研究。大力推動穗港智造合作區、穗港科技合作園等重大合作平臺建設。深入實施《發揮廣州國家中心城市優勢作用支持港澳青年來穗發展行動計劃》,加快建設粵港澳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支持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工廠、廣州市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建設,打造一流的港澳青年創新創業高地。
重大工程10穗港澳協同創新機制構建工程 |
推動穗港澳科技協同發展,促進各類創新資源和要素集聚成勢、自由流動和高效配置,形成與港澳創新資源融通共享的有效示范。 1.進一步推動市財政科研資金跨境使用。推動市科技計劃項目進一步向港澳開放,深化財政科研資金跨境使用,加快推動科研項目資金直接撥付至港澳兩地牽頭或參與單位,加強對跨境財政科研資金的使用監管。 2.推動科研儀器設備和生物樣品通關便利。簡化科研設備、科研樣本樣品進出口等手續,對符合政策規定的科技研發設備入境免征關稅并免于強制性產品認證。充分發揮華南生物材料出入境公共服務平臺作用,依法支持用于粵港澳合作研究的相關生物物質資源跨境到港澳使用。 3.推動大型科學設施和科技信息資源開放共享。面向港澳有序開放共享在穗高校、科研機構所屬實驗室,推動建立大灣區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共享使用機制。打通穗港澳科技創新信息互通渠道,推動穗港澳區域內科技咨詢專家、科技計劃項目、科技成果、科技服務機構等科技信息共享。 4.創新穗港澳三地人才自由流動機制。加快在技術移民、外籍人才出入境、永久居留、就醫等方面先行先試,深化外籍人才永久居留積分試點,優化內地科研人員赴港澳商務簽注管理,積極推動簡化我市科研人員因公赴港澳審批和簽注辦理手續,為科研人員出入境提供更多便利條件。 5.大力推進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建設。支持粵港澳光電磁功能材料聯合實驗室、粵港澳離散制造智能化聯合實驗室、粵港澳呼吸系統傳染病聯合實驗室、粵港慢性腎病免疫與遺傳研究聯合實驗室、粵港澳大灣區環境污染過程與控制聯合實驗室、粵港澳環境質量協同創新聯合實驗室、粵港量子物質聯合實驗室、粵港RNA醫學聯合實驗室、粵港澳中醫藥與免疫疾病研究聯合實驗室、粵港澳污染物暴露與健康聯合實驗室等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建設發展,支持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等與港澳科研機構共建聯合實驗室,協同港澳力量,開展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
4.深度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
實施更加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國際科技合作戰略,加強與世界主要創新型國家城市多層次科技交流合作,深化“一帶一路”科技合作,支持我市創新主體參與由我國發起或參加的國際大科學計劃與大科學工程。推動中國—烏克蘭材料連接與先進制造“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建設,加快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中以生物產業孵化基地等高水平國際研發平臺建設。發揮廣州駐國外辦事處作用,對接當地創新資源,吸引當地科技成果來穗轉化產業化,推動符合廣州功能定位的國際高端創新機構、研發中心等來穗落戶。
(三)提升科技金融支撐服務能力。
1.全面激發科技創新創業活力。
擴大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廣州賽區)規模,搭建大賽專有系統,自主開展大賽,增設龍頭企業專業賽和引資引智專業賽。依托大賽探索“以投代評”與“以賽代評”相結合的聯動機制創新,將符合條件的獲得風投創投機構投資的參賽科技企業直接納入廣州賽區決賽,更好地發掘培育科技企業。辦好粵港澳大灣區創投峰會、廣州創投周、廣州科技金融服務周等活動,搭建科技企業與資本對接平臺。
2.完善股權投資基金體系。
建立覆蓋種子期、成長期、成熟期以及并購重組等全生命周期的風投創投基金體系,將廣州市科技成果產業化引導基金調整為廣州科技創新母基金,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基金運營。圍繞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廣州賽區)企業、科技計劃人才項目等,探索利用市級財政科技經費開展天使股權直接投資。鼓勵龍頭科技企業等社會資本圍繞重點產業領域設立細分行業子基金。培育引進一批行業影響力強的創投風投機構,鼓勵在穗機構與港澳資本聯合成立創投基金。
3.強化科技信貸支持作用。
優化科技信貸風險補償運作機制,引導和鼓勵銀行增加科技信貸供給、適當降低資金池補償門檻、擴大資金池覆蓋面,拓寬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支持區級政府疊加市級科技信貸風險損失補償資金池設立區級科技信貸風險損失補償資金池,形成市區聯動協同效應。加強政銀保合作,支持銀行機構有序開展投貸聯動業務,創新“科技立項貸”“科技人才貸”等科技信貸產品,鼓勵保險公司創新科技保險險種,擴大科技保險范圍,為科技企業開展科技創新分擔風險。
4.推動科技型企業上市掛牌融資。
實施上市掛牌“科創領頭羊”工程,聯合上交所南方中心、深交所廣州服務基地、新三板華南基地、廣東股權交易中心等機構,推動企業對接上交所科創板、深交所創業板、新三板創新層、廣東股權交易中心“科技創新專板”,爭取5年內推動不少于60家科技企業在境內外上市。支持科技企業在銀行間市場、交易所市場、機構間私募產品報價與服務系統等平臺發行債券。強化企業上市工作協作機制,充實科技型后備企業上市掛牌數據庫。
5.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集成打造科技金融“智慧大腦”,搭建債權融資、股權融資、增值服務等信息服務體系,為科技企業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的“股權+債權”智能撮合匹配“一站式”服務。探索科技金融賦能孵化育成體系的“1+1”模式,深入開展科技金融工作站、科技金融特派員試點,為科技型企業提供科技金融政策宣傳、融資方案設計、項目診斷輔導、創新資源對接等定制化服務。探索通過科技金融服務券模式,引導科技金融服務機構為科技企業提供科技金融服務。
(四)加強科普與創新文化建設。
1.打造全國科普工作標桿。
以實施青少年、農民、產業工人、老年人、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等重點人群科學素質提升行動和科技資源科普化、科普信息化提升、科普基礎設施、基層科普能力提升、科普產業繁榮、科學素質國際交流合作等6項重點工程為抓手,創新性開展科普工作,推動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普日、公民科學素質競賽、科普講解大賽、科技開放日、科普嘉年華、珠江科學大講堂、院士專家校園行、科普游等科普活動多維廣域覆蓋,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加強科普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廣州科學館,推動建設或申報認定一批布局合理、管理科學、運行規范、符合需求的科普基地。支持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利用科技資源開展科普工作,加強與傳媒、專業科普組織合作,及時普及重大科技成果。發展科普場館、科普基地、新媒體科普等領域科普專職人才隊伍。
2.大力推進創新文化建設。
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和企業家精神,廣泛宣傳科技工作者勇于探索、獻身科學的生動事跡,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環境。參與創建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辦好大灣區科學論壇、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小蠻腰科技大會、《財富》全球科技論壇等高端創新活動,推動創新文化、創新精神、創新價值融入城市精神,營造“要創業到廣州、要創新來廣州”良好氛圍。
3.建設全球知識產權高地。
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實施高價值專利培育工程,推動形成一批具有較高實用價值的自主知識產權。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加快建設中國(廣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加強與國際知識產權保護體系高標準創新規則銜接,深化中新廣州知識城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依托國家知識產權大數據中心和公共服務平臺,加強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構建便民利民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更好滿足市場主體創新需求。支持越秀、天河建設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示范區,推動南沙自貿試驗區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服務高地。
4.優化科技創新服務體系。
加強科技服務業主體培育,吸引國內外知名科技服務機構來穗建設地區總部或設立分支機構。發揮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中國科技金融聯盟等科技服務機構特色優勢,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協同合作,著力提升創業孵化、技術轉移、科技金融、知識產權等服務水平。加快科技創新高端智庫建設,深入開展重大戰略、科學數據、科技情報研究等先導性、基礎性工作,進一步完善科技決策和咨詢制度。
十、保障措施
(一)加強黨的領導。
貫徹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黨的領導貫徹到規劃實施的各領域和全過程,推動全市各有關部門、各區政府緊密協作,激發全社會參與規劃實施的積極性,抓好責任落實,以釘釘子精神扎實推進各項工作。
(二)加大創新投入。
統籌資金投入與管理,積極爭取國家、省各類資金支持。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和政府投資結構,圍繞科技創新重點任務優先安排財政支出和項目投入。提高政府科技投入的引導力和帶動力,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引導金融資本、社會資本投向科技創新領域,構建多元化的投入機制。
(三)健全評估機制。
健全科技規劃實施的監測評估和動態調整機制,細化落實規劃目標。開展規劃實施情況動態監測、中期評估和總結評估,完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優化健全以科技創新質量、貢獻、績效為導向的分類評價和績效評估體系。
(四)強化計劃銜接。
加強科技規劃與科技計劃的銜接,堅持將科技規劃作為科技任務部署的重要依據。圍繞科技創新全鏈條路徑,優化“十四五”時期科技計劃體系布局,結合科技規劃提出的發展目標、重點領域、主要任務和重大工程,形成以科技規劃為統領、科技計劃為支撐的良好格局。
(五)推動政策落地。
充分發揮法治保障和政策引領作用,持續推進依法行政和普法工作。推動配套政策或實施細則落實,加強政策宣傳培訓和精準推送,采用多種方式加強政策解讀。完善創新政策督導評估機制,加強指導督促和跟蹤問效,著力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六)增強用地保障。
通過“三舊”改造等建設科技創新平臺、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在滿足基礎設施承載能力前提下,結合項目實際情況,經過專業機構或專家的充分論證,在規劃編制時合理確定地塊容積率,滿足項目改造需求,提高規劃審批效率。
附件:名詞解釋
附件
名詞解釋
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并發表重要講話,要求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在綜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綜合實力、現代服務業、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方面出新出彩。
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為探索未知世界、發現自然規律、實現技術變革提供極限研究手段的大型復雜科學研究系統,是突破科學前沿、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重大科技問題的物質技術基礎。
“2+2+N”科技創新平臺體系:第一個“2”指廣州實驗室和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第二個“2”指人類細胞譜系大科學研究設施、冷泉生態系統研究裝置2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N”指國家新型顯示技術創新中心,生物島、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等4家省實驗室,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廣東空天科技研究院等多個高水平創新研究院等重大創新平臺。“2+2+N”科技創新平臺體系是《廣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等文件中“1+2+4+4+N”戰略科技創新平臺體系的簡化表述。
“廣聚英才計劃”:廣州市于2019年出臺《中共廣州市委 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廣聚英才計劃”的意見》,提出了19項創新舉措,全力集聚國內外“高精尖缺”人才、全方位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加快構筑具有高度競爭力、輻射力、引領力的全球創新人才戰略高地。
“以賽代評”“以投代評”: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的舉措。“以賽代評”是指通過與市場化結合,革新科技項目的評審制度,通過創新創業大賽方式向社會征集項目;“以投代評”是指通過投資機構認投方式征集項目。
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損失補償資金池:為有效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支持力度,同時進一步創新財政支持科技創新方式和放大財政資金效用,廣州市于2015年探索成立了由多家合作銀行聯合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科技信貸服務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損失補償資金池。
科技創新“1+9”政策體系:“十三五”時期,廣州市委、市政府制定出臺科技創新“1+9”政策文件,形成以《中共廣州市委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決定》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綱領性文件、若干份配套政策文件對綱領性文件進一步進行細化落實的科技創新政策框架,主要內容包括增強企業創新能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完善科技創新平臺、吸引科技創新人才、加強科技金融等。
“廣州科創十二條”:2019年1月,廣東省印發了《關于進一步促進科技創新若干政策措施》,并要求各地級以上市制定相關配套措施。“廣州科創十二條”,即《廣州市進一步加快促進科技創新的政策措施》,主要針對要求“地市組織實施”的政策進行細化,包括減輕境外人才稅負、向港澳開放科技計劃、建設保障型人才住房、提升服務科技企業能力和加強科研用地保障等。
“包干制”:“包干制”主要側重科研經費使用的改革,是指確定科研經費總額,無需編制明細費用科目預算,讓科研人員從繁瑣的管理體系中解放出來,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科研當中。
“雙區”建設、“雙城”聯動:全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在新征程中持續釋放“雙區”驅動效應,推動廣州、深圳“雙城”聯動,在新征程新高度上“比翼雙飛”。
“1+1+4”工作舉措:第一個“1”指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是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的根本政治保證;第二個“1”指深化改革開放,是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的根本路徑和關鍵一招;“4”指在綜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綜合實力、現代服務業、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方面出新出彩。
一軸四核多點:廣州“十四五”時期科技創新空間布局,一軸即以中新廣州知識城和南沙科學城為極點,鏈接全市科技創新關鍵節點的科技創新軸;四核即“一區三城”(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南沙科學城、中新廣州知識城、廣州科學城);多點即在全市范圍內推動重要片區、科技園區、創新型商務區組群式發展,形成創新協作有機體(中部:荔灣、越秀、天河、海珠、番禺;東部北部:黃埔、增城、白云、花都、從化;南部:南沙)。
現代服務業:以現代科學技術特別是信息網絡技術為主要支撐,建立在新的商業模式、服務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礎上的服務產業。廣東省對現代服務業的認定包括9個類別的行業:現代物流業、金融服務業、新興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健康服務業、房地產業、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業、其他現代服務業。
“1+9+N”體系布局: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簡稱國創中心)依托一批兼具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功能的高水平科研機構,將逐步形成“1+9+N”體系布局,其中“1”是國創中心總部,在廣州組建;“9”是獨立運作的分中心;“N”是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機構或企業。
科技資源庫:廣州市科技資源庫屬于科研基礎支撐與條件保障類的市級科技創新平臺,面向廣州市科技創新、經濟社會發展和創新社會治理等需求,加強優質科技資源有效集成和保護,提升科技資源使用效率,為科學研究、技術進步和社會發展提供網絡化、社會化的科技資源共享服務,推動共享服務制度化、標準化。
市校(院)聯合資助項目:廣州在全國首創以市財政科技經費為引導,聯合“高水平大學”、“登峰醫院”、醫學基金會,共同出資設立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市校(院)聯合資助項目。市校(院)聯合資助項目納入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統一管理,同時結合簡政放權的要求,充分賦予共建單位科研項目遴選和過程管理的自主權。
珠三角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2018年5月,科技部函復廣東省人民政府,支持廣東省建設珠三角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示范區建設重點圍繞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求和廣東省經濟社會發展迫切需求,努力建設成為輻射泛珠三角、鏈接粵港澳大灣區、面向全球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重要樞紐。
“科創中國”試點:“科創中國”是中國科協打造的創新、創業、創造服務品牌,旨在通過聚焦產學研金用多方力量,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發展,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截至2021年1月,“科創中國”圍繞19個省(區、市)區域產業實際需求,遴選首批26個“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廣州是其中之一。
技術經紀人:指技術市場中,以促進科技成果轉換為目的,為促成他人技術交易而從事中介居間、行紀、代理等,并取得合法傭金的經紀業務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
“隱形冠軍”:長期專注某一細分行業產品的研發、生產和經營,具有較高市場份額和市場領袖地位的中小企業。
獨角獸企業:成立時間不超過10年、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未上市創業公司。獨角獸企業是科技創新企業的典型代表,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創新能力、創新活力和創新生態的重要標志。
省二十大戰略性產業集群:2020年5月,廣東省發布《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培育發展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意見》(粵府函〔2020〕82號),提出重點發展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指新一代電子信息、綠色石化、智能家電、汽車、先進材料、現代輕工紡織、軟件與信息服務、超高清視頻顯示、生物醫藥與健康、現代農業與食品產業集群。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指半導體與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智能機器人、區塊鏈與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激光與增材制造、數字創意、安全應急與環保、精密儀器設備產業集群。
廣州制造“八大提質工程”:結構優化提質工程、技術創新提質工程、主體壯大提質工程、基礎升級提質工程、布局優化提質工程、融合深化提質工程、品質品牌提質工程、發展環境提質工程。
“鏈長制”:由“鏈主”和“鏈長”兩個部分組成,“鏈主”與“鏈長”是市場和政府的關系。“鏈主”企業通過自身實力在市場競爭中逐步獲得產業鏈的話語權和主導權,“鏈長”由地方政府領導親自掛帥,對產業鏈進行統籌規劃,協調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人才引進、技術創新、政策扶持等工作,推動實現建鏈、補鏈、強鏈、延鏈。
服務型制造:制造與服務融合發展的新型制造模式和產業形態,是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向。
智慧物流:利用集成智能化技術,使物流系統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維、感知、學習、推理判斷和自行解決物流中某些問題的能力。可通過無線射頻識別(RFID)、傳感器、移動通訊技術等讓配送貨物自動化、信息化和網絡化。
新零售:企業以互聯網為依托,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并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生產性服務業:保持工業生產過程的連續性、促進工業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提高生產效率提供保障服務的服務行業,是與制造業直接相關的配套服務業,主要包括信息服務,金融服務,商務服務,研發設計與其他技術服務,貨物運輸、倉儲和郵政快遞服務等行業。
生活性服務業:滿足居民最終消費需求的服務行業,主要包括住宿餐飲服務、居民和家庭服務、健康服務、養老服務、旅游游覽和娛樂服務、體育服務等行業。
城市信息模型(CIM)平臺:以建筑信息模型、地理信息系統、物聯網等技術為基礎,整合城市地上地下、室內室外、歷史現狀未來多維多尺度信息模型數據和城市感知數據,構建起三維數字空間的城市信息有機綜合體。
“穗智管”城市運行管理中樞:廣州市城市運行管理核心中樞,指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基礎數據、應急管理、社會輿情、經濟運行、公共安全、醫療衛生、規劃建設、城市管理、交通運行、營商環境、生態環境、民生服務等城市運行管理要素為重點,建設“感知智能”“認知智能”“決策智能”的城市發展新內核,打造數據全域融合、時空多維呈現、要素智能配置的城市治理新范式。
碳達峰:指我國承諾在2030年前,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燃燒活動和工業生產過程以及土地利用變化與林業等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
碳中和: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雙師型”教師:2019年教育部印發《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加強同時具備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能力的“雙師型”教師和教學團隊建設。
“人才投”“人才貸”“人才保”政策:“人才投”是指把高層次人才視為一家規模更小、風險性和成長性更高的“企業”,并為其提供最優投入。“人才貸”是指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專門用于高層次人才或者長期所在企業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活動的無抵押、無擔保的信貸產品。“人才保”是指以高層次人才為依托,類似擔保,并為其提供相關投融資。
“穗歲平安”人才綜合服務保障政策:加大人才服務政策統籌力度,與專業社會機構合作,圍繞人才住房、健康醫療、子女入學、創新創業等方面需求實施一攬子綜合服務保障措施,并建立一體化人才服務工作體系。
“1+5+N”科技創新法規政策體系:以綜合性地方性法規《廣州市科技創新條例》為綱,圍繞全鏈條創新發展路徑的5個方面配置相應政策包,出臺N個細化的落實措施或管理辦法的“1+5+N”科技創新法規政策體系。
“揭榜掛帥”:“揭榜掛帥”制也稱“科技懸賞”制,是一種以科研成果來兌現的科研經費投入體制,一般是為了解決社會中特定領域的技術難題,由政府組織面向全社會開放的、專門征集科技創新成果的一種非周期性科研資助安排。
“賽馬”:“賽馬”制是科技創新領域在公開透明環境下,著眼于強化創先爭優的制度激勵與約束,既鼓勵先進,同時也鞭策后進。
投貸聯動:主要是對中小科技企業,在風險投資機構評估、股權投資的基礎上,商業銀行以債權形式為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形成股權投資和銀行信貸之間的聯動融資模式。
科技金融工作站:主要開展科技金融服務,包括但不限于學習培訓、論壇講座、專家咨詢、項目路演、成果對接、科技金融服務網絡和投融資數據庫建設、科技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等。
科技金融特派員:對科技金融理論、實踐相對熟悉,并樂意為科技型企業提供融資對接、金融咨詢輔導、人才引進等專業服務的人員。
掃一掃獲取
最新情報資訊
掃一掃免費
閱讀最新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