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貫徹落實 蠶桑絲綢產業 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 發布時間:2022-04-08 17:03

四川省是全國重要的蠶桑絲綢發源地和蠶桑絲綢生產基地,蠶桑絲綢產業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蠶繭、蠶絲質量全國領先、產量居全國第二位,綢緞產量居全國第一位。為貫徹落實國家六部(局)印發的《蠶桑絲綢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工信部聯消費〔2020〕151號),推進全省蠶桑絲綢產業高質量發展,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大力推進蠶桑絲綢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構建一二三產業協同、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新體系,增強創新發展新動能,探索轉型升級新模式,推動全省蠶桑絲綢產業“傳承歷史文化、助力鄉村振興、打造特色名片、全面提質增效”,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重塑蠶桑絲綢產業競爭新優勢,開創新時代蠶桑絲綢產業發展新局面。
(二)基本原則。
傳承保護,創新發展。加強蠶桑絲綢優秀傳統文化和技藝的傳承保護,推動產業與現代信息技術和文化創意深度融合,聚焦問題和短板,加快技術、應用、模式創新和裝備升級,培育發展新動能。
市場主導,政府推動。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激發企業創新創造活力,培育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強農業、工業、商貿、文創等領域協同聯動,共同推動產業發展。
因地制宜,特色發展。深度融入鄉村振興戰略,根據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突出地域、民族、文化特色,推進產業特色化、差異化發展,促進供給升級和需求升級協調并進。
鞏固基礎,拓展優勢。立足蠶桑絲綢產業規模優勢、配套優勢,推動全產業鏈優化升級,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有競爭力的產業鏈供應鏈。
(三)主要目標。
到2025年,實現種桑養蠶規模化、絲綢生產智能化、綜合利用產業化。建設重點蠶桑生產基地5萬畝以上20個,其中10萬畝以上10個,適度規模經營率達到30%以上,培育省級以上蠶桑現代農業園區15個。建設蠶桑絲綢精深加工特色園區(產業集聚區)6-7個,培育全國有影響力的龍頭企業10個,推動形成一批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精深加工企業,繅絲綜合能耗降低50%、勞動生產率提高30%。種桑養蠶和絲綢工業上下游協同發展,蠶桑繭絲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不斷提高,絲綢文化和品牌影響力持續增強,將四川建設成為全國優質蠶種生產供應調節基地、優質繭絲綢緞高端真絲服裝家紡生產基地、蠶桑資源產業化開發示范基地、絲綢文化傳承傳播及產業化開發基地,初步形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蠶桑絲綢產業體系。
二、重點任務
(一)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1.支持蠶桑新品種培育及良種繁育。規范建設一批國家級和省級蠶桑種質資源保種場(圃),建設蠶桑種質資源保存基地10個。建設桑樹良種繁育基地12個,核心蠶種場10個,大力繁育“川字號”優質蠶桑新品種,推進蠶種繁育機械化、智能化改造和桑樹良繁基地標準功能分區建設,提升蠶桑良種繁育水平。構建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種業發展模式。(農業農村廳牽頭,各級相關部門協同落實。以下均需各級相關部門協同落實,不再列出)
2.開發適用機械裝備。將蠶桑機械納入農機發展重點,圍繞桑樹種植、桑園管理、桑葉采摘、蠶種制育、智能養蠶、蠶繭收烘等環節,引導科研制造單位加強關鍵技術裝備研發,開發先進適用蠶桑機械和智能機器人。推動繅絲關鍵設備、機器選繭、智能煮繭、蠶繭快速綜合檢測與生絲電子檢測、泡絲、絡并捻等制絲織綢工序關鍵技術裝備研發,加快形成智能繅絲生產線、繅絲生產數字化專家指導系統。(經濟和信息化廳、農業農村廳按職責分工牽頭)
3.提升生產加工技術。支持研發推廣家蠶人工飼料飼育、桑樹快速豐產、水肥一體、蠶桑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支持多組分、復合性蠶絲原料及面料織造染整、繅絲短流程、智能綠色制造技術研究,開發復合型、差異化、功能性新型絲綢纖維和面料。支持蠶桑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的研究與產品開發,推進蠶桑絲綢資源在食品、醫療保健、生物工程等領域的產業化開發力度。(經濟和信息化廳、農業農村廳按職責分工牽頭)
4.完善技術創新體系。建立完善科技成果中試孵化、示范推廣體系,支持新產品新技術新裝備示范應用。支持產學研用融合發展,在蠶桑絲綢優勢產業帶建設省級蠶桑科研試驗示范基地6個,院士(專家)工作站5個,公共服務平臺與科技成果轉化中心4個。引導科技人才、創新團隊等向園區集聚、向基地集中、向企業深入。鼓勵加大創新投入,支持制造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重點實驗室等技術創新體系或研發機構建設。(經濟和信息化廳、農業農村廳按職責分工牽頭)
(二)建強蠶桑生產基地。
5.推進規模化標準化蠶桑基地建設。以攀西、川南、川中北三大蠶桑優勢區30個基地縣為重點,集聚要素集中連片打造標準化蠶桑基地,按照“五良”融合、“五網”配套要求,強化蠶桑基礎設施建設,就近建設標準催青室、共育室、大蠶房、蠶沙無害化處理等設施,配套建設標準化蠶繭收烘站。全面推廣小蠶共育、大蠶省力飼養、方格蔟自動上蔟、儀評定級等主體技術,因地制宜推廣優質高產新品種和省力高效新機具,示范推廣養蠶自動化環境控制和智能化收繭等信息系統。以蠶桑現代農業園區為抓手,以綠色生態、優質高效、主體活躍、科技先進、三產融合為目標,高水平建設一批省、市(州)、縣(區)級蠶桑現代農業園區,積極爭創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農村廳、商務廳按職責分工牽頭)
6.探索推廣種桑養蠶產業化發展新模式。因地制宜推動“桑+糧”“桑+豬”“桑+果”“桑+茶”“桑+菌”等種養循環新模式,全面提升蠶桑資源利用率和綜合效益。試驗推廣全齡飼料工廠化養蠶模式,推進傳統養蠶模式創新變革。支持工商企業積極參與產業扶貧,助力鄉村振興,推動種桑養蠶產業化發展。推廣涪城“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共育戶)+農戶”、寧南“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等產業化經營模式。支持龍頭企業作引領、農民合作社作紐帶、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作基礎,建立蠶桑產業化聯合體。(農業農村廳、經濟和信息化廳、商務廳按職責分工牽頭)
(三)做優絲綢精深加工。
7.發展智能綠色制造。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在絲綢行業的應用,支持絲綢企業數字化轉型,培育基于平臺的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等新模式新業態。推動絲綢企業開展智能繅絲、織綢及智能絲綢印染工廠(車間)建設。推動絲綢精煉和印染環節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加快數碼噴墨印花、染化料自動配送、在線監控、功能性后整理等先進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支持企業參加綠色設計產品評價,發揮絲綢綠色品牌影響力。支持企業建設綠色工廠,打造蠶桑絲綢產業綠色供應鏈,推動上下游企業共同實現綠色發展。(經濟和信息化廳牽頭)
8.推進穩鏈強鏈補鏈。立足全省資源條件、產業基礎和配套優勢,圍繞做強蠶桑絲綢產業鏈價值鏈,促進產業鏈協同,著力解決產業鏈瓶頸,補齊產業鏈短板,推動絲綢印染適度適地發展,大力發展蠶桑絲綢終端產品,提升“川字號”蠶桑絲綢終端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制造能力和區域影響力、產品知名度。推動特色突出的絲綢產業集群優化升級,培育蠶桑絲綢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經濟和信息化廳牽頭)
9.培育龍頭企業促進融通發展。積極推進“育苗壯干”,大力培育蠶桑絲綢龍頭企業,提升龍頭企業影響力和產業帶動性。充分發揮大型絲綢企業引領作用,形成基于創新鏈共享、供應鏈協同、數據鏈聯動、產業鏈協作的大中小企業融合發展的產業生態。支持絲綢龍頭企業農工貿一體化、平臺化運營,提高中小企業專業化水平和協作能力。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和機構創建服務蠶桑絲綢產業的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和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經濟和信息化廳、農業農村廳、商務廳按職責分工牽頭)
(四)推進“三品”專項行動。
10.豐富產品種類推進綜合利用。適應消費升級趨勢,支持企業深度挖掘市場需求,積極開展產品創新,推動產品換代,拓展應用領域,發展裝飾、保健、產業用等絲綢大類產品,滿足多樣化、多層次消費需求。加快桑葉、桑果、桑枝開發,推動蛹油、蛹蛋白、蠶絲蛋白水解物等原料開發和應用。鼓勵絲綢企業、設計機構及設計師開發原創設計產品。搭建傳統工藝工作站、非遺工坊等創意設計平臺,鼓勵支持企業面向市場面向生活設計開發主題文創產品和旅游商品。(經濟和信息化廳、農業農村廳、文化和旅游廳按職責分工牽頭)
11.提升產品質量打造絲綢精品。以絲綢面料精品工程為牽引,帶動蠶繭、生絲、面料、服裝、家紡、禮品等絲綢精品體系建設。支持精品蠶繭、精品生絲發展,推動功能性、高品質面料開發,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協同開發,發展時尚化、個性化、綠色化絲綢服裝、家紡、禮品等消費品。加強繭絲質量公證檢驗公益服務,引導生產經營者健全質量管理體系。推進高品質繭絲綢認證,打造“川字號”優質繭絲綢特色優勢,制定四川優質繭絲綢團體標準,開展自愿性產品認證。整合蠶桑絲綢產業生產、交易、質量監測數據,搭建繭絲質量信息數據共享服務平臺。(經濟和信息化廳、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牽頭)
12.培育知名品牌提升影響能力。做強區域品牌與企業品牌,提升“中國綢都”“中國繭絲之都”“中國優質繭絲基地”“中國蠶桑之鄉”“中國桑茶之鄉”“中國果桑之鄉”“中國蠶絲被之鄉”“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四川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等公用品牌影響力,持續推進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培育,鼓勵開展“三品一標”認證和公用品牌申報,持續擦亮“川繭”“川絲”“川綢”金字招牌。在絲綢行業持續推廣使用高檔絲綢標志,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申報地理標志,加大對蠶桑絲綢產品商標權、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的保護。引導支持企事業單位參與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制修訂,鼓勵企業制定高于國際、國家標準的企業標準。支持絲綢企業參加國際國內有影響力的展會。引導絲綢企業創新營銷模式,推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支持地方和企業創建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紡織服裝創意設計園區(平臺)。(經濟和信息化廳、農業農村廳、商務廳、文化和旅游廳、省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牽頭)
(五)弘揚蠶桑絲綢文化。
13.傳承弘揚傳統絲綢文化。深入挖掘“蠶叢古國”“蠶神嫘祖”“南方絲綢之路起點”“蜀錦”“蜀繡”等蠶桑絲綢文化資源,鼓勵開展蠶桑絲綢文化研究整理工作,大力營造四川蠶桑絲綢文化氛圍。支持“錦官城”成都、“千年綢都”南充、“嫘祖故里”綿陽等地立足蠶桑絲綢文化,大力發展“蠶桑絲綢+旅游”“蠶桑絲綢+科普”“蠶桑絲綢+康養”等新業態。挖掘開發全省蠶桑絲綢旅游資源,規劃建設蠶桑絲綢類旅游產品路線,鼓勵支持開展絲綢技藝研學旅游,打造以體現絲綢文化內涵和特色的酒店、民宿,推動絲綢傳統文化向產品和服務轉化。加大蜀繡、蜀錦、絲毯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保護傳承,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推動川渝兩地在絲綢文化保護傳承方面深度合作。加強傳承人隊伍培養,組織織錦、刺繡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傳播普及絲綢文化,增強社會影響力。(文化和旅游廳、農業農村廳、經濟和信息化廳按職責分工牽頭)
14.保護利用絲綢文化遺產。充分發揮絲綢工業遺產的保護、研究、展示和教育功能,支持符合條件的絲綢工業遺產項目申報國家工業遺產。推動將符合條件的絲綢工業遺產公布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加大絲綢工業遺產中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利用力度。支持絲綢博物館建設,提升藏品保護、科學研究、陳列展覽、社會教育和運營管理水平。支持蜀錦蜀繡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多媒體化,利用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等平臺,推動蜀錦蜀繡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與創新發展。加強絲綢文化古鎮、絲綢歷史文化街區、絲綢名人故居保護和開發,支持建設具有代表性的絲綢文化旅游景點,推動絲綢文化融入大眾生活。(文化和旅游廳、經濟和信息化廳、農業農村廳按職責分工牽頭)
(六)加強國際國內合作。
15.支持開展國際合作。面向國際市場和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搭建開放式、國際化平臺,鼓勵省內絲綢企業與拉美、中亞、東南亞等地開展絲綢生產合作,推進資源優勢互補。支持企業參加國際時尚和文化推廣交流活動,在國外設立研發設計機構,與國外知名廠商開展品牌合作,促進雙方在品牌、技術、創意設計、營銷渠道等多方面合作。支持行業協會、商會積極參與國際交流合作,探索推動國內絲綢標準國際化進程,加大中國絲綢對外宣傳力度。(商務廳、農業農村廳、經濟和信息化廳、省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牽頭)
16.推進國內深度協作。積極承接東部地區蠶桑絲綢產業轉移,加強與東部地區產業鏈供應鏈深度協作。組織特色項目參加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中國非遺博覽會、成都設計周和國際國內文化交流活動,進一步擴大四川絲綢影響力。推動蠶桑絲綢行業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與重慶合作開展刺繡、織錦等技藝大賽、技藝交流研討活動,共同推動同根同源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組織和引導企業參加“川貨全國行”“萬企出國門”“惠民購物全川行動”等市場營銷拓展活動。(經濟和信息化廳、農業農村廳、商務廳、文化和旅游廳按職責分工牽頭)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各部門按職能分工統籌推進蠶桑絲綢產業高質量發展各項工作,健全工作機制、強化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加強跟蹤研究和督促指導,共同研究解決產業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及時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經濟和信息化廳、農業農村廳、商務廳按職責分工牽頭)
(二)加大政策扶持。將符合條件的蠶桑生產農機裝備納入農機購置補貼范圍。落實農業設施用地政策,支持標準蠶房、蠶繭收烘、蠶桑產品產地初加工等設施建設。鼓勵各地積極使用鄉村振興農業產業發展貸款風險補償金支持蠶桑產業,落實涉農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和貸款貼息政策,加強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信貸支持和補貼力度。探索推廣蠶桑保險新模式。將智能繅絲、全齡飼料工廠化養蠶等關鍵技術裝備列入技術改造重點方向,支持絲綢中小企業提升發展能力。支持繭絲綢產業調結構、強品牌,向國際化發展。支持符合條件的傳統絲綢技藝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培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和工藝美術大師。(經濟和信息化廳、農業農村廳、商務廳、文化和旅游廳按職責分工牽頭)
(三)優化發展環境。整頓規范鮮繭收購市場,開展執法監督檢查,保障繭農利益。支持繭絲質量監測技術支撐體系建設,建立公證檢驗質量信息服務平臺,促進質量信息互聯和共享服務,推行公證檢驗交易結算制度。加大對發明專利、商標、地理標志等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將蠶桑絲綢行業納入“春雷”“鐵拳”等知識產權專項執法行動保護重點。開展打擊生產和銷售假冒偽劣消費品專項行動,支持有條件的產業集群按有關規定爭創蠶桑繭絲產業質量提升示范區。培育各類人才隊伍,加大人才對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省市場監管局、經濟和信息化廳、農業農村廳按職責分工牽頭)
(四)發揮社團作用。充分發揮行業協會、標準化組織等社團組織作用,支持開展運行監測、調查研究、品牌評價、品牌宣傳、人才培訓等活動,引導蠶桑絲綢企業用好各項政策措施,及時反映行業動態和企業訴求,提出完善政策措施建議,推動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經濟和信息化廳、農業農村廳、商務廳、文化和旅游廳、省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牽頭)

報告庫會員(¥)199/年起售

海量行業報告和相關實用干貨寂集錦
開通報告庫會員
樂享更多下載,購買超值優惠

查看更多報告

掃一掃獲取
最新情報資訊

掃一掃免費
閱讀最新報告

特色服務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