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智能經濟產業鏈生態圖譜及上中下游全解讀(附圖表)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發布日期:2020-11-06 17:09
分享:

中商情報網訊:近年來,我國積極深入實施發展“智能+”戰略。2019年3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七次會議指出,促進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要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特點,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產業應用為目標,深化改革創新,優化制度環境,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和內生動力,結合不同行業、不同區域特點,探索創新成果應用轉化的路徑和方法,構建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經濟形態。

一、智能經濟產業生態鏈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智能經濟也在不斷的深入發展。從智能經濟產業生態鏈來看,智能經濟基于“數據+算力+算法”,以數據流動的自動化,化解復雜系統的不確定性,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傳感器、芯片等是實現“數據+算力+算法”的設備基礎,而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則是技術支撐。

隨著通信技術的不斷升級,智能經濟的網絡技術支撐也在不斷強化。智能經濟網絡傳輸基于5G、NB-IoT、TSN、以太網等。在5G等通信網絡下,設備層采集到的數據等信息,通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可以完成描述、診斷、決策、預測等功能。

基于此,經濟發展出現新興形態,從消費端到供給端都更加智能化。其中,從消費端來看,實現智能化生活、數字化娛樂、智慧交通出行、個性化消費等產品及服務不斷涌現。從供給端來看,智慧商圈、智慧金融、智慧農業、智慧能源等新業態也不斷發展。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二、智能經濟設備支撐

構建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經濟形態需要底層基礎支撐,即傳感器、芯片等設備以采集獲取數據。在“智能+”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基礎設備發展良好。

(1)AI芯片

AI芯片是重要的關鍵設備之一。基于人工智能技術,通過AI芯片可以認識并刻畫消費者畫像,獲知消費者需求,并與消費者實現自然互動,實現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商業模式。

AI芯片在智能經濟中提供算法支撐。目前我國的人工智能芯片行業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能力的提升,人工智能近兩年迎來了新一輪的爆發。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人工智能芯片市場規模達到124億元,同比增長53.6%;預計2021年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規模將突破300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傳感器

傳感器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并將檢測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轉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計量、存儲等要求。據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近1500億元。2019年,傳感器擴大應用范圍,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預測2020年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超2000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其中,MEMS智能傳感器可以全天候、全方位、全時空識別消費者的各類行為狀態,讓消費者多種潛在的消費習慣和邏輯內涵得以呈現,更好的實現數據采集、推動人機協同。MEMS即微機電系統,是集微型傳感器、執行器、機械結構、電源能源、信號處理、控制電路、高性能電子集成器件、接口、通信等于一體的微米或納米級器件或系統。數據顯示,2016年-2019年我國MEMS行業市場規模穩步增長,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1年我國MEMS行業市場規模將達810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RFID射頻識別

無線射頻識別即射頻識別技術(RFID),是自動識別技術的一種,通過無線射頻方式進行非接觸雙向數據通信,利用無線射頻方式對記錄媒體(電子標簽或射頻卡)進行讀寫,從而達到識別目標和數據交換的目的,其被認為是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信息技術之一。其原理為閱讀器與標簽之間進行非接觸式的數據通信,達到識別目標的目的。

數據顯示,2013年-2017年中國RFID市場規模不斷增長。根據IDTechEX公布的全球數據,2018年我國RFID行業市場規模達到680億元,預計到2020年中國RFID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000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目前,中國RFID產業呈現以北京、上海、廣東、香港為代表的快速發展趨勢。從市場分布數據為例來看,華南、華北、華東是目前我國RFID市場相對成熟的區域。從我國RFID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市場占比情況可以看出,目前金融支付是其應用最大的市場,其次是零售和交通管理,RFID在多個領域的應用構建了智能經濟的重要一環。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智能經濟技術支撐

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推動“智能+”發展,為智能經濟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

(1)大數據技術

以數據驅動必然需要以及會產生大量的數據,而大數據技術可以對數量巨大、來源分散、格式多樣的數據進行采集、存儲和關聯分析,從中發現新知識、創造新價值、提升新能力。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大數據產業規模突破6000億元;隨著大數據在各行業的融合應用不斷深化,2019年中國大數據市場產值達到8500億元。

大數據技術下,可以實現智能經濟運行中對大量數據的采集、儲存、分析、獲取等,更高效、更智能的進行診斷、決策、預測等功能,助推新興業態發展。未來,大數據技術應用將進一步加深,2020年產業規模有望突破10000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2)云計算技術

云計算為智能經濟提供算力支撐。目前,我國云計算產業呈現出穩健發展態勢。2019年云計算整體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334億元,其中公有云市場規模達到689億元,私有云市場規模達到645億元,預計未來四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此外,邊緣計算與云計算互相協同促進發展。邊緣計算將智能嵌入到消費者生活的方方面面,通過“大腦”的高效分析+“邊緣”的快速部署,實現消費者需求、服務的快速響應。

(3)物聯網技術

物聯網技術是支撐“網絡強國”和“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戰略的重要基礎,在推動國家產業結構升級和優化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高度集成和綜合運用,對新一輪產業變革和經濟社會綠色、智能、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14年,國內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6000億元,同比增長24%;截止到2015年底,隨著物聯網信息處理和應用服務等產業的發展,中國物聯網產業規模增至7500億元,“十二五”期間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5%。十三五以來,我國物聯網市場規模穩步增長,預計2020年中國物聯網市場規模將突破2萬億。預計“十三五”期間年均復合增長率達24%。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人工智能技術

人工智能在智能經濟中賦能于識別、采集、計算等環節。我國政府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的技術進步與產業發展,人工智能已上升國家戰略。人工智能市場前景十分廣闊,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逐漸成熟,科技、制造業等業界巨頭布局的深入,應用場景不斷擴展。

從市場規模來看,自2015年開始,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逐年攀升。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逐漸成熟,科技、制造業等業界巨頭不斷深入布局。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約為339億元,增長率達到56.2%。據預測,到2020年,中國在人工智能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超710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機器視覺技術

機器視覺是人工智能正在快速發展的一個分支,是一種基礎功能性技術,整體包括相機、鏡頭、視覺控制器、圖像處理、傳感器、算法平臺等。此外,一個典型的機器視覺應用系統應包括圖像捕捉模塊、圖像數字化模塊、圖像處理模塊、決策模塊、機械控制執行模塊以及光源系統等。

受益于配套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制造業總體規模持續擴大、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政策利好等因素,中國機器視覺市場需求不斷增長。據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機器視覺市場規模首次超過100億元。隨著行業技術提升、產品應用領域更廣泛,未來機器視覺市場將進一步擴大,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有望超過700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智能經濟網絡支撐

智能經濟下的網絡傳輸基于5G、NB-IoT、TSN、以太網等技術。其中,5G通信技術的加快落地將推動智能經濟下新興業態的發展。

2020年是5G發展的關鍵年份,作為一種新型基礎設施建設,5G對經濟的影響不可忽視。工信部稱,電信企業要及時評估疫情影響,制訂和優化5G網絡建設計劃,加快5G特別是獨立組網建設步伐,切實發揮5G建設對“穩投資”、帶動產業鏈發展的積極作用。

5G發展,基站先行。5G基站的選址建設,是保證5G商用信號覆蓋的基礎,所以,5G基站建設是5G產業布局的第一步。2020年5G迎來大規模建設,5G基站目標不斷刷新。通信運營商將正式開啟5G大規模集采,帶動產業鏈。從5G基站產業鏈來看,主要涉及上游規劃設計、中游建設/運維以及下游應用三大環節。其中在中游環節,涉及產業較多,包括基站設備、小基站、光通信設備、網絡工程建設、無線設備、傳輸設備以及網絡優化與運維等。產業鏈下游端,5G應用領域廣泛,涉及物聯網、智能裝備、手機/移動終端等等。

隨著5G基站的搭建越來越完善,5G技術的商用也進一步鋪開,對于智能經濟發展將帶來更多機遇。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五、智能經濟新興業態

智能經濟發展帶來新形態,可以分為消費端及供給端兩個方面:從消費端來看,智能經濟下,消費者的生活形態更加趨向于智能化,涵蓋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

(1)智慧零售

無人零售

從消費方式來看,通過智能手機輕松網購早已不是新鮮事,而無人零售正在日常生活中不斷落地應用。無人零售是新的零售業態,無人零售主體集中在開放貨架、自動販賣機、無人便利店三類,目前已在部分商圈投入使用。

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無人零售市場(含自動售貨機)市場規模接近218億元,預計2020年將突破650億,三年復合增長率在44.4%左右。2017年自動售貨機整體市場規模約188億,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將突破450億,復合增長達到37.1%。未來市場三大無人零售模式將相互融合,運營商將會同時布局“機+架+店”的復合業態,無人零售將成為智能經濟下日常的消費方式。

2017-2020中國無人零售市場規模及預測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移動支付是消費中的智能化另一體現,這種方式已經與消費者的日常融合。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絡支付用戶規模達7.68億,較2018年底增長1.68億,占網民整體的85.0%;手機網絡支付用戶規模達7.65億,較2018年底增長1.82億,占手機網民的85.3%。

數據來源:CNNIC、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CNNIC、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此外,在過去的2019年,網絡支付覆蓋領域日趨廣泛,加速向垂直化應用場景滲透。其中網絡支付業務穩步增長,有力拉動消費升級。一是網絡支付業務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速度。數據顯示,2019年非銀行支付機構處理網絡支付業務7199.98億筆,處理業務金額249.88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5.7%和20.1%,實現較快增長。二是移動支付有力拉動消費增長。非現金支付工具與大眾日常生活的聯系日益緊密,不僅重塑了居民個人的消費行為,變革了企業的商業模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各地區居民的消費增長。三是移動支付優化大眾家庭消費結構。研究49表明,移動支付可促進我國家庭消費增長16.0%,使恩格爾系數(食品消費占比)降低1.7%,同時帶動教育文化、娛樂等發展型消費實現大幅增長,幅度明顯高于食品、衣著、居住等生存性消費。

(2)智慧出行

從出行來看,智能汽車成為未來交通工具的發展方向。智能汽車是指通過搭載先進傳感器等裝置,運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具有自動駕駛功能。通過智能化、網聯化兩大技術路徑,智能汽車衍生出兩大主要應用方向:自動駕駛和車聯網。

目前,國產自主品牌量產車自動駕駛技術水平接近L2。雖然一些國內的主機廠(OEM)具備研發能力,如北汽、長城,但出于安全和市場需求考慮,目前國產車型配備的L2功能,其供應商基本還是國外大型Tier1,如博世、大陸等。隨著國內車企、互聯網企業等加快布局自動駕駛領域,國內L3級別量產車型有望在2020-2021年推出,L2+級別輔助駕駛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目前各車企高端的車型已經基本實現L2級別輔助駕駛的配置,未來高級自動駕駛系統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2020-2021年將有可量產L3級別車型推出,2025年左右完全自動駕駛L5級別。

車聯網技術則向著智能化、網聯化方向演進,車載操作系統、新型汽車電子、車載通信、服務平臺、安全等關鍵技術成為研究熱點。智能汽車是汽車領域重要發展方向,在此背景下,我國車聯網產業前景廣闊。數據顯示,2019年車聯網市場規模超1900億元。隨著車聯網技術的進一步應用,中國車聯網市場規模持續擴大,預計2020年有望超過2050億元。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3)智能家居

從住來看,智能家居為消費者帶來了智能化生活體驗,涵蓋家庭安全監控、智能音響、視頻娛樂設備、溫控設備、智能照明和大小家電等,市場空間廣闊。

目前,智慧家居隨著無線連接技術和低功耗芯片設計技術的成熟,智能家居產品消費門檻逐步降低,消費者接受度不斷提高,智能家居行業真正開始快速發展,助推智能經濟的發展。據統計,2018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累計出貨近1.5億臺,同比增長36.7%,其中第四季度出貨4610萬臺,同比增長45.4%。預計未來五年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將持續快速增長,2023年市場規模將接近5億臺,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20%。

數據來源:IDC、中商產業研究院

供給端來看,傳統行業不斷涌現出新業態,智慧農業、智能制造、智慧零售、智慧醫療、智慧公路、工業互聯網等新興業態不斷發展。

智慧農業

智慧農業一般是指利用物聯網技術、“5S”技術、云計算技術和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實現“三農”產業的數字化、智能化、低碳化、生態化、集約化,從空間、組織、管理整合現有農業基礎建設、通信設備和信息化設施,使農業和諧發展,實現“高效、聰明、智慧、精細”和可持續生態發展,是將科學技術融合在農業發展領域中的具體實踐和應用。

近年來,在政策大力支持下,中國智慧農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據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20年,中國智慧農業的潛在市場規模有望由2015年的137億美元增長至268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14.3%。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集軟件、電子、控制、機械于一體,以智能生產終端為核心,主要由“云”、“網”、“端”三方面構成。其中,智能制造系統集成指以自動化、網絡化為基礎,以數字化為手段,以智能制造為目標,借助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通過工業軟件、生產和業務管理系統、智能技術和裝備的集成,幫助企業實現縱向集成、橫向集成的各類智能化解決方案的總稱。推進制造業智能化發展,可以打造智能制造示范企業,建設智能工廠、智能車間,推動智能化改造重點項目建設。同時,推進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數字化生產線、數字化車間及智能工廠的應用。

中國智能制造系統集成市場受益于國家大力推動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發展、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聯盟加速細分行業滲透、制造業核心工藝技術加速突破等利好,在2018年整體規模持續保持較高增速,2018年整體規模達到1548億元,到2021年將達2837億元,并將有效帶動我國制造業整體水平發展,加速向新一代智能制造轉型升級的步伐。

數據來源:賽迪顧問、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智能經濟發展下,零售業正上演著一場以智慧零售為主要內容的變革。2018年全球智能零售市場規模已突破100億美元,預計到2023年,智能零售規模將增長至385億美元,2018-2023年復合年增長率達到24.12%。

自2017年智慧零售提出以來,國內智慧零售行業市場規模尚小,預計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成熟,未來五年智慧零售行業市場規模將加速擴增。

從智慧零售領域投融資情況來看,智慧零售行業在2015年深受資本青睞,投融資事件及金額分別為9件和63.72億元。此后智慧零售領域投融資有所降溫,2019年智慧零售領域投資事件7起,投融資金額為11.13億元。

資料來源:IT桔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智慧醫療

智慧醫療是5G技術在物聯網的應用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場景,也是智能經濟中的重要應用領域。在5G網絡下,診斷和治療將突破原有的地域限制,醫療資源更加平均。健康管理和初步診斷將家居化,醫生與患者可以實現更高效的分配和對接。5G時代,傳統醫院將向健康管理中心轉型,質量提高未來。

隨著5G技術的進一步商用、普及,在5G技術下的智慧醫療將得到更多的應用,醫療水平、醫療技術也可以的到進一步提高,中國的智慧醫療建設行業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投資市場。2019年,我國智慧醫療建設行業規模將超880億元,預計到2020年這一數字將超1000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智慧公路

智慧公路的提出是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是緩解當代公路“出行擁堵嚴重、事故率頻發、服務品質不足、出行幸福感較低”等主要弊端的利器,是面向未來的智慧交通整體解決方案的重要環節之一,

據統計,2014年智慧公路市場規模僅265億元,2018年市場規模增至488億元。隨著我國公路智能化、信息化的大力建設,公路總里程的不斷增加以及維護、升級改造的不斷實施,預計,未來我國高速公路智能化行業市場規模將不斷增大。預計2020年中國智慧公路市場規模將達641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工業互聯網

工業互聯網是滿足工業智能化發展需求,具有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特點的關鍵網絡基礎設施,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興業態與應用模式。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可以加大企業內網改造、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上云、標桿工廠等支持力度,推動工業企業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轉型。

據中國信通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所長辛勇飛介紹,測算表明,2018年、2019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增加值規模分別為1.42萬億元、2.13萬億元,占GDP比重分別為1.5%、2.2%。預計2020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規模將達3.1萬億元,占GDP比重為2.9%,同時可帶動約255萬個新增就業崗位。

數據來源:中國信通院、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智能經濟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十四五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服務。


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editor@askci.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中商情報網
掃一掃,與您一起
發現數據的價值
中商產業研究院
掃一掃,每天閱讀
免費高價值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