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汽車產行業的國內外發展概況、行業的發展環境、市場分析(市場規模、市場結構、市場特點等)、生產分析(生產總量、供需平衡等)、競爭分析(行業集中度、競爭格局、競爭組群、競爭因素等)、產品價格分析、用戶分析、替代品和互補品分析、行業主導驅動因素、行業渠道分析、行業贏利能力、行業成長性、行業償債能力、行業營運能力、汽車產行業重點企業分析、子行業分析、區域市場分析、行業風險分析、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及相關的經營、投資建議等。報告研究框架全面、嚴謹,分析內容客觀、公正、系統,真實準確地反映了我國汽車產行業的市場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
本研究咨詢報告中商智業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海關總署、全國商業信息中心、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中商情報網、全國及海外多種相關報刊雜志的基礎信息以及專業研究單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對我國汽車產行業作了詳盡深入的分析,是企業進行市場研究工作時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考資料,同時也可作為金融機構進行信貸分析、證券分析、投資分析等研究工作時的參考依據。
第一章 2013-2014年全球化中的中國
第一節 2013-2014年中國汽車工業總體評述
一、世界汽車市場進入嚴重的危機
二、中國汽車市場的壓力是世界環境和中國發展模式調整的共同體現
三、消費稅調整后的微車高增長尚不代表小排量車壓力化解
四、自主品牌的發展惡化需要引起高度關注
五、汽車行業內外購并的機會越來越大
第二節 近幾年中國汽車制造業運行數據分析
一、2007-2014年中國汽車產量情況
二、2013-2014年中國汽車的保有量情況
三、近三年中國汽車市場銷售情況
四、2007-2014年汽車制造業經濟指標監測
四、2014汽車制造業收入前十家企業
第三節 2013-2014年中國乘用車品牌總體走勢分析
一、自主品牌乘用車大豐收
二、微型轎車主力品牌表現
三、小型車市場走勢
四、緊湊型車市場增速也有放緩趨勢
五、中高級車自主品牌的低端B級車嚴重分化
六、B級豪華車總體仍保持較快增長態勢
七、MPV三劍客走勢分化,GL8成為一枝獨秀
八、高端車型成SUV增長動力新動力
九、微客的農村鄉村需求日益增強
第四節 2013-2014年中國汽車行業市場運行分析
一、自主研發和自主品牌成為汽車市場的時尚
二、國內的汽車供給將進入過剩時代
三、商用車競爭穩定,轎車競爭激烈,但格局逐漸明朗
第二章 2013-2014年中國汽車市場運行環境解析
第一節 2013-2014年中國經濟環境分析
一、國民經濟增長
二、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三、工業生產運行情況
四、房地產業投資情況
五、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
第二節 2013-2014年中國汽車市場運行政策環境分析
一、《汽車產業振興計劃》影響深度剖析
二、汽車關稅政策
三、取消不合理收費及地方保護措施
四、鼓勵汽車消費的政策制訂
五、燃油稅政策的影響
第三節 2013-2014年中國汽車市場運行社會環境分析
一、環境保護備受重視
二、能源短缺,國內石油需求加大
三、中國發展節能和新能源汽車迫在眉睫
四、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日漸受到青睞
第四節 2013-2014年中國汽車市場運行技術環境分析
一、自主研發是提高競爭力的必由之路
二、新產品、新技術
三、代用燃料技術
第三章 2013-2014年中國農村汽車市場運行分析
第一節 2013-2014年我國農村汽車市場發展狀況分析
一、我國農村汽車市場運行數據分析
二、我國農村汽車市場消費量分析
三、我國農村汽車市場運行特點分析
四、我國農村汽車市場汽車產品結構分析
五、我國農村汽車市場主要消費車型分析
六、我國農村汽車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第二節 2013-2014年我國農村汽車市場主要車型銷售數據分析
一、我國農村三輪汽車銷售量分析
二、我國農村低速貨車銷售量分析
三、我國農村輕型載貨車銷售量分析
四、我國農村微型客車銷售量分析
五、我國農村輕型卡車銷售量分析
六、我國農村微型卡車銷售量分析
七、我國農村汽車市場產銷預測
第三節 2013-2014年我國農村汽車市場面臨的發展機遇與問題
第四章 汽車下鄉對我國汽車市場發展帶來的影響
第一節 汽車下鄉主要的受益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分析
一、長安汽車簡介及其發展計劃
二、江淮汽車簡介及其發展計劃
三、東風汽車簡介及其發展計劃
四、福田汽車簡介及其發展計劃
五、重慶力帆簡介及其發展計劃
六、哈飛汽車簡介及其發展計劃
七、吉利汽車簡介及其發展計劃
八、上汽通用五菱簡介及其發展計劃
第二節 汽車下鄉銷售渠道的搭建
第三節 汽車下鄉營銷方式的選擇
第四節 汽車下鄉
第五節 汽車下鄉售后服務體系的建立
第六節 汽車下鄉為我國民族汽車企業帶來發展機遇
第五章 2013-2014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概述及細分產品市場運營情況分析
第一節 新能源汽車的分類
一、混合動力汽車(HEV)
二、純電動汽車(BEV)
三、燃料電池汽車(FCEV)
四、氫發動機汽車
五、燃氣汽車
六、醇醚汽車
第二節 車用替代燃料的簡述
一、煤直接液化和煤間接液化合成油
二、甲醇
三、二甲醚(DME)
四、生物質燃料
第三節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細分產品市場運營情況
一、純電動汽車
1、中國純電動汽車發展綜述
2、中國純電動汽車技術動態
3、中國發展純電動汽車的瓶頸
4、中國純電動汽車產業化存在的問題及策略
二、混合動力汽車
1、中國混合動力車的發展
2、中國混合動力汽車技術研究
3、中國混合動力汽車存在的問題及策略
4、混合動力車的前景及趨勢
三、燃料電池電動汽車
1、中國燃料電池汽車取得長足發展
2、中國燃料電池城市大客車可望率先實現產業化
3、燃料電池汽車的前景
第四節 中國新能源發展目標
一、調整汽車產品結構
二、采用節能技術
三、原油推行標準
第六章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推廣試點城市及市場運行狀況分析
第一節 國家確定的十三個試點城市
(北京、上海、重慶、深圳、武漢、濟南、杭州、大連、長沙、長春、合肥、昆明、南昌)
第二節 試點城市2013-2014年汽車市場消費量分析
第三節 試點城市2013-2014年汽車銷售市場特征分析
第四節 試點城市汽車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第五節 試點城市2013-2014年汽車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第七章 汽車產業振興規劃及各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分析
第一節 我國汽車產業振興規劃重點方面
一、培育汽車消費市場
二、推進汽車產業重組
三、支持企業自主創新和技術改造
四、實施新能源汽車戰略
五、支持汽車生產企業發展自主品牌
第二節 我國汽車發展戰略分析
一、第一階段節能汽車
二、第二階段混合動力汽車
三、第三階段電動汽車
四、第四階段燃油電器車
第三節 美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分析
一、第一個階段是節能汽車
二、第二個階段是混合動力及電動汽車
三、第三個階段是燃油電器汽車
第四節 日本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分析
一、第一個階段是小型電動汽車
二、第二個階段是混合動力汽車
三、第三個階段是燃料電器汽車
第八章 金融危機對汽車行業發展帶來的影響
第一節 金融危機下我國汽車行業發展機遇
一、金融危機對國外汽車企業的影響
二、我國汽車企業在危機中具有的競爭優勢
三、金融危機導致部分經營不善的汽車企業退出市場
四、金融危機給我國汽車企業的經營管理能力提升帶來機遇
五、金融危機為我國汽車企業提供了并購國外企業的機會
六、金融危機下國家汽車振興計劃給汽車企業帶來的機遇
七、汽車企業如何從危機中把握市場機遇
第二節 金融危機下我國汽車行業市場風險
第九章 2013-2014年中國汽車行業總體投資情況分析
第一節 2013-2014年中國汽車行業投資特性分析
一、中國汽車行業結構性增長分析
二、汽車產品在中國生命周期定位分析
三、中國汽車行業盈利性分析
四、中國汽車行業進入壁壘分析
五、中國汽車行業投資風險分析
第二節 2013-2014年中國汽車行業投資狀況分析
一、投資效益及存在問題分析
二、汽車行業投資策略分析
第三節 2014-2020年中國汽車行業投資風險分析
第十章 2014-2020年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總體趨勢分析
第一節 2014-2020年中國汽車企業走勢總體分析
一、跨國集團狹義乘用車市場的日系表現突出(主要有豐田、日產和本田)
二、三大集團的銷售表現出現分化(上汽、東風和一汽)
三、三小集團的走勢均同比下滑(廣汽集團、北汽和長安)
四、自主品牌獨立車企的標兵企業,走勢較差(主要有比亞迪、吉利、奇瑞、江淮和哈飛)
第二節 2014-2020年中國汽車市場生產與消費趨勢分析
一、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需求不斷增長
二、自主品牌汽車的份額繼續擴大
三、經濟型家用轎車市場經濟進一步激烈化
第三節 2014-2020年中國汽車市場產品發展趨勢分析
一、外觀設計的重要性上升
二、微型轎車將成為新的市場增長點
三、網絡型的多媒體汽車是主流趨勢
第四節2014-2020年中國汽車行業技術創新趨勢分析
第五節 2014-2020年中國汽車市場發展預測分析
一、中國汽車工業各項指標預測分析
二、中國汽車市場供需狀況預測分析
三、中國二手車交易狀況預測分析
四、中國專用車市場供需狀況預測分析
五、中國MPV市場供需狀況預測分析
?本報告所有內容受法律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調查許可證:國統涉外證字第1454號。
本報告由中商產業研究院出品,報告版權歸中商產業研究院所有。本報告是中商產業研究院的研究與統計成果,報告為有償提供給購買報告的客戶內部使用。未獲得中商產業研究院書面授權,任何網站或媒體不得轉載或引用,否則中商產業研究院有權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如需訂閱研究報告,請直接聯系本網站,以便獲得全程優質完善服務。
本報告目錄與內容系中商產業研究院原創,未經本公司事先書面許可,拒絕任何方式復制、轉載。
在此,我們誠意向您推薦鑒別咨詢公司實力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