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4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在2023年突破兩千億的基礎上,達到2131.6億元,同比增長5.4%,增幅分別高于全國和全省0.4、0.6個百分點,居全省第4位。分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39.90億元,增長3.3%,居全省第7位;第二產業增加值817.65億元,增長7.6%,居全省第3位;第三產業增加值1074.08億元,增長4.2%,居全省第11位。三次產業結構為11.3:38.4:50.3,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7.4%、53.6%和39.0%。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一、穩中求進,經濟總量持續擴大
(一)經濟大盤穩中加固
經濟總量持續擴大。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4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在2023年突破兩千億的基礎上(按照我國國民經濟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2023年婁底地區生產總值修訂為2020.53億元),達到2131.63億元,同比增長5.4%,增幅分別高于全國和全省0.4、0.6個百分點,居全省第4位。
經濟運行穩中有進。2024年,全市經濟運行總體保持穩步向好態勢,一季度實現良好開局,同比增長5.2%;上半年逆勢回升、好于一季度,增長5.6%;三季度運行穩健,增長5.5%;四季度有力應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和部分傳統產業周期性下行等不利影響,全年GDP增長5.4%,繼續快于全國、全省,連續7個季度位于全省“第一方陣”,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定力。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居民收入、金融各項貸款等主要指標表現良好,增幅好于國省,分別增長8.9%、5.8%、6.4%、5.3%和12.4%,分別居全省第5位、第7位、第4位、第5位和第1位。特別是四季度以來,隨著一攬子增量政策落地顯效,社會信心有效提振,多數指標回升勢頭明顯。GDP增速比上年加快0.4個百分點;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分別比前三季度和上年加快0.4、3.1個百分點,其中四季度增長9.4%,比三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固投增速分別比前三季度和上年加快1.3、5.1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商品房銷售面積降幅明顯收窄。
(二)產業支撐穩步夯實
農業生產穩中有增。堅決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努力減輕強降雨等極端天氣不利影響,扎實做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全年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01.33億元,同比增長3.5%,高于全省0.2個百分點,居全省第7位。糧食生產再獲豐收,實現面積、畝產、總產“三增”。全年糧食播種面積368.02萬畝,同比增長0.2%;糧食總產158.81萬噸,同比增長0.3%,創歷史新高;畝產431.5公斤/畝,同比增長0.1%。“菜籃子”農產品供應充足。蔬菜及食用菌、水果、水產品分別增長3.9%、7.9%、5.2%;家禽、禽蛋產量分別增長0.7%、35.2%;生豬生產總體穩定。年末生豬出欄393.52萬頭,同比下降3.6%,生豬存欄258.02萬頭,同比增長0.4%。
工業經濟穩中有升。瞄準“先進制造業高地”這個主攻方向,高舉“材料谷”產業大旗,加力培塑產業生態,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工業經濟“壓艙石”作用凸顯。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9%,分別高于全國、全省3.1、1.6個百分點,居全省第5位,年內始終保持8%左右的較快增長。分門類看,規模以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9.9%;快于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個百分點,對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達95%;采礦業增加值增長10.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下降2.4%。分行業看,重點行業穩定支撐。累計增加值排名前十大行業中,金屬制品業、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6.1%、28.6%、22.4%、13.8和13.3%,合計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長8個百分點。從企業看,大中型企業拉動有力。全市規上大中型企業增加值增長10%,對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貢獻率達61.8%,宏旺、閃星銻業、浙湘新材、美程陶瓷等重點企業產值保持較快增長。園區集聚效應明顯。全市省級及以上產業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0.8%,快于全部規上工業1.9個百分點,占規上工業比重達76.1%。
服務業平穩增長。加快構建優質高效服務業新體系,積極培育服務業發展新動能,務實推動全市服務業恢復向好,全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增長4.2%,比前三季度加快0.1個百分點。現代服務業增勢較好。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3%、17.2%、10.7%,合計拉動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3個百分點,為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和更好服務實體經濟提供有力支撐。企業生產經營穩定向好。1—11月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91.69億元,同比增長12.5%,分別高于全國、全省4.3、3.8個百分點,居全省第7位。規模以上服務業10大行業門類“9增1降”,其中服務業重點行業營業收入增長19.9%。
(三)需求拉動穩步擴大
有效投資持續擴大。深入實施“百日攻堅”和“項目大謀劃 謀劃大項目”專項行動,以項目建設之“進”支撐高質量發展之“穩”。全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8%,分別高于全國、全省2.6、3個百分點,居全省第7位。分產業看,第二產業投資貢獻突出。第一產業投資下降14.4%,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3.6%,第三產業投資下降3.3%。重點領域投資增勢較好。產業投資增長10.6%,其中工業投資增長11.9%,比上年加快9.7個百分點,拉動全部投資增長6.4個百分點,穩投資支撐作用有效發揮;民生補短板投資增長較快,衛生、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水利管理業、教育等行業投資分別增長103.3%、51.2%、12.8%和6%。重大項目“穩投資”作用凸顯。全年計劃總投資5億元及以上項目投資同比增長20.3%,快于全部投資14.5個百分點,拉動全部投資增長8個百分點;268個省市重點項目分別完成年計劃的126.9%、124.9%。其中“寧電入湘”婁底段率先實現全線貫通,婁底生態治理100萬千瓦光伏項目率先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梅山灌區、婁底材料谷鐵路專用線路網工程等加速推進。
消費市場穩步增長。積極推動一系列擴內需促消費政策發力顯效,開展“2024婁底網上年貨節”、第六屆“樂享生活幸福婁底”系列促消費活動,全市消費市場實現平穩增長。全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19.64億元,增長6.4%,分別高于全國、全省2.9、1個百分點,居全省第4位,其中限額以上單位實現零售額264.35億元,同比增長12.7%,比上年同期提高2.4個百分點。超八成商品零售保持增長。全年23類主要商品中有20類商品零售額實現正增長,增長面達87%。基本生活類消費保持較快增長。全市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飲料類、日用品類分別增長14.9%、12.1%、25.9%。以舊換新成效明顯。在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力措施落地見效帶動下,汽車、家電、家裝等領域市場銷售增長加快,有力拉動全市消費增長。全年全市限額以上單位家2024年,面對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復雜形勢,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和“六個新擔當新作為”工作要求,聚力打造中部地區“材料谷”,大力實施“八大行動”,推動增量和存量政策協同發力,全力以赴抓項目、興產業、強企業、優環境,全市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穩中向新、穩中向優,經濟總量持續擴大,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現代化新婁底建設取得新成效、邁出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