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北經濟運行情況:GDP同比增長5.4%(圖)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發布日期:2025-02-06 14:49
GDP
分享:

中商情報網訊:2024年,全省實現生產總值47526.9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4%,高于全國平均水平0.4個百分點,比前三季度提高0.4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522.3億元,同比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17470.5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增加值25534.1億元,增長5.4%。第二、第三產業成為全省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撐。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全省生產總值比重分別為9.5%、36.8%和53.7%,與2023年相比,第三產業比重提高1.0個百分點,第一、第二產業比重分別回落0.3和0.7個百分點。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一、經濟發展穩中向好,產業基礎支撐穩定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全年地區生產總值47526.9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522.3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17470.5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增加值25534.1億元,增長5.4%。

農業生產總體平穩。糧食生產再獲豐收。全年糧食總產量3908.8萬噸,比上年增加98.9萬噸,增長2.59%。其中,夏糧產量1513.0萬噸,增長0.96%;秋糧產量2395.8萬噸,增長3.65%。畜牧業生產總體穩定。主要畜禽肉產量478.1萬噸,下降2.6%;禽蛋產量425.6萬噸,增長5.2%。牛奶產量560.4萬噸,下降2.0%。蔬菜水果生產平穩。蔬菜產量5717.3萬噸,增長4.0%。園林水果產量1217.6萬噸,增長4.4%。

工業生產平穩增長。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5%。三大門類全面增長。采礦業增加值增長7.5%,制造業增長8.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1%。六成以上行業生產實現增長。40個行業大類中27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增長面為67.5%。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7.8%,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增長22.8%,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增長11.9%,汽車制造業增長15.5%。多種經濟類型企業保持增長。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1.3%;股份制企業增長7.9%,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長5.6%;私營企業增長9.0%。大中小型企業全面增長。大型企業增加值增長6.9%,中型企業增長9.9%,小型企業增長6.6%。多類產品產量保持快速增長。新能源汽車、鋰離子電池、集成電路產量分別增長151.6%、153.3%和139.4%。

服務業持續增長。全年服務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4%。其中,批發和零售業增長6.3%,金融業增長5.5%,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10.2%,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7.3%。1-11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437.6億元,同比增長4.3%。

二、內需潛力持續釋放,投資消費拉動明顯

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6.8%。其中,建設項目投資增長11.2%,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6.8%。三次產業投資全面增長。第一產業投資增長42.6%,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8.9%,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2%。基礎設施投資、工業投資分別增長28.1%、18.6%。重大項目支撐穩定。億元以上建設項目完成投資增長11.7%,10億元以上建設項目完成投資增長7.8%。

消費品市場穩中有升。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5869.4億元,比上年增長5.5%。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4927.0億元,增長9.6%。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效果加速釋放。限額以上單位新能源汽車、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分別增長64.7%、24.9%。基本生活類和部分升級類商品較快增長。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增長11.9%,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7.1%,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12.0%。

三、區域發展協同聯動,重大戰略深入實施

京津冀協同發展縱深推進。堅持全域對接、全面承接,與京津共建6條產業鏈,全年引進央企二、三級子公司332家,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34.8%。石家莊至張家口實現高鐵直達,所有設區市與省會高鐵實現通聯。石雄鐵路開工建設。社保卡實現交通、旅游等5個場景“一卡通”。

雄安新區建設拔節生長。牢牢把握“并重”“并舉”要求,首批疏解項目建設進展順利,中國星網全面遷駐,第二批疏解項目有序推進。成立中國空天信息和衛星互聯網創新聯盟,加速布局創新鏈產業鏈。雄安啟動區和昝崗片區加快建設,新區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3.1%。

四、發展新動能持續增強,轉型升級邁出新步伐

產業結構持續鞏固。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為9.5:36.8:53.7,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超過第二產業16.9個百分點,“三二一”產業格局進一步鞏固拓展。

新興產業快速增長。全年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6%,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3.1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1.2%,增速比上年加快3.7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22.3%,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37.7%,高于全部投資增速30.9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32.1%,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43.4%。

新興業態發展壯大。全年網上零售額實現4940.7億元,比上年增長8.8%。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4405.4億元,增長7.1%,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7.8%。

五、就業物價總體穩定,居民收入平穩增長

就業形勢保持穩定。扎實做好重點人員就業工作,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89.9萬人,完成全年計劃的104.6%。

市場價格溫和上漲。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2%,漲幅比上年縮小0.4個百分點。其中,城市與上年持平,農村上漲0.5%。分類別看,食品煙酒價格下降0.3%,衣著上漲2.3%,居住上漲0.2%,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0.7%,交通和通信下降1.7%,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0.9%,醫療保健上漲0.4%,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4.0%。在食品煙酒價格中,糧食價格下降0.9%,蛋類價格下降4.6%,豬肉價格上漲10.0%,鮮菜價格上漲8.7%。1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環比下降0.2%。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下降4.3%,12月份同比下降6.7%。全年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比上年下降4.2%,12月份同比下降6.6%。

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665元,比上年增長5.4%。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610元,增長4.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22元,增長6.4%。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比值為2.07,比上年縮小0.04。全年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4253元,比上年增長5.8%。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9310元,增長5.0%;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412元,增長6.8%。

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editor@askci.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中商情報網
掃一掃,與您一起
發現數據的價值
中商產業研究院
掃一掃,每天閱讀
免費高價值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