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規之下,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怎么辦?
發布時間:2024-08-07 15:10
分享到:


中商情報網訊:隨著國務院2024年6月發布的國令783號《公平競爭審查條例》8月1日的正式開始施行。地方招商引資拉開新的序幕。

該條例第十條要求起草單位起草的政策措施,若無法律、行政法規依據或未經國務院批準,不得含有影響生產經營成本的特定內容,具體包括:給予特定經營者稅收優惠;給予特定經營者選擇性、差異化的財政獎勵或者補貼;給予特定經營者要素獲取、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社會保險費等方面的優惠;其他影響生產經營成本的內容。通俗的話就是,稅收優惠,作為招商引資重要手段,將在今天(8月1日)因《公平競爭審查條例》的正式施行,而落下帷幕。

一、背景大揭秘:為啥國家突然出重拳?

在全球經濟放緩和新冠疫情的持續影響下,國家財政稅收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為了緩解財政緊張狀況,過去一些地方政府采取的稅收返還和優惠政策來吸引投資,實在是不可持續。同時,這種做法不但加劇了地區間的不正當競爭,影響了市場的公平競爭秩序。也影響國家宏觀調控效果,甚至會引起國際貿易摩擦。隨著我國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成為當務之急。在此背景下,《條例》應運而生,旨在通過更加嚴格的監管,清理和規范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中的稅費優惠政策,確保全國市場的公平性和統一性。

事實上,國家從2013年開始,對于各地稅收返還式招商亂象已經有了明確規定,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就提出:“按照統一稅制、公平稅負、促進公平競爭的原則,加強對稅收優惠特別是區域稅收優惠政策的規范管理。”

2014年12月9日,國務院也發布著名的62號文:要求全面規范清理優惠政策。但鑒于當時稅收優惠政策條例之多,涵蓋地區之廣,加上已經施行的政策,貿然取消可能會造成地方政府違約失信等風險,于是規范清理優惠政策只能“緩期執行”。

2024年8月1日,《公平競爭審查條例》的生效,標志著清理稅費優惠政策的法律層級進一步提高,增強了政策的權威性和執行力。表示國家這次真的動真格了,今后地方政府招商違規的統統要改,招商要精準化、特色化和專業化、創新方法。企業投資選址要靠真本事吃飯,而不是靠“政策紅包”過日子。

二、對地方政府招商的影響:“喜”“憂”參半

“喜”的一面:

地方政府招商更公平,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上,不會因為誰給的優惠多,企業就往哪跑。而且也能避免總招到哪些“候鳥型企業”,很多時候優惠在他們留,享受完又搬走,這樣的企業對地方產業發展長期也無多大益處。未來目標招商企業的選擇會更聚焦與有硬實力的企業,后勁會更足。能長期發展,打造產業集群會更有根植性。

地方政府不再用“割肉獻血”式招商方式,政策環境更公平清爽,自然也會將更多精力真正放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公共服務上,為地方經濟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憂”的一面:

招商難度升級:以前地方政府招商經常拿稅收優惠和財政補貼當“大招”,吸引企業過來。新規之下,短期內,特別是承接轉移的屬于“成熟期”的一些行業,地方政府招商難度加大,需要花更多心思找新的辦法。因為這類產業轉移型企業,對成本控制特別敏感,優惠政策取消,直接影響效益,意味著他們外遷吸引力會極大降低。

很多在京、滬、深等地招商,目標鎖定“產業轉移”類地方政府,自然對政策積極性不高。他們同時也擔心“之前招引的類似企業,如果承諾的稅費等優惠政策不兌現,也會損害地方政府誠信形象,影響企業信心和投資環境。”未來“駐點招商”承接產業轉移的的難度加大。

過渡期尷尬與挑戰:部分外遷落地企業也遭遇挑戰。隨著政策清理力度加大,一些企業已經碰到需要返還相關財政資金的情況。比如,今年1月,江蘇博遷新材料公司(605376.SH)就發公告稱,公司收到宿遷高新區管委會《退回獎勵通知書》,公司于2024年2月29日前退回兩筆合計2400萬元獎勵資金。造成公司2023年度凈利潤減少2040多萬元。新政直接導致其經濟利益的損失。新規帶來短期內的經營壓力,甚至也可能導致部分企業和項目撤資或轉移。

三、未來招商,地方政府到底有哪些新辦法?

現狀地方政府招商為啥這么卷?總的來講還是“血拼”模式太過同質化和簡單粗暴了。《條例》生效后,地方政府必須要思考,你的招商如何與眾不同?中商產業研究院認為,“招商首先還是要懂商”。短期內要學會“差異化競爭”,規劃先行、特色發展、資源招商;中長期學會“專業招商、資本招商、科技造商”,持續打造營商環境才是根本。

1.突出規劃先行、特色發展,短期內學會“資源招商”

盤點當地獨有的資源稟賦優勢及產業鏈數據,分析本地核心競爭力、產業基礎。規劃和培育符合區域特征的重點產業及特色產業集群,圍繞特色產業開展“資源招商”。把特色化資源稟賦和差異化定位。打造成政府招商引資中的“比較優勢”。短期內有奇效。所謂“資源招商”除了一些排他性的自然資源也包含市場需求、人力資源、工程項目、龍頭企業和一些特色化的應用場景。真正扎實和長期堅持特色產業集群的打造,未來對地方政府招商引資來講形成更大的“根植性”和“吸引力”。

如果當地有行業龍頭企業,其實也算一種資源。大力扶持培育區域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和打造龍頭企業梯隊,發揮“以企引企”、“以商招商”。短期內也是很好的手段。

2.政府招商人員要“勤練內功”,迎接專業招商。

熟悉的傳統玩法不靈了,之前粗放傳統招商模式也該換換了,專業招商的時代已經來臨。地方政府招商人員也要學幾手真功夫了。

當前大家常提到所謂“精準招商與產業鏈招商”這兩者其實都屬于專業招商的范疇。簡單來說,就是地方政府想做那個產業,你就得得深入了解這個產業鏈的情況,對行業,既了解發展趨勢,也能看懂和把握產業的生命周期(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方能敏銳捕捉產業招商機會。因為不同的產業生命周期的項目,招商模式和方法都不同。理解導入期如何“考眼力、選賽道”,成長期“抓龍頭、搶增量”,成熟期“挪存量、承轉移”,衰退期“并購整合和轉型升級”。同時在招商引資中面對企業,既要會做項目研判、盡職調研,也懂企業經營和利潤、稅收等常識。搞清楚企業在行業里的競爭現狀,然后才能用企業能聽懂、也想聽的話來跟他們溝通,簡單說就是言之有物“說人話”。如此才能提升上門招商溝通效果,深刻理解企業需求、精準把握招商機會,提升招商項目落地效率。專業招商時代,政府招商人員中沒有幾手“真功夫”,以后可能都很難走進優秀企業的大門。

3.學會運用“資本招商”新利器,招大引強。

我們認為新規之后,資本招商將是未來地方政府招商“新利器”。相對于傳統的招商方式,資本招商最大的特點和優勢就是“精準”“高效”。好的項目大家都想爭,但是資本對于企業和項目的吸引力無疑是巨大的,有資本推動的“強鏈、補鏈”更靠譜、效率更高!

因為對產業來說,“資本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器、放大器和加速器”。特別是科創型企業,其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廣,但是對現金流、對商務資源需求也越來越高。所以通過資本和產業基金“磁吸”效應,可以帶來質量好、后勁足、落地轉化快的項目成果。

另外,地方政府招商喜歡“招大引強”—招投資額大的重資產項目、高科技項目和龍頭企業。而這些重大項目對資金需求更高,項目落地通常都需要政府給予一定的配資比例支持,且要求越來越高。如果沒有或者沒學會“資本招商”這種具有杠桿效應的招商工具。項目落地可行性大大降低。

本地的資本,通過產業基金或國有企業,參與項目的項目,越來越成為很多產業發展好的地方政府招商的標配。前面有重慶資本招商“八大家”,后面有合肥招引京東方、長鑫存儲和蔚來汽車等經典案例。由此可見,資本招商已經成為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新利器”。當其他城市都在用這“招”時,如果你沒用或用不好,就會成為一個新的競爭劣勢!

4.科創型企業有熱點,讓“科技造商”成為“新常態”

首先條例實施以后,由于沒有了稅收補貼,制造業或者貿易類企業遷移落地的決策門檻就相應提高。政府的招商引資,自然會把關注點從“納稅大戶”轉移到“有潛力的”科創企業上。同時,在新規第十二條的中為科創型企業留下后門的“豁免條款”:地方政府可以出臺“促進科學進步、增強國家資助創新能力”的相關政策。

其次,我國當前強調創新驅動、自主創新發展。因為創新才能推動產業升級轉型和社會進步,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自主創新才能在國際競爭中掌握話語權,避免被“卡脖子”,提升國家競爭力,幫助我們適應全球經濟變化。自主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應該成為地方政府下一輪工作重點之一。簡單說就是把很多務虛的形象工程和內卷的財政補貼轉變為務實的科創扶持如:研發投入、科創基金、人才引進、成果轉化、科創大賽、知識產權保護、共享實驗室、創新研發平臺、產業鏈協同創新工程等方面投入,形成濃厚的科創氛圍。從“給紅包”到“搭平臺”。讓“科技造商”真正成為時代主題、招商工作“新常態”。

最后,地方政府也要踏踏實實不斷提升地方營商環境,打造“金牌店小二”。比如說把基礎設施建設更優化、交通更便捷、水電通信更穩定、企業審批流程更簡潔、辦事效率更高、最大限度降低企業成本。讓企業“舒心、放心、暖心、省心”。地方政府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提升,才是地方產業招商中“鏈商”和“粘商”根本!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招商引資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白皮書、行業地位證明、可行性研究報告、產業規劃、產業鏈招商圖譜、產業招商指引、產業鏈招商考察&推介會、“十五五”規劃等咨詢服務。

知識庫會員(¥)199/年起售

海量行業報告和相關實用干貨寂集錦
開通知識庫會員
樂享更多下載,購買超值優惠

查看更多報告

掃一掃獲取
最新情報資訊

掃一掃免費
閱讀最新報告

特色服務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