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蘇州經濟運行情況分析:GDP同比增長3.4%(圖)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發布日期:2021-02-04 14:47
分享:

中商情報網訊:2020年蘇州市經濟運行穩定恢復,逐季向好,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170.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96.4億元,比上年下降2.0%;第二產業增加值9385.6億元,比上年增長3.4%;第三產業增加值10588.5億元,比上年增長3.5%。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大數據庫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大數據庫

一、現代農業加快推進,優質供給不斷加強

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55.56億元,比上年下降2.3%。全市糧食總產量88.81萬噸,比上年增長1.9%,平均畝產495.14公斤,比上年增長1.3%。糧食播種面積、糧食總產量、平均畝產實現自2012年以來的首次“三增”。新擴建14家現代化萬頭規模豬場。新增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產品12個。年末全市高標準農田占比和機械化水平分別達98.0%和95.8%,農業現代化水平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全省前列。

二、工業生產企穩回升,先進制造業規模壯大

全市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4824億元,比上年增長4.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0%。35個行業大類中有23個行業保持增長,增長面達65.7%。主導行業支撐有力,前六大行業全部實現正增長,合計產值22462億元,比上年增長6.6%,增幅高于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速2.6個百分點。分登記注冊類型看,民營工業企業實現產值13404.5億元,比上年增長5.1%,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38.5%,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外資工業企業實現產值20519.4億元,比上年增長3.2%,增速比上年提高3.5個百分點。

工業結構繼續優化。裝備制造業產值首次突破一萬億,達10205億元,成為“十三五”期間自電子信息產業后,我市規上工業第二個產值突破萬億大關的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納米技術、人工智能四大先導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25.0%,比上年提高4個百分點,其中我市全力打造的“一號產業”生物醫藥產業產值增長17.9%。新興產業產值和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分別為19400億元、17735.8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5.9%、6.4%,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分別達55.7%和50.9%,比上年分別提高2.1和1.5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品產量增長較快,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光電子器件產量比上年分別增長26.8%、21.9%、11.4%。

三、服務行業穩步復蘇,現代服務業發展加速

全市實現服務業增加值10588.5億元,比上年增長3.5%,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52.5%,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高技術服務業拉動有力,全市規模以上高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13.8%,拉動規模以上服務業增長4.4個百分點。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比上年增長15.5%、14.9%,分別快于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速9.7、9.1個百分點。全年金融業實現增加值1770.4億元,按可比價比上年增長5.3%。全年郵政業務總量474.96億元,比上年增長17.1%,郵政業務收入269.63億元,比上年增長6.7%。其中,快遞業務量21.02億件,比上年增長21.4%,快遞業務收入234.41億元,比上年增長8.1%。

四、市場消費持續回暖,新模式成發展亮點

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702億元,比上年下降1.4%,分別比上半年、前三季度收窄7.8個、3.0個百分點。其中批發零售業實現零售額7093.3億元,比上年下降0.8%;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608.7億元,比上年下降8.2%。城鎮消費品零售額7157.7億元,比上年下降1.6%;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44.3億元,比上年增長0.9%。升級類商品消費較快增長。限額以上批零企業中,化妝品類、照相器材類、智能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計算機及其配套產品類、新能源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分別比上年增長26.8%、51.1%、68.3%、14.6%和105.3%。互聯網零售成為消費回補強勁動力,全市限額以上批零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零售額725.55億元,比上年增長26.4%。推出“雙12蘇州購物節”在線向全國消費者展現蘇州產業實力,借力線上頭部平臺實現“蘇州制造”賣全國賣全球。四季度全市批發業、零售業銷售額同比增長18.4%和8.3%,分別比三季度提升3.2和2.1個百分點。

五、投資保持較快增長,投資結構不斷優化

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224.4億元,比上年增長6.6%,其中工業投資完成1527.7億元,比上年增長27.4%,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29.2%,比上年提高4.9個百分點。工業技改投資完成820.5億元,比上年增長2.2%,占工業投資比重53.7%。產業項目投資完成1785億元,比上年增長22.5%。億元以上項目投資完成2236.8億元,比上年增長15.1%。房地產業開發投資完成2673.7億元,比上年下降0.5%。

全市完成民間投資3058.4億元,比上年增長5.9%,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58.5%。完成國有投資1403.2億元,比上年增長6.0%;完成外資投資762.8億元,比上年增長10.4%。

全市新開工項目2588個,比上年增加260個。當年新開工項目完成投資1356億元,比上年增長7.2%,高于固定資產投資增速0.6個百分點。“兩新”投資保持高速增長。全市新興產業完成投資1330.3億元,比上年增長35.0%,其中,生物技術和新醫藥、智能電網和物聯網、節能環保產業投資增速分別高達46.0%、64.7%、42.1%。高新技術產業完成投資692.6億元,增長38.8%。高技術產業完成投資665.8億元,比上年增長37.4%,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比上年提高2.9個百分點。

六、對外貿易實現增長,外資引進熱度不減

全市實現進出口總額3223.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0%,年底實現正增長。其中,出口總額1868.7億美元,比上年下降2.7%,進口總額1354.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6%。貿易結構持續優化。一般貿易進出口額比上年增長3.4%,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37.8%,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民營企業實現進出口額823.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3.6%;外商投資企業實現進出口額2218.1億美元,比上年下降3.5%。市場多元化有效拓展,全市對東盟、韓國、日本等市場出口額分別增長8.0%、3.7%、2.4%,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進出口額占比提升至21.6%。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支撐顯著,全年機電產品出口額1488.6億美元,比上年下降1.3%,占出口總額的比重達79.7%,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990.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0.4%,占出口總額的比重達53.0%,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

全年新設外資項目1256個,比上年增長26.4%,新增注冊外資189.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6.8%。實際使用外資55.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0%。新增總投資超億美元項目(含增資)112個,注冊外資120.9億美元,占全市引資增量的63.6%。制造業新設項目253個,新增注冊外資68.9億美元,其中新興產業項目數、注冊外資占比分別為73.1%、60.7%。服務業新設項目1003個,新增注冊外資120.2億美元,其中現代服務業項目數、注冊外資占比分別為38.2%、40.6%。新引進和形成的具有地區總部特征或共享功能的外資企業35個,累計超過330家。

七、財政金融有力支撐,資本市場穩健發展

全市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303億元,比上年增長3.7%,首次進入全國大中城市第四位。其中完成稅收收入2005.1億元,比上年增長0.7%,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達87.1%。我市總量、增量和稅比穩居全省第一。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263.6億元,比上年增長5.7%。

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35165.7億元,比年初增加3513.6億元,比年初增長11.1%。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34195.8億元,比年初增加4079.1億元,比年初增長13.5%。其中短期貸款余額9319.1億元,比年初增長9.9%,中長期貸款余額23014億元,比年初增長16.3%。

全年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29家,其中境內A股上市公司25家;境內外上市公司累計達181家,其中境內A股上市公司144家。新增科創板上市公司14家,累計達20家。

八、創新能力持續增強,聚智賦能成效顯著

創新投入不斷增加,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3.7%,財政性科學技術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達9.7%,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人才資源加快積聚,年末全市人才總量達310萬人,其中高層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分別達28萬人和72.75萬人,省“雙創人才”和市“姑蘇領軍人才計劃”人才分別達1114人和1780人。科技實力保持前列。全市科技進步貢獻率66.5%,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數、認定數、凈增數和有效數創歷史新高,年末有效高新技術企業達9772家。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68.85件。

九、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居民收入穩步增長

民生投入力度加大。全市城鄉公共服務支出1766.8億元,比上年增長4.8%,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達78.1%。全市城鎮新增就業20.08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1.77%。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582元,比上年增長4.1%。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966元,比上年增長3.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63元,比上年增長6.9%。

物價漲幅總體平穩。市區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2%,分類別看,八大類消費品價格“五升三降”,其中食品煙酒價格上漲8.4%,衣著上漲3.1%,居住上漲0.5%,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2.0%,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3.6%,交通和通信下降4.6%,教育文化和娛樂下降0.4%,醫療保健下降0.2%。

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editor@askci.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中商情報網
掃一掃,與您一起
發現數據的價值
中商產業研究院
掃一掃,每天閱讀
免費高價值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