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農藥是確保農業穩產、豐收、保證全球糧食供應必不可少的重要生產資料。農藥根據原料來源,可分為化學農藥和生物農藥。農藥中間體是指用于合成農藥原藥的高級中間產品,是農藥原藥合成過程的“半成品”,其上游產業為無機和有機化工原料企業,其下游為農林牧漁及衛生領域所需的具體農藥產品,比如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等。
市場現狀
1.產量
我國化學農藥原藥產量由2016年的377.8萬噸變化至2021年的249.8萬噸,近年來全國化學農藥原藥產量在2016年達到峰值后整體呈現下降趨勢,2019年及2021年出現回暖。2021年12月全國化學農藥原藥產量為23.2萬噸,同比下降2.9%,同比增長率保持下降。2021年全國化學農藥原藥產量為249.8萬噸,同比增長7.8%,產量恢復增長。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2年中國化學農藥原藥產量將達到284.8萬噸。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登記情況
發展綠色、可持續的植物保護產業是各國農藥管理部門追求的共同目標。農藥登記是各農藥企業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是農藥企業取得發展的基礎和獲得核心競爭力的最有效方式。2020年新增農藥登記848個,相比于2019年,同比增長267.1%。農藥登記是農藥產品進入市場的重要通行證,因而中國農藥登記數量及結構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規政策的變化、市場的需求和外部市場環境的趨勢和現狀。
數據來源:世界農化網、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有利因素
1.強監管引導行業優勝劣汰,未來發展逐步規范有序
伴隨國家“供給側改革”政策引導、新《農藥管理條例》實施、行業競爭加劇以及資源、環境約束機制強化等多因素疊加影響,我國農藥行業將繼續向集約化、規模化方向發展,產品結構將不斷優化。未來我國農化行業整合速度加快,農藥行業分工和協作將更加合理,部分技術創新能力較差、產品品質不過關、生產工藝落后的企業將面臨被淘汰的風險,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將成為我國農藥行業的主導力量,行業未來發展逐步規范有序。
2.高效、低毒的農藥成為重要發展趨勢
隨著人類社會對環境生態保護意識、食品安全意識的日益提高,社會大眾對農藥產品在使用過程中對人體、自然環境所帶來的影響提出越來越嚴格的要求,環保、高效、低毒、低用量甚至超低用量的農藥品種逐漸取代常規農藥。高效、低毒的環境友好型農藥將成為重要的發展趨勢,為生產低毒農藥、規模較大、生產工藝和技術領先的廠家提供了擴大市場份額、提升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的良好機會,有利于我國農藥行業整體的產品升級和技術進步。
3.制劑、原藥一體化發展成為加強農藥企業綜合實力的主動選擇
隨著國家對“三農”的大力支持,規模小、研發技術水平薄弱的制劑企業被優勢企業整合,同時上游農藥原藥生產面臨越來越嚴格的環保政策,我國農藥制劑行業迎來結構調整期。為了確保供應鏈穩定并提升制劑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部分制劑企業逐步向上游原藥領域延伸。同時為了增強市場競爭力,部分實力較強的原藥企業開始進入制劑領域;隨著行業縱向一體化的發展。目前農藥行業內海利爾、利民股份、長青股份、揚農化工、豐山集團、中農聯合等眾多知名公司均在原藥、制劑領域進行了一體化布局,未來國內農藥行業將呈現原藥、制劑一體化發展的趨勢。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農藥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十四五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