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醫藥流通環節指的是藥品分銷商從上游藥企采購藥品,繼而出售給下游醫院、藥店等零售終端的過程。根據零售終端的類型不同,醫藥市場又可分為院內和院外兩大市場。院內市場終端以各等級醫院為主,院外市場終端由藥店和基層醫療機構構成。
與院內市場終端相比,院外市場終端(特別是基層醫療層級終端)數量更多、規模更小以及分布分散。此外,院外市場終端的服務區域半徑有限,僅服務于一定地理區域內的終端客戶。因此,院外市場終端的藥品采購具有頻次高、單次采購金額小、以零散的SKU需求為主等特點。同時,由于院外市場終端的流動性有限、庫存量較小、周轉較快,故要求物流配送迅速與及時。此外,院外市場終端的資金周轉通常比院內市場終端快,院外市場終端的資金周轉一般控制在1個月內。
市場規模
院外醫藥流通市場預計將成為整體醫藥流通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院外醫藥流通市場規模由2017年的3346億元增至2021年的552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3.3%,占整體醫藥流通市場比由2017年的27.1%增至2021年的33.5%。未來五年,將以年復合增長率為10.9%的速度增長,院外醫藥流通市場預計將由2021年的5522億元進一步增至2022年的6127億元。
數據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未來發展前景
1.國家出臺關于處方藥外流的有利政策
藥品銷售以往是中國公立醫院的重要收入來源。過往醫生出具的處方僅可供病人在醫院的藥房購買處方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6年重點工作任務》指出,禁止醫院限制處方外流,患者可自主選擇在公立醫院門診藥房或憑處方到零售藥店購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提出探索醫療機構間關于處方、醫保結算與藥品零售消費的信息互聯互通及實時共享情況。政策持續推動處方藥從院內市場流向院外市場,為院外市場藥品銷售帶來增量。
2.向院內市場推廣新藥的門檻不斷提高
國家一直以來大力支持新藥研發與推廣,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的創新藥越來越多。然而,創新藥進醫院的最后一公里卻障礙重重。根據中國藥學會調查數據顯示,2018年至2019年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的腫瘤創新藥中,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進院比例僅為15%至25%。院內系統進入門檻的提高導致部分新藥流入院外流通市場,終端客戶可以通過藥店選擇購買的種類更多。
3.向基層醫療機構傾斜醫療資源的趨勢明顯
盡管政策利好,2020年中國基層醫療機構承擔的診療人次占比仍僅為53%,基層醫療仍有很大增長空間。未得到滿足的診療需求使患者前往更高線城市中設備更好但極度擁擠的三甲醫院,加重資源錯配問題。作為院外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基層醫療機構在居民問診、購藥、檢查、治療等領域扮演的角色將日益重要。
4.新科技和新業務模式助力院外市場發展
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為傳統醫藥流通行業帶來了新的活力。數字化醫藥交易打破了地域疆界的限制,對交易數據的管理和應用提高了醫藥供應鏈的效率。相較于格局較為集中、高度監管的院內體系而言,院外終端所在的市場環境相對靈活,使前驅性的科技和商業模式得以更好的應用,且相對分散、體量較小的院外終端也亟待科技賦能帶來的效率提升。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醫藥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十四五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