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官網中商官網 數據庫數據庫 前沿報告庫前沿報告庫 中商情報網中商情報網
媒體報道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2018-2023年新形勢下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市場戰略咨詢研究報告
2018-2023年新形勢下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市場戰略咨詢研究報告
報告編碼:CP 829398 了解中商產業研究院實力
出版日期:動態更新
報告頁碼:486 圖表:39
服務方式:電子版或紙介版
交付方式:Email發送或EMS快遞
服務咨詢:400-666-1917(全國免費服務熱線,貼心服務)
電子郵件:service@askci.com
中文版全價:RMB 12800 電子版:RMB 12500 紙介版:RMB 12500
英文版全價:USD 5500 電子版:USD 5000 紙介版:USD 5000

內容概括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抓住了經濟全球化和發達國家制造業向外轉移的機遇,發揮勞動力資源豐富、成本低的比較優勢,有效促進了國內就業和經濟快速發展。現在我國經濟的比較優勢正在發生變化。一方面我國勞動力低成本的優勢正在弱化、人口紅利正在減少,依靠勞動力以及土地、能源、資源、環境等低成本的發展模式已經難以為繼;另一方面,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經濟新的比較優勢正在形成,為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了必要條件。我國勞動力素質快速提高,基礎設施和產業配套體系不斷完善,特別是我國的市場規模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推進,中等收入群體擴大,消費結構升級且具有巨大潛力。只有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才能更好地揚長避短,克服傳統比較優勢弱化的影響,更好地培育和利用新的比較優勢。我國發展社會生產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當前不少行業出現產能過剩,增長動力不足,顯然不是由于人民群眾的需求都已得到滿足,而是由于資源錯配、供求結構錯位所致。所以,如果從推進城鎮化、制造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服務業、擴大消費等方面的潛力看,就會發現我國經濟發展前景一片光明。關鍵是要看到由于發展階段的變化,發展潛力的重點領域也發生了變化。今后,基礎設施現代化包括城鎮公共設施的配套建設、智能化等仍然有很大發展空間,但更重要的發展潛力和空間在于:加快科技創新,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發展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提升城鎮化水平和質量,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和農業現代化;加快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這些方面既是我國經濟未來發展的主要潛力和空間所在,也是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點所在。“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提出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而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核心是要在穩增長中提高質量和效益,提高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推動產業向中高端升級,實現進中求好。工業是結構調整的主戰場,是轉型升級的重點和難點。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以強化自主創新和改革開放為動力,加快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增強工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一方面,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充分發揮我國制造業基礎雄厚的優勢,加強技術改造、技術進步等的力度,創新研發設計、改造工藝流程、提升產品質量、創建知名品牌,提高先進產能比重、提高產品附加值。另一方面,積極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等,推動重大技術突破,加快形成先導性、支柱性產業,切實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和經濟效益。

報告目錄

第一章 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必要性及迫切性 16

第一節 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16

一、中國經濟面臨的形勢 16
(一)宏觀經濟形勢分析 16
(二)的經濟形勢與任務 17
二、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 19
(一)經濟增速下滑帶來挑戰 19
(二)通脹長期化帶來挑戰 21
(三)經濟泡沫累積帶來挑戰 22
(四)經濟增長動力結構轉型帶來挑戰 23
(五)產業結構和區域結構調整帶來挑戰 24
(六)經濟發展的社會成本增加帶來挑戰 24
(七)經濟發展的國際環境惡化帶來挑戰 25
(八)資源環境約束加大帶來挑戰 26
(九)改革阻力增加帶來挑戰 27
三、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28
(一)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28
(二)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主要內涵分析 30
(三)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需要關注的問題 32

第二節 轉型升級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根本要求 33

一、工業是轉方式的主戰場 33
二、向新型工業化道路轉變 33
三、結構整體優化迫在眉睫 34

第三節 環境倒逼機制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35

一、形勢趨緊倒逼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35
二、完善環境倒逼機制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 35
(一)完善環境倒逼機制有助于加快淘汰落后產能 35
(二)完善環境倒逼機制有助于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36
(三)完善環境倒逼機制有助于發展新興產業 36
三、完善環境倒逼機制的切入點 36
(一)完善項目準入機制 36
(二)完善市場運作機制 37
(三)完善政府監管機制 37

第四節 “中國制造”需加快轉型升級 37

一、應對歐美“再工業化”:“中國制造”轉型提速 37
二、應對新興國家“同質競爭”:重構“新比較優勢” 38
三、應對國內“雙重挑戰”:向改革要“新空間” 39
四、“中國制造”要實現“中國創造” 40
五、制造業產業轉型升級成為艱巨任務 43
六、以新興產業帶動“中國制造”轉型升級 44

第五節 轉型升級成企業唯一出路 46

一、轉型升級成企業唯一出路 46
二、轉型升級成中小企業唯一出路 46
三、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路徑分析 47

第二章 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環境——PEST分析法 52

第一節 經濟環境分析 52

一、國內經濟形勢 52
(一)中國宏觀經濟運行分析 52
(二)當前經濟運行中的主要問題 57
(三)宏觀調控政策取向 58
(四)未來國內經濟運行發展展望 58
二、國際經濟形勢 60
(一)國際經濟運行形勢分析 60
(二)國際經濟運行主要特點 63
(三)發達國家全面回歸實體經濟態勢 65
(四)歐美制造業現小規模回遷趨勢分析 65
1、歐美制造業回遷 65
2、回遷趨勢 65
3、退出還是轉型過渡 66
4、回遷策略 67
5、制造業回遷歐美的警示 68
6、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69
(五)希臘退出歐元區對中國經濟影響分析 69
(六)全球經濟增長預測 71
三、經濟環境新變化和轉型升級新動力 72
(一)勞動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導致傳統比較優勢逐步弱化 72
(二)人民群眾對環境質量的要求空前提高 73
(三)社會對公平正義的追求明顯上升 73
(四)代際之間的消費傾向正在發生顯著變化 74
(五)東部沿海地區遭遇增長困惑和轉型壓力 74
(六)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加快 75
(七)來自國際社會的多重壓力上升 77

第二節 政策環境分析 78

一、完善產業政策支撐工業轉型升級 78
二、商務部:加大外貿轉型升級力度 79
三、加快金融改革創新助推經濟轉型升級 80
四、中國出臺首個國際級文件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 81
五、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出臺 81
六、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政策 83
(一)加強宏觀引導 83
(二)加大要素支持 84
(三)加快體制改革 84
(四)強化科技創新 85
(五)積極培育市場 85
(六)開展國際合作 85
七、“十三五”工信部將營造良好環境促進企業轉型升級 86
(一)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體系 86
(二)著力加強企業技術改造 87
(三)著力推進企業的兼并重組 87
(四)進一步改善中小企業的發展環境 87
(五)加強企業的質量品牌建設 87
(六)深化對外經濟技術合作 87

第三節 社會環境分析 88

一、中國經濟社會面臨大轉型 88
二、人口發展與經濟社會轉型 89
(一)“東亞奇跡”中的經驗和教訓 89
(二)保持中國經濟上行態勢面臨的挑戰 90
(三)在人口發展中打造“人力資源紅利” 92
三、轉型時期的社會管理創新 94
(一)社會管理問題增多是中國特殊發展階段的正常現象 94
(二)當前創新社會管理的戰略思維 94
(三)創新社會管理的具體措施 96
四、改善民生與社會穩定是經濟轉型成功的標準 97
五、企業家應加快探索轉型升級之路 97

第四節 科技環境分析 98

一、科技是推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核心要素 98
二、科技創新是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 99
三、科技創新決定經濟轉型成敗 101
四、科技創新是轉型的根本出路 101
五、中國轉型的科技支撐 103
(一)中國科技發展現狀 103
(二)中國科技發展思考 105
(三)建立適應發展的科技體制 109


第二部分 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現狀 113

第三章 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現狀分析 113

第一節 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現狀分析 113

一、總體經濟運行呈穩進好態勢 113
二、經濟體制改革全面推進情況 114

第二節 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特征分析 115

一、產業結構調整現狀 115
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取得有效進展 117
三、進一步拓展現代制造服務業 118
四、繼續推進實施走出去戰略 119
五、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科技攻關取得實效 119
六、大力實施節能減排,推進低碳發展 121
(一)發改委八方面推進節能減排工作 121
(二)中國工業節能減排目標 122

第三節 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重點關注方面 124

一、發展高端產品,促進結構調整 124
二、提高創新能力,加快轉型升級 124
三、轉變粗放管理方式,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125
四、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 125
五、整合傳統產業,加快培育新興產業 125
六、中國發展前景依靠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126

第四章 主要行業經濟轉型升級情況分析 128

第一節 工業轉型升級發展分析 128

一、工業增速分析 128
(一)工業增加值 128
(二)工業企業利潤 129
二、加快工業轉型升級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133
三、培育發展戰略新興產業助力工業轉型升級 133

第二節 新興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分析 134

一、中國新興產業發展狀況分析 134
(一)節能環保產業 134
(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136
(三)生物產業 138
(四)高端裝備制造業 140
(五)新能源產業 142
(六)新材料產業 145
(七)新能源汽車產業 150
二、新興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53
三、新興產業發展的建議與對策 155
(一)必須強調明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和關鍵所在 155
(二)當前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對應措施 155
四、國務院通過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158

第三節 農業轉型升級發展分析 159

一、以科技創新推動農業轉型升級 159
二、科技部十措施促傳統農業轉型 160
三、農業現代化和規模化轉型引發投資熱 161
四、農業轉型方向就是農業投資方向 162
五、農業轉型期的政策選擇分析 162

第四節 服務業轉型升級發展分析 165

一、現代服務業發展是城市轉型升級的內在推動力 165
二、現代服務業全方位促進城市轉型及可持續發展 166
(一)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提升了城市能級 166
(二)現代服務業是城市外部效應的重要源泉 167
(三)現代服務業優化了城市空間資源 167
(四)現代服務業創新驅動城市競爭方式的轉變 167
三、“十三五”期間現代服務業推動城市轉型升級的戰略思考 167
(一)借鑒“城市發展階段理論”,超前謀劃城市轉型 168
(二)借鑒“城市差異化理論”,強化產業發展戰略導向 168
(三)以制度創新突破“體制束縛” 169

第五節 對外經濟轉型升級發展分析 169

一、對外經濟形勢 169
二、轉型升級是出口解困的根本途徑 170
三、中國大批外貿出口企業成功越過轉型期 172
四、中國對外經濟發展步入加速轉型升級期 175
五、以對外投資促經濟轉型 176
(一)優化經濟結構的切入點 176
(二)日本、印度經驗借鑒 178
(三)戰略實施需頂層設計 180
六、《關于加強進口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發展的指導意見》 182

第六節 重點行業轉型升級發展分析 186

一、通信業 186
(一)2013通信業重要任務 186
(二)發展面臨六大挑戰 186
(三)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187
(四)云計算與移動互聯網驅動產業增長 187
(五)“寬帶中國”戰略助通信業轉型升級 188
二、機械業 189
(一)機械工業發展特點 189
(二)結構調整亮點顯現 191
(三)倒逼行業加快轉型升級 192
三、石油業 194
(一)石油產業景氣指數 194
(二)非常規油氣資源引人關注 195
(三)產業亟須轉型升級 196
四、化工業 197
(一)化工行業將進行調整 197
(二)“十三五”化工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197
五、醫藥業 198
(一)轉型升級刻不容緩 198
(二)目標在前任務艱巨 199
(三)轉型升級策略 200
六、鋼鐵業 203
(一)中國鋼鐵行業亟需轉型 203
(二)鋼鐵產業的科技創新和轉型升級是必然選擇 204
(三)“十三五”期間是中國鋼鐵行業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 205
(四)鋼鐵行業轉型升級策略 205
七、機床業 207
(一)須加速轉型升級 207
(二)機床行業轉型特征 208
(三)數控機床產業進入轉型升級攻堅期 210
(四)中國機床行業必須調整現有產業結構 212
八、汽車業 213
(一)汽車產品升級轉型現狀 213
(二)自主品牌乘用車轉型升級情況 214
(三)中國汽車工業轉型主要戰略取向 215
九、家電業 217
(一)家電行業發展概況 217
(二)家電轉型升級重要意義 218
(三)家電行業轉型升級的目標任務 219
(四)智能家電企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221
十、金融業 222
(一)產業結構升級促進金融業轉型升級 222
(二)金融轉型助推經濟轉型的著力點 223
(三)實現金融業轉型的途徑分析 224
十一、船舶工業 227
(一)十三五船舶轉型升級成關鍵 227
(二)十三五船舶轉型升級的挑戰 228
(三)十三五船舶行業轉型升級投資重點 229
十二、動漫產業 230
(一)動漫產業轉型升級必要性 230
(二)動漫產業轉型升級的措施 230
(三)動漫產業轉型升級的前景 232
十三、五金行業 233
(一)五金行業運行情況分析 233
(二)五金行業轉型升級現狀 233
(三)促進行業實現五大轉變 234
十四、電子信息業 236
(一)產業轉型面臨國際壓力 236
(二)實現突破需邁過三道檻 236
(三)電子信息產業轉移建議 237
十五、裝備制造業 242
(一)新形勢迫使行業轉型升級 242
(二)行業轉型升級著力點分析 242
十六、服裝紡織業 245
(一)服務紡織業發展概況 245
(二)服裝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246
(三)紡織工業發展加快轉型升級 247
十七、有色金屬業 248
(一)有色金屬行業運行情況 248
(二)有色金屬行業面臨挑戰 249
(三)有色金屬行業轉型升級方向 250
十八、出版傳媒業 252
(一)嚴峻形勢迫使行業轉型 252
(二)轉型升級經驗策略分析 252
(三)傳統出版業升級轉型之路 254
十九、食品飲料業 257
(一)食品工業運行情況分析 257
(二)行業轉型升級主要任務 259
二十、建筑房地產業 260
(一)房地產業須加快轉變發展方式 260
(二)建材行業轉型發展方向分析 261
(三)房地產進入轉型升級調整周期 261

第五章 國內主要省市經濟轉型升級情況分析 263

第一節 廣東省 263

一、廣東轉型升級成果顯現 263
二、廣東主動推進轉型升級 264
三、廣東轉型升級策略分析 265
四、廣東主要城市轉型升級策略 266
(一)廣州 266
(二)深圳 267
1、制定出臺“1+4”文件 267
2、形成一批超千億元產業集群 268
3、每年斥資15億助力轉型升級 271
4、十項重點工作推動轉型升級 273
(三)東莞 275
(四)佛山 277
(五)中山 278
五、國家工商總局出臺政策大力支持廣東轉型升級 280

第二節 上海市 281

一、上海轉型升級發展成效分析 281
二、上海經濟找到“黃金平衡點” 281
三、上海加快推進轉型升級 284
四、上海探索多種方式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調研報告 287
(一)上海積極探索產業轉型升級的方式 287
1、依托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加強原始創新 287
2、承接國家標志性創新工程,搶占產業制高點 287
3、推進國有企業兼并重組,激發國企活力 287
4、改造老廠房,打造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 288
5、延伸產業鏈,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288
(二)上海在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288
1、路徑依賴制約自主創新 288
2、創新投入與發達國家及地區存在差距 288
3、創新環境建設仍有較大改善空間 289
4、部分制度不適應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 289
5、宏觀調控政策與創新扶持政策協調性不夠 290
(三)啟示和建議 290
1、完善倒逼機制,打破路徑依賴,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290
2、優化要素配置,完善法律法規,為產業轉型升級創造良好環境 290
3、把打破制度約束作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著力點 291
4、增強政策連貫性和協調性,著眼于長期能力的提升 291

第三節 江蘇省 291

一、江蘇以創新推動轉型升級 291
二、江蘇轉型升級策略分析 294
三、江蘇主要城市轉型升級策略 302
(一)南京 302
(二)無錫 303
(三)蘇州 304
四、《江蘇省“十三五”工業轉型升級綱要》等九項發布及解讀 306
(一)《江蘇省“十三五”工業轉型升級綱要》等九項發布 306
(二)“綠色制造”成硬約束指標 309
(三)將建156個中小企業技術平臺 309
(四)4萬余家企業將實現階段性轉型升級目標 310

第四節 山東省 310

一、山東轉型升級成效 310
二、山東省轉型升級策略分析 311
三、山東主要城市轉型升級策略 312
(一)青島 312
(二)威海 318
(三)濟寧 319
(四)濰坊 322
四、山東印發《關于加快工業轉型升級的意見》 323
(一)加快工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 323
(二)加快工業轉型升級的主要任務 324
(三)強化加快工業轉型升級的措施保障 332

第五節 浙江省 333

一、浙江轉型升級成效 333
二、浙江經濟轉型升級策略分析 334
三、浙江主要城市轉型升級策略 337
(一)杭州 337
(二)寧波 339
(三)溫州 341
(四)舟山 344
四、工業轉型升級成浙江省經濟增長主要動力 347

第六節 北京市 350

一、總部經濟助推北京經濟轉型 350
二、北京加快外貿轉型升級步伐 354

第七節 河北省 355

第八節 湖北省 357

第九節 甘肅省 361

第十節 河南省 363


第三部分 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趨勢 367

第六章 2018-2023年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發展趨勢 367

第一節 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 367

一、“十一五”工業發展回顧和“十三五”形勢分析 367
(一)“十一五”工業發展取得的主要成績 367
(二)“十三五”工業轉型升級面臨的形勢 369
二、總體思路和主要目標 371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要求 371
(二)主要目標 372
三、工業轉型升級的重點任務 374
(一)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374
(二)加強企業技術改造 375
(三)提高工業信息化水平 376
(四)促進工業綠色低碳發展 377
(五)實施質量和品牌戰略 379
(六)推動大企業和中小企業協調發展 380
(七)優化工業空間布局 381
(八)提升對外開放層次和水平 382
四、重點領域發展導向 382
(一)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 383
(二)調整優化原材料工業 385
(三)改造提升消費品工業 387
(四)增強電子信息產業核心競爭力 389
(五)提高國防科技工業現代化水平 390
(六)加快發展面向工業生產的相關服務業 391
五、保障措施及實施機制 393
(一)完善保障措施 393
(二)健全實施機制 395

第二節 轉型升級是“十三五”工業發展中心任務 395

一、中國工業轉型升級規劃明確未來五年政策取向 395
二、轉型升級要適當放緩工業發展速度 396
三、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397
四、發展實體經濟,防止產業“空心化” 398

第三節 2018-2023年工業轉型升級規劃研究分析 398

一、以質量和效益提升為中心 398
二、著力內涵式發展 399
三、切實營造有利制度環境 400

第四節 2018-2023年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方向探討 401

一、中國經濟轉型提升的戰略標志 401
(一)推動綠色發展 401
(二)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提升 402
二、中國經濟轉型提升的結構特征 402
(一)內外結構:由出口導向向消費主導、內外聯動轉型提升 402
(二)產業結構:由工業立國向產業協同轉型提升 402
(三)區域結構:由板塊崛起向區域協調轉型提升 403
(四)城鄉結構:由城鄉二元結構向城鄉一體發展轉型提升 403


第四部分 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戰略 404

第七章 2018-2023年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戰略研究 404

第一節 復雜世界經濟背景下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 404

一、建立消費導向、環境友好、內向依賴型經濟增長模式 404
二、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戰略思考 405
三、以全球價值鏈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407
四、以創新驅動內需的擴張 409
五、以創新和服務業的發展促進轉型升級 410
(一)調整產業結構,促進服務業競爭,大力發展服務業 410
(二)遵循產業發展規律,不斷促進產業升級 410
(三)打造世界一流高等教育,為提升自主研發能力提供重要保障 411
(四)加強官產學研合作,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 411
六、以現代服務業發展促轉型升級 412
七、如何實現無衰退轉型升級 413

第二節 經濟轉型升級產業化路徑研究 415

一、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微笑曲線”的產業鏈整體替代,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 415
二、優先發展現代服務業,攀升“微笑曲線”高端環節,提升產業價值創造能力 415
三、突出推動傳統制造業的技術改造,拉平“微笑曲線”,提升綜合制造能力和制造環節的價值含量 416
四、工業轉型升級須靠消費轉型升級 416
五、創新發展促進轉型升級 417
六、健全產業轉型升級的倒逼和激勵機制 418

第三節 2018-2023年產業結構調整戰略戰略研究 419

一、當前中國產業結構矛盾特征與“十三五”時期結構調整面臨的起點 419
(一)中國產業結構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向關鍵環節和生產性服務業滯后的制約 419
(二)“十三五”時期中國產業結構調整面臨新的起點 420
二、“十三五”時期產業結構調整的戰略要求 421
(一)基本原則 421
(二)調整目標和思路 421
(三)戰略任務 422
三、“十三五”時期中國產業結構調整的戰略重點 424
(一)以突破關鍵環節為重點,提升產業分工層級 424
(二)推進產業之間融合與互動,提高產業發展的協調性 425
(三)支持戰略性產業和新興產業群的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427
四、相關政策建議 428
(一)政策重心由結構性政策為主向支持關鍵環節的功能性政策為主、兼顧結構性政策轉變 428
(二)強化制度創新,為促進分工細化深化和向主要依靠非價格競爭轉變提供制度性條件 428
(三)促進自主創新,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 429
(四)繼續加大對教育、職業培訓的支持力度,提升要素稟賦 429
(五)加強金融創新和公共平臺建設,促進中小企業發展 429
(六)支持戰略性產業發展和促進形成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 429
(七)支持建立我國自己的全球生產體系 430

第四節 央企轉型升級需全球視野與頂層設計 430

一、主動全球化,面向全球配置資源 430
二、要轉型升級,更要注重頂層設計 431

第五節 轉型升級期中小企業管理創新的思考 432

一、轉型升級期中小企業管理創新的意義 432
(一)轉型升級期中小企業管理創新的目的是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433
(二)管理創新可以導致競爭力轉移,為中小企業帶來持續競爭優勢 433
二、正確理解管理創新內涵,糾正管理創新誤區 434
(一)中小企業管理創新的誤區 434
(二)努力構建中小企業管理創新與技術創新協同互動效應 434
三、以信息化建設為突破口促進中小企業管理創新 435
(一)中小企業具有廣闊的信息化市場,信息化建設是中小企業各項創新的重要突破口 435
(二)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具有個性化服務、差異化實施的特點 435
(三)采用便捷高效的“云計算”模式開拓中小企業信息化市場 436
四、構建優秀企業文化,實現從中小企業行政文化向企業文化轉型 436
(一)建設符合本企業特點的組織文化是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436
(二)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文化模式 437
五、推進中小企業的管理戰略創新 437

第六節 財務人員職能轉型升級的路徑探討 438

一、營造財務人員職能轉型的有利環境 438
(一)優化現有的財務核算流程和方法 438
(二)加強決策支撐模型工具的建設 438
(三)加強財務系統橫向集成和縱向一體化 439
二、財務人員職能轉型升級的方法 439
(一)參與制訂公司中長期發展戰略和計劃 439
(二)參與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退市的全過程管理 439
(三)協助營銷部門進行市場營銷管理 440
(四)參與投資決策的全過程管理 440


第五部分 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風險評估 442

第八章 2018-2023年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風險評估 442

第一節 2018-2023年企業轉型的風險與機會 442

一、公司轉型的全面觀點 442
二、以鞋業追趕為例談轉型八步驟 444
三、轉型風險與機會分析 447

第二節 中國當前面臨的風險因素分析 447

第三節 宏觀經濟波動風險及防范措施 449

第四節 嚴防金融風險支持經濟轉型升級 449

第五節 民營經濟轉型升級失控風險與矯正策略 451

第六節 銀行業嚴守風險底線助推經濟轉型升級 456


第六部分 經濟轉型升級成功案例及經驗借鑒 460

第九章 國外經濟轉型升級成功案例及經驗借鑒 460

第一節 德國經濟轉型升級成功案例及經驗借鑒 460

一、實行市場經濟是經濟轉型不可或缺的基本前提 460
(一)經濟全球化是德國經濟轉型的主要背景 461
(二)具有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成功經驗 461
(三)經濟轉型的主體是企業 461
二、服務化趨勢是經濟轉型的主要導向 461
(一)產業結構的優化趨勢非常符合發展規律 462
(二)現代服務業已經占據主導地位 462
(三)注重新興產業發展 462
(四)強調總部經濟的作用 462
三、因地制宜是經濟轉型的重要策略 463
(一)不同城市產業特色十分鮮明 463
(二)傳統產業繼續發揚光大 463
(三)落后產業綜合改造升級 463
(四)中小企業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 464
四、高水平的教育培訓是經濟轉型的支撐條件 464
(一)頗具特色的教育體系 464
(二)轉型升級教育先行 464
(三)德國高等教育留有缺憾 465
五、政策支持是經濟轉型的助推力量 465
(一)加強組織和規劃 465
(二)注重科技和環保 465
(三)發揮政府投資的導向作用 465
六、完善的社會保障是經濟轉型的穩定機制 465
(一)德國是社會保障制度最完善的國家之一 466
(二)極其重視結構轉型中的就業矛盾調處 466
(三)德國的社保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466

第二節 日本經濟轉型升級成功案例及經驗借鑒 467

一、日本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歷程 467
(一)戰后至50年代初的經濟恢復階段 467
(二)50-60年代的重化工業化階段 467
(三)70-80年代的技術密集型產業階段 467
(四)90 年代后的新技術立國階段 468
二、日本產業轉型升級的基本經驗 468
(一)產業政策是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推動力 468
(二)技術進步是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 468
(三)依法調整是產業結構轉型的重要手段 469
(四)注重產業組織政策與產業結構政策相輔相成、協調運作 469
(五)政府對衰退產業進行轉型和援助 470

第三節 韓國經濟轉型升級成功案例及經驗借鑒 470

一、韓國產業升級的歷程 470
(一)1961年以前的進口替代階段 470
(二)1962-1971年的出口導向階段 470
(三)1972-1979年的重化工產業發展階段 471
(四)1980-1990年的技術密集型產業發展階段 471
(五)90年代后的產業結構高技術化階段 471
二、韓國推動產業升級的主要策略 472
(一)突出政府的主導作用 472
(二)推行企業集團化戰略 472
(三)優先發展“戰略產業” 472
(四)實行推動產業技術升級的財稅政策 473
(五)注重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 473

第四節 臺灣經濟轉型升級成功案例及經驗借鑒 474

一、保持農業穩定發展 474
二、推進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474
三、調整對外貿易發展戰略 474
四、提升科技水平與人力素質 475
五、扶持中小企業 475
六、推動民營化和金融自由化改革 475
七、實施能源節約措施 476

第十章 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成功案例及經驗借鑒 477

第一節 從外銷到內銷轉型升級成功案例及經驗借鑒 477

一、成功案例 477
二、經驗借鑒 478

第二節 從代工到自主品牌轉型升級成功案例及經驗借鑒 478

一、成功案例 478
二、經驗借鑒 479

第三節 從低端到高端轉型升級成功案例及經驗借鑒 480

一、成功案例 480
二、經驗借鑒 481

第四節 從制造到服務轉型升級成功案例及經驗借鑒 481

一、成功案例 481
二、經驗借鑒 482

第五節 整合產業鏈資源轉型升級成功案例及經驗借鑒 483

一、成功案例 483
二、經驗借鑒 483

第六節 從粗放經營到精細管理轉型升級成功案例及經驗借鑒 484

一、成功案例 484
二、經驗借鑒 486

版權聲明

客戶評價

研究院動態
新疆哈密市人民政府領導一行蒞臨我院考察指導

4月15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一行李建勇蒞臨我院考察指導,會上李市長介紹了...

新疆哈密市人民政府領導一行蒞臨我院考察指導

4月15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一行李建勇蒞臨我院考察指導,會上李市長介紹了...

查看詳情
甘肅省工信廳領導一行蒞臨我院考察指導

4月9日,甘肅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王永慶一行蒞臨我院考察指導,會上王廳長介紹了甘肅省的產業基礎及現狀...

甘肅省工信廳領導一行蒞臨我院考察指導

4月9日,甘肅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王永慶一行蒞臨我院考察指導,會上王廳長介紹了甘肅省的產業基礎及現狀...

查看詳情
中商產業研究院專家為貴州省商務系統培訓班學員授課

4月2日至3日,貴州省商務廳在貴陽市舉辦2024年全省商務系統項目專題培訓會。培訓會上,中商情報網聯合創始...

中商產業研究院專家為貴州省商務系統培訓班學員授課

4月2日至3日,貴州省商務廳在貴陽市舉辦2024年全省商務系統項目專題培訓會。培訓會上,中商情報網聯合創始...

查看詳情
中商產業研究院老師為貴州省外商投資項目謀劃培訓班學員授課

3月19日,貴州省商務廳組織召開《2024 年貴州省外資工作會暨外商投資業務培訓會》。培訓會上,我院項目老師...

中商產業研究院老師為貴州省外商投資項目謀劃培訓班學員授課

3月19日,貴州省商務廳組織召開《2024 年貴州省外資工作會暨外商投資業務培訓會》。培訓會上,我院項目老師...

查看詳情
中商產業研究院專家為銅仁市2024年招商項目謀劃培訓班學員授課

3月14日,銅仁市投資促進局組織召開全市2024年招商項目謀劃業務培訓會。培訓會上,中商情報網聯合創始人、...

中商產業研究院專家為銅仁市2024年招商項目謀劃培訓班學員授課

3月14日,銅仁市投資促進局組織召開全市2024年招商項目謀劃業務培訓會。培訓會上,中商情報網聯合創始人、...

查看詳情
中商產業研究院專家為深圳市坪山區委黨校研討班學員授課

3月8日,深圳市坪山區《2024年“拓展產業空間,優化營商環境”》專題研討班在坪山區委黨校舉行,中商產業董...

中商產業研究院專家為深圳市坪山區委黨校研討班學員授課

3月8日,深圳市坪山區《2024年“拓展產業空間,優化營商環境”》專題研討班在坪山區委黨校舉行,中商產業董...

查看詳情
我院與中山市阜沙鎮簽署產業招商合作協議

2月28日下午,阜沙鎮召開高質量發展暨招商大會,深入學習貫徹省、市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吹響高質量發展的...

我院與中山市阜沙鎮簽署產業招商合作協議

2月28日下午,阜沙鎮召開高質量發展暨招商大會,深入學習貫徹省、市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吹響高質量發展的...

查看詳情
中商產業研究院專家為貴陽市工業招商培訓班學員授課?

2月2日,由貴陽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組辦的《2024年市工信局招商培訓會》在局第二會議室舉行,中商產業董事長、...

中商產業研究院專家為貴陽市工業招商培訓班學員授課?

2月2日,由貴陽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組辦的《2024年市工信局招商培訓會》在局第二會議室舉行,中商產業董事長、...

查看詳情
特色服務
?
聯系我們
  • 全國免費服務熱線: 400-666-1917
    十五五規劃: 400-666-1917
    傳真: 0755-25407715
  • 可研報告\商業計劃書: 400-666-1917
    企業十五五戰略規劃: 400-666-1917
    電子郵箱: service@askci.com
  • 市場調研: 400-666-1917
    產業招商咨詢: 400-666-1917
  • 園區規劃: 400-666-1917
    產業規劃咨詢: 400-666-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