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漲價遭用戶反感 共享單車還能走的長遠嗎?(圖)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發布日期:2019-05-23 15:59
分享:

中商情報網訊:摩拜宣布將從5月22日起開始在深圳實行新的收費標準,在新收費標準下,一小時騎行費用上漲至2.5元。據悉,在深圳之前,摩拜單車已經對北京、上海價格進行了調整。據悉,今年以來,小藍車、摩拜、哈羅單車紛紛漲價,共享單車還能走的長遠嗎?

一、共享單車迎漲價潮  用戶騎行體驗或下降

1.共享單車集體漲價

2019年一季度共享單車企業不約而同宣布漲價。

3月21日,滴滴旗下的“小藍車”宣布在北京實行新計費規則,起步價從原先的每小時1元,改為起步價1元包含15分鐘,超出后每15分鐘0.5元,算下來騎行1小時需要花費2.5元。

3月29日,摩拜宣布北京地區將從4月8日起漲價,按照新規則,騎行1小時花費2.5元,與小藍單車的價格相同。目前漲價城市覆蓋有北上深,廣州取消套餐優惠。

4月8日,哈羅單車宣布漲價,將從4月15日起在北京地區實施新的計費規則:騎行費每15分鐘1元,也就是說,騎行1小時需要花費4元,是原先的2倍。

摩拜單車投資人、祥峰資本合伙人趙楠稱,共享單車漲價是“市場自身發展的規律表現”,他認為漲價是為了提升共享單車自身的造血能力,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有能力永遠補貼。

此前,共享單車行業呈現百家爭鳴之態,為了搶奪市場紛紛出臺低價包月、低起步價甚至免費體驗包月的優惠政策,加大共享單車投放量,導致一二線城市供給嚴重過剩。歷經資本寒冬,不少共享單車倒閉,市場上共享單車供給大幅減少,供需關系走向相對平衡,共享單車漲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2.用戶騎行體驗因素分析

用戶對價格敏感,共享單車企業集體漲價,網友很是反感,表示漲價不如自己買一輛單車劃算。據比達數據,費用成為影響用戶體驗的最大因素,占比52.8%。騎行舒適感排名第二,占比47.6%。

數據來源:比達、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共享單車發展現狀及盈利模式探究

1.共享單車用戶規模減少

在共享單車瘋狂擴張的2017年,摩拜、ofo等頭部玩家祭出補貼戰術,紅包車、1元包月等利好政策有效刺激了市場,使用戶和訂單量節節攀升。如今,共享單車卻不得不面對用戶不斷減少的事實。據第三方數據挖掘及市場研究機構比達發布的《2019年第1季度中國共享單車市場研究報告》,共享單車用戶規模減少,2019年第一季度共享單車用戶規模僅4050萬人,同比減少24.4%。共享單車用戶規模已經連續3個季度下滑。

數據來源:比達、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同時,用戶騎行頻次大幅下滑。2019年第一季度共享單車用戶騎行頻率下降。在2018年第一季度,22.1%的用戶每天至少騎行2次,但在2019年第一季度下降至14.2%。在低頻用戶中,平均每月1-5次的用戶也從2018年第一季度的3.2%迅速上升至2019年第一季度的16.8%。

數據來源:比達、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盈利模式單一

共享單車集體漲價又掀起了關于共享單車商業模式的討論。首先,共享單車運營成本居高不下,共享單車一輛車的成本從幾百到上千元不等,同時還涉及搬運調配和后臺運算、管理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共享單車的維修率和盜竊率一直不低。據美團IPO招股書顯示,自2018年4月4日收購摩拜以來,摩拜于2018年4月4日至4月30日獲得的騎行收入只夠彌補運營開支,摩拜固定資產折舊則無法獲得任何補充,凈虧損為4.07億元。

此外,共享單車收入方式過于單一,僅靠騎行收費。此前共享單車企業寄希望車身廣告增加收入,無奈政府一聲令下,共享單身車身不得投放商業廣告。近日,六部門聯合印發了《交通運輸新業態用戶資金管理辦法(試行)》,管理辦法提出,自下個月起,運營企業原則上不收取用戶押金,確有必要的,則應當提供專用存款賬戶。新政出臺,共享單車企業無法挪用押金投資創收,同時共享單車企業資金鏈更加緊張。

目前,一些企業基本實現了收支平衡。哈羅出行聯合創始人、執行總裁李開逐表示,通過精細化運營,哈羅出行在很多城市已經實現盈利。

共享單車漲價,引發用戶反感,這是共享單車和用戶需要一同適應的過程。共享單車市場前景是廣闊的,但盈利卻不易。經過一輪整合后,行業正逐漸步入成熟期,頭部企業不再使用高速擴張的市場策略,而是著手壓縮運維成本,提升服務質量,謀求長期健康的可持續發展。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2024年中國共享單車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策劃、產業園策劃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editor@askci.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中商情報網
掃一掃,與您一起
發現數據的價值
中商產業研究院
掃一掃,每天閱讀
免費高價值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