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失衡+薄利經營 中國養老產業醫養結合困難重重(圖)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發布日期:2018-10-29 15:37
分享:

中商情報網訊:在中國逐漸進入社會老齡化大背景下,為實現健康老齡化、理想老齡化,有效解決養老服務供需結構失衡問題,統籌相關醫療、養老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政府致力于打造健康中國,探索和推廣各種醫養結合模式。

醫養結合的進展困難重重

目前醫養結合的進展相對比較緩慢,這是由多重因素共同導致的。首先是多頭監管的問題。“醫”和“養”是兩個相對獨立的行業,遵循兩套不同的監管體系。傳統養老機構的主管部門是民政部門,醫療機構的管理部門則是各級衛健部門,因此醫養結合機構的準入和監管是由兩部門同時負責的。而除此之外,涉及費用報銷等事宜的又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負責。多頭監管會讓市場參與者在進行醫養融合時遇到許多困難,主管部門功能交叉重疊、責任邊界不清晰為醫養結合的實踐造成不少困擾。不過,自2017年底起,在養老機構內設置醫療機構的流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簡化。相信在未來,醫養結合的監管效率將會繼續提升。

同時,醫保支付水平有限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除了部分與公立醫院合作且距離極近的養老機構外,絕大部分養老機構自設的醫療配套申請劃入醫保比較困難。申請劃入醫保不僅需要滿足醫療機構基礎設施的硬件標準,還需要有一定的醫務人員配比,許多養老機構無法達到要求。同時,我國醫保基金的支出增速居高不下,一度超過收入增速,再加上勞動人口比例不斷下降,預計未來醫保基金的壓力會繼續加大。因此,通過全民基本醫保實現惠及全民的醫養結合不僅非常困難,也不應是未來發展的方向。需要商業保險在規模和品類上繼續成熟和完善,從而形成更加完整和可靠的養老支付體系。

另外,我國養護人才也處于失衡狀態,尤其是看護人員、護理人員等專業人才非常緊缺。根據北京師范大學公益研究院發布的《2017年中國養老服務人才培養情況報告》,目前各類養老服務設施和機構的服務人員不足50萬人,其中持有養老護理資格證的不足2萬人。而按照每3個失能老人配備一個專業護理人員來計算,我國需要14 0 0萬護理人員。巨大的人才缺口導致目前一線護理人員“魚龍混雜”,水平參差不齊。其中許多護理人員不僅平均年齡較大、受教育程度較低,而且缺乏系統的醫療服務培訓。

同時,醫養結合的推行對全科醫生的需求也非常大。受教育失衡、職業發展受限以及收入水平較低等因素影響,我國全科醫生數量有著巨大的缺口。根據衛健委數據,當前中國執業醫師中只有6%為全科醫生,遠遠低于西方國家的平均水平,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為中國醫養結合的迅速推行造成了困難。

最后,醫養結合服務的盈利難度較大。國家推行的醫養結合本質上是一個公益性質的事業,因此必然是薄利的。目前出現的商業化養老產品在服務端的盈利能力是較弱的,大部分的收益都是通過類地產、類金融產品實現的,目標用戶主要是少數高凈值人群而非廣大普通老人。因此,雖然需求端前景廣闊,但管理運營醫療機構的難度和相對較低的盈利能力會使許多市場參與者尤其是民營資本望而卻步,不敢貿然投入過多時間和資金。因此,醫養結合的盈利模式仍有待探索。

綜上所述,中國醫養結合的推進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離不開行業各方面的整合,包括行業監管層面的整合,人才、資本、支付能力等行業資源的整合,以及各種服務模式和技術的整合等。而這些整合需要行業相關方的共同努力,只有這樣才有機會探索出最適合中國的醫養結合方向。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養老行業市場前景與投融資戰略研究報告》。

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editor@askci.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中商情報網
掃一掃,與您一起
發現數據的價值
中商產業研究院
掃一掃,每天閱讀
免費高價值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