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產業研究院:2018年產城綜合體規劃案例解析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發布日期:2018-05-02 15:09
分享:

一、產城綜合體的前世今生

傳統產業園區從上世紀80年代發展至今,經歷了從1.0到4.0階段的顛覆性變化。當前,做為4.0階段典型代表的“產城綜合體”成為新時代經濟創新和發展的重要載體,其核心特征和經營模式已經日趨成熟。

——1.0純工業廠房時代

上世紀80年代的工業園區是我國產業園區以低成本為導向的1.0階段,以優惠的土地價格與廉價的勞動力等成本因素和優惠的稅收政策等要素聚集的外力驅動階段,該階段主要呈現傳統的“租售模式”純開發商思維特點。

——2.0辦公工業時代

上世紀90年代,IT產業的快速興起帶動了科技園區的出現與繁榮,產業園區的發展也進入了以產業為主導,通過在園區內或園區周邊布局核心產業上下游配套企業,驅動核心企業發展,實現園區經濟的整體提升的2.0階段,此階段主要以政府主導為主,產業主要以制造業為主。

——3.0總部式產業園區時代

21世紀,產業園區的結構和功能呈現出復合化及立體化的發展趨勢,主要以總部經濟園區為代表,進入了內生動力和技術創新驅動的3.0階段。該階段通過提供綜合配套服務,涉及人才、研發、咨詢、培訓、技術、金融等服務型因素驅動,提升園區產業價值鏈,生產性服務業逐漸凸顯,此階段企業增值服務的提供開始受到關注。

——4.0產城綜合體智慧園區時代

近年來,產業園區的發展已經進入到4.0的“產城綜合體”階段,該階段早已脫離了新蓋廠房、修建馬路、種植綠樹等的最基礎園區建設,也跨越了為園區引進商店、餐飲等配套服務的階段,轉變成為了愈加注重園區的硬件軟件智慧化。該階段的產業園區是以產城融合式的生態鏈綜合體形式出現的,是一種以產業集群為依托,以確保產業集群的有效運行為核心,利用城市運營的概念建立的,其產業形態表現為產業集群,實現了工業、商業、服務業、地產業的協同發展;在建筑形態上表現為城市功能綜合體,實現了工業空間、商業空間、居住空間、生活空間之間的融合。

綜上所述,具有產城融合、創新驅動和復合經營特質的第四代產業園區是創新型產業園區面向未來的發展方向。

二、產城綜合體的他山之石

——案例一:華強ideapark,深圳“帶寬”最強產城綜合體

l項目概況

華強集團打造“光明鳳凰城”的首個重點啟動項目,未來將形成以華強為龍頭的創意產業集群,提供最優“價值帶寬”,帶領深圳進入產業園4.0時代。

基本概況 區位 位于深圳市西北部的城市副中心-光明新區,占據廣深港發展軸中心位置,區位戰略優勢明顯
交通 緊鄰廣深港高鐵光明城站,15分鐘內抵達深圳北站、福田站,30分鐘即到香港、廣州
規模 總占地面積約23萬㎡,總建筑面積約58萬㎡,容積率3.34。
建筑 項目建筑共34棟,其中寫字樓20棟,配套公寓14棟,路口兩側各布置一棟100米的塔樓,打造標志性園區入口,區內建筑高度由南至北降低,形成高地錯落的天際線。
產業規劃 區域產業定位 項目所屬鳳凰城區域總體產業定位是深圳西部高新技術產業服務中心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園區,重點發展以互聯網、文化創意、節能環保為主的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項目產業配套 研發及培訓總部基地、科技企業加速器+光明智慧城、高鐵城綜合體、國際大酒店、文化藝術中心+書城
總體定位 光明首個宜居宜業,聚納生活、工作、休閑、娛樂于一體的大型產城綜合體
產業方向 以工業設計、動漫游戲、新媒體及文化軟件開發為核心,約數十個細分領域泛創意產業
產業體系 創意、融資、研發、制造、銷售、服務于一體的產業體系和“未來+”個性化產業服務
產業形態 研發廠房、寫字樓、鉑金公寓、潮流商業、3D展覽、云處理等

l項目概念規劃

華強ideapark規劃結合內外資源,打造一軸、兩心、兩帶的規劃結構,形成以商業配套中心為起點,休閑服務中心為核心,公共空間為主軸的主體結構。貫徹低沖擊開發理念,場地處理順勢而為,利用西側防護綠帶等打造貫通用地的生態綠色廊道。

a.順勢而為的場地處理,實現環境與建筑的和諧

b.創意“雙首層”設計,采用人車分流交通體系

c.錯落+旋轉的創新主體設計,營造個性、活力空間

d.低碳環境控制規劃,生態用地比例超過1/4

e.綠色建筑設計達一星級綠色建筑標準

f.獨創“華強云+產業運營系統”,為企業發展加速

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editor@askci.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中商情報網
掃一掃,與您一起
發現數據的價值
中商產業研究院
掃一掃,每天閱讀
免費高價值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