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5計劃草案報告_可行性報告-中商產業研究院-中商情報網 ?
歡迎您進入項目可行性報告編制研究中心!
當前位置:中商首頁 >> 可研報告 >> 項目立項審批政策

報告介紹

西藏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5計劃草案報告

  西藏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5計劃草案報告
  
  ——2015年1月18日在自治區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原標題:西藏自治區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報告
  
  西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各位代表:
  
  受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委托,現將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提請自治區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審議,并請自治區政協各位委員和各位列席代表提出意見。
  
  一、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2014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在自治區黨委堅強領導下,全區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系列決策部署,始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落實“六對抓手”、“六動措施”和“三條底線”,主動作為,精準發力,全面落實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保穩定系列政策措施,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呈現出“三穩三快三新”的良好態勢,主要表現為“快、大、好、強、實、優、穩”的特點,為順利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三穩”即增速穩,預計西藏自治區生產總值完成925億元、增長1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4億元、增長4%,第二產業增加值336億元、增長13.5%,第三產業增加值495億元、增長12.6%,實現平穩較快增長;物價穩,預計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以內,向市場投放中央儲備凍豬肉3000噸、牛肉1850噸、羊肉200噸,組織采購大米2469.6萬公斤,居民主要生活必需品供需平衡;就業穩,預計新增就業4.3萬人。“三快”即投資增長快,預計落實中央政府投資353億元,其中中央預算內投資首次突破200億元;民間投資達到300億元、增長30.6%;項目建設快,交通、能源、水利等重點項目加快實施,特別是“十二五”規劃標志性工程項目拉日鐵路通車運營,川藏電力聯網工程建成投運;貸款增長快,貸款余額呈現“階梯狀”增長態勢,預計突破1600億元。“三新”即開放合作打開新局面,成功舉辦首屆中國西藏旅游文化國際博覽會,“人間圣地·天上西藏”品牌形象影響廣泛;天然飲用水產業發展取得新進展,簽訂戰略投資合作項目16個、總投資36億元、產量突破30萬噸;藏青工業園區建設取得新突破,落實招商引資項目近100個,實現產值17.8億元。
  
  (一)需求增長較快
  
  ——投資持續增長。預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00億元、增長19.8%,其中中央政府投資353億元、增長30.3%。累計落實“十二五”規劃項目投資1642億元,占“十二五”規劃投資2217億元的74.1%。236個項目累計完工63個、在建148個。拉日鐵路通車運營,拉林鐵路控制性工程開工建設。改則至革吉、丁青至斜拉山等一批公路建設項目獲得國家批復,拉林高等級公路已開工建設路段完成工程總量的75%以上,米林機場至八一專用公路、嘎拉山隧道和雅江特大橋改擴建工程加快實施,新增通油路縣3個、通油路鄉(鎮)36個。拉薩貢嘎機場航站區改擴建工程開工建設。川藏電力聯網工程建成投運。藏木水電站2臺機組、旁多水利樞紐工程4臺機組發電,多布水電站、羊易地熱電站開工建設。無電地區電力建設、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穩步推進。全區電力裝機總容量達169.7萬千瓦、增長32.4%。雅魯藏布江中游水電規劃和環評通過國家審查。拉洛水利樞紐工程、雅礱、恰央等重點水庫開工建設。拉薩城市供暖實現全覆蓋。
  
  ——消費保持平穩。預計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323.6億元、增長12.9%。印發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制定了農牧區市場體系建設方案和南菜北運東果西運主銷區建設工程實施方案,加快城鄉網點規劃和農牧區市場體系建設規劃。定向刺激消費,安排1億元財政資金,對家電家具采購進行補貼。落實商務基礎設施建設資金2.93億元,建成縣級配送中心20個、鄉(鎮)商貿中心69個、農家店1400個,商品流通網絡進一步完善,有效促進了農牧區消費市場繁榮。引導區內物資交易會趨于規模化、品牌化,建成特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完成30家企業80種產品信息上線工作。建成4個糧油配送中心和13個糧油示范店,銷售糧油1140萬公斤。
  
  ——外貿合理運行。有效遏制異地企業虛增西藏統計貿易值,完成進出口總額15.79億美元、下降43.3%。受樟木口岸尼方貿易通道發生重大山體滑坡事件影響,邊境小額貿易小幅下降,完成進出口總額14.45億美元、下降1.2%。口岸規劃編制和基礎設施建設進展順利,吉隆口岸正式通關。
  
  (二)產業運行平穩
  
  ——農牧業基礎扎實。農作物播種面積377.02萬畝,預計糧食產量達到98.5萬噸。農業科技支撐力度不斷加大,“藏青2000”等新品種推廣56萬畝,高產創建示范面積100萬畝,良種繁殖面積15.69萬畝。農機購置補貼2.85億元,三項作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57.5%。出欄牲畜660萬頭(只)、禽類300萬羽,肉類產量32.6萬噸、奶類產量35.5萬噸。落實草原生態保護獎勵資金20億元。自治區級農牧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總產值23.2億元、增長9.4%,農畜產品加工企業總產值24億元、增長14.3%,農牧業產業化經營率達到38.6%。落實扶貧農發專項資金25億元,實施農業綜合開發縣38個、扶貧項目1898個,減少貧困人口13萬人。
  
  ——工業經濟保持平穩。預計全區工業增加值實現71億元、增長1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43億元、增長4%。“十二五”規劃重點工業和信息化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42.4億元,提前超額完成規劃投資目標,昌都水泥生產線建設項目基本竣工,日喀則高新雪蓮生產線已完成設備安裝。重點園區集聚力進一步增強,藏青工業園區加快建設,那曲物流中心累計引進企業96家、注冊資金突破5億元、上繳稅收7億元。成立專項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出臺專門意見,推動天然飲用水產業做大做強。加大“西藏好水”宣傳推介力度,在北京舉辦了“西藏好水·世界共享”主題宣傳活動,中國黃金、三峽集團、光明乳業等一批國內500強企業進藏考察洽談天然飲用水投資合作開發事宜。預計區管重點國有企業累計利潤總額16.52億元、上繳稅金7.22億元,分別增長60.72%、16.5%。
  
  ——旅游和房地產業發展較快。加大旅游宣傳推介力度,狠抓旅游市場秩序整治,推動旅游持續升溫。接待國內外游客1553萬人次、增長20.3%,實現旅游總收入204億元、增長23.5%。房地產業產銷兩旺,新開工樓盤37個、總投資92.89億元。
  
  (三)民生保障更惠
  
  ——社會保障投入大幅增加。投入71億元,全面落實18項民生政策,新增11項惠民舉措。城鄉社會救助工作穩步開展,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每人每月440元提高到540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每人每年1750元提高到2150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標準由每人每年2600元提高到3650元。開工建設五保集中供養項目48個、地(市)兒童福利院項目6個。新開工保障性安居工程7.2萬套,9.47萬人住房條件得到改善。向災區下達救助資金1320萬元,調撥價值875萬元的救災物資。農牧民轉移就業98.5萬人次、勞務收入20億元。全區公益性崗位使用安置26018個,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96戶。居民收入較快增長,預計農村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7471元、22026元,增長14%和8%。全區各項社會保險參保260.6萬人次,在政策層面上實現了社會保障全覆蓋目標。
  
  ——社會事業不斷進步。教育“三包”經費標準再次提高,學年生均達到2900元,學生在校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實現義務教育農牧民子女營養改善計劃全覆蓋,惠及38萬多名學生。向全區鄉(鎮)正式在崗教師發放生活補助,月人均補助600元,1.6萬余名鄉村教職工受益。農牧區醫療制度保持全覆蓋,城鄉居民醫療補助標準分別提高到年人均340元、380元,將22種重大疾病和20種特殊門診病種納入保障目錄。為273.3萬城鄉居民、2.8萬名在編僧尼免費體檢。每月向鄉(鎮)衛生人員平均發放生活補助600元。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批準各類創新平臺9個,科技服務特色優勢產業能力逐步增強。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項目基本完成展陳施工、西藏(拉薩)科技企業孵化器、種質資源庫項目建設順利推進。鄉(鎮)綜合文化站、縣級民間藝術團排練場基本竣工,建成那曲、山南地區圖書館,開工建設山南地區、昌都市博物館,全區公共文化設施總量比2013年增加192個,服務網絡更加完善。“東風工程”加快實施,新聞出版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完成8.4萬戶廣播電視盲點覆蓋,廣播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達到94.78%和95.91%。全區光纜線路達到9.7萬公里,鄉(鎮)通光纜率達到97.8%,61.4%的行政村具備寬帶接入能力。
  
  ——安全生產形勢基本穩定。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大排查、大整治行動和“六打六治”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全區共發生各類安全生產事故500起、下降41%,死亡262人、下降17%,實現“雙下降”。大力實施質量振興戰略,不斷強化特種設備、食品安全、執法打假等監管工作,有效維護社會公共安全。
  
  (四)發展支撐強勁
  
  ——財稅金融運行穩健。預計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24億元、增長30.8%;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185億元、增長16.9%。全區各項稅收收入174.1億元、增長17.8%。各項存款余額3089.19億元、比年初增長23.5%;各項貸款余額1619.46億元、比年初增長50.2%。信貸投向重點突出、結構進一步優化,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608.92億元、比年初增長44.72%,涉農貸款余額297.26億元、比年初增長98.09%,扶貧貼息貸款余額214.56億元、比年初增長近兩倍。
  
  ——油電氣運運轉有序。全社會用電量30.68億千瓦時、增長9.86%,工業用電量14.63億千瓦時、增長21.45%,銷售成品油60.55萬噸、增長5.34%,銷售天然氣425.66萬立方米、增長218.69%。科學調度,合理安排運力,盡可能滿足不同季節、不同時段鐵路客貨運輸需求,完成鐵路客運量238.1萬人次、貨運量508.7萬噸。公路交通運輸生產有序發展,預計全年完成客運量4358萬人次、貨運量1240萬噸,公路客運班線縣級覆蓋率達98.6%、鄉(鎮)覆蓋率61%、行政村覆蓋率41%。航空運輸生產持續增長,新開辟航線9條,通往區外城市33個,預計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315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51萬噸,分別增長14.2%、16.43%。郵政和快遞業務收入4億元、增長41.3%,電信業務總量完成45億元、增長38%。
  
  ——信息化建設步伐明顯加快。組建鐵塔公司西藏分公司,通過貸款貼息方式啟動了移動通信盲區覆蓋工程,639個行政村盲區覆蓋任務基本完成;“十二五”規劃6項通信工程建設任務進展順利,全年完成投資10億元,基礎通信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加強互聯網信息管理隊伍建設和行業信息化建設,啟動了互聯網信息管控指揮中心、基礎教育信息化試點工程、司法審判信息系統等政務信息化工程,基本建成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信息系統、基于北斗衛星的安全生產綜合監管平臺及推廣應用等信息化項目。拉薩市納入創建信息惠民國家示范城市。
  
  (五)改革協調推進
  
  ——改革任務扎實推進。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2014年工作要點》,量化分解了西藏自治區246項改革舉措,明確了2014年的177項重點改革任務。目前,177項重點改革任務均已啟動實施,148項已完成和接近完成,29項正在實施;已出臺或即將出臺各類改革成果275個。
  
  ——發展環境不斷優化。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先證后照改為先照后證,實繳制改為認繳制,進一步放寬市場主體住所登記條件,市場主體活力進一步迸發。新登各類市場主體20841戶、增長5.98%,總數14.6萬戶、增長8.7%,注冊資本1938.26億元、增長49.6%。財稅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出臺企業所得稅政策實施辦法,“營改增”試點擴展到鐵路運輸、郵政和電信領域;建立政府全口徑預算體系,完善轉移支付向高寒邊遠貧困地區重點傾斜機制。全面啟動1個國家級和4個自治區級農村改革試驗區試點工作。
  
  ——經濟合作深入推進。加快招商引資體制改革,修訂出臺《西藏自治區招商引資若干規定》,投資環境進一步改善和優化,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284億元、項目540個。成功舉辦首屆中國西藏旅游文化國際博覽會。中國西藏—尼泊爾經貿洽談會升格為國家級。自治區政府代表團成功出訪尼泊爾,簽約5億美元項目,與尼泊爾合作成立喜馬拉雅航空公司,打開西藏航空業進入國際市場的窗口。認真貫徹中央對口支援西藏工作20周年電視電話會議,援藏工作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力度不斷加大,落實對口援藏資金36億元、實施項目695個。
  
  ——規劃編制工作取得重要進展。印發實施《西藏自治區主體功能區規劃》,自治區黨委、政府審定通過《西藏自治區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為全區推進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加快新型城鎮化發展指明了方向。起草形成了自治區“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基本思路,為“十三五”規劃綱要編制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六)生態環境良好
  
  ——生態建設加快。編制完成《西藏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規劃綱要(初稿)》,啟動全區生態環境功能區規劃編制工作。林芝、山南地區國家級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順利推進,落實江河湖泊生態保護專項資金2500萬元,申扎生態草原監測站建成投運,拉薩河源頭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一期、雅江源頭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一期和澤當生態監測站項目前期工作順利推進。啟動“兩江四河”流域造林綠化工程,防護林體系、防沙治沙、自然保護區、濕地保護與恢復、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森林防火及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等林業重點工程進展順利,完成造林綠化124萬畝,超出全年計劃近10%。
  
  ——環境保護力度加大。有效控制開發建設活動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和新增污染物排放量,審批水利、交通、市政、園區、礦產資源開發等各類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187份。強化重點項目環境監管工作,積極推行企業環境信用等級評價制度,對190家企業實施重點監控監督。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重點對礦產資源開發、城鎮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等5個專項領域環境保護工作進行了檢查。
  
  ——國土資源管理規范。全力保障全區重點項目用地需求,安排土地利用計劃指標3萬畝,土地出讓收益15.25億元。推進農村地籍調查和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頒證,69個縣完成農村宅基地調查數據入庫,啟動曲水、乃東、江孜、白朗四縣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發證試點工作。繼續實施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開展礦業權出讓招拍掛試點工作。
  
  二、2015年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形勢
  
  (一)新常態下蘊含的新機遇。一是從投資機會看,隨著國家投融資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政策導向有利于西藏自治區市場化運作,在民生型、公共消費型基礎設施領域擴大投資,使投資繼續對經濟發展發揮關鍵作用。二是從區位優勢看,西藏自治區是國家面向南亞開放的陸路貿易大通道,處在鏈接“一帶一路”的側枝,具有北借“一帶”、南達“一路”的優勢,隨著國家新一輪沿邊開發開放戰略實施、與周邊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步伐加快,加快邊境地區開發開放、口岸貿易快速增長,具有難得機遇。三是從資源稟賦看,西藏自治區清潔能源、天然飲用水、高端旅游、高原特色農產品等比較優勢明顯、市場前景廣闊、政策環境有利,抓住并用好當前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創造的資本流動性充裕、投資機會縮窄的有利時機,引進信譽好、實力強的戰略投資者,有望在較短的時間內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四是從差異化區域優惠政策看,進一步吃透、抓住、用好中央賦予西藏自治區差異化的金融、稅收以及對口支援等特殊優惠政策,對激發產業發展活力、增強發展后勁十分有利;新常態下國家完善區域政策、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繼續實施西部開發,促進各地區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為西藏自治區加快提高社會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提供了有利契機。五是從人口結構看,一方面西藏自治區老年撫養比遠低于全國同期平均水平,人口老齡化引發的社會負擔輕,百姓對創造財富的貢獻、提高生活水平的消費周期長;另一方面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城鎮居民消費潛力將進一步釋放,以城鎮為中心的消費服務業有望成為拉動經濟增長新引擎。六是從產業發展看,西藏自治區產業發展后發優勢,當前承接內地轉移的節能環保、綠色低碳類項目是調整窗口期,有望創造新的增長點。互聯網、物聯網技術加快發展,西藏自治區信息服務的可得性、便利性和交通運輸的便捷性不斷提高,發展小型化、智能化、專業化新型生產、商貿業態條件日臻成熟,消費服務業有望帶動西藏自治區經濟轉型發展。
  
  (二)新常態下面臨的新挑戰。一是經濟下行壓力不斷顯現。新常態下西藏自治區依靠投資,特別是政府投資拉動的增長已顯乏力,大規模擴大投資的外部環境發生變化,西藏自治區財力較弱、政府性投資主要投向改善民生的公益性領域,投資回報率低、融資渠道窄,客觀上束縛了政府撬動社會資本服務重大工程投資的宏觀調控運作。消費拉動能力外流加快,以網購為代表的電子商務消費對西藏自治區傳統商貿服務業態沖擊日益顯現。進出口貿易受制于交通瓶頸制約、區內生產制造能力弱、周邊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低、口岸服務水平有限等因素,短期內實現快速發展困難較大。二是投資環境亟待優化、投資效益亟需提高。在新常態難以大規模擴大政府性投資的情況下,多渠道招商引資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開發建設重要性凸顯,深化有利營商的體制機制改革,營造優質政務服務軟環境留住投資,加強法治化建設、保持政策穩定性和連續性保障投資者預期收益,西藏自治區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三是基礎要素支撐能力不足。西藏自治區人才資源短缺、交通和能源等基礎公共服務供給不足。四是維護穩定、改善民生、保護環境壓力較大。反分裂斗爭任務依然艱巨;貧困人口占比大,扶貧攻堅任務繁重;自然環境脆弱,生態安全屏障建設責任重大。
  
  三、201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和預期目標
  
  2015年全區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的重要戰略思想和“努力實現西藏持續穩定、長期穩定、全面穩定”的重要指示,貫徹落實俞正聲主席“依法治藏、長期建藏、爭取人心、夯實基礎”的重要原則,堅持走有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發展路子,按照區黨委八屆六次全委會和全區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堅持“663”工作思路不動搖,主動適應經濟發展的新常態,突出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保穩定,強化投資拉動、強化改革開放、強化產業支撐、強化扶貧攻堅,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社會大局持續和諧穩定、生態環境持續良好、各族群眾生活水平持續提高,圓滿完成“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2015年西藏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指標是:全區生產總值增長12%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以上,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5%,進出口總額增長1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3%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4%以內,實現新增就業4.6萬人。
  
  四、201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和措施
  
  2015年是自治區成立50周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全面推進依法治藏的開局之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做好全區經濟工作、為“十三五”發展奠定良好基礎,意義十分重大。我們將立足“十二五”收尾,著眼“十三五”開局,按照這次會議的部署,定目標,強化措施,狠抓落實,開拓創新,推動有質量有效益的發展,重點抓好八個方面工作,確保“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保持跨越式發展勢頭,為“十三五”時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著眼項目收官,加快投資進度
  
  1、加大投資落實力度。充分調動政府投資和民間投資兩個積極性,力爭固定資產投資突破1300億元、增長20%。積極銜接,主動作為,爭取支持,確保2015年中央預算內投資申報計劃中共計121個項目、總投資335億元盡快得到落實。加強與中央企業溝通銜接,加快落實能源、礦產、通信等規劃項目。同時,推行BT、PPP模式,引導民間資本逐步參與西藏自治區社會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市政公用設施領域、重大基礎設施領域、重點產業發展領域的建設和運營,實現民間投資較快增長。
  
  2、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快開工、快建成、快見效,確保規劃項目中除按規劃只推進前期工作的9個藏電外送項目外,全部落地開工。加快拉林鐵路建設,開工建設青藏鐵路格拉段擴能改造工程。倒排工期、加快進度,確保拉林高等級公路已開工路段、嘎拉山隧道和雅江特大橋改擴建工程等建成投運。開工建設米拉山隧道。推進川藏公路改造整治工程。加大通縣油路、通鄉油路建設力度,實現村村通公路、鎮鎮有干線。加強經濟干線和農村公路以及農村客運班線建設。加快實施林芝、拉薩貢嘎、昌都機場改擴建工程。加快推進川藏聯網延伸工程、藏中電網220千伏網架工程、城網建設與改造工程。加快農網升級改造、無電地區電力建設,58個縣納入主電網覆蓋范圍并實現農電代管,加快大古、街需、加查、蘇洼龍水電站建設。加快拉洛水利樞紐工程建設,開工建設湘河、結巴等水庫,加大農田水利、民生水利、生態水利綜合配套建設力度。創新項目管理機制,提高項目建設管理水平。
  
  3、研究儲備一批項目。立足“十三五”,緊緊圍繞到2020年與全國一道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研究儲備一批交通、能源、水利、民生、礦產、生態等重大項目,結合推進新型城鎮化,儲備一批城鎮建設項目,爭取國家投資在“十二五”基礎上翻一番。做深做細做實項目前期工作,特別是京藏高速公路那曲至拉薩段、川藏鐵路林芝至昌都段、日喀則至口岸鐵路、拉薩新機場、葉巴灘和拉哇水電站以及昌都、阿里與藏中電網聯網工程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推進怒江上游水電規劃審批。
  
  (二)著眼擴大流通,努力刺激消費
  
  4、完善商品流通網絡。進一步優化商貿流通建設總體設計,實施城鄉商業網點規劃和農牧區市場體系建設規劃。落實好商務發展專項資金,打造推動區域商貿流通升級加速的“亮點”工程,重點加強農牧區產業基地、專業市場和農畜產品流通設施、儲備及市場監測體系建設。積極爭取將區域中心城鎮列入全國農產品流通骨干網絡體系、全國重點物流節點城市。抓好“糧安工程”,推進糧油倉儲設施、應急體系、檢測體系、放心糧油工程建設。
  
  5、挖掘居民消費潛力。推動城鄉居民將潛在消費需求轉化為即期消費。深入挖掘“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網工程”一店多用潛力,積極扶持特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拓展特優產品銷售渠道,切實解決“工業品下鄉難、農產品進城難”問題。專項刺激汽車、房地產消費,促進大宗商品消費穩定增長。及時出臺促進西藏自治區快遞業發展的意見,對“快遞下鄉”給予更多的稅收、資金支持,幫助快遞企業健全縣以下快遞網絡,讓更多的農牧民群眾享受快遞服務便利。
  
  6、促進外貿健康發展。加強與南亞各國的經貿往來,繼續用好用活中央賦予西藏外貿優惠政策,確保不出現貿易虛增回潮。積極向國家部委爭取邊民互市貿易差別化政策,加大口岸、邊貿市場、邊民互市貿易點建設力度,改善對外貿易環境,擴大自產品出口和資源性產品進口,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
  
  (三)著眼高原特色,促進產業發展
  
  7、加快發展農牧業。大力開展青稞增產模式集成推廣工作,推廣“藏青2000”等新品種115萬畝以上,實現糧食總產量100萬噸、良種覆蓋率達到85%以上。抓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治,加大畜禽良種選育推廣力度,力爭完成黃牛改良16.5萬頭、綿羊改良2萬只,肉類奶類產量分別達到34萬噸、37萬噸。加快農牧業現代化建設,推動無公害、綠色、有機產品開發認證工作,推進農畜產品標準化生產。加大對自治區級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扶持力度,農牧業產業化經營率達到40%以上。不斷推進扶貧開發、農業綜合開發向縱深發展,力爭減少貧困人口8萬人。
  
  8、壯大工業經濟。抓好工業投資和項目建設,通過總量擴張、提質增效、結構調整,實現工業經濟穩中有進。堅持水、電、礦優勢資源優先開發、重點發展,培育地方特色和比較優勢的戰略支撐產業。扎實做好水源地勘查、水質監測等前期工作,加快編制天然飲用水產業發展規劃,加大“西藏好水”宣傳推介力度,以要素整合和品牌培育為重點,合理布局天然飲用水產能,加強與國內500強企業合作開發。依托川藏聯網工程正式投運,積極參與全國電力平衡,打造國家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進一步加快外送電源點和電力輸出工程前期工作,對國家核準開工建設的水電站盡快開工建設,加快構建以水電為主的戰略支撐性能源產業。加快藏青工業園區建設,提高礦產品加工程度,延伸礦業產業鏈條,推進礦產資源開發向規模化、集約化、效益型方向發展。繼續做大農畜產品加工業、藏藥業、民族手工業,加快轉型升級。妥善處理好工業生產和能源保障之間的矛盾,不斷強化工業運行電力保障。
  
  9、促進第三產業大發展。積極推動建設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上升為國家戰略,大力實施特色鮮明、功能完備、國際標準、融合發展為主要內涵的“旅游轉型升級工程”,打造西藏旅游升級版。立足獨具特色的藏文化和高原生態景觀,著力構建拉薩國際旅游文化中心、林芝世界生態旅游區、珠峰文化旅游區、雅礱文化旅游區、象雄文化旅游區、羌塘草原旅游區、大香格里拉旅游合作區、陜甘青藏旅游合作區、中尼國際旅游合作實驗區。加快旅游項目建設,著力撬動社會資本開發旅游項目。繼續開展“請進來、走出去”宣傳促銷活動,認真籌劃2015年中印旅游年活動。力爭全年接待游客1700萬人次、增長9.5%,實現旅游總收入240億元、增長17%。以旅游業為引擎,帶動商貿物流、休閑娛樂、餐飲住宿、信息咨詢、文化等行業加快發展,培育好以旅游業為核心的產業鏈。加快建設拉薩、日喀則、山南、昌都文化創意園區,推進國家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建設,打響一批特色文化產業品牌。積極探索養老、健康、家政服務業發展,抓緊制定市場準入、財稅價格、投融資、人才等優惠政策。
  
  (四)著眼凝聚民心,大力改善民生
  
  10、優先發展社會事業。大力加強寄宿制學校標準化建設,著力改善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加大對農牧區中小學附屬工程投入力度。
  
  統籌推進衛生計生事業全面發展,進一步完善縣、鄉、村三級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加快縣級區域醫療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能力建設,繼續保持農牧區醫療制度覆蓋面。加強高原特色領域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協同創新,突出科技創新支撐農牧業發展能力,推進民生科技進步。加快地(市)圖書館、博物館、群藝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啟動實施自治區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創建工作,促進西藏與內地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創作一批獻禮歌舞劇目,為自治區成立50周年營造熱烈的文化氛圍。著力加強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產品生產供給,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達到94.9%、96.03%。
  
  11、著力提升保障水平。堅持把70%以上財力投向民生,其中投入86億元實施10個方面26項提標擴面政策。繼續把高校畢業生作為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擴大就業創業,鼓勵自主創業。新增就業4.6萬人、城市調查失業率控制在2.5%以內。堅持城鎮轉移就業、扶持就近就地就業和返鄉創業三結合,實現農牧區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100萬人次、勞務收入鞏固在20億元以上。把城鎮就業困難人員作為幫扶重點,切實解決“零就業”家庭等困難群體的就業問題,新增公益性崗位3000個。進一步擴大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失業等社會保險覆蓋面,提高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水平。健全和完善勞動關系協調機制、勞動人事爭議調處機制和勞動保障監察機制,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切實維護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雙方的合法權益。健全人才工作機制,完善人才引進政策,突出抓好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加快縣以下周轉房建設進度,大力改善鄉村干部職工的工作生活條件。
  
  12、推進救助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城鄉低保、醫療救助和臨時救助制度。基本建立養老服務體系,全面建成63所五保集中供養機構,實現全區五保有意愿集中供養率達到100%;完善兒童福利制度,全面建成9所地(市)級兒童福利院機構,實現全區孤兒集中收養率達到100%。進一步加強災害救助體系建設,開展拉薩中央級救災物資儲備庫建設,完成55個鄉鎮救災物資儲備庫建設。加強防災減災工作,完善救災預測預警、應急響應、災害評估等機制,建立村(居)基礎數據庫。加快樟木口岸和昌都市地質災害治理工作。動員和依靠社會力量,加強優撫安置工作,切實保障優撫對象合法權益。
  
  13、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切實把安全生產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底線”和“紅線”,建立健全“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責任體系。健全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強化依法治理。不斷強化安全生產基礎設施建設。以高危行業(領域)為重點,持續深入開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深入推進道路交通、礦山、危險化學品、建筑施工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專項整治,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實現各類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雙下降”。
  
  (五)著眼增強活力,深化改革開放
  
  14、加快重點領域改革。進一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取消和下放行政職權和審批事項,不斷向市場放權、向基層放權,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深入總結農牧區改革試點經驗并進行推廣,在堅持“三個長期不變”的前提下,積極推動耕地、草場承包經營權流轉。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推進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清理整合專項轉移支付,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占比,增加對高寒地區、偏遠地區、邊境地區和貧困地區的轉移支付。推進營改增等稅制改革。加大國有企業整合重組力度,吸引多種所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重組。積極探索交通投融資運作模式。深化投資體制改革,探索建立負面清單制度。繼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完善資源開發利益補償機制。穩慎推進社會領域各項改革。
  
  15、構建開放型經濟新格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沿邊地區開發開放規劃,積極打造環喜馬拉雅經濟合作帶。加強吉隆口岸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推進面向南亞開放大通道建設。加大向國家層面協調力度,爭取與尼泊爾進一步加強戰略合作,積極推進西藏航空有限公司拓展國際航空業務,盡快啟動日喀則至吉隆鐵路前期可研工作,開辟歐美游客進藏新通道。精心謀劃、周密籌備第二屆藏博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切實提高合同履約率、項目開工率和資金到位率,力爭招商引資增長15%以上。繼續落實 “五放六支持”政策,激發非公有制企業的活力和創造力,發揮非公經濟在繁榮市場、擴大就業、增加稅收的功能作用。貫徹落實好中央對口支援西藏工作20周年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全面推進經濟援藏、教育援藏、就業援藏、干部人才援藏、產業援藏,提升與援藏省(市)的交流合作層次。加快推進青藏經濟一體化進程,積極融入陜甘寧青經濟一體化,進而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
  
  (六)著眼美麗西藏,保護好生態環境
  
  16、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完成環境功能區劃和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加強環保法律法規宣傳和環境執法監管,落實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嚴禁破壞生態、嚴禁污染環境、嚴禁浪費資源。探索制定生態環境負面清單,全面推行環境保護考核,嚴格落實環境保護與財政轉移支付掛鉤的獎懲機制。全面實施“兩江四河”流域造林綠化工程,啟動拉林高等級公路、拉日鐵路適宜路段綠化工程,植樹造林和封山育林110萬畝以上,確保成活率達85%以上。實施拉魯濕地三期保護工程。開展水生態補償試點工作,進一步完善草原保護獎勵制度、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協調推進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規劃有效實施。加快林芝和山南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創建工作,建設循環經濟示范單位。加強耕地保護,把“紅線”落地劃死,將耕地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市建設用地開發邊界和生態紅線落實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
  
  17、強化節能減排。嚴格環境準入,嚴把生態環境關、產業政策關、資源消耗關,嚴禁“三高”企業和項目進入西藏自治區。強化環境監測監管,加大礦產、水能、交通等重點建設項目環境監管,加快推進主要城鎮和各類園區污水處理廠以及縣城和鄉(鎮)生活垃圾填埋場、轉運站建設。積極推廣使用先進節能技術、節能材料,實施綠色建筑方案,推進太陽能、風能、地熱、沼氣等能源利用與建筑一體化科研、開發和建設。
  
  (七)著眼長遠發展,謀劃好“十三五”
  
  18、編制好“十三五”規劃。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立足西藏自治區基礎設施薄弱、發展條件差、生態環境脆弱、經濟總量小、城鄉和區域間發展不平衡、與內地發展差距大、特殊矛盾突出的基本區情和階段性特征,以改革的精神、開放的思維、創新的理念,編制好自治區“十三五”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積極向國家發展改革委匯報銜接,指導西藏自治區編制好“十三五”項目規劃方案,爭取中央更多的支持、更大的投入。
  
  19、配合好中央調研組相關工作。認真總結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以來西藏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主要成績、積累的基本經驗以及存在的差距和困難,積極配合中央調研組開展各項工作,及時、準確向中央調研組提供有關數據、資料等背景材料。認真研究梳理需要中央支持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特殊優惠政策和扶持措施。
  
  (八)著眼團結和諧,保持社會大局穩定
  
  20、營造和諧穩定的好局面。繼續抓好“兩件大事”,既營造科學發展的好局面,又營造和諧穩定的好局面,實現發展與穩定同時抓、都要硬、互促進。全面貫徹好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堅決落實自治區黨委一系列維護穩定的決策部署,堅持“依法治藏”,落實“一崗雙責”,強化駐村駐寺工作,深入開展“雙聯戶”評選活動,創新寺廟管理,加強城鎮網格化管理,全力以赴維護好社會和諧穩定,為自治區成立50周年大慶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各位代表,2015年是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對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將按照區黨委的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全區經濟工作會議和自治區十屆人大三次會議精神,銳意進取,勇于創新,全面推動“十二五”規劃實施,奮力推進西藏自治區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確保圓滿實現年度各項目標,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名詞解釋
  
  1、經濟發展新常態:是中央審時度勢做出的重大戰略判斷,主要呈現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三大特點,經濟增長速度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存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
  
  2、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指政府為增強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提高供給效率,通過特許經營、購買服務、股權合作等方式,與社會資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風險分擔及長期合作關系。
  
  3、“建設—移交”(BT)模式: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資金來進行基礎非經營性設施建設項目的一種融資模式,指項目的運作通過項目公司總承包,融資、建設驗收合格后移交給業主,業主向投資方支付項目總投資加上合理回報的過程。

查看中商資質>>工程咨詢甲級專業

機械 電子 農業 有色冶金 建筑 建筑材料
鋼鐵 紡織 化纖 輕工 石油天油氣 綜合經濟
火電 通信信息 石化 化工 醫藥 水程工程
他(旅游工程、商務糧) 生態建設和環境工程
市政公用工程(市政交通、給排水、燃氣動力、環境衛生)

更多>>中商的優勢

更多>>典型案例

機械行業 電子行業 醫藥行業 石油天油氣 能源行業
化工行業 輕工行業 紡織行業 化纖行業 有色冶金行業
生態環保行業 建筑行業 農業行業 建筑材料行業 鋼鐵行業
物流行業 市政工程項目 旅游項目 通信信息行業 電力行業

400-788-9700

服務時間:7天*24小時

中商咨詢集團| 關于我們| 媒體報道| 品質保證| 客戶評價| 網站聲明| 媒體合作| 誠聘英才| 廣告服務| 聯系方式| 意見反饋

客服電話:0755-25193391 25407713 25407622 25417892 25417815 25950389 25950682 25950392

研究報告咨詢:400-666-1917 企業上市IPO咨詢:400-788-9689 商業計劃書咨詢:400-788-9700 可研報告咨詢:400-788-9700 產業園區規劃咨詢:400-788-9689

北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四環中路41號嘉泰國際大廈B座13層(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 深圳地址:深圳市福田中心區紅荔路1001號銀盛大廈7層(團市委辦公大樓)

Copyright 2003-2014 askc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商情報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05057834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13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