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農村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_可行性報告-中商產業研究院-中商情報網 ?
歡迎您進入項目可行性報告編制研究中心!
當前位置:中商首頁 >> 可研報告 >> 項目立項審批政策

報告介紹

山西:農村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

  “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現農村經濟轉型跨越發展的重要時期。現依據《山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編制本規劃。

  一、“十一五”農村經濟發展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間,我省“三農”工作邁出重大步伐,取得顯著成效,全省農村經濟社會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農村綜合經濟實力進一步提高。第一產業快速發展,2010年第一產業增加值達到554.5億元,比2005年增長1.1倍;農林牧漁全面發展,2010年總產值達到1047.8億元,比2005年增長1.2倍。農村二三產業穩定增長,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民營經濟得到長足發展。縣域經濟實力明顯增強,進入全國縣域經濟中部百強縣行列的縣市個數由2005年的9個上升到2010年的15個。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十一五”期間糧食生產取得新突破,年均糧食產量達到101.7億公斤,比“十五”時期增加9.4億公斤,增長10.2%,2010年達到108.5億公斤,創歷史最高水平,有效保障了糧食供給。肉蛋奶和瓜果蔬菜等主要農產品產量穩步增長,市場供給充足。

  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736元,“十一五”年均增速達到10.4%,比“十五”時期提高了1.7%,成為農民得實惠最多、收入增加最多的時期。農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2010年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664元,比2005年增長95%,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從2005年的44.2 %下降到2010年37.5%。五年累計轉移農村勞動力480萬人,工資性收入成為農民增收的新亮點。

  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成效顯著。優質雜糧、草食畜、干鮮果、反季節菜四大主導產業和林果苗木、農作物制種、特種養殖、中藥材四大亮點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基本形成了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中南部無公害果菜產業區、東西兩山雜糧干果產業區三大區域格局。農產品加工業快速發展,2010年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416億元,比2005年增長85%。

  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農業科技創新推廣力度進一步加大,種養業良種繁育、農產品質量安全、動植物保護等體系逐步健全和完善。農機裝備發展迅速,綜合農機化水平達到47%。農業氣象服務水平明顯提升,農村公共氣象服務業務系統建設穩步推進,氣象災害預警信息覆蓋率已達90%以上。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突破。水利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2010年總供水能力達到75億立方米,供水結構進一步優化,地表水供應量占供水總量比例達到26.7%。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到1911萬畝,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54萬平方公里。大力實施1000萬畝中低產田改造、旱作農業示范基地和新增糧食生產能力建設等工程,耕地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高。

  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大力實施“千村試點、萬村推進”工程和沼氣富民等農村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9098個試點村和重點推進村全部完成了“四化四改”和“五個一”工程建設任務,農民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村容村貌發生巨大變化。通過兩年的工程建設,至2010年底農村“五個全覆蓋”工程建設全面完成,覆蓋后的村莊基礎設施明顯改善。

  生態環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扎實推進天然林資源保護、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防護林建設、太行山綠化、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等國家林業重點工程,“十一五”期間累計完成營造林2372萬畝,其中國家重點工程造林占69.5%。通道綠化、交通沿線荒山綠化、村鎮綠化等省級十大造林綠化工程成效顯著,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18%。“2+10”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進展情況良好,治理初見成效,特別是通過汾河流域生態環境治理修復與保護工程近期(二年)建設,汾河干流斷流天數明顯減少,流域水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小城鎮和中小企業快速發展。2010年城鎮化率達到48.1%,較2005年提高了6個百分點。建制鎮得到較快發展,在全省鄉鎮中的比例由“九五”期末的27%提高到2010年底的47%。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民營經濟實力不斷增強,2010年民營經濟完成增加值4339億元,比2005年增長1.1倍;上繳稅金完成693億元,占全省財政收入的38.3%。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取得新進展。農村水電路氣房建設明顯加快,累計解決和改善了1188萬人的飲水困難問題,全省農村飲水狀況得到根本性改善。農村教育衛生文化事業加快發展,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建立,社會保障水平逐漸提高。農村扶貧開發取得新進展。農村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基層黨的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

  農村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農村綜合改革、農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等穩步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任務全面完成。全面取消農業特產稅等涉農稅費,農業補貼規模大幅增長,主要糧食作物最低收購價逐年提高,農業支持保護體系進一步健全。積極探索建立“以補農”的投入機制,引導資源型企業幫扶農業和新農村建設。

  二、“十二五”農村經濟發展環境分析

  (一)有利條件。

  “十二五”時期,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繼續把“三農”問題作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把發展現代農業、改善城鄉生態環境和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作為政府投資的重點,體制和政策環境將更加有利于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有利于加大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力度,我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性機遇。

  農村發展的基礎條件更加堅實。“十二五”時期,隨著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建設以及全省經濟社會的轉型跨越發展,將為農業轉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將使我省綜合經濟實力更上一個臺階,各級財政將更加有條件、有能力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農村經濟發展的外部拉動作用更為突出。隨著我省“以工促農、以城帶鄉”政策的深入實施,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的成果將進一步惠及農業和農村發展,為進一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轉變農業生產方式,提高農業經營效益,為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發揮更加有力的支撐和帶動作用。

  “三農”發展環境更加優化。隨著統籌城鄉發展方略的深入貫徹落實,強農惠農政策體系將進一步完善,支持“三農”發展的方法手段將更加科學,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長效機制將不斷建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環境將持續優化。隨著“三農”投入不斷增加,農業科技水平不斷提高,農村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建設的支持力度繼續加大,將不斷夯實現代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裝備和技術支撐條件,為全省農業和農村的持續健康發展創造條件。

  (二)制約因素。

  農業生產基礎條件差,資源約束突出。山西省農業生產基礎條件差,水資源緊缺,全省年均降水量483毫米,人均水資源量381立方米,不及全國平均水平的20%。目前全省有效灌溉面積1911萬畝,旱地占耕地總量的2/3以上。土壤瘠薄,60%的土壤有機質含量在1%以下。水土流失嚴重,全省水土流失面積10.8萬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69%,是全國水土流失嚴重的省份之一。“十二五”時期,農業生產面臨著耕地面積繼續減少、水資源更加緊缺的嚴峻挑戰。農業基礎條件差和資源約束突出的現狀,是制約山西省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升的基礎性障礙。

  農業生態環境仍顯脆弱,可持續發展后勁不足。生態環境脆弱是山西省情的一個基本特點。我省山多林少,山區、丘陵區面積占到國土面積的70%以上。全省林木覆蓋率低,草原面積少,加之歷史和現實的破壞,生態十分脆弱。同時,隨著煤、焦、鐵等資源型產業持續發展,耕地、水、植被等資源又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或污染,更加劇了農業生態環境的惡化。面對不斷增長的人口,日益加劇的經濟社會活動和快速推進的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可持續發展的壓力越來越大,任務越來越重,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任重而道遠。

  “三農”資金需求與供給矛盾突出,農村公共事業發展相對滯后。我省農業和農村投入欠賬較多,盡管近年來政府新增財力向“三農”大力傾斜,但與新農村建設的投資需求相比仍嚴重不足,“三農”投入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尚未形成,預計進入“十二五”時期這一局面仍將持續。在農村公共事業和民生改善方面,盡管在全省實施了“五個全覆蓋”等民生工程,但總體上農村公共事業發展仍相對滯后,特別是在偏遠山區和貧困地區,農村衛生設施和醫療衛生網絡不健全,衛生保健水平低,部分農村基本無文化設施和文化活動,農村基礎教育仍然薄弱,農村社會保障制度還有待完善,對低收入和特殊困難群體的救助機制還有待健全。可以說,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農村公用設施還比較簡陋,社會公益事業還相對薄弱,這些都已成為制約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因素。

  城鄉發展差距縮小難度大,城鄉互動發展機制尚未形成。近年來,我省城鄉經濟發展較快,人民生活都得到很大改善。但與全國相比我省農民收入水平不高,特別是由于農民收入增長滯后于城鎮居民,城鄉發展的差距呈現出擴大趨勢,我省城鄉居民收入絕對差由2005年的6023元上升到2010年的10912元,城鄉居民收入比由2005年的3.08:1上升到2010年的3.3:1。農村貧富差距拉大和城鄉發展差距難以縮小是“十二五”時期實現城鄉統籌發展的難點。同時,當前農業生產比較效益依然偏低,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空間有限,而一些制約農民增收的體制性障礙還沒有消除,持續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尚未建立,實現農民收入快速增長的難度進一步加大。

  三、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轉型跨越發展為目標,進一步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大力推進城鄉生態化,做大做強縣域經濟,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大強農惠農力度,深化農村改革開放,創新農村體制機制,切實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步伐,實現農村經濟全面繁榮、農村社會全面進步,為全面實現農村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二)發展目標。

  總體目標:到“十二五”期末,農村經濟綜合實力和整體素質達到中西部地區中等偏上水平;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農業現代化、城鄉生態化和城鄉一體化水平有較大提高,區域經濟特色鮮明;農民收入大幅增加,農民生活質量顯著提高;農業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生態環境建設明顯見效,農民科技素質和農業科技裝備水平顯著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大幅提升,農業防災減災能力增強;教育、文化、衛生、社會保障等農村社會事業得到全面發展;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深化,農業對外開放擴大,農村市場化程度提高,農村社會保持穩定。

  具體目標:

  農民收入快速增長。到2015年,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000元,年均增長13%以上,比“十一五”期末翻一番。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十二五”時期,全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穩定在4500萬畝以上,新增5億公斤糧食生產能力,年均糧食產量達到100億公斤以上,確保全省糧食安全。到2015年,以奶牛、肉羊為主的草食畜大幅增長,肉、蛋、奶等畜產品供給充足,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0%以上。水果、蔬菜水產品產量實現大幅度增長。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50%以上。農產品區域布局更加合理,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初步形成。

  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建成山西大水網,到2015年,全省年供水能力達到91億立方米。全省有效灌溉面積增加到2300萬畝,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6,基本建成節水型灌溉農業體系和節水型旱作農業體系。全省主要河流的干流堤防達標率達到60%,重點中小河流和山洪災害防治區防洪能力得到提升。抗旱應急水源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應急抗旱能力顯著提高。重點地區水生態環境狀況得到改善,汾河干流實現常年全河段不斷流,流域水生態環境逐步改善。

  生態環境顯著好轉。“十二五”時期,全省完成營造林面積2000萬畝以上。到2015年全省森林保有量達到5400萬畝,森林覆蓋率力爭達到23%。水土流失嚴重地區的生態環境惡化狀態和人為活動造成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1萬平方公里,累計治理度達到60%。部分水土流失嚴重地區的生態狀況惡化趨勢得到有效控制,城鄉居住環境明顯改善,努力實現城鄉生態化目標。

  四、發展重點及主要建設任務

  “十二五”時期,要把農民增收作為關系全局的一件大事,著力在強化農業基礎設施、發展現代農業、推進城鄉生態化、壯大縣域經濟和新農村建設上下功夫,重點傾斜支持涉及“三農”的產業轉型、生態修復、城鄉統籌、民生改善等領域的重大項目建設。要緊緊圍繞農民增收這一核心,千方百計開辟增收渠道,實現農民收入大幅度增長。一是深入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積極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增加農民生產經營性收入;二是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步伐,鼓勵農民工創業,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三是進一步完善農業補貼政策,完善農村產權制度,增加農民轉移性和財產性收入。

  (一)切實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鞏固農業基礎地位。

  加大水利重大工程建設投入,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提高耕地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鞏固農業基礎地位,為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提高全省糧食總產量奠定基礎,為全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水支撐。

  1.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大力推進山西大水網工程建設,通過西引黃河、東抓攔蓄、連通互濟、節調并舉,努力增加供水量,優化配置水資源,推進地下水涵養與節約保護,加快構筑水資源綜合保障體系,全省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實現由“水瓶頸”向“水支撐”轉變。切實加大黃河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用好黃河水。啟動實施中部引黃、小浪底引黃等骨干工程建設。積極擴大萬家寨引黃工程供水能力,續建完成引黃北干工程,加快引黃南干線和北干線供水配套工程建設,加快實施引黃北干左云供水工程。實施西山沿黃地區黃河水利用工程、朔州市西山引黃灌溉工程、桑干河灌區改擴建工程、朔州塞上灌區和大同雁同灌區改擴建工程。加快水網連通工程建設,重點建設晉中東山供水、辛安泉供水改擴建、吳家莊水庫等骨干水源工程。積極做好古賢和磧口供水工程前期工作。加快完建35項應急水源工程,使其盡快發揮效益。建設一批應急備用水源,有效應對特大干旱和突發水安全事件應急供水問題。積極推進水電新農村電氣化縣和小水電代燃料生態保護工程。加快實施“三水”保護與修復工程,對包括五大河流地表水、六大盆地地下水和19大巖溶大泉巖溶水在內的全省水生態實施保護與修復。扎實推進國家和省級水保重點工程,加強重要生態保護區、水源涵養區、河流源頭及濕地保護,啟動實施山老區小流域和汾河上游水土保持三期綜合治理。實施“百縣百河”綜合治理工程,加快推進流經市區、縣城所在地的重要河流和重點中小河流治理,實施河道綜合整治和美化綠化,發揮河流水生態優勢,實現防洪安全和“堤固、河暢、水清、岸綠”的目標。加快建立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3條紅線,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促進水資源的合理開發、高效利用、全面節約和有效保護。

  2.大力發展農田水利工程。

  加大以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為重點的農業投入,大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為切實提高耕地產出、有效增加農民收入奠定堅實基礎。扎實推進西山沿黃提灌工程建設。繼續實施和推進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完成小型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及汾河一壩水閘、汾河二壩攔河閘等34座大中型水閘的除險加固,以及尊村、夾馬口、禹門口、大禹渡、汾南、西范6處大型泵站的更新改造。加快推進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設,配套完善農村小微型水利設施,提高現有供水工程實際供水能力。大力實施晉西北山區“一村一井”富民工程。積極推進節水型農業建設,建設高效節水灌溉、現代化灌排渠系、雨水集蓄利用、末級渠系節水改造等工程,大面積增加水澆地,特別是增加有效節水灌溉面積,為農民發展高效農業創造良好的生產條件。

  3.加強耕地綜合生產能力建設。

  切實加強基本農田建設,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格執行占用基本農田審批制度和占補平衡制度,確保“十二五”全省耕地面積穩定在6000萬畝左右。根據國家新增糧食產能規劃以及省規劃等基礎規劃的安排,通過整合中央預算內資金、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和土地整理資金,按照高產穩產農田建設、旱平地培肥、溝壩地整治與培肥、河川地補灌與培肥、坡耕地綜合治理、鹽堿地綜合治理等六種模式,全力抓好新增10億公斤糧食生產能力建設工程,實施1000萬畝中低產田改造工程和大同盆地100萬畝鹽堿地改造工程,有效提高耕地綜合生產能力。圍繞完善田間基礎設施、提高耕地基礎地力,加強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培肥地力、田間排灌、機耕道路、農田林網等田間工程配套,繼續開展旱作節水農業示范基地和保護性耕作工程示范區建設,穩步提高土壤肥力、農田抗災能力和可持續生產能力,確保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

  (二)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促進農業轉型發展。

  在穩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糧食生產供應的基礎上,按照跨區域、大規模、集群式、板塊化推進的思路,進一步加快現代農業發展,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以“一村一品、一縣一業”為主攻方向,以“513”工程龍頭企業和三大現代農業示范區為主抓手,集中打造優勢和潛力產業,努力形成山西現代特色農業產業體系,加快建設特色農產品大省,為農民收入翻番奠定堅實的產業基礎。

  1.調整優化農業產業布局。

  大力發展特色農業,集聚各項政策和生產要素,集中布局、建設八大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即以運城盆地為重點,布局優質高效的糧食生產基地;以同朔地區為重點,布局主要面向京津市場、畜飼蔬相結合、以牛羊為主的農副產品供應基地;以忻州地區為重點,布局全產業鏈的雜糧產業基地;以晉中盆地為重點,布局高效益的設施園藝基地;以太行山區為重點,布局道地中藥材生產加工基地;以呂梁山為重點,布局優質核、紅生產加工基地;以太原南部為重點,布局畜飼蔬相結合的雞豬生產加工基地;以呂梁山南麓為重點,布局果蔬結合的水果生產加工基地。加快制訂和實施八大現代特色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引導和促進小雜糧、蔬菜、干鮮果、畜禽等特色農產品向優勢區域集中,逐步形成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社會化的優質農產品綜合生產基地,實現全省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圍繞規模化、標準化、設施化、集約化,抓好“千園萬場”規模健康養殖工程、百萬棚設施蔬菜建設工程和水果雙增發展工程,提高糧、畜、果、菜等大宗農畜產品的數量、質量和效益。繼續實施農村生產發展工程,加快發展林業產業和水產業。加大農產品注冊商標和地理標志保護力度,積極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推廣節水、節地、節種、節藥、節能的農業生產方式,促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循環農業發展。

  2.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示范工程建設。

  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搞好示范引導,加快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按照現代農業發展理念和模式,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加快建設運城、晉中、大同三大現代農業示范區和一批現代農業示范縣,全面推行規模化種養、機械化生產、集約化經營、專業化分工、信息化管理,努力建設一批設施蔬菜、規模健康養殖、農產品加工、干鮮果經濟林示范園區和糧食標準化生產等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示范輻射帶動全省現代農業發展。努力做好與國家啟動實施的糧食增產項目、節水改造項目以及其他支撐服務體系項目的對接工作,力爭取得國家更多的支持。加大資金整合力度,盡可能將林業、水利及農業支撐服務體系項目向示范區傾斜,推進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

  3.大力發展“一村一品、一縣一業”。

  圍繞發展現代農業,依托自然優勢和資源稟賦,制訂實施“一村一品”專業村、“一縣一業”基地縣發展規劃,到2015年建設10000個專業村、60個基地縣,推動農業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生產,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進程,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依靠產業發展促進農民收入翻番,強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產業支撐。

  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以“一村一品、一縣一業”為抓手,加快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水平,延長農業產業鏈條,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結構升級,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通過政府引導、招商引資和金融扶持,建設一批農產品加工園區,重點培育發展糧食、畜禽、乳品、果品、蔬菜、薯類、油脂、中藥材等八大特色優勢農產品產業鏈。進一步強化特色農產品品牌意識,以品牌的美譽度和影響力聚合要素、整合資源,促進特色產業發展壯大。著力提高名、特、新農畜產品的加工轉化率和市場占有率,推動農產品加工業快速發展。

  積極扶持龍頭企業發展。培育壯大成長性好、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繼續扎實推進農產品加工“513”工程建設,提高龍頭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對農戶的帶動能力。引導同類企業合并重組,鼓勵資源型企業轉產農產品加工。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完善農業龍頭企業管理制度,促進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大力發展多種形式的產業化經營模式,鼓勵和引導龍頭企業廣泛吸收農民以資金、土地、勞動力等形式入股,與農戶建立新型利益分配機制,逐步由契約聯結、服務聯結為主向資本、產權聯結為主發展,結成利益共同體,帶動和幫助農民由生產環節進入附加值較高、經濟效益較好的加工、流通等環節,讓農民從中得到實惠。

  積極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組織。按照“一村一品一社”的思路,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以扶持“示范社”為抓手,著力在提高質量、拓寬領域、完善機制上下功夫,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質量和水平。推動有條件的縣組建專業性的聯合社,讓合作社覆蓋更多農戶。大膽創新組織形式和經營方式,積極發展土地股份合作社、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資產經營合作社和跨區域聯合社等新型合作組織。支持組建各類農產品行業協會,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努力形成和完善“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有效帶動農民增收。

  4.不斷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

  綜合利用投資、財政、金融、稅收等政策手段,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種養業良種繁育、動植物保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農機作業和供應維修、氣象預警防災減災等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強化公益性服務職能,創新服務方式,支持和保障現代農業發展。

  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依托山西農大、山西農科院等科研單位,建設小麥、玉米等農產品種質創新、品種選育、高效栽培技術研發平臺和技術集成示范基地。重點支持與特色農業相關的基礎性、前沿性科學研究,逐步增強科研單位的科研創新能力,有效促進高新技術成果在農業領域的示范和應用。

  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逐步完善鄉鎮或區域性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新建或改擴建800個農業技術推廣站和2000個村級服務點;積極探索科技大集、科技示范場、技物結合連經營、技術承包等推廣形式,積極支持農業科研單位、涉農企業、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等參與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保障先進適用的農業新技術和新品種的推廣應用,提高全省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和貢獻率。

  種養業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根據不同區域的生態條件,統一建設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良種繁育基地,配套良種檢測倉儲等設施設備,全面提升良種生產能力和供應保障能力。同時,加大優良品種推廣力度,提高良種商品化程度和規模化種植養殖水平。

  動植物保護體系建設。繼續實施植物保護工程,加強農業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站建設,完善應急防控物資儲備,構建“運轉高效、反應迅速、功能齊全、防控有力”的監測和防控體系,強化病蟲害預測預報和植保專業化防治,科學合理用藥,減少病蟲害發生對農業生產造成的損失。繼續加強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建立和完善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預警指揮、基礎設施、技術支撐和物資保障四大體系,逐步推進動物疫病區域化管理工作。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建設。加快完善農業標準體系建設,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健全2個省級農畜產品質檢中心,新建或改擴建11個市級農產品綜合質檢中心,新建75個縣級農產品質檢站,基本實現對農產品的產前、產中、產后全程監測,切實落實農產品生產、收購、儲運、加工、銷售各環節的質量安全監管責任,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農業機械化服務體系建設。繼續加強農機技術推廣、農機安全監理、農機質量監督、農機教育培訓等公共服務體系和農機維修保養、農機具及零配件供應等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在全省范圍內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層次分明、功能齊備、設備先進的農機化服務網絡,全面提升農機化公共服務能力和農機社會化服務能力。到2015年全省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3200萬千瓦,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5%。

  氣象預警防災減災體系和“三農”氣象服務體系建設。依托現有的省、市、縣氣象業務系統,進一步推進農村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建設,逐步完善縣級農業氣象監測、預報預警和災害預警信息發布系統,提高全省農村氣象災害的監測、預報、預警能力和減災水平。實施山西氣象為農服務工程,重點建設氣象為農服務系統、農村氣象災害精細化數值預報系統、農業和生態氣象觀測系統、農業氣象信息網絡系統和氣象防災減災預警中心,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綜合信息全覆蓋建設,構建和完善氣象為農服務體系,為全省農村防災減災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氣象保障。

  (三)加快推進城鄉生態化,促進農村可持續發展。

  大力實施生態興省戰略,在繼續實施跨區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等重點工程的同時,大力推進造林綠化工程,加快“綠化山西進程”,為轉型跨越發展提供有力的生態保障。

  1.切實加強林業生態建設。

  以建設林業生態省為目標,以建設林業“六大工程”為統領,加快造林綠化步伐,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大力發展林業產業。重點抓好以太行山、呂梁山為重點的“兩山”造林工程,以路網、水網為骨架的“兩網”綠化工程,以干果經濟林和速生豐產林為重點的“兩林”富民工程,以城市郊區和礦區植被恢復為重點的“兩區”增綠工程,以省直國有林區為重點的“雙百”示范工程,以天然林資源保護和森林資源綜合保護為重點的“雙保”管護工程,確保每年完成營造林400萬畝以上。繼續實施好天然林資源保護、鞏固退耕還林成果、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防護林建設、太行山綠化等國家重點生態工程。重點建設通道綠化和呂梁山生態脆弱區植被恢復兩大林業標桿項目。開展三晉綠化大行動,鼓勵企業、社會、個人通過碳匯造林、林地林木認養等方式參與造林綠化。加快推進晉北晉西北防風固沙林區、呂梁山黃土高原水土保持林區、太行山土石山水源涵養林區、中南部盆地防護經濟林區四大生態屏障建設。穩步提高森林覆蓋率,有效增加森林蓄積量,通過發展林業增加農民收入,努力實現城鄉生態化。

  2.繼續開展重大流域(區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

  大力推進城鄉生態化建設步伐,繼續推進跨區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2+10”工程建設。按照整體規劃、突出重點、逐級推進、分期實施原則,切實做好項目前期工作,實施汾河流域生態環境治理修復與保護重大標桿項目近期提升及中期工程建設,加大省級投資,足額落實市、縣配套資金,確保完成工程治理目標任務。加快推進太原西山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對區域內企業進行全面整治,整體退出水泥、焦化、化工、煤炭等高污染行業,強化生態治理,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建設生態環保、綠色宜居、人地和諧、山川秀美的新區域。加快實施十市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重點開展林草植被建設與保護、水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河道治理、生活垃圾及污水處理、節能減排、循環經濟、污染企業關停整治、采煤(礦)沉陷區治理、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土地綜合開發利用等工程建設,促進區域生態環境修復,實現人居生活、生產和自然環境的明顯好轉。全力推進五臺山風景名勝區及清水河流域生態綜合治理工程建設,率先實施河道整治、重點生態景觀區治理、清水河干流綠化美化、污染治理、生態濕地景觀等工程。全力實施好黃土高原地區綜合治理工程。

  3.加快治理水土流失。

  加大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建設力度,繼續推進水土保持淤地壩工程、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水土保持項目、首都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規劃水土保持項目、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建設工程、小流域綜合治理、壩灘聯合整治、溝壩地治理等國家和省級重點水土保持項目,有效控制項目區水土流失。加強水土保持,在全省沖積平原區、丘陵階地區、緩坡風沙區、黃土丘陵溝壑區和林草植被覆蓋較好的山區建立水土流失預防保護區,在京津風沙源項目區、首都水資源和黃河多沙區建立重點治理管護區,促進生態恢復。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在水土流失嚴重的山丘區,以小流域為單元進行綜合治理,重點建設淤地壩和小型蓄水保水工程,保護和合理利用當地的水土資源。加強農村“四荒”治理和開發,依靠政策并利用市場機制,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水土保持生態建設。

  (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增強農村經濟發展活力。

  加快農村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積極推進農村二、三產業和民營經濟發展,加快特色小城鎮建設,大力發展縣域經濟,促進農業農村發展與縣域經濟發展良性互動,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夯實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經濟基礎。

  1.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和中小微企業。

  圍繞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和就業兩大任務,加大力度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多途徑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大力發展服務業等第三產業,加快培育和發展壯大新興產業,促進民營經濟和中小微企業健康協調發展。實施“旗艦”引領工程,支持大企業做強做優。實施“小巨人”提升工程,促進中型企業快速成長。實施“星火”培育工程,幫助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鼓勵引導民營企業積極發展資源深加工型、勞動密集型、農副產品加工型、科技應用型等新興產業,努力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進一步擴大民間資本市場準入范圍,凡法律法規未明確禁止的行業和領域都要向民營企業開放,重點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市政公共事業、社會事業、金融服務、文化產業等領域。鼓勵和支持煤焦、鋼鐵等資源型產業領域的民營企業轉型發展、“二次創業”。在財政、稅收、金融、土地等方面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搭建民營企業轉產轉型服務平臺,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強對民營經濟的服務,營造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適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的體制環境和社會環境。

  2.扎實推進特色小城鎮建設。

  結合山西自然文化資源特點,加快特色小城鎮建設,重點實施“百鎮建設”工程,在省、市分別選擇100個基礎條件較好、發展潛力較大的建制鎮,作為統籌城鄉發展的突破口,支持其加快發展。按照政府主導、市場推動的方式,加大投資,加快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小城鎮綜合經濟實力,增強小城鎮公共服務和居住功能,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就近就地轉移就業和落戶定居。繼續實施園林示范城鎮工程建設,以創建國家和省級園林示范鎮為目標,加快實施重點城鎮鎮區道路綠化、環鎮綠化、文化廣場綠化,改善鎮區生態環境質量,大幅度提高鎮區綠化率、綠地率和人均公共綠地面積。

  3.發展和壯大縣域經濟。

  圍繞強縣富民目標,加強規劃引領,引導生產要素、優勢資源向縣城集中,著力做大做強一批縣級市和縣城,培育縣域經濟集聚中心,在縣域經濟建設中協調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加快培育并突出抓好縣域主導產業,集中連片布局,發揮規模優勢,推動形成符合縣域經濟發展、資源有效利用、產業優勢充分發揮的“一縣一業”發展的新格局。推進縣域產業集群式、板塊式發展,通過建設產業園區或產業集中發展區,促進縣域產業升級改造、做大做強,不斷增強縣域經濟實力和發展活力,努力打造20個以上中部和全國百強縣。大力實施“大縣城戰略”,根據縣域經濟發展和農民進城的實際需要,加快建設產業發展配套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提升縣城建設水平和發展品位。健全農村市場體系,發展農村商貿流通業,大力發展農產品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新型業態,構建現代農村物流體系。積極發展農村餐飲娛樂業、旅館服務業、觀光農業、鄉村旅游等新型服務業,促進農村休閑旅游經濟發展。深化擴權強縣試點,進一步擴大縣域發展自主權,建立完善強化縣域經濟發展的政策體系,優化縣域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導人才、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向縣域流動,不斷壯大縣域經濟實力。

  (五)大力改善農村民生,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切實加大財政支持力度,逐步建立農村公共設施和公共服務有效供給體系,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村面貌,扎實穩步地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促進城鄉共同繁榮。

  1.切實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大力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農村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加快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推進城鄉用電同網同價。繼續開展新農村主干道路燈亮化工程,加快新農村電氣化建設步伐。加快構建便捷實用的縣域交通網,突出抓好縣域鄉村道路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村交通條件,推進城鄉客運交通一體化。加快以提升農村飲水水質和提高農村自來水普及率為中心的農村供排水體系建設,解決規劃內和新增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的問題。加強農村沼氣建設,加快推進農村戶用沼氣、大中型沼氣和集中供氣工程建設,加強沼氣維護管理和配套服務。積極推廣使用農村新能源,加快省柴節煤爐灶炕改造。加快農村安居工程建設,大力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國有林區(場)農墾企業危舊房改造,引導和支持農民建設富有地方特色和傳統風貌的適用宜居住房。加快農村信息網絡建設,重點由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向信息服務拓展,加速實施面向“三農”的信息化應用工程、手機下鄉工程、移動上網工程,穩步推進廣電網、電信網、互聯網“三網融合”,提高農村信息化水平。

  2.全面加快農村公共事業發展。

  進一步抓好農村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社會保障等工作,全面推進農村民生社會事業發展。實施農村街巷硬化、農村便民連鎖商店、農民文化體育場所、中等職業教育免費、新型農村養老社會保險全覆蓋等新一輪農村公共事業“五個全覆蓋”工程。加快農村教育事業發展,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資源,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實現教育均衡發展。重點發展農村學前教育,提高農村義務教育質量,推進農村中等職業教育免費進程。健全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新增醫療衛生資源重點向農村社區傾斜。健全基本醫療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城鄉醫療救助制度,逐步提高新農合的籌資標準、支付限額及保障水平。加快農村文化事業發展,繁榮農村文化,大力實施“萬村千鄉文化設施建設工程”,進一步完善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積極組織各級文藝團體開展“送戲下鄉”工作。積極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向20戶以下自然村覆蓋,加快農村文化場所全覆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萬村千鄉公益文化建設、農村電影放映和農家書屋等工程建設,基本建成覆蓋城鄉、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關注農村留守兒童、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健康成長。大力發展農村公共體育事業,培養農民崇尚健身、參與健身、科學健身意識,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性體育比賽和健身活動。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實現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全覆蓋,穩步提高農村養老、最低生活保障、社會救助等保障水平,積極推進城鄉相關社會保障制度的銜接工作。

  3.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

  適應農村人口轉移和村莊變化的新形勢,尊重農民意愿,因地制宜,科學編制和完善縣域村鎮體系規劃和村鎮建設規劃,優化村鎮布局,積極穩妥地引導農民適當集中居住,建設農村新型社區。按照新農村建設“20字方針”和城鄉一體化的基本方略,圍繞大縣城、特色鎮的建設、提質、擴容,著力推進致富產業、園林綠化、垃圾集中處理設施、供排水設施、文化娛樂活動和社區化服務六進村,道路硬化、清潔能源、庭院綠化、技能培訓、社會保障和文明新風六入戶工程,促使新農村建設上一個新臺階。繼續搞好新農村重點推進村建設,啟動實施新農村連片建設提升工程,成片成帶打造美好宜居鄉村示范區,全面提高農村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社會保障和社會管理水平。以街巷硬化、垃圾處理、村莊綠化為重點,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進一步改善村容村貌。大力發展干鮮果、觀光旅游等綠色產業,實現村莊綠化美化,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深入推進以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為重點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力爭到2015年垃圾收運體系實現全覆蓋,畜禽糞便綜合利用和處理得到有效解決,改善農村衛生條件和人居環境,創建“生態鄉村”。通過制度規范減少污染排放,防治化肥農藥施用等引起的面源污染、水域污染和有害外來生物入侵,保護大氣環境和水資源。推進農村節能減排,防止城市、工業污染向農村擴散。通過積極推進各項新農村建設工程,促使農村生產長足發展,村容村貌明顯改觀,農民收入明顯增加,農村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顯著提高,全面提升新農村建設的質量和水平。

  4.扎實推進扶貧開發。

  創新農村扶貧開發機制,加大政策支持、資金投入和幫扶力度,發揮比較優勢,突出產業扶貧,統籌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建設,認真實施對連片特困地區的扶貧攻堅,集中力量打好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按照國家新的扶貧標準,實施農村貧困人口扶貧開發政策全覆蓋。全面實施太行山、呂梁山兩大連片特困地區扶貧規劃,切實抓好5個試點縣、3個示范片扶貧攻堅試點,統籌規劃建設一批基礎設施、特色產業、生態環保和公共服務項目。加大產業開發力度,實施“一村一品”整村推進和扶貧龍頭企業“百企帶萬戶”增收工程,促進貧困農民持續增收。加快推進易地扶貧搬遷,爭取早日完成山莊窩鋪移民搬遷任務。積極開展勞動力技能培訓和教育扶貧,每年資助萬名大中專貧困生接受中高等教育,增強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組織動員國有大中型企業等社會力量參與扶貧攻堅,大力發展具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為貧困群眾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扎實抓好扶貧開發和農村低保制度的有效銜接工作。深化干部下鄉住村包村增收活動,做好機關單位定點扶貧工作,構建全社會支持扶貧開發新機制,確保貧困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加快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步伐。

  五、保障措施

  (一)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提供農村發展動力保障。

  堅持把改革創新作為推動農村發展的根本動力,按照統籌城鄉發展要求,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加強農村制度創新。

  1.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

  進一步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保持現有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推進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和農業經營方式轉變,提高農業集約化水平和組織化程度。總結試點改革經驗,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依法將集體林地承包經營權和林木所有權落實到農戶,保障農民的經營權、處置權、收益權。堅持配套改革與主體改革同步推進的原則,啟動地方生態公益林補償制度,加快林地、林木流轉制度建設,鼓勵農民在不改變林地用途的前提下,流轉林地承包經營權和林木所有權,促進林業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經營。

  2.健全和規范農村土地管理制度。

  按照“產權明晰、用途管制、節約集約、嚴格管理”的要求,建立和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規范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制度,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鼓勵農民依法、自愿、有償進行土地流轉,推進農村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按照節約土地、保障農民權益的要求,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利益補償機制,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加快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探索建立農民宅基地流轉機制,允許在城市中有穩定職業、戶口遷往外地的農民工,用宅基地作價換經濟適用房或者通過房屋轉讓、出租、抵押等形式流轉。完善城鄉平等的要素交換關系,促進土地增值收益主要用于農業農村。積極穩妥推進農村土地整治,完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流轉制度。

  3.推進省直管縣財政管理改革試點和“鄉財縣管”財政管理方式。

  繼續推進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提高縣鄉基本財力保障水平,落實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政策,增強基層財政保障能力。推進“鄉財縣管”財政管理方式,規范鄉鎮財政收支,緩解鄉鎮財政困難、防范和化解鄉鎮財政風險,保障基層政權的正常運行。積極穩妥推進鄉村債務化解,防止發生新的鄉村債務。堅持政府引導、分級負責、農民自愿、上限控制、財政補助的原則,探索建立新形勢下村級公益事業建設的有效機制。將“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工作擴大到三分之一以上的農業縣(區)。加快推進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著力加強基層社建設,強化縣聯社服務功能。做好朔州市、太谷縣等國家農村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工作。

  4.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

  進一步完善以工補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著力在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推進一體化,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形成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完善以煤補農政策,在不突破國家規定投向和比例的前提下,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要盡可能向“三農”傾斜,煤礦轉產發展資金要盡可能與現代農業項目捆綁使用,礦山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的使用要盡可能與農村生態環境治理結合起來。逐步提高煤炭、礦產有償使用的“兩權價款”收入用于農業產業化、新農村建設的比重。調整完善現行教育、醫療、社保、就業、住房等方面的制度和政策,消除制約農民工市民化的體制性障礙,實現農民工在勞動報酬、子女上學、公共衛生、住房租購以及社會保障等方面與城鎮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積極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改進大城市落戶政策,放寬中小城市落戶條件,取消小城鎮落戶限制,使在城鎮穩定就業和居住的農民有序轉為城鎮居民。加快城鄉社會保障銜接,努力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提高城市建設管理水平,創建城鎮管理體制,加快推進城市數字化管理,強化公共服務能力,提升城市的品味和形象。完善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立法,加強流動人口信息化管理。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探索農民工居住保障機制。

  (二)加大支農資金投入,提供“三農”發展資金保障。

  進一步健全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加大政府對農業農村投入力度和支農資金整合力度,推進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完善金融支農機制,積極引導社會資金對農業農村投入,形成支農資金多元化、多渠道的新格局。

  1.加大農業農村投入力度。

  按照總量持續增加、比例穩步提高的要求,加大財政資金和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用于農業農村的份額,確保財政支出優先支持農業農村發展,預算內固定資產投資優先投向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村民生,土地出讓收益優先用于農業土地開發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全面落實國家和省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繼續實施有利于農業、農村發展的政策措施,不斷完善支持“三農”工作的政策體系。

  2.加強支農資金整合力度。

  堅持支農資金效率最大化的原則,突破部門利益格局,對支農專項資金繼續進行清理,將中央、省、市的支農資金捆綁下達;加強項目規劃的引導和整合,著力解決項目規劃間的矛盾、重復以及項目規劃與地方財政配套能力脫節的問題。項目資金按照招投標、施工進度、驗收合格等依據直接撥付項目施工單位;確定整合資金的投放范圍和重點,除救災資金、糧食直補資金等特殊用途外,所有用于農業發展、農村建設的資金都可納入整合范圍。把群眾最關心、最現實、最期盼的事情放在整合資金的投向重點。建立支農資金整合協調工作機制,逐步理順各部門關系。

  3.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

  推進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完善金融支農機制,鼓勵支持國有大型銀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加大對“三農”特別是對中、小、微企業的服務力度。建立支農貸款風險補償機制,積極引導郊區地域內銀行業金融機構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當地發放貸款。積極支持農村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加快發展農村小額信貸公司和資金互助合作社,擴大村鎮銀行試點,鼓勵有條件的地區以縣為單位建立社區銀行,提高政策性農業保險覆蓋面,改善農村金融服務,促進農村存款主要用于農業農村。鼓勵社會資本到農村設立小額貸款公司,允許農村小型金融組織從金融機構融入資金;通過政府注入部分資本金等方式,鼓勵有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信用合作。加快構建農村信用體系和農村保險事業。

  4.引導社會資金投向農業農村。

  依據市場原則,研究制定引導社會資金投資農業的產業政策,為社會資金進入第一產業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不斷創新財政支農方式,采用補助、貼息、擔保稅收減免等手段,充分發揮財政支出資金的引導效應、杠桿效應和放大效應,調動社會資金對農業農村投入的積極性,使社會資金在農業農村發展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制定和完善煤焦等資源型企業幫扶農村發展的優惠政策,引導煤焦等資源型企業以結對幫扶等多種方式支持和參與新農村建設,鼓勵、引導煤焦企業和從煤焦等資源型領域退出的企業及資金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鼓勵、引導煤炭資源整合和兼并重組后的煤礦企業繼續支持當地新農村建設和公益事業。

  (三)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提供農村人才智力保障。

  加大農業科技創新力度,突出重點開展農業科研工作,廣泛進行農業科技推廣,建立有組織系統性的農業科技推廣體系。不斷優化農業農村人才發展環境,加快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

  1.加大農業科技創新力度。

  強化農業科技支撐作用,實施良種振興計劃,加大資金投入,完善良種培育、選育、引育系統,加快良種繁育、推廣速度和市場化進程。加大地方農作物種質資源、畜禽良種資源保護利用力度,建設一批地方良種資源保護場。加大產學研聯合攻關力度,開展重大應用技術攻關和試驗研究,重點在中低產田改造、糧食高產、旱作農業、高效作物栽培、動物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安全等方面的技術創新和集成上取得較大進展。

  2.加大農業科技推廣力度。

  扎實推進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加快完成鄉鎮農技推廣站改革與建設任務。廣泛開展科普教育和技術培訓,繼續組織實施陽光工程、科技入戶、新型農民、退耕農戶培訓四大工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有計劃分層次舉辦培訓,開展就業技能標準培訓和鑒定工作,實行強制性行業準入制度,積極培育村級和區域性農技推廣服務組織,大力加強農業技術推廣骨干人才隊伍建設。圍繞特色高效農業發展,建立農業技術創新推廣體系。堅持農科聯動、因地制宜的原則,支持鼓勵發展農科公司和多種形式的農業服務企業。鼓勵農業技術人員入股,與農民形成利益共享機制。

  3.加快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

  圍繞我省農業發展需要,以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培育工程、現代農業人才開發工程,以及貧困地區、革命老區人才支持等工程為抓手,以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為依托,加大科研、項目、資金支持和實驗基地建設力度,積極引進海內外人才,大力加強農業領軍人才隊伍建設。以現有技工學校、職業學校、農業廣播學校和鄉鎮成人學校、農技推廣中心為基礎,整合組織、人事、農業、教育、醫療衛生、科技、勞動等部門及工青婦等群團組織的培訓資源和培訓項目,并結合各類農業農村工程項目的實施,科學規劃培訓內容,長訓、短訓、學歷教育相結合,分類開展針對性培訓,著力擴大培訓覆蓋面,培養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農村實用人才。

  4.優化農業農村人才發展環境。

  制定適合農村人才成長的政策規定,完善農民技術職稱評定機制和使用機制。建立人才創業投資機制,以財政投入為基礎,積極探索銀行信貸、社會投資、農民自籌等多渠道、多形式的農村實用人才創業投資機制,扶持鼓勵有潛力的青年農民提高素質,自主創業,成為新型農業農村人才。努力建立以業績為依據,以品德、知識、能力為要素的人才評價指標體系,積極探索推進農業農村人才等級評定工作,制定相應的農業農村人才等級配套政策。建立健全農業農村人才激勵機制,通過表彰宣傳、獎勵激勵和政策扶持等措施,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社會氛圍。建立農業農村人才庫,實現對農業農村人才隊伍的動態管理,為農業農村人才發展政策的制定、開發和使用提供依據。

  (四)加強民主法制建設,構建農村和諧發展保障。

  進一步加強農村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建立和諧社會主義新農村。

  1.積極推進農村民主法制建設。

  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健全村民自治組織,規范村級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程序,推進村民自治制度化、規范化。加強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難點村”專項治理。全面推行農村會計委托代理制,繼續抓好“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支出審批單”的實施。健全和完善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制度,對全省所有農村“三資”情況進行全面清查,建立臺賬。利用農村“三資”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積極開展農村平安創建活動,加強和改進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加強農村社會管理,健全新型社區管理和服務機制,推進農村社區建設,促進農村社會和諧。

  2.繼續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一要加大對農民的教育培訓力度,有計劃、有步驟、分層次、分階段的進行農村基本政策、科技文化知識、公民基本道德等方面的培訓、教育活動,進一步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養,推進以德治村進程。二要大力發展農村文化,加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技文化培訓和文明健康的文化娛樂活動。積極開展文化下鄉活動,為農村引入科技、教育、扶貧、普法、計生等方面的人文知識,不斷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揚先進文化,激發農民積極向上、熱愛家鄉、建設家鄉、創建美好家園的積極性,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注入強大的生機與活力。三要發揮先進典型的凝聚效應和示范效應,樹立一批具有時代特征、有群眾基礎的先進典型,加強學習宣傳活動,激發群眾投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熱情。四要建立和完善鄉風文明建設管理和運行的長效機制,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發揮群眾組織作用,逐步實現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科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

查看中商資質>>工程咨詢甲級專業

機械 電子 農業 有色冶金 建筑 建筑材料
鋼鐵 紡織 化纖 輕工 石油天油氣 綜合經濟
火電 通信信息 石化 化工 醫藥 水程工程
他(旅游工程、商務糧) 生態建設和環境工程
市政公用工程(市政交通、給排水、燃氣動力、環境衛生)

更多>>中商的優勢

更多>>典型案例

機械行業 電子行業 醫藥行業 石油天油氣 能源行業
化工行業 輕工行業 紡織行業 化纖行業 有色冶金行業
生態環保行業 建筑行業 農業行業 建筑材料行業 鋼鐵行業
物流行業 市政工程項目 旅游項目 通信信息行業 電力行業

400-788-9700

服務時間:7天*24小時

中商咨詢集團| 關于我們| 媒體報道| 品質保證| 客戶評價| 網站聲明| 媒體合作| 誠聘英才| 廣告服務| 聯系方式| 意見反饋

客服電話:0755-25193391 25407713 25407622 25417892 25417815 25950389 25950682 25950392

研究報告咨詢:400-666-1917 企業上市IPO咨詢:400-788-9689 商業計劃書咨詢:400-788-9700 可研報告咨詢:400-788-9700 產業園區規劃咨詢:400-788-9689

北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四環中路41號嘉泰國際大廈B座13層(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 深圳地址:深圳市福田中心區紅荔路1001號銀盛大廈7層(團市委辦公大樓)

Copyright 2003-2014 askc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商情報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05057834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13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