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電力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_可行性報告-中商產業研究院-中商情報網 ?
歡迎您進入項目可行性報告編制研究中心!
當前位置:中商首頁 >> 可研報告 >> 項目立項審批政策

報告介紹

山西:電力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為進一步加快山西電力建設步伐,促進電力工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實現山西經濟轉型跨越發展,根據《山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山西能源建設的指導意見》(發改辦能源〔2006〕1257號)和《山西省電力產業結構調整和振興規劃》(晉政發〔2009〕19號),在對全省“十二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和電力需求科學預測的基礎上,編制本規劃。

  一、現狀與形勢

  (一)“十一五”時期主要成就。

  類   別

  2005

  2010

  年均增長率

  電力快速發展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全省發電裝機(萬千瓦)

  2300

  4700

  20.0%

  全省發電量(億千瓦時)

  1312

  2121

  12.3%

  全社會用電量(億千瓦時)

  946

  1460

  10.8%

  人均用電量(千瓦時)

  2829

  4329

  10.6%

  外送電力快速增加

  外送裝機(萬千瓦)

  760

  1527

  20.0%

  外送電量(億千瓦時)

  359

  685

  18.2%

  電網輸配能力顯著增加

  220千伏及以上線路長度(公里)

  7743

  13029

  13.7%

  220千伏及以上變電容量(萬千伏安)

  2127

  5694

  33.5%

  電源結構進一步完善

  “十一五”期間全省關停小火電容量338萬千瓦。

  發電裝機已達到317萬千瓦,占到全省總裝機容量的6.74%,比“十五”末提高4個百分點。

  30萬千瓦以上火電機組容量超過65%,比“十五”末提高5個百分點。

  技術裝備水平大幅提高

  大力推進熱電聯產集中供熱機組替代城市小鍋爐供熱、大容量高參數機組替代小火電機組,積極發展超臨界循環流化資源綜合利用發電機組,電力技術裝備水平不斷邁上新臺階,單機容量30萬千瓦和60萬千瓦機組已成為山西電力建設的主力機型。

  電網建設通過特高壓輸電線路建設及全數字化航測、緊湊型輸電技術、同塔多回線路、大截面耐熱導線、GIS和HGIS等輸變電新技術的應用,減少變電站用地50%左右,減少輸電線路走廊用地20%以上。

  節能減排效果明顯提升

  供電標準煤耗從“十五”末的379克/千瓦時下降到“十一五”末的349克/千瓦時;發電廠廠用電率從8.22%下降到7.84%;線路損失率從6.36%下降到6.19%。

  年均節約標煤1240萬噸,年均消耗煤矸石540萬噸,年均節約用水9000萬立方米,年均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2萬噸。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1.擴大外送電規模和加快晉電外送通道建設的緊迫性日益突出。

  2.電源結構不合理,結構調整任務艱巨。

  3.系統調峰電源容量不足,電網調峰困難。

  4.電網適應能力不足,省內主網架北電南送通道傳輸能力不足,外送通道能力已趨飽和,還需進一步加大投入。

  5.火電企業普遍虧損,影響了投資的積極性,也影響到省內電力穩定供應和電力能源輸出。

  (三)山西省電力工業發展面臨的形勢與機遇。

  1.我省電力工業的發展市場廣闊。

  隨著國家能源政策的調整,省外電力需求將進一步擴大,我省電力外送市場將迎來更快的增長期。京津唐、河北南網、山東江蘇浙江湖南湖北地區到2015年電力市場空間在6660萬千瓦~10960萬千瓦之間。我省電力外送市場空間廣闊,“十二五”期間可以保證完成向山東、湖南、湖北、江蘇、浙江送電目標。

  “十二五”末山西省將實現產業倍增及總量翻番目標,省內電力需求顯著增加。2015年山西省全社會用電量達到2600億千瓦時,五年遞增率12.2%;全省最大用電負荷4100萬千瓦,五年遞增率15.3%。

  2.煤炭資源及開發利用優勢。

  2015年全省煤炭產量預計達10億噸,外調產量約6億噸,本省自用近4億噸中,發電用煤約2.0億噸。預計煤炭資源可支撐裝機為1.4億千瓦,可支撐新增燃煤裝機近1.0億千瓦。

 
    3.水資源及開發利用潛力。


  “十二五”期間通過建設“兩縱十橫、六河連通”的山西大水網,全省供水能力達到91億立方米。“十二五”期間全省規劃火電裝機規模達到8200萬千瓦,總耗水量不超過3.0億立方米,只占到全省供水能力的3.3%。我省水資源完全可以滿足“十二五”電源點發展的用水需求。

 
    4.加強減排措施,爭取環境空間。


  “十二五”期間,我省電力工業繼續采取選用高參數大容量發電機組、關停小火電機組、發展熱電聯產、實施節能調度、火電機組全面推廣空冷技術、老舊機組技術改造等政策措施,減低污染物排放總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技術進步與創新帶動電力工業節能提效。

  發電方面:開展大容量循環流化床、熱電聯產、熱電冷聯供和IGCC等新技術推廣應用,增加高參數大容量機組比重,發揮綠色煤電示范效應,提高資源利用率。充分利用風力、日照和荒坡地、鹽堿地土地資源優勢,大力開發建設風電、光伏發電基地。

  電網方面:積極推進1000千伏交流特高壓和直流輸電工程的建設和使用,提高外送電能力。全面開展智能電網建設,初步實現電網的雙向互動智能數據傳輸。推動電動汽車等新型電能利用模式的推廣應用,滿足多元化電源接入及社會服務需求。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與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堅持科學發展觀,按照轉型發展、跨越發展的戰略要求,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資源稟賦為基礎,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擴大晉電外送為抓手,重點建設大型煤電一體化基地,加快熱電聯產、煤矸石和煤層氣綜合利用發電的開發,積極發展水能、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強省內北電南送通道和外送通道建設,促進各級電網協調發展,進一步推動電力產業優化升級,實現電力工業跨越式、可持續發展。

  (二)基本原則。

  提高能源效率。積極采用大容量、高參數、高效節能發電機組;加快調整電源結構,促進低效和小火電機組關停退役;加大對老機組的技術改造力度,提高機組效率;優化電網結構,降低輸變電設備損耗;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提高電力工業整體效率。

  注重生態環保。新建火電機組必須嚴格按照環境保護的要求,對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業廢水及溫室氣體等污染物進行有效控制;加大對老機組脫硫改造的力度,滿足法律、法規規定的污染物排放總量要求;重視水電開發中的生態保護。

  加強電網建設。加快特高壓變電站為主的外送通道建設,積極開展直流和500千伏交流等外送電通道的建設,實現大功率、遠距離、低損耗輸電,擴大晉電外送規模;進一步加快山西南北縱向500千伏通道建設,提升電力匯集和傳輸能力;加大配電網建設與改造,尤其是確保煤礦等高危行業供電質量,提高供電可靠性;加快電網智能化建設,提高電網智能化水平。

  擴大晉電外送。以特高壓等電網建設為主,建設晉北、晉中、晉東南大型煤電基地,集約化開發,變輸煤為輸電,向華北、華中、華東送電,加快直流外送電和500千伏交流外送電通道建設,擴大晉電外送規模。

  優化發展煤電一體化,加快關停小機組。鼓勵煤電一體化,集約化開發建設大容量、高參數坑口電廠;加大“上大壓小”力度,逐步淘汰服役期滿的單機容量在20萬千瓦及以下的純凝發電機組和運行滿20年單機容量10萬千瓦及以下的常規燃煤火電機組。

  推進城市熱電聯產。優先采用單機30萬千瓦及以上的供熱機組;取代小熱電機組和分散供熱鍋爐;有條件的城市積極發展燃氣供熱機組、熱電冷聯供,提高綜合熱效率。

  發展低熱值煤示范電廠項目。結合60萬千瓦低熱值煤示范電廠項目的建設,努力推進大型循環流化床電廠示范項目及焦爐煤氣綜合利用電廠建設,實施循環經濟,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

  開發黃河北干流水電。積極推進黃河北干流水電梯級開發,實現防洪減淤、供水灌溉、發電等綜合功能。

  鼓勵非煤能源發電。推動在有條件的地區加快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等新興能源的開發力度,提高非煤能源在發電總量中的比例。

  (三)主要目標。


  類 別

  項  目

  2015

  電源規劃目標

  全省發電總裝機容量

  0.81.0 億千瓦

  其中:自用裝機容量

  5500 萬千瓦

  外送裝機容量

  4500 萬千瓦

  關停小火電機組容量

  300 萬千瓦

  “十二五”新增裝機容量

  5000 萬千瓦

  其中:自用裝機容量

  2000 萬千瓦

  外送裝機容量

  3000 萬千瓦

  非煤裝機容量占到總裝機容量的12%以上。

  全省“十二五”燃煤電站建設備選項目共108個,擬建設規模11632.5萬千瓦。其中:大型坑口電站項目56個,建設規模8352萬千瓦;熱電聯產項目18個,建設規模1120萬千瓦;低熱值煤發電項目34個,建設規模2160.5萬千瓦。

  電網規劃目標

  新建220千伏及以上交流線路長度

  7720 公里

  新建220千伏及以上變電容量

  5860萬千伏安

  其中:1000千伏線路長度

  2850 公里

  1000千伏變電容量

  2100 萬千伏安

  500千伏線路長度

  1780 公里

  500千伏變電容量

  1790 萬千伏安

  220千伏線路長度

  4520 公里

  220千伏變電容量

  1970 萬千伏安

  省內500千伏主網架初步形成“三縱四橫”結構。

  500千伏直流外輸電通道:晉東南~江蘇。

  500千伏交流網對網外輸電通道4個,線路9回:大同二電廠~房山3回、神頭二電廠~保北2回、陽泉~石北2回和潞城~辛安2回;500千伏點對網輸電通道1個:陽城~江蘇3回。

  1000千伏外輸電通道:(西縱)蒙西~晉中~晉東南~南陽~荊門~長沙1000千伏輸電通道;(北橫)陜北~晉北~石家莊~濟南~濰坊1000千伏輸電通道;(中橫)靖邊~晉中~豫北1000千伏輸電通道。

  節能環保目標

  火電平均供電煤耗

  335/千瓦時

  發電水耗

  4.32立方米/千瓦時

  粉煤灰利用率

  50%

  線路損耗

  6%

  二氧化硫排放總量

  47萬噸/

  氮氧化物排放

  67萬噸/


  三、“十二五”期間建設重點

  (一)優化資源配置,推進晉電外送。

  1.大型煤電基地建設。

  根據全省煤炭資源分布特征,結合國家跨省輸電規劃,重點建設北部、中部和南部各具特色的三大煤電基地。

  晉北煤電基地:充分發揮動力煤資源,推進煤電一體化進程,以晉北特高壓和其他輸電通道向華北電網送電。

  晉中煤電基地:堅持以煤焦化、煤層氣和煤電等產業多元化發展為重點,大力發展煤炭深加工,重點利用選煤產生的煤矸石等低熱值燃料發電,以晉中特高壓和其他輸電通道向華北、華東電網送電。

  晉東南煤電基地:充分發揮地理位置優越、水資源相對充沛的優勢,建設無煙煤和低熱值燃料發電工程,以晉東南特高壓和直流等其他輸電通道向華北、華中、華東電網送電。

  2.加大外送電規模。

  加強省際之間的溝通、合作,實現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在保證現有外送市場基礎上,認真落實我省和山東、湖南、湖北、浙江、江蘇等省簽署的送電框架協議,拓展晉電外送市場和通道。

  到2015年,建成外送通道9個以上。其中,交流1000千伏通道3個,外送線路7回;交流500千伏通道5個以上,外送線路12回以上;直流500千伏通道1個以上。外送裝機容量增加3000萬千瓦,達到4500萬千瓦。

  (二)調整電源結構,合理電力布局。

  1.煤電。

  優化建設大容量高參數自用電源。著力發展煤電一體化項目,重點發展大容量、高參數機組,采用超臨界、超超臨界,高效脫硫、除塵、空冷等先進技術,減少對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單機百萬千瓦機組實現零突破。

  加快熱電聯產項目建設。重點發展城市熱電聯產項目,積極開展IGCC示范項目、大型燃氣供熱機組,熱電冷聯供項目前期工作。爭取到2015年,全省熱電裝機達2200萬千瓦,10萬人口以上縣級市及具備條件的地區實現熱電聯產,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80%。

  積極發展低熱值煤發電項目。以60萬千瓦低熱值煤循環流化床示范項目建設為契機,重點發展大容量低熱值煤綜合利用電廠。爭取在“十二五”期間,全省低熱值煤電廠裝機容量新增2000萬千瓦。

  推進“上大壓小”項目建設。“十二五”期間,將進一步加大關停力度,全省將安排小火電機組退役300萬千瓦。爭取在“十二五”期間,通過“上大壓小”新建項目800萬千瓦以上。

  2.水電。

  黃河北干流規劃建設有萬家寨、龍口、天橋、磧口、古賢和甘澤坡6座水利水電樞紐工程,目前已建成天橋、萬家寨和龍口水電站,占可開發裝機總量的26%,在未開發工程中擇優開展前期工作,爭取在“十二五”期間啟動。

  3.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

  鼓勵風能、水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煤層氣等新興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到2015年,力爭非煤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200~1800萬千瓦,占全省總裝機容量的12%以上。

  (三)加快電網建設,構建堅強智能電網。

  到2015年,建成晉北~石家莊、晉中~豫北和晉東南~南陽三個特高壓通道和晉東南~江蘇直流等500千伏外送電通道,建成“三縱四橫”500千伏電網為主網架的堅強山西送端電網。

  重點城市形成堅強的500千伏、220千伏主網架和220千伏、110千伏分區供電的網絡格局。農村電網建成以220千伏變電站為樞紐的110千伏主網架,縣域電網、重點用戶及高危用戶全面實現雙電源供電。

  重點解決電源與電網、輸電與配電、送端與受端的瓶頸制約及網絡間的銜接配套;加強對智能電網的研究、規劃和建設;加大配電網的建設改造力度。

  (四)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助推綠色循環經濟社會建設。

  大力推廣新技術,加大技改力度,降低供電煤耗、發電水耗、線路損耗等項指標,加大污染防治、顯著降低單位發電量污染物排放量,建設循環經濟社會。

  嚴格控制火電廠氮氧化物排放。NOx濃度控制在100mg/m3以內,新建機組同步建設脫硝裝置,鼓勵發展先進低氮燃燒技術;在役機組在2015年前完成脫硝改造。

  煙塵排放做到增產不增污。對新機組嚴格控制煙塵排放量,根據排放標準,除塵效率可按不低于99.85%~99.95%考慮,并首選袋式或電袋組合式除塵器。對現有老機組除塵器進行技術改造,提高除塵效率,保證可靠性。

  加強項目前期環保論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在火電、水電建設中保障生態平衡與水土保持。優化變電站站址、線路路徑選擇,努力改善電磁場對環境的影響。

  四、政策與措施

  (一)強化規劃指導作用,促進電力工業協調發展。

  電力建設規劃要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電源、電網建設要統一規劃,協調發展。

  (二)加強山西煤電基地建設,實現輸煤與輸電優勢互補。

  大力貫徹“輸電與輸煤并舉,輸電為主”的能源發展戰略,集約化開發建設大型坑口煤電基地。針對省內、外兩個用電市場,輸煤與輸電并舉。

  (三)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建設節約型社會。

  建設高效節能的大型火電機組,加大關停小火電力度,實現產業優化升級;加大電網建設和改造力度,提高電網自動化水平,降低電網本身損耗;要以水資源綜合利用為前提建設煤電基地,合理使用水資源,優先采用礦區的城市中水和礦井排水;加強電力需求側管埋,有效引導消費。

  (四)積極探索新建電源環境容量渠道,助推新項目上馬。

  積極探索增加燃煤電廠環境容量來源渠道,如雙規制的模式(50%環境容量通過環境容量交易市場由投資方購買,其余50%通過節能減排解決)和電量環境容量置換模式(對于外送電項目,積極尋求受電端接受電量后置換出的環境總量與送電端的交換方式),有效拓展外送電項目環境總量的來源渠道。

  (五)推進電網建設,促進晉電外送。

  充分發揮我省三個煤電基地與華北、華中、華東電網距離近的區位優勢,加強與外送市場的協調落實,在滿足本省區電力平衡的基礎上,加快特高壓、直流、500千伏交流等電力外送通道建設,加大電力外送,實現更大范圍內的電力資源優化配置,并做到與各相應電網規劃的協調發展。

  根據特高壓電網實施進展情況,適時對晉電外送方案進行研究、調整,實施新的工作方案,并同國家相關行業規劃搞好銜接。

  (六)加快電力結構調整步伐,帶動產業升級。

  鼓勵大型煤礦坑口利用中煤、煤泥、煤矸石等低熱值燃料,采用大型循環流化床燃燒技術建設大中型電廠;鼓勵中心城市集中供熱,取代分散供熱小鍋爐的熱電聯產項目建設。鼓勵貧困地區的電源項目建設;鼓勵發展利用煤層氣、煤氣等綜合利用環保機組;積極開發水電、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發電;支持以氧化鋁、煤化工等重點項目為依托建設電廠,實現聯營。

  新增低熱值煤機組、熱電聯產機組、新能源機組按省內自用為主考慮,同時置換出已有大機組和新建大機組主要考慮外送。

  (七)以機制創新緩解煤電矛盾,引領產業健康發展。

  在“十二五”電源點的規劃布局中,堅持坑口煤電一體化為項目啟動前提條件,積極引導、鼓勵以電企(集團)和煤企(集團)共同出資、資產重組等方式成立新型煤電企業。企業運營主體獨立,煤電雙方按股權比例共擔風險,共享收益。同時,鼓勵煤、電、鐵聯營電源點和煤源點之間的鐵路專用線,加快電煤運輸通道建設。積極發展煤電材、煤電鋁、煤電用等資源循環產業長鏈,降低循環長鏈生產綜合成本。

  在理順電價機制的過渡期間,積極探索緩解煤電矛盾的新思路,通過申請國家逐步提高電價;利用我省在建中的煤炭交易中心平臺煤炭供需方直接交易,減少中間費用,減免稅費;鼓勵企業加強管理降低成本。多渠道消化煤炭成本波動幅度,有效緩解煤電矛盾。

  (八)鼓勵民營資本和非電網企業投資增加外送通道。

  利用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的契機,開展“先行先試”,鼓勵民間資本和非電網企業投資建設外送電通道,努力擴大晉電外送規模。

查看中商資質>>工程咨詢甲級專業

機械 電子 農業 有色冶金 建筑 建筑材料
鋼鐵 紡織 化纖 輕工 石油天油氣 綜合經濟
火電 通信信息 石化 化工 醫藥 水程工程
他(旅游工程、商務糧) 生態建設和環境工程
市政公用工程(市政交通、給排水、燃氣動力、環境衛生)

更多>>中商的優勢

更多>>典型案例

機械行業 電子行業 醫藥行業 石油天油氣 能源行業
化工行業 輕工行業 紡織行業 化纖行業 有色冶金行業
生態環保行業 建筑行業 農業行業 建筑材料行業 鋼鐵行業
物流行業 市政工程項目 旅游項目 通信信息行業 電力行業

400-788-9700

服務時間:7天*24小時

中商咨詢集團| 關于我們| 媒體報道| 品質保證| 客戶評價| 網站聲明| 媒體合作| 誠聘英才| 廣告服務| 聯系方式| 意見反饋

客服電話:0755-25193391 25407713 25407622 25417892 25417815 25950389 25950682 25950392

研究報告咨詢:400-666-1917 企業上市IPO咨詢:400-788-9689 商業計劃書咨詢:400-788-9700 可研報告咨詢:400-788-9700 產業園區規劃咨詢:400-788-9689

北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四環中路41號嘉泰國際大廈B座13層(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 深圳地址:深圳市福田中心區紅荔路1001號銀盛大廈7層(團市委辦公大樓)

Copyright 2003-2014 askc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商情報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05057834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13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