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食品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_可行性報告-中商產業研究院-中商情報網 ?
歡迎您進入項目可行性報告編制研究中心!
當前位置:中商首頁 >> 可研報告 >> 項目立項審批政策

報告介紹

山西:食品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食品工業關系國計民生,是衡量一個地區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質量的重要標志,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進人口就業、帶動農民增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為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轉型跨越發展的戰略部署,壯大產業規模,推動產業升級,促進食品工業持續較快發展,結合我省實際,制訂本規劃。

  一、現狀與形勢

  (一)發展現狀。

  “十一五”期間,在市場需求和政策導向的雙輪驅動下,我省食品工業保持了較快的發展,以酒、醋、乳、肉、食用油飲料、小雜糧、干鮮果蔬、淀粉制品、功能食品、方便食品等為主導的食品工業體系更加完善。

  1.產業規模不斷壯大。規模以上企業共328家,直接從業人員約7萬人,總資產約360億元,汾酒集團、水塔老陳醋、古城乳業等龍頭骨干企業發展勢頭迅猛。2010年,白酒啤酒、食用油、醋、乳等主要食品產量分別達到11.2萬噸、35萬噸、22.04萬噸、53萬噸、46萬噸,全行業實現銷售收入374億元,比2005年增長183%,年均增長23.1%。

  2.特色產品發展迅速。依托我省特色食品資源優勢,特色食品產業迅速壯大。核制品出口量全國第一,蘆筍罐頭出口量占全國出口總量50%以上,蘋果濃縮汁產量位列全國第三,核桃制品國內出口量第一,小雜糧加工業、保鮮紅及棗制品加工業走在了全國的前列。特色食品在質量、檔次、品種、功能以及包裝等方面已基本能保證不同消費層次的需求。

  3.技術水平明顯提高。“十一五”以來,我省食品企業加大科研和技改投資力度,乳制品、肉類及肉制品、啤酒、葡萄酒、飲料、方便食品等行業的技術裝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分離、無菌冷灌裝、濃縮、冷加工、自動計量與封裝等得到普遍應用,生物工程技術、分離提取技術、冷凍干燥技術、微電子技術等高新技術也得到了初步推廣,有力地促進了食品工業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和產品的更新換代。目前,有1家食品企業獲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4家食品企業獲省級技術中心。

  4.產業聚集趨勢明顯。“十一五”期間,我省食品工業突出產業特色,圍繞酒、醋、乳、干果、飲料等重點行業,產業集聚能力明顯增強。雁門關乳品產業集群,清徐、榆次食醋產業集群,汾陽、文水、祁縣白酒產業集群,運城、晉中、大同果蔬產業集群,永濟食用油脂產業集群,東西兩山干鮮果、小雜糧產業集群等九大產業集群不斷發展壯大。其中,清徐食醋產業集群產量占到全省食醋產量的61%,全國食醋產量的13%。

  5.質量體系建設逐步完善。“十一五”期間,我省食品行業在嚴格執行國家系列食品安全標準的同時,結合我省實際,先后制定了《山西省食品安全整頓工作方案》、《食醋生產企業生產環境基本衛生規范》等相應的規范條例,食品工業企業誠信體系建設正式啟動,食品安全監管力度加大,食品企業基本通過環境管理體系認證、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食品企業生產條件和經營環境進一步改善,產品質量得到較大提升。

  (二)存在問題。

  雖然我省食品工業取得了較大發展,但與國內先進省份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經濟總量仍然偏小。山西省食品工業銷售收入、企業單位數、利潤總額、從業人員占全國比重均不超過1%,我省食品工業銷售收入按人均水平計算,不到全國平均數的三分之一。

  2.龍頭企業規模不大。缺乏在全國同行業中具有較強輻射帶動作用的龍頭企業,超過80%的企業為規模以下中小企業,僅有汾酒集團1家進入中國食品工業百強企業。

  3.精深加工產品較少。產品檔次低,產業鏈條短,初加工產品仍占主導。

  4.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中小食品企業技術研發投入資金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不足1%,核心技術和重大技術自主創新率低,更新換代及新產品開發速度較慢。

  5.原料基地建設滯后。大多數食品企業缺少穩定的專用原料生產基地,分散農戶提供的原料在品種、品質等方面不能適應食品工業發展的需要。

  (三)面臨形勢。

  我省食品工業正處于由以簡單初級加工為主的發展階段向現代化生產、集約化經營和資本化運作的過渡階段,產品升級步伐加快,市場空間進一步擴大,已具備了加速發展、再上臺階的條件。

  1.列入新興支柱產業帶來發展機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食品工業的發展,將食品工業確定為我省重點培育的新型支柱產業,為食品工業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山西省食品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以及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使得食品工業發展環境不斷改善,為食品工業進一步發揮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建成我國重要的特色食品工業基地提供了重要保障。

  2.消費結構升級提供廣闊發展空間。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加快推進,更多的農村人口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和消費結構的商品化將帶動工業化食品的需求不斷增長,人們更加重視食品的多樣性、功能性、安全性,食品消費將由原料型食品為主向加工型食品為主轉變,食品消費結構升級為我省食品工業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3.特色資源優勢提供堅強有力保障。我省圍繞新農村建設,優質生態畜牧區工程、干鮮果蔬基地、小雜糧基地、高粱玉米基地等一大批基礎農業化工程建設進一步加快。隨著種養殖結構的調整優化,優質原料產品比例進一步提高。種養結構調整和食品資源的拓展,為我省食品工業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農產品基地建設的加快,為推進我省食品工業擴大規模、調整結構提供有力的資源保證。

  4.高新技術助推食品工業快速發展。隨著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等高新技術不斷向食品工業滲透和融合,為采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食品工業、實現技術升級、產業升級創造了條件和機遇。一大批成熟、可靠的新技術的轉移和應用,將大大改變傳統食品工業的內涵,推動食品工業向高科技、產業化、規模化、國際化發展,加速食品工業由粗放型向創新、高質、高效、低耗、節能和無污染方向轉變。

  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我省周邊省份食品工業快速崛起,對我省食品工業發展形成較大的市場競爭壓力。食品原材料價格上漲和勞動力成本增加,對食品企業生產經營將產生較大影響。加之我省食品工業以中小企業為主體,能源消耗率相對較高,節能減排任務艱巨。

  二、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綜改試驗區先行先試為契機,以轉型發展、跨越發展為主題,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提高效益為中心,結合實施的“一村一品”、“一縣一業”工程,做大做強酒類、食醋、乳品等以知名品牌為支撐的三大傳統食品產業,做精做細小雜糧加工、肉類加工、特色食用油加工、干鮮果蔬加工、功能食品等以濃郁地域品牌為支撐的五大特色食品產業,培育壯大飲料制造、淀粉制品、方便食品等以規模化深加工為特征的三大現代食品產業,重點扶持一批資源優勢明顯、產品科技含量高、管理水平高、帶動能力強、具有發展潛力的重點項目和龍頭企業,培育一批具有山西特色的食品品牌,將食品工業打造成為我省新的支柱產業。

  (二)總體目標。

  產業總量明顯增長。到2015年,糧食等資源就地轉化率進一步提升,全省規模以上食品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000億元,年均增長達到21.7%。

  組織結構明顯優化。通過實施資源整合,組織結構明顯優化。到2015年,銷售收入超100億元的企業達到1戶以上,超30億元的企業達到2戶以上,超10億元的企業達到15戶以上,億元以上的企業達百戶以上。

  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到2015年,科技貢獻率大幅提升,全省食品工業技術進步貢獻率達到40%左右,重點領域的關鍵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初步建立食品工業科技創新體系,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3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8家。

  安全體系基本健全。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符合國家食品安全體系要求的食品標準體系、食品安全法規體系、控制技術和檢測技術體系、食品安全認證體系、風險監測和風險評估體系,以及比較健全的食品企業誠信體系和食品安全信息體系,食品生產環節監督抽查合格率超過97%。

  三、任務與措施

  (一)重點任務。

  1.做大做強三大傳統食品產業。

  通過進一步優化整合、自主創新、引進技術、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壯大規模、做強品牌、提升競爭力,做大做強以知名品牌為支撐的三大傳統食品產業。

  (1)釀酒。

  依托汾酒集團、汾陽王、花村、太原酒廠、玄中酒業等企業,充分利用我省的高粱資源優勢和原酒基地制造優勢,加快推進對省內白酒資源整合,加大產品結構調整,提高產品檔次和附加值,重點發展中、高檔清香型白酒、濃香型白酒和清香型原酒,集中力量推進花村酒業集中發展區建設,確保清香型白酒在國內白酒市場上的品牌地位。

  依托戎子酒莊、運城格瑞特、怡園酒莊等企業,抓好原料基地建設,重點開發高品質果酒特別是全汁低溫發酵干型高中檔葡萄酒系列產品,有條件的重點企業可發展有特色、高品位的生態旅游葡萄酒莊,促進葡萄種植、加工、旅游消費一體化,建設臨汾、太原、運城葡萄酒重點發展區;扶持具有潛在優勢的保健酒、黃酒,搞好產品定位,提升產品品質,擴大產品規模。

  鼓勵支持燕京、雪花、青島等國內知名優勢企業,科學布局,規模化發展,做實山西市場,拓展國內外市場,積極開發各種風味啤酒,提高啤酒的風味穩定性和新鮮度,推進啤酒行業發展壯大。

  (2)食醋。

  發揮資源和品牌優勢,依托水塔、東湖、紫林、來福等龍頭骨干企業,重點建設太原清徐食醋產業集聚區。大力發展陳醋、老陳醋、熏醋、白醋和保健醋;加大科研和技術改造力度,在保持山西老陳醋品質風味的基礎上,推廣采用高新技術與傳統釀造相結合的生產方式,加快開發新一代保健醋、功能醋、美容醋、美發醋、果醋、醋飲料等附加值高的產品,實施品牌戰略,擴大山西老陳醋的品牌效應,打造全國老陳醋生產基地。

  (3)乳品。

  發揮我省奶源優勢,以古城乳業為龍頭,依托田園、瑞美等骨干企業,重點發展巴氏殺菌乳等液態奶系列產品;充分挖掘我省特色果品和小雜糧的健康功效,突出“綠色、自然、營養、健康”的特點,研究開發具有山西地域特征的棗味奶、核桃奶、麥香奶、蕎麥奶等適合不同消費者需要的功能性特色奶產品;積極發展高品質、市場需求量大的脫脂乳粉、乳清粉等高端乳制品;在有市場、有條件的地方,適當發展干酪、奶油等乳制品,健全完善乳制品安全監測體系,加快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及以朔州、忻州、大同、太原等市大型奶牛養殖場為支撐的晉中北大奶源基地建設,逐步形成以古城為主的省內自主品牌和以伊利、蒙牛、夏進為主的引進品牌共同發展的乳業市場格局。

  2.做精做細五大特色食品產業。

  通過技術創新、優化整合、合作開發、重點扶持,促進產業規模化、高端化、品牌化、集約化發展,做精做細以濃郁地域品牌為支撐的五大特色食品產業。

  (1)小雜糧加工。

  充分發揮我省小雜糧資源特色,推進企業改善生產條件,提高裝備水平,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小雜糧資源利用率和精深加工水平,大力開發花色多樣的新型品種。依托右玉六味齋、呂梁祥農、金綠禾生物、高平綠是金等企業,重點發展小雜糧復合面制品、熟食制品等主食化營養食品,推進利用小雜糧生物營養素生產高附加值產品,壯大晉北、東西兩山小雜糧生產區加工規模,建設國家級小雜糧生產加工基地。

  (2)肉類加工。

  依托粟海集團、天鵬牧業、平遙牛肉集團等重點企業,推行定點屠宰,穩步提高機械化屠宰的比重,重點推進冷排酸肉和高品質肉制品加工,鮮肉制品向預凍肉、小包裝、細分割方向發展,熟肉制品向多品種、系列化、全營養、精包裝、易儲存方向發展,積極推進畜禽血液、骨組織、臟器等副產品的綜合利用,大力扶持清真特色肉制品發展,重點建設平遙畜禽熟肉制品深加工、永濟禽肉深加工、文水及清徐畜禽屠宰四大肉類加工區。

  (3)特色食用油加工。

  依托青玉油脂、晉北糧油、蘭花花、維士杰、三泰科技等企業,推進與科研院所聯合研發,加快新科研成果工業化,繼續擴大精煉油和專用油的比重,提高油料綜合利用程度,逐步形成以豆油為主體,胡麻油、玉米胚芽油、核桃油、杏仁油、沙棘油等特色食用油產品為亮點,油料蛋白、生物活性物質等產品適度發展的產品格局,使我省特色食用油成為油制品家族高端產品中的拳頭產品,重點建設晉北胡麻油、沙棘油,晉西北胡麻油、核桃油,晉東胡麻油、核桃油、杏仁油三大加工區。

  (4)干鮮果蔬加工。

  依托漢波、天淵、維之王、裕源、山寶等重點企業,大力實施技術改造,引進先進技術和裝備,擴大干鮮果蔬加工的廣度和精深加工程度,有效利用果蔬資源,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核桃、紅棗、山楂等干鮮果品在保持原果品質和口味的基礎上,重點開發,開發果凍、脆片、果醬等系列產品,發展不同規格、精包裝、易開啟、多口味的新品種;蘆筍、食用菌類等蔬菜在搞好蔬菜的分級、整理、包裝等初加工基礎上,重點發展低溫脫水蔬菜、速凍菜、保鮮蔬菜汁、復合果蔬汁等系列產品,加快果蔬皮渣綜合利用技術研究,開發果蔬功能產品,建設以呂梁、運城、太原等干鮮果蔬產地為中心的國家級干鮮果蔬加工基地。

  (5)功能食品。

  以苦蕎、銀杏、山藥、杏仁、桃仁、薏仁、紅棗等純天然特色資源為基礎,適應現代消費理念,實現食藥結合。依托中大科技、寶山鼎盛科技、臣豐食業等重點企業,積極推進α-亞麻酸、卵磷脂、沙棘黃酮、麥綠素等營養保健功能食品發展,建設晉北苦蕎、杏仁等,晉西北苦蕎、長山藥、杏仁、薏仁、紅棗等,晉東南銀杏、杏仁、桃仁、紅棗等等三大重點功能方便食品加工區。

  3.培育壯大三大現代食品產業 。

  通過進一步優化整合,培育龍頭企業,提高產業規模,促進產業聚集,培育壯大以規模化深加工為特征的三大現代食品產業。

  (1)飲料制造。

  充分發揮我省晉南大宗果品和晉北、東西兩山特色果蔬資源優勢,立足現有果汁加工產業基礎,進一步調整產品結構,做大加工規模,提高生產總量。依托大寨、綠苑、唯思可達、晉西核桃等企業,重點發展植物蛋白飲料,建設晉北、東西兩山核桃露、鈣果、杏仁露等植物蛋白飲品基地;以萬榮匯源、中魯、廈普賽爾、隰縣天天等企業為依托,重點發展濃縮果汁,積極發展果汁復合飲料,建設運城、晉城濃縮果汁和果汁生產基地;以華晟、山地陽光、右玉匯源、維士杰、左權野山果等企業為依托,重點發展果蔬汁飲料、乳飲,提高果蔬產品“高、精、深”加工能力,擴大我省濃縮果汁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鞏固出口市場,建設晉北、東西兩山果蔬汁、沙棘濃縮汁生產基地。

  (2)淀粉制品。

  依托金澤生物、山西紅鑫等企業,在保持和適度擴大規模的基礎上,積極發展薯類淀粉,重點向變性淀粉、飴糖、液體葡萄糖,胚芽、蛋白粉、玉米纖維等產品方向延伸,滿足我省造紙紡織醫藥等行業的需求,建設形成以玉米淀粉加工為主和以馬鈴薯淀粉加工為主的長治、忻州兩大淀粉生產產業集群。

  (3)方便食品。

  以六味齋、雙合成、正龍、海玉、榮欣堂等企業為依托,重點發展各種米、面、肉、禽、蛋、果蔬熟食制品、速凍制品和多種風味的調理食品等適應家庭、餐飲業、食堂直接加熱即食的方便食品;大力發展自主品牌的工業化、標準化中式、中西結合的配套餐,滿足不同群體餐飲便捷、安全的需求;加大快捷、方便、營養豐富的方便食品新品種開發,擴大飲食企業配餐配菜等各類半成品方便食品的規模,培育太原、晉中、呂梁三大方便食品產業集群。

  (二)主要措施。

  1.加大政策資金支持。

  充分利用我省綜改實驗區先行先試的政策,加大對食品工業發展的政策資金支持。對符合產業政策和規劃的重點食品工業項目,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優先配給,用地優先納入當地用地規劃和年度供地計劃;加大財政對食品工業的資金扶持力度,推動食品企業提高技術裝備特別是食品安全檢測水平,對企業申報建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給予補貼支持。

  2.培育壯大龍頭企業。

  加大龍頭企業培育力度,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食品企業集團。推進一批具有規模、品牌優勢,帶動輻射作用強的大企業,通過聯合、兼并、重組整合區域資源,實現上下游企業之間、生產企業與研發機構之間的強強聯合,提高食品產業集中度和整體競爭力。

  3.加大技術創新力度。

  推動重點食品企業與省內外科研院所搭建科技創新平臺,建立國家級、省級技術研發中心、重點實驗室和產業化試驗基地,在食品生物技術、農產品加工、食品安全等領域開展合作研究,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共性關鍵技術,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鼓勵有實力的企業與國外知名科研機構、大企業開展技術協作,加大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力度。

  4.大力實施品牌戰略。

  加強對優秀傳統食品商標的挖掘,培育一批在國際國內市場上具有明顯競爭優勢的民族特色商標,推動傳統食品的工業化生產,提升傳統食品的吸引力和競爭力;充分利用山西特色食品資源優勢,結合實施的“一村一品”、“一縣一業”工程,著重扶持一批具有我省濃郁地域特色的品牌;加強名、優、特、新食品的商標注冊管理,保護知識產權,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

  5.加大市場營銷力度。

  鼓勵大型企業加大市場開拓力度,構建全國營銷網絡,積極開拓農村市場,提高國內市場占有率。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手段,積極與國際大型流通企業結成戰略聯盟,聯手促銷,擴大產品出口。組織或推介食品企業參加省內外重大食品交易會、展銷會、博覽會等促銷活動,提高我省優勢產品的市場知名度。

  6.加強農業基地建設。

  充分發揮區域優勢,以工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產業化,引導農業生產,發展優質、專用、安全的加工原料基地。一是大力支持食品生產企業發展專業化的加工原料供給基地,逐步實現加工原料的專用化、規模化和標準化;二是加強加工專用品種的引進、選育和推廣,為食品工業的發展提供符合加工要求的品種保障;三是鼓勵食品生產企業以多種產業化經營模式,與農民建立穩定的購銷關系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保證食品工業優質專用原料的有效供給。

  7.推進誠信體系建設。

  開展食品企業誠信體系試點,及時總結推廣試點經驗,完善相關規范和標準。加強食品安全監督檢查,排查食品安全隱患,建立食品企業誠信不良記錄收集、管理、通報制度和行業退出機制。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加強行業自律,強化質量檢測人員安全意識教育和技能培訓。引導企業規范行為和履行社會責任。

  四、規劃組織實施

  本規劃由省經信委會同有關部門共同組織實施。圍繞規劃提出的目標和任務,加強規劃與產業政策、環境保護政策、年度計劃的銜接。各市食品產業發展規劃應依據本規劃編制,加強與本規劃的銜接。建立規劃實施的動態評估機制,對規劃實施的階段成果實行動態監測,及時發現、反饋規劃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適時按程序調整規劃內容。

查看中商資質>>工程咨詢甲級專業

機械 電子 農業 有色冶金 建筑 建筑材料
鋼鐵 紡織 化纖 輕工 石油天油氣 綜合經濟
火電 通信信息 石化 化工 醫藥 水程工程
他(旅游工程、商務糧) 生態建設和環境工程
市政公用工程(市政交通、給排水、燃氣動力、環境衛生)

更多>>中商的優勢

更多>>典型案例

機械行業 電子行業 醫藥行業 石油天油氣 能源行業
化工行業 輕工行業 紡織行業 化纖行業 有色冶金行業
生態環保行業 建筑行業 農業行業 建筑材料行業 鋼鐵行業
物流行業 市政工程項目 旅游項目 通信信息行業 電力行業

400-788-9700

服務時間:7天*24小時

中商咨詢集團| 關于我們| 媒體報道| 品質保證| 客戶評價| 網站聲明| 媒體合作| 誠聘英才| 廣告服務| 聯系方式| 意見反饋

客服電話:0755-25193391 25407713 25407622 25417892 25417815 25950389 25950682 25950392

研究報告咨詢:400-666-1917 企業上市IPO咨詢:400-788-9689 商業計劃書咨詢:400-788-9700 可研報告咨詢:400-788-9700 產業園區規劃咨詢:400-788-9689

北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四環中路41號嘉泰國際大廈B座13層(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 深圳地址:深圳市福田中心區紅荔路1001號銀盛大廈7層(團市委辦公大樓)

Copyright 2003-2014 askc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商情報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05057834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130242